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氢钠(NaHSO3)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一览表
亚硫酸氢钠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征(表-)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危险货物编号:标81510识英文名: 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 2693分子式: NaHSO3分子量:CAS号: 7631-90-5理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化熔点(℃)( 分解 )相对密度 ( 水 =1)(20 ℃ )性沸点(℃)/饱和蒸气压( kPa )/质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汲取毒毒性LD50: 2000mg/kg( 大鼠经口 ) 。
性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惹起过敏反响。
可惹起角膜损健康危害害,致使失明。
可惹起哮喘;大批口服惹起恶心、腹痛、腹泻、及循环衰竭、中枢神经克制。
健康①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穿着,用大批流动清水冲刷。
就医。
②眼睛接触:立刻提起眼睑,用大批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完全冲刷危抢救方法起码 15 分钟。
就医。
③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害吸道畅达。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焚烧性不燃焚烧分解物氧化硫、氧化钠。
燃闪点 ( ℃)/爆炸上限 %( v%):/烧自燃温度/爆炸下限 %( v%):/爆( ℃)炸危险特征拥有强复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危毒的气体。
拥有腐化性。
险建规火险分戊稳固性稳固聚合危害不聚合性级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储运条件与泄露办理灭火方法储运条件:①储藏注意事项:储藏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备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免得变质。
储区应备有适合的资料收留泄露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好,装载应安妥。
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容器不泄露、不坍毁、不坠落、不破坏。
禁止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装备泄露应急办理设施。
亚硫酸氢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俗名:酸式亚硫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 n sulfite sodium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亚硫酸氢钠>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熔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48(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名称:亚硫酸氢钠,俗名为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为hydrogen sulfite sodium。
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为亚硫酸氢钠≥40%。
危险性概述:该化学品可以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途径侵入人体。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角膜损伤和失明,引起哮喘。
大量口服可以导致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和中枢神经抑制。
同时,该化学品对环境也有危害,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并就医。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应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食入应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就医。
消防措施:该化学品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会放出有毒的气体,同时具有腐蚀性。
在灭火时,应尽可能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并喷水保持火场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泄漏应急处理:在泄漏应急处理时,应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时,应避免扬尘,小心扫起,并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中。
大量泄漏时,应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在操作时,应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并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同时,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可能残留有害物。
在储存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应密封,并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该化学品的中国MAC(mg/m3)和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为5mg/m3,TLVWN 未制定标准。
亚硫酸氢钠MSDS

亚硫酸氢钠MSDS亚硫酸氢钠物料安全资料(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亚硫酸氢钠还原剂

亚硫酸氢钠还原剂
亚硫酸氢钠是一种经常被用作还原剂的化学品,具有许多重要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亚硫酸氢钠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组成,性质,用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成分
亚硫酸氢钠(NaHSO3)是一种白色到淡黄色的结晶性固体,化学式为NaHSO3,其分子量为104.06。
性质
亚硫酸氢钠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还原剂,并且在氨气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分解为亚硫酸钠和硫酸铵,因此在氨气中存储的亚硫酸氢钠通常需要加固。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可以在水中稳定地溶解。
用途
1. 亚硫酸氢钠是工业和实验室中很常用的还原剂,可用于减少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与含氧酸和醛以及酮等反应时都具有良好的还原性。
2. 亚硫酸氢钠还可用于脱色和清洗废水,使其有机质及其他污染物质去除,是排污处理的一种有用方法。
3. 除此之外,在酿酒、饮料加工、制造食品、橡胶工业、纤维工业以及农业等领域,亚硫酸氢钠还有着重要的应用。
安全注意事项
1. 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有毒物质,切忌长时间吸入和接触,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内操作。
2. 在进行氨气存在的环境下的储存和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其分解。
3. 联系皮肤和眼睛都会引起剧烈的刺激,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切勿将亚硫酸氢钠与强氧化剂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不安全的后果。
亚硫酸氢钠材料安全数据表

亚硫酸氢钠材料安全数据表
1. 物质和生活环境安全性概述
-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
- 化学式:NaHSO3
- 分子量:104.06 g/mol
- 外观:白色结晶性固体
- 密度:1.48 g/cm3
- 熔点:150°C
- 沸点:315°C
- 可溶性:可溶于水和乙醇
- 主要用途:亚硫酸氢钠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漂白剂、抗氧化剂、消毒剂以及化工等领域
2. 健康和安全
- 吸入:避免吸入粉尘,刺激呼吸系统,可能导致咳嗽和呼吸困难。
- 接触皮肤:可能引起轻度刺激和红肿。
避免长时间接触。
- 接触眼睛:可能引起眼部刺激和不适。
遇到溶液或粉尘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
- 食入:食入大量可能导致呕吐、腹痛和腹泻。
如发生不适,请立即就医。
3. 灭火措施
- 此物质不易燃烧。
在火灾中,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4. 泄漏处置
- 隔离泄漏源,人员远离泄漏区域。
-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沙子或惰性材料)吸收溢出物。
将废物收集到合适的中。
- 建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面罩。
5. 储存和处理
- 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区域。
- 避免与强氧化剂、酸性物质和易燃物接触。
- 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该安全数据表目的在于提供有关亚硫酸氢钠材料的基本安全信息和处理建议,以确保安全操作和储存。
请在使用该材料前参考此安全数据表,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亚硫酸氢钠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点(表-)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危险货物编号:标81510识英文名: Sodium bisulfite; 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 2693分子式: NaHSO3分子量:CAS 号: 7631-90-5理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化熔点(℃)(分解)相对密度 ( 水 =1) 1.48(20 ℃ )性沸点(℃)/饱和蒸气压( kPa )/质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侵入路子吸入、食入、经皮吸取毒毒性LD50: 2000mg/kg( 大鼠经口 ) 。
性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健康危害害,以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及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控制。
健康①皮肤接触:马上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②眼睛接触:马上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完整冲洗最少危急救方法15 分钟。
就医。
③吸入:迅速走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害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物氧化硫、氧化钠。
燃闪点( ℃)/爆炸上限 %( v%):/烧自燃温度/爆炸下限 %( v%):/爆(℃)炸危险特点拥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危的气体。
拥有腐化性。
险建规火险分戊牢固性牢固聚合危害不聚合性级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储运条件与泄漏办理灭火方法储运条件:①储蓄注意事项:储蓄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范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省得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资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满,装载应安妥。
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装备泄漏应急办理设备。
亚硫酸氢钠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液体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sodium bisulfite企业名称:山东国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地址:菏泽市西城康复路北侧(玉林小区1号楼)邮编:274000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产品代码:00产品推荐用途:照相显影,食品防腐,有机物漂白,染料、制药、造纸、制革,化学合成和镀铜的电镀液,还原剂,杀虫剂。
酿造饮料行业中用作杀菌剂,还可用于生产糖精,香料和盐酸羟胺等。
产品限制用途:避免接触酸碱类,做食品添加剂时对用量有严格规定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大量口服会引起消化道的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危险类别4;2、皮肤腐蚀/刺激,危险类别1C;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危险类别1;4、呼吸或皮肤过敏,危险类别1;5、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水生毒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标识符):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有害;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引起严重眼睛损伤;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1)预防措施:①本品吞咽有害,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②本品有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灼伤,操作人员应穿戴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橡胶耐酸碱手套。
③本品可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本品吸入会引起过敏反应,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⑤本品对水生生物有害,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事故响应:①泄露: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穿戴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橡胶耐酸碱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MSDS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化学式:NaHSO3),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可溶于水,也微溶于醇。
其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 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 2909CAS No.: 7631-90-5分子式: NaHSO3分子量: 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亚硫酸氢钠MSDS

亚硫酸氢钠物料安全资料(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氧化钠。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相 Nhomakorabea密度(水=1)
1.48(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亚硫酸氢钠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acid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熔点(℃)
(分解)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氧化钠。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亚硫酸氢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亚硫酸氢钠msds

亚硫酸氢钠安全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亚硫酸氢钠技术规范

附件:浙能集团水务平台普通化学品(亚硫酸氢钠)年度采购技术规范2015年2月1 总则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浙能集团水务平台普通化学品——亚硫酸氢钠年度采购。
1.2本技术规范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报价人必须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要求和相关国际、国内行业通用标准的优质产品及相应服务。
1.3 报价人提供的产品应是技术先进的,且经过试验和运行实践已证明是完全成熟、安全可靠的产品,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法规、标准的要求。
1.4如果报价人没有以书面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采购人可以认为报价人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必须在差异表中提出。
1.5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报价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但不应低于最新国家或行业通用标准。
1.6产品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产品报价中,报价人保证采购人不承担有关产品专利的一切责任。
1.7报价人提供的文件于资料,包括计算、说明、报告和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
所有文件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若为英文,应同时附中文翻译,以中文为准。
1.8在签订合同之后,采购人有权提出因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报价人必须遵守这个要求,具体条款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而报价人不得提出商务价格修改要求。
且不论采购人知道与否,报价人有责任及时书面通知采购人有关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发生的变化。
1.9所有有效文件的内容如有不一致,以有利于采购人的解释为准。
1.10所有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未经采购人允许,报价人不得向第三方提供。
2 技术要求2.1 报价人提供的亚硫酸氢钠,分子式为NaHSO3。
2.2 报价人提供的药品,其制造、材料、技术指标、质量和性能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标准、规范、规定的最新版本要求,但不仅限于此。
亚硫酸氢钠安全数据表

TLVTN:
5mg/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亚硫酸氢钠安全数据表
名称:
酸式亚硫酸钠
sodium bisulfite
hydrogen sulfite sodium
分子式:
NaHSO3
分子量:
104.06
有害物成分:
亚硫酸氢钠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氧化钠。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②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硫酸氢钠(NaHSO3)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一览表
亚硫酸氢钠特性、用途及运输要求
1物理特性:产品呈白色单斜晶体粉末,有二氧化硫气味,相对密度1.49,极易溶于水,加热时易分解,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还原性较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或失去二氧化硫。
本品通常含有各种比例的偏重亚硫酸钠。
2用途:用于棉织物的漂白,在染料、造纸、制革、化学合成等工业中用作还原剂,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照相显影剂、食品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行业。
3亚硫酸氢钠运输要求: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4其它法律法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