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

合集下载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学生观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学生观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动态变化)1.学生是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教育启示: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教育启示: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不能因为学生当下的表现不好而否定学生未来的发展。

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教育启示: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的独特的人(不同)1.学生是完整的人。

(与机器不同)学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教育启示: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与别人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教育启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与成人不同)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育启示:教师要做到换位思考,不能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1.学生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思想方面)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教育启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因势利导地施加教育。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启示:教师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16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016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016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
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

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
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
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
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

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考点预测
1.现代学生观坚持()。

A.以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课堂教学为本
D.以教师为本【答案】A。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考点速记:学生观_1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考点速记:学生观_1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考点速记:学生观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不相同。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中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

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

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教资考试高频考点之学生观

教资考试高频考点之学生观

教资考试高频考点之学生观在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试中,职业理念一章涉及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一章的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是需要重点备考与记忆的一章。

现就“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备考指导。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独一发”。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的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天津中公教育·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安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综合素质(小学)—学生观

综合素质(小学)—学生观

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内涵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不矛盾
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各方面平均发展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育公正
入学机会均等
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学生的共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

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
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教育的本质要求。
共同发展和个性发展
1.因材施教的提出
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的含义
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
3.因材施教与教育分层
教育分层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不同的层 次,然后依据这种分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资源。
这种做法违背了( ) A.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真题回顾 (2012,上)“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体差异性
真题回顾 (2012,下)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 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C.顺序性 B.互补性 D.差异性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1,专制型 2,放任型 3,民主型
(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真题回顾
(2015,上)汪老师在黑扳上贴了一个“坏学生”榜:那些爱打闹,不
真题回顾 (2013,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 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真题回顾
(2013,下)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 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 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精析:第二章 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真题:第二章学生观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 )。

【2014年下半年小学】A.教育公平B.因势利导C.因材施教D.循循善诱【答案】A【解析】教育公平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

图中教师因为公开课而不让学生上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没有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违背教育公平。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 )。

【2013年上半年小学】A.学生的独特性B.学生的自主性C.学生的发展性D.学生的主体性【答案】A【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3.常言道“数子十过,莫如奖子~长”,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坚持( )。

【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A.以实战锻炼为主B.以情感体验为主C.以表扬奖励为主D.以说服教育为主【答案】C【解析】ABCD都是从知情行等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

题干中“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明显体现的是一种肯定的方法,选C。

二、材料分析题4.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文课文。

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

”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学生喊“报告”。

“什么事?”老师问。

“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

”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

“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

“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花两节课了。

”老师听了该学生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到:“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结果同学们都赞成。

于是老师说:“很好!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那么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同学们立刻发出了满意的欢呼声。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精髓: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

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学生观)【圣才出品】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学生观)【圣才出品】

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

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c.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

d.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2)全面发展教育是培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1)各种能力的发展恩格斯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能力包含丰富的内容,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因为旧制度和旧分工造成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

(2)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每个人都能成为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特性的人。

(3)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具体指出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世界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

《综合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面向全体——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个别人促进全面——德智体美劳;重成绩,忽略其他个性——特长、特点创新和重点——新想法/创造;动手操作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学习过人)学习者中心——互动,,游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参与关注人——人格,情感识记性单选: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2.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和实践能力3.创新: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的核心。

必背知识—案例题理论分论点案例表现第一章 教育观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部分 职业理念第三章 教师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孔子施教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意义的人注意:学生观的分论点必须背原话,不可以自己解释。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单选3.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案例4.教育公正与中小学生的共同发展——案例第二章 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案例常考例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单选3.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案例4.教育公正与中小学生的共同发展——案例第二章 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案例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物质基础,(一)教育公正(二)共同发展1. 学生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2.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3.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4. 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5.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综合素质(小学)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案例)★(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看法和认识)(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新课程改革推进A、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单选)课程功能:双基→三维课程结构:单一→均衡、综合、选择课程内容:繁难编旧→与生活、时代相联系学习方式:死记硬背→自主、合作、探究评价体系:注重结果→多元、综合、动态、多样管理制度:单一、三级(国家、地方、学校)B、新课改的教学观(案例)★(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案例)A、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单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塑性)(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老师对学生犯错的态度)B、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材施教)(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2)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尊重想法)(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2.全面发展的内涵3.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三、教师观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去群体性2.新课改下的教师观A、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B、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1)1997版本(单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2)2008版本(案例)★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侵犯学生权利)√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奉献、认真)√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全体学生、健康、人格、不体罚)√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以身作则、廉洁从教)√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反思反省、创新)五、法律法规(单选、了解)1.教师权利与义务A、权力教育教学权——最基本权利(上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参与管理权(民主管理权)B、义务教师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提高业务水平遵纪守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护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2.学生的权利A、人身权(最基本、)生命健康权、隐私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B、财产权财产所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继承\受赠权C、受教育权参加教育教学权(上课)、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母法”。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学生观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学生观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学生观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方式,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所以,应把学生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与知识强加给学生,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自主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是权利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归纳:学生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归纳:学生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归纳:学生观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上半年笔试:3月9日,下半年笔试:9月15日,科目一共三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第二大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4 分,共42 分);第三大题为写作题(本大题共 1 小题,50 分)。

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归纳: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 学生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 学生是责权主体。

教师证综合素质总结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教师证综合素质总结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教师证综合素质总结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教师证综合素质涵盖了教师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下面是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总
结的例子:
学生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潜力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并致力于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我尽量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我希望
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我的关心与支持,并在我的课堂上获得成长和发展。

教师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师是一位引导者和启发者。

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学生思维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任务是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
他们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希望我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帮助
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认为教
育是对学生的心灵、智力和品德的全面培养。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同时重视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
任感,希望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的公民。

我相信教育是一项长期
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和
共同发展的期望。

2023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学生观”命题考点分析二

2023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学生观”命题考点分析二

2023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学生观”命题考点分析二2023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已出,笔试已经考完,接下来就是面试了,笔试查询时间是:4月19 日;面试报名:4月19日-4月24日;面试时间为:5月21日-22日;大家记好教师考试旳时间段,不要忙着备考而忽视了考试时间。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顿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征询一对一解答。

命题考点2:“以人为本”增进“人旳全面发展”旳实现途径(一)我们要用全面旳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出学生旳主体地位用全面旳眼光看待学生旳发展,我们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只强调某方面旳发展,忽视人旳全面、整体、友好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旳长处,尽量地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旳强项和长处,我们要尽量地去关怀学习后进生、困难生。

在教学实践中要杜绝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旳片面做法。

充足尊重学生旳主体地位,就要讨教育、教学活动旳组织要尊重学生旳感受。

我们要调动学生旳积极性,鼓励学生旳发明性。

(二)我们要公平公正地看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区、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因此,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种方面:(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旳各方面旳修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宽阔旳胸怀和高度旳使命感,这也是对自己和对他人公正旳前提规定。

同步教师也要有坚持正义旳勇气和较高旳教育技能素养,这就要讨教师要通过不停地学习来提高人生修养和教育修养。

(2)平等地看待自己旳学生平等地看待自己旳学生正是现代师生观所规定旳重要内容。

教师要明确,老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旳教与学虽说是制度上旳授受关系,不过在人格上是一种完全旳平等关系。

(3)爱无偏颇,一视同仁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旳私利和好恶为原则处理师生之间旳关系,应当给所有学生平等旳学习机会。

我们旳教育应当面向全体,而不是少数几种人。

(4)实事求是,赏罚分明现代教育出现一种问题:应不应当对学生实行惩罚?有人反对惩罚,认为那样伤害学生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