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了解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4.能根据物质的特性,运用过滤、蒸发、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
6.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7.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8.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9.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10.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11.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点一评价型实验题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2.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3.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5.有毒气体的处理装置题组一物质制备、反应性质探究型1.(2015·福建理综,25)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浙江选考)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五编化学实验综合专题十五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专题十五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考试标准]考点一 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1.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使用方法: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仪器②的名称为蒸发皿。
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快蒸干时停止加热。
(3)仪器③的名称为坩埚。
使用方法:用于固体物质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4)仪器④中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 的名称为蒸馏烧瓶。
使用方法:a.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其中B 主要用于混合液体的蒸馏和分馏;b.加热液体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5)仪器⑤的名称为锥形瓶。
使用方法:a.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b.用于滴定操作;c.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
(6)仪器⑥的名称为烧杯。
使用方法:a.可用于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稀释;b.用于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c.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2.常用的计量仪器(1)仪器A 的名称:量筒。
用途: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
特别提醒 ①无“0”刻度;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③选取量筒的原则是“大而近”,例如量取5.6 mL NaOH 溶液应选取10 mL 量筒,而不能选 5 mL 或 50 mL 量筒。
(2)仪器B 的名称:容量瓶。
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该仪器使用前需“查漏”;②该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 ③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④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⑤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该仪器中溶解或稀释。
(3)仪器C 的名称:酸式滴定管。
①使用前需“查漏”;②“0”刻度在上方;③不可盛装碱性溶液;④精确度:0.01 mL 。
(4)仪器D 的名称:碱式滴定管。
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可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 4溶液)。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讲综合实验探究考点探究组成性质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课件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 注射器活塞, 使X中的气体 缓慢充入Y管 中
①Y管中 ____________ __
②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_
将注射器活塞
退回原处并固 Y管中有少量 生成的气态水凝
定,待装置恢
水珠
聚
复到室温
打开K
8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6
解析: (2)在装置 D 中 SO2 先与 NaOH 反应生成 NaHSO3, 然后才与品红反应,所以当品红溶液褪色时,说明 NaOH 已反
应完。
(3)②HSO3-与
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SO
-
3
+
ClO
-
===SO24-+Cl-+H+,若 NaClO 过量,ClO-可将 I-氧化为 I2,
24
(3)向 NaHSO3 溶液中加入 NaClO 溶液时,反应有三种可 能的情况:
Ⅰ.HSO3-与 ClO-恰好反应 Ⅱ.NaClO 不足 Ⅲ.NaClO 过量 甲同学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 该反应属于哪一种情况,请完成下表:(已知酸性: H2SO3>H2CO3>HClO)
从而使溶液变为蓝色。
③若 NaClO 不足,则 HSO3-过量,HSO3-可与溴水发生反
应:HSO- 3 +Br2+H2O===SO24-+2Br-+3H+,从而使溴水褪
色。
27
④酸性 KMnO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HSO3-氧化,若 滴入酸性 KMnO4 溶液并振荡后,溶液呈紫色,说明溶液中不 存在 HSO3-,故可能是情况Ⅰ或情况Ⅲ。
高考化学总复习跳出题海15大秘诀2实验(选择题)的几种题型与备考应试策略(含解析)

实验(选择题)的几种题型与备考应试策略高考化学实验选择题不仅考查考生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重视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即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能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统计近些年各省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实验选择题,大致呈现以下几种命题型式:①以实验装置为载体,融合多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题型。
②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融合多组实验的题型。
③以某一实验为载体,融合多个实验环节的题型。
④以某一要求(或原则)为载体,融合多个实验的题型。
⑤以课本实验(改编的课本实验)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操作和结论的评价。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
本文将就前3种题型谈谈自己的备考应试策略。
一、以实验装置为载体,融合多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题型1. 典例展示例1.(2015▪新课标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钠是盐,因此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2. 应试对策该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充分体现了金属元素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考查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能更全面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综合实验探究课件

③写出 NO 与碱性 Na2S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 NO 与碱性 Na2SO3 溶液的反应。 还原反应:2NO+2e-===N2O22- 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Ⅳ:用排水法收集两瓶 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 Na2SO3 溶液 和加有 NaOH 的饱和 Na2SO3 溶液中,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角度设计与评价 防止污染的根本途径在于控制“三废”的排放,在对实验方案进行 评价时,不可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从“安全性”角度设计与评价 实验首先是安全第一,实验中安全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如规范操 作、防止暴沸或爆炸、防止倒吸、防止污染等。
碳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实验室里先制得硫酸亚铁,后将 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制得碳酸亚铁(Fe2++2HCO3-===FeCO3↓ +CO2↑+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略去)。回答下列 问题:
[答案] (1)Ca(ClO)2 CaCO3 Ca(ClO)2 CaCO3 (2)
加入适量1 mol·L-1盐酸 ① 溶解后,再将产生的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向步骤①反应后的试管中 ② 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
荡(或另外取样操作)
若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则假设 1成立;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假设2 或假设3成立 若品红溶液褪色,则假设3成立; 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成 立
2023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5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十五有机化学基础真题研练·析考情【真题研练】1.[2022·湖南卷]物质J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②回答下列问题:(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2)F→G、G→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3)B的结构简式为;(4)C→D反应方程式为;(5)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同分异构体中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有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4∶1∶1的结构简式为;(6)Ⅰ中的手性碳原子个数为(连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和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2022·全国乙卷]左旋米那普伦是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的药物之一,以下是其盐酸盐(化合物K)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忽略立体化学):已知:化合物F不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
(2)C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由E生成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G生成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I是一种有机物形成的盐,结构简式为。
(7)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总数为种。
江苏省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课时作业

专题十五 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作业纸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1×10—14mol ·L -1,此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 3+、Na +、NO 3-、Cl -B. K + 、Na +、Cl -、NO 3-C. K +、Na +、Cl -、AlO 2-D. K +、NH 4+、SO 32-、NO 3-2.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 2SiO 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 +、Na +、HCO 3-、NO 3-B .Na +、SO 42-、Cl -、ClO -C .H +、Mg 2+、SO 42-、NO 3-D .Ag +、K +、NO 3- 、Na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NaOH 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A . Fe 3+、Cl -、Na +、SO 42-B . Al 3+、Na +、CO 32-、NO 3-C . A g +、Na +、SO 42-、NO 3-D . AlO 2-、CO 32-、K +、Na +4.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Al 3+NH 4+SO 42-Cl - B .Na +Mg 2+ HCO 3- NO 3-C .K +Na +AlO 2- Cl -D .Fe2+K +NO 3-Cl -5.在pH =0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 +、K +、MnO 4—、Cl —B .Cl —、S 2O 32—、K +、Na +C .Na +、Cl —、CH 3COO —、K +D .K +、I —、Na +、ClO —6.常温下测得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浓度为1×10—13mol/L ,又知该溶液中还有NO -3,Na +,Cl -,那么该溶液中还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A .AlO 2—、ClO — B .Mg 2+、、SO 42— C .Fe 2+ 、Cu 2+ D .Ba 2+、K + 7.对下列各组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H +、AlO 2—、Ba 2+、HCO 3—不能在水中大量共存B .Mg 2+、NH 4+、Fe 2+、NO 3—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C .Fe 3+、K +、SCN -、Cl -能大量共存且使溶液显红色D .Na +、NO 3—、CO 32—、AlO 2—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屑溶于足量稀硝酸:Fe +4H ++NO 3-=Fe 3++NO↑+2H 2OB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 3-+OH -=CO 32-+H 2OC .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 2O 22—+2H 2O → 4OH -+O 2↑D .向KI 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 ++O 2+4I -===2I 2+2H 2O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少量稀HNO 3中加入足量铁粉:Fe+4H ++NO 3-===NO↑+Fe 3++2H 2OB .以石墨作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2H 2O 2OH -+H 2↑+Cl 2↑C .NH 4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HCO3+Ca 2++OH -===CaCO 3↓+H 2OD .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 3++3H 2O Fe(OH)3(胶体)+3H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SO 32-+ 2H += H 2O + SO 2↑ ②铜片跟浓硝酸反应:Cu + 2NO 3-+4H Cu 2++2NO 2↑+2H 2O ③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HSO 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 2++2OH -+H ++ SO 42- + NH 4+= BaSO 4↓+ NH 3•H 2O+H 2O④0.1molFeBr 2中通入0.1molCl 2:2Fe 2++4Br -+3Cl 2=2Fe 3++2Br 2 +6Cl - ⑤硫化钠的水解:S 2-+ 2H 2O H 2S + 2OH -⑥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C 6H 5O -+CO 2+H 2O→C 6H 5OH +HCO 3- A .①②③ B.②③⑥C .③④⑥D .④⑤⑥ 11. 某溶液可能是由Mg 2+、Ba 2+、Al 3+、K +、Cl -、SO 42-、HCO 3-、NO 3-中的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样后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生成的沉淀会部分溶解。
高考化学专题15 综合实验探究

[高考关键词] 1.物质制备、仪器的作用与连接。
2.性质探究及条件控制。
3.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
4.综合探究。
1.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
推断: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用C装置可以快速制取氨气,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制氯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可用__________。
(5)用C装置也可以制取Cl2,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A E(2)C D(3)A F浓氨水和NaOH固体(或生石灰,碱石灰)(4)B D或E(5)KMnO42.写出下列在生产、生活应用中气体的产生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潜水艇和消毒呼吸面具中产生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灭火器用于灭火时产生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消毒气Cl2,用KMnO4代替M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十五 重要的课本知识(实验、工业生产)

Ⅰ. 重要的课本实验一、必修课本实验回归(有机除外)1. 粗盐的提纯初中所学实验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装置图如下:过滤蒸发思考: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食盐是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它们呢?注意事项:①过滤操作要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端、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残留少量液体(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
③通过以上操作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里面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MgCl 2、Na 2SO 4、CaCl 2等。
应在过滤后的滤液中依次滴加BaCl 2、Na 2CO 3、NaOH 溶液(所加三种试剂的顺序可以变化,只要保证 Na 2CO 3在BaCl 2之后即可),再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然后蒸发即可。
2. S 2-4O 的检验取样,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 2溶液。
观察现象。
3. 蒸馏实验现 象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2) 在100mL 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3)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AgNO 3溶液无白色沉淀注意事项①Cl-的检验必须用HNO3酸化,以排除C2-3O等离子的干扰。
②蒸馏时,需加入几粒碎瓷片或沸石,以防加热液体时产生暴沸。
③蒸馏时,操作的正确顺序:先连接好装置,再通冷却水,然后再加热,收集所需馏分。
④冷却水一定要下进上出。
⑤蒸馏时若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要放在支管口处。
4. 萃取(1) 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五综合实验与探究(教师版)

一、解答简单实验设计题的一般过程与思路化学实验设计题(如高考大实验题)重在培养或考查把已有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它所选择的课题往往是没有直接、系统实践过的。
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时,还要能够从题目中敏捷地接受信息,分析评价信息,选择、调用自己贮存的相关知识,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验设计的新问题。
大致过程与思路如下:1、接受信息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要求迅速、全面地吸收题目中的新信息,分析提供这些信息的目的,把信息归类、并对各个信息在实现实验设计中的作用做初步评估。
接受信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二是明确实验条件;三是明确设计要求。
2、实验设计原理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开发,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
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法的选定。
这是从总体上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②构思实验方法、步骤③选择实验仪器、药品①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收集资料②收集实验数据③处理实验问题①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③写出实验报告三、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实验现象的考查可以是直接考实验现象,也可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可将有关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正确的结论等联系起来。
实验结果的分析,通常是分析实验关系、细节和误差等等。
实验结果的处理,可以直接报道数据,也可能是找出相关关系得出公式,或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等。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近些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试题较多。
其中有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也有设计确定某混合气中组分的实验;有验证鞭个化学原理的设计实验,也有设计某物质纯度的测定实验;有定性实验的设计,也有定量实验的设计┉┉从题型上看,有简答题、填充题,也有两者兼有的混合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比较影响结果。 ③根据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 入淀粉溶液显蓝色,证明生成了I2;若氧化产物唯一,还 原产物为K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及元素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36I-+ 6H+===Cl-+3I2+3H2O。 答案 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 ③ClO-3 +6I-+6H+===Cl-+3I2+3H2O
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2.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3.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
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
5.有毒气体的处理装置
题组集训 题组一 物质制备、反应性质探究型 1.(2015·福建理综,25)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 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栏目索引
考点一 评价型实验题 考点二 定量测定型实验题 考点三 化工流程型实验题 考点四 高考实验的新宠——有机制备实验
考点一 评价型实验题 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 知识精讲 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 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 的流程,其实验流程及考查内容一般为
解析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溶液 中存在Cl2的重新溶解以及HClO分解生成HCl和O2等,无 法测定试样含氯总量。
答案 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 测定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 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____能____(填“能”或 “不能”)提 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解析 Cl2及热的KOH溶液反应生成KClO3、KCl和H2O, 及冷的KOH溶液反应生成KClO、KCl和H2O。因此,若将 装置B、C的位置对调,可以除去Cl2中的杂质气体HCl,故 能提高B中KClO3的产率。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 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 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KI、KClO3的物质的 量及浓度不变,改变的是硫酸溶液的体积和水的多少, 二者的总体积相等,由此可见系列a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 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烧__杯__、__漏__斗__、__玻__璃__棒__、_ _胶__头__滴__管__(_不__填__“胶__头__滴__管__”_也__可__)____。 解析 制取实验结束后,由取出B中试管进行的操作(冷却 结晶、过滤、洗涤),可知该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的玻璃 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
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 习专题十五综合实验
探究
考纲要求
1.知道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3.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4.能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 出合理结论。 5.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 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解析 由于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破坏酸碱指示剂,因此实验 设计时不能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利用氯水的强氧化性,向该溶 液 中 加 入 足 量 的 H2O2 溶 液 , H2O2 把 氯 元 素 完 全 还 原 为 Cl - , H2O2被氧化成O2,然后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 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生成的AgCl沉淀,干燥后称量沉 淀质量,结合氯原子守恒即可确定其中含有的氯元素的质量。 答案 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待反应完全 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0.10 0.10 0.10 0.10
6.0 mol·L-1 H2SO4/mL 6.0 3.0 0
实验现象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氯酸钾及碘化钾反应的探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该小组设计 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 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1
2
3
4
0.20 mol·L-1 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 mL 饱和 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