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语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著名的历史学家赵恒烈教授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出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种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种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就应该达到第三种境界,也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就是我从教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一、“走进”历史需要语言

历史,是过去了的客观存在,是过去的今天。它应该是鲜活的、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更加可以感受的。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感受到当时的时代脉搏,并且把古今联系起来,博古通今,又古为今用。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放在过去的历史人物中去体验当时同样复杂的情境,快乐着历史人物的快乐,忧伤着历史人物的忧伤,思考着历史状况的复杂,同时,折射到现代社会,思考着现状的复杂,那么情感与价值目标最终就实现了。

历史应该是属于美的。历史之美在她的宏伟雄奇、在她的婉转悲泣,教人爱不释手,暇不绝思。中国历史,一条5000年的长河,从古至今,延绵不绝。世界历史,浩瀚辽阔,七大洲、四大洋,随手拾起一朵浪花,都有说不完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有追查不完的线索,这一段历史又和那一段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错综复杂,牵连甚广,纠缠不清,让人目眩神迷、一头雾水找不着北而敬而远之,大有“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架势。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人类文明之美,人类力量之伟,皆让人为之感叹,为之动容。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就是有责任把历史之美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笔者认为,没有一种美的语言,教师是无法传递、学生也无法感受这样瑰丽的美。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内在的思想,而语言则是思维外在的表现,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如果跳跃的、涌动的思维没有通过恰当的、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那么思想的精确度和精彩性则是要大打折扣的。历史如此之美,如此之生动,如此之鲜活,没有鲜活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的。如果在历史课堂上能做到言之有物,合情合理,用字吐词,准确清爽,那么课堂的魅力自然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会浓,能感受到的生动的历史则更为

微妙。

二.教师运用语言“走进”历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同一首歌,因歌手不同,效果不一”。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作为教师该如何运用语言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表述形式一般都是理性化的、清晰明了的,这种形式表达得太清澈,反而会失去了历史活生生的原初本真①,少了点“味道”。因而,作为教师,要置身于历史氛围中,选用一套优美的教学语言来弥补教材语言的缺陷,以历史“导游”的身份介绍和教授历史,包含情感,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语言营造的强烈的历史氛围中,使学生为之动容,使学生的身心跟随老师的步伐,“走进”到历史中,从而受到熏陶,产生内心的体验。

教师在“走进”历史形式有很多,主要包括阅读情境的进入、讲述情境的进入、故事情境的进入、问题情境的进入以及角色扮演情境的进入。无论何种形式,大概分为导入和讲述两个过程,而且都必须使用语言作为载体和传播的工具,因而,语言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与状态,更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1、运用导入语言“走进”历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入时富有吸引力、感召力,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每次上课都运用同一方式来导入新课,时间久了就会显得呆板,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有千篇一律的感觉,很难激发学习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让课堂一开始就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有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借鉴:提问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先声夺人。

在本学期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的导入中,笔者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导入,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师:根据当时罗马教廷的说法,人类是由上帝来创造的,并且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是只造了亚当。亚当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伊甸园里。后来上帝觉得亚当太寂寞了,得再造一个人来陪伴他,于是才造了夏娃。由此,男人要比女人要先出现,所以男人比女人要高级。(此处,笔者故意放慢速度,有种抑扬顿挫的感觉。因

为笔者料到男女同学听到这个地方一定会高声附和,果然不出所料,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夏娃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呢?上帝随手从亚当的肋骨中抽取出一根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夏娃。这一变,不得了,女人又成为了男人的附庸。(此时,学生开始骚动了,男生更加雀跃,女生则在抗议。)根据罗马教廷的这个意思,男人是要比女人多一根肋骨了?(学生开始顿时安静,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是与不是由谁来判定?应该由科学来证明。时间来到了17世纪,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西方的文艺和科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医学和解剖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是一样多的,那么教廷所声称的女人是男人身上的肋骨又从何说起呢?事实证明:教廷撒谎了。(教师故意把声音提高,具有煽情作用。)既然教皇和教会撒谎了,人们就开始怀疑他们过去所宣扬的东西是否都是假的,人们就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中,从此又迎来了另一个更为轰烈的时代——启蒙运动。同学们翻开课本第7课。

课后,学生纷纷反映这样的导入效果非常好,在大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放松的情景下听故事,当故事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就马上进入新课学习,兴趣正好正浓。那一堂课,学生们普遍都感到愉悦,时间也过得很快。

2.运用讲述语言“走进”历史

语言之美,在于其博大精深,也在于其形式多样,更在其有扣人心弦、令人欲罢不能的艺术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

讲述内容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应有两个追求。首先,追求语言的“精”。语言的“精”是指语言逻辑严谨,简洁明了。尤其是新课改之后,课堂的内容很多,一节课显得比较紧迫,倘若滔滔不绝之后还未涉及重点与难点,那么,这一节课的目标肯定不能完成。因此,语言需要精炼和简洁,但不能缺乏美感。其次,追求语言的“情”。语言的“情”,是指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富有感情色彩,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兴奋,从而吸引学生专心听课,聚精会神地理解问题,全神贯注地回答问题,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导游”功力主要体现在语言上。

如,我在讲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时我这样做比喻: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比作人的“幼儿时期”,工业革命后则是人的“青年”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则是人的“壮年”时期,封建势力则好比是“垂暮的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