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的形态——社会美
美的形态分为
美的形态分类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的,美的形态也千差万别。
但是,按照它们所属现实世界的不同领域和范围,按照美的性质,可把美分为三大种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总称为现实美,而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
一、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即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
诸如日月星辰、山水花木、鸟兽虫鱼、园林田野等等,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除了赋予了我们各种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阳光、雨露、空气、水以及各种食物等,更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是人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源泉。
根据是否直接打上人类实践的烙印这一基本标准,可以将自然美分成未经加工改造的和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两种类型。
在神秘诡奇的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并未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作用;有些自然物,不但人们从未涉足,甚至连其真面目也未可知。
然而,就是这些自然物却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日久天长地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像浩渺的星空,多彩的云霞,红彤彤的朝阳,皎洁的明月,辽阔深邃的海洋等,都属于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对象这一形态的自然美。
还有一类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对象。
这一类自然美带有人类实践活动的种种痕迹和烙印,直接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带有人的能动创造的特定标记。
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能通过实践,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从事物质生产并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正是通过物质生产,自然被改造了,成了人的作品,从而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观照自己,面对此类形态的自然美,人们能在直观自身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那绿化了的荒山,金黄的麦田,绵延千里的防风林,健壮的牛羊,碧波荡漾的水库等等,就都同时体现着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造化。
在大自然四季转换、动静交替的过程中,蕴含着如音乐般的旋律起伏、节奏高低,本身就如一部和谐、完美的音乐作品。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音乐美的表现对象,也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应的作品。
美学社会美
审美认识是对审美对象的看法或观点,这不是概念 性的认识,而是以意象、范型方式表达的看法或 观点,具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和标准。 审美趣味是指人们以审美对象带有主观倾向性的喜 爱或偏好,即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的主观态度。
审美理想是对审美最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 种典范式的审美意象,最理想的形象特征。
社会审美意识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层 次: 一是社会审美心理 二是社会审美观念 三是社会审美理论体系
一、社会审美心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过 程中形成的普遍审美心理状态。
社会审美心理大体包括审美能力、审美态 度、审美经验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包括审 美感受力、表象 力、想象力、理 解力、情感力等 多方面内容,是 审美主体内在心 理功能的综合表 现,是人们进行 审美活动的内在 可能性。
如:社会美反映在人 类的劳动产品上,也 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改 变了自然原有的感性 形式的劳动产品。
第三节 社会美的特征及其欣赏
一、社会美具有较直接、明显的社 会功利性,有明显的价值取向
离开社会功利性,任何事物都将失去与主 体构成价值关系的基础,审美对象也不例 外。在这方面,社会美表现得比自然美和 艺术美直接得多、明显得多。
一、如何看待人体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体美还是属于形 式美的范畴,尽管人体是大自然和人类实 践相统一的杰作。 人体是最大众化、最光彩也是最圣洁 的审美对象之一,人类历史上对于人体美 的研究长盛不衰,并涌现出众多美丽、丰 满、充满活力的以人体为题材的艺术作品。
一大批艺术家、 哲学家都曾致 力于人体各部 位数学关系的 研究,企图寻 找到精确的人 体美的比例。
语言、风度、服饰的 美也是心灵美的表现 形式。
人的外在美固然是形成人的美的重要 因素,但是决定人的美的根本条件还是人 的内在美,即人的精神世界的美。 性格气质是表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 的重要的心理特征。
论美的形态——社会美
论美的形态——社会美摘要:美于大家而言是非常熟悉的。
一谈起美,大家就会沉浸在美所带给我们的愉悦之中。
美是什么?我们也许可以给出数不胜数的例子,但我们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传统美学认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
如果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美进行分类,美的表现形态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现实美与社会美。
其中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
本文主要从社会美层面着手,分析社会美的范围、形态及其特征,简要提及人的美,让人们掌握什么是社会美。
关键词:现实美、美的形态、社会美现实美,即存在于客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
它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产生最早、范围最广。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美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与自然美、艺术美相比较,社会美的内涵更为丰富一些。
社会美的范围也十分广阔,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是社会美。
从人类为生存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到人们为美好理想进行的阶级斗争,再到人们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科学文教活动,这些都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除此之外,人们的日常生活、爱情、友谊以及人际之间的交往活动等,凡是能够以恰当的形式显示人的健康向上的本质力量的,都有美的存在。
一、社会美的主要形态大千世界意象万千,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美的多样性,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的存在均与人有关,那么社会美与人或人的行为脱不了干系,可以说社会美是人的能力或理想的体现,同样,人物美也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郎《美学原理》中的划分,人物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体美”。
这点很好理解。
古往今来无数艺术作品,尤其是雕塑或绘画,无不以或写实或写意的方式表现人体美,最著名的莫过于维纳斯和罗丹的大卫。
在古希腊社会,人体美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充分展现人体的健美而应运而生;二是“人的风姿和风神”。
这点主要体现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尤以中国古典文学为甚,从《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名士风流”,再到《红楼梦》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金陵十二钗”的描绘(每人均用一首诗来描绘人物的风姿神形),而西方油画中更有大量以人物肖像为题材的作品,如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
浅谈社会美的特点及其体现
浅谈社会美的特点及其体现摘要: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
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
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
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首先体现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中。
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
关键词:社会美特点综合体现一、社会美的特点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
它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现象。
根据了解我们可以知道,社会美具有如下的特点:1. 社会美就是根源于社会实践,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著名的“美是生活”命题,美是“应当如此生活”和使人“想起生活”的生活,除去其人本主义因素,赋予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非常直接。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也直接来源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出哪一些语言、行为、思想是善的,是美的,哪一些是恶的、丑的。
社会美最初都明显地附丽于与人的实践有用有利的事物,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的事物本质上是不能成为美的。
善虽然不就是美,但它是美的前提、基础和内容,在社会领域,美与善是直接统一的。
2.社会美的第二个特点是与社会功利性相联系.美是一种价值。
美对人总是有用的,然而,美的效用都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工具,它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
事实上以此来看,它还是与经济效应间接的有了联系。
3.社会美的第三个特点是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联。
社会美更直接依赖于社会历史条件,因为社会美的内容直接就是人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
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物质关系制约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人们的审美关系必须受制于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其他精神条件,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社会美必然具有它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阶级的特色。
二、社会美的综合体现我们知道社会美来源于社会实践,是通过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体现出来的。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社会美)【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第5章社会美一、名词解释社会美答: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显现出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活动中的感性显现。
他是人的本质力量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
社会美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大方面。
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物质环境美的主要内容。
答: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2)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3)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2.简述社会美的主要类型。
答:概括起来讲,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1)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美。
物质环境包括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
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会风尚。
3.简述劳动产品的美。
答:(1)劳动产品的美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
人的本质不仅表现在劳动上,而且也从产品中得到确证。
(2)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实用和美的结合①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表现在功能与形式法则结合上。
②美和实用的结合是劳动者创造和智慧的表现。
(3)劳动产品的美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劳动产品的美都是和实用直接相联系,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体现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给人精神上以广泛的影响。
(4)劳动产品的美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功能美、产品的造型美、产品的质料美、产品的色彩美等。
社会美
人体美的特点
(1)人体美是物质性的,是和谐的物质性对象 人体美是物质性的, (2)人体美体现了精神与物质的直接统一性
人体美的两个组成部分 人的物质形态的美指人的 容貌、体态(身材)、 )、服 容貌、体态(身材)、服 饰的美。 饰的美。 人的精神气质的美,包括 人的精神气质的美, 风度、气质、内涵、 风度、气质、内涵、韵 ……, 味……,是人体美的高级 形态。 形态。
1、人体美 人体美是指人的身体所具 有的美。 有的美。 人体美究竟是自然性的还 是社会性的, 是社会性的,是一个理论 难题。 难题。
一、社会主体美
“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 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 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 而是在形状和构造上既表示它是精神的感 性的自然存在, 性的自然存在,又表现出一种更高的内在 生活,因此就不同于动物的躯体, 生活,因此就不同于动物的躯体,尽管它 和动物的躯体大体上很一致。 和动物的躯体大体上很一致。”
二、社会活动的美
1、社会实践活动美 (1)生产劳动的美的根源在于它体现了人的自 由自觉的创造性。 由自觉的创造性。 (2)社会物质产品的美 社会物质产品是人的劳动创造物,指那些主要 社会物质产品是人的劳动创造物, 为满足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产品, 为满足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产品,与精 神产品相对而言。 神产品相对而言。
2、社会交往活动的美
①人际关系的美 人际关系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诸种关系的 总称。 总称。 人际关系的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伦理关 人际关系的美有两种类型, 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美, 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美,它体现了人间亲情 的美, 的美,另一种类型是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的人际 关系的美。 关系的美。
社会美PPT
三
1. 社会美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
《簪花仕女图》 近代女装短袄套裙
四
2. 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美
咸 摄 ︶
五
3. 社会美具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
六
社会美的内容
• 社会美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美.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现实生活 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包括行为美、 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 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的.”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作家要有才情;认为悲剧创作要给人以 自然的印象;认为悲剧接受主要源于案头阅读
二
社会美的特征
第一,以内容取胜。美的社会存在既要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真),又要体现人对社会生活 的需要、目的和尺度(善),因而它在内容上与真、善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一个社会事物、 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呈现为美的存在,最重要的不在于它是否有华丽的外表、动听的言辞,而在于它 是否真实合理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二,直接现实性。这种直接现实性,导致人们在评判社会事物、生活和现象时,常常首先考 虑它是否对社会和人生有益,即社会功利性因素成为人们主要的评判标准。在美的社会存在中,这 种社会功利性因素突出表现为内容的善:作为道德领域判断是非善恶的尺度,善不等于美,但当它 以感性形式展现于社会生活并呈现为美的形象时,便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第三,实在性、明确性和相对稳定性。美的社会存在通过感性形式直接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直接显示出社会事物、生活和现象的深刻价值,它是一种实在的、确定的存在。而一般说来,凡是 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事物、生活和现象是美的,反之则是丑的。由于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 阶段性,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人们评价社会事物、生活和现象的标准也存在一定稳定性,它直 接影响并体现在美的社会存在之中,使其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性。
美的形态
内 在 美 的 形 成 条 件
善是首要的条件; 善是首要的条件; 知识也是形成内在美的重要条件; 知识也是形成内在美的重要条件; 内在美的形成还与人的能力、 内在美的形成还与人的能力、性 格、气质等有密切的关系。 气质等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美的概念
艺 术 美
艺术美的分类 艺术美的本质 艺术美的特点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
雷诺阿作品《红磨坊街的舞会》 雷诺阿作品《红磨坊街的舞会》
艺 术 美 与 现 实 美 的 区 别
现实美
艺术美
• 分散性 • 易逝性 • 芜杂性
• 集中性 • 永久性 • 纯粹性
优美的概念: 优美的概念:
优
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 主客体之间所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美 的 基 本 形 态
美的存在形态
美的形态论 美的表现形态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科学美 技术美 崇高 优美 悲剧 喜剧 丑与审丑
自然美和社会美统称为生活美。 自然美和社会美统称为生活美。
美 的 基 本 形 态
自然美 生活美 社会美 生活美是最基本的美的存在形态。 生活美是最基本的美的存在形态。 没有生活美, 没有生活美,也就没有其他的美的 存在形态。
自 然 美 的 特 征
自然性: 自然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形式性: 形式性:形式胜于内容 象征性: 象征性:直接象征和间接象征 多样性: 多样性:有三种体现方式
自 然 美 的 多 样 性
在不同条件下, 在不同条件下,同一自然物会有 不同的美感; 不同的美感; 以不同的心境看待同一自然物, 以不同的心境看待同一自然物, 会有不同的感受; 会有不同的感受; 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 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
第三章:社会美
(二)人对内在美的追求
内在美
心灵美
道德品质
通过欣赏日本江本胜博士水 试验的图片来回答问题
上图:“2001年9月11日,纽约,在美国同时发生多 起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让水看了这句话后,其中一张 就是这个样子。照片好象真实地反映了那一天噩梦出现的 情景。
问题:如何培养爱心?
传统文化的结晶:《弟子规》
2、服饰美
(1)不同时期的服饰美 清
代 服 饰
(2)不同民族的服饰美 先秦时期
原始时期
宋代服饰
汉代百姓
唐代服饰 汉代官吏
3、化妆美
3、养生美 ◆饮食养生
养生 ◆ ◆精神养生 ◆行为养生
(1)饮食养生
首先,根据季节饮食 孙思邈:“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 气”
其次,根“据秋身冬体养状阴况”饮“食养肾防寒”“元忧 平阳”
《弟子规》的形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论语·学而》
《弟子规》的作者
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 康熙年间的秀才,根据上面的文字将分为五 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 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形成 《训蒙文》,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 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 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道家:一念不动谓之静,寂然不动谓之坐 养生重在三宝:精、气、神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佛家: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
(2)行为养生
《黄帝内经》:(春天)夜卧早起,披发缓 行,广步于庭,以使志生;(夏天)要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敛 神气;(冬天)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忧乎阳, 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
《美学》专题二:社会美
人生观:是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 品德情操:品德是人的自觉道德意识、行 为。情操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学识修养:睿智、大度 聪明才智:聪颖、鲜活
29
3.人体美与心灵美的关系 (1)外在美是先天的、不可选择的,心灵美是后 体形成的,通过主观努力,从可能性上说每个人 都可以拥有心灵美。 (2)外在美短暂易逝,心灵美长久永存 (3)外在美是表面的、肤浅的,心灵美则是隐藏 在内心、深刻而充实的,对它的发展需要有个过 程,时间愈久,愈见其光彩 (4)外在美不能掩盖心灵的美丑,心灵美则可以 弥补外在美的不足
15
(2)突出的社会功利性。 亚里士多德:“美是一种善。(实用性)” 普罗提诺: “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原”。
16
社会美最初都明 显地附丽于与人的实 践有用有利的事物, 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 的事物本质上是不能 成为美的。善虽然不 就是美,但它是美的 前提、基础和内容, 在社会领域,美与善 是直接统一的。
17
(3)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一定历史阶段对于 美的追求是不同的。
无论是生产劳动的美,阶级斗争的美,科学技 术的美,人与人之间的美,服饰打扮的美,都是 直接与当时的社会生、生产条件、科学水平、社 会制度、时代风貌等等相关。 如环肥燕瘦
18
三、社会美的分类
(一)社会事物的美。比如和谐社会。 (二)人的美 人体美 人的美 心灵美
23
装饰:着装得体 比如:56个民族的着装 汉服
24
风度:一个人在长期 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 成并表现出来的总的 风采或格调,是给人 的一种总的感觉或印 象,是一个人的气质 或文化修养。 (比如 周总理)
25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 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 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 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 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 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 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 朋友的抗 朋友 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 。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 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 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 口无言
第五章 社会美
社会美的内容
• 社会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即人的自由创造, 其基础是善。 • 社会美包括 生活美 生产劳动美 人的美…… • 社会美反映了 政治 经济 文化 道德等方面
社会美的特征
(一)社会实践性 它最早是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
(二)社会功利性——善
社会美的功利性是指人类的实践活 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对社会有 益、有利、有用的特征,能促进社会 的发展与进步。
(三)社会美重在内容
与自然美侧重于 形式美不同,社会 美侧重于内容。它 以符合社会公共利 益的“善”为基础, 以研究人的美德— —“善”为主要内容。
(四)社会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不同时代的人呈现出明显的审美价值取向, 如燕瘦环肥、小脚蜂腰。 不同民族在服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内外兼修```形 相美属于外表,内在美则指人的德性。单 有外表的形相美,而没有内在的德性,这 还是有缺陷,不算完全的美。所以人生除 了有外表的形相美之外,必须充实内在的 德性美;内外俱美,才可以称为庄严的人 生;而庄严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完 美的人生。
回 顾
1、社会美的根源 2、社会美的特征 3、社会美的核心 4、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
社会阶级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对
社会美的审美态度、观念、价值取向迥异。
社会美的核心 —人的美
世界上一切美的事物中,唯人最 美、最能打动人心,引发审美感受和 共鸣。
(一)人的外在美
指人的容貌、形体、行为、语言、举止
等外观形态的美。 ★先天的美 “天生丽质”
★后天的美
“修饰的美”
1、行为美
人的自然形体是人体美中的静态美; 行为举止是人体美中的动态美。 ●人体姿态美应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是指德国哲学家巴克金(Berlinck)在20世纪提出的六种不同的审美形态分类,并成为当前美学领域的重要学说。
这六种美感形态包括:
1.自然美:指对大自然中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山水、天空、星辰等景观或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这种美感形态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感受,属于一种天然的美感形态。
2.艺术美:指对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文学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由艺术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感特征构成。
3.科学美:指对科学理论、实验、过程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物理学中的美学,工程设计中的美学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活动的认可和欣赏。
4.宗教美:指对宗教信仰、仪式、神圣场所等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宗教建筑、雕塑、画像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对宗教信仰或仪式的崇敬和虔诚的表达。
5.社会美:指对组织、公共事务、社会功能、道德规范等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组织管理中的美学、城市规划中的美学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对组织与社会的统一和融合的认可和欣赏。
6.个人美:指对个人的身体、容貌、仪态、生命等方面的美
的感受和欣赏,如对某位演员、歌手、特定美食或带感场景的印象。
这种美感形态是纯粹个人的观感体验。
这六种审美形态并非独立的存在,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美学体验。
通过这些审美形态的分析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审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社会美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佳人”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 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 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 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 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陌上桑》的罗敷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
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一方面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特征,即人体的 姿势和动作表现出来的节奏感、旋律感、 稳定感。 另一方面要表现心灵美的内容,表现美的 思想感情内容的姿态和动作才是美的。
容貌美
容貌美:面部轮廓、神情和气色具有的美。 面部轮廓与气色构成脸庞的外在形态;神 情构成内在素质。 人体的容貌显露出人的蓬勃的内在生命力 和表现出健康的思想情感,就是美的。
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瓦萨里论 蒙娜丽莎。
我们可以在这儿看到一切细部被 准确地表现出来,她的眼睛具有 生命的滋润和光辉,泛发着红光 的脸颊和头发则以不可企及的精 神表现着。她的鼻梁具有生活中 常见的那种细微的红斑,嘴唇和 唇红看来不象是画的色彩而是真 的血肉。假如你仔细看她的颈项 ,你会觉得血脉在那儿跳动。列 奥纳多画的这个肖像有那样迷人 的笑容,以至于令人觉得它是神 明的创造而非人们所能及。
贝多芬:罗曼· 罗兰的描述:短小臃肿、宽 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又短又方的鼻子、 眼睛深陷下去,很小,嘴唇比上嘴唇向前 突出 。
《荀子》: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仲尼 之状,面如蒙淇;周公之状,身如断淄; 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 肤;传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 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眸子。
唐代,由于经济发达 ,生活安定,丰满微 胖则成为女性美的模式。宋代又开始以瘦 为美。今天,人们则把苗条修长、胸臀丰 满、腰肢纤细、眉清目秀等素质当作女性 美的条件。
第三讲 美的形态
3、形式美的要素
形式美的构成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的组合规则 1)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A、色彩 光波 400毫微米~~~760毫微米 B、形状 点、线、面、体
C、声音
声波
20~~~~20,000次/秒
3、形式美的要素
1、色彩—— 色的本质 :物 体对色光吸收或 反射的结果。 人类生活中的 特殊语言。
四、形式美的规律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在一条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 侧包含着大体均等的形式构成因素。如动物和人 的身体、植物的叶脉、物与水中的倒影等,都因 其对称而显得美。 均衡是中轴线两侧的形体、色彩等不必完全 等同或一致,只要在量上大体相当即可。同对称 相比,均衡更富于变化,形式上也更灵活自如。 整齐一律和对称均衡都是涉及量的关系的形 式规律,前者强调量上的单纯一致,后者则强调 在量的差异中显示出一致。二者都包含稳定、秩 序的意思,但对称均衡比整齐一律显得更为灵活 多变。
韵律的形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连续韵律: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 的一种韵律。 渐变韵律:连续重复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则的逐渐增 减所产生的韵律。 交错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纵横穿插或交错而产生的 韵律。 起伏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而产生的韵律,动 感强烈。
5、对比和调和 对比和调和是在要素间强调异性和共性,以达到变化 和统一的形式法则。 对比:是取得变化的手段,通过强调差异性,突出个 性,它的审美效果是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如声音中 的噪与静、色彩中的黑与白等对比是对立因素造成的和谐, 其特点是在统一中趋于差异。 调和:是取得统一的手段,通过强调共性,加强同质要 素间的联系,使对象获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它的审美 效果是融合、协调。如色环中邻近的颜色就是调和色。调 和是由非对立因素造成的和谐,其特点是在差异中保持一 致。对比一般是由两种差异较大或在质上不同的形式因素 并列而成的,
美的形态之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变 现出来的美。
主要分为:实践主体的美、实践过程 的美、时间环境的美和时间产品的 美。
实
践
主
体
1.人体美
的
2.服饰美
美
3.心灵美
1.人 体 美
人体美主要表现一种自然美。
人体美很早就走入了人类的审美
视野。例如:古希腊时期的人体雕
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雕像。
2.服 饰 美
的。
请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3.心 灵 美
心灵美(灵魂美),即人的 内在美。它是指人的健康的心 灵体现出来的美,主要包括: 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知识智
慧的美三方面。
请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谢谢 观赏!
பைடு நூலகம்
服饰美是人类表现人体美的一 种手段。
服饰与人的结合最核心的内容在 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同时是服装
表现的对象。
服饰起源不仅在于保护人自己 身体的需要,还在于遮蔽身体,装 饰自己身体的精神性需要(它往往 成为性别、年龄、民族、身份、风 俗习惯、社会地位、职业和宗教信
仰的一种象征。)。
服饰,这种美丽的视觉效果是按 照比例平衡韵律强调和谐统一等造 型原则对材质进行综合处理而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的形态——社会美
摘要:美于大家而言是非常熟悉的。
一谈起美,大家就会沉浸在美所带给我们的愉悦之中。
美是什么?我们也许可以给出数不胜数的例子,但我们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传统美学认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
如果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美进行分类,美的表现形态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现实美与社会美。
其中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
本文主要从社会美层面着手,分析社会美的范围、形态及其特征,简要提及人的美,让人们掌握什么是社会美。
关键词:现实美、美的形态、社会美
现实美,即存在于客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
它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产生最早、范围最广。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美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与自然美、艺术美相比较,社会美的内涵更为丰富一些。
社会美的范围也十分广阔,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是社会美。
从人类为生存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到人们为美好理想进行的阶级斗争,再到人们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科学文教活动,这些都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除此之外,人们的日常生活、爱情、友谊以及人际之间的交往活动等,凡是能够以恰当的形式显示人的健康向上的本质力量的,都有美的存在。
一、社会美的主要形态
大千世界意象万千,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美的多样性,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的存在均与人有关,那么社会美与人或人的行为脱不了干系,可以说社会美是人的能力或理想的体现,同样,人物美也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郎《美学原理》中的划分,人物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体美”。
这点很好理解。
古往今来无数艺术作品,尤其是雕塑或绘画,无不以或写实或写意的方式表现人体美,最著名的莫过于维纳斯和罗丹的大卫。
在古希腊社会,人体美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充分展现人体的健美而应运而生;二是“人的风姿和风神”。
这点主要体现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尤以中国古典文学为甚,从《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名士风流”,再到《红楼梦》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金陵十二钗”的描绘(每人均用一首诗来描绘人物的风姿神形),而西方油画中更有大量以人物肖像为题材的作品,如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是“处
于特定历史情景中人的美”。
如卧薪尝胆中的越王勾践,当垆卖酒的卓文君。
世人通过前人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可通过想象加工,生成独特的人物美形象。
“人物美的这一个层面,与前两个层面相比,包含更丰富的的历史内涵和人生意蕴。
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和历史感”。
既然作为社会主要组成部分的人都有如此多样的美的体现,那么由人创造的这个社会更美。
可以说,社会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审美和实用的需要而创造出一系列符合其本身审美期待视野的美的意象。
此外,其他的社会生活,如节庆、娱乐休闲活动等也同样是社会美的体现。
二、社会美的特征
社会美的第一个特点,是社会实践。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此,社会美的最大特点是与社会实践直接相关。
但是,各种各样的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并不都是一样的,它们存在着间接与直接、明显与隐蔽的差别。
一般来说,自然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就比较间接,因为自然界不是人为创造的,只是由于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
而社会美与实践的关系就更直接一些。
社会美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构成的美。
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旦中止,社会美就不复存在了。
社会美的第二个特点,是社会功利性。
美的效用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纯粹充当道德工具,它通过愉悦人的情感,从而使人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等。
美的效用多体现在情感方面和精神方面。
但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社会美必须依附于社会实践,那么,社会美与社会实践所追求的的一定功利目的就紧密联系。
比如,生产劳动可以是美的,但它不能违背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原则;劳动产品也应该是美的,但这种美却必须以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为前提。
又如,竞赛场上运动的精湛表演,作为美在形态上却是有一定差异的。
花样滑冰不同于速度滑冰;艺术体操不同于球类比赛。
前者是体育的艺术化,是观赏性的,侧重于艺术美;后者是有审美因素的体育活动,它的美侧重于社会美。
速度滑冰,如果不考虑比赛效果,一味追求动作的优美,这就失去了社会美赖以存在的价值。
社会美的第三个特点,与社会历史条件紧密相关。
凡是美的事物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说明凡是美都具有社会性,都必须依存于社会,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种依存性对于社会美来说,就显得更加直接。
不论是生产劳动的美,阶级斗争的美,科学文化的美,人际关系之间的美,服饰打扮的美等,
都直接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条件、科学水平等直接相关。
就拿家庭陈设的美,也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一定时代的社会美只能属于它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社会美各有不同的要求。
就拿服装来说,清代的长袍马褂、民国时期一直延续到建国后的中山装、改革开放时期的西装等,折射出不同历史时代的特点;参加庆典仪式要穿礼服,执行公务要穿职业装,平日休闲可以穿休闲服、运动服等,是不能随意混同的。
总之,由于社会美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密切关系,它的时代、民族阶级等特色就更明显。
三、人的美与社会美
人的美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美的一大特征,是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其中人的美又包括形体美与人格美两个方面,二者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呈现出来。
形体美兼具自然美和社会美。
形体美,就人的生理形态而言,基本上属于自然美范畴;就人的思想性格而言,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形体美主要从身材相貌、姿态动作和修饰美三个方面展现。
人格美,是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表现在品德、情操等素质方面。
人际关系也是显示人格美的重要方面。
进步的、积极的人生观,是人格美的核心。
人格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以“善”为其突出标志。
社会美的形态在现代需要发生转换,社会美不仅仅是一种外观形式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都属于现代社会美的范畴。
社会美和人格美其代表性词语是里仁为美与成人之美。
人的美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社会美的欣赏是以人为中心的。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王晶,浅析社会美[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3月
3.叶郎. 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