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红枣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结构严重失衡,同期成熟、同期收获风险太大
目前枣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制干品种产量偏大,专用加工品种匮乏,鲜食品种主要为晚熟品种冬枣和梨枣,缺乏优质中、早熟品种。
2.裂枣品种面积大,枣区裂果问题已成为生态型病害
起主导作用的八大主栽制干品种,多数属于易裂品种,主要集中在北方十几个县(市),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红枣裂果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早期由日烧引起的裂果,另一种是白熟期以后因品种、天气、栽培技术不合理、预防不及时引起的普遍性裂果和浆烂。
我国北方枣区的裂果问题已成为全区域的一个重要病害。
3.制干加工技术单一落后,难以应对突然出现的自然灾害
红枣在采后加工处理方面发展缓慢,总体水平低,是枣树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分级包括停留在手工挑选阶段,效率低,难以标准化;干制主要靠自然晾晒,红枣收获后,稍遇阴雨就会出现裂果、浆烂问题,营养损失严重。
我国枣区的大部分红枣加工企业是以干枣为原料生产的,如饮料、果酒、果茶、果酱、色素、香精等已达上百个品种,一旦原料短缺,整个产业链就会瘫痪。在尚未更新易裂品种的情况下,推广新的采后处理加工技术十分有必要。
4.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较差
随着农民外出打工潮的兴起,在农村劳动力中,老弱群体成了主体。长期以来,农业职业教育的水平低,农民思想意识陈旧,利用新技术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受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枣树新品种推广上,普遍存在着老产区保守、不更新品种和新产区发展太快、新品种比例不高等问题。
5.毁灭性病虫害日趋猖獗,暴发成灾
除裂果病外,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和绿盲蝽象等重大病虫害的危害愈来愈大,严重影响着枣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大规模集中连片给群众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加速某些病虫害蔓延的问题,枣农在防治过程中苦不堪言。
近几年来,由于绿盲蝽象十分猖獗,以绿盲蝽象为中介引起的缩果病非常普遍。另外,枣疯病除沿海地区的枣园发生较少外,全国各地也在日益抬头,一旦局部出现,就会迅速蔓延,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红枣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1.品种结构亟须调整,品种调优势在必行
制干品种的种植面积偏大,集中在9月底成熟,风险较大。每年阴雨期正值红枣成熟棋有,霉烂难以避免。早熟品种可提前成熟7-15天,避免了部分损失;用白熟期前后的大果型品种加工蜜枣,也因提前采摘避免了一定的损失;将部分易裂品种改接了晚熟冬枣,受灾相对较轻;推广抗裂性较强的品种,裂果程度亦较轻。
枣树的生命周期长,发展枣树应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
种。同一生态类型的栽培区域,既要考虑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鲜食、制干、兼用、蜜枣及观赏品种的协调发展,大大减轻了自然界的风险,拉长了市场供应期,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2.加强培训,提高枣农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
尽快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发展特色优势枣产业;发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通过龙头带动或中介组织的服务,推介新成果、新产品;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的形式,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根据农村分户经营的现状,进一步搞好统一技术服务;依靠村组干部和农技干部的协调、服务,提高科技入户率,将新技术、新成果传授给枣农。
3.强化采后商品化处理
兴建烘干房,推广烘干房制干技术减少损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投入,改变目前红枣加工企业以干枣为原料进行加工的单一局面,加大采后商品化处理,实现分级包装标准化、制干烘烤化、加工精细化。
4.控制生态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种植面积高度集中地区,适当限制发展,在高度集中区域内开辟1-2千米的隔离带;高度密集的枣园要通过隔株刨除或隔行刨除的途径逐步减低密度,并加强冬、夏季的修剪,解决枣园通风透光的问题,防止或减轻生态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解决红枣裂果问题除更换不易裂果的品种外,还应在裂果前后时
期内保持枣园土壤的适墒状态,裂果发生前20天用“防裂防烂剂”进行预防,以减轻裂果的危害。
与此同时,还要组织科技攻关,集中力量解决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及绿盲蝽象等重大害虫的防治难题。
5.采取全程控制措施,全方位提高枣果的风味和品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购买绿色食品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只有采取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对枣树的栽培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加工、贮运、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程控制,才能实现全方位提高果品风味和品质。
参考资料:《中国枣业报》总第26期《我国红枣产业在遭遇阴雨重灾后持续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