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PPT(1)

合集下载

《长江三峡》课件

《长江三峡》课件
《长江三峡》ppt课 件
xx年xx月xx日
• 长江三峡概述 • 三峡大坝工程 • 三峡风光与文化 • 三峡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 三峡旅游与经济发展
目录
01
长江三峡概述
三峡地理位置
01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西起重 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 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02
三峡地处东经108°20′~111°10′ 和北纬29°56′~31°4′之间,地势 险要,是连接中国东西部的重要 水道。
三峡的形成与历史
三峡的形成源于数百万年的地质运动 ,长江在流经四川盆地时,由于地壳 的隆起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了瞿 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 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著名人 物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故事,如诸 葛亮、李白等。
三峡的地理环境
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 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 资源等。
三峡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峡谷 、丘陵、山地和平原等。
三峡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温18℃ 左右。
三峡地区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括 森林、草地、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等 。
02
三峡大坝工程
大坝的建设历程
提出构想
三峡大坝的划。
设计与论证
经过多轮设计和论证,确定了三峡大坝的建设方案。
施工阶段
三峡大坝的施工阶段分为准备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和后期 完善阶段。
建设意义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中国水利和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长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自然景观
长江三峡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峡谷景观和多样的生态资源,是 极具吸引力的自然景观。

长江三峡(教学)PPT课件

长江三峡(教学)PPT课件
长江三峡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 如吊脚楼、风雨桥等,反映了当地人
民的生活习俗和, 如巴人悬棺、古代栈道、三国古战场 等,见证了长江流域的沧桑历史。
长江三峡的历史文化对当地社会、经 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三峡的传统艺术
长江三峡的文化价值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推动中华文化传 承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三峡的文化价值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 研究。
04
长江三峡的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的旅游景点
长江三峡大坝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提供电力供应的同时 也成为游客的热门景点。
巫峡
幽深秀丽,以巫山十二峰最为壮观。
生态保护
加强长江三峡地区的生态 保护,确保生态环境得到 有效保护和恢复。
社会经济发展
推动长江三峡地区的社会 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 的生活水平。
资源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长江三峡地区的 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 用和节约利用。
长江三峡的未来规划
01
02
03
综合治理
加强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提高防洪、抗旱等能力。
游览三峡人家,体验当地
乡村生活。
长江三峡的旅游发展
旅游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旅游接待能
力。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确保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旅游产品开发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 品,满足不同游客的
需求。
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 作,实现资源共享和
互利共赢。
05
长江三峡的未来展望
长江三峡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第10课 《三峡》 课件(共19张PPT)-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第10课 《三峡》 课件(共19张PPT)-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
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夏季之水: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梳理文意
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飞速地往下冲荡。
茂盛。
(yǎn)多生怪柏,
甚,多。
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 三峡的水在秋季有怎样的特点?
直接写秋水的肃杀凄清。
渲染出猿鸣的幽凄,山谷的空旷。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凄婉美
秋季之景: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整体感知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由此文章可以
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
丽奇俏。 古人道“秀峰岂止十二
座,更有零星百万峰”。
西陵峡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险”出名,
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
峡的壮美。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
险滩、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
滩含小滩。古人道“西陵滩如竹节稠,
滩滩都是鬼见愁”。
三 峡
知识链接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
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
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啊。
➢ 三峡的水在夏季有怎样的特点?
奔放美
正面写夏季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可谓日行千里,侧面衬

《三峡》PPT课文课件1

《三峡》PPT课文课件1

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三峡的秋美,你看,高猿长啸,声声在山谷中回荡,三峡之秋有萧瑟凄凉的特点。
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 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的抒
描写
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的江水呢?
三 你看,
,

的特点”的句式说一说。
与侧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夏 水势盛大 迅疾 三峡的水美,你看,一千二百里的水路,早上出发,傍晚就到了(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
示例:
各位旅客: 欢迎你们来三峡参观,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四季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 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 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品尝金黄的 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 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三峡的水美,你看,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水有迅猛的特点。
三峡的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的山 连绵 高俊 (静) (一)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连绵 高俊 (静) 正面
三峡的秋美,你看,高猿长啸,声 声在山谷中回荡,三峡之秋有 萧瑟凄凉的特点。

第10课《三峡》课件(共5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课件(共5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译文:每到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 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
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 才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 译文:所以,(这里)流传着打渔人的两句 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第二段中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这几句表现三峡水什么
特点?
• 说明 水势大; • 水流急 .水速快
5 采用衬托手法 表现水流急速的一句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奔放美
6第三段中概括春冬之时峡水特点的句子是: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多生怪柏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
识记字词
quē
•阙
襄yù
zhàng


• 御xià zh溯ǔ
o
•啸

xī xiān
曦g
tuā
yǎn
n
jià 湍shù cháng
n
漱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自: 从,这里译为“在”。 • 略无:完全没有。 • 阙: 同“缺”,空缺 •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
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三峡 课件(共42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三峡 课件(共42张ppt)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特点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不同景象,作者未按四季更迭顺序而写,而是借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伟,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秋,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即“重叠岩嶂,隐蔽天日”
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烟笼寒水月笼沙——迷蒙的轻烟和月色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修 辞
并提
互文
原文
译文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岩嶂,隐蔽天日
林寒涧肃
林涧寒肃
品“三峡之秋景”
水枯气寒
猿鸣凄凉
从色彩搭配,动静结合等角度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本句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素湍”借浪花之雪白,突出江水的明净轻快,“绿潭”借潭水之碧绿,突出潭水的清深宁静。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这篇散文以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品“三峡之山”
3.描绘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山高岭连
品“三峡之夏水”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10课《三峡》课件(共3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课件(共3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传奇、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字数比原文多出几
十倍。每条注文几乎都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是文学上还是
地理上的价值,都大大地超过《水经》本身,对于后世散文的
影响很大。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
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
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景物特征
连绵、高耸
汹涌、迅疾
水、山、柏
清荣峻茂
水、猿
凄异、哀转
精读细研
1.读第1段,说说三峡之山的奇特之处。
连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高耸
比较阅读: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
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选
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
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精读细研
顺流而下

有时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漫上,冲上
早上出发

逆流而上

这里指飞奔的马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指白帝城到江陵,“其
间”可译为“这之间”
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
很久才消失。所以渔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假如,如果。今义:从,由。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

第10课《三峡》课件(共3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1)

第10课《三峡》课件(共3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1)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② 肃:肃杀,凄寒。
③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④凄异:凄惨悲凉
⑤响:回声。回响。
⑥哀转:声音悲凉宛转
(在秋天)每逢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寒肃杀,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 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 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理解课文】
秋天又是另一番情调。每当初晴之日,或者下霜的 早晨,树林和山润都呈现一派肃杀景象;高山上猿猴凄 凉的长声,从空旷的山谷中传来,接连不断,哀伤悠长, 久久不绝。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 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理解课文】
郦道元身在北方,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宜都记 》和盛弘之的《荆州记》)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文章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 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 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 著称。
走近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 善长,范阳涿(zhuō)县人,北魏 著名的地理学家。他酷爱自然, 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著有 《水经注》。
《水经注》
• 《水经注》是一详尽记载河流水道的地理著作,《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撰。本书资料详备,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 录。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绝 /多生

《三峡》PPT课件(完整版)

《三峡》PPT课件(完整版)
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峭拔。
课文细读品味
2.第3段是如何体现动静结合的?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绿潭 倒影
怪柏
素湍 回清 悬泉 瀑布
静景 ↓
结合 ↑
动景
色彩鲜明 相映成趣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突出
作用:使行文 生动活泼,妙趣横 生,情景交融,引 起读者共鸣。
课文细读品味
1.请分析文章第2-4段的描写顺序。
第2-4段,先写夏景,再合写春冬之景,最后写秋景。 写夏景是承前文写山之雄伟,突出夏水之雄壮峻急。春冬 两季水势相似,优美雅致,故合写。而秋天则是一派肃杀 的景象,传达出感伤情绪,与春冬之沉静、有趣形成对比。 描写顺序即:江水由盛到枯。
课文全篇探究
1.[难点]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①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为山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山:连绵不断、高大险峻

雄奇险拔

夏:水流湍急
清幽秀丽
四季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猿鸣凄凉
10. 三峡
第 二 课 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1段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生

2. 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3. 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
文言知识积累


省略句
句 式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
白帝,暮到江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霆万钧)
涛如雷鸣)
气 象 万 千
神 话 境 界
第二站: 巫峡 —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第一峰:山如斧削 隽秀婀娜 点 美女峰:万仞高峰之巅 群 峰:有诗意而变化无穷 面
·思考:
介绍美女峰的传说有怎么作用?
(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了神奇美妙的意境。)
第三站 : 西陵峡 —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 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 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 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 《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 《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 《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 《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 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 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中语文苏 教版必修三《长江三峡》课件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 李 白 早 发 白 帝 城 ·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作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收在《刘白 羽散文选》中,是一篇日记体游记。作者刘白羽在幼年 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 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 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 《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作 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 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 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 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 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 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
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 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 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 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 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 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 ━━中午。
·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统领全文)
· 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
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 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 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 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 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 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 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辞 海》注解)
解题
虽然长江山险、流急、滩险,看起来“十分吓人”, 但人类面对困难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开拓前进,在 大自然伟力中更体现人类的伟大。
课堂总结:
瞿塘峡 雄 雄 伟 瑰 丽
(像闸门)
(诗句、民谣)
描写景色
诗情

(传说)
巫峡
(像画廊)
描写景色
画意 哲理
西陵峡
(像鬼门关)

(传说、诗句)
描述感受
课堂总结:
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峡》,它不像一般 山水游记写景物的“各自特点”,而是用审美 的眼光,从美学的角度来写三峡的共同的美 — — 雄伟而瑰丽,来写它的壮美与优美的映衬美, 和谐美。从文中点出“壮观”、“壮美”看, 作者突出三峡的壮美是明显的;从文中写“色 彩”用墨如泼、写西陵峡以优美传说作替补看, 作者强调三峡优美的意图也是显而易见的。有 刚有柔,雄伟而瑰丽,这就是《长江三峡》的 主旋律,只要把握住了这一主旋律,就能准确 地欣赏这一曲歌颂祖国壮丽江山的交响乐章!
门 村 漠 昏 面 魂 语 论
杜甫 · 咏怀古迹
·讨论

三峡如此美,那么你
如何看待三峡工程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
泄滩: 多旋涡 青滩: 山陡流急 崆岭滩: 布满礁石
·思考 :
1 、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香溪”两个县 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
⑴ 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神奇美妙的意境。 ⑵ 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 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2、作者为什么要忙里偷闲,借“船上的同志”说 “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出生在这儿”?
瞿 塘 险 杜 甫 · 夔 州 歌 过 百 牢 关
白 帝 交 为 三 峡 镇
江 水 开 辟 流 其 间
中 巴 之 东 巴 东 山
群 生 一 独 画 环 千 分
山 长 去 留 图 佩 载 明
万 明 紫 青 省 空 琵 怨
壑 妃 台 冢 识 归 琶 恨
赴 尚 连 向 春 夜 作 曲
荆 有 朔 黄 风 月 胡 中
雄伟、瑰丽
(视觉)
(通感)
交响乐
伟力
(听觉)
通感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
气势磅礴、绚丽多彩
震撼人心
·飞翔
(比喻)
指在急流中航行的舒快感觉。
第一站: 瞿塘峡 —像一道闸门 杜诗 瞿塘峡口险要气势(万水奔腾 民谣 险要气势依然如故 (激流澎湃
灰蒙蒙 乌沉沉 金色 银(片) 红 绛紫 金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