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室教案:掌握简单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室教案:掌握简单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单的加减法,例如:1+1=2,2-1=1。
2、技能目标:能够利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简单加减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会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如何使学生喜欢数学。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看图片,解释加和减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拿一些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学生看出加减法的本质,以便于理解。
2、讲解原理(1)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原理:在相同的集合里,将相应的元素相加得到更大的元素。
例如:1+1=2,2+1=3。
(2)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原理:在相同的集合里,将相应的元素相减得到更小的元素。
例如:2-1=1。
3、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1)加法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或口算的方法进行加法练习。
(2)减法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或口算的方法进行减法练习。
4、问题练习(1)问题一:小明的书包里有5本书,他从书包里拿出了1本,一共还剩几本书?(2)问题二:小熊一天吃了3个苹果,第二天又吃了2个苹果,一共吃了几个苹果?(3)问题三:小明有10元钱,他去买了一支笔芯花了2元钱,还剩多少钱?5、总结通过口算、计算器等方式巩固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技能。
同时,引导学生多使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数学知识点进行简单化,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加减法的原理,使他们能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此次课程也要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得有趣。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模板最新版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模板最新版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虽然这部分内容看起来并不难,但如何做好教学却是有讲究的。
那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要怎么做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1教学课题:十几减9。
教学内容:十几减9。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控10 之内的加减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知道算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摸索,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1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摸索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视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运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摸索。
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换、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态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换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态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愿望。
由于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运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
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一、从学生生活体会动身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控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动身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20以内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20以内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加减法20以内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谈话:你想怎样算?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0。
一年级《100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100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5篇教案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案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感谢您的欣赏。
一年级《100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一)拨一拨。
(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2.45和403.82和2(二)口算。
“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34+4= 5+32=4+( )=66 60+( )=68【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提出问题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呈现)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
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2)同学们自由回答(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
(5)师小结。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
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难点: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棒、图片(如水果图、笑脸图等)、小黑板或白板。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7根小棒。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A. 口算练习: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快速抢答或开火车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
3+1=4-1= 2+1= 5-2= 1+4=B. 复习6和7的组成:通过师生问答或学生间互动,复习6和7的组成,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A. 教学6的加减法情境引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情境,如“老师手里有6颗星星,送给小朋友1颗后,还剩几颗?”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6-1=5。
一图两式:展示6颗星星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如5+1=6和1+5=6),并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B. 教学7的加减法类似地,利用7个水果、7个笑脸等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
特别强调观察角度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C. 一图四式展示一些特殊的图片(如部分与整体关系明显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引导学生总结“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并理解其中的加减法关系。
3.巩固练习A. 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小棒或学具进行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巩固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减法初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减法初步一、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数字1-20,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用法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1-20的认识和辨认。
2. 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用法和计算方法。
3.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字1-20的认识和辨认、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用法和计算方法。
难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解释教学、实例教学和练习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口头测试的方式温习一年级上册的数字1-10,引导学生认识和辨认数字1-20。
2. 利用数字卡片等教具辅助,介绍数字11-20的写法、读法和数值大小的概念,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
二、讲解1.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让学生了解加法的符号“+”,表示将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的操作。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之间的加法计算方法。
引领学生以计数器为工具,使用自然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计算,并注重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2.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让学生了解减法的符号“-”,表示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操作。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之间的减法计算方法。
引领学生以计数器为工具,使用自然计数的方法进行减法计算,并注重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三、练习与演示1. 群体练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加减法口算比赛,并要求参加现场演示的同学熟练掌握加减法计算方法。
2. 个人练习以工具书等教具辅助,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完成丰富多样的加减法题目,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概括在演示和练习中,教师要适时回顾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用法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从数字的认识入手,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用法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认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5篇)教案是一种详细记录教师教学过程的文本,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要素,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让学生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起同学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3、出示直观教具4、引导学生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5、玩“谁最快”游戏6、书写算式7、教师进行小结教学反思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
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一年级1~5加减法教案(精选篇2)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10以内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通过情境展示,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纸制小红旗、红苹果,红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教师板书课题“10以内的加减”。
1.观察多媒体,写出相关算式。
2.写一写。
149****2610,在圆圈里填上大于5的数和小于5的.数。
3.把相等的算式连一连。
4.在○填上“>”“5.填数6.测测你的口算能力。
4+6=1 9-1=8 5+3=8 6-4=2 6+3=910-5=5 2+8=10 10-9=1 5 + 2=7 7-1= 610+0=10 8-0=8 10-3=7 1 + 9= 10 10-0=10 2 + 6= 87.夺红旗8.巧填苹果数。
三、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要意义!〖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第【2】篇〗教学目的: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别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3、让同学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出示10-3 4+4 10-6 2+5 5+310-5 8-7 7-4 9-0 9-86-6 9-2 8-2 4+6 3+69-0 2+3 9-5 0+7 4+2二、整理知识1、前面俺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2、观察A 出示10以内加法题这是俺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B 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C 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3、除了加减法式题,俺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的加减法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的加减法9篇的加减法 1教学目标:1、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2、能根据情境图所反映的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兴趣。
重难点: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
看一幅图能列出4个不同的算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西游记》你们看过吗?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啊,有一片美丽又好玩的花果山。
想去看一看,玩一玩吗?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情境图,提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列式计算(多媒体动出示)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可能说,有2只蓝猴,8只黄猴,地上4只,树上6只,树上有5个桃子,猴子手里拿者5个桃子等。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那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几个猴子?一共有几个桃子?树上有几个猴子?地上有几个猴子?树上有几个桃子?小猴子拿着几个桃子?等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求:一共有几个猴子?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2只蓝猴加8只黄猴2+8=10、 8+2=10,或树上6只加地上4只6+4=10、4+6=10,还可以列成3+7=10、7+3=10等。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你们可真爱动脑筋,那其它的问题你们会求吗?自己先说说,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5+5=10,10-6=4,10-4=6,10-5=5等。
三、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老师贴花的图片,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
师: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生答:(1)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
求一共有几朵花?算式:7+3=10,或3+7=10。
(2)一共有10朵花,拿走7朵,还剩几朵?算式:10-7=3。
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
2024秋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5以内的数,理解加法的含义。
•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加法算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加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法算式。
四、教学资源•数字卡片(1-5)。
•实物或图片(如苹果、玩具等),用于演示加法运算。
•加法练习题。
•多媒体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5以内的数,进行数数游戏。
•创设一个购买物品或合并物体的情境,引出加法的概念。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如有相关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生字。
•强调加法的基本符号“+”和等号“=”,以及它们的意义。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法的实际过程。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加法的过程,如“1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3个苹果”。
4.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分组使用数字卡片和实物进行加法运算,并互相交流结果。
•个人练习活动:完成加法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的技巧。
•游戏环节:设计有关加法的小游戏,如“快速加法接龙”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拓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拓展思考:让学生想象生活中其他可以用加法来表示的情境,并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加法:合并同类物品的数量-------------------例子:1 + 2 = 3+合并得到符号:“+” 加法符号“=” 等号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算的掌握情况。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0的加、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3.1 10的加、减法【课题名称】第14课时 10的加、减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6页。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10的组成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关于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圆片。
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0-10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口令。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我说一个数,同学们对一个数,同学们对的数和我说的数合起来要正好是10。
师生一起玩游戏。
预设:学生根据要求迅速说出另一个数。
2.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学习“9+1=10”及相应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10个白色圆圈。
教师:你喜欢涂色吗?来给圆片涂色吧。
预设:10个圆片,涂了1个,还剩9个没有涂。
教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汇报。
预设1:有1个蓝色的圆圈,9个白色的圆圈,合起来是10个圆圈,1+9=10。
预设2:有9个白色的圆圈,1个蓝色的圆圈,合起来是10个圆圈,9+1=10。
预设3:有10个圆圈,拿走1个蓝色的圆圈,还剩9个白色的圆圈,10-1=9。
预设4:有10个圆圈,拿走9个白色的圆圈,还剩1个蓝色的圆圈,10-9=1。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四道算式。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的呢?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1和9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1和9、9和1都可以组成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1和9,也可以分成9和1。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图四式”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计算时,要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或点子图利用10的组成来完成计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学什么1.熟练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事物,会读、写6和7,知道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组成。
3.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一图四式”,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什么重点:6和7的组成,有关6和7的加减法。
难点: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区分;理解“一图四式”。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让学生构建6和7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3.学会看情境图写算式,通过“一图四式”体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4.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教1.利用主题图和直尺、鱼缸图,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培养数感。
①出示“学生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做值日?你是怎么数的?用几表示?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或7)?6(或7)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数量是6个(或7个)的物体,让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体会“5以后在数1个就是6,6以后再数1个就是是7”自然数累加的过程,感知5、6、7之间的数序。
结合数数,抽象出6和7,学生观察6和7的字形,并用6根(或7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加深对6和7的认识。
②出示“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位置,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师课件出示只写出0、1、2、3、4、5的直尺,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找到6和7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0~7各数,并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发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③出示“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分6和7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
教师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一共有几缸鱼,在引导学生数“从左往右数,第7缸是哪一缸?”比较“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之后,再同桌进行模仿练习,如,“左边6缸是指什么?从左往右数第6缸是指什么?”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一班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一、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表达,它的学习对同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运用的心算。
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控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快速程度产生径直影响,不仅有利于同学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悟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觉和解决稍繁复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同学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控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同学思索算法,算出得数。
从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简单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并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联系。
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测、沟通依靠动手和实物思索到脱离实物思索,遵循了由详细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同学抽象思维技能的进展。
在教学中以详细事物和同学熟识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同学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沟通与独立思索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进展。
组织好同学的练习,需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讲究练习的形式。
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3、多进行口头练习。
4、着重培育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单元教学要求:1、使同学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同学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约问题。
引导同学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
3、让同学在生动详细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育学习爱好和计算意识。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教案
2024秋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数字10。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计算。
1.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10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律进行计算。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含数字卡片、加减法示例等)•练习册•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引出10的加减法概念。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糖果、数手指等)引入10的加减法运算。
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识记与10的加减法相关的生字。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讲解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
•通过例题展示,让学生感知10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1.教学活动•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10的加减法口算练习,互相出题、答题。
•角色扮演:创设加减法应用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计算。
•游戏竞赛:设计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1.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学习的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六、板书设计标题:《10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例如 9 + 1 = 10- 减法:例如 10 - 2 = 8进位加法示例:- 9 + 2 = 11退位减法示例:- 10 - 9 = 1总结:- 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减法的定义和符号;2、掌握加减法的套路及规律;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4、发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律和套路;2、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熟练使用加减法的符号和词汇。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简单加减法。
学习简单加减法,我们要了解加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1、加法的定义和符号什么是加法?加法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的运算,我们用“+”符号表示加法。
例如:1+1=2、2+3=5等。
2、减法的定义和符号什么是减法?减法就是指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的运算,我们用“-”符号表示减法。
例如:3-1=2、5-3=2等。
了解了加减法的定义和符号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加减法的规律和套路了。
1、加法的套路(1)加零律:任何数加零等于它本身。
例如:3+0=3、5+0=5等。
(2)交换律: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例如:3+2=2+3。
(3)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减,可以先把其中两个数加起来或减掉,再与其他数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例如:(1+2)+3=1+(2+3)。
2、减法的套路(1)减数等于被减数,差就是零。
例如:3-3=0、6-6=0等。
(2)减数为零,被减数不变。
例如:5-0=5、9-0=9等。
(3)减数和差已知,被减数可求。
例如:8-3=5,已知减数为3,差为5,被减数为8-5=3。
通过上述套路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律,进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列竖式来解决一些加减法计算,例如:二位数加法:23+12=3510 20 303 + 2 = 523+12=35二位数减法:35-12=2330 20 103 - 1 = 235-12=23学习完了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后,我们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采用“讲解授课法”、“示范演示法”、“活动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运算》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加法运算- 介绍加法的概念和符号;- 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则。
2.2 减法运算- 介绍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则。
3. 教学过程3.1 导入- 利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经验;- 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
3.2 讲解- 通过黑板或幻灯片展示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和意义。
3.3 实践- 给学生分发练题册,让他们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 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解释他们可能出现的困惑。
3.4 巩固-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出题并解答;-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5 总结- 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和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4. 教学评价4.1 合作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和评价队友的表现。
4.2 教师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记录学生的研究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5. 教学资源- 黑板或幻灯片;- 练题册;- 小组活动材料。
6.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以上是《加减法运算》的教案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可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
通过这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加减法的基本理解和运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加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加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与他们分享学习这些概念的重要性。
1.2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什么是加法和减法;•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与学生分享应如何通过学习加法和减法来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1.3 教学过程1.开始课堂,询问学生他们对加法和减法有何了解。
2.通过举例子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演示几个实际的例子。
4.让学生通过连线、涂色等游戏来练习加法和减法。
5.对学生的渐渐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表现出充分的赞扬。
1.4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案的目标清晰,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
在教学环节中,老师让学生通过举例子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这种方法让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抽象概念,但是这部分的教材中并没有提供太多的解释。
在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时,老师演示了几个实际的例子,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运算规则,但是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可能仍然需要多次实践才能掌握。
在练习环节中,老师通过连线、涂色等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
这些练习体现了差异化教学的理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学生感到枯燥。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且方法多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是在引入新概念和规则时需要更为详细的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的内涵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反思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
本课程的教学反思通过对教案设计的分析,强调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释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和方法。
同时,教师需要避免过度依赖游戏等形式的活动,以免学生因为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欲而产生学习疲劳。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教案加减法含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教案加减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3. 10以内的加减法:0-9之间的数字进行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2. 实物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物品,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数的能力,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加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进行练习。
3. 讲解减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练习。
4. 练习加减法: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游戏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加减法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加减法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其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游戏活动评价: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加减法故事:通过讲解与加减法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3页,练习十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9张卡片。
教师准备:8和9的加减法卡片若干;3、5、6、8、9的信箱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复习巩固8和9的分与合。
2.发现问题,引入新课
讨论:看着数的合成与分解图,你找出三个数的关系吗?能不能将这种关系用加法或减法算式表达出来?
二、新知探究
师:今天我们大家主要通过这个关系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
1.8的加减法
师:出示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整体与部分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列算式。
(1)一共有几个苹果?
5+3=8 3+5=8
(2)一共有8个苹果,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8-5=3
(3)一共有8个苹果,左边有3个,左边有几个?
8-3=5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算式的意义。
2.9的加减法
自主学习任务:拿出学具(两种不同颜色的9只纸鹤),摆一摆,同桌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列算式。
4+5=9 4+5=9
9-4=5 9-5=4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学具,相互合作探索发现,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
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1.不摆学具,不用手指,我会算。
做一做第一题
7+1= 7+2= 8+1=
1+7= 2+7= 1+8=
8-1= 9-7= 9-1=
8-7= 9-2= 9-8=
设计意图:
2.转盘游戏算题王!
设计意图:
3.鸽子送信。
(课堂模拟活动)
四、课堂小节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5+3=8 4+5=9 3+5=8 5+4=9 8-3=5 9-4=5
8-5=3 9-5=4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