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一、试题评述地理1.内容选取导向明确,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

如全国川卷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如全国I卷43题、全国Il卷44题、全国皿卷43题。

沿着“一带一一路”选取典型案例,彰显我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如全国I卷36题。

力求用新思维、新途径去解决考生石得懂易接受、体会深的问题,引导考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冷静理性看待现实世界,使地理试题试卷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2.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科思维能力高考地理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拓宽试题紫材范围,构建实际问题情境,不断创新能力考查的方式方法,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

(1)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强基础性地理试题注重对考生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在。

如全国I卷6~ 8 题呈现了经过模式化的闭合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自关系上,重点考查考生对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

全国I卷第36题,以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

培养考生用地理思维来理性分析、思考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的意识。

(2) 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性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注重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全国I卷第37 题给出“苔原带内部分异规律在某山峰南北坡体现不同”这-特殊地理现象,引导考生采用地理学中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综合研究) 和区域对比方法,最终完成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判定。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丹凤中学高一历史组方伟伟2017年新课标文综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变化不大,题目中规中矩,难度相对前几年试题来说有所下降。

知识点涉及面比较广,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常识,和对教材知识的总体把握,考查学生高中阶段的历史素养。

只要认真审题,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应该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下面我将对试题做具体分析:一、客观题部分选择题整体难度适中。

没有晦涩难懂的题目,材料的选择比较简短,古文材料也都非常好理解,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题意的难度。

具体来说,考查中国古代史的有4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别是政治和经济内容。

如24题,考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这道题目既涉及古代历史,又涉及地理学科中的商业区位因素,充分体现跨学科特点,也能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25题,考查魏晋以后皇帝参与官修史书的目的,体现学生对古代政治的整体把握,即皇权至上,修史有政治性目的。

26题,考查唐代经济,用茶文化作为材料,贴近生活,又与古代经济联系。

27题,考查明朝宦官,基于学生对明朝中后期宦官干政的史实认识,能够理解到中枢机构决策过程变化。

28-31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范畴,分别考查洋务运动时期、民国初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和恢复高考的问题。

28题,福州船政局造船所需材料费的变化,根据题意就可以选择出是为了解决经费问题,这道题几乎没有难度。

29题,材料是民国时期的广告语,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就能反映出当时人们追求新思想成为时尚。

30题,考查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人数不断不增加,让学生推断出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另外三个选项都可以根据基本史实排除,所以相对简单。

31题,材料显示恢复高考制度后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都在增加,其实是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更多,以及教育的发展。

32-34题,考查世界史内容。

涉及雅典民主政治、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美国的代议制民主制度。

其中,32题考查僭主政治,虽然僭主一般出自贵族,但从“重视平民利益”、“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可以反映当时民主政治已经是民心所向。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制作人:XXX通过对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历史部分的整理、研究,我对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如下(受篇幅和时间限制,这里只对全国1、2、3卷及北京、天津卷的试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一、2017年文综历史试题命题特点1.从总体上看,今年文综历史试题出题形式更加多元,着重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并注重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2.试题视野开阔,立意深远,形式活泼多样,谜语和漫画进了历史考题。

同时,试题考查角度新颖灵活,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3.突出体现“以德树人”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能力、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全国1卷47题,通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挂剑于墓”的行为,强调了儒者重“信”的理念,重申了诚信的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全国3卷第40题通过对台湾问题的考查,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

4.更加重视考题与时事热点的相结合。

比如大热的“一带一路”政策、通州考古、共享单车、天舟一号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这些社会热点都进入了北京卷的文综考题。

二、2017年全国1、2、3及北京、天津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表1:全国1卷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题号知识点分布考点分值 24 中国古代史?先秦(政治史) 分封制的作用 4 25 中国古代史?秦汉(政治史) 西汉郡县制 4 26 史学核心素养历史事实辨认 427 中国古代史?明清(经济史) 明朝社会经济 4 28 中国古代史?晚晴(经济史) 洋务运动 4 29 中国近代史(文化史) 近代中国文化交往 430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 抗战根据地建设 4 31 中国现代史(经济史)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4 32 世界古代史(文化史) 西方人文主义之源 4 33 世界近代史(经济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 4 34 世界现代史(经济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 35 世界现代史(政治史) 战后全球格局演变 4 41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 法国大革命与民族独立 25 42 世界近代史(开放题) 近代中西方对比 12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中国工资制度改革 15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开罗宣言》 15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 15说明: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在全国一卷中仍然是命题的重点部分,政治史部分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明清之前的史实、经济史的题目主要出自中国明清以后及近现代世界史中,文化史考查较少,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

2017全国I卷不一样的解读(选择题部分)

2017全国I卷不一样的解读(选择题部分)

2017全国I卷不一样的解读(选择题部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河北曹冬柏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表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试题分析:此题是所有选择题中比较简单的,只是需要一些地理储备知识就可以解答。

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国东部地区只有两种气候,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这样就可以排除C、D两项了;再根据“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的信息就可以得出当地的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成因。

考纲表述: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试题分析:此题是该试卷中最失败、最不可理喻的一道题目。

首先根据材料可以排除A(均为绿化隔离带),B(居民爱好不可能影响同一条道路两侧隔离带的差异)。

C、D两项都有道理,综合考虑我更倾向于C正确,但是答案给出的是D。

第一,D项这种情况不常见。

在同一个城市某条道路两侧隔离带归属不同的行政区,且景观差异很大的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尤其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

第二,材料中“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告诉我们这一情况至少持续了2~3年,如此长的时间竟然无人管理,在当下,有如此胆大妄为的不作为的政府吗?这给考生释放的是政府不作为的负能量,有违高考试卷具有育人功能的基本指导思想。

2017全国Ⅱ卷高考文综试题点评

2017全国Ⅱ卷高考文综试题点评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历史部分试卷分析今年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历史试题整体难度降低;选择题和材料题的跷跷板现象逐渐趋于平衡;阅读难度降低,阅读量减小的特点继续保留;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科基本素养上;知识的考查隐性化;试卷整体趋于稳定平实,学生入手门槛降低,但考查区分度很好。

突出了对历史基本素养的考查。

比如第26题,提供了《旧唐书》和《新唐书》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叙述,要学生据此确认正确的历史事实,这个题本身并不难,而且在以前的高考中也出现过。

但是它却要求正确区分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这涉及到历史的基本方法和素养,我觉得以后可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门槛放低,考查标准并未放低。

比较突出的是材料题第二题,往年学生普遍反映难以入手,今年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了。

此题提供了14-17世纪足够丰富的历史事件,要学生从中外关联的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

这个题和语文的作文题一样,由于素材足够丰富,学生有话可写,又是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故一般学生不至于留白。

但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此题考察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史论结合能力,故而拿高分也不容易。

从今年此题来看,我觉得命题者的命题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

关注热点,更注重学科能力考查。

材料题第一题考查的是中法的民族主义的比较,它可以折射现今很多热点问题:比如英国脱欧等等。

但答案的获得依然是根据中外对比分析,从材料和所学中获得,并未将它变为一道时政题。

而且民族主义这个主题以前也考过,但是考试的重点不同。

建议教学中应加入历史基本素养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注重关注热点,进行历史学科分析;注意小论文训练,培养史论结合能力;注意平常的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小专题训练。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在上期结尾,北斗君跟大家留了一个小悬念:“名师大讲坛”的第一篇会邀请谁来主讲?大部分老师都猜测是丁尧清老师。

恭喜你们猜对了!本季名师大讲坛的首篇文章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丁尧清老师来跟大家分享。

丁尧清老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地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和编辑工作。

研究兴趣包括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等。

下面是丁尧清老师对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的个人总结与简析,在此与大家分享,期待与大家交流,一同进步。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丁尧清一、全国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1、文字数量2、内容结构二、关于某些争议性内容的讨论1、I卷2、II卷3、III卷三、试题情境创设的素材来源1、自主组编2、摘自新闻报道3、改编自学术期刊的专业文献一、全国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文综试卷共有三份,分别是I 卷或乙卷、II卷或甲卷、III卷或丙卷。

其中,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10省使用I卷,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西藏等11省使用II卷,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4省区使用III卷。

1、文字数量以全国I卷为例,2017年和2016年相比,试卷文字数量略有减少。

这意味着学生的文字阅读量有所减少,需要书写的文字数量也在减少。

表1 2016-2017年全国I卷文字数量统计(单位:字)2、内容结构从考查的主题来看,2017年全国I卷涉及城市建设(或管理)、产业发展、水循环、农业生产、阴阳坡等五个方面,2016年全国I卷涉及产业变化、城市建设、环境变迁、垂直分异、农业生产、环境考察等6个方面。

选做题均以乡村旅游、生态改变为考核重点。

2017年与2016年相比,考查的面稍微有所收缩,并且侧重于自然地理方面。

2017高考全国一卷文综

2017高考全国一卷文综

2017高考全国一卷文综2017年高考全国一卷文综试卷综述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

文综考试涉及了语文、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的知识,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进行综述,并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以及所涉及的重点知识点。

一、试卷结构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一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有3道大题,总分为60分。

非选择题分为作文和必答题两个部分,总分为40分。

二、选择题分析1. 阅读选择题阅读选择题是学生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并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的阅读选择题涉及了语文、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样化。

其中,语文部分涉及了古代文学、诗词鉴赏等内容,要求学生具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历史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地理部分则要求学生具备对地理概念和地图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 综合选择题综合选择题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运用的题目。

在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中,综合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选择题涉及了文学、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点。

它要求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彼此之间的关联,进而解决问题。

三、非选择题分析1. 作文题作文题是文综试卷中常见的非选择题题型之一。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的作文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议论文题目,要求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作文题取材广泛,涉及了社会热点问题、校园生活、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

它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具体的论证和例证。

2. 必答题必答题是文综试卷中的另一种非选择题题型。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试卷的必答题涉及了语文、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的知识。

每个科目都有一道必答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答,展示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

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24.上面为某报刊登得一则新闻,对该新闻理解正确得有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体现了同学们对市场动态得把握②文化创新得源泉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得结合③同学们得成功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得首要作用④同学们在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得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得“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得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

下列认识正确得有图11 《奋进》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就是辩证思维得体现②墨色浓淡得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得文化内涵③墨作为一种独特得文化载体,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得集中表现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就是时代精神得典型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26.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得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瞧作潘多拉得盒子……世界经济得大海,您要还就是不要,都在那儿,就是回避不了得。

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得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得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得小湖泊、小河流,就是不可能得。

这就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得认识就是同步发展得B.经济全球化就是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自在事物得联系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需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揭示出它得本质D.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得产物,也就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得要求【答案】D【解析】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得认识不一定就是同步发展得,A就是错误得;联系就是客观得,经济全球化就是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人为事物得联系,B就是错误得;人类追求真理得过程并不就是一帆风顺得。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得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得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得多次反复才能完成,C就是错误得;D符合题意。

2017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文科综合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文科综合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第1题。

图1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答案】1.B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图22.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答案】2.D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3~5题。

图33.据图可知,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4.该区域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5.芒种至小暑期间,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答案】3.B 4.A 5.C【解析】3.读图可知,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35°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伏旱位于35°N以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

4.根据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东部降水受季风影响大,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

5.芒种至小暑期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该区域为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塔里木河受冰雪融水影响,流量大;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所以北京白昼比上海长;此时南极出现极夜,不适合科考。

图4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第6、7题。

图46.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答案】6.A 7.B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2017年高考全国卷3文综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文综试题解析

2017全国3卷文综解析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考点: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特征和地方剧种。

【命题分析】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

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考点:城市服务等级、城市空间形态。

【命题分析】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

2017年全国文综卷试题评析

2017年全国文综卷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评析临颍一高赵占广一、试题总述2017年全国文综试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呈现相对稳定,难度合适,有很好的区分度,试题较好的发挥了高考选拔功能和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作用。

二、试题特点1、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家国情怀,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责任意识。

与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试题相比,2017年全国三套文综试题更加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如全国1卷中25分的问答题41题考查的是中外民族主义、全国3卷中的25分的问答题40题考查的是外国侵略和国家统一、全国3卷中41题考查的中国近代史上的自强求存运动,“家国情怀”素养试题在今年高考试题中的分值比重尤大,这是试题一大特色。

2、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辨析史料真伪。

与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一大特点即每套试题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史料实证”,辨析史料真伪的试题,如1卷中的的26题,2卷中的25题、35题,3卷中的27题;要形成对历史正确的价值观,对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核心素养上,今年高考试题有侧重,2018年高考试题应会有延续。

3、图表类试题增加,材料解读能力要求提升。

在图表类试题上,2017年高考试题明显增多,尤其在全国1卷体现更为突出,4个表格,1个图示,分别为25、26、33、42和34题;在2卷中1图、1表格,分别为42、24题;在3卷中2图,1表格,分别为24、31、26题。

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基本以1表格、1图示为主,而在今年,尤其1卷试题中,增加颇多,这对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增加。

4、不回避现实热点问题,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领历史教学传统文化、改革、民族精神是当今的社会热点,今年三套高考试题均不同程度涉及这些主题,如1卷中的41题民族主义,45题的工资改革,47题的传统文化;2卷中的45题城市管理改革,47题的传统文化;3卷中40题的国家统一,41题的自强图存运动,46题的经济改革;5、党史考查的比例上升,以增强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答案解析(新课全国标卷)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答案解析(新课全国标卷)

2017新课标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试题、答案和解析1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货币—货币的本质---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的基本职能。

以商品流通中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货币的有关理论对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论证和探究”【解析】:纸币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所以①错误,排除;金属货币和纸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想交换,但在贮藏和世界货币方面,并非纸币所能做到。

所以③排除;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制作成本降低②的同时而同样可以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④。

【难度】:本题难度一般。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回答13-----14题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的困境。

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调节及其弊端;以及宏观调控和政府职能。

以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对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论证和探究”【解析】: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从政府的角度所示因为政府有这样的职能③,而不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④;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带来的经济危机①,而不是具有开放性给经济带来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配置②。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政治试题点评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政治试题点评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政治试题点评高一政治组井东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一直都是“年年岁岁理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2017年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命题方向与前几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整体来看难易适中,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贴近中学政治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以及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试题特点1.风格稳健、科学规范、没有往年曾经出现过偏、难、怪的现象。

试卷紧扣考试大纲,没有往年计算、曲线等试题的考查,总体难度适中。

对传统内容的考查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创新,如14题要求由图表变化推论相关观点。

2.创新意识贯穿命题的始终。

试题处处凸显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比如经济生活中的智能手机中的企业技术创新,政治生活中的雄安新区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大题40题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作用的考查,所有题目的解答无不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3.关注学科政治素养的培养,试题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试题突出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察,比如对经济学部分的推理能力、政治生活中的爱国情感、哲学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生活的人文素养能力的考察。

4.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

央企改革、雄安新区的设立等社会热点问题反映到试卷中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等贴近社会民生的问题在试卷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5.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将对“立德树人”的考查贯穿全卷始终。

试题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为主线,精选考试内容,创设适当问题情境,考查的核心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并且兼具一定的德育特征,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性,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命题宗旨的要求。

6.本套试题立足基础,侧重能力,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比如客观题目经济生活中中考查了自主创新,汇率变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国企改革;政治生活中考查了发扬基层民主,党的性质和宗旨,政府的责任和职能,文化生活中考查了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生活与哲学考查了实践决定认识,坚持正确的价值等知识。

2017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2017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2017高考文综试卷分析高考竞争日益激烈,文综考试题目也愈来愈趋向于自由开放式的题目,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死记硬背。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高考文综试卷分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高考文综试卷分析2017高考文综试卷分析答案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l40分。

1.C2.D3.A4.D5.A6.C7.B8.B9.D l0.B11.C l2.A l3.D l4.D l5.C16.C l7.B l8.A l9.C 20.B21.B 22.D 23.B 24.A 25.C26.B 27.A 28.A 29.C 30.C31.C 32.D 33.B 34.A 35.C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l60分。

36.(36分)(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复季炎热干燥。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37.(32分)(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精编2017年北京高考文综试卷及解析

精编2017年北京高考文综试卷及解析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8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回答第1题。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3~5题。

3. 据图可知,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4. 该区域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5. 芒种至小暑期间,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D.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图4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第6、7题6.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A. 新,耕地、牧草地B.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 内蒙古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 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高考政治试卷分析

高考政治试卷分析

高考政治复习含答案一、文综试卷综述2017年全国课标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坚持能力立意,严格落实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秉承了全国新课标试卷一贯的命题思路和已有经验,保持相对稳定,在试题类型、呈现形式、内容比例、能力考查等方面,都保持了往年的风格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又稳中有变,稳中出新,实现了选拔性考查的目的。

从指导思想看,试卷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指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从考试目标看,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以选拔为目的,以学习能力为考核目标。

取材和设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重大问题及长效热点,贴近学生实际,材料新颖,时代感强,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透视、解决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生活。

从试卷结构看,命题方向和风格稳定,试题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学科所占的分值都相对稳定,整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并具有适当的区分度。

二、文综试卷结构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中,地理共100分,其中客观题44分,主观题56分(含选做题10分)。

突出学科特点与地理思维,把高考测评与新课程理念高度融合,试题的难度较去年略有提升,体现出能力考查的高中新课改要求。

地理选择题依托4组材料,将地理图像、图表和文字材料有机结合,地理信息情境化呈现。

历史试题共100分,其中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涵盖面广,区分度高,扩大材料来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与人才选拔考试的要求。

政治试题共100分,其中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板块明晰,自成系统,又有所交叉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

2017年全国课标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突显核心价值,突出学科特色;能力立意为主,立足基础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时事动态;试题相对稳定,注重综合能力”具体如下:1、突显核心价值,突出学科特色今年试题素材的选择上突显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元素,发挥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导向功能。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部分)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部分)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部分)试题全国卷1一、单项选择题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

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的迷惑项为A,考查在曲线上移动和曲线的平移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是价格是否变化。

题中有甲的价格下降,但这是表面现象,真实的条件是乙商品的价格并未变化,因为“其他条件不变”。

这样就能在曲线的平移中选择。

乙的需求量增多,答案只能是C。

13.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

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材料中政府将社会公共服务中适合市场经济配置的项目交给市场去处理,这体现了政府进一步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决心,也体现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公共资源中有的不能交给市场去调节,故③错误;④说法错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认为本题的做法是国退民进。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的意图是对市场调节作用要一分为二地去看,不能简单认为市场调节是万能的;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

其实,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定位,二者在国民经济中是不平等的,在市场竞争中又是平等的。

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答案】D【名师点睛】对于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格外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

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

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

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

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

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

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

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试题强调综合运用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38题请考生依据材料分析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企业应如何应对,设问层层递进,整体性很强,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此份试卷语言文字精炼,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

同时文字内容思维含量高,内涵丰富有深度、综合考查有广度,要求考生能够充分挖掘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掌握的通透度和运用能力。

试卷选材丰富多元,时事热点、生活热点交相辉映,虽不回避热点,但考查角度有创新,体现公平原则,符合高考命题要求。

纵观2017年高考全国I卷政治试题,秉承以往风格,立意新颖,稳中求变,把鲜明的时代特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独有的学科特色融合在一起,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二) 一、整体结构分析 1.模块分值分配稳定:经济生活30分(4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政治生活24分(3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文化生活18分(1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1道建议类题) 2.试题结构形式突破:主观题由原来的38题(考查经济、政治)、39题(考查文化、哲学、建议类)构成,改变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39题考查“政治生活”、40题(考查文化、哲学、建议类),从形式上增加了一题,考查实质内容没变。

二、试题具体分析 1.凸显生活,耳熟能详,体现高考考查的公平性。

例如13题的“公益类项目”的市场化改革、15题“精准扶贫”、17题的“户口登记”、40题的“中华诗词大会”等。

上述试题的背景材料取材于生活,也是正常备考过程中的常识性材料,学生入题容易,避免了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生活感知的差异。

2.突出重点,连续稳定,提高考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19题“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20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2题“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联系”等,都是往年高考题考查过的内容,只要在备考中对往年的高考题没有缺漏,学生解题时提取和解读信息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解题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3.感知政治,理解政策,感悟党和国家意志。

例如16题“精准扶贫”、17题“户口登记”、23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39题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等,党和国家意志明确,政策指向确定。

4.引领价值,开放视野,全球化中中国担当。

例如18题“上海合作组织、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20题“巴黎气候大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甚或是1 9题的“墨子号卫星、蛟龙深潜器、超级计算机”,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全球化视野,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中国自信、价值引领。

5.创新题型,打破常规,另辟考查新途径。

以往第38题考查设两问,分别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今年把第38题拆成两题,这样在题目形式设计上就突破了原有固化模式,为以后高考主观题题型设计预设了可以想象的空间,值得研究。

历史试题评析(一) 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与往年试卷相比,在试题结构与难度上保持了延续性的特点,而在试卷的形式与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又突出了2017年高考的新特点。

一、从试卷整体看,试卷阅读难度有所下降。

历史试卷中文言文、西式材料的阅读,一直是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障碍。

过于难懂的材料,不仅直接制约了试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而且还将历史教学引入语言文字的范畴。

从2017年高考全国I卷来看,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题目如24、25、27题,都没有采用文言文,26题表格中的文言文阅读也非常易于学生理解。

在考查世界历史时,如32、35题材料型选择题,也采用非常平和的语言进行表述,没有在语言上设置任何干扰,这样不仅避免了考生的阅读障碍,而且更有利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

二、从试卷形式看,2017年全国I卷历史试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表格成为了命题人的“新宠”。

选择题中25、26、33题,均采用不同方式的表格直接入题,并且打破常规的将题目的设问置于表格之下。

非选择题中的42题(即往年的41题)也是在一再“变脸”的传统下,采用了文字型表格的形式,将中外历史以对比的形式呈现给考生。

表格型材料,一直是历史试题中非文字题目的“主打”。

它通过呈现不同的数字或文字,有利于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合理、完整的解读能力。

除表格型材料外,今年历史试题的第34题采用了漫画的形式考查苏联工业化这一主干知识。

漫画类题目在全国卷中极少出现,这一次闪亮出场,为整个试卷注入了新鲜感。

历史题材的漫画,因其形式的活泼和寓意的深刻一直受历史教学界的热爱。

从2017年试卷的34题来看,对学生能力考查要求较高。

三、从试卷考查内容看,试卷延续多年风格,重在主干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目中,中国古代史中分封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封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近代史中洋务运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经济体制改革,世界史的人文主义、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当代世界格局演变,都选择了历史教学中重点知识模块,同时也是历来高考备考中的高频考点。

非选择题中42题考查的14—17世纪中外历史,从主题上看依然是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

非选择题41题(即往年40题),考查中外资产阶级革命中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即体现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但是又超越了教材,拓展了历史考查的范围。

选修题中的45题,打破以往格局,考查了中国当代史中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虽然此题一改往年选修题目考查的范围,但是仍属于教材重点知识的考查。

四、从试卷考查的角度看,全国卷在延续传统风格下,更是在能力考查的方面继续走在创新的大道上。

从延续性上看,多数题目以常态面目呈现,不会让考生有陌生的感觉,如27、28、29、30、31、32、41、42以及选修题目。

但也有部分题目则看似平常却存在“玄机”,例如24题分封制的考查,并不侧重于教材中政治模块的基础知识。

第26题以表格形式提供官修史书中四种不同叙述,要求学生确认对历史事实的正确判断,这也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极少出现的题目类型。

第33题运用表格的形式考查工业革命,看似简单,但表格内容却大不相同,一个是国民收入数额,一个是工人工资变化的指数。

五、从试卷考查的时代性看,2017年试卷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30题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追求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47题中,通过对春秋时期吴国季札的考查,强调了传统文化中重视诚信的理念。

其次,试题并且不回避免热点,也决不受制于热点。

从35、41、42题来看,我们不难窥测到试题暗含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际上大国外交变化、区域化的挫折、反全球化的论调等,都是需要拨开迷雾探寻实质的内容。

试题没有受制于时政,而是以历史的角度考查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综观2017年全国I卷历史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命题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为高校选拔人才为导向,以修订后的考试大纲为依据,在保持试题的稳定性的同时,坚持创新,试题历史学科特点突出,重视重点知识的考查,又突出强调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历史试题评析(二) 2017年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已然出炉,纵观今年试题,紧紧围绕《考纲》和最新的《课程标准》,一方面注重考查双基,另一方面强调能力考查,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区分度明显,难度与2016年接近。

今年试卷总体与去年一致: (1)从考点分布来看,高频考点仍然在考。

例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第24题),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25题),封建经济的发展(第27题),经济近代化(第28题),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浪潮(第29、30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第31题),工业革命(第33题),苏联的工业化(第34题),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第35题)。

(2)从分值来看,与前三年相比基本没太大变化。

以选择题为例,中国古代史4题,16分;中国近代史3题,12分;中国现代史1题,4分;世界古代史1题,4分;世界近代史1题,4分;世界现代史2题,8分。

(3)从命题思路和考查内容来看,主观题基本一致。

如41题(原40题),以往的命题方式不外乎两种——中外对比(如2015年苏格拉底和孟子法制思想的对比)和古今贯通(如2016年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人口问题),今年是通过中外对比的方式考查近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