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课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本文针对大学本科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设计,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和实用的学习体验。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它同时体现出实验探究、思考和实践之间的协调统一。
本研究旨在将实验过程设计为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与自由探究,通过有效的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拓宽思维,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与技巧,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探究中,新的观念迅速地被应用于实际教员实验研究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多方面材料,形成自主操作实验的思路,使学生能吸收新知识,形成自身学习习惯及方法,有效提高实验技能。
本实验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目的是通过理论探索,实际验证向学生解释氧气的制备原理,让学生了解过氧化氢的原理和反应类型。
本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一个容器中,然后用一个小瓶蒸馏一次,分离出氧气。
本实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实验材料:过硫酸钠溶液(2mol/L)、稀H2O2溶液(5mol/L)、干燥剂、分界纸等;
(2)操作流程:将同容量的稀过硫酸钠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相同的容器,加入少量的干燥剂和容量一致的空气;
(3)用一个小瓶将混合液蒸馏一次;
(4)采用容量瓶吸取蒸馏的混合液;
(5)用分界纸测定蒸馏的混合液中析出氧气的分界纸;
(6)实验完毕,收集样品。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加深对过氧化氢作用机理及制取氧气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而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思想和操作方法,使其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独立解决问题,拓宽思维,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课本中对这部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在试管中加入 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不复燃,但说明了“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生成氧气”结论。
显然这样的结论会使学生感到矛盾。
将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一天(用橡皮塞塞紧),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就会复燃,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学生对“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生成氧气”就会变得清晰。
(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因过滤操作安排在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中,在本课题的学习中较难安排将催化剂二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条件为常温,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所选装置如图1所示。
图1缺点:1. 在实验操作中,很难做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即很难做到使过氧化氢溶液粉末分离而使反应停止)。
与MnO22. 无法控制液体药品的用量,浪费药品。
因此做了适当的改进:改进一1. 改进所需器材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2. 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下图2所示:3. 操作方法①先将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放入大使管的底部。
②然后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③不需产生气体时将活塞关闭,使反应停止。
4. 改进后发生装置的优点①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向试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来控制反应的速度,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同时也便于收集。
②可以控制所加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节约药品。
③操作简便。
改进二1. 1. 改进所需器材吸滤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铜丝(一端系上装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小砂袋)2.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31. 操作方法①按上图将一根铜丝(一端系上装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小砂袋),伸入到吸滤瓶底部。
②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发生,产生气体。
③不需产生气体时将铜丝向上拉起,将小砂袋脱离液面,使反应停止。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比较学习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趣味魔术实验,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 、对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的研究。
三、教学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利用高锰酸制取氧气的方法,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操作的技能。
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了解二氧化锰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借助“希易软件”中化学工具进行组装模拟化装置,并对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分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我要力求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会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1【导入】引课现场给学生做一个趣味魔术实验(有关过氧化氢),并对学生提出:会有我们预想不到的结果吗?活动2【讲授】讲授过程老师: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泡沫喷泉”。
同学们,其实啊,刚才这个实验的原理非常简单,大家对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节目,是否熟悉?学生:熟悉。
老师:快乐大本营十五周年庆的大蛋糕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做的。
老师:好,趣味实验我们做了,回到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刚才所做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双氧水”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重点介绍的物质。
他是什么呢?学生: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的设计课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彩虹学校高峰2016-041、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4、教学过程过氧化氢水+氧气环节四:合作探究选取实验装置刚才我们了解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那我们该选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投影展示】下面装置均是我们常见的反应仪器,哪些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为什么?提示:我们如何才能让气流按我们的想法排出方便收集呢?【教师评价】大部分同学都组装出了以下装置:这套装置,很显然组装起来很方便,它使用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足呢?【探究实验3】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体会此装置的优缺点【教师小结】:若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操作很方便,装置也很简单,但是若还未收集满,药品已用完,此时还需拔掉胶塞,再加液体,会混入空气,很探寻实验装置学生交流讨论探究一,利用桌面上的仪器进行筛选、并展示成果。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此装置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实验仪器麻烦,所以不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思考】有没有制得气体多些,又可随时方便添加液体药品的方法呢?提示:可以试着选用以下仪器【讲解】研究者们经过不断探索改进得到以下装置,克服了第一套装置的不足.【探究实验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思考】那这套装置还有没有缺点呢?如何改进?【教师总结评价】这套置制氧气,气流会不够平稳,而且对过氧化氢需要的比较多,那么怎样改进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呢并能节约药品呢?学生讨论思考:如何组装仪器使反应可以随时添加药品呢?实验体会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套装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呢2该装置有没有缺点呢?学生讨论实验前不提醒,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了解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理解过氧化氢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的原理;3.学会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理和实验验证。
教学内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教学重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理和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1.实验装置:试管、滴定管、气液分液器、火箭瓶、导管等;2.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酶溶液、柠檬酸溶液等;3.实验器材:点火器、扑火器等;4.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等;5.实验安全措施:实验室通风设备、安全镇痛器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过氧化氢的认知和兴趣。
例如:“大家有听说过过氧化氢吗?它有什么作用呢?”Step 2:实验操作演示教师示范操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和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例如,“我们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火箭瓶中,加入酶溶液,然后使用导管将氧气引入到气液分液器中,最后用点火器点燃氧气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Step 3:实验讲解教师对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的原理。
例如,“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中,酶能够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气体氧气。
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点燃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
”Step 4:实验操作分组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Step 5: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验证和讨论。
例如,“我们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到了明亮的火焰,并且火焰会随着氧气的disa的增加而增大。
这与我们的实验预期结果相符合。
”Step 6:实验应用推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例如,“除了在实验室中使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如潜水装备、航天器和医疗设备等。
”Step 7:实验总结和反思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意义的思考和反思。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彩虹学校高峰 2016-041、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4、教学过程下面装置均是我们常见的反应仪器,哪些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为什么提示:我们如何才能让气流按我们的想法排出方便收集呢?【教师评价】大部分同学都组装出了以下装置:这套装置,很显然组装起来很方便,它使用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足呢?【探究实验3】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体会此装置的优缺点【教师小结】:若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操作很方便,装置也很简单,但是若还未收集满,药品已用完,此时还需拔掉胶塞,再加液体,会混入空气,很麻烦,所以不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思考】有没有制得气体多些,讨论探究一,利用桌面上的仪器进行筛选、并展示成果。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此装置的优缺点学生讨论思考:如何组装仪器使反应可以随择实验仪器又可随时方便添加液体药品的方法呢?提示:可以试着选用以下仪器【讲解】研究者们经过不断探索改进得到以下装置,克服了第一套装置的不足.【探究实验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思考】那这套装置还有没有缺点呢如何改进【教师总结评价】这套置制氧气,气流会不够平稳,而且对过氧化氢需要的比较多,那么怎样改进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呢并能节约药品呢?通过讨论得出第三套装置:时添加药品呢?实验体会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套装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呢2该装置有没有缺点呢?学生讨论思考:怎样改进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呢并节约药品呢?实验前不提醒,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了解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2.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过氧化氢溶液、酶催化剂、淀粉溶液、漏斗、试管、蜡杆、氧气气球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本、实验室装备(理化实验中常用的试管架、玻璃棒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氧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的回答,然后解释氧气的重要性,包括让生物进行呼吸、燃烧、氧化等。
2.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包括过氧化氢和酶催化剂的反应产生氧气,在反应过程中酶催化剂起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作用。
3.实验操作(30分钟)(1)准备工作: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操作的步骤,并组织学生自行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检查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实验步骤:a.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漏斗中,与酶催化剂混合均匀;b.将淀粉溶液加入漏斗中,让淀粉溶液在漏斗中滴落均匀;c.实验者迅速将一个氧气气球套在漏斗的出口处;d.观察氧气气球的膨胀情况。
(3)实验注意事项:a.实验者要迅速将氧气气球套在漏斗出口处,以避免气体泄漏;b.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4.实验结果和讨论(15分钟)观察氧气气球的膨胀情况,通过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淀粉溶液滴入漏斗中,氧气气球会膨胀?”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他们理解酶催化剂的作用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产生氧气的机制。
5.知识总结(10分钟)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结果进行总结,并重新强调氧气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鼓励并指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和思考。
6.实验报告(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所需材料和装备及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实验中所需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
3.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MnO2)、马弗瓶、橡皮塞、硬质玻璃吸管、试管架、试管夹等。
2.教师准备:PPT、实验操作指导书、相关教学资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5分钟)1.导入话题,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帮助学生回顾关于过氧化氢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和性质。
第二步:理论讲解(20分钟)1.PPT呈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并解释其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作用和氧气的收集方式。
3.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展示在PPT上,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
第三步:实验操作(45分钟)1.演示实验:教师现场操作,并全程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a.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马弗瓶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b.用带针筒的硬质玻璃吸管插入橡皮塞上的小孔,吸取适量氧气。
c.将吸取的氧气放入试管中,观察氧气燃烧现象。
2.学生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一个马弗瓶和一支硬质玻璃吸管。
a.学生按照操作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b.每组完成实验后,交流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
c.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步: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1.学生向全班呈现实验现象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深化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的理解。
3.帮助学生总结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的方法。
第五步:实验总结(10分钟)1.小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2.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3.教师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表现。
教学延伸:1.探究过氧化氢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条件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课题:《再探氧气的制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研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本课题共需三课时,此设计为第三课时。
承前: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仪器的基本操作等知识相连接。
启后:也为二氧化碳、高中教材中氨气等气体的制取奠定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知识: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氧气的性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一定的了解。
方法: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
但探科学探究能力还不强,处于初级模仿阶段,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
三.教学设计思想1、通过生活实例(鱼抬头——氧得乐)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兴趣、明确研究对象。
2、通过对氧气制取方案的选择、气体发生装置适度探究,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通过探究气体发生装置的实验。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初步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药品选择思路,并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两套发生装置。
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2、通过对氧气发生装置探究,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比较,培养同学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套发生装置。
难点: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七、课前准备:烧杯、药匙、试管、胶塞带导管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小木条、火柴、酒精灯。
八、教学过程注:我校课时时长为每节课40分钟。
板书设计课题3 《再探氧气的制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研究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案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彩虹学校高峰 2016-041、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3.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巩固奠定基础复习回顾氧气的性质,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知识回顾: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通过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初步感知相关知识,并提出学习疑问,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环节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设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大量氧气的获取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那实验室需要少量的氧气如何获取呢?除了高锰酸钾制氧气还有别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过渡】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并讨论以下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投影展示】1.给水通电可以得到氧气2.从空气中分离氧气3.植物光合作用4.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后会产生氧气[学生交流]预习过的相关知识[讨论]:以上方法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激发了学生获取氧气的兴趣,使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知道,并非能生成氧气的反应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速率、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
并以此培【讲解】最终我们发现最后一个原理,我们在实验室中有可能实现,我们一起来试试到底可不可以呢?思考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环节三:合作探究,认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讲解】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思考】这个实验需要两种药品这两种是不是都是反应物呢?【探究实验1】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探究实验,思考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制取氧气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等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过氧化氢溶液,认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和缺点;2.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探究并寻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较为合理的催化剂;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特征及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生活情境1:通过和同学们互动,完成一个闭气的游戏,来证明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然后展示图片【生活情境2】鱼池缺氧造成鱼的死亡,渔民一般会向鱼池中加入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以此来供氧,而实验室也常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如何来制取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实验探究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待上述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记录实验现象:[问题探究] 过氧化氢能否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较少,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速率,是反应的催化剂。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板书][继续探究] 什么是催化剂?怎样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流程图解了2种制氧气原理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作业盒子中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好(PPT展示),老师批阅后,同学们也都进行了订正。
下面就2道问题较多的作业,我们一起看学案卷。
新课导入回顾复习,引入课题:黑板上完成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利用原理连接发生装置(电子白板)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请两名同学上前完成符号表达式。
其他同学在学案卷书写。
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
电子白板上有多种装置,谁上来选择一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并说明理由?板书或书写连接发生装置温故知新,引出新知建立新知识联系展示双氧水制氧气原理及反应药品小组合作: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呢?展示课题,板书利用电子白板组装发生装置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向下学习,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2种新的制取氧气的药品,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药品盒中药品的状态。
我们今天将用全新的药品来制氧气,那发生装置的选择,仍和高锰酸钾制氧气一样吗?如果不同,那如何选择呢?下面小组合作讨论。
哪个小组上前分享一下你们的连接方式?思考并合作讨论连接发生装置通过旧知,链接新知,融会贯通分组实验组装仪器,制氧气并检验氧气同学们有理有据的连接了各种各样的发生装置。
下面就根据药品盒中仪器,组装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并检验连接仪器分组实验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小结小结:各种装置的优点,缺点大家都完成的非常好!组内互助也非常给力,相信大家对各装置的优缺点,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
归纳尝试概括性总结微课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氯酸钾和双氧水制氧气原理,条件上都有MnO2,是否参与了反应?微课:了解催化剂下面我们观察一下三个制氧气的原理,二氧化锰既不在反应物中,也不在生成物中,而是出现在反应条件上,那它在反应中承担什么角色呢?来看一段微课。
思考观看通过自主式学习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分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MnO2能改变反应速率及MnO2化学性质、质量不变通过微课,我们了解了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掌握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制备方法。
2.具备安全操作意识。
3.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了解如何判断收集到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4.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理解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本节课案例亮点突出,教学策略得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如实验操作心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讨论成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过氧化氢分解制氧的原理。
2.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废弃物处理等。
3.总结氧气的检验方法,提醒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4.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在课程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为核心目标。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并能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安全。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能培养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等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实验导向:本节课注重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过氧化氢分解的现象,加深对氧气制备方法的理解。
杨国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课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省九台区第八中学国琴2016年“月2日一、菽材分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制取氧气》的第二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而且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探究及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
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中学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利用高铤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脸操作的技能。
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一)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回顾氧气的性质T引出氧气的制取T探究二氧化链的催化作用T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T分小组制取并收集氧气T小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二)教学策略: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知识。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教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由于初次接触新物质的制备,学生在思维上和操作上都无据可循,不知怎样想和怎样做。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引导,使学生从药品选择到实验操作都形成规范的思路,为今后学习更多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可能有如下困惑: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为什么使用二氧化锰。
2.二氧化锰是否参加反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的内容主要是依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探究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 取新物质的方法。
(2)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对反应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如何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以及“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身份”体验探究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并反思实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
(2)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的过程中,优化思维,初步体会实验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反思”的科学思想,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养成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学习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过氧化氢制氧气》
教案设计《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目标:、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
、探究催化剂的特点。
、知道分解反应的特点。
、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原则。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精神。
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案重难点: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探究、装置的选择原则教案设计问题引入:氧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焊接和切割金属、炼钢等都需要较纯净的氧气。
如何制取氧气呢?问题:前面我们学过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得到氧气?回答: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设问:在实验室还能用其他物质的反应来制氧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原理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实验:出示药品并观察。
回答:根据标签所示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液体,本实验所使用的双氧水浓度为。
二氧化锰化学式为,是黑色粉末。
问题: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要用到固体和液体,并且反应速率很快,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装置呢?投影:将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直接装入一支试管内,是否可行?投影:回答:不可行。
固体和液体始终接触,不能控制反应停止。
问题:那怎样才能将固体和液体分开呢?回答:将液体装在漏斗里,固体装在试管中。
投影:问题:这样可行吗?回答:不可行,因为短时间内有大量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接触,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造成爆炸。
问题:选用怎样的装置才能控制双氧水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呢?回答:要控制反应速率,就要逐滴滴加双氧水,因此就要在漏斗上加一个活塞――分液漏斗。
投影:问题:下半部分是否一定要用试管呢?可否改用其他装置呢?回答:可以。
投影:问题:反应的发生装置已经确定,收集装置又是怎样的呢?氧气应用什么方法收集?回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省九台区第八中学
国琴
2016年11月2日
一、教材分析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制取氧气》的第二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而且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探究及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
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中学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
(一)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回顾氧气的性质→引出氧气的制取→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分小组制取并收集氧气→小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策略: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并运用新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2.认识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装置的选择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迁移、思维的全面性等思维能力以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
六、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环节四:合作
探究选取实
验装置
刚才我们了解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的原理,那我们该选用什么装置来制取
氧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投影展示】
下面装置均是我们常见的反应仪器,哪
些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为什么?
提示:我们如何才能让气流按我们的想
法排出方便收集呢?
【教师评价】
大部分同学都组装出了以下装置:
这套装置,很显然组装起来很方便,它
使用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足呢?
【探究实验3】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
体会此装置的优缺点
【教师小结】:若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
时,操作很方便,装置也很简单,但是
若还未收集满,药品已用完,此时还需
拔掉胶塞,再加液体,会混入空气,很
麻烦,所以不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思考】有没有制得气体多些,又可随
时方便添加液体药品的方法呢?
提示:可以试着选用以下仪器
【讲解】研究者们经过不断探索改进得
到以下装置,克服了第一套装置的不足
.
【探究实验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
验
探寻实验
装置
学生交流
讨论探究
一,利用桌
面上的仪
器进行筛
选、并展示
成果。
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
交流讨论
此装置的
优缺点
学生讨论
思考:
如何组装
仪器使反
应可以随
时添加药
品呢?
指导学生学会选择
实验仪器
环节六:体验
制取氧气的
全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探究我们知道了制
取氧气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体验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过程。
观察,体
验,利用不
同的方法
进行制取
了解操作
过程及操
作要点
让学生体验制氧全
过程,熟悉操作要
领,为到实验室实验
做好准备。
环节七:归纳
总结制取气
体的思路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还有什么疑惑?
(引导总结所学知识,发现规律)
学生交流
总结谈收
获及疑惑。
通过总结反思回顾
巩固知识,发现规
律,形成知识网络。
环节八:课堂
检测
课堂检测: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
件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该放入的物
质;锥
形瓶中放入的物
质.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
中的装
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中由大量的
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过
一段时间以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
口、瓶中、瓶底,都没有见木条复燃,
其原
因:
(4)若实验室中用此方法来代替高锰酸
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
是填序号
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 不需要加热
C. 需要加热
完成导学
案当堂检
测。
让学生有效的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运用
与迁移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实验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二、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