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一、实验目的:会使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认真观察,知道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实验器材:学生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三、实验步骤:1、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切片的中心处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

2、左眼看目镜,调节显微镜至看到的细胞切片清晰。

3、把看到的图像在纸上用笔画下来。

四、实验结论: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五、注意事项:调节准焦螺旋时,切忌用力过猛或调节幅度过大所导致的显微镜损坏、细胞切片损坏。

2、斜面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

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

二、实验器材: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

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

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拉小车,要使其匀速运动。

这样测得的拉力才准确。

3、杠杆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会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三、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四、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青岛版科学实验(六年级上册)

青岛版科学实验(六年级上册)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备注说明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仅供参考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
(六年上册)
序号
实验名称
课本页码
类别
备注
1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P7
分组
2
蜡烛燃烧的实验
P14
分组
3
食盐变化的实验
P16
分组
4
水泥变化的实验
P16
分组
5
铁生锈
P19
分组
6
惯性实验
P30
分组
7
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
P42
分组
8
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P48
分组
9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P64
分组
10
葱叶结构的模拟实验
P72
分组
11
牛奶的变化
P22
演示
12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实验
P51
演示
序号
1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对比实验
实验名称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实验目的
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
四片馒头、塑料袋、烧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实验报告单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实验报告单
4、钩码所挂位置不变,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杠杆尺右端距支点第三孔的位置。拉动测力计,使杠杆保持平衡,测出此时所用的力。
我的发现
使用杠杆时,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六Biblioteka 实验名称杠杆实验时间
记录人
实验器材(药品)
杠杆尺、支架、钩码、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提起钩码,测出此时所用的力。
2、将钩码挂在杠杆尺左端距支点第三孔的位置,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杠杆尺右端距支点第四孔的位置。拉动测力计,使杠杆保持平衡,测出此时所用的力。
3、钩码所挂位置不变,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杠杆尺右端距支点第二孔的位置。拉动测力计,使杠杆保持平衡,测出此时所用的力。

六年级青岛版上册科学实验全新

六年级青岛版上册科学实验全新

1馒头发霉了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我的猜想:馒头发霉可能温度和湿度有关.实验过程:(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2.蜡烛的变化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步骤: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观察现象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将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均匀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 加热蜡烛,蜡烛溶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后又变成固态.2.点燃蜡烛,蜡烛开始燃烧,玻璃片变黑(燃烧时产生的烟)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3.食盐和水泥实验名称:食盐和水泥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3、将水泥倒入盘中,加水搅拌,观察观察水泥的变化。

4、将搅拌后的水泥倒入蒸发皿,放于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食盐放入水中搅拌溶解,将食盐水放在蒸发皿加热,蒸发皿出现(食盐颗粒)。

2、往水泥加水,一会水泥凝固了,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1、食盐能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2、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4铁生锈(一)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步骤:1、将A试管放入一枚铁钉,用塞将瓶口塞住。

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2、在B试管内装入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再用塞将瓶口塞住.3、在C试管内装入水,使水将铁钉一部分浸没,而另一部分裸露.4、将3个试管放置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实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实验材料:地球仪、蜡烛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实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实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六三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六三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六三制)新课标24.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的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水中微生物。

一、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

会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显微镜了解细胞的形态,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严谨操作的科学素养。

实验分析: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的工具,本实验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准备好显微镜,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地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仪器。

实验现象:在显微镜中看到了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形状的结构。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答疑: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3.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小格子中的黑点是什么?反思评价:L首先要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可以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其它植物的的细胞,提高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能力。

新课标29.观察天空中的主要亮星和星座,如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猎户座等。

二、实验名称:观察天空中的主要亮星和星座实验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

了解仙后座、猎户座等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

熟悉寻找仙后座的方法。

了解星空运行的年规律。

实验分析: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一个耀眼的星座,由5颗较亮的星组成明显的或形,人们可以运用北斗七星的“玉衡”和北极星的连线向南延伸约相等的长度来寻找仙后座。

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它是由7颗亮星组成的(两肩、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腰带部位3颗亮星斜成一排)。

实验器材:活动星盘实验步骤:1,转动活动星图刻度盘,将表示日期的刻度与表示观测时刻的刻度对齐。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试验题一、探究馒头发霉的试验试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试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暖和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暖和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暖和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试验结论:暖和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试验试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试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试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需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试验试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试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试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试验材料:地球仪、蜡烛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渐渐旋转,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试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试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试验材料:蜡烛、地球仪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试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试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过程:(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蜡烛燃烧的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有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1、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少许其他杂质。

2、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坩埚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倒入坩埚中,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实验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分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坩埚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干锅,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没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3.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发霉条件温暖潮湿)限定条件法:限定一个条件看另一个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无水);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有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 (生锈条件水空气 )限定条件法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无水)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无空气)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有水有空气)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注:若检验酸碱盐对发霉的影响则再增加d瓶,放入少量醋现象 d中铁生锈层度比c高结论酸碱盐加速铁生锈还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效果相同【实验名称】: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的关系【实验用品】:铁钉试管经煮沸后冷却的水食用油棉花干燥剂等【实验步骤】:1、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

3、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

4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除水),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

5、约一周后可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并作记录分析。

结论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63制刘六年级实验汇总六年级上册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2.像与不像帮同学找父母活动目的:知道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貌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活动材料:父母的照片。

活动过程:1.组长收集自己小组内同学父母的照片。

2.组间交换照片。

3.小组内观察其他小组同学父母的照片,找出其体貌特征,和班内同学的体貌进行对比,帮同学找到父母。

活动结论:手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之处,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7.秋季星空认识仙后座活动目的:了解仙后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熟悉找寻仙后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仙后座、北极星周边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仙后座,找出仙后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识读北极星周边星图,尝试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找到仙后座。

学习使用活动星图活动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

活动器材:活动星图。

活动步骤:1.观察活动星图,熟悉活动性图的各组成部分。

2.根据当前日期、时刻、地理位置调整活动星图,对准方向,练习活动星图的使用。

3.小组间互相指定观测时间、方向,练习使用活动星图。

8.冬季星空认识猎户座活动目的:知道猎户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学会寻找猎户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猎户座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猎户座星图,找出猎户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课后,面向南方观察星空,尝试找到猎户座。

制作并利用星座放映器介绍星座活动目的:学习制作星座放映器,进一步熟悉星座知识。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六班级上册科学试验总结一、工作回顾开学初,严格按拟定试验教学工作方案和同学分组定期完成试验进度表,按试验名目仔细开展试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试验手册规定的演示试验和同学分组试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同学分组试验还填写了同学试验报告单。

在仔细开展试验教学的同时还留意培育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的爱好。

不但在试验室里完成各项试验,还让同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同学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试验课,每上一节课试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预备,仔细讨论教材,熟识试验的操作步骤,考虑试验中的平安因素,坚持“课前预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试验教学。

对试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同学在使用中加强留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当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详细做法1、完成状况开学初,严格按试验名目,结合本校试验仪器配备状况,拟定试验教学工作方案和同学分组定期完成试验进度表,理清试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试验教学的开展,顺当完成了本册教材中试验、并对同学试验操作力量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同学的试验成果。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在教学中,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留意事项给同学进行了具体的讲解,使同学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当心轻放。

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同时还对同学进行试验平安教育,使同学留意试验平安事项,因而杜绝了试验平安事故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在试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同学基础差,在同学分组试验中,有部分同学对试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把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

对试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试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同学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试验效果。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总结全部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总结全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梳理6发霉与防霉实验1:【探究问题】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我的猜想】我认为馒头可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干燥剂。

【我的方案】1.将一个馒头一分为四,分别为1、2、3、4号。

2.在1、3号馒头上滴上水,将2、4号馒头烤干;3.将4块馒头分别放进塑料袋扎好口;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暖的地方),3、4号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5.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发现的现象。

【实验预判】如果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如果2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如果3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如果4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现象及分析】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4号馒头发霉最晚,发霉面积最小;2、3号馒头发霉的时间和面积居中。

【实验结论】馒头等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0白天与黑夜实验2:【探究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我的猜想】我猜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方案】1、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我的预判】如果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就说明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实验现象及分析】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青岛版六上科学实验结论

青岛版六上科学实验结论

六年级上册实验结论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2、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产生了新物质。

蜡烛加热,只是形态产生了变化。

3、食盐能溶解于水。

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后又可以析出食盐。

食盐的这种变化是可逆变化。

4水泥加水搅拌会凝固,不能恢复原状。

水泥的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5、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水和空气,在遇到酸、碱、盐时,铁生锈的速度会加快。

6、牛奶中放入醋,会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加入啤酒,牛奶变成絮状。

加盐,没有变化。

加柠檬汁,有沉淀生成。

7、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8、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9、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的阳光照射程度也不断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10、月亮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不同、11、月球的公转导致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会发现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地球上有一个阴影。

这就是日食。

当月球转到背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了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射月球的光被挡住了,这就是月食。

日食时,总是太阳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亮东边先亏。

12、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13、植物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这四性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2019-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2019-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2019-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实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实验材料:地球仪、蜡烛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实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实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演示实验2个分组实验10个
实验1: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步骤:(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2: 蜡烛的变化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实验3: 食盐和水泥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实验材料:食盐的变化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水泥的变化材料: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实验步骤:实验一: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

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
是可逆变化。

实验二: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

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

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

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实验4: 铁生锈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 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 (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
4、盐水,
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三)观察记录铁生锈的情况: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 空气中,轻微;醋、碱、盐、
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 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实验5:牛奶的变化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5、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结现象。

牛奶中放入啤酒,牛奶变成絮状。

牛奶中加入食盐,牛奶没有变化。

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实验6: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
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是早晨,
正对“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电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
季的变化。

实验8:月相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皮球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3、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4、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黑的;
当“月球”亮面转到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光明的;
当“月球”亮面由向着“地球”到背着“地球”时,“月球”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少。

实验结论:月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实验9: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圆形小镜子
实验步骤: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

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

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
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实验现象:“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

“月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实验结论: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呈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
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实验10:蚯蚓找家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蚯蚓5条、长方形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膜、。

实验步骤:1.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上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
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

3.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纸盒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干土,在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
间隔一段距离。

4.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1.蚯蚓都爬到阴暗处。

2.蚯蚓都爬到湿土里。

实验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11:植物的向地性成长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并已长出幼根的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培养皿、棉花、滤纸、粘胶带、橡皮泥、剪刀
实验步骤:1.选数粒饱满有生命力的玉米种子,放于培养皿中培养至其萌发并长出幼根.
2.选四粒长势良好的玉米种子,平放在一个培养皿中,使幼根分别朝向培养皿中央,按上下左右
的位置安放好.
3.取一张滤纸,剪成和培养皿底部一般大小的圆,放到玉米种子上面,然后用棉花铺上直到填满
整个培养皿,多少以种子不移位为宜,加水湿透棉花.
4.盖上另半副培养皿,用粘胶带将培养皿封好.
5.垂直培养,把培养皿竖直放置,用橡皮泥或其他物品固定.
6.几天后,观察玉米根的生长方向.
实验现象:四粒种子的根都向地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实验12:植物的向光性成长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麦等)、火柴杆、小花盆(或培养皿)、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台灯、剪刀。

实验步骤:(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 cm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2)将几株长势相同但其叶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幼苗的
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

(3)将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组用不透光的纸盒,另一侧用一侧带小孔的纸盒),白天将装置
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及当日的温度、天气等情况。

实验现象: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