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8.诗三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a8f2fe8a98271fe900ef903.png)
第7课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同心:指感情深厚B.但.为君故但:但是C.桃李罗.堂前罗:罗列D.暧暧..远人村暧暧:昏暗,模糊【答案】B【解析】“但”应解释为“只,只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D.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B.何时可掇.掇:停止C.枉.用相存枉:枉驾D.绕树三匝.匝:周、圈【答案】B【解析】掇:拾取,采取。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答案】A【解析】“”通“宴”。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为仲卿母所遣D.狗吠深巷中【答案】C【解析】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D.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B.汝岂得自由C.忧思....难忘D.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B.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C.忧思,古今义均指“忧愁的思绪。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0aafccbfd4d8d15abe234ee9.png)
7*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风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仰视。
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悲哀、消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们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夏的夜很是漫长,屋内有些烦闷便掩上门来到楼下。
静坐喷泉旁边,看到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很是羡慕。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不同的年龄阶段,赋予我们不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不经意间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
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心为形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颜欢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
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固的金丝笼里。
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处境艰难的陶渊明。
于是,田园成了陶渊明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陶渊明的追求,是他追求的本真,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的反映。
[运用角度]“追求”“本真”“淡泊人生”“高洁”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丝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着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高中语文《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a30ef2dfa45177232f60a2d9.png)
人教版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教学文稿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af3fa0b4daa58da1114a1e.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单元第七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忧伤终老辟如朝露慨当以慷B.攸攸我心兰泽芳草周公吐哺C.山不厌高越陌度阡乌鹊南飞D.绕树三匝同心离居误落陈【答案】C(A.辟—譬,B.攸—悠,D.陈—尘。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C.桃李罗.堂前(排列) 枉.用相存(枉驾,屈就)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南飞(乌鸦)【答案】B(苹:艾蒿。
)3.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答案】 D4.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答案】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法。
)5.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答案】D(“表明……”一句不对)6.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社会风尚,就读书来说,也就是读书做官的一套。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8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8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ee6109ef7ec4afe04a1dff0.png)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8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诗与__________齐名,有“小李杜”之称,与__________并称,也有“温李”之称。
其诗多抒发时代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构思缜密,词采缤纷,意境深远,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最为出色。
解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与温庭筠并称,有“温李”之称。
答案:义山玉谿生杜牧温庭筠2.填空。
(1)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该题重在考查我们对李诗名句的积累、背默。
答案:(1)心有灵犀一点通(2)春蚕到死丝方尽3.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锦瑟无端..五十弦()(2)望帝春心..托杜鹃()(3)只是当时已惘然..()(4)空闻虎旅..传宵柝()(5)无复鸡人报晓筹..()(6)如何四纪..为天子()解析:读懂诗意是欣赏诗歌的重要一步。
欣赏诗歌切忌在不懂诗意的情况下架空分析。
参考答案:(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迷惘,茫然。
(4)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5)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6)古代以木星绕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
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4.《锦瑟》诗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典。
请根据注释或查阅资料,举例说明本诗用了哪些典故。
解析:《锦瑟》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典太多。
只有明白了典故的含义,才能进一步解读诗歌。
参考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庄周与?”李商隐用这典故,可以有多重意思。
近年高中语文7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中语文7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f0f2a731b765ce040814ba.png)
2019版高中语文7 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中语文7 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中语文7 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7 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
导学号951140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荷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
C。
第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E.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诗歌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芙蓉花赠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项,“含蓄”的说法不当,诗歌的结尾两句,是直抒胸臆。
E项,“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芙蓉”是诗歌中的一个美好意象,诗人用这一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2。
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229b1bac5da50e2534d7f21.png)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
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____。
写采莲人自问自答的诗句是: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
3.《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4~5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妹夫。
②岧峣:高山。
③分:甘愿。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颔联写作者登高赏菊,“红”对“绿”,“紫”对“黄”,色彩斑斓,场面欢乐。
C.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
D.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犹豫彷徨之情。
E.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5.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采桑子·杂忆史惟圆【注】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
能得当场几度怜?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
C.“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1be8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b.png)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同步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 )________ (2)青青子衿( )________(3)何时可掇( )________ (4)周公吐哺( )________(5)羁鸟恋旧林( )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 )________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二、阅读与品味5.再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1478b763231126fdb1127.png)
边留下自己的影子,你会明白教养就是面对生活中的苦与痛,能给自己一种放松。
你可以骑驴上东平,体验一下那种被李白称颂的“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你会领悟教养就是在潇洒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基础导学1.文学常识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者——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宴唱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代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人教版习题精选八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人教版习题精选八](https://img.taocdn.com/s3/m/98639f4380eb6294dc886c07.png)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人教版习题精选八第1题【单选题】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A、②⑨③/①⑤⑩/④/⑥/⑦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C、①⑤/②⑨/⑦⑩/③/④/⑥/⑧D、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⑥/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同心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rónɡ) 鼓瑟(sè) 度阡(qiān) 樊(pān)笼B、子衿(jīn) 呦呦(yōu) 遗(wèi)谁兰泽(zé)C、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D、可掇(duō) 譬(bì)如守拙(zhuō) 羁(jī)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B、养虎遗患(留下)C、留待作遗施(遗留)D、小学而大遗(丢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277cc0227916888586d7d2.png)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7课 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呦呦.( ) 羁.鸟( ) 狗吠.( ) 三匝.( ) 慷慨.( ) 阡陌..( )( ) 契.阔( ) 何时可掇.( ) 答案:yōu jī fèi zā kǎi qiān mò qì duō 2.辨形组词.错误! 错误!⎩⎨⎧哺 脯错误!答案: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3.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1)同心..而离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几何..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依..墟里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沉吟..至今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义:指感情深厚今义:齐心(2)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留恋,不忍离开(4)古义: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今义:迟疑不决,低声自语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强化作业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强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1df7e2e0c22590103029dc8.png)
【成才之路】 2014 高中语文第 7 课诗三首课后加强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2一、课内双基1.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悲伤终老辟如朝露慨当以慷B.攸攸我心兰泽芳草周公吐哺C.山不厌高越陌度阡乌鹊南飞D.绕树三匝齐心离居误落陈网【答案】C(A. 辟—譬, B. 攸—悠, D. 陈—尘。
)2.以下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少无适俗韵( 气质,性格)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忧虑之情)B.食野之苹 ( 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道,南北为阡,东西为陌)C.桃李罗堂前( 摆列 )枉用相存(屈驾,屈就)D.羁鸟恋旧林( 约束 )乌鹊南飞(乌鸦)【答案】B( 苹:艾蒿。
)3.以下句子中没实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枝枝相覆盖,叶叶订交通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答案】 D4.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A.“月明”四句既是正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迪那些踌躇不定的人材,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连忙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纳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爱才如命。
【答案】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法。
)5.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率土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靠,期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鼓励,表示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热诚。
C.诗人希望创始一个“率土归心”的大好场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先人自况,表示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答案】D(“表示 ,, ”一句不对)6.以下对《归园田居( 其一 ) 》的剖析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社会风俗,就念书来说,也就是念书当官的一套。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ed750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9.png)
7* 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骨得我去尊敬去仰。
他不追求名利和荣富,不五斗米折腰,不在眼前奴媚骨,不随大流赢得世俗的;他有弘大的理想,即使悲痛、低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用文人的任和节气全力自己的理想,种骨、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常会我感回味⋯⋯美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恋旧林字体美文夜的尽,即是拂晓夏的夜非常漫,屋内有些便掩上到达楼下。
静坐泉旁,看到孩子快地嬉,非常敬羡。
我已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月了,不可以再像从前那为所欲为了。
不一样的年段,予我不一样的物需乞降精神需求;越大越,句毫无掩地表述了我现在的感情。
于各样力,心有些疲有些。
酒当歌,人生几何。
低声吟着曹操的《短歌行》,着明月痛一杯,地抹去心里的孤独。
夜本是很孤独的,但,有明月的夜却不是孤独的。
因,当全部人都不陪你的候,她在静静地陪着你,在深情地看着你。
《园田居》,我会了陶渊明“不五斗米折腰”的宏气势。
他的种崇敬精神我十分敬重和欣。
史河,:有几个人面惑而不心,又有几个人不想当大官呢?我想能做到的人微不足道吧。
但陶渊明却能做到。
他“樊”中虞我的生活,断然拒了一个物的世界,拒了一个他不喜的世界,把立足点落在了自己心里的田园。
“ 恋旧林,池思故渊。
”字里行无不流露出他神往着自由,盼望重返大自然的抱。
和自然成了他的媒介。
陶渊明生活的代是一个乱世,在那的一个生计的境中,他除了自己,不可以得其余更多的。
于是,他了拒,拒了无数人朝思暮想的生活。
我拒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利。
而且,我有种勇气和利。
夜地静了下来,玩累的孩子也早已回家。
我却未曾想着走开,抬仰望着天空。
坐累了,就毫无拘地躺在草坪上。
不想,不想呼吸,只想静静地看着月亮和星星,看看夜的尽!夜已很深,却无尽。
夜很深,不星星月亮的退去,只天空有些泛;只听⋯⋯ 的声音,清工已开始清路了,隐约的有人也开始晨了。
夜的尽,即是拂晓!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准好了?【内发掘】“ 恋旧林,池思故渊。
” 于儿来,天是它的神往,山林是它的家园,翔是它的生命,但是《园田居》中的只不意出的“ ”,早已离了家园,失掉了自由。
【精品】高中语文8.诗三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新人教必修2
![【精品】高中语文8.诗三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新人教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ba25afc30912a2161579293b.png)
【精品】高中语文8.诗三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新人教必修2【精品】高中语文8.诗三首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新人教必修2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芙蓉.〔rónɡ〕俗韵.〔yùn〕羁.鸟〔jī〕B。
后檐.〔yán〕暧暧.〔ài〕墟.里〔xū〕C。
樊.笼〔fán〕呦呦.〔yōu〕契.阔〔qiè〕D。
三匝.〔zā〕吐哺.〔bǔ〕掇.〔chuò〕提示:D项“掇〞应读“duō〞。
答案:D2。
对词语的解释完全准确的一项是〔〕A.还顾:回头看依依:轻柔而缓慢地上升几何:多少B。
韵:本性、气质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苦多:很多苦C.墟里:指废墟同心:指夫妇感情深厚杂英:杂花D。
遗:遗留守拙:不随波逐流杜康:酒的代称提示:B项中“苦多〞是“苦于……太多〞之意;C项中“墟里〞是“村落〞之意;D项中“遗〞是“给〞之意。
答案:A3。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 B。
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提示:这是四川眉山三苏祠的一幅题词。
答案:B4.《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______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名______________,世号靖节先生,自称______________,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______________诗人.答案:东汉《文选》潜五柳先生田园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对《短歌行》内容的阐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曹操在这首诗中表达的主题有消极的一面。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本诗主要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思想,这与当时曹操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实际上曹操嫉贤妒能,如杀死杨修就是实际情况。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0b5416be009581b6ad9eb71.png)
第7课诗三首(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6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矫蹂造作迸(bèng)发谙(yīn)习B.羁拌刚愎自用哺(pǔ)育稗(bài)官C.狭隘忧心忡忡粗糙(cāo)鞭笞(chī)D.商贾相形见拙瞠(chēn)目裨(bì)益答案 C解析 A项,矫蹂(揉)造作,谙(ān)习。
B项,羁拌(绊),哺(bǔ)育。
D项,相形见拙(绌),瞠(chēng)目。
2.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答案 B解析 B项,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3.对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兰泽多芳草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B.方宅十余亩方:四面、周围还顾望旧乡顾:回顾,回头看C.桃李罗堂前罗:排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几何:多少D.复得返自然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答案 D解析 D项,“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4.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dfe07502d276a201292ee5.png)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土的爱妻。
回想起故土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思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假设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满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精选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课时精练8诗三首含解析
![精选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课时精练8诗三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e9281f5901020207409c62.png)
诗三首1、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jīn)呦呦鹿鸣(yāo)越陌度阡(mò)B.鼓瑟吹笙(shēng) 绕树三匝(zā)暧暧远人村(āi)C.羁鸟恋旧林(jī)狗吠深巷中(fèi)又在樊笼里(fán)D.守拙归园田(zuó) 周公吐哺(bú)榆柳荫后檐(yìn)2、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的一项是( )A.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B.《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C.《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真可谓阳奉阴违。
D.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 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弄出虚假的“成果”来。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就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其艺术特色是长于B.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场)。
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D.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先河, 他的诗不仅在当时名气很大,而且在后代影响也比较深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诗三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芙蓉.(rónɡ)俗韵.(yùn)羁.鸟(jī)B.后檐.(yán)暧暧.(ài)墟.里(xū)C.樊.笼(fán)呦呦.(yōu)契.阔(qiè)D.三匝.(zā)吐哺.(bǔ)掇.(chuò)提示:D项“掇”应读“duō”。
答案:D2.对词语的解释完全准确的一项是()A.还顾:回头看依依:轻柔而缓慢地上升几何:多少B.韵:本性、气质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苦多:很多苦C.墟里:指废墟同心:指夫妇感情深厚杂英:杂花D.遗:遗留守拙:不随波逐流杜康:酒的代称提示:B项中“苦多”是“苦于……太多”之意;C项中“墟里”是“村落”之意;D项中“遗”是“给”之意。
答案:A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提示:这是四川眉山三苏祠的一幅题词。
答案:B4.《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______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名______________,世号靖节先生,自称______________,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______________诗人。
答案:东汉《文选》潜五柳先生田园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对《短歌行》内容的阐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曹操在这首诗中表达的主题有消极的一面。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本诗主要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思想,这与当时曹操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实际上曹操嫉贤妒能,如杀死杨修就是实际情况。
C.“月明星稀”一句写景,描述准确,含意丰富。
D.全诗善于用典,几处化用古人的诗句、史实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谐一致。
提示:不能用小说中曹操的行为与作为诗人的曹操相提并论。
答案:B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尘网”“樊笼”的比喻义相同,都指为官之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憎恨。
B.“羁鸟”“池鱼”的比喻义相同,指为污浊官场所束缚的自我,表达了作者对烦扰的世俗深深的厌恶之情。
C.“尘网”指庸俗污浊的官场犹如罗网,表现诗人对为官生涯的厌恶;“樊笼”与“自然”相对,指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俗的否定。
D.“羁鸟”“池鱼”与诗中的“樊笼”形成完整的意象,指受尘世、官场所束缚的失却本性的自我。
表达了诗人对返归自然、淳朴、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和辞官归隐的志向。
提示:A项中“尘网”与“一去三十年”的官途相关连;“樊笼”与“自然”相对应。
答案:A3.下列说法中准确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是一首表示妇女在采芙蓉时所产生的忧伤诗作。
B.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是他热爱农村生活,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
C.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但并不证明他没有远大的抱负,“大济苍生”的信念一直在他的心中保留。
D.《短歌行》是一首有消极情绪的诗,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感慨。
提示:A项中《涉江采芙蓉》是一首表示妇女思念远方丈夫的诗作;B项中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是想远离官场,追求心灵上的自由;D项中《短歌行》是一首有积极情绪的诗,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吸纳人才的人生感慨。
答案:C4.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
但《涉江采芙蓉》在这一点上却表现得与众不同,此诗表达人的凄清心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提示:要仔细分析作者所营造的景。
参考答案:此诗采取了与日常不同的烘托方式。
诗的前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者先营造了一个热闹的情境,在此热闹的情境之中,有女子发出了感叹——“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以“乐”衬“哀”,正是此诗表现人物的凄清心境的独特之处。
5.有人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现了曹操性格中软弱消沉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提示:答题时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其人生目标。
参考答案:此处曹操对“人生几何”的感叹,并不是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著于有限之生命中创立轰轰烈烈的伟业。
6.唐代有人说《短歌行》“言当及时行乐”(《乐府古题要解》)。
罗贯中则又给此诗蒙上“诗谶”的迷信色彩,说曹操“乌鹊南飞”诸句是不祥之兆,预示他赤壁之战的失败。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这些说法?提示: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不能偏颇地概括其意。
参考答案:当时,曹操已平定北方,有一统天下之雄心。
他迫切需要辅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他知道许多贤才如“乌鹊”一般,没有归宿,便对他们发出呼唤,希望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唐人和罗贯中的说法都有失偏颇。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躬耕”能否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提示:陶渊明的“躬耕”应在本质上与“普通农民”不同,可联系陶渊明的家世来分析。
参考答案: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而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我们当然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
2.陶渊明淡泊的诗句,往往带人进入一种深远的意境。
请你描绘一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诗所营造的意境。
提示:在答题时要先对诗句进行铺陈,再通过作者所写的物象来分析意象,从而来看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参考答案:远处的村落在烟雾朦胧中,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炊烟袅袅升起,带来无限的静谧安详。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古典意象——“村落”和“炊烟”,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的氛围,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shù)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náo),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piāo)若豹螭(chī)。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第一段突出了游侠儿装束和行动上哪些特点?有什么作用?提示:先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回答特点这一问,再通过分析来找出游侠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装束:“白马饰金羁。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反映了游侠儿英武的外表。
行动:“连翩西北驰”。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这些行动写出了游侠儿训练有素。
4.“控弦破左的……勇剽若豹螭”六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此题考查的是表现手法,但除了答出表现手法外还应回答出它的作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借代(“控弦破左的”,以弦代弓),对偶、比喻(“勇剽若豹螭”)以及对比(“狡捷过猿猴”)的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方法除内容上突出游侠儿训练有素外,艺术上使形象更加鲜明可感。
5.第二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游侠儿怎样的气概和心理?提示:我们要根据原文找出表现手法,还要结合作者对游侠儿的评价来分析游侠儿的气概和心理。
参考答案:第二段的对偶句“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宽对)写出了游侠儿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反问句“性命安可怀”“何言子与妻”写出了游侠儿舍身为国义无反顾的精神。
6.全诗是从哪几个方面塑造游侠儿这个艺术形象的?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答题时要从全文来考虑,并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回答。
参考答案:从游侠儿的装束和内心世界以及训练有素、英勇杀敌三方面塑造这一英雄形象。
抒发了解救国难、建功立业之情。
深层探究7.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散缓,熟看有奇句。
”(《冷斋诗话》引)你能借“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话来评价一下苏东坡的说法吗?提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读者评析一下陶诗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可从简笔的勾勒、近远景的结合、动静的衬托等方面分析陶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阴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映成趣。
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
陶渊明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极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读到这里,人们或许还觉得缺点什么。
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使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
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
“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看似平淡,却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无不是作者的匠心选择。
高考链接8.(2010江苏宿迁高考模拟,20)一句抚慰人心的话语,能够照亮人的心灵,留下长久的感动;一句委婉得体的提醒,能够让人立刻觉悟,留下永远美好的记忆。
请根据下面两种语境,写几句话,来抚慰、提醒他们。
(每小题不超过40个字。
)(1)李云学习刻苦,考试成绩却不突出,她感到非常苦恼。
(2)赵远自恃聪明,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他感到很困惑。
提示: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同学的特点回答。
答案示例:(1)①付出总会有回报,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只要再注意改进学习方法,你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