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f106e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0.png)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在《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中,迪帕克•乔普拉展示了一种可以让生命完全改观的成功观:只要我们了解自己的本性,并学习顺应自然法则,除了物质上的富有,我们还可以轻松自如地获得健康、圆融、充满活力、富有热情的人生。
以下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作者简介:迪帕克·乔普拉举世闻名的身心医疗专家和人类潜能研究领域的领袖人物,一直致力于提升人类健康和幸福。
1992年被选为美国健康研究院特别委员,经常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举办讲座或授课,他的演讲遍及南北美洲、印度、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
1999年,他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100名最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之一,被誉为“另类医学诗人—先知”。
美国总统克林顿也称赞他是对美国最有贡献的人物之一!著有《不老身心》、《创造丰盛》等多部畅销书,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出版。
乔普拉的著作往往把当代科学和医学成就与东方的传统相结合,可以说是使宗教与科学,诗歌与艺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达到了完美统一。
更可贵的是他的著作深入浅出,面向一般读者,注重实用性,这也正是他的作品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是乔普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一本。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篇:一成功的第二项精神法则就是:给予和收受法则,因为宇宙是通过动态交换来运转的。
没有东西是静态的。
你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在不停地与宇宙的身体进行动态交换;你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与宇宙的大脑相互交流沟通;你的能量是宇宙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命流动是构成存在场的所有元素和力量之间的和谐的相互作用而已。
你生命中各种元素和力量之间的和谐相互作用是按照给予法则运转的。
因为你的身体和大脑始终都在与宇宙进行动态交换,终止能量的流通无异于终止血液的循环。
收受和给予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给予和收受是宇宙间能量流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152dc2a5e9856a5712600a.png)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刚听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名字真的很普通,一度以为这是一本无聊又无趣的书,但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给予我很多的启发。
对于我这样即将开始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样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良师益友。
在书中,史蒂芬·柯维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七个习惯分别是:一、积极主动;二、以终为始;三、要事第一;四、双赢思维;五、知彼解己;六、统合综效;七、不断更新。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种惯性,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澠辎渖縵虑褳闻礴灩馈氬設驻萤喬灑蘋岭帜摯钯誒闥骋俁偵纯韻侶絲蔺鴨廚躕阍绗蠶廁筹萦鸥档斂释潤哑斂纤須騾榉兹鶯飼羈载頏禅絞茏婴鴿疮濕猙滟藝损载蟄钤經钛谆梟繆皸啮诖鮚锊嚴龉啧鄭臍糝径惱寶。
以下是我对七个习惯的一些理解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如若不然,那就表示一个人在有意无意间选择消极被动。
责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能够积极主动的人深谙其理,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或他人。
他们待人接物是根据自身原则或价值观做有意识的抉择,而非全凭对外界环境的感觉来行事。
我们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当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担的责任时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
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仍然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墙,为时已晚。
因此,人们也许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
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獺忆谳鷸鲞驤赅穎搀办沟痫颯飄娈鯀颐纽轢蠷珑澩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是通过独立意志的发挥,建立以原则为重心的处事态度,进而达到有效的自我管理。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心得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641ea052af90242a895e57d.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心得《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心得提要:总的来说这本书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心得这是一本好书,总结论述了七个习惯,或者说是七个信条,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粹和正确的人生道理。
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
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对于“由内而外”的定义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这种思维模式我现在只是有点肤浅的理解,而把这种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我将要追求的。
本书探讨了七个习惯。
习惯一是积极主动。
现在的大部分关于成功学的书籍都不约而同的强调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看来这需要下苦功来练习。
习惯二是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这样可以对目前的处境了如指掌,从而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
因为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发现自己牺牲了许多更宝贵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以色列国第三任国王所罗门,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似乎以一种怀疑和略微消极的论调写了《传道书》这卷书,在开篇的第一章第二节写到“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当时以色列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但他却高呼虚空。
他尝试一切的追求,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他在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什么可以令他快乐。
所以对他来说敬拜上帝才是他心中真正渴望的成功,其他的都是虚空。
对于我们来说也需要明确真正的目标,然后才好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实践使命。
习惯三是要事第一,就是要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事,全身心处理好。
习惯四是双赢思维。
它建立在美国人双赢、共同受益的理念基础之上。
习惯五是知彼解己。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d2c4d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d.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所著的一部畅销书,该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和实用的方法,成为了许多成功人士的指南。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柯维所传达的那些关于成功的智慧,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这本书的一些读后感。
首先,书中提到的“积极主动”这一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维认为,积极主动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要有自我主动的意识,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其次,书中提到的“以终为始”这一习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维认为,成功的人总是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才去行动。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明确。
另外,书中提到的“要事第一”这一习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维认为,成功的人总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被琐事所困扰。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把握好时间,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被琐事所困扰。
此外,书中提到的“双赢思维”这一习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维认为,成功的人总是能够与他人达成双赢的局面,而不是通过竞争来取得成功。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与他人达成双赢的局面,而不是通过竞争来取得成功。
最后,书中提到的“不断更新”这一习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维认为,成功的人总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在职场和人生中取得成功,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通过阅读《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有自我主动的意识,然后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学会与他人达成双赢的局面,最后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范文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df56e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b.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范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这是一本走向成功的最佳读本。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将使你最终业有所成。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
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如果,单从表面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失败就失败在不良习惯上。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这就说明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失败时怨天尤人,归咎于不得天时、地利、人和。
其实,在我们失败时,有没有认真反省一下,检讨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把这些习惯归归类,哪些是好习惯,比如:比较守时;作事有主有次;做事抓紧时间;对人和蔼……哪些是坏习惯,比如:工作间混乱;做事不分主次;不能自我控制情绪;随便指责别人等等。
如此来,可谓小习惯都能影响大事情。
为了帮助有志于成功人士提高效率,更加完善自己,我精心准备,概括了成功人士的七个做事习惯。
积极主动,别指望谁能推你走;以始为终,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要事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追求双赢,远离角斗场;善于沟通,换位思考的原则;综合综效,1+1可以大于2;不断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甘平庸,怎样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呢?就请从培养自已良好习惯入手,用良好的习惯来改善自我,打造自我,塑造一个全新、成功的我。
相信这七种习惯对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它将会使你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处做起,最终业有所成。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c0ffc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7.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美国畅销书作家史蒂芬·柯维所著的一本畅销书,它向读者介绍了七个习惯,这些习惯是成功人士所具备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读者也可以成为成功人士。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书中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首先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而是要主动地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积极主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愿景,然后才能制定计划和行动。
这让我明白到,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有条不紊地朝着目标前进,而不是盲目地行动。
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被琐事所困扰。
这让我明白到,要想成功,就必须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琐事所耽搁。
第四个习惯是“双赢思维”。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双赢的思维,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是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这让我明白到,只有双赢,才能长久地获得成功。
第五个习惯是“知彼解己”。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这让我明白到,只有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六个习惯是“统合综效”。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以提高综合效益。
这让我明白到,只有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
这个习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这让我明白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阅读《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培养这七个习惯。
只有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才能成为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c9291213f61fb7360a4c65d1.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时,往往忽略了良好的习惯才是步向成功的钥匙。
好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具稳定性。
心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发生,决定我们的生活起居。
正如史蒂芬·柯维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的,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就得从个人的习惯开始改变,不管这种习惯是事业中的大事,还是生活中的小事。
习惯一:积极主动一个成功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
积极的心态会内化为动力,但仅仅靠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一生中,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认清方向”显得至关重要,反之,就是盲目。
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有为这个方向奋斗的行动;也只有有了正确的方向,所有的行动才不至于显得“虚度光阴”。
很多人追逐到了所想要的名利地位或者美色之后,却没来由的“空虚无助”,正是这个道理。
当耗费了几十年的光阴或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换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极为可怕的。
弗兰克曾指出,人生共有三种重要的价值,一是经验价值,来自遭遇;二是创造价值,出自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也就是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和不如意,比如进入公司没有分配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和获得满意的薪资。
这三种价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
一个成功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
积极的心态会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会成为你进入到一个自己不太喜欢岗位时你迈向成功的一种保障。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也一定会遇到不顺心或压力大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因此而抱怨周遭的事物。
但抱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反而会使我们变得更加消极和悲观。
可是为什么成功人士们从来都不怨天尤人呢?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遭遇,用实际行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掌握行为的主动权,而不受制于外部环境。
习惯二:以终为始“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
成功法则之七大精神法则
![成功法则之七大精神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47b68e1552d380eb62946de1.png)
《成功法则之七大精神法则》导读《成功法则之七大精神法则》作者:(美)迪帕克·乔普拉引言• 将这些法则运用于每次努力耕耘中去收获成功。
•成功=持续不断的幸福+一步步实现有价值的目标• 精神法则指引你走向成功以及心灵与物质上的双重富足。
•我们必须培养各自体内的神性------我们都是尚出于胚胎中的众神!• 成功包括:-健康-精力充沛-热情-充实的人际关系-创新能力-情绪稳定-心态稳定-幸福感-内心平静#1• 纯潜能法则•• 我们是纯粹的意识体---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 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你越是接近真我,你就越能感知到纯粹潜能。
• 对真我的认识体验就是一种精神。
-没有恐惧-没有控制欲-不强求赞美-不畏惧任何挑战-尊重所有人-不卑躬屈膝#2• 给予法则••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在运动着的。
• 当循环停止时---死亡就是结果。
-血液必须得是循环着的-金钱必须得是循环着的-给予和收获也必须得是循环着的给予他人那些你渴望获得的东西!-并心怀诚意#3• 因果法则•• 因果就是行为和此行为的结果;起因和影响是相同步的。
•播下什么种子,就收获什么果实。
- 如果你想要幸福,那么请你先种下幸福• 做出能够创造平静与幸福的决定。
-学会感受舒适与不舒适,从而来判断自己所做的是何种决定。
•我们的心总是会知道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4• 最省劲法则••大自然的智慧就是少付出多回报。
•和谐与爱的法则。
• 奇迹的出现其实就是最省劲法则的直观表现。
• 只有当你是出于爱而去行动时,最省劲法则才会奏效。
-能量流失于阻力。
-能量因为爱而重获新生。
•绝大多数能源被消耗掉是为了体现我们的重要性。
假如我们能够放弃一些自我中心主义想法,那么就会有两件非凡的事发生。
其一,我们可以将那些用于供养我们的虚幻的辉煌的能源释放出来;其二,我们就能够给自身提供足够的能源,去捕捉宇宙中正在辉煌的瞬间。
-做梦的艺术#5• 意图与愿望法则•• 能量与信息在自然中无处不在。
成功人士七个好习惯听后感
![成功人士七个好习惯听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0dd4328af45b307e87197bb.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有感《成功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总结的七个好习惯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综合综效,不断更新。
这些好习惯,其实更应该说是人生的七个信条,不仅对高效能的成功人士有价值,更是自我修炼的七个信条。
罗老师认为:“以终为始”是所有事物都以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即“心智的第一次创造”与“实际的第二次创造”。
他告诉我们,做事要先有心智创造,后才有实际创造。
心智是你的想法、观点和动机,一点点近期的小目标积淀而成的远期目标,决定着未来的趋向。
我对“以终为始”感同身受。
想想参加工作以来,若不是通过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真不敢想像,当初的建筑门外汉能成长为一名专业工程师。
1996年我参加工作时,是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工作之初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一切从零开始,边学习边参加自学考试。
几年后,我取得了自学考试土木工程本科学历。
仔细想我这几年人生的改变,看似偶然,其实透着必然。
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发现自己、寻找自己和实现自己的一个过程。
今天的我是无数个过去的我组成的,若重复现有的生活,得到的仅是一成不变的结果。
相反,每天,每月,每年,如果有意修正、完善思想和行为,命运就有可能发生转变。
亚里士多德说:“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一种习惯。
从圆的角度来看,始就是终,终就是始。
在做事情之前,多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还需要哪些完善?我要实现哪些目标?这样,在做事情前潜意识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明白自己的愿景在哪里,然后坚持不懈去达成目标。
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名人,但却有可能在自己原有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远景。
这种远景可远可近,可大可小,它代表着我们每个阶段心智最高、想象力最丰富的抛物线顶值,尽管在人生长河中,有些远景不是最重要的,或者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它却为生命插上翅膀,让我们的心灵得以自由翱翔。
“自见圆自相”,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今之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外在,却忘记了内在,在做人技艺与个人品格,以致于失去了诚信等问题,达不到德才兼备。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775564360cba1aa811dab2.png)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封面迪帕克·乔普拉收受和给予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给予和收受是宇宙间能量流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如果你堵住这条源流的任何一头,你就与大自然的智慧产生了冲突。
每一粒种子里面都蕴涵着千万片森林的厚望。
但这粒种子绝对不能被囤积起来;它必须把自己的灵性交付给肥沃的土壤,这样,它那看不见的能量就会化作物质表现出来了。
你付出的越多,你收获的就会越多,因为你将使得宇宙的富有在你的生命里不断流通循环。
你给予背后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是不情愿地给予,这样的给予背后是没有能量的。
你应当始终怀着为付出者和受益者创造幸福这样的意图,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保障和支撑,能够带来增殖。
回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当然,这只是对于无条件的付出和心甘情愿的付出而言,这便是为什么给予必须是快愉的行为----每一次给予时心情都必须感到愉快----的原因。
这样给予背后的能量便会提高许多倍。
如果你想得到快乐那就给别人以快乐;如果你想得到爱,那就学会奉献爱;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欣赏,那就学会关心别人欣赏别人;如果你希望物质上的富裕,那就帮助别人在物质上变得富裕。
哪怕是给予的想法,祝福的念头或一句简单的祈祷,都有着影响他人的力量。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归根结蒂,是大量能量和信息中集中在一起的一堆能量和信息。
我们是意识世界中集中在一起的一捆捆意识。
当你学会把你孜孜以求的东西给出去时,你就激活了这个舞蹈,并为它设计出了一套完美无瑕,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动作,这套动作构成了生命永恒的搏动。
我们真正的本性就是富有和富裕,我们天生就很富有,困为大自然会有求必应,会成全每一个愿望。
我们什么都不缺,因为我们的本质特性就是纯潜能和无限可能性。
困此,你必须明白:已经是一生下来就很富有了无论你的钱是何等的多还是何等的少,因为一切财富的源泉都是那个纯潜能场-----知道如何满足对包括快乐,爱情,欢笑,和平,和谐和和知识在内的所有需求,是我们的意识。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cdff8d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7.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忆中儿时就提倡德智体美健全,也经常听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在我的认知世界里认为,健康——精神,——心智——,待人处事,四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为在生存的基础上再谈生活,生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支撑人体去参与适应家庭学校社会活动,于此同时在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各自存在差异此时面对和接纳彼此的价值观(精神,心智,)对自我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以及反馈给他人(待人处事)这是一个循环,少了其中一样将无法与大自然或者和社会全体相处。
也只有将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的才能或者正真的幸福感!健康:作为家里独生女没有替补深知我的健康对父母意味着什么,在我成年懂事后随着着时间的流逝原来风度精致的爸妈也会有岁月的痕迹这才知道他们的健康意味着什么心智:从以前的涉世未深的员工深知一个管理者面对危机公关的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深知道德接人待物取向有多重要。
精神:从作为一个小主管管理自己监督感染队员共同,为小团队的荣誉而战才深知精神面貌的重要性。
接人待物:从以前的上传下达到现在的管理领导自己小团队才深知尊重他人的差异性只是为了更好的发掘个人潜能为同一个目标而且奋战的.重要性。
其实在家庭中会出现很多类似书中户外郊游的事件,当然会有为此相互埋怨猜忌的情况,更甚者会出现大打出手上升到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破裂的情况。
多数这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小孩,因为家庭不和谐担心失去父母其中一方的爱而变得没安全感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可能影响到日常的成长,性格缺失所带来的一些心里疾病会直接间接导致德智体美很难均衡发展,同样的若是作为夫妻懂得当时结婚的初心已经目的,我相信很多家庭矛盾会迎刃而解。
最后祝愿爱学习爱分享的伙伴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家庭以及美满的生活!。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2)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2)](https://img.taocdn.com/s3/m/2a50295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2)推荐文章《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热度: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作文热度:发声亮剑精神,不忘初心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心得体会热度:五四精神100周年励志演讲稿热度:五四运动100周年传承五四精神励志演讲稿3篇热度:《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篇:四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人说:“成功永远等待有准备,有头脑的人们”。
的确,成功是每个人渴望追求的人生目标。
如何才能找寻到一条属于自我的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呢?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种来自于自身潜能的激发,成就的突破,由内而外求地追求成功的精髓。
我们人类无时无刻地不在努力追求中,成功是你我的最大幸福,而这个幸福的把握全在于你我自身的精神掌控。
一如此书中向我们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如何才能精彩?”通过如此的设问,我们可以逐步地迈步入这个讲解和分析七大精神法则的文字天地之中。
正是因为人世间的每种关系都是给予和接受,他们的相辅相成,一一对应了付出和所得的正比关系。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牢牢地被其中的一句解析生命的语句而感染着。
那就是:“生命是意识的永恒之舞。
”多么微妙,多么美妙。
二者的浑然天成之下便是不断爆发者人性的闪光和智慧的灵动。
思想对于实际的结果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我们由此可以引发出有关于思想可以引导成功的出现这样的论点话题。
深入了解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产生着感触:与其说这本书是讲解七大精神法则的励志书籍,它不如更应该属于是直观地分析着如何合理运用这七大精神法则引导人们踏上成功的征程。
正可谓,成功在你我的手上,成功在你我的脚下。
那么,到底是哪七种神奇的法则能够引导你我迈向成功呢?本书就是通过各个不同的章节,一一讲解和阐述着这无形中的精神法则。
类似于纯粹潜能法则,给予法则,业力或因果法则,最省力法则,意愿法则,不执著法则,使命法则。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cf75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3.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美国畅销书作家史蒂芬·柯维撰写的一本畅销书,它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实用的建议而闻名。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取得成功。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理解。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成功的人们都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我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自我领导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成功的人们都能够有效地领导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自己缺乏自我领导能力,总是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领导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再次,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成功的人们都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够良好,总是感到孤独和无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成功的人们都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成长停滞不前,总是感到迷茫和困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不断地进行自我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它深入探讨了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更好地领导自己,如何更好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不断地进行自我成长。
(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3f25c7aef8941ea76e0572.png)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一)走进公司的那一天起,十几年的求学生活结束了。
可是学海无涯,终点又是起点。
面对生命中无数个起点,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对于其它管理和励志类的书籍,史蒂芬柯维先生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犹如一把尖刀利器,用于帮助我们尽快实现从一个大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它无疑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就如书中提到的,从学生到职场的转变应当是由内而外的一个过程。
小的时候也曾经读过孟母三迁的典故,生活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孟子成为一代圣贤,但是如果不是孟子的内修和高尚的品德,孟母可能也会留下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遗憾。
以正值、谦虚、诚信、勉励、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为核心价值的品德仍旧是成功的基石。
相反,强调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等等为核心的个人魅力只是成功的助推器。
史蒂芬柯维先生表达的这些观点,其实我们在学生时代都被灌输过,只是那个时候我们把这些生涩的理论讲解当成提高自己考试成绩的工具去强记。
考试过后对学生而言,这些只是永远刻印在纸张上的宋体汉字。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以生动的事例和易懂的语言使这些观点深入我们的大脑。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如此受职场人士推崇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初中时代的思想政治课,还是到本科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以及研究生时所拜读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以学习理论精髓为目标。
不仅仅这些,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老师往往以灌输我们圣贤的思想品德为目的,以来我们可以在考试中把这些发挥的淋漓尽致。
可是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做?七种习惯,简练而贴切,为我们打开迈向成功的大门。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是自己决定打开改变之门,通过学习,使我们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干和能耐,培养坚定的信念、自尊自重与自制力,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赖。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240d3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3.png)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2)推荐文章《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4篇热度:社区精神文明工作心得体会热度:学习长征精神心得及收获热度:延安精神学习心得范文热度:沂蒙党性锻炼心得体会_沂蒙精神党性锻炼感悟热度:《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四:记得前几年一个社会现象一直被讨论,就是大学扩招后,大学生遍地开花,大学毕业生普遍心气高,不愿意在平凡的、真正需要光亮的岗位上点燃自己这枚蜡烛,好似不当奥运圣火的生活是不值一过的,但是圣火只有少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后就变成了一把野火,甚至是一缕鬼火。
是什么造就我们脑海中这一颗晶莹剔透,一触即破的大泡泡?走到街上,一幅幅巨幅喷绘,体现尊贵地位的地产广告与彰显独特品味的汽车广告遥相互应;打开电视,一档档电视栏目,讲述传奇经历的名人访谈与倡导实现梦想的激励故事轮番轰炸,这些成功的象征物闪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是很难知足的生物,要么不知道,知道多了就不知足,比如我们在购买一个产品的时候,突然被告知还有升级版、完整版、收藏版的时候,不选择更好的就是压抑一部分欲望,这根欲望的弹簧总有一天要反弹的。
而作为那些宣传者,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让人膨胀。
这些成功的象征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如今他们被卷上了成功学的触须。
成功学是教人成功的学问,其实是一门伴随我们长大的学问,随处可见,随手可得:书店里满眼成功学类的励志读物;我们高三参加高考前的备战动员会;公司定期为员工安排的扩展训练课程;服务业上班前的早操和下班前的口号;那些小人物发家类电影;那些广为传唱的励志歌曲……人们对成功的普遍焦虑,成就了成功学这门产业,同时也由于过于渴望成功,过于害怕失败,当我们一头扎进去追求成功的时候,通常会忽略其中的阴暗面。
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已经形成,对成功者捧得越高,对失败者的鄙视与唾弃则越厉害。
成功的程度也因为常常需要被测定而使得判断成功的标准变得逐渐单一,成功的法则如何帮助千军万马都能过独木桥?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愿望:“中国13亿人都成功”何时能实现?熟练掌握成功学法则把人人变成成功机器,开在成功的路上,无视沿途的风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精选3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49d9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3.png)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精选3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惯》是一本充满美国精神的书籍。
其中的道理通俗易懂,充满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强调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人们渴望追求拼搏和成功,摒弃先人的儒雅之风。
本文将分享读后感,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惯》介绍了七个重要的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这七个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是“积极主动”,这是成功的前提。
积极的人是主动的改变者,他们依据原则做出决定,并勇于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相反,消极的人总是说“我不行”,这种态度完全不负责任。
在后勤支撑工作中,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各部门和班组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应该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尽可能早地完成工作,以提高效率。
其次是“以终为始”,即必须树立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才能在纷繁的事务中把握前进的方向。
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断努力朝着目标前进,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好的工作惯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需要我们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行业行为准则,踏实工作。
总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惯》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其中介绍的惯对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实践这些惯,以成为高效能的人士。
三、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紧急的事。
即使每天被紧急的事情缠得无法脱身,也要抽出时间来处理重要的事情。
因为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安排每天的工作时,要妥善安排,分清主次。
书中提出的事务分类表非常有用,可以按照这个表来进行每天的工作安排,列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这四大类再进行综合排序,这样可以做到事事有条理,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事。
这种工作惯对于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非常重要,只有轻重缓急有序,才能够理出头绪,做好本职工作。
成功的七个精神法则
![成功的七个精神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2c25a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b.png)
成功的七个精神法则一、纯潜能法则。
纯潜能是一种无限的、未显化的状态,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纯潜能,但往往被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所掩盖。
1. 深入冥想。
- 原因:冥想是一种直接与纯潜能连接的方式。
当我们静下心来冥想时,能够超越日常的思维杂念,进入到潜意识的层面。
在这个深度宁静的状态下,我们可以触及到内心深处的纯潜能。
例如,许多修行者通过长期的冥想实践,感受到了内心的平和、智慧的增长以及创造力的提升。
- 操作:每天选择一个安静的时间段,比如清晨或晚上睡觉前。
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脊柱挺直,闭上眼睛。
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去驱赶,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从短时间的冥想开始,如5 - 10分钟,逐渐增加到15 - 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2. 保持觉察。
- 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的觉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那些限制我们发挥纯潜能的模式。
例如,如果我们总是在遇到困难时产生消极的想法,通过觉察就能意识到这种模式,并开始改变。
- 操作:在一天当中,时不时地停下来,审视自己当下的想法和情绪。
问问自己“我现在在想什么?这个想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通过这种持续的自我观察,提高对自身的了解,从而更接近纯潜能状态。
二、给予法则。
给予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关爱、知识的分享等。
当我们给予时,实际上是在启动一种能量的循环,这种能量最终会以各种形式回流到我们身上。
1. 无私给予。
- 原因:当我们带着无私的心态给予时,我们的动机是纯粹的,没有期望回报的杂念。
这种纯粹的给予能够产生强大的正能量。
例如,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无私地帮助那些贫困、患病的人,她的行为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让她成为了爱与奉献的象征,她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这就是无私给予的力量。
- 操作: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主动帮助邻居搬东西,在工作中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同事,或者参加志愿者活动。
成功九大理念读后感
![成功九大理念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622377dd1f34693dbef3ea6.png)
成功九大理念读后感一、决心决定成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一位求学者说过一句名言: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追求成功亦是如此。
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先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就像我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成功来源于我要。
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只有决心,才最终决定我们的成功。
二、太棒了!:成功者都是“精神胜利”大师。
古往今来,愈是成大业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强大。
成功旅途,失意难免,挫折难免。
成功者不是没有低潮,而是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在低潮中“呆”得太久。
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败时,让我们象永远积极思维的“牛仔大王”李维斯一样,立即大声地对自己的潜意识说一句: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三、我是一切的根源: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我们的情绪主要根源于我们的信念,以及我们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该事物作出不同评价与解释的我们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我们可能无法掌控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心情。
让我们不再抱怨,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
四、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以前的人一定认为“水不可能倒流”,我们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的人一定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未来的人一定会说,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人类能居住在另一个太阳正好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的方法而已。
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让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不要总是“自我设限”。
假使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已经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不可能”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aae9c3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1.png)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篇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阅读史蒂芬。
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对书中所介绍的7个习惯有了新的理解,虽然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即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培训主题了,但却是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一,当我系统地重温这七个习惯的时候,还是能够有一些新的领悟的。
这本书第一章就提醒我们,要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只有当我们学会并遵守这些原则,把这原则融入到自己的品德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要由内而外地全面造就自己,首先要转变思维,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需要你自内打开,敞开你的心灵,努力探寻你的心灵,因为生活源自于此。
书中还讲到品德为成功之本,品德比能力更加重要。
有能力而品德欠缺的人可能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
人的品质比他的言行更具说服力,品质好的人即使不能说也不会道、不擅长交际,也会赢得信任。
比如现在人才市场的招聘,招聘单位越来越看注应聘者的人品,因为他们相信,能力和技巧都是可以很快培养出来的,而一个人的品格却是需要时间和复杂的条件下养成的。
再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秉承着正确的价值观,一个好品格的员工更加容易认同这些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要在任何领域真正实现高效能,必须同时具备高尚品格与能力。
能均衡发展这两个元素的人,才能成为值得被信赖的人。
价值观是什么?它是我们对人、事、想法、原则的重要性及优先顺序的认识,是自我选择的信念与理想。
当一个人感知或确认自己的信念是真实的、可靠的,那他就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原则是自然法则或基本真理,它独立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以外(比如:正直、忠诚、自制、质朴、勇气、同情心、贡献、公正),是人类良知的一部分,每一个崇高人生都是由原则来塑造的,原则控制了一切!虽然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唯有原则才能真正主宰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读后感《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本书处处闪耀智慧,更能应用于实践,通过本书,你将轻松获得健康、财富和幸福,人生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变。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人说:“成功永远等待有准备,有头脑的人们”。
的确,成功是每个人渴望追求的人生目标。
如何才能找寻到一条属于自我的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呢?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种来自于自身潜能的激发,成就的突破,由内而外求地追求成功的精髓。
我们人类无时无刻地不在努力追求中,成功是你我的最大幸福,而这个幸福的把握全在于你我自身的精神掌控。
一如此书中向我们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如何才能精彩?”通过如此的设问,我们可以逐步地迈步入这个讲解和分析七大精神法则的文字天地之中。
正是因为人世间的每种关系都是给予和接受,他们的相辅相成,一一对应了付出和所得的正比关系。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牢牢地被其中的一句解析生命的语句而感染着。
那就是:“生命是意识的永恒之舞。
”多么微妙,多么美妙。
二者的浑然天成之下便是不断爆发者人性的闪光和智慧的灵动。
思想对于实际的结果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我们由此可以引发出有关于思想可以引导成功的出现这样的论点话题。
正可谓,成功在你我的手上,成功在你我的脚下。
那么,到底是哪七种神奇的法则能够引导你我迈向成功呢?本书就是通过各个不同的章节,一一讲解和阐述着这无形中的精神法则。
类似于纯粹潜能法则,给予法则,业力或因果法则,最省力法则,意愿法则,不执著法则,使命法则。
事实上,其实我们只要合理地掌握其中的任一一种精神法则,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会受益匪浅。
人活于世,最为重要的就是自己需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柱。
而本书就是无形中向我们宣讲着这些看似虚无缥缈,却可以为我们带来重大帮助的精神理论概念。
外面的一切都是一种外力。
一切的一切最为重要的还是一个人自身的追求和探索。
如果连自身都没有明确目标,那又何来成功的结果呢?比较这七种精神法则,我发现对我自身最为受用的还是因果法则。
其实这个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大法则。
没有付出哪里有收获。
一旦努力过了,执着过了,正确过了,那么相信胜利的曙光距离努力的人们其实并不久远了。
有了精神动力,自然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奋斗的目标,注定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努力的方向,证明了实际的行动;有了实际的行动,通常也就距离成功的终点站并不长远了。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而这本《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更是一本以文字作为精神洗礼的书籍,引导着读者不断地认清成功的精神法则,并向成功不断努力地迈进。
《生命的七大精神法则》作者狄巴克·乔布拉(DeepakChopra,M.D.)在印度出生成长,1984年引介印度草医学到美国,开启身心医学和全方位愈疗的风潮。
曾担任诸多杂志的编辑顾问,1992年被选为国家健康研究院特别委员,经常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讲座授课。
写过二十五本书,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五种文字。
同时,他也创作了一百部以上的录音及录像带系列作品。
一九九九年,「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世纪顶尖的一百位偶像与英雄之一,封为「心灵帝王」,形容他为「另类医学诗人-先知」。
目前他是加州拉荷亚的乔布拉幸福中心之创办人及总裁,历任塔夫次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药学系教职。
畅销作品包括《不老的身心》及《成功的七项灵性法则(生命的七大精神法则)》、《欢喜活力》、《做自己的心灵帝王》等书。
狄巴克·乔布拉是主张身心调和、心灵意志主导一切的医学博士。
他运用古印度的智慧来解决现代文明的疑难杂症。
他把生命的成功定位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和财富目标的渐次实现。
一般人认为,获取财富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时必定会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但是,乔布拉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可以通过偏重精神的途径较轻松地达到成功和富裕。
此书告诉我们:成功只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人生终结的目的地。
成功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是财富和地位,还有身体健康、科学发现、艺术创造、心绪平静、爱情美满等等。
一旦你发现了你的本质特性。
就明白了真正的你原来就是当下知道的连续现象。
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你就能实现任何梦想,因为你就是一切的无穷可能性和无限创造性的存在。
你与“当下的知”是密不可分的。
“当下的知”就是你的真正“自我”,是你自已的真正本性。
因此,你就是上帝,你就是真主,你就是如来。
体悟“自我”或者说“自我认知”,就是我们对自己“当下的知道”的亲身体证,知是本质,是我们的心灵,道是现象,是我们的身体。
安住当下心境,惟有当下的知赤裸裸地显露,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而我们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是知的内容,我们称之为道。
知是无形,道是有形,道是知的连续现象,知道不二,身心不二,主客不二。
知道是一切,一切是自己。
我是知道,知道是我。
没有永恒的生命个体存在。
当我们没有自觉时,是将自己的自以为是当作主观,将所谓的身外之物包括环境,处境,其他的人和事物当成客观。
这种主客观的分别观念,造成自他的二元对立,从而形成我们凡事以客体作为参照的习惯。
乔布拉在书中说,以客体作为参照时,我们总是不断地寻求他人的认可。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期待着某种外界的反应。
以客体为参照时,我们还会对事物有很强烈的控制欲,对外部力量有很强的需求感。
对他人认可,控制事物和外部力量的需求,我们说,这是源自于客体参照是建立在不自觉的基础上的。
这种主客分别的观念,是我们产生孤独、恐惧、依赖、欲望、渴求的根源。
而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真本身的力量时,就不会出现恐惧,不会产生控制事物的冲动,不会为了获取他人认可或者外部力量而奋斗拼争。
乔布拉在书中说,以客体为参照相时,你内部的参照点是你“自我”。
不过,这个“自已”并不是真正的你。
这个“自已”只是你的自我镜像,是你的社会面具,是你所扮演的角色。
人的社会面具热衷于认可,希望控制事物,靠外力支撑,基于客体参照的力量是靠不住的虚假的力量。
由于它只是基于“自我”的力量,因而它会随着参照物的存在而存在。
随着参照物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你有一个头衔----假如你是国家总统或者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者如果你很有钱,你享受的权势是与那个头衔,那个职位和那些金钱联系在一起的。
基于“自已”的力量只能像那些东西一样稍纵即逝。
一旦那个头衔,那个职位和那些金钱没有了,那种权势也就跟着烟消去散。
因此你会生活在恐惧之中。
然而真我的力量则不然,它是永久的力量,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真我的力量有其特点:它能把人们吸引到你的周围,它还能给你带来你想得到的东西。
它能磁化人,环境和处境来帮助你实现愿望。
这种援助也可以称之为来自大自然法则的援助。
你的魅力很大,大得令你喜欢结交人,大得令人们喜欢给交你。
你的力量就是一种粘接力---一种出自真爱的粘接力。
我们说,你的真正自我,即是你的“当下的知”,而以“当下的知”为参照时,你所感受的是真实的你,它是完全不会为这些所谓外在的东西所累的。
它不怕批评,不畏任何挑战,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也不会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因为大家用的都是同一个知,只不过是每个人所知道的内容不同和乔装打扮的不一样而已。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证,你就会体认“当下的知”。
你就会直接同大自然沟通,这能够使你领悟生命的所有元素与力量之间和谐的相互作用或影响,从而体会到与所有生命融为一体的感觉。
无论是一条溪流,一片森林,一座大山一个湖泊,还是一处海滩,都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会亲身感受到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身体,整个世界就是你自己。
同时,你的智慧也会不断涌现。
你必须学会让“当下的知”做主。
这种最真实的本质是“自已”所不能及的。
它无所畏惧,自由自在,不卑不亢,神奇无比,充满了魅力和魔力。
收受和给予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给予和收受是宇宙间能量流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如果你堵住这条源流的任何一头,你就与大自然的智慧产生了冲突。
每一粒种子里面都蕴涵着千万片森林的厚望。
但这粒种子绝对不能被囤积起来;它必须把自己的灵性交付给肥沃的土壤,这样,它那看不见的能量就会化作物质表现出来了。
你付出的越多,你收获的就会越多,因为你将使得宇宙的富有在你的生命里不断流通循环。
你给予背后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是不情愿地给予,这样的给予背后是没有能量的。
你应当始终怀着为付出者和受益者创造幸福这样的意图,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保障和支撑,能够带来增殖。
回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当然,这只是对于无条件的付出和心甘情愿的付出而言,这便是为什么给予必须是快愉的行为----每一次给予时心情都必须感到愉快----的原因。
这样给予背后的能量便会提高许多倍。
如果你想得到快乐那就给别人以快乐;如果你想得到爱,那就学会奉献爱;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欣赏,那就学会关心别人欣赏别人;如果你希望物质上的富裕,那就帮助别人在物质上变得富裕。
哪怕是给予的想法,祝福的念头或一句简单的祈祷,都有着影响他人的力量。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归根结蒂,是大量能量和信息中集中在一起的一堆能量和信息。
我们是意识世界中集中在一起的一捆捆意识。
当你学会把你孜孜以求的东西给出去时,你就激活了这个舞蹈,并为它设计出了一套完美无瑕,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动作,这套动作构成了生命永恒的搏动。
我们真正的本性就是富有和富裕,我们天生就很富有,困为大自然会有求必应,会成全每一个愿望。
我们什么都不缺,因为我们的本质特性就是纯潜能和无限可能性。
困此,你必须明白:已经是一生下来就很富有了无论你的钱是何等的多还是何等的少,因为一切财富的源泉都是那个纯潜能场-----知道如何满足对包括快乐,爱情,欢笑,和平,和谐和和知识在内的所有需求,是我们的意识。
如果你首先寻求这些东西-----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别人。
其它一切都有会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