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

合集下载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医案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医案

靳×× 女 76岁
[主证]素有高血压病史,性多急躁,突由前日,左半身逐渐无力,口眼歪斜,不时太息,口干饮少,大便干燥,3日未行,舌暗红有瘀点,脉左弦劲,右弦细,间有涩结之象(血压正常)。

[辨证]肝热中风,经络瘀滞。

[治则]平肝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 夏枯草 15克 茜草根30克 嫩 桑枝 30克 南 红花 9克 桃仁 泥15克 川芎 片3克 当归 须9克
按:上方服药4剂,病即好转,14剂后病情大有进步,患手已有拉力,且能上举后背,动作较为灵敏,口眼歪斜亦瘥,纳可便畅,舌略暗红,脉来沉弦,左仍有力,右脉结涩之象已消。

后以上方加赤 白芍 各9克,又连服10余剂,已能自由走动,舌质亦如常人,右脉弦劲已缓,嘱勿断药,每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

上方未变,一直连服数十剂,证显大效,只是左脉失柔,右脉显示涩结,后才加入赤白二芍育阴柔肝,散瘀活血。

方中以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重用入肝经之茜草根、嫩桑枝通经络以活血脉,茜草更有去瘀生新之能。

辅以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须等活血化瘀行络之品,集中药力,抓住舌暗瘀点、脉弦劲、有结涩之肝经瘀血主证,在平肝柔脉化瘀的基础上通经活络,故虽年迈,亦使病有转机之势。

茜草,异名血见愁,为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蔓草,根供药用。

性味苦凉,入肝经,有凉血止血,去瘀生新的功用。

李时珍:“通经脉……活血行血”,曾有人专以新鲜茜草一味酒浸少饮,治中风偏瘫,效果良好,此种用法可能系风中经络(脑血栓)尚未入于腑脏者方可斟酌,也就是经络瘀滞,须以此活血行血者,用之当有效验。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脑血栓、中风偏瘫等通血管的临床有效中药方

脑血栓、中风偏瘫等通血管的临床有效中药方

脑血栓、中风偏瘫等通血管的临床有效中药方到一定年龄之后,脑血栓、血管不通的情况十分常见,平时饮食过于油腻等情况,以前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现在中年、青年人也会有。

若没有发觉,持续下去,容易造成脑梗等情况,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所以在平日需了解脑血栓的症状,一旦发现有脑血栓的症状,及时缓解并且就医治疗,避免很多危险情况的发生,避免出现脑血栓后遗症。

这类是非常影响日后生活的。

有脑血栓的,一般会有以下4方面的征兆:1、血压会高:若是有脑血栓的情况,血压会较高,不像普通高血压一样,而是血压可能会突然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此时人可能还会出现频繁打哈欠。

发现这些现象,就要警惕是脑血栓的征兆。

2、鼻子出血:有高血压的人,若是突然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止住了又流,多次反复,上厕所的时候可能尿液里也有红色,眼底出血,也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在半年内可能会有脑血栓发生。

3、发生眩晕:若是老年人在走路的时候,突然出现浑身感觉没有力气,甚至是麻木,头晕目眩,都是较为典型的脑血栓征兆。

若是本身血压较高,一天眩晕了超过5次,就要怀疑是脑血栓的情况。

4、剧烈头疼:突然间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头疼,且较为剧烈,也是脑血栓的症状。

轻度脑血栓是脑血栓的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小动脉发生堵塞,导致手脚迟钝,麻木,行动不便。

或仅有轻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发病原因:1、中断药物治疗2、降压过度。

3、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4、生活不规律。

5、嗜烟。

6、酗酒。

7、暴怒或忧郁、情绪恶劣8、受寒。

9、高脂肪、高热量饮食10、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的脱水表现为:1、头痛和头晕2、出现短暂性的视力障碍、疲惫不堪3、精神状态发生改变4、身体会出现异常的改变脑血栓发生以后,会给生活带来很多影响,甚至容易导致半身不遂、脑梗、死亡等情况,因此在平日需注意预防,具体可通过下面几个方法进行预防:1、平日多喝水:一天尽量多喝水,能喝到2升到2.5升为好。

一种治疗脑血栓中药[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脑血栓中药[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中药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于建波,于文海,郐亮亮申请号:CN201610014215.8申请日:20160111
公开号:CN105395911A
公开日:
201603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治疗脑血栓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配比为:葛根20-30克(25克)、丹参20-30克(25克)、水蛭20-30克(25克)、川芎15-25克(20克)、黄芪15-25克(20克)、党参15-25克(20克)、当归15-25克(20克)、白术10-20克(15克)、茯苓10-20克(15克)、木瓜10-20克(15克)、红花10-20克(15克)、地龙10-20克(15克)、赤芍10-15克(12克)、桃仁10-15克(12克)、桂枝10-15克(12克)、牛膝8-12克(10克)、胆南星8-12克(10克)、乌药8-12克(10克)、天麻8-12克(10克)、苍术8-12克(10克)、甘草6-10克(8克)。

本发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1%。

申请人:于建波
地址: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高压氧科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脑梗塞中药方剂是什么?

脑梗塞中药方剂是什么?

脑梗塞中药方剂是什么?首先要说一下脑梗塞,大脑内部的血管里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里的某些物质淤积在血管里,长久如此,血管就会被堵住,造成脑梗塞。

患上脑梗塞之后,去医院拿药吃,医生开的药单上通常是西药。

刚开始吃西药可能比较有效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效果就不如之前了。

那么其中药方剂是什么?脑梗塞的中医治疗方法1、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

可以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2、把橘叶180克(新鲜的),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这三味一起捣烂成泥,加水,放到锅中蒸熟,取适量贴于头顶,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2个月。

4、制当归、白附子、僵蚕、全蝎各30克。

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然后用热黄酒送服,每次3克,一日3次。

5、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

脑梗塞预防方法生活规律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饮水充足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人来说,更要多饮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减少脑血栓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梗塞形成的危险性。

好了,在这里已经详细介绍了治疗脑梗塞的中药方剂。

吃西药的效果逐渐减退,这种现象很常见。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尝试一下中药方剂还是不错的。

中药讲究内在调理,旨在恢复内在平衡。

而脑梗塞破坏了大脑内部的平衡,所以可以试试哦。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114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C N 102671147 A*CN102671147A*(21)申请号 201210182596.2(22)申请日 2012.06.05A61K 36/9066(2006.01)A61P 9/10(2006.01)A61K 35/52(2006.01)A61K 35/64(2006.01)(71)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地址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五路324号(72)发明人丁波 任爱玲(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代理人王汝银(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属中药领域。

该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芪20克、乌蛇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地龙15克、当归15克、郁金15克、菊花15克、钩藤15克、鸡血藤20克、生地20克、丹参20克、全蝎6克、蜈蚣6克、甘草3克。

本发明具有活血散淤,通风醒脑,熄风通络,活血补气之功效,达到从根本上真正治愈脑血栓的目的,且无毒副作用。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1/1页1.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芪20克、乌蛇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地龙15克、当归15克、郁金15克、菊花15克、钩藤15克、鸡血藤20克、生地20克、丹参20克、全蝎6克、蜈蚣6克、甘草3克。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71147 A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脑血栓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寿命及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脑血栓后遗症的中药治疗方剂

脑血栓后遗症的中药治疗方剂

脑血栓后遗症的中药治疗方剂
1、复方阿胶固血汤:主要成份有阿胶、熟地、白术、芍药、当归、
牛膝、黄芪、茯苓、芩菁、川芎、白芍、芍药等。

本剂功效主要是阿胶固血、活血补血,加进补血行气之品,对中枢神经有护补作用,能改善脑血
栓后遗症中的缺血性症状。

2、牡蛎汤:主要成份有牡蛎、熟地、白术、芍药、桂枝、当归、茯苓、黄芪等。

本剂功效主要是活血止痛、补血滋阴、定神健脑,能够补充
体内脑细胞所缺乏的营养物质,改善脑血栓后遗症的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

3、首乌脑气丸:主要成份有首乌、萸肉、白术、芍药、当归、黄精、石膏、柴胡等。

本剂功效主要是理气活血、行气养血,可改善脑血栓后遗
症的脑细胞危害,增强中枢神经的抵抗力和表现力,提升脑皮层的运动功能。

4、黄芪甘草汤:主要成份有黄芪、甘草、白芍、当归、芍药、熟地、附子等。

本剂功效主要是补血行气,对改善脑血栓后遗症的症状有较好的
改善作用,能够促进脑血流,有助于脑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一种治疗脑血栓病的纯中药方剂溶栓宝[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脑血栓病的纯中药方剂溶栓宝[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病的纯中药方剂溶栓宝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曾力群
申请号:CN97108908.6
申请日:19970508
公开号:CN1170601A
公开日:
199801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病的纯中药溶栓方剂,属中药溶栓领域。

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纯中药溶栓方剂。

组方步骤:溶栓通络活血化瘀由田七、血竭、当归尾、川芎、赤芍、郁金、金土鳖、丹参药物,与填髓药物首乌、苁蓉,熄风解痉天麻,补气黄芪配成。

主治脑血栓病,适应脑血栓形成、脑血栓栓塞及其它血栓塞。

治疗无毒副作用,不会对心肝肾脑功能造成影响,无耐受性。

该配方可加工制成汤剂、散剂、丸剂、片剂、膏剂、口服液、胶囊、流浸膏等内服剂。

申请人:曾力群
地址:518123 广东省深圳市布吉镇南岭医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张艺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治疗脑梗塞中药配对应用

治疗脑梗塞中药配对应用

3 柿蒂与半夏
柿蒂能降气止呃,半夏可化痰降逆止呕,两药合用共奏化痰降逆之功,临床上多用于中风伴有呃逆的病人。
例病 卢某,女,71岁。入院后第4 d突然出现呃逆不止,先后予以胃复安、东莨菪碱及针灸等治疗,均无明显改善,病人痛苦异常,夜不能寐,察看患者,除半身不遂外,尚可见口角流涎,脘痞纳呆,苔白腻,脉弦滑。遂辨为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拟健脾化湿,和胃降逆。处方:姜半夏、柿蒂、茯苓各10 g,陈皮5 g。1剂/d。水煎浓缩至100 ml,频服。第2 d呃逆大减,呃逆由持续性而转为阵发性。4剂服完,呃逆症状完全消失,且此后未再复发。
1 川芎与鸡血藤
川芎乃“血中气药”,具行气活血之功,而鸡血藤除能行血补血之外,还有舒经通络之效,两药配伍则能加强行气活血通络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之半身不遂、口角斜,若为肝风夹痰所致者,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川芎、鸡血藤,酌情配用化痰通络之品;若为气虚血瘀所致者,可以补阳还五汤加鸡血藤,并重用黄芪、川芎。 治疗脑梗塞中药配对应用
更新日期:2011-01-23 点击: 赵 杨
脑梗塞或称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起的肢体瘫痪、口角口呙斜、言语不利。主要见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笔者集前贤之经验,结合自身的临证体会,总结筛送出几组对药,配伍治疗不同时期的脑梗塞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
2 白芥子与白僵蚕
白芥子能利气豁痰通络,白僵蚕可熄风止痉化痰,两药配伍可加强熄风化痰通络之功效。临床上用于中风伴有言语障碍的患者疗效较好。
病例 张某,男,67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謇涩,谈吐不清,口角流涎,头昏如蒙,苔白腻,脉弦滑。遂辨为风痰阻络,拟化痰熄风通络。处方:法半夏、白术、茯苓、制南星、白芥子各10 g,天麻、川芎、白僵蚕各12 g,泽泻15 g,鸡血藤30 g。1剂/d。水煎服。服药10剂后,语言渐利,口角流涎好转,遂以上方去制南星,加生黄芪30 g,继服4周,患者言语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偏瘫好转,无口角流涎及头昏,继以上方制成丸剂常服,以巩固疗效。

治疗脑血栓中药方剂

治疗脑血栓中药方剂

治疗脑血栓中药方剂
背景
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导致脑血供不足,严重时可能引起中风。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脑血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药方剂。

本文旨在探讨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
1. 川芎桂枝汤
- 组成:川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等。

- 主要作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 适应症:用于急性脑梗死、脑血栓的治疗。

2. 通窍活血方
- 组成:丹参、三七、川芎、桃仁、红花等。

- 主要作用: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 适应症:用于脑血栓引起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3. 清脑镇痛方
- 组成:黄连、川楝子、翳羽、丹参、牛黄等。

- 主要作用:清热解毒,镇痛止血。

- 适应症:用于急性脑中风、颅内出血等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 益气化淤方
- 组成: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 主要作用: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 适应症:用于脑血栓引起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注意事项
- 使用任何中药方剂前,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使用中药方剂。

- 注意个体差异,对于个别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药方剂可以完全治愈脑血栓,请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但并不代表全部。

治疗脑血栓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

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

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

黄芪200克,当归尾15克,生地15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积壳10克,赤芍10克,柴胡8克,干草10克,桔梗8克,川牛夕15克,地龙40克,川穹8克,蜈蚣40克,乌蛇40克
以上为煎汤药,每付煎3遍,使药平均分成3份使药量平均。

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份(每次配丹参片一次量)
方其实是用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名方——“补阳还五汤”与“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成。

方中“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为“补阳还五汤”,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红花、桃仁、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枳壳、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为“血府逐瘀汤”,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血瘀证;
再加上蜈蚣——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乌梢蛇——祛风通络。

全方共同组成补气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虚,瘀血阻滞证。

可以用来治疗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血管神经性头痛等证属气虚血瘀者。

本方用来治疗脑血栓确实很对证,应该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本方只能用于治疗患者神志清醒者;治疗中常需久服,俞后仍宜每隔三、五或七、八日一剂继服,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方中蜈蚣用量确实过大,蜈蚣有毒,入药煎服一般1~3克,大剂量不宜超过10克。

由于本方需长期服用,建议蜈蚣改为5克,以防止中毒。

乌蛇即乌梢蛇,味甘,性平,无毒。

入药煎服一般5~10克。

可将本方xx蛇用量改为10~15xx
1/ 1。

预防脑血栓的中药草方

预防脑血栓的中药草方

预防脑血栓的中药草方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统计,脑血栓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因此,预防脑血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外,中药草方也被用于预防脑血栓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药草方,帮助您预防脑血栓。

一、三七草方三七,又名“人参血”,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方面。

其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于预防和改善脑血栓具有显著效果。

以下是一款基于三七的中药草方:材料:- 三七片(15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丹参(15克)- 桑叶(10克)- 金银花(10克)- 决明子(10克)- 红花(10克)将以上材料捣烂,然后加入适量的开水煎煮15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分两次服用。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半杯。

二、白花蛇舌草方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常见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血脂等作用。

它在预防和治疗脑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以下是一款基于白花蛇舌草的中药草方:材料:- 白花蛇舌草(30克)- 红花(15克)- 三棱(15克)- 川芎(15克)- 甘草(5克)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除去渣滓后,取药液。

每日三次,每次饭后30分钟服用1次。

三、川穹草方川穹,是一种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等功效的中草药,对于脑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一款基于川穹的中药草方:材料:- 川穹(30克)- 熟地黄(15克)- 玄参(15克)- 丹参(15克)- 钩藤(15克)- 阿胶(10克)- 甘草(5克)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混合,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滓后取药液。

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一杯,饭前30分钟服用。

四、补脑草方补脑草方是一款以多种中草药为基础的方剂,具有滋养脑细胞、改善脑循环、促进大脑供氧等作用。

以下是一款基于补脑草方的中药草方:材料:- 酸枣仁(30克)- 酸萝卜籽(30克)- 丹参(20克)- 煅龙骨(15克)- 枸杞子(10克)- 天麻(10克)- 当归(10克)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5克,用温水冲服。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林炜
申请号:CN201510913590.1
申请日:20151212
公开号:CN105327298A
公开日:
201602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由下列配比重量的原料药组成:伏苓2-15克,黄芪10-20克,当归15-25克,地龙14-20克,赤芍15-18克,土鳖20-30克,丹皮1-5克,鸡血藤2-10克,制乳香2-5克,制没药3-10克,郁金1-5克,藏红花3-5克,血蝎2-5克,三七粉3-10克,麝香4-8克,桃仁2-12克,红花1-5克,陈皮10-15克,积壳2-10克,石斛2-8克,石菖蒲3-7克,天麻5-9克,山萸肉10-18克,川芎15-20克,丹参15-20克,鸡内金12-15克,槐花15-20克,麦冬1-5克,白芍2-8克和牛膝2-8克,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调整机体功能等功效。

申请人:林炜
地址: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泽霞生活区37幢3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药治疗血栓的方剂

中药治疗血栓的方剂

中药治疗血栓的方剂《中药治疗血栓的方剂》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血栓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血栓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内凝结形成的块状物,它会阻碍血液流动,直接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和健康。

中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治疗血栓提供了多种方剂。

1. 川观血脉丸该方剂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创,它主要由红花、鳖甲、珍珠母、没药等草药组成。

据记载,此方剂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清热解毒。

它对治疗中风、阻塞性血栓和静脉血栓等都有显著效果。

2. 玉屏风散该方剂由川乌、全蝎、夏枯草、蚯蚓等组成。

它在治疗中风和脑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玉屏风散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缓解中风后遗症和开通血管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 三七血栓活化胶囊三七血栓活化胶囊是由三七、川芎、穿山甲等中草药制成的。

它能够改善微血管循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栓。

该方剂还具有增强血管弹性和抗凝功能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4. 刺龙活血汤这个方剂由乳香、没药、枳实、红花等组成。

它在治疗深静脉血栓方面显示了出色的疗效。

刺龙活血汤能够消散血压,疏通经络,减少炎症和水肿,重建血管通畅。

总体而言,中药治疗血栓具有传统疗法的独特优势,尤其在改善血液循环、构建和保护血管功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然而,对于具体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长期药用中药也需要密切观察并根据病情进行调整。

总之,中药治疗血栓的方剂为血栓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但在使用中药治疗血栓时,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配伍药物,以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55905.0(22)申请日 2017.09.21(71)申请人 孙为苏地址 266299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孙家官庄西54号(72)发明人 孙为苏 (51)Int.Cl.A61K 36/8984(2006.01)A61P 9/10(2006.01)A61K 35/6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57)摘要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其特点是组分及剂量为,川芎8-15克、当归7-12克、丹参6-12克、西红花0.5-1.0克、水蛭3-9克、地龙10-15克、丹皮10-15克、威灵仙15-20克、三七12-20克、桃仁8-12克、穿破石12-18克、川乌7-12克、桅子9-16克、石斛5-8克、桂枝9-16克;它解决了西药和针剂治疗脑血栓,价格高,疗效不理想的问题,是治疗脑血栓非常理想的中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7596138 A 2018.01.19C N 107596138A1.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其特征是组分及剂量为,川芎8-15克、当归7-12克、丹参6-12克、西红花0.5-1.0克、水蛭3-9克、地龙10-15克、丹皮10-15克、威灵仙15-20克、三七12-20克、桃仁8-12克、穿破石12-18克、川乌7-12克、桅子9-16克、石斛5-8克、桂枝9-16克;熬制与服用,将上述药剂放到陶制药罐内(禁用金属器具)加水浸透,并使水没过药物,加猛火烧开后转文火熬两小时,将药汁滤出再加水熬制一小时,将两遍熬制的药汁混合,早饭后服用。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7596138 A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疾病的治疗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0002]目前治疗脑血栓的方法都是用西药和针剂,疗效较好的全是进口药物,价格很高,但多数的医疗效果都不十分理想,且容易产生后遗症。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师浩钧,侯广建,陈元振,谢良玉,王从安,李华忠,张波,孙士飞,张峰,郑曰坤
申请号:CN202111004443.4
申请日:20210830
公开号:CN114246911A
公开日:
202203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含有以下组分:生黄芪25‑35份、当归25‑35份、赤芍10‑20份、川芎10‑20份、三七10‑20份、全蝎5‑15份、蜈蚣8‑15份、生地10‑20份、党参25‑35份、天麻10‑20份、桑寄生10‑20份、生山楂25‑35份、蔓荆子5‑10份。

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脑血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药物副作用低,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申请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
地址: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887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崔自京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
黄芪200克,尾15克,生地15克,20克,红花15克,10克,10克,8克,干草10克,8克,川牛夕15克,地龙40克,8克,蜈蚣40克,乌蛇40克
以上为煎汤药,每付煎3遍,使药平均分成3份使药量平均。

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份(每次配丹参片一次量)
方其实是用清代着名医家的名方——“”与“”化裁而成。

方中“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红花、桃仁”为“补阳还五汤”,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红花、桃仁、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柴胡、、桔梗、”为“血府逐瘀汤”,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血瘀证;
再加上蜈蚣——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祛风通络。

全方共同组成补气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虚,瘀血阻滞证。

可以用来形成、、、血管等证属气虚血瘀者。

本方用来治疗脑血栓确实很对证,应该能有显着的治疗效
果。

但本方只能用于治疗患者神志清醒者;治疗中常需久服,俞后仍宜每隔三、五或七、八日一剂继服,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方中蜈蚣用量确实过大,蜈蚣有毒,入药煎服一般1~3克,大剂量不宜超过10克。

由于本方需长期服用,建议蜈蚣改为5克,以防止中毒。

乌蛇即乌梢蛇,味甘,性平,无毒。

入药煎服一般5~10克。

可将本方中乌蛇用量改为10~1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