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大纲 知识点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大纲 知识点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大纲 知识点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2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1 静力学基本概念

2.1.1 力与力系的概念

静力学可以更直接地描述为: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学科。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平动的运动状态。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理解和应用力的概念时应明确:

(1)力是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每一个力必有承受此力作用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而施加这一作用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

(2)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同时产生两个力,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分别作用在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上。

力系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在静力学中,可划分为:汇交力系、力偶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

2.1.2 刚体的概念

在物体受力时,体积与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2.1.3 平衡力系的概念

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2.1.4 等效力系的概念

如果两个不同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两个力系是等效力系。

2.2 约束和约束反力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支座处和物体之间接触点(或连接点)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反力。限制一物体某些位移的其它物体称为该物体的约束。

2.2.1 柔索

柔索约束由软绳、链条、皮带等组成。柔索只能承受拉力,即只能限制物体在柔索受拉方向的位移,这就是柔索约束的约束性质。

2.2.2光滑面

光滑面约束是由两物体接触所构成,如果接触面的摩擦很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将这接触面视为光滑面。两光滑接触的物体可以脱离开,也可以沿光滑面相对移动,但物体沿接触面的法线且指向接触面的位移受到限制,这就是光滑面约束的性质。

2.2.3光滑圆柱铰链

铰链约束是连接两个物体(或构件)的常见的约束方式。铰链约束是这样构成的:在两个物体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光滑圆孔,用光滑圆柱销钉,又称光滑圆柱铰链。

2.2.4固定铰支座

如果利用铰链将构件与另一固定基础相连接,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

2.2.5可动铰支座

如果将构件用铰链连接在支座上,支座又用辊轴支持在光滑面上,这样构成的约束称为可动铰支座,又叫滚动铰支座。

2.2.6链杆

不计自重,借助于两个光滑铰链与其它物体连接的杆件构成链杆约束,链杆中间不受其它力作用,即链杆是二力杆。

2.2.7固定端约束

固定端支座是一种常见的约束形式。

将梁的一端牢固地固定在墙体(或其他物体)内,使梁既不能移动又不能转动,这就构成了固定端支座。

2 .

3 结构计算简图

2.3.1 结构计算简图

实际结构是很复杂的,无法按照结构的真实情况进行力学计算。因此,进行力学分析时,必须选用一个能反映结构主要工作特性的简化模型来代替真实结构,这样的简化模型称作结构计算简图。

1.支座简化示例

2.结点简化示例

3.计算简图示例

2.3.2 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

1. 梁

梁由受弯杆件构成,杆件轴线一般为直线。在图2-18(a)、(b)中所示的为单跨梁,在图2-1(c)、(d)中所示的为多跨梁。

2.拱

拱一般由曲杆构成。在图2-19(a)、(b)中所示的分别为三铰拱和无铰拱。

(a)(c)

(b)(d)

图2-18

(a)(b)

图2-19

3.刚架

刚架是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刚架结构具有刚结点。在图2-20(a)、(b)中所示的为单层刚架,图2-20(c)中所示的结构为多层刚架。图2-20(d)中所示的结构称为排架,也称铰接刚架或铰接排架。

(a)(b)

(c)(d)

图2-20

4.桁架

桁架是由若干直杆用铰链连接组成的结构。在图2-21中所示的结构为桁架。

图2-21

5. 组合结构

组合结构是桁架和梁或刚架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其中含有组合结点。在图2-22(a)、

(b)中所示的结构都为组合结构。

(a)

(b)

图2-22

2.4物体的受力分析

在求解力学问题时,要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了解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将所要研究的物体(构件)单独分离出来,画出其简图,这一步称为取研究对象或者说取分离体。二是在分离体上画出它所受的全部力,这些力包括荷载及约束反力,这一步骤称为画受力图。

物体的受力分析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作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单独画出其分离体图,不要在系统图上画某一部分的受力图。

(2)画受力图时,应先分析研究对象与哪些相邻物体有机械作用,并由此确定研究对象所受的力。

(3)要按照约束的性质分析约束反力,切不可由荷载的情况来臆测约束反力。约束反力与荷载的关系是以后要解决的问题。

(4)要注意识别二力杆约束,并正确地画出约束反力。

(5)对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只能假定一个,另一个应按照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来确定。

2.5 力的投影·力的分解

2.5.1 力的投影

力F 在某轴上的投影(图2-25(a )),等于力F 的大小乘以力与该轴正向夹角α的余弦,记为x F ,即

αcos F F x = (2-1)

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当力与轴的正向夹角α为锐角时(图2-25(a )),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图2-25(b ))。

图2-25

2.5.2力的分解

将力F 沿正交的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 x 和F y ,它们的大小分别等于力F 在此二轴上的投影F x 和F y 的绝对值,即cos x F F α=,sin y F F α=。

2.5.3 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投影定理建立了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在轴上的投影与各分力在同轴上投影的关系。 合力投影定理如下:力系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2.6力对点的矩

以一个常见的例子观察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扳手拧螺母时,在扳手上加一力F ,扳手以螺母的轴线O 为轴旋转(图2-28)。经验证明,力F 使扳手产生的转动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力F 的大小,转动中心O 到力F 的作用线的距离h ,力F 的指向(使扳手转动的方向)。因此,度量力所产生的转动效果要包括这三个因素。

图2-28

综上所述,力F 使扳手绕O 点转动效果可以用代数量Fh ±来度量,称为力F 对O 点的矩,并用符号M O (F )表示,即力F 对O 点的矩为

Fh F M o ±=)( (2-4)

其中,O 点称为矩心;矩心O 到力F 作用线的距离h 称为力臂;正、负号分别用来表示F 使物体转动的两个不同方向,一般约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对点的矩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2.7力偶与力偶矩

2.7.1 力偶·力偶的第一性质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力偶。力偶为描述力使物体转动效应的一个物理量。

图2-30中的两个力F 和F ′组成一力偶,并用符号(F ,F ′)表示。力偶中两个矢量满足条件:

F F '=

-

两个作用线间的距离d 称为力偶臂,两力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图2-30

力偶的作用效果表现在改变物体的转动状态。

力偶的第一性质: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力等效代换,不能用一力与之平衡。

2.7.2 力偶矩·力偶的第二性质

力偶的作用效果取决于这样三个因素:

(1)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

(2)力偶臂的大小;

(3)力偶的转向。

±确定或度量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果,并称此代数量为力偶矩。

因此,可以用代数量Fd

用符号M表示力偶矩,则

=(2-5)

Fd

于是,可给力偶矩作如下定义:力偶矩是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果的度量。

力偶矩的单位与力对点的矩的单位一样,也是牛顿·米(N·m)。

力偶的第二性质: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果只由力偶矩M确定,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2.7.3 力偶等效条件

根据力偶的第二性质,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此二力偶的力偶矩彼此相等。上述力偶等效条件,又称为同平面内力偶等效定理。

由同平面内力偶等效定理可知:

(1)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随意移转,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即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与它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2) 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随意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这不会影响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2.8 力的等效平移

作用在刚体某平面内A点的力F可以等效地平移到该平面内的任意点B,但必须附加一力偶,此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F对B点的矩。此结论称作力的平移定理。

小结

1.力和刚体的概念是最基本的力学概念。刚体“模型”,因为假设物体形状与体积不变,因而在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时,不考虑物体的材料特性。

2.平衡的概念,既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平动状态。确切地说,这里的“平衡”指的就是“静力平衡”,是描述物体静止的术语。静力学中,“平衡” 概念推出的“平衡条件”,以及派生的“平衡方程”,是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基础。

3.力系等效的概念,主要用途在于力系的简化,就是用最简单的力系等效代替复杂力系的作用,从而推导出力系的平衡条件。

4.约束是对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型式进行的归纳与抽象化。尽管约束类型很多,但就知识的内涵而言,无非是:约束概念→约束构造→约束性质→约束反力。

5.物体的受力分析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基本训练,也是学生必须通过此训练具有的技能,否则无法学习课程后继内容。

6. 力偶与力都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力偶能改变物体的转动状态,力偶没有合力。一个力与一个力偶不能相互等效代换,一个力与一个力偶不能相互平衡。

力和力偶是力学中两个独立的作用量。

力偶的第一性质,阐明了力与力偶之间的共性和特性。

7. 力偶矩和力对点的矩都是机械作用效果的度量。力偶矩度量力偶的转动效果,力对点的矩度量力的转动效果,二者的表达式(2-5)与(2-4)也相似。力的转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还取决于力臂,即与矩心的位置有关。力偶的转动效果则由力偶矩唯一确定。

力偶的第二性质,阐明了力对点的矩与力偶矩之间的共性和特性。

8. 力偶的第二性质揭示了刚体上同一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在作用面内作等效变换。

力偶的等效变换只能在同一刚体上进行。

9.力的等效平移定理说明将力平移到作用平面内一点时还要得到一附加力偶。该定理是下一章中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依据。

建筑力学知识点

建筑力学 第一章绪论 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 压力等。(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 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 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二,板壳结构。(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 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结 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 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 1.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二,加 减平衡力系。(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三,三力平衡汇交。 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一,合力矩定理 3.力偶。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它既不能与一个力 等效或平衡。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柔索约束。b)理想光滑面约束。C)活动(滚动)铰支座。D)链杆约束。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B)固定铰支座约束。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固定端。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 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均匀性假设:构件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能是完全相等的。各向同性假设:构件内的一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线弹性假设:研究完全弹性体,且外力与变形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小变形假设。(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尺寸相比很微小。) 2.内力与应力 截面法求构件内力。截面法:1)在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用一平面将构件截为两部分; 2)一般取受力较简单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按照连续性假设,内力应连续分布于整个切开的截面上。将该分布内力系向截面上一点(截面形心)简化后得到内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称它们为截面上的内力。3)考虑留下部分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求内力。 应力:内力的集度。 3.应变 变化的长度比上原长等于平均线应变。平均线应变的极限为线应变。 胡克定律:正应力与其相应的线应变成正比。(Б=Eз。E为弹性模量。) 1 / 2

建筑力学常考题型

(1-1)AB 梁与BC 梁,在B 处用光滑铰链连接,A 端为固定端约束,C 为可 动铰链支座约束,试分别画出两个梁的分离体受力图。 分析: (1) 确定研究对象:题中要求分别画出两个梁的分离体受力图,顾名思 义,我们选取AB 梁与BC 梁作为研究对象。 (2) 取隔离体:首先我们需要将AB 梁与BC 梁在光滑铰链B 处进行拆 分,分别分析AB 与BC 梁的受力。 (3) 画约束反力:对于AB 梁,A 点为固端约束,分别受水平方向、竖 直方向以及固端弯矩的作用,B 点为光滑铰链,受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作用力,如下图a 所示。对于BC 梁,B 点受力与AB 梁的B 端受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点为可动铰链支座约束,约束反力方向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内部,如下图所示。 C C ′ q X B A X A 答:

(1-2)画圆柱的受力图(光滑面接触) 分析 : (1) 确定研究对象:选取圆柱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2) 画约束反力:根据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必通过接触点,方向沿接 触面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内部作出A 、B 点的约束反力,如下图所示。 (1-3)已知:梁AB 与BC ,在B 处用铰链连接,A 端为固定端,C 端为可动铰链支座。 试画: 梁的分离体受力图。 N A 答:A

答: ( 1-4 ) 结构如图所示,受力P 。DE 为二力杆,B 为固定铰链支座,A 为可动铰链支座,C 为中间铰链连接。试分别画出ADC 杆和BEC 杆的受力图。 D E C B A P X A Y A F DE D C A P F CB C P B E Y B F CA F ED X B

建筑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建筑力学》期末试题A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___________。 2、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 、 、 。 3、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_____________。 4、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 效应的度量。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 、 、 和 四种。 6、轴力是指沿着 的内力。 7、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 ,规定 为正, 为负。 8、ΣX =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__________轴上的投影的______________为零。 9、强度条件有三方面的力学计算分别是: 、 、 。 10、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个约束反力。 (A )一 (B )二 (C )三 2、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 )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3、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 )任意移动 (B )任意转动 (C )任意移动和转动 4、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 (A )F QC (左)=F QC (右),M C (左)=M C (右) (B )F QC (左)=F QC (右)-F ,M C (左)=M C (右) (C )F QC (左)=F QC (右)+F ,M C (左)=M C (右) 5、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n σσ= 。其值为极限应力0σ 除 以安全系数n ,其中n 为( )。 (A )1≥ (B )<1 (C )>1 6、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 )。 (A )不相等 (B )相等 (C )不能确定 7、判断下图所示平面汇交力系中哪一个合力值最大?( ) (A ) (B ) (C ) 8、如下图所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平衡,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30°角,则斜面倾角应为( )。 (A )30° (B )45° (C )60°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开课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时:64 编写: 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还应考虑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力争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因此《建筑力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结构设计、结构工程施工等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本课程是在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后开设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3.本课程还强调学生对本学科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规范标准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的探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提供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是物体改变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三要素 大小(单位N kN)、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 二、基本规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相同点:相等、共线;不同点:反向、作用对象不同。 2、二力平衡条件(必要与充分条件) 作用在同一刚体(形状及尺寸不变的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必定平衡。注意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非刚体不一定成立。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是力系合成或简化的基础,也可以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如果某力与一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力系的合力。 在同一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 5、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 力系按作用线分布情况分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是最简单的平面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在图上进行合成也可以进行解析求解。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F x和F y分别称为力F在坐标轴X和Y上的投影,当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时,投影为负。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和F y是代数量,力F的分力F x/和F y/是矢量,二者绝对值相同。 问题:如果F与某坐标轴平行,其在两坐标轴的分量分别是多少?如果两力在某轴的投影相等,能说这两个力相等吗? 显然

建筑力学考试试卷答案汇总

试卷代号:234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力学 试题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B )。 B .固定端支座 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D )。 D .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3.在一对( B )位于杆件的纵向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弯曲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B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B .屈服 5.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P F 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Pcr F 时,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 C )。 C .随遇平衡 6.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A ) A .一单位集中力 7.图示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AB S 是( B )。(l EI i ) B .6i 8.矩形截面,高为h ,宽为b ,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 A .6 2 bh 9.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恒大于零的有( A )。 A .主系数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是( C )。 C .0.5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 ) 2.交于一点的力所组成的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 ) 3.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 ) 4.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 )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 ) 6.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 × ) 7.作材料的拉伸试验的试件,中间部分的工作长度是标距,规定圆形截面的试件,标距和直径之比为5:1或10:1。( √ ) 8.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一定通过图形的形心。( √ ) 9.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4倍。( × ) 10.挠度向下为正,转角逆时针转向为正。( × )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类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根据大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及对本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为今后直接应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和学习结构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第一部分建筑力学(上) 课题一绪论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课题二静力平衡 力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力系的分类及特征。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投影与分力的区别,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及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力偶矩、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课题三支座反力 支座的类型,各种支反力的求解方法。 课题四材料力学概论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性质和任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课题五轴向拉伸和压缩 课题九梁的弯曲 弯曲变形的分类;梁的计算简图的典型形式. 直梁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弯矩和剪力,内力正负号规定;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内力,用剪力方程、弯矩方程作简单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在绘制内力图上的应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区段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及其推导;弯矩与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抗弯刚度;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矩形截面与工字形截面梁剪应力的计算公式介绍,常用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公式;梁的剪切强度条件;梁的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提高梁抗弯强度的措施. 课题十应力状态 梁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单元体,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主平面,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简介。 梁变形的概念;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条件;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单选题-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1.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2.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满足( A )条件,就称这种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A.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B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不交于一点 C.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D.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不交于一点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 )。 A.合力偶B.合力C.主矩D.主矢和主矩 4.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 kN,Fy=4 kN,此力的大小是( A )。 A.5 kN B.6 kN C.7 kN D.8 kN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B )。A.一个大于0,一个小于0 B.都等于0 C.都小于0 D.都大于0 6.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的步骤,首先应( D )。 A.取隔离体 B.求解C.列平衡方程D.作受力图 7.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B )支座。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 8.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D )的状态。 A.静止B.匀速运动C.圆周运动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9.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在垂直于杆轴的平面内产生的内力偶矩称为( B )。A.弯矩B.扭矩C.轴力D.剪力 10.下列( C )结论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 11.下列关于一个应力状态有几个主平面的说法,合理的是( D )。 A.两个B.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C.无限多个D.最多不超过三个 12.以下不属于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的步骤是( B )。 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 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 13.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为构件的( B )。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耐久性 14.通过杆件横截面形心并垂直于横截面作用的内力称为( C )。 A.弯矩B.剪力C.轴力D.扭矩 15.杆件的刚度是指( D )。 A.杆件的软硬程度B.杆件的承载能力 C.杆件对弯曲变形抵抗能力D.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6.平面弯曲梁中作用面与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偶矩称为( C )。 A.轴力B.剪力C.弯矩D.扭矩 17.弯曲试样的截面有圆形和矩形,试验时的跨距一般为直径的( A )倍。

2018年电大建筑力学专业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2018年电大建筑力学专业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约束反力中能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约束为( D )。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2.平面平行力系有(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4 B.3 C.2 D.1 3.三个刚片用( A )两两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 B.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铰 C.三个单铰 D.三个铰 4.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n σ σ=。其值为极限应力0σ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n为( A )。 A.≥1 B.≤1 C.=1 D.<15.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1 Z轴的惯性矩为( D )。 A. 12 3 bh B. 6 2 bh C. 4 3 bh D. 3 3 bh 5.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足( C )强度条件。 A.正应力 B.剪应力 C.正应力和剪应力 D.无所谓 7.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负实数或零的有( D )。 A.主系数 B.主系数和副系数 C.主系数和自由项 D.副系数和自由项 8.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 AB S是( D )。( l EI i=) A.2i B.4i C.8i D.16i 9.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进行 ( C )三个方面的计算。

A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稳定性校核 B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 C .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计算允许荷载 D .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计算允许荷载 10.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D )。 A .竖向单位力 B .水平向单位力 C .任意方向单位力 D .单位力偶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 ) 2.梁按其支承情况可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 ) 3.力偶的作用面是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 √ ) 4.如果有n 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5.未知量均可用平衡方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稳定问题;仅用平衡方程不可能求解出所有未知量的平衡问题,称为不稳定问题。( × ) 6.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则弯曲变形时梁的轴线仍在此平面内。( √ ) 7.应力是构件截面某点上内力的集度,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剪应力。( × ) 8.在工程中为保证构件安全正常工作,构件的工作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而许用应力[]σ是由材料的极限应力和安全因素决定的。(√ ) 9.压杆丧失了稳定性,称为失稳。( √ ) 10.折减系数?可由压杆的材料以及柔度λ查表得出。(√ ) 11.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三角图形。( × ) 1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为结构多余约束反力。(× ) 13.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 ) 14.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 ) 15.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为静定结构。( √ ) 三、计算题(共40分) 1.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1.(10分)(1)求支座反力 由∑=0A M 得,04106=?+?By F 即() ↓-=kN F By 7.6

工程力学48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其它各门力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对物体及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以及简单压杆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1. 教学目标 理解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特点和绘制。 2.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的分类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3.教学重点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结构的计算简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4.教学难点 变形固体基本假设。活载和动载。 5.教学要求 掌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特点和绘制。理解荷载分类和杆件变形形式。 6.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演示 7.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二章建筑力学基础 1.教学目标 理解力矩概念及静力学基本公理。熟练掌握约束及约束反力特点、会画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2.教学内容 力系、力对点之矩。静力学公理。约束及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3.教学重点 静力学公理。约束及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4.教学难点 约束及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5.教学要求 理解力对点之矩,熟练记忆静力学公理。熟练掌握约束及约束反力特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6.教学方法 讲授+习题讨论 7.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1.教学目标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及平衡条件,熟练掌握平衡条件下问题的求解。 2.教学内容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平面力偶系的平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平衡条件。 3.教学重点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平面力偶系的平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平衡条件。 4.教学难点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过程。 5.教学要求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及平衡条件,熟练掌握三种力系平衡方程特点。掌握平衡条件下问题的求解。 6.教学方法 讲授式+演示+习题讨论 7.教学时数 8课时 第四章截面的几何参数 1.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截面图形的面积矩、惯性矩、极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 2.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010208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64/4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升本) 开课部门:防灾工程系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地位: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其内容以在简单构件受力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因此在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总的要求是了解计算简图的意义,对一般的杆件结构能选择计算简图;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力系的合成、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了解几种典型结构的受力特性,能熟悉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后续课:建筑结构,土力学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其需要的前续知识并不多,只需要掌握常见的数学积分方法和大学物理经典力学知识;学习工程力学可以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汇成一体,形成工程力学的新体系,是学生今后研究结构及构件受力和承载能力问题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1)了解工程力学的任务(重点),荷载的分类 (2)熟悉各种常见的约束性质,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 (3)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定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概念;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难点: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结构荷载分类,约束形式及简化 (2)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基本概念,基本假定 第1章静力学基础 1.教学内容 (1)静力学基本概念 (2)静力学基本公理 (3)工程常见约束类型、约束及其反力、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4)物体受力分析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静力学公理;常见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难点: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及其受力图的画法;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计算力的投影,掌握各种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第2章平面基本力系 1、教学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3)平面力对点的矩 (4)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体系合成与投影定理 难点:力矩合成与平衡定理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主矢和主矩,用各种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3章平面一般力系 1、教学内容 (1)力向一点平移 (2)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电大《建筑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___________。 答案:刚体 2、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作用、外效果、内效果3、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_______效果成立。 答案:外 5、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_____________。 答案:汇交于一点 6、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______________。 答案:荷载(主动力) 7、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反 8、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____________点,其方向沿着柔体____________线的拉力。 答案:接触、中心 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______________。 答案:自行封闭 10、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______________。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______________。 答案:合力、矢量和 11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______________。 答案:零 12、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__________轴上的投影的______________为零。 答案:X、代数和 13、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______________。 答案:力偶矩 14、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_____________。 答案:为零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______________表示。 答案:力偶矩 16、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____________。力偶矩等于___________对新作用点之矩。 答案:力偶、原力 17、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主矢为 零主矩不为零、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 主矢和主矩都为零 18、力偶的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 力偶的作用面 19、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 程的附加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三点不共线 20、摩擦角的正切值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静摩擦系数 21、摩擦角是当静摩擦力下达到 _________时,全反力与支承面的 __________线的夹角。 答案:最大值、法 22、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积 的大小________。与两物体间的 __________成正比。 答案:无关,法向压力 23、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答案:拉(压)变形、剪切变形、扭 转变形、弯曲变形 24、材料力学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是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答案:均匀连续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25、由于外力作用,构件的一部分对 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力 26、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值称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应力 27、轴向拉压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力 称______________。 答案:轴力 28、轴向拉压时正应力计算公式的应 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等截面直杆、外力作用线与轴 线重合或内力只有轴力 29、轴向拉(压)时,用虎克定律求 变形时,应用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杆内应力不超过比 例极限,在l长度内E、A、N均为常 数 30、低碳钢拉伸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图 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 段、颈缩阶段 31、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各种物理性质 的数据称材料的______________。 答案:力学性能 32、对其它塑性材料,卸载后试件残 留的塑性应变达到0.2%时,对应的 应力值作为材 料的_______________ 极限。 答案:名义屈服 33、通常规定铸铁在产生0.1%的应变 时,所对应的应力范围作为 ___________的范围。 答案:弹性 34、铸铁压缩破坏面与轴线大致成 _______________角,说明铸铁的 ______________强度 低于抗压强度。 答案:45°、抗剪 35、塑性材料以_______________极限 作为极限应力,脆性材料以 _______________极限 作为极限应力。 答案:屈服、强度 36、单位长度上的纵向变形称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纵向线应变 37、强度条件有三方面的力学计算分 别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 、 _______________ 。 答案: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 用荷载 38、由于杆件外形的突然变化而引起 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 _______________。 答案:应力集中 39、图形对所有平行轴的惯性矩中, 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小 40、对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它的惯 性半径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i=d/4 41、以弯曲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 _______________。 答案:梁 42、梁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弯矩使梁 _______________为正。 答案:下拉上压 43、主应力按代数值排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σ1≥σ2≥σ3 44、在应力单元体中,若某一截面上 的剪应力为零,则该截面称 1

《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28 学分:4 总学时:68 大纲执笔人:陈素文大纲审核人:许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通过《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所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杆件的四个基本变形和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基本计算方法,较简单的杆系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常见的结构体系受力分析等。本课程为学习工程结构方面的专业课打下较好的力学基础,为将来从事较简单的结构设计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工程管理中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最优性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教学环节安排 1. 课堂讲授 要求:课堂讲授内容的安排重点要突出,繁简适度,对重点要保证讲清讲透,其中平面力系的静力平衡方程,杆件的拉伸、压缩、弯曲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梁和刚架的内力图,图乘法,力法等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应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必须掌握。 2. 自学安排 要求:学生对自学内容要作自学笔记,有总结性结论。 应注意对自学内容有适度的指导,并对自学效果作适当形式的检查。 3. 习题内容及要求 通过适量的习题,使学生深入了解基本原理及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课的习题在2~3题。 4. 考试形式及要求 形式:闭卷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工具和手段 板书教学与电子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三)能力培养要求 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 时适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 1、绪论 (1)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 (3)了解建筑结构的分类。 (4)了解荷载分类,支座和结点的分类。 2、力、力矩和力偶 (1)掌握力对点的矩、力偶、力偶矩的概念。

建筑力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建筑力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第一章概论 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 压力等。(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 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 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二,板壳结构。(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 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结 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 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精确分析基础 1.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二,加 减平衡力系。(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三,三力平衡汇交。 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一,合力矩定理 3.力偶。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它既不能与一个力 等效或平衡。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柔索约束。b)理想光滑面约束。C)活动(滚动)铰支座。D)链杆约束。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B)固定铰支座约束。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固定端。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 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均匀性假设:构件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能是完全相等的。各向同性假设:构件内的一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线弹性假设:研究完全弹性体,且外力与变形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小变形假设。(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尺寸相比很微小。) 2.内力与应力原理 截面法求构件内力。截面法:1)在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用一平面将构件截为两部分; 2)一般取受力较简单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按照连续性假设,内力应连续分布于整个切开的截面上。将该分布内力系向截面上一点(截面形心)简化后得到内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称它们为截面上的内力。3)考虑留下部分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求内力。 应力:内力的集度。 3.应变规律 变化的长度比上原长等于平均线应变。平均线应变的极限为线应变。 胡克定律:正应力与其相应的线应变成正比。(Б=Eз。E为弹性模量。) 第七章轴向的拉伸与压缩原理 1.拉压杆的应力。公式:Fn=БA。拉应力为正。在此应用到圣维南原理。(在求Fn时,

电大《建筑力学》期末考试复习真题汇总(超全)

电大《建筑力学》期末考试复习真题汇总(超全) 试卷代号:234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建筑施工专业建筑力学试题2007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5.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当梁横截面上的弯矩使研究对象产生向下凸的变形时(即下部受拉,上部受压)取正值。( 14.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与纵坐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B.大小、方位和作用点C.大小、指向和作用点D.大小、方向和作用线2.如图所示结构为(A.几何可变体系B.几何瞬变体系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3.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内,则变形后梁的轴线仍在此平面内弯曲。A.铅垂平面B.纵向对称平面C.水平平面D.任意平面4.如图所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bh5.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位力C.任意方向单位力D.单位力偶6.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AB C.0D.27.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A.固定铰支座与滚动铰支座B.固定支座与定向支座C.固定铰支座与固定支座D.定向支座与固定铰支座8.力偶(A.有合力B.能用一个力等

效代换C.能与一个力平衡D.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9.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A.2B.3C.4D.510.求支座反力,下列叙述()是错误的。A.静定结构可通过三个平衡条件求得反力B.超静定结构除了三个平衡条件外,还需要变形条件才能求得反力C.超静定结构无论整体或脱离体以及结点,都必须满足平衡条件D.静定结构除了三个平衡条件外,还需要变形条件才能求得反力三、计算题(共401.计算如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 10.11.12.13.14.15.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 1.D2.C3.B4.D5.B6.C7.B8.D9.B10.D三、计算题(共401.(10分)解:(1)求支座反力1230kN90kN1203090Ay kN90kN502.(10分)解:(1)求支座反力457510100Ay(2)画剪力图和弯矩图3.(20分)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令EI=1)BABA BA BCBC BC CBCB CB CDCD CD kN32kN271616BA (3)分配与传递,如图所示。(4)画弯矩图(kN),见图所示。试卷代号:234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_'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建筑施工专业建筑力学试题2007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如果有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2n个独立的平衡方程。(5.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则弯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31021 课程英文名称: Building Mechanics 课程总学时:64 讲课:56 实验:0 习题:8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地位: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专业必修课。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理论及习题课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静定结构的內力和位移计算;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基本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內力的计算;通过观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2)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力学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几何组成、静力学基础等基本知识,重点讲授常用杆件及静定结构的內力分析和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位移分析和刚度计算,讲授杆件的稳定性计算、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內力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了解结构的计算简图、几何组成等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 3、掌握静定结构的內力和位移计算; 4、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5、了解杆件稳定性计算的基本概念; 6、基本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內力的计算; 7、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条件 (1) 采用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 (2) 以国家标准规范为指定设计参照标准; (3) 为学生提供指定专业制图教室、制图桌、制图工具等; (4) 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 (1) 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 习题课采用“教师讲解+分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