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单元测试)试卷讲评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1、明朝后期李贽:离经叛道,挑战孔子及其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1)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顾炎武:(1)经世致用(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2)认为静止是相对 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3、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
材料型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一般为: (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
(1)细心审题,带着问题读材料:根据设问捕捉信 息,找出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从所给的材料中最 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排除与答题无关的干扰信 息。 (2)以课本为依托寻找感觉:材料都是围绕某些重 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来组织材料的,要把已学过 的历史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依托,找到它同课本的 关联,回忆某章某节某个知识点。 (3)答题:可以直接提炼,概括材料内容成文;可 以间接提炼:结合材料依托课本内容成文。 (4)看分答题,一是可以根据分值确定答案是提纲 挈领简要回答还是具体细化;二是根据分值确定答 案的多少,如2分,至少要答案至少要回答2条;3 分至少要答3条等
变式训练:
1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① 民贵君轻 ② 天人感应 ③ 心外无物 ④君权神 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 下列哪些是“心学”的内容: ① “心即理也” ② “宇宙便是吾心” ③“致良知” ④ “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变式训练: 1. 《汉书》曾评价古代某思想家,说他 “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这位 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
这段材料体现的是什么学派的思想:“视人 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 人之身,若视其身”。
A 儒家的“仁爱”思想 思想 C 道家的“守静”思想 思想 B 墨家的“兼爱” D 法家的“法治”
2.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夫” C.“民贵君轻” D.“择天下之贤可者” 解析:不能正确识记各个学派的代表观点。 5.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发展的贡献是: A 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 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的思想 C 提出“君舟臣水”的思想 D 改造总结了儒家思想, 使 其更加完整,成为战国时期蔚然大宗。 解析:心态浮躁,基础知识识记不到位。
高一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课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本课学习过程:(导,思,练,行)
回顾考点,联系课本,构建框架。 同伴互助,错因归类,总结。 教师点拨,总结错题规律。 变式训练,弥补知识漏洞。 能力提升,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回归课本,以练促记。
读薄课本,落实本单元学考考点:
四:对于材料式选择题不能完整、准确、合理理 解材料,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不能找出材料中 的有效信息和关键字词
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 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 反对君主专制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 反对中央集权
解析:不能结合材料所表达的情境准确联系王夫 之思想的影响作答
1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 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 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 献。(p4---p6)
提示: ⑴观点:儒家 ( 孔子,孟子,荀子)仁政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朴素辩证,小国寡民)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中央集权,历史发展观)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
(1)要注意历史事件所处的阶段特征和阶段社会性 质。 (2)看清题目要选的是正确项还是错误项。 (3)认真阅读题干,找出限定范围、关键字词明白 题意。 (4)关于材料式选择题,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要善 于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关键字词,辨别历史事 物和历史阐释息 (5)善于用排除法,缩小搜索范围。 (6)如果两个选项实在难以确定时,不妨相信第一 感觉等等。
⑵“百家争鸣”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放潮流,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 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 实 (p8—p10)
提示: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建议,标志着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 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2、起用儒学家参政。 3、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儒家经典为国家 规定的教科书);创建太学,提高儒学的地 位;建立儒学在民间的独尊地位。)
第一单元知识框架的构建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形成—确立---继承---发展
同伴互助时间:(选择题)
要求:⑴ 2人同桌互助,分别拿出各自的错 因分析表,结合自己的习题,课本,互相 讨论落实错误点。 ⑵ 2人共同讨论协商错误的具体原因, 关联的知识点,如何克服?
2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下列各项是 关于理学的认识与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 理学是在儒学的统治地位空前强化的前提下 产生的 B 陆王心学的产生说明程朱理学已经名存实亡 C 朱熹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强调了自我的 主动作用 D 理学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有重要作 用
二:基础知识不到位,不能正确识记,不分析题 意,盲目作答,对历史年代不敏感:
解析:不能正确的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 背景,“背景”和“影响”不分。
1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 理”主要是(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理论
解析:不能正确理解“天理”的内涵,易想 当然作答,对历史专有名词不敏感。
变式训练:
1·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 帝采纳,汉代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兴起,逐 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 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出现动荡,儒家的“仁政” 学说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 政治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的“大一统”为根基 D 道教兴起,佛教传播,儒学也受到重视
16.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 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 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C 内心反省,明德之善 D 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
解析:不能对程朱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
变式训练: 1.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 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思 想
三:不能认真阅读题干,理清题意,找出限定范 围、关键字词,并进行相应的对比总结。
3.下列观点言论不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B.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D.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 解析:不能够认真阅读题设,一为“不属于”, 二是“道家学派”的限定范围,并联系所学内 容加以区分。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互助情况。
教师引领:选择题典型例题示例分析:
一:不能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6.“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 系的是 (1)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2)私学的兴 盛(3)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4)奠定 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 A.(1)(2) B. (3)(4) C. (1)(2)(3) D.(2)(3)(4)
作业:
1 完善错题集: (错误的具体原因,思路分析以及正确的答案)
2 查漏补缺,试卷反ຫໍສະໝຸດ Baidu的撰写。
材料题标准答案提示: 1 先读问题,分析题设,带着问题看材料,迅速 寻找关键词和信息, 回答必须有提示,分层: 例如影响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时代特点,课 本前四段整合)?原则又是什么(儒家学说的 内容)? 2 结合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时代特点,对儒家学说 影响的升华认识(两分法)。 3 宋明理学的基础知识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 发展。 4 语言必须精炼专业,符合历史专业的特点,初 期最好是使用课本的原话,忌随意和主观,儿 话等现象。
3 例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p12—p15)
提示: 1、理学的开创者:程颐、程颢; 主张:万物的本原是“天理”,“人 伦者,天理也”。
2、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三纲五常 即“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3、陆王心学(心即理):陆九渊和王阳明。
4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 解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P16—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