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同济大学完整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PPT 课件
概念和意义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介绍和重要性,探讨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污染类型及成因
细致分析不同水污染类型的来源和成因,深入理解污染的根源及影响因素。
影响和危害
深入探讨水污染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广泛影响以及其潜在危害。
监测方法和技术
介绍水污染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如仪器设备、采样与分析等,确保准确的监 测结果。
控制策略和技术
讨论水污染控制的策பைடு நூலகம்和技术,包括源控制、处理和预防措施,以有效减少 和清除污染。
水处理工艺概述
概述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应用,涵盖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面的关键信 息。
物理处理技术介绍
介绍各种物理处理技术,如筛分、沉淀和过滤,以及其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 用。
化学处理技术介绍
探讨各种化学处理技术如氧化、沉淀和中和,以及它们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效果。
生物处理技术介绍
详细介绍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用于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污染源治理技术介绍
讨论污染源治理的关键技术,如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其在减 少污染源上的作用。
污水处理厂设计要点
指导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要点和准则,确保高效、可靠和经济的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水环境保护技术趋势
展望水环境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新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前景。
国内外水污染控制技术比较
对比国内外水污染控制技术,评估其效果、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技术选择提 供参考。
预防和治理水环境突发事件
介绍预防和应对水环境突发事件的关键策略和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
概念和意义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介绍和重要性,探讨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污染类型及成因
细致分析不同水污染类型的来源和成因,深入理解污染的根源及影响因素。
影响和危害
深入探讨水污染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广泛影响以及其潜在危害。
监测方法和技术
介绍水污染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如仪器设备、采样与分析等,确保准确的监 测结果。
控制策略和技术
讨论水污染控制的策பைடு நூலகம்和技术,包括源控制、处理和预防措施,以有效减少 和清除污染。
水处理工艺概述
概述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应用,涵盖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面的关键信 息。
物理处理技术介绍
介绍各种物理处理技术,如筛分、沉淀和过滤,以及其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 用。
化学处理技术介绍
探讨各种化学处理技术如氧化、沉淀和中和,以及它们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效果。
生物处理技术介绍
详细介绍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用于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污染源治理技术介绍
讨论污染源治理的关键技术,如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其在减 少污染源上的作用。
污水处理厂设计要点
指导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要点和准则,确保高效、可靠和经济的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水环境保护技术趋势
展望水环境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新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前景。
国内外水污染控制技术比较
对比国内外水污染控制技术,评估其效果、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技术选择提 供参考。
预防和治理水环境突发事件
介绍预防和应对水环境突发事件的关键策略和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
2019-2020年人教统编同济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讲课幻灯片
含磷化合物
磷也是有机物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仅次于氮的微生物生 长的重要元素。
磷主要来自:人体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涤剂、牲畜饲养场及 含磷工业废水。
危害: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破坏水体耗氧和复氧 平衡;使水质迅速恶化,危害水产资源。
化学性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
B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
有 需要的氧量(20℃,5d)。
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
机 主要污染特性(以mg/L为单位)。
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
化物后,测量载气中氧的减少量,称为总需氧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的相关关系。在水质条 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BOD与TOC或TOD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有机碳量
需氧量
TOC
TOD CODcr BODL BOD5 CODMn
污水有机物指标之间的关系
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指
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 总量,按离子状态可分为三类:氢氧化物
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标
重金属
重 类 序 具 钴 微 体金 金 号 有 、 生 ,作 重属 属 2一 锡 物 影1为 金主 砷 定 等 生 响-微 属要 等 毒 。 长 人83量 的指 生 害 , 体,金 主汞 物 性 使 健比属 要、 毒 的 蛋 康重元 危镉性一白。大素 害、显般质于。:铅著重凝4的生的固、金金物元铬属;逐属毒素、,级,性,镍如富也,一,锌集包抑般以、至括制指及铜人、
第九章 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
第一节 污水水质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
《水污染控制工程》幻灯片
• 那么 m=1/[1-(1-a/ D′) a为最末端2个出流孔口间距的2 倍,取0.08m;
• 出口孔径一般10-15mm,不得小于10mm。
• 每个出流孔口距滤池中心的距离(ri) ri=R〔i/m〕0.5 〔中 间间距大、外侧小〕R为布水半径〔D′/2〕,i为从池中心算 起,每个孔口的排列顺序,一般从300mm,开场逐步减少 到40mm。
投配池内设虹吸装置(间歇供水,使滤料排水后间歇充氧,生 物膜再生)。排水干管布设在滤池外表下0.5-0.8m,支(竖) 管依据喷咀效劳半径设置,高出滤料之上0.15-0.2m,竖管 上安装喷咀,通过喷咀均匀布水。
d、排水系统: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或集水槽), 见图5-2,汇水沟i=0.01-0.02(横向)、集水槽i=0.050.01(纵向-书中出错)。作用:排放处理后出水,保证间歇 阶段的通风(底部h≥0.6m);汇水沟宽0.15m,间距2.54.0m(与布水间距一致);排水沟内流速>0.7m/s;
《水污染控制工程》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五章 污水的生理处理 -生物膜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
2、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a、参与净化反响微生物多样化。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膜法具 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膜固着在载体上时间长或生物平 均停留时间〔泥龄〕长,其除细菌广泛存在外,世代时间长、 比增殖速度小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也大量存在,此外,丝 状菌,藻类众多,线虫、纤毛虫、轮虫以及昆虫等也都较广 泛地存在〔见P200表5-1〕。
• 出口孔径一般10-15mm,不得小于10mm。
• 每个出流孔口距滤池中心的距离(ri) ri=R〔i/m〕0.5 〔中 间间距大、外侧小〕R为布水半径〔D′/2〕,i为从池中心算 起,每个孔口的排列顺序,一般从300mm,开场逐步减少 到40mm。
投配池内设虹吸装置(间歇供水,使滤料排水后间歇充氧,生 物膜再生)。排水干管布设在滤池外表下0.5-0.8m,支(竖) 管依据喷咀效劳半径设置,高出滤料之上0.15-0.2m,竖管 上安装喷咀,通过喷咀均匀布水。
d、排水系统: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或集水槽), 见图5-2,汇水沟i=0.01-0.02(横向)、集水槽i=0.050.01(纵向-书中出错)。作用:排放处理后出水,保证间歇 阶段的通风(底部h≥0.6m);汇水沟宽0.15m,间距2.54.0m(与布水间距一致);排水沟内流速>0.7m/s;
《水污染控制工程》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五章 污水的生理处理 -生物膜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
2、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a、参与净化反响微生物多样化。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膜法具 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膜固着在载体上时间长或生物平 均停留时间〔泥龄〕长,其除细菌广泛存在外,世代时间长、 比增殖速度小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也大量存在,此外,丝 状菌,藻类众多,线虫、纤毛虫、轮虫以及昆虫等也都较广 泛地存在〔见P200表5-1〕。
水污染控制工程-同济大学完整1ppt课件
污水《、污水造综纸合工排业放、标钢准铁》工(业GB、8纺97织8─染1整99工6)业、肉类加
工工业、合成氨工业。精选编辑ppt
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水污染
(一)水污染的定义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使水的组成→及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动植物的生
存条件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损害、人类的生活和
(3)COD和BOD
生化需氧量(BOD) 化表学示需在氧有量氧(条C件OD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 体单化总积位剂指有水水为作在机样中m用一中炭有g时定所(/机有所条LT。有物O消件但机C所下耗)污生消,的染化耗水氧物需的中含化氧炭游各剂量量离种的不态有量能氧机,反的物以应数与氧微量化量生学,m物强常g/氧不用L 能表总降示需解。氧的量有(机T物OD的)量。
有机物(C、H、N 、S)被全部氧化时需氧量 (燃烧化学反应)
精选编辑ppt
17
第一章 绪论
5、水质标准
((11))地地表表水水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保22))护地地地下下面水水水质质体量量免标标受准准污染。
((《适33))地用污污下于水水水综综江质合合、量排排河标放放、准标标湖》准准泊(、G水B/库T1等48具4有8-使93用)功能的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2400m3/人,相当世界人均 占有量的1/4。
全国600多个城市缺水量600亿m3。 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
◆ 淮河以北的水资源量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9%,而其耕地面积却是全国耕地面积的64%。
◆ 西北地区占据国土面积47%,只有7%的水资 源量,且集中在夏季。
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
污水排放pH值:6-9 天然水体pH值:6.5-8.5
水污染控制工程-PPT课件
➢ 选择性萃取膜将污水与生物反应器隔开; ➢ 膜只容许目标污染物透过,进入生物反应器而被降解; ➢ 有毒有害物质则不能进入生物反应器。
VI.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
➢ SRT 与HRT完全分开,在维持较短的HRT 的同时,又可保持
极长的SRT;
➢ 膜截流的高效性可以使世代时间长的如硝化菌等在生物反应
V. B段的特征
➢ 来水为A段出水,水质、水量较稳定; ➢ 污泥龄较长,有利于硝化反应 ; ➢ 负荷率为总负荷率的3060% 。 ➢ 曝气池容积较小。
VI. B段设计参数
➢ 污泥负荷率 0.150.3 kgBOD/kg MLSS.d; ➢ 污泥龄(c)1520d; ➢ 水力停留时间(HRT)2.03.0h;
➢ 好氧 ➢ 厌氧
II. 膜类型
➢ 超滤膜(UF,0.010.04m) ➢ 微滤膜(MF,0.10.2m) ➢ 萃取膜(具有选择性)
III. 膜材料
➢ 陶瓷 ➢ 醋酸纤维(CA) ➢ 聚砜(PS)
➢ 聚丙烯晴等
IV. 膜结构 ➢ 中空纤维
➢ 管式
➢ 平板式等
V. 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结合方式划分 A. 一体式
沿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计算公式、设计参数 有机负荷法确定SBR曝气池容积
V = n ?Q ?Si / LvBOD
V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 n在一日内运行的周期数;
Q在每一周期内进入反应器的废水量,m3;
Si原废水的平均BOD5值,kgBOD5/m3; LvBODBOD 容积负荷,kgBOD5/m3.d。
✓ 标准的UNITANK系统是由三个正方形池所组成,弥补了单个反应
器完全混合的不足,这是其第三个特点。
UNITANK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中池和边池的位置不同而使边池 总有一段时间兼作沉淀池,而中池总是作为曝气池,从而造成边池 污泥浓度远远高于中池.
VI.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
➢ SRT 与HRT完全分开,在维持较短的HRT 的同时,又可保持
极长的SRT;
➢ 膜截流的高效性可以使世代时间长的如硝化菌等在生物反应
V. B段的特征
➢ 来水为A段出水,水质、水量较稳定; ➢ 污泥龄较长,有利于硝化反应 ; ➢ 负荷率为总负荷率的3060% 。 ➢ 曝气池容积较小。
VI. B段设计参数
➢ 污泥负荷率 0.150.3 kgBOD/kg MLSS.d; ➢ 污泥龄(c)1520d; ➢ 水力停留时间(HRT)2.03.0h;
➢ 好氧 ➢ 厌氧
II. 膜类型
➢ 超滤膜(UF,0.010.04m) ➢ 微滤膜(MF,0.10.2m) ➢ 萃取膜(具有选择性)
III. 膜材料
➢ 陶瓷 ➢ 醋酸纤维(CA) ➢ 聚砜(PS)
➢ 聚丙烯晴等
IV. 膜结构 ➢ 中空纤维
➢ 管式
➢ 平板式等
V. 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结合方式划分 A. 一体式
沿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计算公式、设计参数 有机负荷法确定SBR曝气池容积
V = n ?Q ?Si / LvBOD
V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 n在一日内运行的周期数;
Q在每一周期内进入反应器的废水量,m3;
Si原废水的平均BOD5值,kgBOD5/m3; LvBODBOD 容积负荷,kgBOD5/m3.d。
✓ 标准的UNITANK系统是由三个正方形池所组成,弥补了单个反应
器完全混合的不足,这是其第三个特点。
UNITANK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中池和边池的位置不同而使边池 总有一段时间兼作沉淀池,而中池总是作为曝气池,从而造成边池 污泥浓度远远高于中池.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教学课件
促进循环经济
推动废水循环利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少废水排放。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方法
采用实验、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进行 实践操作。
实践内容
包括水样采集、分析测试、污染源调查、处 理工艺选择与设计、工程实施等环节。
实践总结
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出改 进措施和建议。
实践经验与教训
经验分享
分享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实 践中的成功经验,为他人 提供借鉴。
教训总结
总结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错 误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化学法
氧化还原法
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或 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
中和法
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水中的pH值,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 沉淀物,然后去除。
化学沉淀法
通过向水中加入沉淀剂,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然后 去除。
生物法
活性污泥法
01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生物膜法
02
通过在滤料上培养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去
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自然净化法
03
利用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如湿地、氧化塘等,通过微生物、
植物等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实际水污染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水污染 案例,如某河流、湖泊或地下
案例拓展
结合实际案例,拓展水污 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推动废水循环利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少废水排放。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方法
采用实验、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进行 实践操作。
实践内容
包括水样采集、分析测试、污染源调查、处 理工艺选择与设计、工程实施等环节。
实践总结
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出改 进措施和建议。
实践经验与教训
经验分享
分享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实 践中的成功经验,为他人 提供借鉴。
教训总结
总结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错 误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化学法
氧化还原法
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或 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
中和法
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水中的pH值,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 沉淀物,然后去除。
化学沉淀法
通过向水中加入沉淀剂,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然后 去除。
生物法
活性污泥法
01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生物膜法
02
通过在滤料上培养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去
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自然净化法
03
利用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如湿地、氧化塘等,通过微生物、
植物等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实际水污染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水污染 案例,如某河流、湖泊或地下
案例拓展
结合实际案例,拓展水污 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质害《标物用还地准质水必表、水的须水游质允控环泳标许制用境准标地水质:准面水量如值→质水标工。标体业准准的用》、水污(农水染G田质B源灌标3,溉8准3对水、8各质-渔2标类0业0准污水2等)染域。物水
允许行的业排排放放标浓准度:作如出石规油定炼。制工业、制革工业、医院
污水《、污水造综纸合工排业放、标钢准铁》工(业GB、8纺97织8─染1整99工6)业、肉类加 工工业、合成氨工业。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2)按照废水处理程度划分
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水处理的主要任务:
改善水质。
①即给采水用处各理种:方将原法水将中废的水杂中质的去掉污,染加物工分成离符出 来合生,产或和将生其活转使化用水为质无要害求的的物成质品水,;从而使废水 得到②排净水化处。理:收集使用过的废水并处理到水质
符合循环使用或排放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2、“管”
“管”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例①如:对污染源的经常监测和管理;
②限对期污治水理处,2理00厂0的年零监点测行和动管理;
规范排污口
③关对停水“体十卫五小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
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指标
例如排:污收费(水量→污染物量)
环保设施 “三同时”验收
PPT文档演模板
质处或理形方态法发:生改变,而从水中除去的方法。
a 混凝
b 中和
c 氧化还原 d 电解
e 萃取
f 吸附
g 离子交换
PPT文档演模板
允许行的业排排放放标浓准度:作如出石规油定炼。制工业、制革工业、医院
污水《、污水造综纸合工排业放、标钢准铁》工(业GB、8纺97织8─染1整99工6)业、肉类加 工工业、合成氨工业。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2)按照废水处理程度划分
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水处理的主要任务:
改善水质。
①即给采水用处各理种:方将原法水将中废的水杂中质的去掉污,染加物工分成离符出 来合生,产或和将生其活转使化用水为质无要害求的的物成质品水,;从而使废水 得到②排净水化处。理:收集使用过的废水并处理到水质
符合循环使用或排放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2、“管”
“管”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例①如:对污染源的经常监测和管理;
②限对期污治水理处,2理00厂0的年零监点测行和动管理;
规范排污口
③关对停水“体十卫五小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
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指标
例如排:污收费(水量→污染物量)
环保设施 “三同时”验收
PPT文档演模板
质处或理形方态法发:生改变,而从水中除去的方法。
a 混凝
b 中和
c 氧化还原 d 电解
e 萃取
f 吸附
g 离子交换
PPT文档演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 同济大学课件5.1.ppt
(1)pH≤4时,水中以[Al(H2O)6]3+ 为主;
(2) pH4~5时,以[Al (OH)(H2O)5]2+ 、[Al(OH )2(H2O)4]+ 及少量 的[Al(OH )3(H2O)3];
(3)pH7~8时,水中以[Al(OH )3(H2O)3]为主。
(4)pH>9时,水中产生Al(OH )3沉淀。
第三节 混凝原理
根据Schulze—Hardy法则: 浓度相同的电解质破坏胶体稳定性的效力随离子价数 的增加而加大。 (高价电解质压缩胶体双电层的效果远比低价电解质有 效。)
M : M 2 : M 3 1: 20 ~ 50 :1500 ~ 2500
重新稳定现象: 当混凝剂投量过多时,凝聚效果下降 的现象。原因:胶体吸附电解质,表面电荷重新分布。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② 铁盐 三氯化铁(FeCl3•6H2O) 硫酸亚铁(FeSO4•7H2O) 生成的絮粒在水中的沉淀速度较快; 处理浊度高、水温较低的废水,效果比较显著;
FeCl3容易吸水潮解,故不易保管;腐蚀性强,对混 凝土也产生腐蚀作用;生成Fe(OH)2它的溶解度很大, 残留水中的Fe2+会使处理后的水带色,
颗粒间距
颗粒间距
吸
吸
引
引
(1)水中离子浓度高
(2)水中离子浓度低
第三节 混凝原理
根据DLVO理论,要使胶粒通过布朗运动相互 碰撞聚集,需要降低其排斥势能,即降低或消除 胶粒的ξ电位,在水中投加电解质即可达到此目 的。
对于水中的负电荷胶体,投入的电解质——混 凝剂应是正电荷或聚合离子,如Na+、Ca2+、 Al3+等,其作用是压缩胶体双电层——为保持胶 体电性中和所要求的扩散层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①一一般般的的化化学学性性指指标标。 p②H有、毒碱的度化、学硬性度指、标各种阴离子、各种
②有毒的化学性指标。 阳离如子③重、有金总关属含氧、盐平氰量衡化、的物一指、般标多有环机芳物烃质、等农。药等。
③有关氧如平溶衡解的氧指(标DO。)、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炭(TOC)等。
地((4面4地))其水其表它域它水水。水环质质境标标质准准量标准规了定地表水体中各类有
质害《标物用还地准质水必表、水的须水游质允控环泳标许制用境准标地水质:准面水量如值→质水标工。标体业准准的用》、水污(农水染G田质B源灌标3,溉8准3对水、8各质-渔2标类0业0准污水2等)染域。物水
允许行的业排排放放标浓准度:作如出石规油定炼。制工业、制革工业、医院
(2)悬浮固体(SS)
指不能通过过滤器(滤纸或滤膜)的固体物质, 可利用重力或其他物理作用与水分离。
① 漂浮物质 ②悬可浮沉物物检质测:方法:
以过有滤机法物,为烘主干的称—重—,污单泥位;mg/L。 以无机物为主的——泥渣。
③ 悬浮物质
.
16
第一章 绪论
(3)COD和BOD
生化需氧量(BOD分解单位 体单化总积位剂指有水水为作在机样中m用一中炭有g时定所(/机所有L条T。有物O消件但机C所下耗)污生消,的染化耗水氧物需的中含化氧炭游各剂量量离种的不态有量能氧机,反的物以应数与氧微量化量生学,m物强常g/氧不用L 能表总降示需解。氧的量有(机T物OD的)量。
.
7
(3)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的关系
自然循环
平衡 破坏
给水 处理
取水
排放 社会循环
平衡 破坏
水污染 控制工
程
.
8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水质与水质标准
1、水质的定义: 2水、质水,中即杂水质的品分质类,是(水指污水染与物其)中所含杂质共同 表按现杂出质来在的水物中理的学存、在化状学态和可生分物为学:的综合特性。
污水排放pH值:6-9 天然水体pH值:6.5-8.5
.
14
第一章 绪论
(2)悬浮固体(SS) 水中固体物质分类: 总固体(TS)——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
溶解性固体(DS)——盐类含量 悬浮固体(SS)——不溶解固态物质的量
挥发性固体(VS)——灼烧挥发掉的量 固定性固体(FS)——灼烧残渣
.
15
第一章 绪论
① 悬浮物质(颗粒尺寸>10-3mm ) 2、②水溶中解杂物质质的(分颗类粒→尺寸<10-6mm )
③ 胶体物质(10-6mm<颗粒尺寸<10-3mm )
.
9
第一章 绪论
3、水质指标
污水和受纳水体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 是通过水质指标来表示的。
水质指标是控制和掌握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和运行 状态的重要依据。
有机物(C、H、N 、S)被全部氧化时需氧量 (燃烧化学反应)
.
17
第一章 绪论
5、水质标准
((11))地地表表水水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保22))护地地地下下面水水水质质体量量免标标受准准污染。
((《适33))地用污污下于水水水综综江质合合、量排排河标放放、准标标湖》准准泊(、G水B/库T1等48具4有8-使93用)功能的
第一类 物理性水质指标 第二类 化学性水质指标 第三类 生物性水质指标
→
.
1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
①感官物理性状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浊度等。
②其它物理性状指标
总固体(TS)、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 (DS)、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
.
1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类、化学性水质指标
污水《、污水造综纸合工排业放、标钢准铁》工(业GB、8纺97织8─染1整99工6)业、肉类加
工工业、合成氨工业。
.
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水污染
(一)水污染的定义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使水的组成→及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动植物的生
存条件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损害、人类的生活和
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2400m3/人,相当世界人均 占有量的1/4。
全国600多个城市缺水量600亿m3。 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
◆ 淮河以北的水资源量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9%,而其耕地面积却是全国耕地面积的64%。
◆ 西北地区占据国土面积47%,只有7%的水资 源量,且集中在夏季。
.
3
第一章 绪论
河北省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
人均占有水量仅全国1/7,每公顷水量占全国均值1/9,
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我省平均地表水资源实缺84亿立方米。
我省荒漠地面积272万公顷,涉及114个县,占全省总面 积14.5%。
南水北调
污染状况:……….
加重水资源短缺
.
4
第一章 绪论
二、水循环
(1)自然循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资源与水循环
一、水资源 ◆ 地球上约有97.3%的是海水,难直接使用。 ◆ 人类可利用淡水水量占总水量的3%。而3/4
以冰川、冰帽的形式,很难使用。 ◆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
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这部分淡水在时空上 的分布有很不均衡。
.
2
第一章 绪论
(1在)自太阳然能循及环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通过降水、 径(2流)、社渗会流循和环蒸发等方式,构成水的自然循环。
图>>>
.
5
BACK
.
6
(2)社会循环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不断取用天然水体
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 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 新进入天然水体。
与水的自然循环不同,在水的社会循环中, 水的性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
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 病毒等。
.
13
第一章 绪论
4、常用水质指标简介
pH值、悬浮固体(SS)、 COD和BOD
(1)pH值
pH值的测定和控制,对维护污水处理设施的正 常运行,防止污水处理及输送设备的腐蚀,保护水 生生物的生长和水体自净功能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 义。
坏。——形成水污染
《小动画》
.
19
第一章 绪论
(二)水污染的原因
(1)自然活动
如矿石溶解、火山爆发灰飞、干旱地区风蚀灰 尘落入水体等,是目前尚无法控制的污染。
(2)人类活动
工业生产——工业废水 人类生活——生活污水
②有毒的化学性指标。 阳离如子③重、有金总关属含氧、盐平氰量衡化、的物一指、般标多有环机芳物烃质、等农。药等。
③有关氧如平溶衡解的氧指(标DO。)、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炭(TOC)等。
地((4面4地))其水其表它域它水水。水环质质境标标质准准量标准规了定地表水体中各类有
质害《标物用还地准质水必表、水的须水游质允控环泳标许制用境准标地水质:准面水量如值→质水标工。标体业准准的用》、水污(农水染G田质B源灌标3,溉8准3对水、8各质-渔2标类0业0准污水2等)染域。物水
允许行的业排排放放标浓准度:作如出石规油定炼。制工业、制革工业、医院
(2)悬浮固体(SS)
指不能通过过滤器(滤纸或滤膜)的固体物质, 可利用重力或其他物理作用与水分离。
① 漂浮物质 ②悬可浮沉物物检质测:方法:
以过有滤机法物,为烘主干的称—重—,污单泥位;mg/L。 以无机物为主的——泥渣。
③ 悬浮物质
.
16
第一章 绪论
(3)COD和BOD
生化需氧量(BOD分解单位 体单化总积位剂指有水水为作在机样中m用一中炭有g时定所(/机所有L条T。有物O消件但机C所下耗)污生消,的染化耗水氧物需的中含化氧炭游各剂量量离种的不态有量能氧机,反的物以应数与氧微量化量生学,m物强常g/氧不用L 能表总降示需解。氧的量有(机T物OD的)量。
.
7
(3)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的关系
自然循环
平衡 破坏
给水 处理
取水
排放 社会循环
平衡 破坏
水污染 控制工
程
.
8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水质与水质标准
1、水质的定义: 2水、质水,中即杂水质的品分质类,是(水指污水染与物其)中所含杂质共同 表按现杂出质来在的水物中理的学存、在化状学态和可生分物为学:的综合特性。
污水排放pH值:6-9 天然水体pH值:6.5-8.5
.
14
第一章 绪论
(2)悬浮固体(SS) 水中固体物质分类: 总固体(TS)——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
溶解性固体(DS)——盐类含量 悬浮固体(SS)——不溶解固态物质的量
挥发性固体(VS)——灼烧挥发掉的量 固定性固体(FS)——灼烧残渣
.
15
第一章 绪论
① 悬浮物质(颗粒尺寸>10-3mm ) 2、②水溶中解杂物质质的(分颗类粒→尺寸<10-6mm )
③ 胶体物质(10-6mm<颗粒尺寸<10-3mm )
.
9
第一章 绪论
3、水质指标
污水和受纳水体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 是通过水质指标来表示的。
水质指标是控制和掌握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和运行 状态的重要依据。
有机物(C、H、N 、S)被全部氧化时需氧量 (燃烧化学反应)
.
17
第一章 绪论
5、水质标准
((11))地地表表水水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保22))护地地地下下面水水水质质体量量免标标受准准污染。
((《适33))地用污污下于水水水综综江质合合、量排排河标放放、准标标湖》准准泊(、G水B/库T1等48具4有8-使93用)功能的
第一类 物理性水质指标 第二类 化学性水质指标 第三类 生物性水质指标
→
.
1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
①感官物理性状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浊度等。
②其它物理性状指标
总固体(TS)、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 (DS)、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
.
1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类、化学性水质指标
污水《、污水造综纸合工排业放、标钢准铁》工(业GB、8纺97织8─染1整99工6)业、肉类加
工工业、合成氨工业。
.
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水污染
(一)水污染的定义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使水的组成→及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动植物的生
存条件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损害、人类的生活和
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2400m3/人,相当世界人均 占有量的1/4。
全国600多个城市缺水量600亿m3。 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
◆ 淮河以北的水资源量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9%,而其耕地面积却是全国耕地面积的64%。
◆ 西北地区占据国土面积47%,只有7%的水资 源量,且集中在夏季。
.
3
第一章 绪论
河北省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
人均占有水量仅全国1/7,每公顷水量占全国均值1/9,
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我省平均地表水资源实缺84亿立方米。
我省荒漠地面积272万公顷,涉及114个县,占全省总面 积14.5%。
南水北调
污染状况:……….
加重水资源短缺
.
4
第一章 绪论
二、水循环
(1)自然循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资源与水循环
一、水资源 ◆ 地球上约有97.3%的是海水,难直接使用。 ◆ 人类可利用淡水水量占总水量的3%。而3/4
以冰川、冰帽的形式,很难使用。 ◆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
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这部分淡水在时空上 的分布有很不均衡。
.
2
第一章 绪论
(1在)自太阳然能循及环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通过降水、 径(2流)、社渗会流循和环蒸发等方式,构成水的自然循环。
图>>>
.
5
BACK
.
6
(2)社会循环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不断取用天然水体
中的水,经过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 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 新进入天然水体。
与水的自然循环不同,在水的社会循环中, 水的性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
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 病毒等。
.
13
第一章 绪论
4、常用水质指标简介
pH值、悬浮固体(SS)、 COD和BOD
(1)pH值
pH值的测定和控制,对维护污水处理设施的正 常运行,防止污水处理及输送设备的腐蚀,保护水 生生物的生长和水体自净功能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 义。
坏。——形成水污染
《小动画》
.
19
第一章 绪论
(二)水污染的原因
(1)自然活动
如矿石溶解、火山爆发灰飞、干旱地区风蚀灰 尘落入水体等,是目前尚无法控制的污染。
(2)人类活动
工业生产——工业废水 人类生活——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