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鉴赏
羁旅思乡诗鉴赏
《羁旅思乡诗鉴赏》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欣赏一种很特别的诗,叫羁旅思乡诗。
你们知道吗?有时候大人们会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家乡,去到很远的地方。
在那些地方,他们会特别想念自己的家,想念爸爸妈妈,想念家乡的好吃的和好玩的。
诗人也是这样,他们在外面漂泊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就把这些心情写成了诗。
比如说有一首诗叫《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李白在一个安静的晚上,看到地上好像结了一层霜,抬头看看月亮,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还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在洛阳城里感觉到了秋天的风,想给家里写信,心里有好多好多话,又怕写不完,送信的人要走了,还把信又打开看看。
小朋友们,你们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想念吗?《羁旅思乡诗鉴赏》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羁旅思乡诗哟!有时候呀,人们会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
这时候心里就会特别想回家,想家里的小伙伴,想家里的大床。
诗人也是这样,他们把这种想念写成了诗。
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到了过节的时候就更想家里人啦。
他知道兄弟们都去爬山插茱萸,就自己不在,心里可难过了。
还有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打仗的时候,诗人很久都收不到家里的信,觉得一封信可珍贵啦,着急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小朋友们,诗人是不是很想家呀?《羁旅思乡诗鉴赏》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羁旅思乡诗。
你们想呀,要是咱们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不是会想爸爸妈妈,想家里的小狗狗?诗人也是这样的。
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小时候离开家,老了才回来,说话的口音没变,但是头发都白啦。
小朋友们都不认识他,还问他从哪儿来。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参考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参考第一章:羁旅思乡诗的定义与特点1.1 定义:羁旅思乡诗是指诗人在远离故乡的异地,因思念家乡、亲人而创作的诗歌。
1.2 特点:1.2.1 主题突出:羁旅思乡诗的主题主要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怀念。
1.2.2 情感真挚:羁旅思乡诗的情感表达真挚、深沉,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渴望。
1.2.3 意境优美:羁旅思乡诗往往具有优美的意境,通过描绘异地风光和对比家乡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二章:羁旅思乡诗的起源与发展2.1 起源:羁旅思乡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诗歌,诗人在异地为官或征战时,常以诗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2 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羁旅思乡诗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唐代和宋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羁旅思乡诗篇。
第三章:羁旅思乡诗的代表作家与作品3.1 唐代代表作家:王之涣、王昌龄、杜甫等。
3.2 宋代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3.3 代表作品:《登鹳雀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静夜思》等。
第四章: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方法4.1 了解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情感表达。
4.2 把握情感:通过诗中的意象、景物描写等,把握诗人的思念之情、孤独之感等。
4.3 品味意境:欣赏诗中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异地生活的感悟。
第五章:羁旅思乡诗的鉴赏实例分析5.1 选取一首羁旅思乡诗,如《静夜思》。
5.2 从背景、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5.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六章:羁旅思乡诗的审美特征6.1 情感的真挚与直接:羁旅思乡诗的情感表达直率而深刻,诗人不掩饰对家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
6.2 意象的鲜明与多样:通过对异地景物的描绘和对故乡记忆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内涵。
6.3 语言的简洁与韵律的美感:羁旅思乡诗在语言上追求简洁明快,在韵律上具有音乐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羁旅思乡诗鉴赏
二、思乡怀人的情感与哪些 常见意象和特殊节日相关?
常见意象: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羁旅乡愁。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另有笛、长亭、折柳、书信等
特殊节日:除岁(除夕)、元宵节、
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等
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 凄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郊的《游子 吟》 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相思知情无法传 递的无奈。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 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陆游的《诉 衷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 中庸的《征人怨》。
三、羁旅思乡诗 常用手法
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虚实相生 细节描写 对比 衬托 以景结 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 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 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 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 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 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 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 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 “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 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 情。 细节描写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
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 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 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 俗)(意思答对即可)
想象
虚实相生
真题探法
(12江苏高考)
真题探法
(12年江苏卷) 温庭筠
‘教案’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教案:《羁旅思乡诗鉴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羁旅思乡诗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鉴赏羁旅思乡诗的方法和技巧;(3)了解我国古代羁旅思乡诗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羁旅思乡诗的鉴赏能力;(2)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提升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羁旅思乡诗中的家国情怀;(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羁旅思乡诗的定义及特点;(2)鉴赏羁旅思乡诗的方法和技巧;(3)古代羁旅思乡诗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情感和主题的分析;(2)如何评价和欣赏羁旅思乡诗。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羁旅思乡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羁旅思乡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羁旅思乡诗,提升创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经典的羁旅思乡诗作品,制作PPT;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诗歌,了解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羁旅思乡诗的背景及意义;(2)引导学生关注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羁旅思乡诗的定义;(2)分析教材中的羁旅思乡诗,掌握鉴赏方法。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经典羁旅思乡诗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情感和主题;(2)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4.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羁旅思乡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情感;(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
5. 诗歌创作(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尝试创作羁旅思乡诗;(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羁旅乡愁诗鉴赏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 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旳游子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柳树:“柳”“留”汉时惜别旳风俗,后又怀远之意。
一类能够体现漂泊客居之意旳词语。
2.节日
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主要节日, 经常引起旅人旳思乡怀人之情。
如白居易旳《邯郸冬至夜思家》、
高适旳《除夜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
魏初《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3、意象
• 月亮:对月引起思亲,思乡之愁, • 李益《参军北征》:“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眸月中看”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眸月明中” • 秋风、秋霜、衰草:引起行人孤单、凄凉、惆怅之情。 •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到 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旳肃杀旳 秋景联络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旳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 诗有一处成功旳细节描写,正体现了此评价。请你 找出来,并作简要旳分析。(体现手法 )
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 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 山。”辛弃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旳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旳形象。 •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 远眺体现怀念之情,如范仲淹旳《苏幕遮》:“明月楼高 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鉴赏——羁旅思乡诗课件35张
颔联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 忆。
禅伏诗魔归净域, 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待眼明。
借写诗感情因悟禅语止, 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 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 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颈联写仕途国运坎坷,唯有参 禅饮酒使心灵进入清静的境界。
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 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孟郊的《游子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
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流离孤苦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 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飞去、觅归舟。
tè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
却又、晚风寒。 溟濛(míng méng):指黑暗模糊,泛指春雨弥漫。
译文 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
处。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闲愁好几回同
云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海棠花
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
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羁旅思乡诗》
教材 致远)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羁旅思乡诗》
高考语文
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 对亲人的思念。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 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 温馨家庭的憧憬之情。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 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次”“行”“思”等词以及“元宵 ”“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
意象 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
声、油灯等。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情感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③羁旅 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
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
情)。③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
技法 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
者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链接 《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
古诗题材鉴赏:羁旅思乡诗
八声甘州·柳永(北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 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 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 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 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词的下片又抒写了什么? 设想(对想)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本为虚写,但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更见怀念 之深。而后再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 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自己“倚阑”远望之时 的愁苦。曲折委婉表现了登楼凭栏,两地相思之苦。
(三)手法技巧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抒情,以景 结情; ②虚实相生(想象、对想、因梦寄情)、 细节描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 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张籍《秋思》), 衬托 (反衬:以 乐景衬哀情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杜甫《绝 句》),渲染烘托; ③对比等等。
(四)思想情感
①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羁旅漂泊的苦楚,抒发 漂泊无定的孤苦凄凉,如张继《枫桥夜泊》。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思 乡怀亲之情,如孟郊《游子吟》。 ③抒写独居他乡、年华易逝的苦闷,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登高》 ( 前三种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乡怀亲之情,如柳中庸《征 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 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姑苏城外寒山寺
月江落南乌,船深啼夜。半秋、钟,霜声客天到船寒客夜夜泊、、 江枫渔火、孤舟客子, 景情声色兼容。羁旅之 思,家国之忧,身处乱 世尚无归宿(仕途)的 身世之悲。
仕途无望 晚年漂泊 战乱频频 身世之悲 家国之愁
羁旅思乡诗鉴赏1
• 3.答案示例: • 我赞同梅尧臣的评价(点明观点)。 • [角度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状难写之
景如在目前”,作者旅外早行,所见之景很多,所以难写 [一层];作者选取代表典型景物的五个名词性短语,不着 一个动词,却简洁而又合面地描摹出旅途见闻,营造了悲 凉孤寂的氛围[二层]。 • [角度二]这两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面上写旅途 景色,实际上既含有“早行”的条件,又含有旅途的艰辛 和羁旅的愁思[一层],作者固然是“早行”,但板桥上的 “人迹”,分明表示“更有早行人”,作者似乎在惊佩, 似乎在懊恼,但都表达出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二层],寥 寥十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总 结] • [10分,表明观点,1分;分角度分析,6分,两个角度各3 分;语言表述,3分;结构层次,1分。]
•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 飘飘无所似,天地一沙鸥。
•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 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 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泪。”
•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 愁如“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 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其他如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 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 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 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 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 令人倍觉凄凉。
• 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06江苏)
•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首先,羁旅思乡诗情感真挚。
由于诗人离乡远在他乡,身处陌生的环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可谓无法言表。
因此,羁旅思乡诗往往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发对故乡的怀念。
这种真挚的情感贯穿于整篇诗歌中,给人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其次,羁旅思乡诗抒怀深沉。
诗人在离乡异地的旅途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有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感慨。
因此,在羁旅思乡诗中,诗人常常用深沉而悲凉的语言,来表达磨难中的孤独和无奈,抒发对现实困境的感叹和无奈。
这种深沉的抒怀使得羁旅思乡诗具有一种悲壮的气质,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再次,羁旅思乡诗写景生动。
虽然诗人身在异乡,无法亲临故乡的景色,但是他们却以极强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力,描绘出了令人回忆故乡的美景。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常常运用各种形象和比喻手法,描绘出乡村的美丽风光、河山的雄伟壮丽以及故乡人民的朴素善良。
这些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看到故乡的美景,感受到故乡的柔情脉脉。
综上所述,羁旅思乡诗具有情感真挚、抒怀深沉、写景生动和笔墨精炼等特点。
这种诗歌形式表达了诗人在离乡异地的行旅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抒发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感慨。
这些特点使得羁旅思乡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诗歌形式。
羁旅思乡诗赏析
羁旅诗常见的抒情方法 1、衬托:以景衬情(乐景衬哀情)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 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 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乡思情!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 哀,更见其哀。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及景物特点: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 李煜《虞美人》)
碛(qì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 李益《从军北征》)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杜鹃——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宋 贺铸《忆秦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 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 东风唤不回。
宋 王令《送春》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宋 李清照 《声声慢》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 薛道衡 《人日思归》
4、久居边关,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前两句从时间上强调征战不休。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后 两句从环境上描写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从时空两方面着笔,抒发了对 战争的厌倦之情。
4、侧面烘托: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月夜 杜甫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羁旅思乡诗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主要描写行走在异乡他乡的人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这种诗歌常常流露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对异地的困苦、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羁旅思乡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真挚:羁旅思乡诗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情感,诗人深深思念故乡,情感真挚而深沉。
他们经常从外在环境和内心感受两方面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情感。
2.景物描写:羁旅思乡诗通过描写外界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诗人常常以家乡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农田村庄等作为描写的主体,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这些景物也常常带给诗人对比鲜明、感受深刻的体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离愁别绪:羁旅思乡诗中常常流露出作者在异乡身处陌生环境、离亲别友的困苦境遇。
诗人对于长期的离乡之苦、离别亲朋好友之伤感常常用一种激烈的离愁别绪来表达。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读者对离别的共鸣,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返乡盼望:羁旅思乡诗中常常描写了诗人对返乡的盼望。
这种盼望既表现在情感层面上,也表现在对家乡的乡土风土人情的思念上。
通过对返乡的盼望的描写,诗人向读者传递出了对故乡的特殊感情,以及返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得到安慰和归属感的期望。
5.语言优美:羁旅思乡诗的语言多以古朴优美为主,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
这种语言带有古人的倾诉之情,洋溢出了深深的哀愁与惋惜之意。
同时,这种古朴的语言也增强了诗歌表现力和感染力。
6.音韵优美:羁旅思乡诗常常注重音韵的协调和押韵的运用,使诗句的音乐感更加明显。
通过押韵的运用和音韵的协调,诗人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羁旅思乡诗是一种真挚而深沉的表示离乡之痛苦和思乡之情的诗歌。
通过对外在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他们对故乡的深深思恋之情,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诗篇。
羁旅思乡诗鉴赏技巧
2、
①“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 开想象,借着妻子的担忧焦虑,衬托出当时自己身陷险境 生死难卜的处境;②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 对月忆夫,明明自己挂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 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③如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 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惜。
羁旅思乡诗鉴赏技巧
题材特征: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 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常见标志:
“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 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常见意象:
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 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整体感知: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 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 “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 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 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 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 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 当作法度。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
常见情感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 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 亲人等。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 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 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 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技巧+课件22张
舟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 ------人的渺小、漂泊流离、孤苦无依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 感也非常强烈。 •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 西涧 》)
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 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 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
小结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 贯通全诗,采用曲笔的手法望月怀人, 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 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 活的向往。
解析:这是一道手法鉴赏题。
答题时的步骤:A先要点明手法,B再结合诗的 内容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C再点明这样写的 效果。 答题示例:
诗人采用曲笔的手法来抒情,不说自己在长
安望月思念妻子,却说妻子在鄜州望月怀念自 己,比直写自己思念之情多了曲折含蓄,更能 表现诗人对妻儿的思念之痛,牵挂之深。
曲笔 概念: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 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 的一种艺术手法。 作用: 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 含蓄、意境深邃,倍增哀乐。
• 其他常见意象
•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 鸥 、飘蓬。
•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 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 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 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词鉴赏之羁旅思乡
• • •
把握情感 羁旅思乡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 凄凉。次写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前 三种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 的《征人怨》。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 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 “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 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 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此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 要的分析。(表现手法 写人)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 “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 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乡思
古代文人可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 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 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 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 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 (一)思乡(亲)缘由: 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 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 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 花开花落 (感时触景)。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含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2分) 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2分)
高考羁旅思乡诗鉴赏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 分析。
• (2)诗人漂泊异乡,只能在梦中细数家乡的节 日,深夜无眠,折得一枝柳条,虽然不是家乡 苏堤之上的,却也勾起自己的思想情绪,令人 愁眉不展。
五、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生情,寄予何种感情? 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
景? 3、诗人是怎样把心中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 4、依题解文,依题解题,模式化三步答题,以译为主,针
对性组织语言。
(全国卷Ⅱ)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
(3)对面落笔(又叫“反说”“侧面落笔”)。诗人在表
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 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 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 之感。
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 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 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宣泄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 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即便 如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如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虚实结合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因梦寄情
羁旅思乡诗鉴赏景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 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 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 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 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 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 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 •
回乡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 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 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 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啰嗦 ,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 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乡 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 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 远,却近在比邻。作者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作品极写 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 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现了诗 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极远的天涯尚可望到,而故乡却 望不到,可见望乡之难超过了极点。这首诗就是属于钱中书说的 第一种写法,
常见情感之四——闺中怀人
子夜吴歌(李白பைடு நூலகம்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 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课件11:羁旅思乡诗鉴赏
(4)细节描写。 如张籍的《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 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中摄 取“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进一步将“意万重” “说不尽”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尤能表达诗人 对这封家书的慎重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细节典型, 生动感人。
(5)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羁旅思乡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 泄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 却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 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即 便如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 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如苏轼的《江城子》: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 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 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这首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 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 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 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 的情绪。
寒山、烟、暝色、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 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 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 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 思乡。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 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四、羁旅思乡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羁旅思乡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
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 对遥远故乡的怀想,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 庭生活的憧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羁旅思乡诗鉴赏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
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
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
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三、常见意象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
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
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
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
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②“鸿雁传书”,如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
③“折柳送别”,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④“杜鹃啼血”,如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四、鉴赏方法
1、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鉴赏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五、鉴赏示例
商山①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驿④墙。
因思杜陵⑤梦,凫雁满回塘⑥。
[注释]①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②征铎:旅客车马的铃铛。
③槲:树名,落叶乔木。
④枳:灌木或小乔木。
驿,指商山驿。
⑤杜陵:地名。
本名杜原,又名乐游原。
汉宣帝在此筑陵,改名杜陵。
⑥凫:野鸭。
回塘,曲折的池塘。
此句谓诗人梦到长安,看见杜陵一带池沼风光这美。
赏析
这首诗写商山春日早行的情景,抒发羁旅的寂寞和思乡之愁。
首联写早行情景,“动征铎”概括征人早起的忙碌之状,形象鲜明。
“晨起”与“悲故乡”照应,暗示征人思乡难寐,与尾联“杜陵梦”照应。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传诵千古。
这两句诗善于选词,工于状景,诗人只选了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霜、月六件事物,十个单字,经过诗人的精心组织,高度锤炼,连一个形容词、动词及其他状词都不用,便把闻鸡而起,月斜野店,霜染板桥,征人早行的一系列情景状写目前,意象俱足,它不但写出了“早行”的典型环境,也隐约透露了诗人的寂寞心情。
颈联写路上槲叶纷落,枳花自明。
“明”字既切合花色,又暗应早行。
尾联的“杜陵梦”补写昨夜思乡之情。
以梦作结,情深意长,首尾圆合。
全诗词句清丽,笔法灵动,观察细致,体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