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井计算(井工程)
沉井计算书

县府路、虹桥路改造工程沉井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编制人:_____________复核人: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XXXXXXXXXX 有限公司2018年03月沉井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一、刃脚混凝土厚度计算本工程工作井4*6m工作井4座,接收井4*4m接收井3座,为了确保沉井新浇注混凝土的质量,尽量减少浇灌过程中地基的沉降量,其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h 砼=(G/R i-b)/2式中,h—砼垫层厚度(m)G—沉井第一节单位长度重量(KN/m)R i —砂垫层的承载力设计值一般为100~200KN/m2,在此取100 KN/m2b—刃脚踏面宽度(m)对于500mm厚内池壁,沉井第一节外壁混凝土方量为25.5m3,长度为20m,刃脚踏面宽度为0.15m。
G=25.5X 25/20=31.875 KN/mh 砼=(31.875/100-0.15)/2=0.0844m外池壁刃脚混凝土垫层按0.3m厚度、1.2m宽度浇筑;500mm内池壁刃脚混凝土垫层按0.1m厚度、1.2m宽度浇筑。
确保沉井第一节制作过程中保持稳定。
二、砂垫层铺设计算砂垫层的厚度根据第一节沉井重量和垫层底部地基土的承载力计算而定。
第一节基础验算时在刃脚下取1m的单元体验算,各层地基承载力按照设计值控制。
计算公式为:G/(I +hs)< fa得hs > G/fa i式中:hs—砂垫层的厚度(m)G—沉井的单位长度重量(KN/m )fa—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N/m2)I T脚混凝土垫层宽度开挖2.5m地基土为淤泥,地基承载力为50KPa;刃脚混凝土垫层宽度取1.3m,因此:hs =90.5/50-1.3=0.61m为确保砂垫层有足够承载力,施工中砂垫层按1.5米厚度铺设,碾压密实。
内外刃脚高低差部分亦采用砂垫层铺设,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垫层。
砂垫层宽度B按下式计算:B> b+2)tan 0式中:b—混凝土垫层底面宽度(m)h—砂垫层厚度(m)0 —砂垫层压力扩散角,在此取22.5 °对800mm 厚外池壁B羽.5 + 2X 1.5 x 0.414=2.742m对600mm厚内池壁B羽.2 + 2X 0.1 x 0.414=1.283m (刃脚高低差部分)对500mm厚内池壁B羽.2 + 2X 0.7 x 0.414=1.780m (刃脚高低差部分)砂垫层按基坑开挖的范围满铺,其宽度从混凝土垫层边外扩h x tan B即可。
集水坑体积计算公式为

1 /
1 该形状的体积计算公式为:
体积=h/3*(上底边的平方+下底边的平方+(上底边的平方*下底面积边的平方)的开方);
本图中:
每边垫层伸出基础的水平长度=100/tan60=约58
每边上底伸出下底边的水平长度=1000/tan60=约577
下底边长度=250+1000+250+每边垫层伸出基础的水平长度*2=1500+58*2=1.616米 上底边长度=下底边长度+每上底伸出下底边的水平长度*2=1.616+577*2=2.77米 h (高度)=1000=1米
则该集水坑增加的挖土量=1/3*(2.77的平方+1.616的平方+(2.77的平方*1.616的平方)的开方)
=1/3*(7.6729+2.6115+20.1378的开方) =1/3*(7.6729+2.6115+4.4764)
=4.92立方米
生命愉悦!有用请采纳。
上面是按集水井1000*1000算的,你这集水井是1000*1500,所以还要再加0.5米的断面: (2.77+1.616)/2*0.5=1.0965立方米
即该集水井总增加的挖土量正确的是:4.92+1.0965=6.165立方米。
公式:H/6*{(a*b)+(a+a1)*(b+b1)+a1*b1}。
集水井的施工设计方案

集水井施工方案1 概述1.1工程简介B1区G6排水沟与危专线交汇处集水井、里程为K0+770,G6水沟与集水井交汇处渠道过水断面为方形,设计雨水涵底宽度一般为2m。
渠道边坡均为土质边坡,全部为挖方渠道。
集水井内径宽1.5m,长1.89m,外径宽2.5m,长2.89m,壁厚0.5m,井地板厚度0.5m,底板低于渠道底板2.95m,井深约4.25m。
集水井与既有1-1.5*2.0 m框架涵连通。
1.2 工程地质2编制依据(1)《施工图专用线21-1.5*2m既有框架涵入口集水井布置图》;(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水文、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3)《货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货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及其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40号;(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J283-2004);(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 J259-2003 TB10401.2-2003 J260-2003);(8)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 施工要求⑴防护拆除既有涵入口前,需用钢轨桩对铁路进行路基防护,钢轨桩进入基底以下部分与基坑深度相同。
⑵地基处理集水井所需地基承载力为150Kpa,基槽开挖后进行钎探,让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如不能满足另行处理。
⑶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以管道从项目部引入。
⑷施工用电自备电箱、电线从项目部引入。
4 计划安排⑴集水井施工:计划于开始,结束。
5 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集水井施工步骤: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垫层铺筑→底板钢筋制作安装→底板模板安装加固→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井壁钢筋制作安装→井壁模板安装加固→井壁混凝土浇筑→集水井盖板制作安装→集水井验收→土方回填压实。
集水井模板计算

集水井模板计算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集水井作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集水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集水井模板的计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集水井模板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一、集水井模板计算的基本原理集水井模板计算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结合土质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理论,通过对模板尺寸和支撑结构的计算,以保证集水井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性。
二、集水井模板计算的步骤1. 确定集水井的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集水井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深度等关键参数。
2. 土质力学计算:通过土质力学的理论计算,确定集水井的抗浮力和抗倾覆能力。
考虑土壤类型、承载力和坍塌等参数,进行力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3. 结构力学计算:根据集水井的截面形状和尺寸,采用结构力学的原理,对集水井的模板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所需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模板尺寸计算:根据前两步的计算结果,结合模板材料的特性,确定集水井模板的尺寸和比例。
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进行合理调整和设计。
5. 支撑结构计算:对集水井模板的支撑结构进行计算和优化设计。
考虑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合理选择支撑材料和形式。
6. 模板施工方案设计: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制定集水井模板的施工方案。
包括模板的安装顺序、拆卸步骤和施工工艺等。
三、集水井模板计算的关键参数1. 集水井的截面形状:常见的集水井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和矩形等。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
2. 集水井的尺寸:包括直径或边长、深度等参数。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集水井的尺寸。
3. 土壤类型和承载力:选择合适的土壤力学参数,根据土壤类型和承载力计算抗浮力和抗倾覆能力。
4. 模板材料的强度:根据模板材料的特性和工程要求,确定所需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支撑结构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支撑结构形式和材料,保证模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面排水集水井降水及井点降水

施工技术
1—承压完整井;2—承压非完整井;3—无压完整井;4—无压非完整井
施工技术
(2)Q(涌水量)的计算:按水井理论进行计算。
① 无压完整井
② 无压非完整井 按下表取用,当查得的数值大于实际含水层厚度时,取实际 含水层厚度。
(3)确定井点管数量及间距 ① 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
q 65dl3 K
施工技术
(3)计算 完备的轻型井点设计内容,除包括平面设计和高程设 计外,尚应确定井点的数量/间距。 轻型井点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井点系统涌水量Q、单 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q及井点管数量与间距确定。 1)井点的类型
根据水有无压力及水井底部是否接触不透水层,可以 将水井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水井的Q(涌水量)的求解 方法各不相同。
(2)平面布置: 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可采用单排布置、双排布置、 环形布置或U形布置,井点管的间距一般为0.8-1.5m, 由计算和经验确定。 a)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米,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米的情况; b)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大于6米或 地质不良的情况; c)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 d)U形布置:适用于考虑土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 前,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利用抽水设备从 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 完毕为止。
特点:降水效果好,从根本上避免了流砂现象的发生, 但施工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井点类别主要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 管井井点及深井泵等。 (1)轻型井点:最普通常用的井点,可分为一级、两 级、多级轻型井点。
(2)高程布置: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不包括滤管),可按下式计 算。 式中: -----井点管埋置面至坑底部的距离(m); -----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至基坑 中心底面的距离,安全储备 高度,一般为0.5~1m; -----水力坡度,环形井点为1/10, 单排井点为1/4; -----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m)。
4-7涵管及集水井-集水井及排水管大样图

330
200
Ⅰ
Ⅰ
35
C25砼
Ⅱ
Ⅰ
300
200
800 1200
200
现浇C25砼
100
集水井盖板顶视配筋图 每延m涵管工程量统计表
工程类型
D600涵管
100
D300砼管
Ⅱ
集水井Ⅰ-Ⅰ剖面图
C15素砼垫层
挖土方
m3
砼垫层
m3
C25砼
m3
涵
m
管
填方
m3
集水井平面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6
0.18
0.11
1.0
1.88
1200 200 800 200
7.2
200
C25稳定层
C15素砼垫层
800/600
注:1、图中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均为mm。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
D400砼管
300
10@200
100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 证书号2005319007
100
C15素砼垫层
涵管断面图
工程名称
五华县河东镇高车小学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项目编号 集水井及涵管大样图 设计阶段 图 日 号 期 SDJ-2017-178 施工图设计 4-7 2017.12
排水沟入水口
C25钢筋砼盖板
每座集水井工程量统计表
修复地面
工程类型
1225/1075
.5 1:0
挖土方
m
砼垫层
3
m
C25砼
m
钢筋
3
模板
m
现浇C25砼
2000
井字架计算书

2.1、施工现场地处珠海市吉大海滨南路,根据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现场地耐力12kpa,部分位置10kpa。
2.2、地耐力校核:井架基础为长3.7m、宽2.8m、高0.4m的钢筋砼(标号为C35)2.2.1、静荷载:井架底梁18#槽钢 3.0m×5×23kg/m=345kg大立杆<100×100×10 1.8m×20×4×15.12kg/m=2177.3kg小立杆<75×75×7 1.8m×23×4×7.98kg/m=1321.5kg横杆<50×50×5 1.97m×43×4×3.77 kg/m=1277.4kg交叉横杆<50×50×5 3.033m×43×8×3.77 kg/m=3933.4kg导轨<63×6角钢 1.8m×86×5.7kg/m=882.4kg滑轮两只18.2kg承重梁16#槽钢 3.4m×2×19.7kg/m=134kg吊重梁16#槽钢 3.4m×2×19.7kg/m=134kg钢丝绳φ14 57.5m×4×0.685kg/m=157.55kg41.5×4×0.685kg/m=113.71kg小计:(57.5m)G1=7968.5kg(41.5M)G2=10380.7kg2.2.2、动荷载吊篮重:325kg;载重:800kg;取动系数:入=2;小计:Q动(325+800)×2=2250kg2.2.3、基础自重砼基础为:3.7m×2.5m×0.4m(长×宽×高)砼基础自重(T):2450kg/m3×3.7×2.5×0.4=9065kg2.2.4、基础土应力:σ1=σ2=经计算现场地质满足井架安装要求,也符合JGJ88-92龙门架及井字架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取水泵房计算案例

局部水头损失为:
ℎ
ξ
2
0.18
0.2
ℎ
0.504
1.0
2.3
2 9.8
0.372
总水头损失为:
压
ℎ
0.372
0.876
按照以上计算过程,小泵的压 =0.92m。
4、取水泵扬程计算及选型
取水口上部工作平台的设计高程,要根据校核洪水、波浪高度、0.5 米的安
全超高计算。
50mm,阻塞系数 K1 选取 0.75,格栅断面厚度 s 为 10mm。
因此,格栅的面积减小系数是:
=
=
=0.833
格栅处理的流量:Q=Qh=0.636(m3/s)
选择取水时流速取为 0.5m/s,则格栅总面积为
0.636
0.833
0.75
0.5
2.10
入口孔的上端与水源地的最低水位相同。
扬程的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H
进
压
ℎ
25.0
1.16
0.876
2
29.03 m
其中:H1 表示水泵中心与最高水位的有效高度;H 进 表示进水管的总水头
损失;H 压 表示压水管的总水头损失;h3 表示富裕水头(本工程取 2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考虑取水泵房的取水扬程为 0.3Mpa。
按照以上计算过程,扬程的计算为:
远期进水量 Q=10.0×104(m³/d)×1.10=4583.3(3/ℎ)
.
共两个自流管,近期每根管道的流量q
.
远期每根管道的流量q
0.477m3/s
0.636m3/s
根据以下公式
工程施工中常见地下水类型及井点降水计算方法

工程施工中常见地下水类型及井点降水计算方法作者:朱岩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通过对地下水的认识,了解人工降水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在施工中采用经济、方便、合理的人工降水形式,从而达到预想的降水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潜水完整井形式的管井井点降水计算方法。
关键词:地下水;降水;管井;计算方法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地下水的分类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作潜水。
潜水水位的变化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大。
一般埋藏较浅。
上层滞水:在潜水面之上,当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在该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着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做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的水量一般不大,动态变化很大。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叫做承压水。
它承受着一定的静水压力。
降水方法与适用范围轻型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基坑面积较小,降水量小,降深3~12m。
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小的土质,如淤泥质土,粉土,粘性土。
降深小于6米,降水量小。
但能使土体硬化,强度提高。
喷射井点:利用井管下部的喷射装置,将高压水或空气,从喷射嘴喷出,管内形成负压,使周围含水层的水流向管中排出。
类似轻型井点,但总体能力强于轻型井点。
成孔工艺要求高,工作效率低,运转过程要求管理严格,降深8~20m。
管井井点:利用钻孔成井,采用单井单泵抽取地下水的方法。
井点直径较大,出水量大,可满足大降深,大面积降水要求。
降深无限制,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多最广泛的降水方法。
集水井的形式根据降水的形式可分为二种,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完整井:整个井管贯穿含水层,井底深入不透水层,称为完整井。
非完整井:整个井管贯穿含水层,井底未达到不透水层,称为非完整井。
潜水完整井的计算降水流線在剖面上为一系列的曲线,由上至下逐渐变缓,等势线也是一条曲线,在影响半径以内的任一过水断面,应为等势线在空间中所形成的等势面,为了使问题简化,取圆柱面为过水断面,即W=2πxy,同时水力坡度仍为,按达西定律可得:移向积分:Rh降水曲线图其中:Q为单井出水量(m3/d)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h为井中水深(m)K为渗透系数(m/d)S为水位降深(m)R为影响半径(m)r为井半径(m)4.1渗透系数K渗透系数K值确定是否准确,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雨、污水检查井工程数量(集水井)

左侧 351.313 348.240 400
左侧 350.616 347.543 400
左侧 349.645 346.572 400
左侧 347.780 344.707 400
左侧 345.704 342.631 400
左侧 344.374 341.301 400
左侧 344.044 340.572 400
左侧 345.748 343.621 400
左侧 345.828 343.721 400
左侧 345.908 343.821 400
左侧 345.988 343.921 400
左侧 346.068 344.021 400
左侧 346.148 344.121 400
左侧 346.238 344.221 400
44 K3+740 左侧 345.023 342.721
6
7
400 2.444
400 2.392
400 3.144
400 2.175
400 1.956
1000 1.878
1000 1.897
400 1.877
400 1.857
400 1.837
600 1.818
400 1.798
400 1.779
400 1.759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φ1000mm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收口式)
38 K3+500 左侧 344.541 341.521
集水井施工方案

集水井施工方案本工程是对B1区G6排水沟与危专线交汇处集水井进行施工,该集水井位于K0+770处,与G6水沟交汇处的渠道过水断面为方形,设计雨水涵底宽度为2m。
集水井内径宽1.5m,长1.89m,外径宽2.5m,长2.89m,壁厚0.5m,井地板厚度0.5m,底板低于渠道底板2.95m,井深约4.25m。
集水井与既有1-1.5*2.0 m框架涵连通。
本工程编制依据包括:《施工图专用线21-1.5*2m既有框架涵入口集水井布置图》、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水文、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货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货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及其局部修订条文、《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路基防护,钢轨桩进入基底以下部分与基坑深度相同。
集水井所需地基承载力为150Kpa,基槽开挖后进行钎探,让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如不能满足另行处理。
施工用水以管道从项目部引入,自备电箱、电线从项目部引入。
本工程计划于开始时进行集水井施工,预计在结束时完成。
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包括: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垫层铺筑、底板钢筋制作安装、底板模板安装加固、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井壁钢筋制作安装、井壁模板安装加固、井壁混凝土浇筑、集水井盖板制作安装、集水井验收、XXX回填压实。
浇筑混凝土需要使用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然后使用泵进行浇筑。
每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30cm,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插入深度为50~100mm,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沉降和浮浆。
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距离应约为50cm,并且与侧模保持50~100mm距离,尽量避免与钢筋模板碰撞。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模板,如发现胀模和移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外观尺寸和浇筑安全。
集水井施工方案

荥阳2标集水井施工方案1概述1.1工程简介南水北调中线荥阳段工程施工2标(以下简称荥阳2标)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境内,荥阳2标长度为13.973km,起点设计桩号XYD10+000,终点设计桩号XYD23+973。
渠道过水断面为梯形,设计渠底宽度一般为18m,边坡坡度1:2,渠道设计纵坡1/23000。
渠道边坡均为土质边坡,大部分为全挖方渠道,XYD15+605.5~XYD20+305.8段部分渠道为半挖半填渠道。
根据工程设计,渠道右侧一级马道上总计布置了25个集水井,通过Φ250排水管与渠底右侧齿墙内Φ250PVC排水管连通,以收集、抽排地下水。
集水井高13.71m,顶面与一级马道持平,上部设渗漏排水泵房,临边坡一侧布置挡墙。
集水井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内径2.5m,外径3.7m,壁厚0.6m,底板厚1m,采用C20混凝土。
为减少施工干扰,消除填土质量隐患,集水井拟使用人工开挖竖井,喷锚支护成形。
开挖至底面后,浇筑竖井底板及1.5m高井筒,然后在井内安排顶管作业,敷设Φ250PE管与渠道齿墙内PVC管连通,随后浇筑井筒混凝土。
表1-1 集水井布置一览表1.2工程水文地质荥阳2标所处地貌单元为黄(河)淮(河)冲积平原,其上分布有河谷和岗地,沿渠线范围内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荥阳2标渠线所处地貌单元为黄(河)淮(河)冲积平原,其上分布有河谷和岗地,沿渠线范围内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沿线地表至渠底下5m范围内地层主要由黄土状粉质壤土及重粉质壤土构成。
结构类型有黄土状土均一结构、粘性土均一结构和上粘性土为主、下软弱岩结构三种,并以黄土状土均一结构为主。
黄土状土沿渠线分布广泛而连续。
本渠段含水层组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砾卵石、砂层及少粘性土中,局部具承压性。
砂层及砾卵石一般具中等~强透水性,少粘性土一般具弱~中等透水性。
沿线预测多年最高地下水位112.4~120.3m,一般高于渠底板,地下水位变化受降雨影响变化较大。
圆形雨水井砖量计算

圆形雨水井砖量计算【篇一:检查井计算】检查井工程量计算:一、检查井深2m 之内:井直径 r+2 个墙厚 +0.2+0.3*22 )? (井深 h? 垫层厚) 2井直径 r+2 个墙厚 +0.22 ②、检查井垫层 =3.14? () ?垫层厚 2 ③、检查井砌体 =3.14?( 井直径 +1 墙厚 )? 井净深 h = 面积 s? 墙厚 0.24①、检查井挖土方 =3.14? (④、井盖:按套计算⑤、爬梯 = 井净深 h井直径 r+ 墙厚 2) ? 井深 h? 垫层体积 2⑥、余土外运 =3.14? (7、回填土:① -⑥二、检查井深2m 之外:井半径 r+ 墙厚)?(井深h?垫层厚)2井直径 r+2 个墙厚 +0.22 ②、检查井垫层 =3.14? () ?垫层厚 2 ③、检查井砌体 =3.14?( 井直径 +1 墙厚 )? 井净深 h =面积 s? 墙厚 0.24 ①、检查井挖土方 =3.14? (④、井盖:按套计算⑤、爬梯 = 井净深 h井直径 r+ 墙厚 2) ? 井深 h? 垫层体积 2⑥、余土外运=3.14? (7、回填土:① -⑥通基截面面积一、缺圆环面积1、3.14* 半径 r*a/180夹角 a=135,半径 r=1252、3.14* 半径 r*a/180夹角 a=135,半径 r=1903 、3.14* 弧度 m*( 外径 r2*r2- 内径 r1*r1)/3603.14* 弧度 m*( 外半径 r2*r2- 内半径 r1*r1)/360 ,【篇二:常用检查井规格表】常用雨水检查井规格表【篇三:砖砌检查井】砖砌检查井检查井基础施工前,一定在坑基内挖一集水井,集水井的地点可现场确立,以不影响施工即可。
1 )混凝土垫层施工前,视坑基土质湿度状况抛撒100mm -200mm 厚毛石片或碎石垫层,增添地表压力,提升地耐力,以便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2)坑基顶管施工完成后,用激光经纬仪定位放线,确立井基地点和支模及灌溉混凝土垫层。
电力混凝土井计算表

C30(m3 砌体 ) (m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C25底 集水井 另加 (m3)
0.00 0.00 0.00 0.00 0.00
壁抹灰 (m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砼电缆井名称 直线井(0.9*0.9*1.2) 直线井(1.4*1.45*1.4) 三通井A型(1.0*1.7*4.0) 四通井A型(1.0*1.7*4.0) 转角井A型(1.2*4.5-90°) 转角井A型(1*3.5-40°) 合计
直线 数量 段外 (只) 边长 A(m) 0.9 1.93 4 4 1.2 1.5
井盖座 [10 (m) 0 6.24 6.24 9.84 9.84
盖板 1100*550 (块) 2 3 5 5 10 10
1.5
挖土方 (m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基坑打 C10垫层 C20(m3 底(m2) 外运土(m3) (m3) )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砼浇制选择:
石灰膏 黄沙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合 计 (t) 水 石子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屋面集水井计算

屋面集水井计算建筑屋面集水井是将屋面排水的雨水,经过滤、加配、处理、输送、贮存到雨水蓄水池或渗井中的井水。
集水井的作用是用于收集屋面上雨水。
集水器又分为地沟集水器、室外集井、屋面集水井等。
屋面集水井属于室外集井中的一种,一般与室外明管配套使用,但是也可以单独与暗管配套使用。
集水井设计要求应根据建筑屋面的具体要求而定。
一、集水井的位置集水井应设置在屋面中心线以上或周围无建筑物外墙,集水井宜设置在室外明管、暗管接头及室外管道接缝处,不应设置在外墙或地下室地面上。
考虑到建筑防雨层施工质量、防水卷材施工质量、屋面坡度等因素,室外集水井应设置在屋面中心线以下,或屋面上沿中心线方向设置集水井(墙或墙内沟),应避免出现集中水管被风吹走或水管外露或发生漏水事故;屋面集井设置在屋顶上,应避免集水井内积水直接流入屋面中心线以下或雨水渗漏至屋面雨水斗内,可将集水井布置在屋顶集水面积较大、与建筑檐口相通的位置上,但集水井尽量布置在排水明管上方或屋面中心线以下或集水井与建筑檐口连通处,不允许设在外墙或者地下室地面上;屋面集水井与檐口相连通处应设置自动排水设施。
一般应与雨水斗保持一定距离,但应尽量靠近屋面排水明管,并避免污水外溢到室内。
设于雨水斗内的集水井可采用立式或卧式,立式集水井不能使用于屋面,应单独设置在屋檐下;卧式集水井可采用立式或卧式内嵌式。
二、集水井的材质要求集水井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a)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与雨水明管连接时应有足够的抗拔强度,防止在雨天中集水井因水的冲蚀而损坏。
b)承载能力、耐久性优于明管。
c)易于维修和管理。
d)不应有腐蚀产生,不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e)不会渗入土壤,地下水不得污染。
f’ p’ s” b.当集水井数量为2~4个时,宜选用铸铁或铝合金材料作为集水井管道材质;当达到5~10个时,宜选用不锈钢材料作为集水井管道材质。
三、集水井的坡度集水井坡度是指集水器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称垂直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水井计算
集水井内空尺寸长4.3m,宽3m,高4.5/5m,壁厚0.5m,底板厚0.5/1m,为C25砼结构。
集水井按水平向、竖向口子型框架计算。
一、横向口子型框架计算,尺寸如下:
集水井按最不利计算工况进行配筋。
最不利工况为自排渠最高水位69m,此时集水井中无水。
井壁水平向荷载为土压力及水压力。
填土土压力C=8Kpa,φ=16°,r=19.3Kn/m3,计算得土压力Ex=16 Kn/m,水压力P=(69-60.5)×10=85 Kn/m。
集水井水平向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得弯矩图:
y x
12
3
4( 1 )
( 2 )( 3 )
( 4 )
-163.33-163.33
-1.02-163.33-163.33141.95
-163.33-163.33
-1.02-163.33
-163.33
141.95
计算得轴力图:
y
x
1
2
3
4
( 1 )( 2 )
( 3 )
( 4 )
-254.40
-185.50
集水井按水平向口子型框架最大内力为M=163.33Kn ·m ,N=185.5Kn 。
为大偏心受压结构,经计算受压钢筋按最小配筋率为910mm 2,受拉钢筋为1244mm 2。
实际井壁配筋为φ18@150,1696mm 2,配筋满足要求。
二、竖向口子型框架计算,尺寸如下:
计算工况自排渠最高水位69m,此时集水井中无水;完建工况。
(一)工况1:自排渠最高水位69m,此时集水井中无水
侧向水压力P1=(69-66.5)×10=25Kn/m,P2=(69-60.5)×10=85Kn/m。
侧向土压力(底)P3=16 Kn/m。
板自重G1=0.5×25=12.5 Kn/m,井壁竖向自重G2=0.5×6×25=75Kn。
顶板水重G3=2.5×10=25 Kn/m。
地基反力P=(75×2+12.5×3.5×2+25×3.5-85×3.5)/3.5=7.857 Kn/m。
集水井竖向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得弯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