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能力的概念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序能力分析

一.工序能力

1.1概念

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实际能力。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要紧表现在:

1.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2.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在稳定生产状态下,阻碍工序能

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当分布范围取μ±3σ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应用6σ的波动范围(即±3σ)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记为B,B=6σ.

1.2阻碍工序能力的因素

要紧为4MIE,即机器(Machine),方法或工艺(Method),人

(Man),环境(Environment),材料(Material),在实际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地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舆改进。

1.3工序能力分析地意义

1.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只有工序达到一定的能力,

才可保证加工的质量符合要求。

2.可提高工序能力,通过分析舆改进,逐步使工序能力不

足变为合适。

3.为质量改进找进找出方向,通过分析工序能力,找出阻

碍工序能力的因素,为改进质量提供明确方向。

2.0工序能力指数

2.1概念

通常,我们将质量标准T(公差)舆工序能力B的比值,称之为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即C P反映工序能力满足技朮需求的程度。

C P=T/B=T/6σ

2.2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

1.计量值为双侧公差且

心和标准中心

重合的情况。

则有 C P =

σ能够用抽样的实测值计算出样本偏差S 来可能,这时

C P =

式中T U 为质量标准上限,T L 为标准下限。 T T U

T

L 6σ

T 6σ T U - T L

2.分布中心舆标准中心不重合的情况

当质量特性分布中心μ

舆标准中心不重合时,如下图,σ、C P 未变,但

出现工序能力不足的

现象。

令ε=|M-μ|,ε为实际分布中心舆标准分布中心的绝对偏移量,又将ε舆T/2的比值为相对偏移量或偏移系数,记作K ,则:

T T U ε

K=

从公式可知

1. 当μ恰好位于标准中心时,|M-μ|=0,则K=0,现在如第一个图所示分布中心舆标准中心重合的理想状态。

2. 当μ恰好位于标准上限或下限时,即μ=T U 或μ=T L 时,K=1。

3. 当μ恰好位于标准界限之外时,即ε>T/2

,则K>1,因此K 值ε T/2 |

M-μ| M= T U +T L T/2

T=T U -T L

越小越好,K=0是理想状态。

若偏移量为ε,则分布中心右侧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C P右=(T-2ε)/6σ C P左=(T+2ε)/6σ

由于左侧工序能力之增加补偿不了右侧工序能力的损失,故在有偏移值时,只能以两者中较小值来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称为修正工序能力指数,记作C PK。

C PK=(T-2ε)/6σ

∵K=2ε/T

∴C PK=T(1-K)/ 6σ

又∵T/6σ= C P

∴C PK= C P(1-K)

当K=0时,C PK= C P,即偏移量为0时,修正工序能力指数确实是工序能力指数﹔当K≧1时,C PK= 0,现在C P实际也为0。

3.计量值单侧公差情况C P值的计算

在只给定单侧公差(即只有上限或下限标准)情况下,C P 值为规定上限标准等,如下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