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文化与外交有感
从“庚款兴学”看美国的对华文化外交
![从“庚款兴学”看美国的对华文化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d6a06c164431b90d6c85c7c7.png)
‚善意‛,还是‚侵略‛——从‚庚款兴学‛看美国的对华文化外交内容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迪斯尼等文化娱乐产业如洪水猛兽般向我国涌来,深受我国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使得中国的文化安全遭受着巨大的挑战。
而‚庚款兴学‛作为中美文化关系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是真如美国人自己所标榜的‚善意‛,还是另有企图?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本文试从‚庚款兴学‛的缘起与动机、‚溢款‛的用途及管理、美国对华文化扩张的目的等方面来揭开美国‚庚款兴学‛的谎言,从而论证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侵略本质。
关键词:庚款兴学美国对华文化侵略‚善意‛一、问题的提出自1911年4月开课以来,清华大学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一所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府。
在清华大学轰轰烈烈地开展百年校庆之际,我联想起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场由美国单方面主宰的、正悄悄地进行着的无硝烟的‚文化侵略战争‛——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迪斯尼等文化娱乐产业正铺天盖地地向我国涌来,托福考试、留美热潮、‚美语热‛等深受我国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使得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这些,引起了我对那段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庚款兴学‛的新的认识和定位。
‚庚款兴学‛作为中美文化关系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美国舆论标榜‚美国退还此款,完全是‘友谊’的性质,毫无附带的条件。
‛1并宣称‚美国对于中国这种友谊的影响,不但直接增进中国的文化事业,并且间接激发别国的好意。
‛2清政府也痴迷于美国‚善意‛的‚馈赠‛之中,对美国表达感激之情。
专使唐绍仪在赴美申谢的国书中称颂美国与中国‚通好以来,交谊最为敦笃,此次减收……,仁声义向,通迩同钦。
‛3当时中国民众的反应也多为赞美之声,如汪康年议论:‚近年美国以退还赔款,大得感愉于我,……我朝廷感之,我社会感之,我学界商界中人,且舍近年工约之意见而感之,似美之此举,义声直震天地矣。
‛4美国主动提出‚庚款兴学‛,是真如美国人自己所标榜的‚善意‛,还是另有企图?下面,我将从‚退款‛的缘起与动机、‚溢款‛的用途及管理、美国推行对华文化扩张的目的等方面来揭开美国‚庚款兴学‛的谎言,从而论证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侵略本质。
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
![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f3a5c5c3c1ec5da50e2703f.png)
和个 人 出于个性 自由和 宗教 信 仰 , 一直 以一种 仍
高度 的 自觉 性 , 自发 去做 本来 应 该 由政 府 去 做 的 事, 尽管这 些活 动并 非 是 由政 府 主导 的严 格 意 义 上 的文化 外交 , 是从 实施 的结果来 看 , 客观 但 它们 承 担 了美 国与 外部 世 界 的 文化 交 流任 务 , 很 大 在
认为, 宗教 使命感 、 孤立 主义和理 想主义 这三种 主 要思想 是美 国文 化 外交 的思 想 渊 源 , 它们 共 同起 作用 , 造 了 美 国 文 化 外 交 在 实 践 层 面 的 特 铸
收 稿 H期 :07 1 . 20 .10 5
宗教使命感与民众参 与文化外交 自觉性的养成
时也给 中国未 来借助 文化外 交路径 实施 和平发展
战略 以启 示 。
三 支柱 。 …尽管 文 化外 交在 美 国外 交体 系 中处 于
相对 弱势地位 , 它 在世 界 上的影 响 力仍 不 可 忽 但 视 。 无论 从理论 抑或是 实践层 面看 , 国文化外 美
交 的思想基 础与实 践特色 都值得学 界关注 。本文
口广东珠海市 ) 作为交 流沧文宣渎。 作 者 简 介 : 文涛 , 东 外语 外 贸大 学 外 国 文 学 文 化 研 究 中 胡 广
心 兼 职研 究 员 , 闻 与传 播 学 院 副 教授 , f,106 新 博 =500 。
一
2 6 一
维普资讯
虽 然美 国的先 贤们确定 美 国是一个 政教分离
的 国家 , 但是美 国人 的生 活仍离不 开宗教 , 宗教对 美 国依 然有 着广 泛 和 深远 的影 响 。这 其 中 , 民 公
宗 教是 美 国文 化 的核 心 , 是美 国意识形态 的主题 ,
有关外交的观后感作文
![有关外交的观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3cda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9.png)
有关外交的观后感作文最近我看了不少关于外交的新闻和纪录片,这让我对外交这个神秘又重要的领域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
外交,在我以前的印象里,就是一群穿着笔挺西装、打着漂亮领带的人,在各种高大上的场合,说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
但现在我发现,外交可远远不止这些表面的东西。
外交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不过武器不是枪炮,而是智慧、策略和语言。
外交官们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就像在棋盘上博弈的棋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满盘皆输。
我看到那些优秀的外交官们,在面对各种刁难和质疑时,总是能够不卑不亢,用坚定而有力的语言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他们的口才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就在想,如果是我站在那里,估计早就紧张得舌头打结了。
而且外交也不是一味地强硬,还需要灵活和妥协。
有时候为了达成一个重要的协议,双方都要做出一些让步,这就像是做生意,大家都要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还有啊,外交中的礼仪也是一门大学问。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握手的力度,都可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平时和人打交道,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可能就会让人误解,更别说在国际舞台上了。
通过了解外交,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家之间关系的复杂和微妙,也明白了外交官们的不容易。
他们就像是国家的代言人,在世界的舞台上为我们的国家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掌声和支持,毕竟他们在为我们的国家默默付出和努力。
不知道我对外交的这些理解对不对,不过这就是我最真实的观后感啦!。
[美国,基因,外交]美国外交战略的文化基因
![[美国,基因,外交]美国外交战略的文化基因](https://img.taocdn.com/s3/m/805fe7b19b6648d7c0c74661.png)
美国外交战略的文化基因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美国最近批评中国限制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对中国制定《国家安全法》也颇有微词。
这些明显的认知错误有美国对中国固有的偏见,也有美国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与中国不同的因素。
中美两国远隔重洋,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理念。
正是这种文化基因,影响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
最近,中美关系处于敏感时期,出现不少矛盾和问题。
深入了解美国文化的特点,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和掌握其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谈起美国文化,人们会想到基督教信仰、崇尚自由、机会均等、个人至上、公平竞争、开拓进取、有限政府、分权制衡等理念,但其核心是个人主义。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贝拉所说,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最深刻的民族特性。
美国文化中其他内涵,都是围绕个人主义而展开、与个人主义有紧密的联系。
这与中华文化更多崇尚集体主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和社会的利益相结合大相径庭。
中国文化中国家一词就很典型。
有国才有家,家寓于国之中。
这里并非说美国人就没有爱国情怀,只是从价值取向上看,美国人强调的个人追求,个人价值至上。
从个人主义理念出发,美国政治和经济体制之设计,都赋予个体自我发展的自由。
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渗透美国内外战略思想的方方面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自由主义。
它与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孪生兄弟,两者密不可分。
美国标榜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追求财富自由。
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国宪法》《人权法案》都充分体现了这种自由主义理念。
可以说,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的基础,也是美国立国的根本思想。
美国学者福山认为,20世纪世界历史的根本变化就是经济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胜利。
其次是追求功利。
个人主义孕育了功利主义。
美国社会中,讲究实用、追求功利是普遍认可的伦理观念。
美国学者潘恩和洛克认为,在美国,政治和经济进步是个人行为的产物,指导个人行为的准则是功利和自身的利益。
这种功利主义表现的,一面是理想主义,另一面是现实主义。
中美关系的个人感悟
![中美关系的个人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fd79b4e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8.png)
中美关系的个人感悟
自从我来到美国留学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话题。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变化。
起初,我对中美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
在我看来,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两国能够友好相处,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繁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首先,中美在贸易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美国对中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
这不仅对两国经济造成影响,也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中美在人权和民主等问题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
美国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提出批评,而中国则认为这是干涉其内政。
但是,我并不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只存在问题。
毕竟,中美之间也有许多合作的领域,比如环保、文化、教育等。
同时,我也相信中美两国都意识到了紧张局势的存在,会采取措施来缓解局势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互信又有猜疑。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努力增进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 1 -。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0c1cd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b.png)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近年来,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美国文化全球渗透使中国文化更开放。
美国以其自由民主、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形象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喜爱。
这种影响激发了中国文化的自由表达和开放态度。
对于中国来说,学习借鉴美国文化,不仅可以使中国文化更加开放,也可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美国文化全球渗透促使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
美国的文化融合了来自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元素,这使得美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也应该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元素,使其更加多样化。
这样做既可以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美国文化全球渗透鼓励中国文化更加创新。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创新的引领者,其文化的全球渗透使中国文化面临更多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文化应该从美国文化的创新精神中汲取灵感,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四,美国文化全球渗透提醒中国文化更加自信。
美国文化的全球渗透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了美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应该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文化魅力。
通过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增加对中国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美国文化全球渗透提醒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保护与传承。
随着美国文化的渗透,中国文化也面临着被西方文化冲击和替代的风险。
因此,中国文化需要更加重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中保持独特性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总而言之,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文化需要更加开放、多元化、创新和自信,并且更加重视保护与传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文化对我的影响
![美国文化对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142ae8172ded630b1cb6d2.png)
美国文化对我的影响最初选美国文化这门文化课时,是因为好奇美国,而且对美国的政治体系很感兴趣。
希望能从中了解美国能成为超级大国的一些原因。
学完之后才发现,美国并非我以前想的—开放,大胆,自由等等,这些权利自由不是被无限放大的,它建立在一种完善并附有监督制约的体制之下,或者说是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公民意识的参与之下。
美国—正以其强大的内部和外部力量影响这世界的格局与发展。
在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一教授曾提出美国正在转变外交政策,他说到美国引起原有的硬实力诸如军事力量等开始向软实力方面发展,辅以硬实力。
软实力即国家文化,教育,科学,宗教等来影响世界。
从这位教授的话可以看出,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只靠美国单边主义无法掌控世界,特别是对阿拉伯和穆斯林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美洲也力图发展。
军事力量斗争只会引起过多的仇恨与恩怨,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需谨慎处理。
这是我对美外交政策的看法。
另一方面,美国的政治体系,可以说为其他国家制定体系提供了典范。
历经200多年,仍能适应美国的发展,美国的政治体系本质上是民主共和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另一方面,我认为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公民的各项权利,尊重人权。
有一个例子,美国公务员进入公民家中必须提前预约,而且公民可以拒绝。
这里公民意识及国家工作人员是服务于人民的,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水平。
我国出现这种情况还很难,毕竟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之,政治体系的完善确保国家各项机构的协力配合运转,促尽国家的发展。
政治的完善需以经济制度为支撑,市场高度开放化与自由化是美国市场有融资快、周期短、风险小等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因素。
我真正了解美国经济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那是我一直在思考,为何美国一国经济震动会影响牵制世界,甚至使冰岛破产。
破产指国民收入无法抵消贸易债务。
这又引出一个话题—经济全球化。
资本不仅在一国流动,它是跨国流动的,整个世界经济已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一相连。
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_软权力的运用
![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_软权力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124a650b1c59eef8c7b443.png)
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李 智 【内容提要】 美国学者最早意识到,文化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软权力———文化力。
从这一角度看,美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向别的国家所展开的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侵略、以及“文化殖民”等文化外交行为,从实质上讲,是软权力(文化力)的运用和实施。
由此,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美国实现其全球霸权利益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关键词】 文化外交 文化力 软权力【作者简介】 李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讲师。
北京 邮编:100037美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文化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占有日益突出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美国一直试图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数字优势,通过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或文化殖民等手段,不断加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全球文化霸权。
由此看来,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关系领域,纵观整个外交史,国家外交活动中不仅蕴涵着文化因素,文化不仅仅是外交的背景、基础和决定性要素之一,①而且不断走向外交舞台的前台,自身独立地成为国家对外活动的一部分,出现了单独以文化为内容的新型外交形式———文化外交。
从美国冷战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外交实践看,文化外交是继军事外交、科技外交、经济外交之后,又一被倚重的对外策略。
正如美国外交专家宁克维奇在《文化外交》一书中所宣称的:“文化手段将成为我们穿越社会主义屏障的更强大、也更重要的渗透工具”。
一、文化与软权力以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文化,不同于自然资源、体力、军事力量、经济或科技实力等以实物为特征的有形力量,而是一种以思想、精神、意识为特征的、无形的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
这种认同力和感召力往往通过思维、语言、道德信仰及人格(国格)魅力(Charm;Enchantment)等方式显现出来,国际政治学者称之为“文化力”(Cultural Power),也有人把它归为“思想力”、“信仰力”、“精神力量”或“价值观的力量”。
《美国文化与外交》书评
![《美国文化与外交》书评](https://img.taocdn.com/s3/m/13941c0f7cd184254b353581.png)
·书评·对美国外交的深层诠释——读《美国文化与外交》刘国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学术界,从文化角度研究国际关系瘌一国对外政策是常见的方法,特别是在美国学术界,已发表了大量论著,且不乏真知灼见。
但美国学者是站在本国文化角度来论述国际关系的,在看待他国文化时很难摆脱惟我独尊的“文化中心主义”。
因此,中国学者有必要对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美国文化在其对外文化战略中的影响等等,做出客观的分析,这也是对美国学者的一种回应。
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王晓德先生的新著《美国文化与外交》即是这样一种尝试。
本书选题新,内容丰富。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间,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关美国对外政策的著作已有几十部,内容涉及美国对外政策史、美国与某国或某一地区关系史、美国某一时期或某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等等,然而对文化因素则较少涉及。
毫无疑问,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是国家利益的最基本要素,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
但不可否认,文化因素,特别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则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
对于那些在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外交决策者来说,其外交决策和在外交舞台上的活动方式,更是会打上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
正如作者在本书绪论中所指出的:“文化不仅在确定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一国对外政策的手段、方式和风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美国文化与外交》第2页,后面引文皆引自本书)。
因此,考察、分析美国外交的文化背景,可以使我们对美国外交活动的特征,如天赋使命思想、种族优越感、孤立情绪、扩张倾向等,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由此进一步说明,美国外交不同于别国的独特之处。
作者认为,影响美国外交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美利坚民族的天赋使命思想。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思想来源于基督教的救世思想,随着早期移民移植到新大陆,并在开发新大陆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涵义,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关于中国与美国读后感
![关于中国与美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bd8a07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9.png)
关于中国与美国读后感在阅读了关于中国与美国的各种资料和文献,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两国之间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和联系,也思考了这些差异和联系对两国的发展和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文化方面是中美差异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区别。
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尊重传统、注重人际关系,而美国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和创新。
这样的不同也影响了两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比如,中国人更加注重家庭和集体利益,而美国人则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由。
这种价值观的不同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两国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而美国则是一个以自由和民主为基石的资本主义国家。
两国的政治体制、价值观以及对待国际事务的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中国采取的是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强调合作共赢,而美国则更加倾向于以自己的利益为先,通过强硬手段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再来看经济方面,中美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经济依靠着庞大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发展出了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而美国则是一个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领域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此外,两国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方向、市场规模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也导致了两国在经济领域上的竞争和合作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最后,两国的关系和互动也至关重要。
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有友好合作的时期,也有矛盾与冲突的时期。
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竞争和互动,不仅关乎两国自身的利益,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两国需要更加深入地交流和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起更加稳定、互利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的差异和联系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两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更好地理解两国的发展和互动,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对大国外交的感悟
![对大国外交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02c638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b.png)
对大国外交的感悟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大国外交的感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我依然想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大国外交是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关乎国家的利益、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舞台上,大国外交显得尤为重要和复杂,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和启示。
大国外交需要坚持和平、合作、共赢的原则。
作为大国,应该摒弃零和思维,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国际事务。
只有通过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才能推动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大国外交不应该是一场力量的较量,而是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历史上的一些战争和冲突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间的互相理解和合作是实现和平稳定的关键。
大国外交需要注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大国外交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利益的争夺,更应该是文明之间的对话。
通过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减少误解和偏见,从而为国际和平与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国外交需要注重公平和正义。
作为大国,应该对国际事务有更多的关注和责任感。
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应该坚持公正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根据国际法和公认的道义准则来进行判断和处理。
大国外交的目的不应该是追求个人或者国家的私利,而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大国外交需要注重多边合作和国际机制的建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已经无法解决国际问题。
大国外交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机制中,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和发展。
大国应该以身作则,积极推动国际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大国外交需要注重人民的福祉和民生问题。
作为大国,应该关注自身国家的发展,并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0a7b20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c.png)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摘要】美国文化与外交行为密不可分,既受美国文化特性的影响,又在外交中展现。
美国文化特性包括自由、民主、创新、多元等基本特点,这种文化塑造了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原则,如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民主、实现全球稳定等。
美国文化的影响使得美国在外交中展现出强调民主与人权、偏好自由市场经济等特点。
美国外交行为也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表现在对外关系的多元化和多边主义上。
美国文化与外交行为互为因果,相互塑造。
我们可以认为美国文化与外交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外交政策。
【关键词】美国文化、外交行为、关系、特性、原则、影响、反映、体现、密不可分、深远影响、多元性1. 引言1.1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的关系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的推广,以及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首要目标。
这些原则与美国文化中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美国文化对外交行为的影响。
美国的文化特性也在外交行为中得到体现,比如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展现的自信、开放及包容性等特点。
可以说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映射的关系。
美国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以及坚持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不仅影响着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举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对外交事务的态度和立场。
这种紧密联系使得美国文化在外交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体现了美国文化与外交行为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
2. 正文2.1 美国文化特性的基本特点美国文化特性的基本特点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多元性。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特点。
这种文化多元性体现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艺术、音乐、食物等方面。
其次是价值观念的重视。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民主和平等,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了美国人的生活,也反映在他们的外交政策中。
创新精神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美国人乐于尝试新事物,追求创新和进步,这种创新精神在美国的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得到了体现。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f53c8a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3.png)
美国文化特性与外交行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文化特性和外交行为对其他国家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美国文化特性和外交行为的关系。
美国文化特性个人主义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社会,注重个体的价值和权利。
在美国,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
这种文化特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在工作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贡献和成就,而不是团队的合作;在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而不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民主民主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美国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人民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的领导人和政府。
这种文化特性不仅体现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多元化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有来自不同种族、国家和宗教的人。
这种文化特性是美国的优点之一,也是美国的挑战之一。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学会共存。
这种文化特性体现在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中,比如在学校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不同文化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
美国外交行为自由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基于自由主义,即强调保护人权、民主和自由市场。
美国认为自由和民主是全球发展的关键,因此美国常常对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采用和美国类似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实用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实用主义的,即重视国家的利益和权力。
美国常常通过军事干预、制裁和贸易限制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不是只遵循道义和人道主义原则。
这种外交行为在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而出兵入侵伊拉克。
优先美国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优先考虑美国利益的。
虽然美国一直声称自己是国际和平和全球发展的支持者,但美国的外交行为往往重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不是帮助其他国家。
比如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经常因为担心影响自身利益而退出国际条约和协议,这一行为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批评和反对。
美国的文化特性与
![美国的文化特性与](https://img.taocdn.com/s3/m/c68f25fdaef8941ea76e0588.png)
2美国外交行为对国家利益的诉求始终与美国
的根本价值取向紧密相连。美国历届政府的 领导人都极为重视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并将 这种价值观向全球宣扬和推行,这是他们的 一贯目标,促进国外民主的发展已成为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与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 目的正是通过扩散其价值观来扩张其国家利 益。此
在美国的外交行为中,他们时而突出对“自由民主”理想的关怀,时而 突出对自身战略利益的关怀,时而突出对人权的关怀,时而扮演上帝的 使者,时而充当世界警察,天赋人权的观念连同它衍生出来的各种主要 的文化特征在美国的外交行为中交替出现或同时出现。
4、功利主义。
个人主义孕育了功利主义。在美国社会,讲究实用, 追求功效和利益已成普遍的观念,在美国,政治进 步和经济进步是每个个人行为的产物,指导个人行 为的准则是功利和自身利益。亨廷顿说,西方人在 出征世界的时候,“既是为上帝而战,又是为黄金 而战”。讲究功效,追求利益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 种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 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念,也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 “功”在于谋求支配世界,他们的利在于满足寻源自于他们“天定命运”的信念。美国 的“最高理想”就是完成他们引以为荣的所谓上帝赋予的使命——使全 世界都变成“民主的资本主义 ,尼克松在《超越和平》一书中进一步说 明:“一个理想的世界是:所有国家都有自由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永远忠实于社会正义和人权。”综观美国历史,美国历届领导人都以类 似的语言强调,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的民主国家,要承担领导并保卫自 由世界的责任,要在全世界推进和增强民主价值观。在这种民主自由的 理念中,在他们的使命感中,表露出一种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美国 迄今的所有扩张都“起源于这种信仰,即美国的文明是迄今产生的最高 文明,其他民族达到美国水平的能力被认为至少取决于它树立的榜样, 也就是取决于美国教化他们的努力”。昔日美国的领土扩张和今天美国 的霸权行径,其本质都是与杰斐逊的“民主理想”一脉相承。
我眼中的美国文化
![我眼中的美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5517d2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a.png)
我眼中的美国文化在美国生活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我对美国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美国文化不仅包括了语言、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还囊括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更广泛的层面。
在我看来,美国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人主义思想浓厚。
在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底色。
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自由而平等”,这个“自由”是指的个体自由,而“平等”则是指在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这也是美国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
在美国,人们强调个人独立自主、自我实现,反对过度干预和规范,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多元文化并存。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人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宗教、文化背景,共同在这个国家生活。
这种多元性使得美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美国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文化中心。
在美国,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看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品尝到不同的美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也深入到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注重创新和实践。
美国人注重实践和创新,他们鼓励人们尝试新事物,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互联网公司等都是这一文化特点的体现。
在美国,人们不仅创造新的科技、新的商业模式,也尝试去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这种价值观也反映在美国教育体系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第四,娱乐和休闲文化。
美国人注重娱乐和休闲,尤其是在周末和假期的时候。
与中国不同,美国人在休闲娱乐时更加放松,不会有太多的社交压力和束缚。
美国的体育文化也十分发达,每年都会有众多的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节庆活动。
在美国,娱乐和休闲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
以上是我对于美国文化的一些感受和认知。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中国与美国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可能会造成文化冲突和隔阂。
但我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和欣赏这些差异,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浅析冷战时期美国的文化外交
![浅析冷战时期美国的文化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f2305adb76c66137ef061992.png)
浅析冷战时期美国的文化外交在冷战时期,随着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剧,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文化对外宣传,将其演变为一种冷战的工具,在政治文化以及国家使命中充分的凸显了文化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可以说,这种文化外交在冷战时期为美国赢得了胜利奠定了基础,对此文章主要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在实际上其是严重的背离了文化外交的自身属性,虽然在冷战时期文化外在客观上为赢得冷战的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也导致美国自身的国际信任度以及软权利不断的下降,对此下文就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1.美国文化外交产生背景在冷战全面展开之后,美国社会就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政治辞令、立法以及相关经费支持的方式大力开展文化外交,继而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
其中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外交手段在这段时间变得尤为重要,美国政府也通过风格中方式与手段表明其支持“民主建设”,其中较为凸显的就是涉及到相关文化外交机构的变革,这样方式主要就是为了适应与苏联开展的文化冷战的实际需求。
2.美国文化外交发展进程在二战结束之后,世界霸权争夺在美苏之间较为凸显,其中美国总体在实践中通过经济手段、军事手段、心理手段以及文化手段开展了所谓的“真理之战”。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也逐渐的开展了一些文化外交活动,对此美国为了获得政工,将国家安全作为借口,通过各种措施与手段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外交进攻型功能(cultural offensive ),其具体措施有:完善教育文化交流与立法,通过此项法律在实践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宣传,为相关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强化政府的相关管理力度。
肯尼迪通过设立专业开展教育以及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职位,充分的融合国务院教育以及文化事务司等相关涉及到文化与相关教育项目的部门进行充分的整合,进而提升其整体的运行效果,及时的补充各种专业的人才;创建“和平队”(Peace Corps ),通过对年轻人进行招募,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宣传。
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f51fd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3.png)
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文化外交一直是塑造国际形象、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美国的流行文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的特点,以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意识到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有效地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
美国政府出于战略利益,积极展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争取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文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美国的流行文化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引入美国的流行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
这些文化产品廉价、便捷地传播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迅速改变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消费习惯。
美国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推动了中国年轻一代对美国的向往和崇拜。
其次,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的观念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触动深远。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个体权利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
这种观念的传播和渗透无疑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再次,美国的文化外交促进了中美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美国大使馆、文化中心以及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开展了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
这些活动为中美两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加深了解和增进友谊。
通过这些渠道,中美人民有机会了解对方的文化、历史、思想等,消除了对彼此的陌生感和误解。
然而,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也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文化产品的引入,中国社会面临着文化侵略的危险。
年轻人对美国文化的追捧,可能导致对本土文化的忽视和丧失。
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中也存在潜在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美国的价值观念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甚至可能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核心价值观发生冲突,引发文化冲突。
2024年中美学生文化交流实践总结
![2024年中美学生文化交流实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4cfd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d.png)
2024年中美学生文化交流实践总结引言中美学生文化交流实践是促进两国学生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
在2024年,作为一名参与者,我深感这次交流实践的独特意义和宝贵经验。
在此次交流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中美两国青年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深刻领悟到文化交流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交流活动的内容与收获本次中美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分为学术交流、文化体验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
在学术交流方面,我们参观了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并与美国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学生,他们的广博知识和开放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进行了关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等议题的研讨,交流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收获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在文化体验方面,我们参观了美国许多历史名胜和博物馆,了解了美国的历史文化。
同时,我们也向美国学生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举办了文化展示活动。
通过互相展示和交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差异,增进了友谊和理解。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们参与了当地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美国学生一起为社区进行清洁和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感受到绿色环保意识在美国的普及和推广,也了解到美国青年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二、对中美学生文化交流的思考与启示1. 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的关键。
通过与美国学生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文化差异是中美学生之间理解和友谊的一大障碍。
只有通过增进文化交流,了解对方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基础。
2. 学术交流是扩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在学术研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汲取了美国学生的智慧和见解。
与他们的交流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我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中。
3. 社会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环保意识和公益精神的重要性。
冷战时期的文化外 交与传播
![冷战时期的文化外 交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88cfc7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8.png)
冷战时期的文化外交与传播在冷战的阴霾下,世界被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然而,文化外交与传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冷战初期,美苏双方都意识到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产业基础,积极向世界推广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好莱坞电影成为了美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华丽的特效,向全球观众展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和繁荣。
同时,美国的流行音乐、时尚文化等也迅速风靡全球,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捧。
苏联则通过其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成就来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
苏联的芭蕾舞、交响乐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苏联的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外,苏联还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冷战的背景下,文化外交与传播不仅仅是艺术和娱乐的交流,更是意识形态的较量。
美国通过文化输出,试图向世界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则通过展示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就,来吸引更多国家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双方在文化传播的手段上也各显神通。
美国利用其先进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将自己的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例如,通过卫星电视、广播电台等,让美国的声音能够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苏联则通过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合作,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封闭但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传播网络。
文化外交与传播在冷战时期还对各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为了获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文化支持,倾向于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另一些国家则因为对苏联文化的认同,而选择与苏联站在同一阵营。
这种文化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格局。
然而,冷战时期的文化外交与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双方的文化传播都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导致文化交流往往不够纯粹和真诚。
很多时候,文化作品被当做政治宣传的工具,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浅谈美国文化
![浅谈美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cea89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b.png)
浅谈美国文化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特色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美国的价值观、社交礼仪、娱乐文化以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对美国文化展开探讨。
一、价值观与信仰美国是个注重个人自由、平等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
这种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他们对权利和自由的不断追求。
在美国,个人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人们鼓励个人追求梦想和实现个人成功。
宗教对美国人的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国是个信仰多元的国家,基督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信仰。
虽然美国政府法律上保持着对宗教信仰的中立,但信仰仍然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虔诚的美国人会定期参加教堂活动,宗教价值观念也会在社会道德和行为准则中起到指导作用。
二、社交礼仪与交际方式美国社交礼仪强调尊重和礼貌,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准则被广泛遵守。
当人们见面时,握手是常见的问候方式,同时还会互相问候“你好”或“你最近怎么样”。
在正式场合,人们通常会以姓氏称呼对方,而在更亲密的关系中,则可直呼其名。
美国人注重时间观念,准时非常重要。
在商务会议、约会或社交聚会中,迟到被视为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同时,美国人也十分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
在交流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常态,与陌生人之间的身体接触非常罕见。
三、娱乐文化与文化产业美国的娱乐文化闻名世界。
好莱坞的电影产业、音乐产业和电视剧等,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追逐的潮流。
美国电影以其高质量的制作和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全球观众的眼球。
美国的音乐产业也培育了众多知名音乐家和偶像,激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风潮和热潮。
此外,美国的体育文化也备受关注。
篮球、美式足球和棒球等运动在美国享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商业价值。
超级碗、NBA总决赛等赛事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体育盛事,吸引着无数粉丝的关注。
四、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多元,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之间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美国文化与外交》有感
王晓德教授的着作《美国文化与外交》以美国文化为切入口来研究美国外交,突破以往外交史学研究的陈旧模式,对美国外交的历史文化渊源做了一个深层次的剖析,揭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实质。
这本书观点精辟独到,使人耳目一新,填补了国内从文化角度研究大国外交的空白,是美国外交研究的扛鼎之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的发展变化,视角往往集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战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上,然而对文化因素则较少涉及。
我国学者较少研究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而文化背景往往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国家只有通过其代表国家利益的精英人物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与影响,而这些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人物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执行过程中,必然有意无意地把固存于他们意识深层中的符合本国家、本民族理念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出来,给本国的对外政策打上明显有别于他国的烙印。
因此,考察、分析美国外交的文化背景,可以使我们对美国外交活动的特征,如天赋使命思想、种族优越感、孤立情绪、扩张倾向等,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影响美国外交的文化因素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天赋使命思想。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思想来源于基督教的救世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美国对人类的历史发展和命运承担着一种特殊的责任,负有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
这种思想来源于从英国飘洋过海来到美国的清教徒,“上帝的选民”这一概念使它们自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洁身清高,竭力通过自己在尘世的行为来证明上帝对自己的“恩宠”,他们要“按照主的旨意,他们将要变荒野为文明,使之成为伊甸园,成为乐园”。
他们便把固存于自己思想中的命定论与开拓一个新世界的神圣计划结合在一起,在这里播下了美国“天赋使命”的种子。
上帝的选民、山巅之城、希望之乡等说法便是他们在尘世履行上帝赋予他们的特殊使命的表述。
清教徒这种宗教观深深地影响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在思想意识上成为美国文化的“灵魂”。
清教对美国文化的影响恰恰是发轫于这批移民始祖的思想,尤其是“上帝的选民”这一概念在美国立国后更成为把美国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区别开来的主要标
志之一,这一概念并在开发新大陆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涵义,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天赋使命思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白人文化之中,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不断体现出来,使它完全变成服务于实现美国战略利益的一种工具。
美国领导人经常奢谈什么对世界的“责任”、“义务”和“使命”,即是这种思想的表现,美国领导人所谓的履行“责任”转化成对弱小国家事物的干涉,结果并不会带给被干涉国家民主和自由,相反会给本来就不太安宁的局面注入新的不安定因素,比如美国攻打伊拉克,干涉叙利亚、乌克兰问题等,天赋使命的观念成为推行美国价值观,干涉别国内政的托辞。
其二,务实传统。
这种传统起源于早期移民征服和在开发新大陆过程中,他们面对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艰苦环境,真正使它们能够在这块大陆上生存下来的是务实的劳作精神。
他们的“吃苦耐劳、勤俭奋斗、个人主义、奋勇向前的务实精神深深地根植于这块大陆上形成的文化之中”,成为美利坚民族在推进北美大陆向前发展时所表现出的明显特征。
美国务实传统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功利主义,对功利主义的追求贯穿于延续数百年的征服过程之中,并逐渐成为了美国人的一种特质。
美国人在处理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无不表现出实用的精神,他们判断事物一般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空想。
这种注重功利的实用精神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务实的文化传统赋予美国外交以功利主义色彩——追求现实的国家利益。
美国的对外关系尽管常常貌似“理想主义”,但是很难掩饰住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一个国家的外交,总是以追求最大的现实利益为其外交目标,美国也不例外,“务实”作为美国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同样对美国决策者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发生显而易见的影响。
美国很多领导人如里根、克林顿等的外交都打上了“务实”的烙印,以实现其强权政治。
其三,扩张倾向。
扩张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扩张是体现在美国白人文化中的一根永恒主线”。
美国的前身北美13个殖民地本身就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美国移民的始祖来自不列颠帝国,虽然他们对母国抱有怨恨,但很难在文化上隔断与母国千丝万缕的联系,扩张意识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继承了母国的扩张意识。
所以,扩张意识一开始就在移民始祖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他们一踏上新大陆,便开始了向西拓殖过程。
同时,这种扩张意识又主要起源于天赋使命观,这种使命观是盎格鲁一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宿命
论在美国文化中的反映,即认为扩张是实现上帝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这种扩张意识还受到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的影响,其思想“国内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需要积极的帝国扩张”,被美国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所接受像富兰克林等,从而推动了扩张。
正是美利坚民族文化中的这种扩张意识,驱使独立后的美国迅即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美国的扩张包括版图扩张、海外经济扩张和文化扩张等内容。
“尽管领土扩张已经成为过去,经济扩张也在采取更为隐蔽的形式,文化扩张也往往遇到异族他国的抵制”,但美国非常热衷于文化扩张,力图用自己“优越”的文化取得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美国政府要求或者强迫在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其形式完全变成了一种单向行为的文化渗透,其目的也完全超出了文化交流的本来意义,这无疑是给所有国家,特别是给在价值观念上与美国差别较大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本书材料扎实可靠,文字优美流畅。
仅在书末列出的主要参考文献书目中,中文书目就有50种,西文书目达18种,这表明作者在研究中参考了大量的中外文资料。
后记别具一格,引人深入思考。
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书中有的地方引文过多,从而冲淡了着者的论述;在论证过程中所举的实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多为美国对拉美,美国对中国,美国对日本等国的外交实例,关于美国对欧洲的外交实例提及不多。
但瑕不掩喻,《美国文化与外交》仍不失为视角新颖、论据充分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