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河北居民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河北居民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河北居民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河北居民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1. 引言2. 消费领域根据数据统计和调研结果,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食品和饮料:河北省居民在食品和饮料方面的消费占据了消费结构的相当大比重。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饮食品质的要求也增加了。

居住和房屋装修: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和房屋装修方面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交通和通信:由于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交通和通信领域的消费支出也相当重要。

居民在交通和通信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相应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教育和文化娱乐:河北省的居民对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人素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医疗保健:随着河北省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领域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对于体检、医疗保健以及药品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3.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日常生活消费占比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相对减少,日常生活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文化娱乐消费占比增加:随着人们对于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娱乐消费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愿意在文化娱乐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

教育和医疗保健消费占比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消费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会愿意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进行更多的支出。

4. 结论通过对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生变化。

食品和饮料、居住与房屋装修、交通与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以及医疗保健是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娱乐消费和教育、医疗保健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加。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

三 数据起源
为了消除各地域在区域面积、人口等方面旳先天差别, 使数据旳分析成果更合理,这里旳指标均采用各地域城乡 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整年消费性支出作为分析对象,即采用人 均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23年旳统计数据,见表1。
• 四 统计措施简介
(一) 本文采用旳统计分析措施 1 . 基本思想。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对多属性统计样本进行定量分类旳一种多
造差别制定愈加合理旳用以增进本地经济发展旳引导性政策提 供愈加有效旳决策根据。
[关键词]城乡居民 消费构造 消费需求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Abstract:……………….
• 一 引言
元统计分析措施。其目旳在于辨认在某些特征上相同旳事物,并把事物就这些特征划
提成若干类,使在同一类旳事物具有高度共性,而不同类旳事物具有高度相异性。这 种措施基本思想见课本 …..
2. 主要根据。本文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fing Analysis),这是聚类分 析中用得最广泛旳一种措施,有关旳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 。我们选用旳是自下而上旳
层次聚类措施。
五 城乡居民消费构造旳实证分析
(一) 各地域城乡居民消费构造旳聚类分析 借助统计软件STATISTICA中旳分类(Classify)中层次聚类( Hierarchical)功能, 我们根据 样本旳有效性 ,将31个省分为八类 ,,对2023年旳截面数据进行分 析,得到聚类成果 根据STATISTICA操作得到旳各省聚类成果图及消费性支出旳项目有:食品、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旳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一、引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生活、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消费结构细分析2·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的基础,包括日常食品和各种食品饮料。

通过分析食品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饮食习惯、消费品质以及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2 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消费可包括购房、租房、装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分析住房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不同住房形式的需求以及对住房质量和社区环境的关注程度。

2·3 交通通信消费交通通信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交通出行和通信设备、服务方面的支出。

交通消费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费用、私家车相关支出等。

通信消费主要包括方式费、宽带费等。

通过分析交通通信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出行方式、通信设备使用情况、对交通和通信服务的需求程度。

2·4 教育消费教育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支出,包括学费、教育培训费用等。

通过分析教育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和倾向,以及对不同教育阶段和形式的需求程度。

2·5 医疗保健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支出,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保健品费用等。

通过分析医疗保健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和保健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2·6 娱乐消费娱乐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电影、旅游、运动、文化活动等。

通过分析娱乐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消费偏好以及对文化体验的重视程度。

三、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城镇居民消费调查问卷:包含用于收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的调查问卷。

2·数据统计表格:包含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表格。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支出在不同用途上的分配情况,包括食品、衣着、住房、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娱乐等。

本文将从新恩格尔系数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468元。

其中,住房和家庭设备支出最高,占比达到28.8%;其次是餐饮支出,占比为24.0%;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占比为11.5%;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为10.1%;服装和鞋帽支出占比为9.9%;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6.1%;居家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占比为5.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新恩格尔系数是指衡量家庭收入用于购买食品的比例在减少的情况下,其余支出的变化情况。

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考虑了食品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新恩格尔系数则将非食品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了考虑范围内,更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 食品支出占比) ÷ ( 1 - 总消费支出占比 )× 100%新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小,表示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低,反之则越高。

三、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2198元。

其中,食品支出占比为29.1%,非食品支出占比为70.9%。

根据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上海市的新恩格尔系数为28.3%,低于传统恩格尔系数的30%以上,表明上海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比较多样化,食品支出占比已经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而新恩格尔系数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摘要:我国的消费结构存在差异不平衡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

本论文整理和统计分析了平均消费倾向、收入与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支出结构发现我国四大地区的城差异性体现在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同。

普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数据分析过后表明出明显的优势。

最落后全国平均水平的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中部与东北地区数据相比依然差不少。

发展型消费结构和享受型的消费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他们的转型和升级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了多样性。

在农村方面的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他们的居民的消费结构比其他地方却要好一点。

最落后西部的消费结构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中部和西部地区还要底。

在处在以食物为主要消费点的阶段的滞后于城镇居民的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还需完善。

关键字:消费结构;城乡居民;统计;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Residents in ChinaAbsrtact:The imbalanc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llates and analyses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tendency,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truc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urban differences in the four regions of China are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in eastern China, which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shows obvious advantages after data analysis.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lags behind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is still much worse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Development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enjoyable consumption pattern are changing nationwide.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ak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diversified. In the rural area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northeast and Eastern areas, which ar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whole country, is better than that in other area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most backward western regions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even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residents lagging behind that of urban residents at the stage where food is the main consumption point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Keywords:Consumption 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tatistics;目录一、绪论 (4)二、空间的选择及数据的选取 (4)三、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 (6)(一)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差异性 (6)(二)各区域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差异性 (6)(三)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性 (7)(四)各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7)四、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8)(一)各区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城镇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8)五、结语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绪论消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在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状况是能得到各个国家的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科技信息
0高校讲 坛0
S IN E&T C N O F M I CE C E H OL GYI OR ATON N
20 0 8年
第3 6期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姬 钰 史劲 亭 f 江西农 业大 学 江西 南 昌 3 0 4 ) 3 0 5
【 摘 要 】 革 开放 以 来 , 国城 乡居 民收 入 和 消 费d - 不 断 提 高 , 费结 构 逐 步 改 善 , 城 乡居 民 消 费 结 构 的 改 善 不 同 步 , 响 了国 民 经 改 我 -- q 消 但 影
文 同 消 的选 择 及 生 产 力 的 协调 发 展 。 因 此 , 究居 民 消费 结 构 就 成 为 国 民经 好 , 娱 活 动 丰 富 , 时城 镇 居 民文 化 水平 较 高 , 费 观 念更 新 快 。而 研 农村 居 民受 传 统 观 念影 响打 , 活 节 衣 缩 食 , 费 节 奏慢 且 缺乏 弹性 。 生 消 济研 究 系 统 中不 可 缺 少 的一 部 分 。

这是 值 得 深 思 的 。 ( ) 民精 神 消 费 比例 偏 低 二 居 随着 人 们 物 质 生 活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们 对 精神 消 费 的需 求 越 来 人

城 乡居 民消 费 结构 差异 分 析
造 成 我 国 城 乡 居 民消 费 结 构 差 异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 有 经 济 因 既 素 , 有 制 度 因 素 , 时还 有 地 理 和 消 费观 念 因素 等 。 也 同
越 高 。健 康 合 理 的精 神 消 费 可 以促 进 社 会 进 步 。而我 国居 民 消 费仍 以
物质 消 费 为 主 , 神 消 费 支 出较 少 。 这 种 消 费 结 构不 利 于 人们 素质 的 精 ( ) 入 水平 一 收 收入 足 影 响 和决 定居 民消 费 的 首要 因素 。 消费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消 费 提 高 和社 会 进 步 , 而会 影 响 到 我 国 在 国 际上 的竞 争 力 。 从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中各项支出的构成及其比重,它反映了居民的消费习惯、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

而新恩格尔系数是一种衡量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居民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几个方面。

食品、衣着和居住三大类消费支出一直占据着消费结构的重要位置。

而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也在逐渐增加。

在食品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以及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品质化。

在衣着方面,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和款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品牌的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

在居住方面,城镇居民购房、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

城镇居民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支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们对通讯设备、上网费用等的消费支出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随着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城镇居民对于娱乐、旅游、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

三、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新恩格尔系数是指用来衡量不同收入水平下的不同群体对食品支出的需求程度的一种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新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在消费结构中对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渐减小,而其他非食品支出的比重则逐渐增加。

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新恩格尔系数逐年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新恩格尔系数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较大的多样化和非食品化的特点。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

消费结构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偏好,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从食品消费方面来看,各地区城镇居民在食品支出上的比重逐渐下降。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居民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多样性,对有机食品、进口食品的需求增加。

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食品支出占比也在降低,但相对东部而言,对基本食品的消费仍占据一定比例。

例如,在东部沿海城市,人们愿意花费更多在高档餐厅用餐,购买进口水果和海鲜;而在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家常食材和本地农产品仍是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选择。

在衣着消费方面,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品牌,消费支出相对较高。

他们关注国际时尚潮流,愿意为知名品牌的服装和饰品支付较高的价格。

而中西部地区居民在衣着消费上相对较为务实,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不过,随着电商的普及,中西部地区居民在衣着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居住消费在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支出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房价高企导致购房成本巨大,租房支出也相对较高。

同时,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在装修、家居用品等方面的投入较多。

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房价相对较低,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对于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居住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交通通信消费是近年来增长较为迅速的一项。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活跃、交通网络发达,居民在汽车购置、公共交通费用以及通信设备和服务方面的支出较高。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拥堵的交通状况促使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同时智能手机和高速网络的普及也推动了通信消费的增长。

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居民对汽车的需求也在逐步释放,通信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不容小觑。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在各地区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娱乐设施,居民在子女教育、培训课程以及文化艺术活动、旅游等方面的投入较大。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一、引言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在过去几十年中从占消费总支出的60%左右下降到了40%左右,这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衣着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衣着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这说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

3. 住房和交通消费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居民对住房和交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更加迫切,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丰富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4. 其他消费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居民对于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些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三、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分析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是对传统恩格尔系数模型的优化和补充,它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1. 聚焦领域更广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是反映了居民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可以构建多维度的恩格尔系数,比如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的恩格尔系数,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描绘出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25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覃雨菱 彭 薇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摘要: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相较于上世纪以及2010年之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目前消费结构的分析和总结,探寻了消费结构变革的背后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更好带动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在此基础上带动周边区域获得更好发展。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025-01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要考虑消费的方方面面,并通过核算各项支出占比的方式总结这一消费结构的背后深层次原因。

从分析结果上来看,目前可以明确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也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要扬长避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居民收入获得提高。

一、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目前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受到地域的广泛影响,同时不同的支出结构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完成各个项目的分析工作。

1.总体表现图1 城镇居民可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13至201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6467元上升至39251,增涨了48%,表现为人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极大提高。

而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8488元上升到2018年的26112元,上升了41.23%,上升速度稍慢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速度。

因此,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现也下降趋势。

从消费种类分类来看,2013年至2018年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变化均不太显著。

其中,食品支出占比最高,2018年占总支出的27.72%。

其次是居住消费,占23.95%。

而衣着消费、生活用品消费及其它支出相对占比较小。

2.地域表现方面地域表现本文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其中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更加发达,可以发现在人均消费资金总量方面更高,同时在资金的支出方面更加多样。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情况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情况

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情况陕西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差距等。

下面是对陕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情况。

1.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食品消费、住房消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消费等方面的特点。

其中,食品消费是陕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最大部分。

这与陕西省农业发达、物价较低以及人们普遍注重饮食有关。

住房消费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与城镇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

2.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教育领域,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陕西省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在教育方面增长迅速。

交通通信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对通信设备和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 城乡差距分析:陕西省城乡差距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由于农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农村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较少。

相反,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水平较高,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因此,在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居民对食品、住房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较多,而农村居民则更多地集中在基本生活需求上。

综上所述,陕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陕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还将经历进一步的变化。

4. 文化娱乐消费: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包括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城墙、华清池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的关注。

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分析

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分析

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均居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恩格尔系数对其进行研究。

一、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概况1.食品消费食品是城镇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品质化。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但依然占据着较大比重。

2.衣着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衣着消费也越来越注重。

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条件较为苛刻,因此人们在衣着消费上的支出也相对较高。

3.居住消费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居住消费的占比逐渐增加。

包括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都在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

4.交通通信消费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对交通和通信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下,城镇居民对通信消费的支出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5.文教娱乐消费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对文教娱乐消费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包括教育培训、旅游度假、娱乐消费等都在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

通过以上概况可以看出,不同消费项目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下面将通过恩格尔系数对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的指标,通常用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收入水平较高,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比较小;反之,恩格尔系数较高则说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比较大。

通过恩格尔系数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统计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统计
费方式的接受程度较低。
政策因素
政府对不同行业的扶持政策 也会对消费支出结构产生影 响。
不同行业消费支出结构的趋势分析
多元化趋势
01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对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逐渐增加。
升级换代趋势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消费品逐渐被淘汰,城乡居民的消
费支出结构也会随之升级换代。
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念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 段,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念,鼓励其增加对医疗 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 支出。
支持农村电商发展
政府可以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 ,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和销售, 从而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化 的消费选择和更高品质的商品 和服务。
THANKS
差异化缩小
03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差异逐
渐缩小。
0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 于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较为简 单,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用品和 农用物资等方面,而城镇居民的 消费支出结构更加多元化,包括 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多 个方面。
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
04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分 析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总体差异
支出水平差异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这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生活环境以及消费观念等因素有关。
消费结构差异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复杂,包括 食品、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多 个方面,而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 在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上。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服务, 培 育市 场 主 体 。 发 展 农 民 林 业 专 业 省林 下经 济发 展领导小组 . 领 导小组办公 林 下 经 济 提 供 有 效 服 务 . 引 导 和 服 务 林
合作组 织 , 培育 龙头企 业 、 大 户 等 市 场 主 室 设 在 省 林 业 厅 。 各市 、 县( 市、 区) 要 成 立 下 经 济 产 品 生 产 、 加工和营销 。 建 立 健 全 体. 扩 大营销队 伍 . 推广“ 公 司 +协 会 +基 相 应 协 调 机 构 , 加强统筹规划 、 组织协调 、 林 业 科 技 支 撑 体 系 .加 强 林 下 经 济 的 应 地+ 农 户” 的产 业化经 营模式 , 培 育生产 、 督促 指导 、 检 查考核 . 协 调 解 决 林 下 经 济 用 技 术 和 机 制 创 新 研 究 .大 力 推 广 林 下 发 展 中存 在 的 困难 和 问 题。 在 发 展 林 下 经 经 济 新 技 术 、 经 营 和 营 销 典 型 四 要 搞 好 财 政 金 融 服 新 品种 、 新 模式 , 提 高 林 下 务 。与金 融 、 保险 部门合 作 , 加 强 小 额 信 济 的 过 程 中 . 注 重 引 导 和 实践 。 培 育和 壮 经 济 科 技 含 量 。充 分 利 用 农 村 科 技 推 广 贷 投 入 和 增 加 林 下 经 济 险 种 .降 低 农 民 大 典 型 , 引进技 术和 人才 . 实 行 全 方 位 的 服 务 网 络 .组 织 专 家 和 技 术 骨 干 深 入 林 经 营风险 : 建 立林 下经 济发展 专项 资金 , 政 策 支 持 重点支持 林下 种植 、 林 间采集加 工 、 森林 生 态 休 闲 游 憩 和 林 下 养 殖 等 生 产 经 营 加 织 协 调 和 指 导 林 下 经 济 发 展 工 作 . 强 化 示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1:引言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特点、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家庭总体消费支出情况分析2.1 年度总消费支出金额2.2 各消费项目占比情况2.3 主要消费项目的变化趋势3:食品消费支出结构分析3.1 主要食品消费项目3.2 食品消费的地域差异3.3 食品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4:居住消费支出结构分析4.1 住房消费支出占比情况4.2 租赁与购买住房的比较4.3 居住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5: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结构分析5.1 交通运输消费支出占比情况5.2 通信设备和服务的消费趋势5.3 新兴消费领域对交通通信消费的影响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6.1 教育支出的占比情况6.2 文化娱乐消费项目的变化趋势6.3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社会意义和影响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结构分析7.1 医疗保健支出的占比情况7.2 不同地区医疗保健消费的差异7.3 医疗保健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8:其他消费支出结构分析8.1 衣着消费支出占比情况8.2 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变化趋势8.3 其他消费项目的特点及影响因素9:经济增长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9.1 经济增长对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9.2 经济结构调整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9.3 城镇化进程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10:结论根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并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和建议。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数据统计表格、图表和相关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 消费支出:居民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 支出结构:各消费项目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

-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

- 经济结构调整: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 城镇化进程: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引言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

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

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

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1所示。

表1-1,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城镇居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

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消费活动,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结构模型用于描述、分析和预测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的原理、应用及影响因素。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的原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的构建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决定其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收入水平高的居民在各个消费领域都有更高的支出,而低收入群体则在基本生活需求上花费更多。

2. 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年龄、性别和家庭结构等人口因素会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娱乐,而老年人更注重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支出。

3. 社会变迁引发消费结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演变。

新兴行业的兴起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都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的应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制定参考: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政府可以了解不同消费领域的需求情况,从而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市场调研分析: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能够为企业提供市场情报,帮助其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和定价策略。

3. 个人理财规划:通过了解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理性消费规划,合理安排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三、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 财产收入:城镇居民的财产收入是其消费决策的重要依据。

财产收入包括房产、股票、投资收益等非劳动性收入。

2. 劳动收入:城镇居民的劳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

3. 政策和规定: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医疗保险制度等都会对居民的消费倾向产生影响。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映射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对于理解经济运行态势、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引导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支出食品支出一直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逐渐下降。

这并不意味着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减少,而是反映出食品消费的质量和结构在不断优化。

过去,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解决温饱问题,消费以主食和简单的菜肴为主。

如今,居民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安全和多样性,对新鲜水果、蔬菜、海鲜、肉类等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增加。

同时,外出就餐的频率也逐渐提高,餐饮服务消费在食品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衣着支出衣着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消费模式和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从过去注重数量和实用性,到如今更加追求品牌、时尚和个性化。

消费者对于服装的品质、款式、面料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线上购物的兴起也改变了居民的衣着消费方式。

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浏览和比较不同品牌和款式的服装,同时享受更多的优惠和折扣。

这使得消费者在衣着消费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三、居住支出居住支出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价的上涨以及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购房和租房成本不断增加。

同时,居民对于居住品质的追求也体现在装修、家居用品等方面的消费增加。

智能家居产品、环保建材等逐渐受到青睐,人们愿意投入更多资金来打造舒适、便捷的居住空间。

四、交通通信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消费领域之一。

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居民在交通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如购买汽车、乘坐公共交通、使用共享单车等。

在通信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居民在通信服务、流量费用等方面的消费持续上升。

SPSS统计分析报告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地统计分析报告)

SPSS统计分析报告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地统计分析报告)

合用标准文案SPSS统计解析案例专业:经济学姓名: 000学号: 00000000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来几年来 ,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 , 经济睁开速度加快 , 居民收入牢固增加 , 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所、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推行“刺激花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加〞经济政策的影响下 , 全国居民的花销支出也激烈增加 , 花销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 花销结构不合理现象获取了必然程度的改进。

本文经过相关数据解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花销表现丰饶型、娱乐教育文化效劳类花销爬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花销结构的横向解析第一 , 食品花销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过分悬殊, 城镇最低收入户方才解决了饱暖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依照恩格尔系数的议论标准早已到达了丰饶型, 甚至凑近最丰饶型。

第二 , 穿着花销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 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 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

穿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加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 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穿着花销的引申。

随着收入的增加, 穿着支出比重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事实上 , 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饰业的睁开水平下, 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必然限度的, 而且居民对穿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量膨胀的, 即使收入水平连续提升, 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率用于购置服饰用品了。

第三, 家庭设备用品及效劳、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效劳和杂项商品与效劳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 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和改进。

第四 , 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升表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这是由于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定支出, 无论居民生活水平上下, 都要将必然比率的收入用于保持自己健康, 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 , 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 , 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样行业、不同样系统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异, 所以不同样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异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正从追求数量型向讲求质量型转变,从基本生活消费品向新型消费领域转变,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指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0年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作出分析,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分析消费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消费作为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相关学者的关注。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种消费的构成或比例关系。

优化消费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具有深远意义。

二、指标的选取
根据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全面性、可比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了科学、客观、准确地衡量家庭支出能力,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10年)”的数据资料,数据资料中的指标有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
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

具体指标如下:x1:食品(元);x2:衣着(元);x3:居住(元);x4:家庭设备用品(元);x5:医疗保健(元);x6:交通与通讯(元)x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元);x8:其它商品和服务(元)。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因子分析的kmo及bartlett’s检验
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这里先要判断数据是否能够用来做因子分析。

检验变量间偏相关程度的kmo统计量的值至少要在0.6以上数据才适合做因子分析,如果小于0.6,说明变量间相关性不强,因子分析效果不会太好,应该重新选择变量。

此处kmo的值为0.859,表示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此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值为256.998,自由度为28,检验显著。

这里满足kmo及bartlett’s检验这两个条件,说明变量间相关程度大,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因子累积贡献率和因子个数的选择
表1说明了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和因子个数的选择情况。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7%,满足因子个数对累积贡献率的要求,因此,可以选择两个因子。

同时在表中还可以看出,旋转以前和旋转以后虽然因子总方差贡献没变,但是单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发生了很大变化,趋势是从极端趋向平衡。

例如第一个因子贡献率由72%减少到58%,而第二个因子贡献率由15%
增加到30%,如表1所示。

(三)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对所选取的两个因子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得出结论:因子1上载荷较大的变量为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因子2上载荷较大的变量为衣着、医疗保健。

这两个因子反映了8项指标信息总量的87.331%,也就是说,用这两个因子代表原来的八项指标评价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情况已有87.331%的把握。

显然,选择这两个主因子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够充分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仅损失信息量12.669%。

综合以上分析,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包括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它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情况的大致情况,能够反映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的主要方向;第二类包括衣着、医疗保健,它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情况的其他非必需品的消费情况,能够反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其他支出信息。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因子分析自动得出各个因子的得分,然后用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当总得分的系数,构造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f。

综合指数得分=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因子1的得分+因子2的方
差贡献率*因子2的得分
f=4.606*f1+2.380*f2(f1、f2为各个样本的两个因子得分)
通过计算得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家庭全年消费支出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天津等几个省市排名较高,这说明了这几个省市的家庭消费支出在我国相对靠前,这也符合我国现实状况。

同时通过主要因子排名,我们可看到:吉林、新疆、甘肃、黑龙江等省市在f1因子上的得分较低,也就是说这些省市在为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等方面消费支出不合理,而且总体消费支出也不稳定,因此,这些省需要采取措施使家庭消费支出达到合理的状态。

内蒙古、北京、吉林、天津等省市在f2因子上的得分都很高,也就是说,这些省市在衣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较合理。

这几个省市都有服装加工厂等促进了衣着方面的家庭消费;而医疗方面同样很高,说明这几个省市的医疗设备条件较其他省市完善。

四、结论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数据的处理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重点消费需求是不同的。

通过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水平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将这些地区分类,而这些划分正好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区域划分基本雷同,这不是一个巧合,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因此,准确了解我国国民经
济发展中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政府部门作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重大经济活动的调控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一)切实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虽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全部消费支出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重就会逐步下降。

目前,我国低收入人群因为收入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居民收入:一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二是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三是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四是提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收入。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们的预期风险支出增加,使得居民收入预期下降而支出预期上升,从而导致人们消费意愿降低。

国家应逐步完善包括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改革的透明度,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居民对自身保障的担忧转化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心理预期,逐渐树立消费信心,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变远期的储蓄倾向为即期的消费需求。

(三)改善消费环境
改善消费环境是优化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城镇商业体系,为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创造更好的空间与对象。

二是要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贷条件,扩大信贷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三是要规范市场秩序。

目前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等非诚信现象充斥市场,国家应从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等方面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模式
一种合理的消费模式首先要与本国的实际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第三,要有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人除了要为生存付出脑力和体力的劳动外,还要享受一些张扬个性的活动,表现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

此外,消费结构要有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让人们在付出辛苦的同时也要享受到精神的愉悦,例如满足感、舒适感等。

如果一种消费不能使人们精神舒畅,反倒使人们处于一种烦躁、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那么这种消费就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消费只有符合以上目标,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合理的、可取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①穆天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j].华章,2009(14)
②曹克强.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进一步改善[j].云梦学刊,2001(2)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