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有效成分提取物研究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芦苇有效成分提取物研究概况
专业课程:植物资源化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张瑞副教授
芦苇有效成分提取物研究概况
摘要: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其根,茎,叶,花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本文对芦苇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芦苇;活性物质;生物活性
天然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
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需要从复杂的均相或非均相体系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分离和去除杂质完成提纯和精制。
一些传统分离技术如过滤,沉降,离心分离,蒸馏,萃取,层析,结晶,几首,分子蒸馏,超滤,电渗析,反渗透等作为植物有效成分分离的手段历史较长,应用较多,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些分离技术,在选择性,工作效率,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
(曹振横,2007)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具有第二森林之称。
在我国主要生长在东北三江平原,黄河三角洲,新疆,河北白洋淀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在师姐范围内骑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现在药理研究表明,芦苇的根,茎,花,叶中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因此药学,医学和化学界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甘泉,2010)
1.研究目的及意义
芦苇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量高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高。
嫩茎、叶为各种家畜所喜食。
目前大多数都作为放牧地利用,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往往作为早春放牧地。
芦苇草地有季节性积水或过湿,加之是高草地,适宜马、牛大畜放牧。
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等等。
现代药理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因此,对芦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外对此的研究还是很少的。
我国的芦苇资源丰富,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能够获得很好的效益。
本文对芦苇叶进行了提取并对其抑菌性和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使得芦苇的用途更加广泛。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2.1 芦苇提取物抑菌性的研究
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多年生禾本科芦苇属植物,具极强的抗逆性和生存竞争能力,生长于潮湿多水的环境中,如河边滩涂,南北广泛分布,自然条件下芦苇也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推测其体内含有并释放出高活性的他感物质,可
以控制侵袭它的病菌、害虫,并能抑制其他植物对其生存空间等的争夺。
杨从军等人用无菌水对芦苇茎叶进行提取,分别测定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和除草剂活性。
结果表明:芦苇茎叶水提取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瓜类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苹果干腐病菌等7种供试菌都表现显著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00%、99.29%、98.38%、92.44%、86.18%、79.63%、85.59%。
对黄瓜和小麦茎伸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9.22%、97.21%。
资源丰富的芦苇,其抑菌活性和潜在的除草活性极具开发价值。
冯俊涛等在对56种植物抑菌活性筛选试验中,也证实芦苇具有抑菌活性。
芦苇茎叶水提取液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和除草剂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发以水为基质的剂型,不仅成本低,而且不污染环境,符合当今农药发展的方向。
2.2 芦苇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芦苇提取物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为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特殊的结构赋予它一系列独特的化学性质,如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或静电作用;具有还原性和捕获自由基的特性;能与蛋白质结合;具有两亲结构和诸多衍生化反应活性等等。
黄酮类物质所具有的优秀的抗氧化活性正是这些基本化学性质的综合体现。
油脂在通常的贮存条件下,由于受到光、热和某些金属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氧化,特别是自动氧化。
油脂氧化后对食用油脂造成很大的影响,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酸有很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影响口味,不适合食用,因此了解油脂氧化的机制和防止油脂氧化的工作十分重要。
许多植物中都含有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其毒性远远低于合成抗氧化剂,开发利用天然抗氧化剂,尤其是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的资源的寻找和利用,成为当今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
中草药有不少种类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成分,从植物的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
我国芦苇叶资源丰富,而其一般作为垃圾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芦苇叶黄酮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抗坏血酸对它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将芦苇叶黄酮添加到含油食品中既能延长含油食品的保质期,又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芦苇叶黄酮是值得开发利用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2.3 芦苇提取物研究的前景
芦苇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芦苇生长旺盛,除用作编织和造纸材料外,大多被直接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利用资源丰富的芦苇资源,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农药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
同时,芦苇提取物的直接开发利用,对于芦苇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植物提取物中探寻新的杀虫有效成分作为合成新型化学农药的模板一直是植物源农药研究的重点之一。
当前国内外对不少植物如马齿觅、洋蓟叶、艾蒿等的提取物生物活性已作了深入的研究,可借鉴其研究方法对芦苇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加大芦苇微观
方向的研究力度将使我们更好的了解芦苇的生理与生长状况,为芦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3. 芦苇的活性成分
已从苇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金色酰胺脂,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香草算,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十七烷酸,β-谷甾醇,豆甾醇。
α-D-葡萄糖,β-D-葡萄糖14种化合物。
(刘银华,2009)
利用打孔树枝吸附住色谱,硅胶柱色谱及植被HPLC等手段,可从芦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对羟基苯甲醛,5-羟甲基糖醛,大黄素甲醚,β-谷甾醇,西米杜鹃醇,胡萝卜苷,香草醛,阿魏酸,咖啡算和龙胆酸化合物。
(骆昉,2008)芦苇中分离到糖类,黄酮类,酚酸及甾体类等物质,其中芦根多糖和芦苇茎叶黄酮类成分为芦苇的主要有效成分。
(赵小霞,2013)
4. 芦苇药理活性
有关芦苇药理活性的报道多集中在其提取液或多糖的保肝功能等方面。
除此之外,芦苇还具有抗肿瘤,解热,抑菌,抗病毒,镇静,镇痛,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抑制毒藻等作用。
(1)保肝:芦根能增强四氯化碳肝损伤小叔的抗损伤能力,降低损伤肝脏内毒物含量,提高血清和肝脏活力,进一步将过氧化物氧化成水和无毒醇类。
(张国升,2002)
(2)抑菌消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陈炅然,2000)
(3)抑菌:芦苇茎叶水体取液具有极好的抑菌活性和除草剂活性。
(杨从军,2007)
(4)抑制肝纤维化:芦根多糖可通过抗氧化,保护干细胞,抑制胶原沉积等途径抑制肝纤维化。
(李立华,2007)
(5)镇静,镇痛:芦苇对大鼠,小鼠具有镇静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
其在大鼠尾部刺激实验中具有镇痛作用,且作用强度与氨基酸比林相似。
(高浩学,2009)
(6)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芦根可降低卷烟杂气,减少烟叶刺激感,改善余味,使烟香细腻感和香润感具有一定提高。
(王华,2008)
(7)抑制藻类生长:从芦苇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对藻类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郭欢,2009)
5. 结语
目前对于芦苇提取唔得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分离纯化程度不高,结构鉴定迹刚起步,由此对各类活性成分性质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随着天然产物分离方法的不断改进,分析仪器的不断完善,对芦苇活性物质的研究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振横,王亚明,郭会仙.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河北化工,2007,30(3):7-10
1.甘泉,陆锋,侯恩太,等.芦苇药学研究概况.安徽农业科技,2010,38(15):7878-7879 林道清.永泰青云山国家公益林植物与植被调查初报.福建林业科技,2002,29(增刊)
2. 刘银华,梁利球,等.溪黄草与虎杖煎剂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26-1627
3. 骆昉.芦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苦蝶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沈阳药科大学,2008
4. 赵小霞,谭成玉,孟繁桐,池晓会,等.芦苇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2013,21(1):20-22
5.张国升,凡明月,等.芦根多糖对四氯化碳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3):354-355
6. 陈炅然,李萍俐.常用中草药—芦根,竹叶,寒水石.中兽医医药杂志,2000(1):46-49
7. 杨从军,牛新威.芦苇茎叶水提液农药生物活性初测.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66-168
8. 李立华,张国升.芦根多糖保肝作用及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5):32-34
9. 王华.芦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云南化工,2008,35(6):62-65
10. 高浩学,丁安伟,唐玉平,等.芦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英语研究进展.现代中药研究与实现,2009,23(3):75-78
12. 郭欢.芦苇中活性物质对有毒藻类抑制作用的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09(9):234-235
13. 杨从军,牛新威,吴锦淑. 芦苇茎叶水提液农药生物活性初测[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13(14);166~167
14. 徐汉虹,张志祥,查友贵. 中国植物性农药开发前景[J]. 农药, 2003,42(3);1~10
15. 张穗. 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J]. 植物保护, 1999, 25(3);35~37
16. 吴文君.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术导论[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7. 郑曦,朱峰,魏磊. 芦苇叶水提物对三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06,22(3);233~237
18. 周志红.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1995,(2);129~133
19. 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84~237
20. 鲁娟,刘增洪,司永兵,等. 芦苇的特性、开发利用及其防除方法[J] . 杂草科学2007年第3期
21. 刘明智,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江凌,等. 新疆野生植物资源——芦苇多用化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 2005(1);76~79.
22. 王天轶,王云志. 洋蓟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J]. 中草药,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
23. 戴军,王洪新,华春雷. HPLC分析芦苇叶中天然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第13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