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交通轨道的主要检测技术

交通轨道的主要检测技术

交通轨道的主要检测技术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轨道作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障诊断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传统的人工巡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

因此,对线路故障进行自动诊断,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

轨道结构与典型病害无砟轨道基本结构无碴轨道是一种新型的道床结构,目前已在高速铁路、地铁等轨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采用硬质混凝土或柏油路面代替了传统的道床,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装置与轨道直接弹性连接的轨道结构。

与常规有碴轨道相比,它可以长期维持轨道的形态和位置,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维修能力。

目前中国轨道交通系统(CRTS)II型无碴轨道主要由混凝土基础、水泥沥青砂浆填充层、轨道板、扣件和轨道轨道构成。

轨道病害检测典型轨道病害:钢轨表面缺陷、损伤、变形是轨道表面缺陷的一种类型。

一般的路面病害可划分为两类:表面裂纹和滚动接触疲劳。

普通钢轨表面病害可分为脱皮、鱼鳞伤、擦伤、压陷、层裂、波纹等六类。

扣件损坏也属于轨道面损坏,主要有弹条断裂、扣件丢失等。

轨道检测技术:在无人值守技术出现以前,铁路病害的监测大多依靠手工进行,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对人工的安全性也没有相应的保障。

在自动化巡检技术的发展下,传统的手工巡检方式已逐步被基于传感的各种检测手段所代替。

由于轨道内部结构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超声波的传播。

因此,超声技术在轨道内部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超声反射等原因,这种方法在检测履带踏面疲劳损伤时,其检测速度也比较缓慢。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磁线圈在铁轨表面形成涡流,通过检测线圈测量涡流的变化,获得相关的故障信息。

与超声波技术相比,涡流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的检测能力,在检测轨道表面剥离、车轮擦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所以,通常采用涡流探测和超声探测装置。

由于涡流检测技术对检测线圈的安装位置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测试中,由于设备的调试比较繁琐,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也不高。

轨道交通智能限界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轨道交通智能限界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文章编号:1009-4539(2020)02-0027-03•科技研究・轨道交通智能限界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蒋海(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1)摘要:传统的限界检测仪存在检测时间长、安全性低、数据采集效率不高等缺点。

本文介绍一种集激光扫描设备、高清影像设备、里程计等多类传感器于一体的轨道小车多传感器动态精密测量装置,阐述基于高清影像数据的轨道断面高精度、高密度数据采集方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集不同的空间信息,实现超限位置里程、影像、侵限数据同步记录,并支持数据导出形成数据报告,为提升铁路客运专线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轨道交通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限界检测中图分类号:U211.7;U234.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Dsn.1009-4539.2020.02.007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Boundary DetectionTechnology in Rail TFansSJIANG Hai(China Railway11th Bureau Group ElectWc Engineering Co.Ltd..Wuhan Hubei430071$China)Abstract:The traditionai gauge detector has the disadvantaaes of long detection tiDc,low security and low efficiency of data acquisi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troduces a multi-sensor dynamic precise measurement devicc for raii car, which inteyrates laser scanning equipment,high-definition imaae equipment,mileaae and other kinds of sensors.In addition,the author presents a high-precision and high-density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for raii section on the basis of high-definition imaae data,which can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recording of over-limit position mileage,imaae and intrusion data accoedingtodi t entappiication sc8n8s.Itcan suppoetdata8xpoettotoem dataepoetand peoeid8tchnicaisuppoettoe impeoeingth8sattyoteaiiwayand pass8ng8ed8dicatd iin8.Key worls:raii transit;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gauge detection1国内外限界检测现状随着大量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线路行车密度大、养护维修标准高、检修作业时间短的特点对线路的检测手段、处理方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轨道交通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技术及前景方向探讨

轨道交通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技术及前景方向探讨

技术协作信息2023(10)总第1491期引言随着城市交通向智能化、环保化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质,其运行安全和顺畅性与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密切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障碍物检测技术成为保障轨道交通安全和顺畅运行的重要手段。

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更高的时速和更繁忙的运营,同时也增加了轨道上的风险。

障碍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及时检测到轨道上的障碍物,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目前,障碍物检测手段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中较为成熟,在复杂的路况中,障碍物被归类为“正障碍物”和“负障碍物”两类。

其中从地面“向上”出现的物体被视为正障碍物,反之在路面“向下”出现的深坑甚至悬崖则被视为负障碍物,负障碍物的检测比正障碍物要更加困难。

而在轨道交通中,由于轨道的作用,车辆的行驶条件相较于汽车更为简单,更多的精力应当被施加于对正障碍物的检测中,例如前方的非通信列车、误入轨道的人或动物、现场遗留的施工工具或者行李箱等,根据探测方式不同而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障碍物检测采用纯机械结构和硬线通信结合的方式,故障率极低,其主要检测装置是一根安装在转向架前端的轻质铝合金探测横梁,通过与轨道上的障碍物物理接触后,吸能变形触发干接点信号[1]。

但这种检测方式受轨道条件及探测横梁距离的限制,检测距离过短,逐渐不适于平均设计速度高的轨道交通,因此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应运而生。

一、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传感器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主要依赖于各种车载或轨旁的传感器,对车辆行驶前方范围(车载传感器)或者固定轨行区内(轨旁传感器)的障碍物进行探测识别,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优缺点。

(一)计算机立体视觉计算机立体视觉是计算机视觉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具有效率高、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

轨道交通智慧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轨道交通智慧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轨道交通智慧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轨道交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之一。

而轨道交通智慧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则是提高轨道交通安全性、运营效率以及服务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

一、轨道交通智慧技术1.智慧故障检测技术传统的轨道交通检测方式采取人工巡查,效率低下,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而智慧故障检测技术则可以通过感知设备、数据分析等手段,快速准确地检测故障位置和原因,并及时进行维修。

2.智慧资源调度技术智慧资源调度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实现对车辆、人员、设备等资源的优化调度。

这可以帮助轨道交通公司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3.智慧安全监控技术智慧安全监控技术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等手段,对轨道交通线路、站点、车辆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判断预警,保障轨道交通安全。

二、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1.智能调度技术智能调度技术可以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对列车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等因素进行调度,实现列车间距的最优化,从而提高运营效率,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减轻拥堵。

2.智能驾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借助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列车自动驾驶,大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风险,同时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平稳性。

3.智能客流分析技术智能客流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感知设备、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乘客的数量、分布、流向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为车站拥堵疏导、运营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三、轨道交通智慧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上述技术为基础,轨道交通智慧与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1.轨道交通的安全和保障智慧安全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轨道交通设施、车辆、人员等的实时监控,提高安全性。

智能驾驶技术则可以减轻人为操作因素导致的事故风险。

2.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智慧故障检测技术和智慧资源调度技术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故障影响,缩短乘客等待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3.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和分析智能客流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客流量、分布、流向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精准的运营调度和车站拥堵疏导支持。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及应用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及应用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及应用浅析在现代都市的脉络中,城市轨道交通如同城市的心脏与血管,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的发展输送着活力与动力。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健康体检”。

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巡视和定期检修,这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而新型检测技术则如同一位精准的“医生”,通过高科技设备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例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轨道、车辆等关键部件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而大数据分析则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预测未来的维护需求和故障风险。

这些新型检测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其次,新型检测技术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繁忙的城市交通网络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而新型检测技术就如同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迅速识别并定位故障点,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此外,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还能够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为运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然而,尽管新型检测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这些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何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新型检测技术应用的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个比喻——城市轨道交通如同城市的心脏与血管。

在这个比喻中,新型检测技术就如同一位细心的“护士”,时刻守护着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地铁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地铁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地铁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篇一: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第一章定义、术语1.1 定义1.1 监控量测地铁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

1.2 施工监控量测土建承包商按施工合同有关要求在满足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下,自行组织对地铁工程实施的监控量测工作。

1.3 第三方监控量测由业主通过招标或委托形式引入的有关资质的单位对其签订的承包合同范围实施的监控量测工作。

1.2 术语2.1 地铁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并位于隧道内或地铁转到地面和高架桥上的轨道交通。

2.2 应测项目保证地铁周边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应进行的日常监测项目。

2.3 选测项目相对于应测项目而言,为了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在局部地段进行的检测项目。

2.4 浅埋暗挖法在浅埋软质地层的隧道中,基于喷锚技术而发展的一种矿山工法。

2.5 盾构法使用盾构机械进行开挖并采用管片作为衬砌而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

2.6 明挖法由地面开挖的基坑中修筑地铁构筑物的方法。

2.7 隧道周边收敛位移隧道周边任意两点间距离的变化。

2.8 水平位移监测测定变形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量测工作。

2.9 垂直位移监测测试那个变形体沿垂直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量测工作。

2.10 拱顶沉降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沉降(量)。

2.11 地表沉降地铁工程施工中地层的(应力)扰动区延伸至地表而引起的沉降。

2.12 隧道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产生影响的岩土体。

2.13 围岩压力开挖隧道时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而作用而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2.14 初期支护隧道开挖后即行施作的支护结构。

2.15 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完成后施作的衬砌。

2.16 衬砌沿着隧道洞身周边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

2.17 管片是一种在工厂制作的圆弧形板肋状并由钢筋混凝土、钢、铸铁或其它材料制作的预制构件。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列车创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列车创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列车创新技术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轨综检车介绍,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城轨综检车创新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列车;数据中心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国内不少区域正在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致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客流的快速增长,其安全运行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加大。

轨道、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的状态都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营。

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开展运营前的安全评估和运营后的周期动态检测,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状态评估往往需要进行多个专业的检测指标综合评价。

目前,虽然许多城市己配备了人工和车载的专业检测设备,但由于各类检测设备独立分散检测导致检测效率低下,并且各专业的检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同步,因此难以对多系统检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综合分析,无法提供更高效科学的维修建议。

一、城轨综检车介绍(一)轨道几何检测系统、接触网检测系统、车辆动力学响应检测系统、钢轨廓形检测系统、信号检测系统及综合系统。

轨道几何检测系统对轨道的轨距、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复合不平顺、轨距变化率、超高、曲率等轨道几何相关参数以及车体动态响应参数进行检测。

接触网检测系统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系统、弓网动态作用检测系统及接触网视频监视系统,可对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柔性接触线的导高、拉出值等几何参数和硬点、离线、接触力等弓网动态作用,以及供电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同时还可实时监视弓网运行环境。

(二)通信检测系统及轨道状态巡检系统通信检测系统可实时检测电波传播场强覆盖、电磁环境干扰、无线局域网(WLAN)服务质量和长期演进机器对机器系统(LTE-M)服务质量,具备定位、测试数据智能分析、网络优化指导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弓网检测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弓网检测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弓网检测技术研究摘要接触网和受电弓的功能是为车辆提供电能和动力,是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弓网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组件温度过高、燃弧等现象,造成牵引供电系统损坏,从而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

弓网检测系统可对弓网运行异常状态进行动态实时检测,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弓网异常及故障隐患,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车辆能够正常运行。

关键词弓网检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1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开通或正在建设城市轨道线路。

人们在享受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靠的牵引供电系统是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基础,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存在的维修时间不足及缺乏合理检测手段的问题,导致接触网的状态缺乏监测,运行检修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通过有效的检测检测手段,提前发现各类故障,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处置,杜绝事故发生,避免供电中断与运输瘫痪的问题发生”,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意义重大。

2弓网监测技术工作概况随着轨道交通车辆智能化水平的发展,实时,动态高精度,高效率的在线检测系统,有助于及时发现故障、提高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为轨道交通安全维护提供依据,提高运行安全。

2.1 弓网检测系统组成接触网检测系统车载部分主要由车顶检测设备(弓网检测及巡视模组及受电弓压力硬点检测传感器)、车顶分线器、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图所示:图1 弓网检测系统整体框图2.2 弓网检测功能弓网检测及巡视模组内部配备有高清工业相机、高亮白光灯、紫外传感器、激光器、红外热成像仪、3D相机等,内置几何参数检测模块、紫外燃弧检测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接触线磨耗检测模块、接触网关键悬挂检测模块[1]。

2.3 红外测温当接触线、汇流排、电气连接件接触不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些模组温度会过高,严重时,烧蚀损伤这些模组。

通过红外相机进行温度检测,及时发现温度过高的模组,及时处理,避免严重故障的发生,如图2所示。

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1.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是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轨道进行检测和维护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对轨道进行定期巡查和实时监测,帮助运营公司提前发现轨道的异常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2. 轨道检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采用了多种轨道检测技术,包括以下几种:2.1.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通过将超声波发射到轨道表面,然后接收回波进行分析,来判断轨道的状态。

该技术可以检测轨道的厚度、裂缝、腐蚀等问题,对于轨道的损伤程度和位置定位有较高的精度。

2.2. 磁粉探伤磁粉探伤技术通过在轨道表面涂覆磁粉,然后通过磁场的作用,对轨道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

该技术可以检测到轨道表面的裂纹、疲劳、焊缝等问题,对轨道的损伤程度和位置定位有很高的准确性。

2.3. 红外热像技术红外热像技术通过检测轨道表面的温度分布,来判断轨道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该技术可以检测到轨道表面的热点、温度差异等问题,对轨道的潜在故障有较高的敏感度。

2.4. 激光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然后通过接收激光束的反射信号,来测量轨道的几何参数。

该技术可以检测到轨道的水平、垂直度、几何偏差等问题,对轨道的形状和位置有很高的精度。

3. 轨道监测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使用了多种轨道监测设备,包括以下几种:3.1. 轨道检测车轨道检测车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轨道检测的车辆,配备了各种轨道检测仪器和设备。

该车辆可以沿着轨道行驶,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为轨道维护和修复提供关键的信息。

3.2. 轨道监测传感器轨道监测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轨道上,用于检测轨道的各种参数。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轨道的温度、震动、变形等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3. 轨道监测系统轨道监测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轨检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报警等功能。

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

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

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
未来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发展
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
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
展,轨道检测与维护技
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
机遇
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
创新和应用将为铁路交
通的安全、高效、环保
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06
铁路轨道维护策略与实施
轨道维护计划的制定与优化
01
轨道维护计划的制定
• 根据铁路运行状况和维护需求制定维护
计划
• 考虑设备的可用性、维护周期和成本等
因素
• 适用于轨道维护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调度
02
轨道维护计划的优化
• 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维修效果优化维护
计划
• 提高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适用于轨道维护计划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和保养的活动
• 降低轨道维修成本,提高资源利
• 确保轨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用效率
• 适应铁路交通发展的需要
• 优化铁路运行品质,提升乘客舒
适度
轨道维护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流程
01
轨道维护的主要工作内容
• 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与调整
• 轨道部件的损伤检测和维修
• 轨道性能的监测与改善
02
轨道维护的流程
• 制定维护计划,安排维护工作
便携式轨道检测设备
轨道传感器
• 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维修的设备
• 用于实时监测轨道状态和列车运行参
• 轻巧便携,操作简便
数的设备
• 适用于临时检测和维护作业
• 安装在轨道或列车上,提供实时数据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旨在通过对轨道交通的运行状态、乘客流量、设备状况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运营情况的全面掌控。

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障运行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下面将从设备监测、乘客流量监测和行车状态监测三个方面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设备监测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包括车辆、信号系统、轨道、电力供应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配和维修。

例如,对车辆的监测可以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制动效果、车门运行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车辆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对信号系统的监测可以包括信号灯的工作状态、信号传输的准确性等指标的监测,以及信号故障的预警和修复。

通过这些设备的监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乘客流量监测乘客流量是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乘客流量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客流高峰时段和拥挤程度,从而根据需求做出相应的运营调整。

例如,当乘客流量过大时,可以增加列车班次,缓解客流压力;当乘客流量较小时,可以适当减少列车运行频率,节约能源。

此外,对乘客的出行偏好、目的地分布等方面的监测也能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三、行车状态监测行车状态的监测包括轨道状态、行车速度、站点停车时间等指标的监测。

通过对行车状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轨道偏移、开裂等问题,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障行车的安全。

同时,对行车速度的监测能够及时检测到列车超速或者速度过慢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纠正。

对站点停车时间的监测可以帮助准确掌握列车运营调度情况,提高运行的准点性和可靠性。

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应用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应用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应用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需求增加,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环保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由于运营环境的特殊性,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发挥着关键作用。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被测对象进行表面或内部检测,而无需对其进行破坏性损伤的检测手段。

在轨道交通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对轨道、车辆、信号系统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可靠、精确的检测,从而确保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

首先,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应用是对铁轨和轨道的检测与评估。

铁轨是轨道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列车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

传统的轨道检测方法主要依靠目视检查和手动敲击来发现铁轨缺陷,效率低且准确性有限。

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利用超声波、磁粉检测等方法来检测铁轨的内部缺陷,如裂纹、疲劳等,以及铁轨表面的腐蚀、磨损等问题,实现对铁路线路质量的快速准确评估。

其次,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应用是对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

通过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车辆的车体结构、车轮、轴承等关键部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

例如,利用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检测车轮扇形邬宰裂纹等缺陷,保障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关键应用还包括对信号系统和电力设备的检测与评估。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行的核心,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对信号线路、开关设备等进行电学和电磁检测,快速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故障,提高信号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轨道交通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如牵引变压器、接触网等进行检测,可以发现电器元件的损坏程度,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系统的供电安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 接上页 ) 平方/ 回路 ( 1 2 7 点) + 回 路预留畜量 商业 酒店 p 写 字楼 1 5 0 0 — 2 0 0 0 e 住宅
表二
合维修是根据客运专线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 , 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 , 对线路进行全面起道 、捣 固和稳定等综 合性 修理 ; 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设 备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 , 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 范围内对线路设备进行专项 修理 , 以保持线路质 量经常处于均衡状 态 ; 临时补修是及 时整修超过 临时 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 良处所 的临时 性修理 , 以保证行车按规定速 度平稳、安全地运行。 2 2养护维修的方法 综合 维修 的主要作业 手段是采 用起拨道 捣固车 、动 力稳定车 、配碴 整形车等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 。目前 , 国内大量使用的是起拔道捣固车 、 动力稳定车 , 而配碴 整形车很 少使用 , 这 样一来 , 大 机作业 完成后 , 需要 大量 的人工 回填 、 整平道碴 , 降低了作业效率 。 为 了发挥大机作业 的功效 , 大机作 业机具应配套使 用 , 如组成大机作 业机组 : 配碴整型车 、捣 固车、 配碴整型车 、动力稳定车 。另外 , 采用综合作业机械也是一个行之 有效的 办法 , 综合作 业机械系指将 两种或多种功 能作 业装置安装在一起 , ~次能 完成多种作业 的机械 。 线路 经常保养 和 临时补修作业 手段可 分为手 工作业和 机械作 业 ( 包 括大型 、中型 、小型机械 ) 2 种方式 , 必须改变传统 的养修体制 , 实行养修 分开 , 充分发挥 机械 化作业高质 高效的优点 。需要说 明的是 , 即使在铁路 较发达 的国家 , 人工作业仍 占到一定 比例 , 据估计 1 0 %~3 0 % 的工作量仍 需人工 完成 。采用 捣 固、垫板 、垫碴 三者 相结合 的线路 保养作 业方法较 为科学 。 但是 , 目 前 我国线路保养作 业均 以捣固作业为主 , 根据 ( 接上页 )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一、结构检测监测技术1、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所涉及的范围及设备:(1)涉及的范围应包括轨道、桥梁、隧道、综合站房及各类区间设施;(2)涉及的设备应包括各型号的结构观测摄像机、声学检测仪、热(垢)成像仪、巡检车、多功能轨检监测车、拖索测厚仪、动态检测系统、地面模拟检测仪、抗震主动控制系统等。

2、检测监测的主要目的:(1)检测和评估建筑物和构件运行状况;(2)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问题;(3)实现及时自身保养;(4)提升整体抗震性;(5)减少修胜投入;(6)实现寿命管理。

3、结构检测监测的技术准则:(1)轨道检测监测:采用热(垢)成像仪、声学检测仪和多功能轨检监测车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实时观测、识别轨道舒适度、贯通率及水文情况;(2)桥梁检测监测:采用结构观测摄像机、热(垢)成像仪、拖索测厚仪、动态检测系统及地面模拟检测仪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桥梁形变、裂缝内部结构、抗震性能及滚动载荷等参数的检测和评估;(3)隧道检测监测:采用声学检测仪、结构观测摄像机、拖索测厚仪、热(垢)成像仪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隧道外观及内部结构的实时观测、抗震性能的检测及评估;(4)综合站房检测监测:采用结构观测摄像机、动态检测系统及抗震控制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综合站房外观及内部结构的实时观测、抗震性能的检测及评估;(5)区间设施检测监测:采用结构观测摄像机、热(垢)成像仪和示信仪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区间站台及各类设施的实时观测,设备安全使用情况的检测。

4、结构检测监测报表的主要报告内容:(1)轨道舒适度:包含规范化应力指数、轨面高度、切口等级、轨距等级、轨腰深度及伸长率等;(2)桥梁检测:包含结构不均匀性指数、裂缝情况指数、垂直应力指数等;(3)隧道检测:包含结构不均匀性指数、裂缝严重度等;(4)综合站房检测:包含结构不均匀性指数、抗震性能分析等;(5)区间设施检测:包含结构不均匀性指数、功能不符的危险度等。

城市轨道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

城市轨道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

城市轨道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摘要:我国在轨道交通方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也被改变,城市轨道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接触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条线路的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地铁运营安全。

因此,对接触网的状态进行检测,是维护地铁正常、安全运行的前提保障。

关键词:地铁接触网;检测前言地铁接触网的作用是为地铁提供电力动能,其质量优劣对地铁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接触网各部件长期处在负荷状态,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导致列车停止运行,因此,为了接触网保持正常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接触网状态进行检测,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接触网的测量方式由于接触网的跨距弹性不均匀和受电弓的惯性力的影响,导致地铁受电弓和接触线出现离线现象。

对接触网的检测主要包括对接触网相关参数的检测,如接触线的导高、拉出值等等,还有列车高速行驶时受电弓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和冲击值,为了检测这些数据,必须及时掌握接触网检测的各种方法,以下是对各种接触网测量方式的分析。

(一)静态测量方式对接触网静态测量是在使用前期对地铁接触网的悬挂接触各个部分的静态尺寸进行测量,主要测量额数据有接触线的高度、抬升值和之字值等等,静态检测的作用是为了检验接触网的安装是否按照规范的设计准侧设计的,但是静态测量的缺点是只能够反映接触网静态下的位置,不能用于行驶时地铁接触网的检测,只能在低速时作为参考数据。

(二)接触式的检测方式接触式的接触网检测方式是利用广电传感器对接触线产生的磁场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在接触网的受电弓上根据一定的规范的距离按照光电传感器的开关,由于在受电弓和接触线接触的时候,接触线周围会产生磁场,这是光电传感器就会产生感应信号,在结合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就能计算出拉出值。

接触式检测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操作误差较大,所以测量数据不准确,结果也缺乏精准性。

(三)非接触式的激光雷达扫描测量法非接触式的激光雷达扫描测量法,顾名思义,是利用激光雷达来进行检测,在地铁顶部安装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会反射出不间断的激光,当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装置接受并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B/T2898-1998《铁路桥梁竖向挠度的评定与测量方法》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1982年 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 1988年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送审稿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 F81.01.200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TJ 106-200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1998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轮轨水平力、垂直力地面测试方法 TBT2489-9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T5599-1985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 10223-2004 2004.4.1 铁建设函
[2004]121号 铁路桥梁钢支座TB/T 1853-2006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 2331-2004 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TB/T 1893-2006 铁路货场门式起重机技术条件TB/T 1357-1992 TB10115-98《铁路工程岩石试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层次:综合基础标准,如《工程结构可靠度设 计统一标准》(GB50153-92),是指导制定专业基础标准的国 家统一标准。
第二层次:专业基础标准,如《铁路工程结构可靠 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6-94),是指导专业通用标准和 专业专用标准的行业统一标准。
第三层次:专业通用标准。 第四层次:专业专用标准。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目的:对轨道交通设施的工程质量进行检验,保 证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可靠,同时为评价轨道交通设施工程 缺陷和鉴定工程事故提供依据 。
意义:轨道交通设施的试验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 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养护水平、推动 施工技术进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轨道交通设施检 测技术是基础工程设施施工控制、新结构性能研究、结构 质量控制和评定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轨道交通设施试验 检测工作,对推动我国轨道工程建设水平,促进轨道设施 质量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安排
一、理论课(12周 24学时)
开设本课程目的: 使同学们对试验检测工作有初步
了解,掌握基本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 。
精品课件
讲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常用检测仪器设备 第三章、轨道结构检测 第四章、桥梁结构检测 (重点) 第五章、路基结构检测 第六章、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参考书:《轨道交通设施结构试验检测: (1)桥梁结构工程材料检测; (2)桥梁结构地基基础检测; (3)桥梁结构上部结构检测; (4)桥梁结构施工控制; (5)桥梁结构静载试验; (6)桥梁结构动载试验; (7)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8) 摩阻试验;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3 相关规范标准
验规程》 铁运函[2004]120号《铁路桥梁检定规范》
TB10426-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
TBJ102-96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
“铁组”YC4-4/1978科研专题《大跨度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T/T 4-2004 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 球型支座技术条件GB/T17955-2000 橡胶支座 第2部分:桥梁隔震橡胶支座GB 20688.2-2006 橡胶支座 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GB/T 20688.1-2007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T 5905-1986 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规范-结构试验GB 6068.4-198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1 轨道交通设施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轨道交通设施包括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城市地铁、 轻轨及其它有轨交通设施等。
轨道交通设施检测技术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学科, 它融试验检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桥梁、隧道、路 基、轨道等相关学科知识于与一体,同时涉及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技术等,可为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控制、竣工验收评 定、管理维护、养护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铁路桥梁检定规范 铁运函120号 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 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2484-2005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弯曲疲劳试验方法TB/T 2326-1992 铁路桥梁竖向挠度的评定与测量方法TB/T 2898-1998 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TB10116-99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TB 10218-2008,J 808-2008 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 TB10052-1997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试验检测应以国家和相关部门颁 布的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施工规范和相关材料试验规 程为依据,对于某些新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基础 设施,有关的规范、规定无相关条款规定时,可借鉴执行国 外或国内其它行业的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我国轨道交通 基础设施的标准和规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2 轨道交通设施检测内容
轨道交通设施主要包括路基、桥梁、轨道主体结构, 其试验检测的内容一般随结构型式和所用材料的不同而有所 差异,应根据交通设施的具体情况按照有关标准规范选定试 验检测项目,一般常规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轨道结构试验检测: (1)轮轨相互作用荷载的测试; (2)轨道各部件动力效应的测试; (3)轨道振动的测试; (4)轨道基本参数的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