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成就活力课堂
让数学课堂因生活而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因生活而充满活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而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以反映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2)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3)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为此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使数学教学活动在生活这一更大的课堂中进行。
为了顺应学生的认知需要,在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下探索:一、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学中要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探索新知,同时让学生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长方体、正方体的个数时”,学生碰到了较大困难,特别是作业中有些大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是不规则的,极大部分学生束手无策。
因为这毕竟蕴含着数学的三位空间观念,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较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着让他们用儿时搭积木这一生活素材来解决之一数学难题,学生再一次触摸了儿时的玩具后,一下子就认识到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他们学习的难点迎刃而解,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升,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儿时的“伙伴”竞蕴含着数学的魅力,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探究身边数学知识的欲望。
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对于生活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教育变革,它不仅会改变学生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且将根本改变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运作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新课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一切的提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翻看前沿的教育理论书籍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创新”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和实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已成为必然。
在研读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课改的形势,我们认为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教—练”教学模式内涵解读“学—教—练”分别代表本模式的三大环节:“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即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对学习的知识生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就是独立学习。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约占课堂10分钟。
“教”,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交流、讲解。
然后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师生间、小组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提出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目的是深化知识,升华理解。
本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即教师必要的精讲、引导、点拨、纠正。
开展“生活化”教学,培育学生“生活力”
开展“生活化”教学,培育学生“生活力”摘要:“生活化”,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极为关键的内容,其强调生活对教育的重要价值,要求教育必须要围绕生活而行。
新课改之下,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生活内容的渗透,从教材编排之中到课堂教学形式之上,都要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以此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即“生活力”。
基于此,本研究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例子,从鼓励实践、引导思考、提出问题三个方面提出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办法,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搭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陶行知理论;教学办法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在此中充分体现了陶行知教育理念中对生活内容的关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加入了大量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从内容上强化整体的生活感。
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上,更明确要求教师教学模式上的生活化,以生活的角度切入、以生活内容延伸,从多个内容上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生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之下的固化思维,更重视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培养“生活力”。
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学中低学段数学教育为研究例子,从三个方面提出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办法,以此培养学生“生活力”。
一、鼓励动手实践,从实践之中见真知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一方面需要为小学生创设合适的生活情景帮助其理解,另一方面,更需要不断鼓励小学生融入到生活之中,动手实践,让教师的教学顺利过渡到自主化的实践理解上,从实践之中见真知,从而培养了小学生个人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运用能力等等。
例如在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中,教师可以先抛出“周长”的概念定义,让小学生尝试初步理解。
有的学生认为,“周长”就是边与边的相加;有的学生则会认为,“周长”是一个物体上所有边的总和等等,在表达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初步理解都是一致的。
用“生活”照亮语文课堂——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措施探究
用“生活”照亮语文课堂——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措施探究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知识来自生活。
同时,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语言教材。
因此,生活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语文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融入生活,建立正确的服务于生活的认识,理解教学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更多的人生基础。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老师们引入了面向生命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可以更方便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成功的语文教学应基于但不限于课堂。
在“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指导下,教师应通过使用面向生命的语文,扩大语语文科的延伸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生活导向型教学模式,将改变小学生阅读死书和学习兴趣低下的不利局面,使课文变成接近课本生活的玩法,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生动,生动的生活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1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分析1.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政策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因此,教师在小学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法可以将课堂中的生活和元素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个人品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1.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过去一段时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状况。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因此,教师在完成完整的语言课,教学过程后,往往会出现学生嘶哑等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获得,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语文习水平的提升。
教师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小学语言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喜好、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材。
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和知识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生活化,音乐课堂更灵动5篇
教学方法生活化,音乐课堂更灵动5篇第1篇示例:教学方法生活化,音乐课堂更灵动音乐课堂作为学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音乐之美、锻炼音乐欣赏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生活化。
为了让音乐课堂更加灵动,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一、注重情境教学生活是最好的教材,音乐也应该贴近生活。
教师们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
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音乐活动,比如在音乐课上邀请学生们带来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分享,或者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呈现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比如播放音乐视频、展示音乐网站等。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和声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教学增添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音乐活动除了传统的听课学习外,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比如音乐比赛、音乐会、音乐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锻炼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这些音乐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豪。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爱好都不相同,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个性化教学。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音乐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对于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参加合唱团;对于喜欢演奏乐器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演奏机会等。
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生活化是音乐课堂更加灵动的关键。
只有注重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活动,并且注重个性化教学,才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音乐潜力,培养音乐素养。
运用生活化理念,构建活力语文课堂
运用生活化理念,构建活力语文课堂作者:林俐蓉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18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生活化教学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使新学习内容能很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
在学游记或写景的文章时笔者会开展“我是小小导游员”的活动。
如《骑马上天山》一文,要求学生熟记背诵,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景:现在,我们正要放暑假,来到了天山前,是否去旅游呢?要看导游的本领了。
我们请导游为我们介绍,介绍词就是《骑马上天山》的内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的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创作发挥。
接下来是争当最佳导游员的活动,看谁的游客多,谁就是“最佳导游员”。
学生们的兴奋点一下子被点燃了,教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如教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水果摊调查,了解荔枝的产地,并实地观察荔枝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
创设生活情景 增强课堂活力
验 的 教 师 在 组 织课 堂教 学 时都 善 于 创 设 新 情 景 , 以疑 启思 , 思 以
解 疑 。在 解疑 的过 程 中让 学 生 获 得 新 知 识 , 一 种 拨 云见 日, 有 豁 然 开 朗 的 感觉 。 如在 讲“ 远 流 长 的 中 华 文 化 ” , 事 先 准 备 好 《 源 时 我 中华 世 纪 坛 序 》 让 学 生 在 齐 声 朗读 中 , 受 中 华 文 明 的 突 出特 点 —— 源 , 感
通 ”“ 性使 人 塞 ” 、山 的意 义 。在 这 堂课 中 , 抓 住 学生 很 喜 欢 闽西 我
山歌 戏 和 舞蹈 这 一 特 点 , 一位 女 生 来 表演 唱一 段 有 浓 郁 的 闽西 请
乡 土气 息和 鲜 明 的地 方 色 彩 的 《 月 三》 学 生 唱 的娓 娓 动 听 , 三 , 同 学们 听 得 认 真 、 亲切 , 很有 感 染 力 。滇 黔 文 化 离 我们 这 里 很 远 , 学 生 没 有 生 活 基础 , 难 比较 不 同 区域 文 化 的 差 异 , 语 言 的 口诉 很 而
注 地 听 完 了整 节课 ; 不少 同学 回家 以后 还对 《 华世 纪 坛 序》 有 中 反 复 朗读 , 灵很 受 震撼 , 中华文 化 源远 流 长 博大精 深 回 味无 穷 。 心 对
更 具 吸 引 力 , 学 生 的热 情 和 学 习 效 率被 激 活 。 使
喜 闻 乐 见 , 是 在 引入 教 学 时 要 一 下 子抓 住 学 生 的心 。 在 就 如
啥 样 子 的 。 如果 仅 仅 凭 教 师 的说 教 ,学 生 很 难 理 解 “ 性 使 人 水
《 法 纳 税》 公 民 依 法 纳 税 意 识 还 很 淡 薄 , 会 上 还 存 在 违 反 依 中 社
开展“生活化”活动培育学生的“生活力”
开展“生活化”活动培育学生的“生活力”作者:郭宝华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20年第05期“生活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它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具有创造性又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教育理论,是从国情出发的、联系生活的教育理论。
一、“生活化”活动的实施意义传统的学校教育主阵地在课堂,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实施和完成。
生活教育使教育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将教育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校内拓展到校外。
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教育要为生活服务。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坚持从生活出发,如实地反映生活的活动,就叫做“生活化”活动。
设计开展“生活化”活动能使学校教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像生活那样丰富多彩,意义重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生活化”活动在活动主题和形式方面往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
小学生知识经验较少,抽象思维欠缺,信息加工能力较弱,而往往直观的、新鲜的、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感知效果。
“生活化”活动“看得见”“摸得着”“跳得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化”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并进行积极的实践。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参与活动,展示实践能力,每一位学生就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如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并将其发挥到最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进一步发展。
(三)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材的限制,不如“生活化”活动生动、直观、高效、灵活、全面。
此外,学生在参与“生活化”活动时,需要调动全身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很难具备的。
因此,“生活化”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為全面。
让生活化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生活化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教学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还能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因此,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学得真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一、紧扣文本体察生活许多的文本内容是学生比较常见和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学生对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
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挖掘这些学生熟知却又被遗漏的教学元素,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唤起曾经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教学《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细心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
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去观察,再让学生留心观察小露珠,通过观察感受到小露珠透明、闪亮的特点,体会到小露珠为植物带来的变化。
这样,活生生的小露珠就会透过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
激活了学生的生活文本,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联系课文,观察课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帮助学生体会文意,更应该向课外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间接认识社会的机会。
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生活阅历。
如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对蒲公英实物的仔细观察,知道了蒲公英的花色金黄,成熟后花托上长出洁白的绒球,是那么的可爱,也明白了蒲公英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课堂教学要体现“四化”
课堂教学要体现“四化”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日常实践与不断反思,笔者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四化”,即“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旨在落实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四化”;教学改革一、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活化”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代替了它的涵义,但并没有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而我们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来源于生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
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例如:教学二年级第四册数学的统计一课,统计各种熟悉的、喜欢的电视节目,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作好记录。
教学中让学生分组统计喜欢的电视节目,并说出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少。
整个统计活动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统计任务。
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统计思想的熏陶。
经过小组汇报交流,又使统计中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类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
整个统计过程学生好象置身于亲切自然的游戏环境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象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设计的例子不胜枚举。
课改让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活动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
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中的直角这一课时,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的三角板进行交流,找到直角,感受直角的特点。
教师并没有“以本为本”,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为一个教学活动情景。
教师出示许多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来进行观察,用直角去量一量,然后让学生介绍分类的情况。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亲身感受数学活动的快乐。
“生活”是化学课堂的生命活力
学 习兴趣 。学生 自 进入 主动学 习、 觉 积极 思维 、 探索 知识 活动 中 去。 从而产生无 限的学 习热情 和动力 。如在讲授《 透镜》 一节课时 , 先通 过播放 《 尔兄弟》 海 的动画 , 设置情境 , 学生很快 进入学 习状 态, 当看到海尔兄弟利用冰制成 “ 馅饼 ” 取火 时 , 时好 奇心大增 , 顿 求知欲望增强 , 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 很
2 1 年 6月 8作 用
文, 高精华
物理学是一 门基础的自然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 知识 , 理论抽象 , 学生难 以形成概念 、 掌握规律。利用多媒体演示 ,
展 , 体技术应 用到物 理教学 中 , 有 图、 、 、 多媒 具 文 声 色并茂 , 形象 变看不见为看得见 , 变静态为动态 , 突破 了教 学难 点 , 收到较好 的 鲜 明 , 现迅速 , 力强 , 再 感染 打破 时空限 制等优点 , 一步提 高 了 教学效果 。 进 学生多 种感官 的最大潜 能 , 从而加速 学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 收和 接
“ 学生学习 的化学是抽象 的化学 , 化学教学与 学生 的生 活世界 机和学 习爱好。心理学研究表 明 。当学 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 活背景越贴 近 , 学生 自觉接 纳知识 的程度就越 高。” 因此 , 在新课 被严 重割裂开来 ,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化学与人类 生活 的密切 关
教师要关 注教学情 境 的创 设 , 尤其要 结合学 生 的 日常 系。在新课程 的教学过程中 , 就是要 沟通化学与生活 间的联 系, f 程背景 下 , 弓 生活和 已有基础 , 因势利导 , 激起强烈 的探究欲望 , 在创设 的生活 导学 生在 现实生活 中积累经验 、 发现 问题 , 创设 的生 活情境 中 在 情境中感受 化学 问题生 活化 , 激起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 。 感受 化学 的存 在 , 并能用 生活经验 来构建 新知 , 而后 将所 学 的知 三、 习新知 。 系生活经验 学 联 识还原 于生活 , 在解决现实 问题的过程 中体 会到学 习化学 的实 际 价值 , 而激 发学 习的爱好 和乐趣 。 从
活力课堂走进生活
活力课堂走进生活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实现这一实践课程的最终目标,德育课程离不开现实生活。
它开放性的特点有机地融合切身体验,激发情感上升为道德认知。
创设合作的游戏转变为有德之行。
道德情感是德育“生活化”的前提。
学生懂得感恩,自发自觉的内化。
由生活场景、体验空间进行道德体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生活实际服务。
打破学校、社会的界限,沟通课堂内外,生活小区、市场调查,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在社会大环境中去体验人生。
结合学校的电影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新课程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向真正的生活情景转化,更多地利用儿童的生活环境来设计。
关键词:实践课程开放性道德体验回归生活情景《品德与生活》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环境,重视课程与儿童社会生活环境相联系的一门综合课程。
作为改革后的社会生活实践课程,其出发点和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面对充满活力、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今天,作为一名德育教育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实现这一实践课程的最终目标。
接手低年级的品德教育后,我认识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与形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体验都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如同鱼儿离不开水,我们的德育课程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活水之源,只有让品德课流淌于生活,才能成为一池活水,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今后的德育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德育携手生活呢?一、课堂活力无限1.开放性教学品德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学生听腻了教师一套一套的大道理。
《品德与生活》学科开放性的特点,决定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将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有机地拓展。
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亲身感受,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在参与中发挥创造,并潜移默化地上升为道德认知。
如在“诚实”的主题单元中,我与各学科老师商量,巧妙地进行整合渗透,开展了系列活动。
利用教材空间 促进活力课堂
利用教材空间促进活力课堂语文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教材”,而应当是“用教材教”,我们的思想要冲破牢笼,适时利用教材的空间,与时俱进地处理教材。
仔细品味新教材,会被带有许多情节化、生活化等空间所吸引,发现和运用这些教材空间,能使师生在实践中体味到学语文的快乐和满足,并促进教学相长。
一、巧用教材中的情节性空间新教材有许多内容和插图中蕴含着一定的情节,仔细思索其目的,绝不是为了装饰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加利用就会成为语言训练和想象力训练的切入点。
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教学 ie 、 ue 、er 拼读音节,当学生成功拼出ěr jī shù yè hú dié xǐ què四个词语时,老师并没有浪费书上颇有情趣的画面,而是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师:你喜欢哪个词,用上这个词,把自己当作它,说说你在干什么?(学生讨论、合作、汇报。
)生 1 :我是一位老爷爷,我在树下用耳机听音乐。
生 2 :我是耳机(出示拼音领读),我在帮老爷爷听音乐。
生 3 :我是蝴蝶(出示拼音领读),在花丛里飞。
(扇动双臂)生 4 :我是一片树叶(出示拼音领读),秋天到了,我从树上飘下来。
生 5 :我是一只喜鹊(出示拼音领读),在树上唱歌。
教材上有情节的图给了学生丰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拼读的词说一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做情节的一分子,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在这里,情节性的空间和学生想象力的空间造就了一种既可以巩固音节又可渗透语言训练,既可以合作又可以满足自我的学习过程。
二、活用教材里的生活化空间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充满人文色彩,和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我们绝不能把学生圈在书上的内容里,要让他们学会如何从书上学来,用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学来,用到语文中去。
曾听我校一位教师执教 ie 、 ue 、 er 拼读句子部分时,当学生拼读完,有一调皮学生突然说道:“老师,我课后没有捏过泥娃娃,只是唱唱儿歌,背背古诗,做做拍手的游戏!”面对这一生成性资源,教师的处理相当精彩:师:小朋友,你们在课后都做些什么呢?生 1 :课后,我们做游戏。
走近生活,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问题 . 经讨论 , 几 ,
教 师便可 利用 长度 1 的米尺插在 旗杆 旁边 ,让学生 仔细 观察 米
旗 杆 、 杆 的影 子与米 尺 、 旗 米尺 的影 子及分 析 四者的联 系 。而老 师便从 旁 引导 。 通过 不 断地 猜想 、 讨论 。 终让 学 生推 断出旗 杆 最
学 生学 习的主动 性与积极 性。 实际 上 , 生活 中处处 有数学 , 而生活 化 的数学教 学就是将 课本 的数学知 识与 学生的 日常生 活相结 合 。 而 从 达 到数学 问题生活 化 、 活问题数 学化 。 过生活 的数学 教学 。 生 通 有利 深 对数 学知识 理解 的同时 . 让学 生学会 用数学 的眼 光观察 、 也 思 考、 解决 生活 中的数学 问题 。
三、 开展 生活实践 , 培养 应用水 平 数学源 于 生活 , 于生活 . 寓 更要 用于生 活。 然而 , 传统 的数学 教 学往往 局限 于课堂教 学 , 重于机 械训 练与题 海战 术 . 注重 偏 不 培养学 生的应 用水平 , 无法做 到学 以致 用。 因此 , 小学 数学 教学 生活化应 充分 挖掘数学 内容 中的活 动 因素 , 出课 堂 , 走 开展 生活
析 了如何 实施数 学教学 生活化 的三点措 施 , 以期让学 生真正 认识 数
学 , 解数 学 。 理 应用 数学 , 小学数 学焕 发出生命 的活 力。 让
一
体 会数 学知识 的应用价 值 。具 体措施 如下 : 第一 , 开展 探究 型活 动。 探究 型生活 实践活 动是指 将生 活中 的数 学 问题 提 出后 。 让学 生经过 一 系列 的分 析 、 设 、 假 判断 , 终提 炼 出抽 象的 数学模 型 最 ( 如公式 、 定理 等 )然后 再对数 学模 型求解 、 , 验证 的过程 。 在教 如 学《 比和 比例》 , 师可带领 学生去操 场 , 时 教 要求 学生准 确测量 操
立足生活实际 构建发展性活力课堂
立足生活实际
构建发展性活力课堂
◎安 溪县 参 内 中心学校 林 振华
蕾 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 “ 火 1兰 兰 |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
精 辟 地 概 括 了 数 学 与 生 活 的 关 系 。小 学 数 学 作 为数 学 教 学 的 基 础 , 生 活 的联 系更 为紧 密 。我 们 只 有 在 教 学 中 紧 紧 抓 住 其“ 与 源 于 生 活 , 根 于 生活 ” 特 征 , 能 使教 学活 动 更 具 有 生 命 力 , 植 的 才 使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充满 活 力 。 数学 课 程 标 准 提 出 : 加 强 数 学 与 应 学生生活经验 的联系, 学生熟知 、 兴 趣的生活事例 出发 , 从 感 以
上 摆 铅 笔 盒 , 后 让 大 家 说 说“ 学 书 的 上 面 是 什 么 , 面 是 什 然 数 下
么 ” “ 笔 盒 的下 面 有 什 么 ? 文 书 的上 面 有 什 么 ? 数学 书在 、铅 语 哪 个 的下 面 , 又在 哪 个 的 上 面 ? ” 明确 上 下 的 相 对 位 置 关 系 ; 来
二 、 化教 学过 程 , 系 实 际 学 习 , 会数 学 与生 优 联 体 活 的 发展 性 联 系 是 关 键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语文教学充盈活力
,
活动 。 三、 展 示 生活 亮点 , 促 进 个 性 发 展
、
பைடு நூலகம்
新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 、 个 性化, 真 做 剑 因 材施 教 , 因人而异 , 让 每 个 学 生 的 个 性 都 能得 到充分发 展 , 都 能学有所长 , 感受 成功 的喜悦 , 让每 个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得 刨 释放 ,这 是 对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的 教 师 的 要求 。我们 i 自 f 对 的每一个个体 在生活巾都有 自己的个性 特 点, 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 亢【 = = ! - 的情 感 , 有 的擅 长 用 语 青 来 阐述 向己 的观 点 ,有 的钟 情 于 用 画 画 来 描 绘 自 的 内心 世 界 ,还 有 的喜 欢 用 歌 声 来 抒 发 自己 的 情 感 。 在教 学 巾,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 差异 , 让 每一个个体都有 展示 自 已特 殊 才 能 的机 会 , 如 布 置一 些 个 性 化 的作 业 。在教 学苏 教 版第二册《 世界真美呀》 一 课时 , 我 置 了这样 的一次作业 : 让学生用 向 最 喜 欢 的方 式 来 表 达 小鸡 看 到 这 个 美 丽 的 世 界时所发出的感 口 义。同学们充分发挥 自 的专长 , 有的用 画 面 来 捕 绘 这 个 美 附 的世 界 ,有 的用 歌声 来 赞 美 这 个 美 丽 的 世 界 ,有 的用 表演来 表达 已对这 个美 丽 的世 界的热 爱 同学们在 F 1 丰参 与 的 过 程 巾 , 个 性 得 以 充 分 发挥 。 四、 体验生活 。 学 习课 文 著 名 教 育 家 乌 中斯 基 说 过 : “ 儿童是用形 象 、 声音、 色 彩 和感觉思维 的。” 教 师要 有 意识 地 创 设 教 育 情 境 , 引 领 学 生 走 进 生 活 ,让 生 活 走 进 课堂 ,帮 助 学 生 联 系 已 有 的生 活 经 验, 身临其境 地去感受 , 去感悟 、 去体验 。如在 教学《 让我 们
教学生活化 构建活力课堂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力课堂
王 经玲
( 高 州市曹 江 中学 , 广东 高州 5 2 5 2 4 3 )
【 摘 要】 课堂教 学是教 学过程 中极其 重要 的一环 , 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 程标 准下, 如 何让思 想政 治课 教 学“ 贴近生活 , 贴近 实际 , 贴近 学 生” , 回归生活, 构建充满活力的政 治课 堂, 充分调动和发挥 学生在课 堂学 习中的主体作 用, 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课 堂教 学活动 , 在参与 中学习, 增
一
1 创设生活化情境 , 体验生活
美 国教育家布朗认 为 : “ 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 问题 的背景 中 . 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 学 生的学 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 中发生的 . 离开 了一定 的情境 ,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 了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 课堂只 有融人生 活化 的情境 . 才能彰显 出活力与美感 . 才能激发 出学 生学习 的动力 。 因此 。 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 目 标,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多 种情境 , 以多媒体 、 音乐 、 小品 、 故事等形式表现出来 。 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引导 学生积极 参与课 堂教学活 动 , 引起情 感体验 . 促进 知识 内 化, 达 到知行统一 。 例如, 教学《 承担对社会 的责任 》 ( 人教 版九 年级 ) 时, 我 紧紧联系 发生在我们 当地的重大事 件 : 2 0 1 0 年 9月 2 1日发生 在我市马 贵镇 、 深镇镇 、 大坡镇等 山区的特大洪水灾害 。我通过多媒体播放 当时 的灾 情. 同时请 同学讲述 当时 自己所 了解到 的情况 . 使学生如 同身l 临 其境 . 看到这些 悲惨 画面 . 很 多学生情绪激动 . 双眼 闪着泪花 。 我激 动地提 出 问题 : “ 面对这个 特大的 自 然灾 害, 我们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去 承 担责任?” 同学们你 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言 : 到灾 区去 当志愿者 : 成立 募捐小组 . 进行募捐活动 , 帮助灾区人 民重建家 园; 有 的同学倡议写 宣 传标语 , 出灾情专栏 墙报等. 纷 纷表示努力承担社会责任 . 做敢 于承担 社会责任的一代。 通过多媒体在课 堂教学中再现生 活 .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 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 的积极性 . 引发学生 的情感 体验 . 让其在 不知不觉 中置身 于特定的教育环境 , 去感受、 体验和探 索 , 学习做 勇于承担责任 的人 。
浅谈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上刚刚进入青春期,心理上也随之出现很多新的变化,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环境等限制,他们接触到的事物及其有限,所以,他们能够探究的问题往往局限在他们的生活范围内,做为初中教师,就是要在这种特定的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引导他们利用已知的规律去发现新的事物,尤其是初中思品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加强对学生的心里品质教育,并引导他们开阔视野,以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正确的去认识他们所生存的社会,去认识我们的国家乃至世界,从而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教学实效人们常说,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教学是情感的接触,是生命的交往。
当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时,我们更要给课堂画上绚丽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
我们要立足于生活,超越课堂,让学生亲身、亲心、亲历学习。
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及其“教”的行为、学生及其“学”的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社会信息所构成的复杂的人际信息沟通系统。
在这一活动系统中,我们既不能孤立的考察教师及其“教”的行为,更不能孤立地分析学生及其“学”的行为,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二者和谐地人际互动,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的空间,能够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尝试,调动学生选择,促进学生创造,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走向创造之路的阶梯,而做为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尝试时,必须要注意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每一个年龄阶段,人均会有不同的身心发育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上刚刚进入青春期,心理上也随之出现很多新的变化,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环境等限制,他们接触到的事物极其有限,所以,他们能够探究的问题往往局限在他们的生活范围内。
做为初中教师,就是要在这种特定的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引导他们利用已知的规律去发现新的事物,尤其是初中思品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加强对学生的心里品质教育,并引导他们开阔视野,以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正确的去认识他们所生存的社会,去认识我们的国家乃至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 中 学生 的 典 型范 例 ,进行 深 刻 的分 析 ,激发 学 生 的道 德 情 感 ,达 到悟 理 的 目的 。据 此 : 第一 ,教 师要 学会 倾 听 ,做 一 个有 心 人 ,真 正 走 近 学 生 ,走进 学生 的 生 活 ,只有 了解 学 生 生活 的教 师 ,才 能创 设 出符 合 学生 生 活 实际 的教 学情 境 。在传 统 的 思品 课 堂 教学 中 ,教师 是 社 会要 求 的 代表 者 ,往往 以 一 种传 导 者 的 姿态 高 高 在 上 ,在 内容 设 计 上 只关 注 如何 完 整 的
其真实社会生 活紧密地 联系起来 ,让他们 去观察 、感 受 、体 验 、分 析 、反思 ,并 用 美 好 的 生 活 目标 去 引 导 和
提 升他 们 真 实 的生 活 ,从 而 塑 造一 个 德 智 、知 行 相 统一 的 合格 公 民 。那 么 怎样 才 能 让 思品 课 堂 生 活化 呢 ?我 认 为 可 以从 以 下 几方 面 人手 : I 学 生体 验 生活 。注 重 导
注 的话 题 ,围绕 学 生在 生 活 实 际 中存 在 的 问题 ,帮助 学 生理 解 和掌 握 社 会 生 活 的要 求 和规 范 ,提 高社 会 适 应能
力。 ”思 品 课 关 注 的 是 学 生 德 智 的 发 展 与 知 行 的 统 一 ,
而离 开 了 生 活的 德 智培 养 ,知 行就 成 了 无 源之 水 、无本 之 木 ,生 命品 质 的 道德 规 范 就 被 简单 化 了 。 因此 ,必 须 让现 实生 活 走进 思 品 课 堂 ,让 课堂 回 归 生 活 ,把 学 生与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注
稿 纸 l% 0
5
手 关 灯 l% 2
6
品 牌 3% 8
1 9
剩 饭 倒 掉 4% 2
2 1
设 计如 下问 题 :材 料 反映 了什 么 问 题 ?我 们 学 生 应
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从 小 学 到 中学 ,学 生 个 个 懂 得 勤 俭 节 约 的 道 德 要
中创设 生动的生活化情境 。比如,' r一
课时 ,我将平时 调查的案例呈现给学生 :
调 查 内 容 双 面 使 用 草 开 教 室随 衣 服 讲 每 天 有剩 菜 离 买
占 总人 数
人数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产生的源头 。为此 ,教师要注
生 活 化 教 学 成 就 活 力 课 堂
吴颖 士
( 江 省 嵊 州 市 浦 口 中 学 , 江 嵊 州 32 5 ) 浙 浙 14 1
新 课 程标 准 指 出 : “ 教学 中要 面 向 丰 富 多彩 的社 在
会生 活 ,开 发和 利 用学 生 已有 的生 活 经验 ,选 取学 生关
讲述教 材中的社 会要 求 ;课堂 内容与学 生现 实生 活脱 节 ,较 多地 追 求与 学 科 知 识体 系的 系统 性 和 完整 性 ,而
很 少 顾 及 学 生 能 否 接 受 ;视 学 生 为 “ 器 ” 容 ,而 不 是一 个 活 生 生 的人 ,导致 课 程 内 容 由于 脱离 了 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 而 变 得缺 少 活 力 。生 活 化 的情 境 内容 的 设 计 ,就 需 要 教 师 在 平时 注 意 了 解学 生 的 生 活热 点 ,收 集学 生 的 关 注 点 ,并将 学 生 的关 注 与 教材 的关 注相 结合 ,在课 堂 教学
意 教学 方 式 的转 变 ,应 创 设 条 件 、鼓 励 和 引导 学 生 进行 积极 的生 活 体验 ;教师 还 应 该 善于 从 丰 富 多 彩的 现 实 生 活 中挖 掘 利 用富 有 思 想性 和 知 识性 的生 活 素材 ,让 学 生 有 目的地 进 行观 察 、体 验 ,从 而为 主 体 内容 的学 习 “ 铺 路搭桥” 。比 如 ,在 教 学 “ 公 有 制 经 济 ”一 课 时 ,我 非 在 课 前安 排学 生 在 回 家时 ,逛 逛 商店 、 场 ,思 考 :它 市 们 给 人 们 生 活 、 当地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了 什 么 样 的 积 极 影 响 ?在 这 些 商店 、市 场 中你 曾买 到 过 问 题 商品 吗 ?你 认 为 国家 怎 样 才能 促 进 它们 健 康 发 展 ?这 一课 以这 种 方 式 引 导学 生 用 自己的 眼 睛 去观 察 生 活 ,用 自己 的情 感 去体 验生 活 ,建构 了 这样 一 种 师 生 互动 模 式 :情 景 诱 导— — 自主 探 究 —— 合 作 交 流— — 点 拨 引 导—— 反 思 生 成 。经 过课 堂 的 自主 探 究 ,学 生 对 非 公有 制 经 济 的 认识 从 感性 认识 上 升 为理 性 认 识 。
求,但从调查的情 况来看 ,显示了理论认知与实际行动 的巨大反差 。由于是对学生生 活的真 实反映 ,所 以很容 易就将学生 引入知行的两难情境 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
很 好 的 铺垫 。案例 中的 数 据之 所 以 能 产生 很 好 的课 堂效 果 ,就 在于 我 事 先做 了 大 量 的调 查 工作 ,把 学生 的 生 活
实际 带 进 了课 堂 。
第二 ,情 境 创 设要 典 型 ,更要 切 合 学生 的 “ 最近 发
展 区” 。生 活化 的 情 境 ,不 等 于 再 现 简 单 的 生 活 情 境 ,
关 注 学 生 的 生活 也 不意 味 着 要 一味 迎 合 学 生 。教 师要 对
学生 的 生 活 经验 进 行整 合 、提炼 的基 础 上 ,创 设 出一 个 有利 于 激 发学 生 思 考 、提 升 能 力 的生 活情 境 。它 既 来 源 于学 生 生 活 ,更 要 高于 学 生 的 一般 生 活经 验 ,要使 学 生 在情 境 的 引领 下 ,通 过 反 思 、交流 、讨论 、互 动 ,深 化 认识 ,提 升 德智 水 平 ,提 高 生 活能 力 。比 如 在 教 授 “ 珍 爱和 尊 重 生 命 ”一 课时 ,我 用 多媒 体 展 示学 生 日常 生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