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XX农村移风易俗调研报告
XX农村移风易俗调研报告XX农村移风易俗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一些陈规陋习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等喜庆事宜的操办方面,出现了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收钱敛财的不正之风。
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带来的是表面繁华,满足的是短暂虚荣,但脱离了基本国情、背离了优良传统,于党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例。
一些党员干部借婚丧嫁娶之名盲目攀比借机敛财,讲排场、比阔气,份子钱越随越多,酒席越摆越贵,场面越来越大。
浪费了人财物力,损害党的形象、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群众深恶痛绝。
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如果任其传播蔓延,就会像无形的墙隔开党和群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县委对此高度重视,为了解县乡镇婚丧嫁娶情况的现状,摸清群众心态,狠刹部分党员干部铺张浪费之风,倡导勤俭节约的优良风尚,提出有效整改措施,推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县专门就此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分县委办公室、县纪委两个调研组,分赴9个乡镇开展专题调研。
3月19 日至21 日上午,县纪委调研组来到XX镇开展调研工作,采取入户调查、电话询问、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典型个案和召开调研会等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3月19日上午,县纪委调研组分赴张巧、洼刘、大高和XX四个村对10户近期办理婚丧事宜的村民进行了走访,召开关于农村婚丧嫁娶调研活动座谈会,与多名群众代表、村支部书记和镇领导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分发调查问卷55份,对5个典型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对XX镇婚丧嫁娶事宜操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村民基本信息和座谈会参加人员基本信息附录于下:入户调查村户人员基本信息村名户主姓名家庭基本情况走访基本情况XX王希国四口人,贫困儿子结婚,花销六万五XX刘余杰五口人,普通儿子结婚,花销八万XX张云林三口人,普通母亲去世,花销两万XX张玉海五口人,较为贫困儿子结婚,花销四万XX高蕴琦四口人,富裕闺女出嫁,陪送车一辆XX张峰山四口人,富裕父亲去世,花销三万XX常三清五口人,普通儿子结婚,花销五万XX常流河四口人,贫困儿子结婚,花销四万五XX。
“移风易俗”__报告(二篇)
“移风易俗”__报告(二篇)“移风易俗”__报告1跨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推进“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中,昆山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全市村规民俗整体呈现出文明__的良好局面。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保持同步。
目前,昆山农村部分地区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现象较为严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求神拜佛、讲究排场、盲目攀比之风日盛,不仅给广大普通农民群众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当前,昆山正在更高水平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__、市__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市文明办就昆山农村当前存在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现象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关系把握及对策建议先后到陆家、锦溪、花桥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会同__、民政、民宗等12家单位召开座谈会,了解实情,征求意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问题目前,昆山农村在婚丧喜事方面普遍存在着讲究排场、盲目攀比的风气,看风水、搞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
从全市整体情况来看,花桥、陆家等地婚丧喜事花费甚巨,锦溪、周庄等地情况较好,其它地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甚至出现了“结婚结不起”、“小孩生不起”、“死人死不起”的现象。
1.丧葬殡礼盲目攀比。
目前农村丧葬活动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和职业化的服务__,具有信息敏锐、花样繁多、__服务、产业运作等特点,甚至出现老人还未咽气,丧葬中介已经守在家门口的现象。
昆山农村的风俗,逝者一般要在家停放三天,供亲朋好友吊唁,期间有念佛、道场、放炮、乐队、烧库、锡箔、代哭、“摸心经”等十多项内容。
通过__大致估算费用如下:念佛费用约2400元,道场约4800元,乐队约1500元,折锡箔至少5000元,爆竹、香烛1000元,羹饭1500元,棺材和骨灰盒3000—5000元,寿衣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关于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报告为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本次调研分别对浙江省部分农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概述与分析。
一、现状概述1.传统观念存在。
在农村,观念是很难改变的,部分群众仍然沉浸在传统的迷信和陋习中,不愿意改变。
2.宗族礼俗根深蒂固。
宗族礼俗是农村社会中的一大特点,它是保持传统、维系家族的重要方式,但在部分村庄中已经形成了阻碍发展的现象。
3.环境治理需要加强。
在部分地区的村庄内,卫生条件差,乱倒垃圾、河流被污染等现象普遍存在,需要加强环境治理。
二、问题分析1.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到全社会的日常教育中,营造全社会的推动氛围,同时也需要改变所在村庄的特殊民俗局限,引入外来观念,才能实现传统观念的改变。
2.宗族礼俗的阻碍。
如何在不伤害家族基础的前提下,使移风易俗工作得以顺利实施,需要采用多种策略,如制定村级规章制度、做好村规民约的宣传与执行,以及从文化传承、教育引导、人际交往、宗教信仰等方面入手,找出可行的改变途径。
3.环境治理问题。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治理;其次,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对于违规倒垃圾、污染环境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才能真正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
三、建议与措施1.推广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改变传统观念。
2.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执行村规民约,促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有效实施。
3.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机制,培养村民自我约束的意识。
4.引导村民依法依规倒垃圾,采用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垃圾压实等方式,自觉维护村庄环境。
5.加强宗族礼俗的传承,注重现代价值观的渗透,打破陈规旧俗的束缚,建立新的习俗、新的文化氛围。
综上,移风易俗工作需要借助行政力量、媒体宣传、社会动员等多种手段,引导村民逐步认识和接受现代文明和思想,树立现代化的观念和价值观,加速农村社会的发展,同时,加强村级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健全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才能达到移风易俗的工作目标。
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然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同时出现,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以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情况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 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了收集相关资料和意见,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现场观察、访谈等。
三、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执行缺乏透明度。
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行乡村振兴政策时缺乏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没有充分向社会公众进行政策解读和说明,容易给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提供了空间。
2. 政策资源分配不公。
在政策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存在不公和不透明现象。
部分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中偏袒某些特定的乡村,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不公平现象。
3. 政策执行缺乏监督机制。
乡村振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
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 工程款项的违规使用。
一些地方政府和施工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挪用工程款项、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行为。
2. 施工质量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导致基础设施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3. 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导致公平竞争原则受损。
关于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报告
关于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整理,并向您呈报如下:陈规陋俗是指长期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经长时间形成的陈旧的、过时的和不合理的行为准则和习俗。
它们不仅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风尚的良性发展,我市从20XX年X月开始,启动了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
整治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宣传、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陈规陋俗的危害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立法规范: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通过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来指导和约束市民的行为。
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制度,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确保市民对规范行为有所了解,自觉遵守。
三、整治行动:成立了陈规陋俗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时限和责任分工。
在国庆节、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和活动期间,加大值班力度,加强社会秩序维护工作,对一些突出的、屡禁不止的陈规陋俗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四、培训指导:组织开展陈规陋俗专项整治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
组织开展一系列培训班、培训讲座,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陈规陋俗整治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化程度。
五、实效考核:建立了陈规陋俗整治工作的考核机制,对工作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通过开展随机抽查、各级领导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工作进展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截至目前,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方面,市民的陈规陋俗现象明显减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另一方面,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公德意识得到了提高,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乡风文明建设不足的调研报告
乡风文明建设不足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提升。
然而,经过对某地乡村进行调研后发现,乡风文明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风文明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 道德观念淡薄:部分农民的道德观念相对淡薄,缺乏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重视,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
2. 社会秩序混乱:一些乡村地区的社会秩序相对混乱,存在违法乱纪、邻里纠纷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社会管理和调解机制。
3. 教育资源不足:一些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农民子女的教育水平和素质提升。
4. 文化活动匮乏:乡村地区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缺乏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形式,限制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问题分析1. 道德观念淡薄的原因: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一些不良行为的存在对农民的道德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乡村地区的社会管理机制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执行和社会调解机构,导致一些纠纷得不到妥善解决,进而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3. 教育资源不足的原因: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匮乏,学校条件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4. 文化活动匮乏的原因:乡村地区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文化设施的缺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和参与意识不足。
四、解决对策1. 加强道德教育: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道德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意识,通过开展道德讲座、宣传教育等形式,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加强乡村地区的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执行和社会调解机构,加强对社会秩序的管理和维护,及时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乡风文明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以道德伦理建设、文化教育培养、风气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工作,旨在提升农村居民的道德素养、文化水平和公民意识,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某乡镇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我国某乡镇地区的10个村庄作为调查样本,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并组织了10名调查员进行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1. 农村道德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在乡村居民中,75%的人认为家庭道德教育是培养良好乡风的重要途径,而只有12%的人认为学校教育是更有效的渠道。
2. 农村文化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的乡村居民具备有效的文化教育渠道,许多村庄仍缺乏良好的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场所等。
此外,调查还发现,农村青少年的学习时间不足,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劳动和家务上。
3. 农村风气整治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问题仍比较突出。
其中,乡村居民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盗窃和偷税漏税行为,有23%的人表示他们或家人曾受到过这类行为的侵害。
此外,还有18%的人认为乡村的涉黑涉恶问题比较突出。
四、调查分析1. 发展多样化文化教育渠道由于目前农村的文化教育渠道较为匮乏,应该加大对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引进有质量的文化资源,为乡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教育机会。
2. 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培养良好乡风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升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
同时,学校教育应注重道德伦理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3. 加大风气整治力度对于农村地区存在的不良风气问题,应该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联合整治,打击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形成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共识。
农村移风易俗现状和问题的访谈或报告
农村移风易俗现状和问题的访谈或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8年至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917元,实际增长率分别为8%、8.5%、10.9%、11.4%、10.7%。
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集中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但与经济建设相比,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乡风和民俗方面,还存在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协调的现象,尤其是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状况及其后果令人担忧。
在许多农村地区,结婚费用不断攀升,动辄几十万元的“天价”娶妻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
如河北省邱县有结婚彩礼要“三斤”的说法。
为了客观、真实、具体地了解我国农村青年婚事消费状况,我就近深入家乡所在地,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调研。
一、农村婚事消费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并对部分婚姻对象作了详细调查和访谈,发放/农村青年婚姻消费调查0问卷80份,收回68份。
收回后,对问卷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借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今青年农民婚姻消费的一些特征。
表1 被调查人的文化教育情况被调查人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之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偏低。
这种现象是造成一些农村青年不正确的婚姻观念的原因之一。
表2.被调查男方彩礼花销情况如表2所显示,彩礼是男方除了建房之外的最大花销,近七成的男方家庭会花去3-5万元的彩礼,少数人甚至花销5万元以上。
基层关于移风易俗调研报告
基层关于移风易俗调研报告移风易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当前基层移风易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调研背景目前,我国的基层社会存在一些不良习俗和陋习,如大操大办、奢靡浪费、重礼轻法等,这些不良习俗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团结和进步,也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推动移风易俗成为了当前社会治理的重点之一。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层社区居民,调研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基层移风易俗的问卷,并在多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访谈,以全面了解基层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调研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获得了以下调研结果:1. 基层社会整体风气向好的态势明显,大部分居民对于移风易俗的意识和态度积极,对不良习俗普遍持反对态度。
2. 不良习俗主要表现为大操大办、奢靡浪费、重礼轻法等,这些习俗多数来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观念误导。
3.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移风易俗,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
4. 群众对于移风易俗的改变期望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公德的提升等方面。
四、对策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观念。
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不良习俗的惩处和纠正,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发挥社区组织和志愿者作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移风易俗。
4. 加强合作,形成多部门、多行业的合力,共同推动移风易俗的发展。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基层社会在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完善法律法规、发挥社区组织作用等多种手段,共同推动基层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中国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些不良风俗习惯依然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和发展。
为了加强对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研究和改进,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广东省某农村社区作为调研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我们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其中50份回收,并与20位居民进行了访谈。
三、调研结果1. 农村不良风俗存在普遍性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社区的不良风俗问题普遍存在。
其中,大量农村居民仍然存在迷信和封建思想,对于丧葬习俗的过分讲究、婚丧嫁娶中的金钱交易等现象屡见不鲜。
2.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根据访谈结果,我们发现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社区居民在政府的倡导下逐渐认识到这些不良风俗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以减少不良风俗的影响。
3. 政府参与度和资源投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政府参与度和资源投入是影响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大扶贫力度,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
4. 需要创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我们认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需要创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首先,政府应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力量,通过文化活动、文化制品等方式,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政府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发挥其在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领农村居民走上文明的道路。
五、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认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需要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需要政府加大资源投入和宣传教育力度,同时也需要居民自觉改变不良风俗习惯。
农村移风易俗调研报告
农村移风易俗调研报告篇一:农村移风易俗调研报告我村有四千多人口,居住在较为分散的六个自然角落里,长期以来,在旧传统影响下,乡里的习俗较多,民情民意复杂,难以统一,一些不文明的习俗影响制约着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影响着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乡村移风易俗倡议书。
因此,为响应党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全面贯彻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的文件精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特作以下移风易俗的改革倡议:一、巡境日每年正月初六为我村的旧俗巡境日。
在崇尚科学文明的新时期下,建议把这日子改为民俗文化节,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活跃乡村喜庆气氛,增进村民的友谊与团结。
二、佛生日全村原有的大小佛生日共计10个,其中全村参与的圣祖妈生日、大人公生日、相公生日、普渡计4个,资料共享平台《乡村移风易俗倡议书》。
届时宴请宾客,歌舞昇平,果然热闹非凡。
殊不知如此繁多的节日给村民造成了人力、精力、财力的浪费。
过多饮酒,也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由此,建议村民每个佛生日庆祝丰俭自酌,但请客全年只要一次,定于八月初一,其余只上香烧金钱,不用请客。
三、嫁女嫁女按原俗,嫁女人家要组织多人挑着糖果饼干到家家户户分发,虽是分享婚庆喜悦,但最后糖果饼干也很少人吃,难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我们觉得这些人力、财力可以节约起来,用于捐助公益。
诗口角落先行一步,破除这个旧俗。
家宇、章枝、家计、香银等同志婚庆新办。
倡议全村学榜样,树新风。
四、丧事简办旧俗:如逢丧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奔丧吊唁,送帛金几许,亦为人之常情。
然而,丧家回礼,又是毛巾、肥皂、甚至雨伞等东西,造成浪费。
建议丧家只回赠毛巾一条,文明节俭。
鼓励丧家把节余下来的钱捐助教育、慈善、投入公益事业建设,造福家乡、更有意义。
五、喜事新办原旧俗,讲排场、铺张浪费,攀比规格,造成浪费。
为此提倡喜事新办,酒席限于15席,不劝酒,避免因酒滋事,因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这样文明节俭,益于事主,也益于客人。
乡村治理环境调研报告8篇
乡村治理环境调研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村治理环境调研报告8篇调研报告可能包括定量数据、定性数据、图表、图表等信息的呈现,调查报告可以涉及各种领域,如市场调研报告、科学研究报告等,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乡村治理环境调研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问题专题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我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全县村规民俗整体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保持同步。
目前,一些陈规陋习有所抬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求神拜佛、讲究排场、盲目攀比之风日盛。
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仅给广大普通农民群众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于党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根据省、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县文明办就我县农村当前存在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现象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关系把握及对策建议先后到八都镇、乌江镇、水田乡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采取入户调查、电话询问、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典型个案和召开调研会等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问题经调查发现,农村在婚丧喜事方面普遍存在着盲目攀比的风气,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少数村民存在不孝之风。
如不加以遏制,任其泛滥,势必严重影响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具体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现在农村有婚丧嫁娶、乔迁、生日、升学、开业、满月等要操办酒宴,名目繁杂,有些农户年平均送礼二三十次。
目前所谓的“份子钱”已由过去送三五十元涨到百元起步,三五百元已属于普遍现象,有些农户年礼金支出万元左右。
而且婚丧嫁娶普遍存在盲目攀比现象,比礼金、比排场,仅请客办宴席每桌费用上涨到七八百元,每桌菜品多达二十余个,根本吃不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有些尚未脱贫的农户为“撑面子”,也“打肿脸充胖子”,甚至借钱大操大办,因此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种,赌博迷信之风。
现在走在农村,无论是乡镇还是村庄,常常看到村民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虽然大多数不以赢利为目的,但赌注越来越大,从几元到几百元。
尤其是农闲和春节期间打牌赌博现象尤为严重,有的人“外出挣一年,春节就输完”。
精选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以下是关于的多篇精编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按照镇人大XX年工作安排,2月12日至2月22日,第一代表小组成员就本镇移风易俗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走访。
本次调研活动集中针对:移风易俗是什么?到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本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的方法、步骤,特点以及达到的效果,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查、集中讨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全面的了解了目前本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的情况。
总的来看:全镇移风易俗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宣传效果渐入民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关于“移风易俗”移风易俗,成语,意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新中国移风易俗活动起源于1952年爱国卫生运动,七十年代后扩展到改变旧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红白事的新事简办。
反对索要彩礼,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勤俭节约。
风俗本是一国一民族或地区族群传承性的生活文化,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社会上,它展现为五彩缤纷的风土人情。
风俗的多样性,往往是因自然条件和人性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精辟见解。
但是,随着时光流逝,时代发展,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会发生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高,生活趋于安逸,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逐渐显现出来,基本已成为加重群众负担的另一主要形式。
近年来,各类媒体相继报道了各地不良的社会风气及风俗习惯,发人深思。
典型的案例有:我国某地农村出现的天价彩礼事件,彩礼"三斤一响","万紫千红一片绿":“三斤”,即百元人民币要称三斤;“一响”小轿车;“万紫千红一片绿”,即一万张面值五元的钞票,一千张面值100元的大红票子,加上一堆面值50元的钞票,算下来光彩礼钱的几十万。
【调研报告】乡村风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乡村风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但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受立地条件、经济基础、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乡村风貌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乡村规划编制比较滞后。
部分农村建房以村组为单位,沿河流、公路、山脉零星分布,农民违规建房、违法占地建房、乱搭乱建等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有的农村建房样式“千村一面”,缺乏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且与周围自然环境不相协调。
一些农村自建房民间施工队没有建筑资质、设计图纸和安全设备,导致房屋在建筑过程中和交付使用后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二是基础设施建管资金不足。
省市县配套用于村级公益事业的项目资金有限,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群众自筹难上加难,硬件设施无法补全,已建的农村道路、水网管道、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使用率高、损耗性大,日常维护资金缺口较大,导致部分基础设施处于无效运营状态。
三是人居环境整治不够深入。
一些地区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不高、资金投入不足,风貌管控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乡村整体面貌较差。
环境保护宣传氛围不浓,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对“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等认识不足,缺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部分突出环境问题追责问责、曝光惩处力度不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是乡村治理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村组干部观念落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和手段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
一些村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公共意识淡薄,道德失范、邻里纠纷、信访问题频发,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现象蔚然成风。
二、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绘好乡村建设“规划图”。
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村庄现状条件和发展需求,充分尊重和认真吸纳群众意愿,聘用专业规划师统筹考虑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因素,合理布局农宅、产业、耕地、道路和公共服务设施,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规建房等行为。
关于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报告
关于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状况报告一、引言近年来,社会风气的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一些陈规陋俗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得以滥觞,严峻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
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象,我市决定开展陈规陋俗专项整治活动,以期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和公德意识,推动社会风气的良好进步。
二、整治活动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更新,但一些传统观念和习俗却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久久为盛。
例如,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走亲访友中的随便进出别人住处等,都成为人们对于陈规陋俗的主要埋怨。
2. 意义陈规陋俗的存在严峻侵蚀了社会的文明秩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将有助于培育公民的公德心和文明素养,提议乐观的社会价值观念,提升社会风气的整体水平。
三、整治活动的详尽内容和组织打算1. 内容(1)婚丧嫁娶礼仪整治:加强对婚庆流程和仪式的规范,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加强对丧葬礼仪的引导和规范,提议尊重生命的价值。
(2)走亲访友习俗整治:严格控制走亲访友的频率和时间,杜绝随便进出别人住处的现象;提倡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对亲友的关怀。
2. 组织打算(1)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经受组长,各级政府和社区代表参与,确保整治活动的顺畅推行和协调。
(2)组织开展宣扬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宣扬栏、社区通告等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陈规陋俗的危害及整治活动的意义。
(3)建立陈规陋俗整治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乐观引导居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四、整治活动的进展状况1. 宣扬教育活动的深度开展通过强化媒体宣扬和社区教育,宽广民众对于陈规陋俗的危害和整治活动的意义有了更深度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居民支持和参与到整治活动中来。
2. 整治活动的实践效果显著先进的礼仪文化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已开始在社区中得到落实。
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状况有所缩减,丧葬礼仪中的规范程度有所提高,走亲访友中的随便进出他人住处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农村人居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对农村人居环境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对农村居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态度和看法。
2. 现场走访:走访了多个农村,实地了解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以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整治工作中的表现。
3. 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和现场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三、调研结果1. 形式主义表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追求“政绩”和“形象工程”,重视形式而忽略实质。
比如,一些干部只注重完成任务指标,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只重视清理垃圾,不重视农村环境的长期维护。
2. 官僚主义表现:一些干部在处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僵化地执行规章制度,过分强调程序和条例,导致一些实际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3. 原因分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工作作风不实,理论素养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监督,也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存在的重要原因。
四、调研建议1. 加强理论学习:要加强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认识,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避免陷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泥沼。
2. 改进工作方式:要注重问题导向,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农村居民的沟通和互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3. 强化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督查和评估,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关于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我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全县村规民俗整体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保持同步。
目前,一些陈规陋习有所抬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求神拜佛、讲究排场、盲目攀比之风日盛。
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仅给广大普通农民群众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于党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根据省、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县文明办就我县农村当前存在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现象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关系把握及对策建议先后到八都镇、乌江镇、水田乡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采取入户调查、电话询问、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典型个案和召开调研会等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问题
经调查发现,农村在婚丧喜事方面普遍存在着盲目攀比的风气,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少数村民存在不孝之风。
如不加以遏制,任其泛滥,势必严重影响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具体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现在农村有婚丧嫁娶、乔迁、生日、升学、开业、满月等要操办酒宴,名目繁杂,有些农户年平均送礼二三十次。
目前所谓的“份子钱”已由过去送三五十元涨到百元起步,三五百元已属于普遍现象,有些农户年礼金支出万元左右。
而且婚丧嫁娶普遍存在盲目攀比现象,比礼金、比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