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
精心整理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
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
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
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
精心整理 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 镜子,一块碧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PPT课件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 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 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 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 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 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 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 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 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 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滑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 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 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 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 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 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 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 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 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 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 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 的。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 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 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 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 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颐和园ppt课件
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长廊)
( 万)寿山 (
(十七孔桥)
) 佛排香云(阁殿 )
(昆明湖)
4
长廊的特点
长
700多米长,分273间。
美
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 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6
十七孔 桥
十七个桥洞 上百只狮子
10
:这些地方分别在颐和园的什么位置?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集体讨论:
你认为哪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在这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把这段话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12
小组合作学习
各小组推选导游,其余的学生为游客,由 导游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
料,向大家介绍颐和园。
13
仅供学习交流!!!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 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 赏。
预习:
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这篇课文像展开的一幅 画卷,把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tíng)台楼阁(gé)、长廊 (láng)石桥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出来。读读课文,想想作 者主要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再把你觉得写得好的 地方多读几遍。
2
自由读课文。
想想: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把这些表 示地名的词注一上记号。
15
《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
《颐和园》说课稿《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研究它、解决它。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放松他们,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来参与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进行设计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为课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进行整合,特别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把网上的一些资源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会把学生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3、依据课改的新理念进行设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以山水为基础,以建筑为点缀,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有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佛香阁、苏州街等。
其中,万寿山是颐和园的制高点,山上建有望湖楼、佛香阁等建筑,登高望远,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昆明湖是颐和园最大的湖泊,湖中建有十七孔桥、南湖岛等景点,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长廊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廊内绘有精美的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佛香阁是颐和园内最高的建筑,登临阁上,可以俯瞰整个园林的美丽景色。
苏州街是颐和园内的一条仿古商业街,街上有各种店铺,售卖各种工艺品和美食。
颐和园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是北京的一大旅游胜地。
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让学生掌握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如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佛香阁、苏州街等。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对颐和园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讨论,评价学生对颐和园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教案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教学目标:学会7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词语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和4自然段走进并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颐和园》这篇课文描画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充满着作者对颐和园的歌颂之情。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颐和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着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挺拔在半山腰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光辉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风景大半收在眼底。
葱茏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渐渐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眺望,模模糊糊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太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势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期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教案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存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酷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雄伟美丽。
教学准备: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件.颐和园_课件
自探提示
展示与评价分工:
分工 问题
1和2题
展示方式
口头回答 并 分析
口头回答并 板演
展示小组
1组 2组
4组(多音字) 5组(形近字) 6组(易错字) 8组 9组
评价 小组
3组 要求:1、 归纳问题全 面准确、清 晰合理。 2、评价到 位、打分合 理并有精彩 补充。
3题
7组
4题 5题
口头回答并 板演 口头回答 并 分析
学科班长总结
1、归纳本节课主要内容。 2、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小组。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颐 和园真是人间天堂! • 用”我手写我心”,写家乡美丽的 名胜古迹,把它介绍给你的朋友 吧.
谢谢大家
4、课文中重点写了几处景物? (用思维导图展示)分别在 哪几段?
解疑合探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进了颐和园的
大门,绕过大 殿,就来到有 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请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
涿鹿县轩辕路小学
高占明
十七孔桥全景
颐和园苏州街
颐和园远景
夕阳西下
昆明湖远眺
楼阁一角
颐和园大戏台
颐和园石舫
18.颐和园
(一)、我积累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 2、用圆圈勾画出喜欢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 解. 3、温馨小贴士:本课中有哪些易错字、形近字、 多音字? (二)我概括: 4、课文中重点写了几处景物?(用思维导图 展示)分别在哪几段?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 语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颐和园(精品课件)
总结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 游览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 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代清楚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万寿山上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 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万寿山上所见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 和朱红的宫墙。
昆明湖
正前面,昆明湖 得像一面 ,
昆明湖--绿
绿得像一块 。
昆明湖--静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昆明湖--静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万寿山上看白塔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 和城里的白塔。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 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 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 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的前面向下 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 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 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 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 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 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 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桥上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 小狮子。
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 相同的。
全景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全景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 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 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 700多米长,分成 273 间。每一间的 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 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 同的。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 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 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颐和园》ppt课件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 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gōng diàn
宫殿
清 爽 qīng shuǎng
cōng yù
葱郁
lán gān
栏杆
长廊 cháng láng
fó xiāng gé
佛香阁
zhū hóng
朱红
kūn míng hú
昆明湖
hóng qī
红漆
huī huáng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按游览顺序写颐和园。
万寿山
长廊
昆明湖
颐和园有什么特点?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课文赏析
跳到后面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1.长廊有什么特点?课文抓住长廊哪些方面来 写? 2.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并说说好在哪里。
绿漆的柱子 漆的栏杆 横槛上五彩的画
一眼望不到头七百
长 多米 273间
横槛
欣赏
朗读感悟:写了什么?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 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 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 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 白塔。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知道这是哪里吗?
颐和园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 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曾两次被毁,1902年重建。1961年 国务院颁布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文明的 力象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材分析: 课文《颐和园》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十八课。
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葱郁、掩映”等词语。
2、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线索,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欣赏长廊的美丽景色,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师生、生生、生本等一个多元互动、交际的过程。
本课的设计力图把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交际,在交际中促进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教师*引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
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游览和欣赏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一处。
2、板书课题。
请你用心记住这个“颐”字,让我们响亮地叫出她的名字 颐和园。
3、认读词语: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金碧辉煌神清气爽隐隐约约姿态不一颐和园 [词语教学是语文学习之本,虽然到了四年级字词教学已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在新课伊始让学生读一读新词还是很有必要的。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说感受 1、这到底是一座怎么样的大公园呢?请你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
板书:()的颐和园 2、学生读文、交流,并上台板书词语。
[让学生读文后说说自己眼中的颐和园,并让学生上台板书词语,这一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说、写的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颐和园的美景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文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文颐和园北京的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总面积约为2.9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1998年11月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的西山脚下,泉泽遍野,群峰叠翠,风景如画。
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场营建皇家园林。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xǐ)太后重新修建,并命名为颐和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和庭院,就看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长廊蜿蜒于万寿山南麓(lù),昆明湖北岸,将如画的景点串联成一线,为旖(yǐ)旎(nǐ)的风光镶上画框,使湖山的风光层次清楚。
长廊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共分成273间,是世界长廊之最。
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些画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
长廊两旁栽有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到长廊一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佛香阁。
佛香阁建造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
阁内有8根巨柱,构造复杂,为古典建筑。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眺望,颐和园的风光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远处烟波淼(miǎo)淼,近处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fǎng)在湖面渐渐地荡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西望群山起伏,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许多古老的城楼。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岸上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学习情况,对难点进行讲解。
4.分析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5.感悟颐和园之美学生分组讨论:你觉得颐和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6.拓展延伸学生举例介绍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感受课文中颐和园的美。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我读课文,想象自己就在颐和园中漫步,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没有同学去过?”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颐和园?”2.朗读课文教师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教学设计18.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公园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块来欣赏领略这座远近文明的大公园。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总写颐和园“美和大”的特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
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
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
(第一层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 句。
) 3.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
出示课件图片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高(耸立)
(抬头一看)雄伟壮丽(八角宝塔形三层闪闪发光)
排云殿大、多(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葱郁……
登上万寿山:(正前面)昆明湖静、绿(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古老
(2)重点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
找出比喻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和()写出了昆明湖()和()特点。
“几乎”的意思是()“滑”字用得(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也可让学生讨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4.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
(3)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
5.学习第六自然段,熙和园到处有美丽景色,图片展示颐和园别处美丽景色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多处景点的美丽景色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1.作业:.四
2.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
(表现颐和园——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