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基本概念辨析
高中生物容易混淆的概念
![高中生物容易混淆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824dbd5102de2bd9605884e.png)
高中生物容易混淆的概念生物学科的概念有容量大、易混淆的特点,复习时可以将相近或相反的概念一组组甚至一串串地进行识记、辨别、区分和比较,这样不但容易记住,更重要的是记得准。
鉴于篇幅原因,本篇只把概念一组组列出,同学们在复习时如果带着这些概念去看书和梳理知识,就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下面列出的这些概念有大有小,如果你都能辨别和区分清楚的话,高考生物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就已经掌握大半了。
1、生长、生殖、发育 2、应激性、适应性 3、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 4、细胞质、细胞液 5、染色质、染色体 6、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7、赤道板、细胞板 8、纺锤丝、纺锤体、星射线 9、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10、分裂、分化 11、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1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矿质元素 13、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 1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1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6、自养型、异养型 17、需氧型、厌氧型 18、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19、神经中枢、中枢神经 20、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 21、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2、感受器、效应器 23、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24、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 25、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推理、判断) 26、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7、囊胚、胚囊 28、胚膜、羊膜 29、极体、极核 30、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31、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 32、遗传信息、遗传密码 33、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34、基因型、表现型 35、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36、纯合子、杂合子 37、杂交、测交、自交 38、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39、XY型性别决定、ZW型性别决定 40、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41、基因突变、人工诱变 42、突变、基因突变 43、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44、物种、种群 45、种群、群落 46、生态系统、生物圈 47、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48、寄生、共生、捕食、竞争 49、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50、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5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稳态 52、生长素、生长激素 53、水平衡、盐平衡、糖平衡 54、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55、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56、抗原、抗体 57、淋巴因子、抗体 58、特异性免疫的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59、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60、C3植物、C4植物 61、光合作用效率、光能利用率 62、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 63、固氮细菌、硝化细菌 64、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65、原核细胞基因、真核细胞基因 66、编码区、非编码区 67、外显子、内含子 68、染色体组、基因组 69、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70、人类基因组、人类单倍体基因组 71、载体、运载体 72、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73、重组DNA、重组质粒 74、组织培养、细胞培养 75、脱分化、再分化 76、细胞株、细胞系 77、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78、核衣壳(核酸、衣壳) 79、衣壳、衣壳粒 80、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81、生长因子、生物素 82、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83、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84、组成酶、诱导酶 85、碳源、氮源、能源 86、扩大培养、连续培养 87、受体细胞、供体细胞 88、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遗传病 89、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 90、CO2的固定、CO2的还原 91、标记基因、目的基因附一组数据:正常血糖范围:80~120mg/Dl 早期低血糖:50~60 mg/dL 晚期低血糖:<45 mg/dL 高血糖:>130 mg/dL 肾糖阈:160~180 mg/dL(注意:血糖要超过肾糖阈才会出现糖尿)。
高中生物概念辨析
![高中生物概念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714f21b4daa58da0114a65.png)
概念辨析一、类脂与脂类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二、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
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三、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
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
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四、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与斐林试剂或改良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
五、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存在的试剂。
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 的CuSO4 溶液)分别配制、储存。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总结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064c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4.png)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由于知识点繁多,有些内容容易混淆或理解错误。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生物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遗传与进化1. 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但容易混淆。
遗传是指基因在后代之间的传递,而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进化是遗传的结果。
2. 基因型和表现型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性状。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但细胞膜和细胞壁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细胞膜是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而细胞壁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也是容易混淆的。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三、生物分类1.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进行分类,但种和个体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种是指具有相同形态和能够繁殖后代的个体群,而个体是指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2.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也是容易混淆的。
动物是多细胞、异养和能够运动的生物,而植物是多细胞、自养和不能运动的生物。
四、生物能量转化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能量转化的两个重要过程,但容易混淆。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而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基因和酶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而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五、生物生长与发育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分裂的两种方式,但容易混淆。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而减数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2. 受精和生殖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而生殖是指生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9c33650912a21615792956.png)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1.遗传性、应激性与适应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述的是过程。
长期应激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
如变色龙进入草丛中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
决定生物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
2.酶、激素、抗体、维生素从来源上看:酶、激素和抗体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所有活细胞都可产生酶,只有内分泌腺才可合成激素,只有效应B细胞才可合成抗体。
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可以在机体内转化而来,如在人体表皮细胞内含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照射后能转变成维生素D。
从化学本质上看: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激素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
抗体一定是球蛋白质。
而维生素是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功能上看:酶是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激素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抗体是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起免疫作用;维生素主要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多数是作为辅酶的成分。
这四类物质尽管它们的来源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对正常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高效能的物质。
3.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约有20种,结构通式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4.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
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团。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a4a3f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c.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易混淆概念是高中生物学习中最容易犯错的问题之一。
以下总结了一些高中生物学习中易混淆的概念,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壁是细胞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区别。
细胞膜是一个薄膜,包围着细胞质,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壁是一个坚硬的结构,位于细胞外部,提供支持和保护。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最显著的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此外,植物细胞有一个比动物细胞更大的液泡,其中存储水和废物。
3. 叶绿体与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细胞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它负责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线粒体是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参与细胞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4. RNA与DNARNA和DNA是细胞内的两种核酸,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也有很大差异。
DNA是一个由四种碱基组成的长链,存储着遗传信息。
RNA则是一种在细胞内传输和转录DNA信息的分子,它根据DNA的信息合成蛋白质。
5. 在生物学内的“进化”与“适应”进化和适应是两个在生物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它们有不同的意义。
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基因组的变化。
适应则指生物通过环境选择和自然选择,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群体的生存和繁殖。
6.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中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
在呼吸作用中,生物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7. 线性与环状DNA线性和环状DNA是两种不同形态的DNA分子。
线性DNA是指呈直线形状的DNA,如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DNA。
环状DNA则如环形、螺旋、环形或梳子形状,通常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
8.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总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a413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f.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1.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是生物学中常见的两个概念,但很多学生容易将它们混淆。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它决定了物质的进出,是细胞的保护膜。
而细胞壁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起着支撑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我通常会通过实际的图片和动态模拟来展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
并结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解释,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逐渐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
2. 叶绿素与叶绿体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的绿色色素,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而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很多学生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甚至以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叶绿素和叶绿体的存在和作用。
我也会通过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将叶绿素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3. 同化与异化同化是生物体内外物质在代谢过程中被转化为自己物质的过程,主要是合成物质。
而异化是生物体内外物质在代谢过程中被转化为不同种物质的过程,主要是分解物质。
同化和异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生物概念,而且这两个过程又是生物体内代谢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和动物的代谢过程,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同化和异化的例子,并进行观察和实验,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4. DNA、RNA与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而RNA则是DNA的一种衍生物,它在蛋白质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种功能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DNA、RNA和蛋白质都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分子,很多学生容易将它们混淆。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生物化学角度对这三者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关系。
我也会利用实验和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深入理解这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6篇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30628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b.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6篇篇1一、绪论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些概念虽然看似相似,但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易混淆概念,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将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为高中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易混淆概念分类1.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小分子2. 细胞膜与细胞壁3. 基因与染色体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5.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6.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7. 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8. 酶的专一性与酶的活性9.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10.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三、易混淆概念详解1.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由许多单体组成的巨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等。
而生物小分子则是指相对较小的分子,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两者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2.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而细胞壁则是植物细胞外层的坚硬结构,主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3.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则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结构,主要负责基因的储存和传递。
两者在遗传和生物性状控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而光合作用则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两者在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5.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而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的总称。
两者在范围和层次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6.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内部储存和传递的关于遗传和性状的信息。
而遗传密码则是决定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密码子。
两者在遗传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3ccb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1.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涵盖广泛的知识面。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容易出现歧义,导致学习难度增加。
下面是一些高中生物常见易混淆概念的总结。
1.优生和劣生优生是指个体遗传优秀,具有优异品质,更容易适应环境,繁殖后代更好的生物;而劣生是指个体遗传缺陷,具有较差品质,难以适应环境,繁殖后代不利的生物。
优生和劣生并不是指生物个体的优劣之分,而是指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的优劣。
所以,两者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
2.遗传和表现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通过遗传物质(基因)传递给后代的遗传信息;而表现是指生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特征表现。
遗传和表现之间并不是直接关系,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和环境的影响,在同一基因型下,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也可能存在差异。
3.性染色体和性别性染色体是指人类生殖细胞中携带性别决定基因的染色体,常见的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性别是指生物的男性或女性属性。
性染色体的组合决定了生物的性别。
比如,人类男性为XY染色体组合,女性为XX染色体组合。
4.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是女性体内的激素,雌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卵巢发育和月经周期,而孕激素主要作用是维持怀孕和胎儿健康。
两者在不同周期内的分泌量不同,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细胞分裂的方式。
减数分裂是一种源于体细胞的分裂形式,它的终着物是四个不同的单倍体细胞,用于生殖细胞的产生;而有丝分裂是一种源于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形式,它的产物是两个相同的二倍体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和修复。
6.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等;而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化学和生态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总之,了解这些易混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帮助高中生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生物易混概念辨析(括号内为正确说法)
![高中生物易混概念辨析(括号内为正确说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eea8236529647d2628528b.png)
高中生物易混概念辨析1.脂质与脂肪(或磷脂)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磷脂,因此脂质概念范围大。
脂肪(或磷脂):是脂质的一种,其概念范围小。
2.单体与多聚体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3.细胞液,细胞内液与细胞质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
细胞内液:一般是指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4.中心体、中心粒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通常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中心粒:中心体的结构组成单位,两个一组构成中心体。
5.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与细胞质细胞质: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叶绿体基质:叶绿体中的液态基质部分,含有暗反应所需的多种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的部位。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中的液态基质部分,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多种酶,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6.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
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没有生物活性,不是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膜: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
如细胞膜,液泡膜等。
这些膜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
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所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7.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扩散作用:一般指自由扩散,指水分子等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自由运动,如二氧化碳,氧气,水,胆固醇,甘油等物质。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72ad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9.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知识极为丰富、内容极为复杂的学科,学习生物不仅需要阅读大量的生物学知识点,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然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生物学中存在一些易混淆概念的存在,这些概念常常被学生所混淆,造成一定的学习误区。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以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易混淆概念1:DNA和RNADNA和RNA都是核酸,由不同类型的核苷酸组成。
DNA在细胞核中存在,其功能是存储遗传信息,RNA则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可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在分子结构上,DNA 是双螺旋结构,RNA是单链结构。
易混淆概念2: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两种不同的方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中,需要通过纺锤体将染色体分离,并在细胞中形成两份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无丝分裂则发生在无细胞核的原核生物中,细胞本身分裂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易混淆概念3: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是能量转换的过程。
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通过氧气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并将其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两个过程相互联系,可以产生循环过程,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易混淆概念4: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体细胞是人体中的普通细胞,存在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而生殖细胞则是只存在于生殖系统中的细胞,具有重要的遗传功能。
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在染色体数量上存在差异,体细胞为二倍体,而生殖细胞为单倍体。
易混淆概念5: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是生物进行繁殖的方式。
有性生殖需要两个不同生命体的生殖细胞相互受精,并以这种方式来产生新生命体。
而无性生殖则是在单个生命体中,由单个或部分细胞进行分裂和繁殖。
在遗传方面,有性生殖可以产生更丰富和多样的遗传信息,而无性生殖则不能产生这种多样性。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fbe83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7a.png)
高中生物部分易混淆概念的辨析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看起来很相似,容易混淆。
本文列举部分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以利于更进一步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一、结构类1.原生质、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原生质体是去掉细胞壁的细胞,是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他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2.细胞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其浓度决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外液指人或高等动物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又叫做人体的内环境,包括液、血浆、淋巴等。
细胞内液指人或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约占成人体内液体的2/3(约占体重的40%)。
3.胚囊与囊胚胚囊在被子植物中位于胚珠的珠心内,是具有卵细胞、助细胞、极核和反足细胞的结构。
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囊胚是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典型的囊胚呈囊状,中央有空腔,称为囊胚腔。
4.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但是赤道板并不是一种结构(人们假想的一个平面)。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尔基体与其形成有关。
二、物质类1.类毒素与抗毒素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后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可用作疫苗,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 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09df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2.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概念总结_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1. 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膜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它包裹着细胞内的质体和细胞器,控制物质的出入。
而细胞壁则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由纤维素构成的坚硬的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细胞壁的存在与否,以及其主要构成物质的不同。
2. 吸收与消化在生物体的营养过程中,吸收和消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吸收是指生物体对外界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消化是指生物体对摄取的食物进行内部分解和吸收的过程。
吸收是在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二者是顺序上的逻辑关系。
3. RNA与DNARNA和DNA是生物体内的两种核酸,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存储着遗传信息;而RNA是核糖核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等生物学过程。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构成和功能的不同。
4. 同化与异化同化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种方式,是指生物体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自己的组织或物质的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而异化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合成过程,包括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等生物化学过程。
同化和异化是互为补充的两个过程,对维持生物体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5. 反义词在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之间是呈现出反义关系的,如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基因型与表现型等。
这些反义概念在学习中容易引起学生混淆,需要进行及时的澄清和区分。
在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易混淆概念进行重点讲解和梳理,利用案例分析、对比说明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帮助他们建立起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和区分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我也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于易混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
在课后,我还会布置相关的作业和习题,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确保他们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能够得到提升。
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651a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2.png)
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繁殖与发育、免疫与免疫系统、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组成细胞、遗传性、代谢能力、生长与发育、适应环境等特征。
3.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外形特征、细胞结构、生活方式等进行分类,目前采用的分类系统是五界制(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三域系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古细菌域)。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含有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运动、分泌物质、维持稳态等功能。
3.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准备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阶段,无丝分裂包括二分裂和孢子形成。
三、生物分子1. 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构象、功能多样性,包括酶、抗体、血红蛋白等。
3. 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包括DNA和RNA,具有存储遗传信息的功能。
4. 多糖:多糖是由单糖组成的,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具有能量储存和结构支持的作用。
5. 脂质:脂质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包括膜脂、储能脂、信号分子等,具有能量储存和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四、遗传与进化1. 基因与遗传物质: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序列,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着生物的遗传性状。
2. 遗传方式:遗传方式包括性状的简单遗传、多基因遗传和染色体遗传等。
3. DNA复制:DNA复制是指DNA分子的复制过程,遵循互补配对和半保留复制的原则。
4. 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合成是DNA转录为RNA,蛋白质的合成是RNA翻译为氨基酸序列。
关于高中生物中几个常见概念的辨析
![关于高中生物中几个常见概念的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89908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b.png)
一、互利共生
核生物中只有一些纯粹的 DNA。但实际上,在细胞质和原核生物
在人教版教材必修 3 第 4 章第 3 节群落的结构中,对它的描 中,DNA 分子也会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一阶染色体。所以,把
述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但在平常 染色体的存在位置只限定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无疑是不准确
B.细胞核与细胞质保持连续的物质交换
.虽然Al只l介绍R了ig互h利t共s 生R关e系se,但rv在e考d试.中,把互利共生写成共生
无疑是错误的。
C.细胞质中的代谢反应最终受细胞核控制 D.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着色特性相同
二、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该题答案选 A,很明显就是犯了以上的错误,认为染色体只
亡。也有的生物个体发育中只产生两个极体,极体也有第一极体
O
时间 O
A
时间 B
和第二极体之分。 例 3.下列有关极核与极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O
时间
B.都位于胚囊内 C.都由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
图 1 小球藻个体数变化
O
时间 O
时间
C
D
图 2 种群增长率变化图
D.受精后都能发育成胚乳 明白了相关概念后,此题就比较简单了。
誗编辑
王团兰
- 54 -
于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几个概念是学生 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细胞分裂时,
非常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的;在平常繁忙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 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
生物教师都忙于备课,批改作业,关注学生成长,碰到一些常见的 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
生物学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生物学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570f44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2.png)
生物学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生物学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其中的基本概念对学习者来说也很重要。
本文旨在对几个基本生物学概念进化论、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首先,要理解进化论,就必须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即演化意味着物种不断发展,而且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当物种拥有更有利的特性时,它的繁衍机会会增加。
此外,进化也可以将物种分开,使其形成不同的物种。
因此,根据进化论,学习者可以理解物种的发展和多样性的重要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很容易理解的。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在空间和时间内,所有生物的种类和其他形态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提供各种物种间的合作和竞争,所以学习者可以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接下来,环境保护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环境保护是指尊重自然环境,避免破坏自然界依赖的活动,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改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学习者可以知晓,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一些实际行动,比如种植树木,减少污染物的消耗,以减少对地球环境的破坏。
最后,生物技术也是学习者在生物学教学中需要了解的概念之一。
生物技术是一门研究使用生物物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基于生物的净化技术等。
学习者可以理解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它可以大大改善人类的生活。
综上所述,进化论、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是生物学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在学习者的深入理解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了解这些概念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2d4ee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c.png)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人类来说,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理解自然界万物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探讨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与演化。
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 生命: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生命是一种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征的现象。
生命的存在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
2.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单元。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生物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 遗传:生物的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基础,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4. 进化: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和群落。
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二、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生物学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群,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分类的主要等级生物分类学按照不同的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从高到低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每个等级以上一级的分类为单位,从大到小逐级细分。
2. 生物的三域系统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目前普遍认可的生物分类系统是三域系统,即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这个系统强调了生物的分子进化关系。
3. 动植物的分类动物和植物是两个重要的生物分类群。
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又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纲、目、科等分类单元。
植物根据营养方式、种子结构和生殖器官等特征进行分类。
4.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单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前者是没有真核细胞核的生物,如细菌;后者是具有真核细胞核的生物,如原生动物。
5. 进一步的分类生物学不断发展,对生物的分类也在不断完善和细分。
根据生物的遗传关系和共同祖先,生物学家使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方法对生物进行分析,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群。
三、生物的地球分布与演化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各个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群落。
高中生物概念总结
![高中生物概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a3d3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c.png)
高中生物概念总结高中生物概念总结高中生物是中学生物学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细胞、遗传与进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生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全面的高中生物概念总结。
1.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根据细胞内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同时具有代谢、分化和分泌等功能。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
在遗传过程中,有世代传递的基因和表型特征的遗传,也有个体间基因和表型特征的遗传。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的变异和适应过程,主要通过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3.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生物体内有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同时释放出氧气。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有机酸、酒精、二氧化碳等产物。
4. 生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生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过程。
包括体温调节、酸碱平衡、水分平衡、体液渗透压稳定等方面。
对于温血动物来说,体温调节是很重要的,通过呼吸、泌尿、出汗等方式保持体温稳定。
5.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的分化和组织形态的变化。
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受到生物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实现生长,而动物则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6.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从保护自然生境、控制物种入侵和重视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总结,可以帮助同学们理清高中生物的概念,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基本划分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基本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2ada612fdd36a32d73758171.png)
生物的进化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的结果
∃ 22∃
生物学教学 2010 年 ( 第 35卷 ) 第 12期
最后看模块三 稳态与环பைடு நூலகம் , 共 6 章, 提炼出 4个 核心概念 (见表 5)。
表 5 稳态与环境 模块的核心概念
章及名称
核心概念
第 1章 第 2章 节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的个人决策 ∀ ∀ #。在 高中 生物学 核心的 概念 教学研 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而对生物学核心概 念教的标准
究中, 究竟什么 是生 物学核 心概念? 目前对 此尚 未形 和学的要求至少应该是一致的。
成统一的认识, 这就给 核心概 念的 教学带 来了较 大的 2 如何界定生物学核心概念
困惑。
学核心概念的 表示可 以有所 不同, 但同一 个年级 相同 是在当呈现的 材料要 以归 纳方式 组织的 时候 进行的。
的内容其核心问题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其 核心概念的 因此, 需要大脑不断地抽提和超越原有的 认知水平, 这
表示也应该是 相同的 或相似 的, 这 就需要 在对生 物学 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
物学观念。
新高一生物前二单元知识点
![新高一生物前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7ad4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1.png)
新高一生物前二单元知识点高一生物的前两个单元主要介绍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这些知识点,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学的实验方法。
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起源、进化、分类、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分为无机体和有机体,无机体是指由无机物构成的物体,如石头、水等;而有机体是指由有机物构成的物体,如植物、动物等。
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比较。
观察是通过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来获取信息。
实验是以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的,通过改变一些条件来观察和验证假设。
比较是针对不同生物体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它们的差异和共性。
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主要由四类生物大分子构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
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它们由氨基酸组成,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可以作为酶参与生物体的代谢过程,还可以起到结构支撑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类。
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分子,它通过螺旋结构的方式将遗传信息编码在碱基的顺序中。
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为蛋白质的合成指导。
多糖是由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多糖可以作为能量储存物质,也能够起到结构支撑和细胞识别的作用。
脂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成分,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质在细胞膜的组成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能量储存分子。
三、生物学的实验方法生物学的实验方法是研究生物现象和解决生物问题的重要手段。
实验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切割法、染色法、培养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对生物现象的直接观察来获取信息。
例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或者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和行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基本概念辨析
1. 应激性与适应性
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是一种动态反应。
它表述的是过程。
应激性的发生应具备四个条件:(1)有外界刺激,(2)对刺激作出了反应,(3)反应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4)反应的完成需要一定的结构。
长期应激性的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它表述的是结果。
判定适应性的依据主要有三个:(1)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什么;(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特征是否与环境相适应;(3)这种特征是否是长期的、稳定的,不随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
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
如变色龙的体色与青草的颜色一致,是应激性,并且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的颜色一致则只是适应性,而不是应激性。
由此可见,适应性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它强调了生物与环境的整体关系;而应激性是生理学上的概念,它强调了生物的反应过程。
2. 生长与发育
生长是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1)从生物的结构上看,生物的生长表现为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其中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依靠细胞分裂。
(2)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就表现为物质和能量的积累、表现出生长现象。
发育是指生物体或生物体的器官、组织从简单到复杂、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就叫做个体发育。
生长不等于发育,生长和发育通常是相伴发生的。
但在性成熟后的生长(如成人的发胖)就不再伴有发育了,幼小时长时间的生病导致体重减轻可理解为只发育而无生长的现象。
3. 渗透与扩散
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大的一方做分子运动,使膜两边溶质浓度达到均衡的现象。
例如,具有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扩散是指物质从密度大的空间向密度小的空间运动的现象。
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等物质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方式都属于自由扩散。
渗透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
渗透一定是扩散,但扩散不一定是渗透。
渗透相对于扩散有两个要点:①跨膜(扩散可以不跨膜),②作用物质是溶剂分子(扩散还可以是气体分子)。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式既可说是自由扩散,又可说是渗透;但氧气、二氧化碳,甘油等物质通过膜只能说是自由扩散,而不能说是渗透。
4.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生物进化是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生物进化不一定就直接形成新的物种。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的标志为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生物在进化,未改变则生物未进化。
14. 先天性疾病与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已经表现出来的疾病。
先天性疾病当然可以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先天性愚型、多指(趾)、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遗传病,都是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来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现在已知的大多数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
但是,也有不少在婴儿出生时就可确诊的先天性疾病并不是遗传病,这些病并不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而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某些环境因素造成的。
例如,胎儿在子宫内受天花病毒感染,出生时面部就会留有癍痕;母亲在妊娠早期受风疹病毒感染,可使婴儿出生时患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白内障等。
所
以说婴儿出生时所患的疾病并不一定是遗传病。
15. 趋性与非条件反射
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某些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臭虫的趋热性,寄生昆虫的趋化性等。
趋性是在动物个体全身都参与下才能完成的反应。
某些单细胞动物如绿眼虫、草履虫等有趋性行为但不具反射能力。
非条件反射一般只是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运动反应,如膝跳反射,搔扒反射,吮吸反射,眨眼反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