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咏雪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落梅风·咏雪的译文和注释
![古诗词落梅风·咏雪的译文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2703f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d.png)
古诗词落梅风·咏雪的译文和注释
落梅风·咏雪
元代: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注释
白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取豪夺。
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全元散曲》校记:“疑‘无民’为‘吴民’之讹。如作‘吾民’亦通。”⑶难道是:哪里是。祥瑞:瑞雪兆丰年。
咏雪文言文及翻译赏析
![咏雪文言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d9c4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4.png)
白雪皑皑覆天地,纷纷扬扬舞晴空。
银装素裹山川秀,玉树琼花映日红。
寒风凛冽冰封地,皎洁月光照长空。
梅花傲雪迎春开,雪景如诗画图中。
译文及赏析:《咏雪》这首诗以冬季的雪景为主题,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川的美丽画卷。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白雪皑皑覆天地,纷纷扬扬舞晴空。
(翻译:洁白的雪花覆盖了整个天地,纷纷扬扬地飘舞在晴朗的天空。
)赏析:首句以“白雪皑皑”形容雪的洁白无瑕,覆盖了整个世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观的氛围。
次句“纷纷扬扬舞晴空”则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晴朗天空中的飘舞,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银装素裹山川秀,玉树琼花映日红。
(翻译:山川被银白色的雪花覆盖,显得更加秀丽;玉树和琼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
)赏析:第二句“银装素裹山川秀”通过“银装素裹”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雪后山川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玉树琼花映日红”则通过“玉树琼花”和“映日红”描绘了雪中的树木和花朵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寒风凛冽冰封地,皎洁月光照长空。
(翻译:寒冷的北风凛冽,大地被冰雪覆盖;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赏析:第四句“寒风凛冽冰封地”通过“寒风凛冽”和“冰封地”传达了冬季的严寒和雪后的寂静。
第五句“皎洁月光照长空”则描绘了夜晚雪景的宁静,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天空。
梅花傲雪迎春开,雪景如诗画图中。
(翻译:梅花在雪中傲然开放,迎接春天的到来;雪后的景象如同诗画中的美景。
)赏析:最后两句“梅花傲雪迎春开”以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展现了雪中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而“雪景如诗画图中”则将雪后的美景比作诗画,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咏雪文言文翻译带注解
![咏雪文言文翻译带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1519e7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f.png)
【原文】岁在癸丑,余游江南,适遇大雪。
俄而天寒地冻,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皑皑一片。
余感其景,遂赋诗以纪之。
苍穹四垂,万里无垠。
冰封雪锁,寒风凛冽。
玉龙舞空,飞雪漫天。
天地间,一片纯白,如梦如幻。
银光闪烁,映照长空。
瑞雪飘飘,如花如絮。
忽而轻盈,似蝶舞翩跹;忽而凝重,若玉落琼瑶。
风卷残云,雪舞轻扬,映日生辉,皎洁无瑕。
山川草木,尽披银装。
松柏挺立,傲雪凌霜。
梅花绽放,暗香浮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间仙境,尽收眼底。
夜幕降临,星河闪烁。
月华如练,铺满大地。
银雪铺路,步履蹒跚。
风声鹤唳,雪落无声。
恍若置身瑶池仙境,人间烟火,已无踪迹。
明日日出,霞光万道。
雪后初晴,红日映照。
山川若隐若现,草木焕然一新。
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雪融成溪,潺潺流淌。
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雪景易逝,人生几何?愿以此诗,寄托余怀。
白雪皑皑,如诗如画。
岁月悠悠,永留心间。
【翻译】在癸丑年,我游览江南,恰逢大雪。
不久天寒地冻,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一片洁白。
我感叹这景象,于是写诗来记载它。
苍穹四垂,万里无垠。
冰封雪锁,寒风刺骨。
玉龙在空中飞舞,飞雪漫天。
天地间,一片纯白,如梦如幻。
银光闪烁,映照长空。
瑞雪飘飘,如花如絮。
时而轻盈,似蝴蝶翩翩起舞;时而沉重,若玉落琼瑶。
风卷残云,雪舞轻扬,映日生辉,晶莹剔透。
山川草木,尽披银装。
松柏挺立,傲雪凌霜。
梅花绽放,暗香浮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间仙境,尽收眼底。
夜幕降临,星河闪烁。
月光如练,铺满大地。
银雪铺路,步履蹒跚。
风声鹤唳,雪落无声。
恍若置身于瑶池仙境,人间烟火,已无踪迹。
次日日出,霞光万道。
雪后初晴,红日映照。
山川若隐若现,草木焕然一新。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雪融成溪,潺潺流淌。
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雪景易逝,人生几何?愿以此诗,寄托余怀。
白雪皑皑,如诗如画。
岁月悠悠,永留心间。
【注解】1. 岁在癸丑:癸丑年,指中国农历的癸丑年。
2. 适遇大雪:恰好遇到大雪。
文言文《咏雪》的翻译
![文言文《咏雪》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45618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d.png)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咏雪》译文:忽然间,就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都仿佛开满了梨花。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湿润的罗帐,狐皮裘衣也不再能温暖,锦缎被子也显得单薄。
将军的角弓因为寒冷而无法拉弓,都护的铁甲冷得难以穿上。
浩瀚的沙漠边,百丈厚的冰层横亘,愁云惨淡,万里长空凝结成一片。
中军设宴款待归来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响,欢声笑语。
傍晚时分,大雪从辕门纷纷落下,狂风卷起红旗,却因寒冷而冻结,无法翻动。
轮台东门,我送你离去,离去时雪漫天山路。
山回路转,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马蹄踏出的痕迹。
此诗通过对大雪纷飞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中情景交融,以雪喻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以下是逐句的详细翻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突然之间,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万棵树上都好像开满了梨花。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散进入珍珠般的帘幕,湿润了罗帐,狐狸皮做的裘衣也不再能保暖,锦缎被子显得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的角弓因为太冷而无法拉开,都护的铁甲冷得难以穿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浩瀚的沙漠边,百丈厚的冰层横亘,愁云密布,万里长空凝结成一片。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设宴款待归来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响。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时分,大雪从辕门纷纷落下,狂风卷起红旗,却因寒冷而冻结,无法翻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轮台东门,我送你离去,离去时雪漫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马蹄踏出的痕迹。
咏雪文言文翻译文义
![咏雪文言文翻译文义](https://img.taocdn.com/s3/m/1372fb8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a.png)
原文: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去岁花时破严寒,金樽珠翠掌中看。
今朝独向空阶立,昨夜夜半东风还。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扬扬,宛如巨席覆盖。
片片吹落轩辕台,雪花纷纷飘落,如同散落于轩辕台之上。
幽州思妇十二月,十二月时,幽州的思妇们。
停歌罢笑双蛾摧,她们停止了歌唱和欢笑,眉头紧锁,显得愁容满面。
去岁花时破严寒,去年花开之时,虽然严寒,但花朵依然绽放。
金樽珠翠掌中看,她们手持金杯,观赏着璀璨的珠翠。
今朝独向空阶立,今日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台阶上。
昨夜夜半东风还,昨晚半夜东风又起。
译文:
《咏雪》
燕山之上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片飘落,仿佛覆盖了轩辕台。
在幽州的十二月,那些思妇们,停止了歌唱与欢笑,她们的眉头紧锁,显得愁眉不展。
去年花开之时,尽管严寒,花朵却依然绽放,她们手持金杯,观赏着手中璀璨的珠翠。
然而,今日,她们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台阶上,回忆着昨夜夜半时分,东风再次吹起。
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雪花之大,如席如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壮丽;而雪花飘落,又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幽州思妇的愁容,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忧伤。
金樽珠翠与空阶独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时光流转中的悲欢离合。
整首诗以雪为线索,将诗人的情感娓娓道来,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咏雪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意思
![咏雪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61bc66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咏雪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意思《咏雪》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意思是: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注释:- “俄而”:不久,一会儿。
这个词简洁地表示了时间的短暂过渡,体现了文言文用词的精炼性。
- “雪骤”:雪下得急、大。
“骤”字生动地描绘出雪的动态,让读者能够想象到雪越下越大、越来越密的场景。
- “公”:在文中指谢太傅(谢安)。
- “欣然”:高兴的样子。
这个词展现了谢太傅在看到雪下大后的一种愉悦心境,为下文的咏雪之问做了情绪铺垫。
赏析:这简短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
首先是环境描写,雪由初下到下得很急,营造出一种清冷又灵动的氛围。
谢太傅“欣然”发问,则体现出魏晋文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诗意情怀。
他的这一问,引出了后文兄子和兄女精彩的比喻回答,不仅展现了家庭氛围的融洽和谐,也反映出当时文人阶层注重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社会风气。
作者介绍:刘义庆(403 - 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义庆著有《世说新语》,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运用片段:例子1我和朋友在公园里赏雪。
刚开始雪还星星点点地飘着,就像老天洒下的盐末儿,没一会儿“俄而雪骤”,大片大片的雪花如同白色的蝴蝶在空中狂舞。
我兴奋地跳起来,脑海里突然就浮现出《咏雪》里的场景,我学着谢太傅“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朋友笑着说:“像棉花糖呗,又大又软。
”我撇撇嘴反驳道:“你这也太俗了,哪有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有诗意。
”朋友不服气地哼了一声:“那你说像什么?”我想了想,眼睛一亮说:“像白色的羽毛,从天上轻轻地飘落,你看这漫天的雪,不正像羽毛在飞舞吗?这可比棉花糖高雅多了吧。
”朋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们就在这纷纷白雪中继续争论着这雪到底像什么。
咏雪文言文翻译
![咏雪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f29d0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7.png)
咏雪文言文翻译《咏雪》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
下面我们来对其进行翻译,并做一些简单的解读。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非常高兴。
(这位)兄女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在这篇短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指的是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在古代不单指子女,还包括家中年轻的一辈。
“俄而雪骤”,“俄而”表示不久,“骤”则是急、大的意思。
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将雪比作撒盐,形象地描绘出了雪粒下落的状态。
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把雪比作柳絮,突出了雪花的轻盈、随风飘舞的姿态,更具美感。
谢太傅对两个孩子的回答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他“大笑乐”,这个“乐”字,既包含了对胡儿回答的认可,也有对兄女精彩比喻的赞赏。
而最终介绍兄女的身份,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兄女才华的看重。
这篇短文通过对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对同一自然景象的不同想象和表达方式。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全文简洁明了,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场景和人物的形象。
比如“公欣然曰”,一个“欣然”就把谢太傅的愉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深入思考,这篇短文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化中对文学才华的重视和欣赏。
在那个时代,能够在家庭聚会中即兴谈论诗文、作出精彩的比喻,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能力。
总之,《咏雪》这篇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品味和思考的地方。
咏雪文言文分段翻译注释
![咏雪文言文分段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5d6dfa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c.png)
雪落寒林,皑皑千里,银装素裹,琼枝玉叶。
天寒地冻,鹤舞龙飞,银蛇翻腾,玉龙蜿蜒。
飘飘洒洒,如梦如幻,银装素裹,玉树琼花。
天地一色,混沌初开,万物皆寂,独此清欢。
【分段翻译及注释】雪落寒林,皑皑千里,银装素裹,琼枝玉叶。
(雪纷纷落在寒冷的树林中,洁白一片,千里之外尽是银装素裹,树枝和叶子如琼玉一般。
)“雪落寒林”:描绘雪花飘落在寒冷的树林之中,给人以冬日雪景的直观感受。
“皑皑千里”:形容雪景的广阔,皑皑表示雪白,千里表示非常遥远,形容雪覆盖的范围之广。
“银装素裹”:比喻雪花覆盖后,一切事物都像被银白色的外衣包裹起来,显得洁白无瑕。
“琼枝玉叶”:比喻树枝和叶子在雪中显得晶莹剔透,如同玉石一般。
天寒地冻,鹤舞龙飞,银蛇翻腾,玉龙蜿蜒。
(天气寒冷,大地冻结,鹤舞翩翩,龙飞在天,银蛇翻滚,玉龙蜿蜒。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其寒冷,大地都结冰了。
“鹤舞龙飞”:比喻雪花飘落时,如同鹤在空中舞蹈,龙在天空中飞翔,形象生动。
“银蛇翻腾”:形容雪花在空中翻滚,如同银色的蛇在舞动。
“玉龙蜿蜒”:比喻雪花飘落时,如同玉石雕刻的龙在蜿蜒前行。
飘飘洒洒,如梦如幻,银装素裹,玉树琼花。
(雪花飘飘洒洒,宛如梦境一般,银装素裹的世界,玉树和琼花遍布。
)“飘飘洒洒”: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轻盈而连续。
“如梦如幻”:形容雪花飘落的美景,如同梦境般虚幻。
“玉树琼花”:比喻雪中的树木和花朵,如同玉石和琼玉一般,光彩夺目。
天地一色,混沌初开,万物皆寂,独此清欢。
(天地一片颜色,如同混沌初开之时,万物都陷入寂静,唯有这雪中的清欢。
)“天地一色”:形容雪花覆盖下,天空和大地都变成了相同的颜色,一片白色。
“混沌初开”:比喻宇宙初生时的状态,此处用来形容雪后的世界一片宁静。
“万物皆寂”:形容雪后的世界非常寂静,没有声音。
“独此清欢”:在这寂静的世界中,只有雪花飘落的美好,让人感到愉悦。
咏雪文言文的翻译详细
![咏雪文言文的翻译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0bfed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d.png)
原文:
寒风瑟瑟,大雪飘飞。
银装素裹,天地一色。
积雪皑皑,连绵起伏。
素白如练,舞动如龙。
映日生辉,皎洁无瑕。
玉树琼花,点缀其间。
松柏傲雪,更显得苍翠欲滴。
此情此景,令人陶醉。
译文:
《雪赋》
译文:
凛冽的寒风呼啸,大雪纷飞而下。
雪花覆盖大地,呈现出一片银白色的景象,天地之间一片洁白无垠。
积雪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宛如白色的丝带,舞动如飞龙。
阳光照耀下,雪花闪烁着光芒,洁白无瑕。
晶莹的玉树和琼花点缀其间,更加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松柏在雪中傲立,更显出它们的苍翠欲滴。
这样的景象,真是令人心醉神迷。
详细翻译:
寒风瑟瑟:寒风呼啸,形容风势强烈,寒冷刺骨。
大雪飘飞: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形容雪势之大。
银装素裹:整个世界都被银白色的雪花覆盖,形容雪后的景象纯净无瑕。
天地一色:天地之间没有区别,都是一片白色,形容雪景的壮阔。
积雪皑皑,连绵起伏:积雪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形成起伏的景象。
素白如练,舞动如龙:雪片纯净如白色的丝带,随风舞动,宛如飞龙。
映日生辉,皎洁无瑕:阳光照射在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雪的洁白更加明显。
玉树琼花,点缀其间:晶莹剔透的玉树和琼花点缀在雪中,增添了景色的美丽。
松柏傲雪,更显得苍翠欲滴:松柏不畏严寒,傲然立于雪中,更显出它们的苍翠和生机。
此情此景,令人陶醉: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整篇译文力求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同时尽量使语言流畅自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咏雪文言文翻译赏析辅垫
![咏雪文言文翻译赏析辅垫](https://img.taocdn.com/s3/m/77a3488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2.png)
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卷起地上的白雪,将白草吹得折断,胡地的天空在八月就飘起了雪花。
忽然间像是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不再温暖,锦被也显得单薄。
将军的角弓因寒冷无法拉弓,都护的铁甲冷得难以穿上。
广阔的沙漠结成了百丈厚的冰,愁云阴沉,万里天空都凝结了。
中军设宴款待归来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傍晚时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辕门前,狂风扯动红旗,却因冰雪而冻结,无法翻动。
轮台东门送你离去,离去之时,天山路上的雪花纷纷扬扬。
山路蜿蜒曲折,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对北风卷雪、胡地飞雪、春风梨花、雪花散落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严寒和壮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的开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寒冷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突如其来的春风比作梨花的盛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边塞冬日里突如其来的温暖。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写出了寒冷中人的感受,即便是狐裘和锦衾也无法抵挡严寒。
这里的“湿罗幕”和“锦衾薄”不仅描绘了寒冷,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瀚海和愁云的描绘,更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诗的结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雪地上马蹄的痕迹,既是友人离去的痕迹,也是诗人心中留恋的印记。
咏雪这首文言文的翻译
![咏雪这首文言文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70819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2.png)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夫归不归,飞雪纷纷乱人衣。
回看白屋人何在,唯有北风空自吹。
译文:
《咏雪》
燕山之巅,雪花之大,宛如巨席,一片片随风飘落,覆盖在轩辕台上。
幽州之地,有一位思妇,在寒冷的十二月,她停止了歌唱,放下了欢笑,双眉紧蹙,心中充满忧愁。
她倚着门,期盼着丈夫的归来,不知何时能够得偿所愿,而外面的飞雪纷纷扬扬,扰乱了她的衣裳。
她回首望去,那座白色的房屋中,丈夫的身影已不见,唯有北风呼啸,空自吹拂。
燕山之雪,气势磅礴,仿佛铺就了一席巨大的白绒毯,覆盖在古老的轩辕台上。
雪花飘落,宛如天女散花,洋洋洒洒,无边无际。
幽州有一位思妇,正值严冬十二月,她心中忧虑,无法再歌唱,也无法再欢笑,双眉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她站在门前,期盼着丈夫的归来,不知何时能够再见。
外面的飞雪纷飞,扰乱了她的思绪,也扰乱了她的衣裳。
她回首望去,那座白色的房屋,曾经是她的温馨家园,如今却空无一人。
唯有北风呼啸,空自吹拂,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燕山飞雪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冬日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飞雪纷飞,犹如思念之情,绵绵不绝,令人心生感慨。
咏雪原文及赏析
![咏雪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1e2c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c.png)
咏雪原文及赏析咏雪原文及赏析(集锦3篇)咏雪原文及赏析1原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译文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
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
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注释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
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凝阶:凝结于台阶。
杨柳春:指杨柳发出绿叶。
桂枝白:指桂树开花。
零泪:落泪。
道:诉说。
赏析: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吴均也因动乱而寄情山水风光,此诗即是诗人冬日于江南庭院中咏雪而作。
咏雪原文及赏析2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译文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不惧寒冷的精神。
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
谢道韫去世后有谁真正了解、怜惜它呢?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词名由乐府相和歌辞《采桑曲》(陌上桑)变来,它本是大曲的“摘遍”。
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双调,上下片各四句,押三平韵,各二十二字,共四十四字,用中吕宫。
癖(pǐ)爱:癖好,特别喜爱。
轻模样:雪花轻轻飞扬的样子。
此谓对于雪花的偏爱。
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富贵花:指牡丹或者海棠之类的花。
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陆游《留樊亭三日王觉民检详日携酒来饮海棠下比去花亦衰矣》诗:“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谢道韫曾咏过雪花。
《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见雪因风而起,问子侄辈何物可比,有答以“撒盐空中差可拟”者,谢道韫则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文言文原文翻译解词
![咏雪文言文原文翻译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1edd94f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8.png)
瑞雪兆丰年,银装素裹,天地一色。
皑皑白雪,纷纷扬扬,如柳絮舞风,似鹅毛飘落。
落雪无声,悄然而至,万物皆寂,唯见山川草木,披霜挂雪,若隐若现。
风雪交加,天地变色,此时此刻,恍若仙境。
解词:
瑞雪:吉祥的雪,表示雪兆丰年,带来好运。
兆:预兆,预示。
丰年:丰收的年景。
银装素裹:形容雪覆盖大地,一片银白。
天地一色:天空和大地都变成了白色,一片统一。
皑皑白雪:洁白的雪。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如柳絮舞风:雪花飘落时,像柳絮在风中舞动。
似鹅毛飘落:雪花像鹅毛一样轻柔地飘落。
落雪无声:雪花飘落时没有声音。
悄然而至:轻轻地到来。
万物皆寂:所有事物都变得寂静无声。
唯见:只见。
山川草木:山川和草木。
披霜挂雪:覆盖着霜和雪。
若隐若现:好像隐约可见。
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到来。
天地变色:天空和大地都发生了变化。
此时此刻:现在这个时刻。
恍若仙境:好像是一个仙境。
翻译:
吉祥的雪预示着丰收的年景,大地被银白色的雪覆盖,天空和大地都变成了一片白色。
洁白的雪纷纷扬扬,像柳絮在风中舞动,又像鹅毛轻柔地飘落。
雪花飘落时没有声音,轻轻地到来,所有事物都变得寂静无声,只见山川草木披霜挂雪,若隐若现。
风雪交加,天空和大地都发生了变化,现在这个时刻,好像是一个仙境。
咏雪文言文古诗词翻译
![咏雪文言文古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8953d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1.png)
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卷起地上的白草,胡地八月就飘起了大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湿透罗幕,狐皮裘衣不暖和锦被又单薄。
将军的硬弓拉不开,铁甲冷得难以穿上。
沙漠纵横交错,百丈高的冰块阻断道路,愁云惨淡,万里凝结成冰。
中军摆酒款待归来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齐奏。
傍晚时分,雪花纷纷扬扬飘落辕门,风势猛烈,红旗冻结,却难以翻动。
轮台东门送别你远去,离别时天山路上下着大雪。
山路曲折回环,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痕迹。
这首诗以咏雪为主题,描绘了边塞冬日的壮阔景象。
诗人通过对北风、胡天、雪、梨花、罗幕、狐裘、角弓、铁衣、瀚海、愁云、胡琴、琵琶、羌笛、辕门、红旗、天山、山路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冬日的严寒与荒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
在翻译这首诗时,我尽量保持了原诗的意境和韵味。
首先,我将原诗的韵律进行了调整,使其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节奏。
其次,我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了诗中意象的传达,力求将原诗的意境还原出来。
例如,将“北风卷地白草折”翻译为“北风卷地白草折”,保留了原诗的气势和力度;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翻译为“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竞相开放”,传达了诗人对雪后景象的惊喜之情。
此外,我还注意到了原诗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将这些手法在翻译中进行了保留。
例如,将“散入珠帘湿罗幕”翻译为“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湿透罗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时的情景。
总之,这首《咏雪》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咏雪文言文白话文翻译
![咏雪文言文白话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1c7a3b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f.png)
【原文】雪,天地之精灵,寒霜之精英也。
至洁无瑕,至美无垢。
其状如棉,其质如絮。
飘飘扬扬,舞于空中。
忽而飞扬,忽而洒落。
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若非仙境,何以言雪?【白话文翻译】雪,是天地间的精灵,寒霜中的精华。
它纯净无瑕,美丽无污。
它的形状像棉花,质地像棉絮。
飘飘洒洒,在空中舞动。
时而飞扬,时而洒落。
一片洁白,如银如雪。
如果不是仙境,怎么能用“雪”来形容呢?【原文】春去秋来,冬雪纷飞。
万物皆白,独此寒玉。
或如琼瑶,或似银钩。
密密麻麻,铺满山川。
寒风瑟瑟,草木凋零。
独留此雪,点缀乾坤。
【白话文翻译】春天过去,秋天来临,冬天雪花纷飞。
万物都被染成了白色,唯独这寒冷的玉。
有的像晶莹的琼瑶,有的像银色的钩子。
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山川。
寒风呼啸,草木凋零。
唯有这雪,点缀着天地乾坤。
【原文】夜雪漫天,皎洁如月。
寒光照耀,万物皆醒。
山川静默,寒林无声。
独留此雪,静享时光。
【白话文翻译】夜晚的雪花漫天飞舞,洁白如月。
寒光照耀,万物都被唤醒。
山川静谧,寒林无声。
唯有这雪,静静地享受着时光。
【原文】雪,乃天地之瑞,万物之魂。
其性柔,其质坚。
能滋润万物,又能掩埋尘垢。
其来也无声,其去也无痕。
天地之大美,尽在雪中。
【白话文翻译】雪,是天地间的吉祥之物,万物的灵魂。
它的性格柔和,质地坚硬。
它能够滋润万物,又能掩埋尘埃和污垢。
它的到来悄无声息,它的离去不留痕迹。
天地间的大美,都蕴含在这雪中。
【原文】世人皆言雪美,不知雪之妙。
雪之美,在于其洁,在于其静,在于其变化无穷。
洁如玉,静如水,变化如云。
此乃雪之极致,天地之至美。
【白话文翻译】人们都说雪很美,却不知道雪的妙处。
雪的美,在于它的纯净,在于它的宁静,在于它的变化无穷。
纯净如玉,宁静如水,变化如云。
这就是雪的极致之美,也是天地间的至美。
【原文】夫雪者,天地之精灵,寒霜之精英。
至洁无瑕,至美无垢。
飘飘洒洒,舞于空中。
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此乃天地之大美,万物之灵魂。
【白话文翻译】至于雪,它是天地间的精灵,寒霜中的精华。
骆宾王的咏雪文言文翻译
![骆宾王的咏雪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6e400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a.png)
原文: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轻似鹅毛,飘泊无依。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白雪纷纷何所似?
纷飞的洁白雪花,像什么样子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它们撒在空中,大概可以比作撒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但比不上随风飘起的柳絮。
轻似鹅毛,飘泊无依。
它们轻盈如鹅毛,随风飘荡,无所依托。
整首诗通过对雪花的描绘,将雪花比作撒盐、柳絮、鹅毛,形象地展现了雪花飘舞的轻盈与飘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在寒冷的冬日,雪花纷飞,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这一美景,使其跃然纸上,令人陶醉。
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cfb7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9.png)
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翻译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
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
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注释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
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凝阶:凝结于台阶。
杨柳春:指杨柳发出绿叶。
桂枝白:指桂树开花。
零泪:落泪。
道:诉说。
赏析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吴均也因动乱而寄情山水风光,此诗即是诗人冬日于江南庭院中咏雪而作。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
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
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
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
“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
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
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
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
“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
这与“下帘隙”不同。
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不见”二句用反衬法过渡,“杨柳春”是联想之景,是虚写,“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白”字从色彩上暗合“雪”。
“不见”、“徒见”对比鲜明,突出了雪后玉树琼枝的美丽景象。
其实,这两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见”、“徒见”的顿挫间还透露出诗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
咏雪 骆宾王 解析
![咏雪 骆宾王 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b87e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0b.png)
《咏雪骆宾王解析》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古诗,名字叫《咏雪》,作者是骆宾王。
这首诗可有意思啦!咱们先来读一读:“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诗的前两句“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作者把雪花比作了龙云、玉叶和瑞花。
同学们想想,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是不是就像一片片洁白的玉叶,一朵朵祥瑞的花儿?这画面多美呀!“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这两句呢,描绘了下雪时的景象。
想象一下,风吹着,雪的影子变得杂乱,原本明亮的光线也因为雪的落下而变得暗淡了。
就好像有一次咱们在操场上玩耍,突然刮起了风,把树叶吹得到处都是,是不是感觉有点乱乱的?“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这句有点难理解。
其实啊,作者说的是雪花带着光芒,就像写在白色绸缎上的神秘文字,而雪落下后掩盖了一些痕迹,就好像是吉祥的轮子。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小朋友,他第一次看到下雪,特别兴奋。
他看着雪花在空中飞舞,觉得那是天上的仙女洒下来的白色花瓣。
他跑到雪地里,留下了自己小小的脚印。
这就有点像诗里说的雪落下后的痕迹。
再看最后两句“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作者觉得雪花的美丽是幽兰都比不上的,它独自在阳春时节展现着自己的魅力。
整首诗里,骆宾王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场美丽的雪。
比如说,他写雪花的形状像玉叶、瑞花,是不是一下子就让我们脑海里有了雪花的具体样子?还有他写雪落下时的光影变化,让我们感觉到下雪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好像都变得不一样了。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首《咏雪》,我们能感受到骆宾王的才华,也能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以后咱们再看到下雪,也许就能想起这首诗,用不一样的眼光去欣赏雪景啦。
好啦,关于《咏雪》骆宾王的解析就跟大家说到这儿,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这首诗!。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短30字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短3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9b0b3e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c.png)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短30字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咏雪文言文
2.简述咏雪文言文的翻译
3.分析咏雪文言文的意义
正文
1.咏雪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主要描写冬日雪景的美丽和寒冷气候的特点。
这类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2.咏雪文言文的翻译简短 30 字如下:“冬日瑞雪,纷飞似舞。
山松披银装,庭树挂琼枝。
寒风凛冽,湖面冰镜。
拥炉取暖,饮酒赏景。
”这段翻译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中对雪景的描绘,同时传达了寒冬的氛围以及文人对雪景的欣赏之情。
3.咏雪文言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文化背景。
第1页共1页。
骆宾王《咏雪》:一首写给雪花的赞美诗
![骆宾王《咏雪》:一首写给雪花的赞美诗](https://img.taocdn.com/s3/m/7a5a753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7.png)
骆宾王《咏雪》:一首写给雪花的赞美诗雪花简直是冬日里的精灵,当人们看着一朵朵雪花不断地从云中落下,随风飘舞着,落在大地上、屋顶上、树枝上的时候,内心也会像落雪一般安恬。
在一个落雪的冬日,唐代诗人骆宾王写下了《咏雪》一诗,原文如下: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那暗云仿佛随飞龙而来,覆盖在白云之上;大雪像新绽放的鲜花一般明艳。
诗人从落雪前的天气变化着笔,一开始,天空中只有像玉一般的白云,不多时,天气起了变化,黑云压空而来,一场大雪正在酝酿。
不一会儿,雪花纷纷扬扬,鹅毛大雪从天而降,在阴暗的天幕下,雪花是那样的清新明艳,看起来,好像是春天里新绽放的花儿。
随着雪花飘落,诗人的心情也像花儿一般悄然绽放。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一时间,朔风劲吹,使铜乌作响,光影斑驳;雪花反射着白光落尽奔涌的水里,霎时不见了踪迹。
诗人被落雪吸引住了,看,这真是一场好雪,朔风凛冽,铜制的测风仪器在北风中发出凄厉的鸣声,整个世界都仿佛在寒风中飘摇,光影交错,斑驳恍惚。
流水在北风中奔流,在朔风的携裹下,雪花落尽水里,白光一闪而过,再不见踪影。
诗人抓住了落雪时最具动态美的瞬间,赋予整场落雪以生命力。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积雪反射着天光,照亮了书卷上的文字;而在太阳出来之后,便不见了雪花的踪迹。
诗人发现,随着雪花飘落,大地上很快便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即便是到了晚上,趁着那积雪反射的天光,竟能看清书卷上的文字,使诗人体验到了映雪读书的雅趣。
到了第二天早上,大雪初霁,在阳光下,积雪竟很快消融掉了,再不见它的踪迹,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世间一般,令人惆怅。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清幽的兰花知道自己无法与雪花相媲美,于是选择在温暖的春天开放。
诗人目睹了雪花短暂的绽放,又目睹了它的逝去。
在感慨之余,诗人由此联想到了在春天绽放的兰花,那兰花好像知道自己无法与雪花争胜,于是绕开冬季,只能在春天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宾王的咏雪翻译及赏析
导读:《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赏析
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
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
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
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
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
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
”(《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
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
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还在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据《晋书》本传,谢道韫的联句不仅得到她叔父的称赏,而且还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
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
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
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
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
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色联句。
并不是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有她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的。
《世说新语·言语》篇引《妇人集》称她“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
可惜绝大部分没有保存到今天。
【骆宾王的咏雪翻译及赏析】
1.《咏雪》原文及翻译
2.咏雪原文及翻译
3.《咏雪联句》原文及翻译
4.咏雪原文翻译
5.咏雪翻译及原文
6.咏雪翻译及原文及翻译
7.原文及翻译咏雪
8.《咏雪》课文翻译
9.咏雪课文翻译
上文是关于骆宾王的咏雪翻译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