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步步高》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选考二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考二第2讲高考探究课
1.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从中立到参战这一转变的一个原因是政府的备战运动, 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准备。另一个因素是由于潘乔·维拉袭击新墨西哥州而引起的美国对墨西哥的武装干预, 这次干涉虽然没有带来什么结果, 但它却提供了无灾害、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造成介入战争的还有美国的金融家和工业家, 他们一直在用赊销的方式向英国和法国提供军用物资, 如果他们的顾客战败了, 他们也将破产。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 1917年3月沙皇政权的垮台使美国有可能加入民主国家的联盟, 反对中欧的独裁统治的国家。这些因素结合起来, 促使威尔逊总统于1917年4月对德国宣战。
材料二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最终参战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分析美国参战的目的及对战局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问, 据材料信息“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准备”“美国对墨西哥的武装干预……提供了无灾害、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美国的金融家和工业家……一直在用赊销的方式向英国和法国提供军用物资, 如果他们的顾客战败了, 他们也将破产”“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沙皇政权的垮台使美国有可能加入民主国家的联盟”进行归纳总结。第(2)问, 据所学知识可知, 美国参战是为了争夺霸权;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答案(1)美国政府的备战运动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了准备;美国对墨西
哥的武装干预中无灾害、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作用;金融家和工业家希望美国参战保住自己的经济利益;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造成损失;俄国政权更迭的影响。
(2)目的: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影响:使协约国在军需、人力方面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 主要有两点:“第一, 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 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 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 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 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 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摘自[英国]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 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 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国政策的区别, 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答案(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原因:法德之间宿敌;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企图独霸欧洲大陆。
美国:主张吸收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原因: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进而称霸世界。(2)原因: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联缺乏权威性, 存在制度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3.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就出现过几次轰炸袭击。对于平民人口的轰炸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抗议。轰炸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此做出的反应, 引发了这样一种论点, 即轰炸后方城市是迫使政府讲和的一种有效手段。结果, 在20世纪30年代, 欧洲的空军开始研制远程轰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轰炸
被运用于各种目标, 包括军事目标、敌人的部队以及平民人口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平民的轰炸使得战争的后方也变得很危险。(二战中)首次进行的持续的平民轰炸开始于1940年9月初。伦敦人第一个遭受了沉重打击。德国的空军昼夜不停地轰炸伦敦达数月之久。数千人被打死或受伤, 损失无法计算。但是, 伦敦人的士气仍然很高。英国人称德国的这种空袭为“闪电战”, 它很快成为英国全国的一种经历。闪电战被带到英国的其他许多城镇。伦敦人保持士气的能力为其他的英国人树立了榜样。认为选择平民作为轰炸目标会迫使英国讲和的看法, 被证明是错误的。
——摘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著《世界历史》材料二为了摧毁中国抗战的后方基地, 动摇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意志, 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膝投降, 从1938年1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 日军集中了侵华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 先后出动军用飞机9 000架次, 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之久的轰炸。重庆大轰炸, 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血腥暴行之一, 其轰炸时间之长、次数之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惨重, 不仅居于中国各大城市的首位, 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城市中也名列前茅。
——潘洵、杨光彦《论重庆大轰炸》《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6月(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因素。
(2)综合上述材料并据所学知识, 概括伦敦大轰炸和重庆大轰炸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期间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以对伦敦大轰炸和重庆的大轰炸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把握阶段特征、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军事轰炸所造成的灾难和恐怖的基础上, 辩证分析大轰炸对反法西斯双方产生的不同影响, 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 理解面对人类共同威胁团结合作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1)观点:轰炸后方城市和平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有效手段。
因素:一战后期几次轰炸袭击的舆论成效;军事科技进步的推动;战略轰炸的破坏力和威慑力。
(2)积极作用:充分暴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血腥残暴;激发了伦敦人民和重庆人民的反抗斗志;提高了伦敦和重庆的城市地位;彰显了英中两国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与影响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与团
结。
4.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艾奇逊对于英国的态度很不满意。他在1月23日对国务院高级官员们说, 他考虑美英两国在朝鲜问题上会不会距离太大。大家都认为他该与英国大使弗兰克斯谈谈。实际上, 弗兰克斯本人在两天前就在给贝文的电报里讲道, 杜鲁门当局正受到舆论和国会的强大压力, 逼它宣布中国为侵略者。它本身既有同感, 也无法阻止或推迟这一行动, 因为它怕被指责为对共产党不够强硬。大使说如果联合国不把中国打成侵略者, 美国公众就会对联合国失去信心, 这样就将影响英国跟亚洲, 特别是跟印度的关系。
联合国大会在2月1日通过决议,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打成“侵略者”。第二天, 艾奇逊向内阁报告大功告成。南斯拉夫总统对来访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帕金斯说, 就他对苏联人心理的了解, 他不认为苏联会做出任何要被世界舆论指责为侵略者的事。
——摘编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朝鲜问题引发国际局势紧张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联合国宣布新中国为“侵略者”反映的本质
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朝鲜问题。第(1)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
看出, 朝鲜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另外从地区稳定、新中国对朝鲜问题的态度等角度阐述理由。第(2)问, 从二战后初期美国控制联合国、西方对抗美援朝
的歪曲以及敌视新中国、大国霸权主义盛行等角度分析本质问题。
答案(1)理由:朝鲜问题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之一;朝鲜内战会引发局部地区的热战, 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亚洲其他地区稳定;中国是世界五大国之一, 新中国对朝鲜问题的态度, 将引起美、苏、英、法等多个大国的关注。
(2)本质问题:二战后初期的联合国被美国操控;新中国抗美援朝的正义行动被西方大国歪曲;新中国遭到西方大国的仇视与扼杀;两极格局下, 大国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