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理解供应链

合集下载

第一章、供应链流程分析

第一章、供应链流程分析

講義一、供應鏈流程模式本章目的在於說明分析供應鏈時應採取之觀點,以及影響供應鏈型態之供應鏈營運模式與作業模式,對於供應鏈作業模式,是以美國供應鏈協會所提出之供應鏈參考模式(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SCOR Model)為基礎,提供分析、建構供應鏈作業之整體架構。

一、分析供應鏈之觀點:1.流程觀點(Process View):流程為轉變資源的動作,即將資源轉變為成品的過程,對於供應鏈之分析,是跨越組織界線,由消費者收受產品的過程,溯源至原料取得,分析其間所有的過程。

2.循環觀點(Cycle View):對於供應鏈的流程可區分為下列四項循環-1) 顧客訂單循環(Customer Order Cycle),可再細分為下列流程:2) 補貨循環(Replenishment Cycle)3) 製造循環(Manufacturing Cycle)4) 採購循環(Procurement Cycle)圖1、供應鏈之各項循環而上述每項循環可進一步分解出各項流程,如顧客訂單循環包括:⏹顧客到達(Arrival)—目標:把顧客到達轉成有效訂單⏹訂單登錄(Order Entry)—目標:快速取得訂單,並正確告知其他相關流程訂單內容⏹完成訂單(Fulfillment)—目標:以準確的時間,最低的成本,將訂單傳給消費者⏹顧客接受(Receiving)—目標:記錄並更新交易資料將供應鏈之流程分成各項循環的原因為:在不同的循環中,隱含著含不同的決策項與參與對象,區分後可協助發現供應鏈問題的焦點與對象。

圖2、顧客訂單循環此外,對於每個供應鏈並不一定皆可清楚區分出上述四個循環,如Dell 電腦採取直銷的模式,其供應鏈的循環並不含零售商通路部分,相關的循環可參考圖3所示。

3.拉式、推式,或混合式的流程觀點(Push/Pull View)1)推式供應鏈(Push/Speculative Process)-特點:供應決策是由上游往下游推展,針對計劃的顧客訂單進行供應鏈的作業,需求經常非已知,採購、生產、庫存依據預測的結果擬定生產計劃。

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概述
• (4) 敏捷型供应链———针对供应流程变化不定的创新型产品。这种 类型的供应链结合了第二种和第三种供应链的长处, 它对于顾客的需 求反应迅速而且灵活, 同时也通过共享库存或者其他的能力资源规避 了风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供应链概述
• 供应链还可以这样来分类: • (1) 以客户要求为核心构筑的供应链: 根据客户的要求标准, 达到以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供应链概述
• 1. 1. 3 供应链的特征
• 如图 1-3 所示, 供应链由不同成员组成, 其中存在一个核心企业 ( 可能 是产品生产制造业, 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 供应链在信息流的驱动 下, 透过供应链成员的功能分工与合作, 以资金流、 物流、 服务流为 媒体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 1. 1 供应链概述 • 1. 2 供应链的重要性 • 1. 3 供应链的目标 • 1. 4 供应链的演变 • 1. 5 供应链的未来发展
1. 1 供应链概述
• 1. 1. 1 什么是供应链
• 供应链这一概念源于价值链, 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 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
• ment)。 要建立这种 3A 供应链, 企业必须放弃与生产力背道而驰的、 一味追求效率的心态,必须做好准备以保持整个供应链网络随时对环 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必须关注供应链所有合作伙伴的而不只是自家企 业的利益。
•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 需求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可以预测等因素通常 把产品分为两种: 功能型的和创新型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知识
• 第一节公路建设项目 • 第二节建设项目组织管理 • 第三节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学科特点

供应链管理流程手册

供应链管理流程手册

供应链管理流程手册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3)1.1 供应链管理定义 (3)1.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3)1.3 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4)第二章:供应链战略规划 (4)2.1 市场需求分析 (4)2.1.1 市场现状分析 (4)2.1.2 消费者需求分析 (4)2.1.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5)2.1.4 竞争对手分析 (5)2.2 供应链目标设定 (5)2.3 供应链策略制定 (5)2.4 供应链网络设计 (6)第三章:供应商管理 (6)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6)3.1.1 明确供应商选择标准 (6)3.1.2 搜集供应商信息 (6)3.1.3 评估供应商能力 (6)3.1.4 供应商筛选与确定 (6)3.2 供应商关系维护 (6)3.2.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7)3.2.2 诚信合作 (7)3.2.3 定期进行供应商满意度调查 (7)3.2.4 建立供应商激励机制 (7)3.3 供应商绩效评价 (7)3.3.1 质量绩效 (7)3.3.2 交货绩效 (7)3.3.3 成本绩效 (7)3.3.4 服务绩效 (7)3.4 供应商风险管理 (7)3.4.1 识别供应商风险 (7)3.4.2 评估供应商风险 (8)3.4.3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8)3.4.4 监控供应商风险 (8)第四章:采购管理 (8)4.1 采购需求分析 (8)4.2 采购策略制定 (8)4.3 采购合同管理 (8)4.4 采购成本控制 (9)第五章:库存管理 (9)5.1 库存策略制定 (9)5.3 库存优化 (10)5.4 库存风险防范 (10)第六章:生产管理 (11)6.1 生产计划制定 (11)6.1.1 生产目标的确定 (11)6.1.2 生产任务的分解 (11)6.1.3 生产计划的编制 (11)6.2 生产过程控制 (11)6.2.1 生产进度控制 (11)6.2.2 物料控制 (11)6.2.3 质量控制 (11)6.3 生产效率提升 (11)6.3.1 优化生产流程 (12)6.3.2 设备管理 (12)6.3.3 人员培训 (12)6.4 质量管理 (12)6.4.1 制定质量标准 (12)6.4.2 质量策划 (12)6.4.3 质量改进 (12)6.4.4 质量监督 (12)第七章:物流管理 (12)7.1 物流网络设计 (12)7.2 运输管理 (13)7.3 仓储管理 (13)7.4 物流成本控制 (13)第八章:订单管理 (14)8.1 订单接收与处理 (14)8.1.1 订单接收 (14)8.1.2 订单处理 (14)8.2 订单履行与跟踪 (14)8.2.1 订单履行 (14)8.2.2 订单跟踪 (15)8.3 订单变更与取消 (15)8.3.1 订单变更 (15)8.3.2 订单取消 (15)8.4 订单满意度评价 (15)第九章:客户关系管理 (16)9.1 客户需求分析 (16)9.2 客户满意度提升 (16)9.3 客户服务策略 (16)9.4 客户关系维护 (17)第十章:供应链风险管理 (17)10.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7)10.3 风险应对措施 (18)10.4 风险监控与预警 (18)第十一章:供应链信息技术 (18)11.1 供应链信息系统 (18)11.2 供应链数据管理 (19)11.3 供应链决策支持 (19)11.4 供应链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9)第十二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20)12.1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20)12.2 绩效评价方法 (20)12.3 绩效改进策略 (21)12.4 持续优化与改进 (21)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1.1 供应链管理定义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一种跨企业、跨功能的管理策略,旨在通过高效地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资源、信息和流程,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分销,直至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理解供应链..一、供应链:它包括满足顾客需求所直接或间接涉及的所有环节。

制造商、供应商、运输商、仓库、零售商以及顾客。

. 所有职能部门:新产品开发、营销、生产运作、分销、财务和顾客服务等。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环节: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 Dell –direct mktg,positioning& short scm..目的:满足顾客需求、并盈利..供应链的目标:.整体价值最大化?!..最大顾客让度价值——对顾客的价值与满足顾客需要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收入:顾客.成本: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问题:利益主体不同!!!..Eg-手机市场促销案例:某药品市场需求曲线q=360000-60000p。

制造商成本c0=2,批发价c1=4。

..r销=(360000-60000p)p-(360000-60000p)c1 .r`=360000-120000p+60000c1=0 .P=5 q=60000r销=60000r制=120000r供=180000 .p=4 q=120000r供=240000..二、供应链决策阶段..1、供应战略或设计——确定供应链结构和每一环节的必经流程,包括:生产地点、生产能力、仓储设施、运输方式、信息系统。

..时间跨度长,需考虑经济周期、政治和技术等较长期的不确定性因素。

..2、供应链规划——制定一套运作政策以控制短期运营,包括:供货地点、库存增减、生产转包、补充和仓库政策、、后备库存、促销时机和规模。

..需考虑需求、竞争等不确定因素。

..3、供应链运营——针对每一顾客订单实施。

包括:订单分配、规定完成时间、确定库存清单、配送..三、供应链流程分析——环节法..1、顾客定购环节:. ——顾客&零售商..顾客抵达:进入超市、打电话、上网. ——目标:方便接触到合适商品、发达查询系统(路径)..顾客订单递交:放入购物车..顾客订单完成:零售库存清单、定制、邮寄或送达..顾客接受所订商品:顾客数据库、现金流..2、补充库存环节:. ——分销商&零售商 ..零售订货发起:清库、设计补货..零售订单递交:准确、快速..零售订单完成:大额..零售订货接收:更新库存记录、结账..3、生产环节:. ——分销商&制造商..订单抵达:顾客订单、零售或分销商订单..生产安排:批量、需求预测.生产和运输;质量、成本、时间.货物到达分销商、零售商或顾客..4、原料获取环节:. ——制造商&供应商..原料订单:确定性..生产计划:..生产与运输:..制造商接受原材料:四、供应链流程分析——推拉法拉动流程:对顾客订单的反应,需求已知、确定。

第一章供应链基本构架

第一章供应链基本构架

供应链管理整理笔记第一章供应链基本构架第一节供应链概述一.供应链概念及其发展过程1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二.供应链的基本特征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组成的跨度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需要动态的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

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交叉性:对于产品而言每种产品的供应链都有多个链条组成。

对于企业而言,每个企业既可以是这个链条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链条的成员,众多的链条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供应链协调管理的难度。

三.供应链的基本类型1.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供应链分为以下4种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4.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

拉式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支持产品的不断变化。

(2)缩短交货周期。

(3)改进质量,降低单位成本。

(4)提高经营效率。

(5)能够全面衡量业绩,更易于实施控制。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们必须:(1)迅速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

(2)选择最佳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满足顾客需求。

(3)制定明智的供应链决策,包括从原料采购决策到产品制造在内的所有供应链决策。

(4)将产成品分销给消费者,收取货款。

第二节供应链设计一.几种常见的供应链结构模型1.链状模型(1):只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表明供应链的基本组成和轮廓概貌。

2.链状模型(2):是对模型(1)的进一步抽象,它把商家都抽象成一个个的点,称为节点,并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供应链基本概念介绍

供应链基本概念介绍
供应链基本概念介绍
时间:2024年X月
汇报人:
第1章 供应链管理概述
01
第1章 供应链管理概述
Chapter
供应链管理是指整个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和活动的管理。它涉及到产品的设计、生产、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效率和最快速度。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利润。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免过高库存
避免过低库存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环节
供应商管理
选择供应商
评价供应商
管理供应商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技术
包括ERP系统、SCM系统、CRM系统等
信息技术
01
03
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等
质量管理技术
02
包括TMS系统、WMS系统等
物流技术
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全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挑战,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同时,供应链管理也带来了更多机遇,如智能物流、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库存成本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增强竞争力
提高产品市场反应速度
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可靠性
降低运营风险
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企业竞争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
生产计划
制定生产计划
执行生产计划
监控生产进度
物流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第一章理解供应链

第一章理解供应链

第一章理解供应链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小型本地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都能够直接影响其成本、效率、客户满意度以及市场竞争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供应链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理解。

供应链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配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资源和参与者的网络。

它不仅仅是物流运输,还包括了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和协调。

从源头说起,原材料供应商是供应链的起始点。

他们提供了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

这些供应商的可靠性、质量和价格,对于后续的生产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优质的供应商能够按时提供高质量、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为企业的生产提供稳定的保障。

接下来是生产环节。

这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过程,涉及到工厂的设备、工人的技能、生产流程的优化等众多因素。

高效的生产过程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后是物流配送。

这包括了产品的存储、运输和分销。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何优化仓库布局,如何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准时到达,都是物流配送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现代供应链中,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如自动化仓储、智能物流追踪系统等,都在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流在供应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市场需求的预测,到生产计划的制定,再到库存管理,都需要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

例如,销售部门需要将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以便调整生产计划;采购部门需要根据库存水平和生产需求,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

资金流则是供应链的血液。

它涉及到采购支付、销售收入、库存成本等方面。

合理的资金管理能够确保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中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整个链条的协同优化,以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第⼀章⼀.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户连成⼀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企业为中⼼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作流、实物流、资⾦流和信息流等均⾼效率地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上。

三.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1.制定供应链管理实施战略;2.确定采⽤推动式或拉动式的供应链;3.确定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战略;4.建⽴有效的绩效测量与评价体系;5.把供应链管理看成企业间资源集成的桥梁。

四.制定供应链管理实施战略1.在企业内外同时采取有⼒措施从企业内部来看,主要是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从企业外部来看,合作概念的发展已拓展到了以前是竞争对⼿之间的合作2.充分发挥信息的作⽤因为市场的急剧变化,故⽽需要掌握⽤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知彼。

3.供应链企业的组成和运⾏从竞争⾛向合作,从互相保密⾛向信息共享,实际上会给企业带来更⼤的利益。

4.计算机、⽹络技术及⼤数据技术的⼴泛应⽤5.⽅法论的指导我们强调要实现全企业的整体集成,对每⼀时期每⼀项具体任务,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法。

6.标准和法规的作⽤要强化标准化组织,使其⼯作能不断跟上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各种标准能及时演进。

五.推动式和拉动式供应链1.推动式供应链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式以制造商为核⼼,产品⽣产出来后从分销商逐级推向⽤户。

分销商和零售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各个企业之间的集成度较低,通常采⽤提⾼安全库存量的办法应对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较⾼,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较差。

2.拉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产⽣于最终⽤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供应链运营管理教案

供应链运营管理教案

供应链运营管理教案第一章:供应链概述1.1 供应链的定义与组成1.2 供应链的目标与原则1.3 供应链的类型与案例分析1.4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意义第二章:供应链设计2.1 供应链网络设计2.2 供应链节点选择与布局2.3 供应链渠道设计与策略2.4 供应链协调与集成第三章:供应链采购管理3.1 采购与供应链的关系3.2 采购策略与方法3.3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3.4 采购合同与谈判技巧第四章:库存管理4.1 库存管理概述4.2 库存控制方法与策略4.3 物料需求计划与库存优化4.4 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第五章: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运营管理5.1 物流配送概述5.2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5.3 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5.4 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的关系第六章:供应链风险管理6.1 供应链风险识别6.2 供应链风险评估6.3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6.4 案例分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实践与应用第七章:供应链成本管理7.1 供应链成本构成7.2 供应链成本分析与控制7.3 供应链成本优化策略7.4 案例分析: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案例第八章:供应链绩效评价8.1 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8.2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8.3 供应链绩效改进策略8.4 案例分析: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践与应用第九章:供应链信息技术9.1 供应链信息技术的概述9.2 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应用9.3 云计算、大数据与供应链运营管理9.4 案例分析:供应链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第十章:供应链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重要性10.2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战略10.3 绿色供应链与环保理念10.4 案例分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供应链概述难点解析:理解供应链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掌握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运作。

二、供应链设计难点解析:如何优化供应链网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成本最小化。

三、供应链采购管理难点解析:如何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实现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顾客订购环节
顾客
零售商

补充库存环节

分销商

生产环节
获取环节
制造商
供应商
(1)顾客订购环节
顾客抵达 顾客订单递交
顾客订货接收 顾客订单完成
(2)补充库存环节
零售订货发起 零售订单递交
零售订货接收 零售订单完成
(3)生产环节
订单到达 生产安排
订货接收 生产和运输
(4)原料获取环节
基于制造商生产计划或 供应商库存需要的订货
• 如果不能在战略层一致,各职能战略目标间很可能发生 冲突,并导致不同的战略以不同的顾客群为优先目标。
• 由于流程和资源的组合是用来支持职能战略目标的,不 同职能战略目标之间的冲突将引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纠 纷。
• 因此,获取战略匹配已经成为企业在战略制定时必须遵 循的原则。
理解顾顾客




理解供应链
/T18354-2001)对供应链的定义是: “利用计算机 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 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 • 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管理定义成:“为消费者带来 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 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 当前竞争的重点已经开始从运作层向战略层转移 。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点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的重点不 是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本身 给企业增加的竞争优势,而是产品或 服务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供应链中运动 的流程所创造的市场价值给企业增加 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战略 的基本内容
库存 运输 设施 信息 变动灵活性
潜在需求不确定性图谱

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概述

1.1 何謂供應鏈管理? 何謂供應鏈管理?
4.Robert B. Handfield and Ernest L. Nichols, Jr. 1999
The supply chain(SC) encompasses al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flow and transformation of goods from the raw materials stage(extraction), through to the end user, as well as the associated information flows.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flow both up and down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activities through improved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1.1 何謂供應鏈管理? 何謂供應鏈管理?
5. J.M. Mentzer, W. DeWitt, etc. 1999
Supply chain(SC): a set of three or more organizations directly linked by one or more of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flows of products, services, finances, and information from a source to a customer. Supply chain orientation(SCO): the recognition by an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ic,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the tactica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managing the various flows in a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the systemic, strategic coord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functions and the tactics across these business functions within a particular company and across businesses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for the purposes of improv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individual companies and the supply chain as a whole.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解供应链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其运作方式对于企业有效地规划、执行和优化业务流程至关重要。

一、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组织、资源和信息流的整合。

它不仅仅是物流的运输和仓储,还包括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订单处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环节。

更具体地说,供应链是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网络,通过协调和整合这些参与者的活动,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效流动和价值创造。

二、供应链的组成部分1、供应商供应商是供应链的起点,他们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时间。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供应链运作至关重要。

2、制造商制造商负责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

他们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流程、管理库存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生产出产品。

3、分销商分销商在供应链中起到连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作用。

他们负责产品的存储、运输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将产品推向市场。

4、零售商零售商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他们通过店铺、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5、消费者消费者是供应链的终端,他们的需求和购买行为驱动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6、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负责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运输、存储和配送。

7、信息系统信息在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传递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制定和协调运作。

三、供应链的流程1、计划这是供应链管理的首要环节,包括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库存计划等。

准确的计划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2、采购根据计划,企业从供应商处采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

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交货期和质量等因素。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PPT课件)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PPT课件)
2. 每个工厂应该可以满足整个市场需求还是只满足 特定相关市场需求?
3. 工厂应该如何分配市场?多长时间应予以调整? 4. 怎样才能做到在柔性方面的投资是有效的?
亚马逊:在线销售
1. 为什么伴随亚马逊的成长,它建立了更多的仓库?到底 需要多少仓库?仓库选址在哪里比较合适?
2. 亚马逊是否应对其销售的每类书籍都保有存货? 3. 建立在线渠道可以为实体商业者带来哪些好处?它们
4. 固安捷公司的零售店中应备有什么商品? 5. 在订单履行方面应该如何对各分销中心分配市场?如
果一个分销中心不能完全履行一个订单,应采取什么 措施?是否应该有专用的后备货场?这些后备货场应 如何选择?
丰田:全球汽车制造商
1. 工厂应设在什么地方,应具有什么程度的柔性?每 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应该是多少?
供应链的宏流程
供应链的宏流程
• 客户关系管理宏流程
– 目的是产生顾客需求、发出订货并跟踪 订货的过程
– 包括市场营销、定价、销售、订单管理 和呼叫中心管理等流程
供应链的宏流程
• 内部供应链管理宏流程
– 目的是高效地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满足由 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产生的需求
– 包括内部生产和库存能力计划、供给和 需求计划准备,以及履行现实订单
供应链的宏流程
• 供应商关系管理宏流程
– 目的是为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安排和管理 供货资源
– 包括评价和选择供应商,就供货条款进行 谈判,以及与供应商联系新产品的订购
供应链的流程观点
企业中供应链的宏流程
• 要点
– 在企业内部,所有供应链活动都属于三个 宏流程中的一个,即客户关系管理、内部 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链举例
•捷威和苹果公司:两种不同的零售模式 •飒拉公司:服装生产和零售 •固安捷公司和McMaster-Carr公司:MRO 用品供应商 •丰田:全球汽车制造商 •亚马逊:在线销售 •梅西百货:全渠道零售

第一讲理解供应链

第一讲理解供应链

第一讲理解供应链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要真正理解供应链,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各个组成部分、运作机制以及它对企业和整个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供应链的定义。

简单来说,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这一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和参与者的协同网络。

这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始于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

如果企业无法准确判断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在什么时候需要以及需要多少,那么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就会陷入混乱。

例如,一家服装公司如果错误地估计了下一季的流行趋势,生产了大量不受欢迎的款式,不仅会造成库存积压,还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和供应链的阻塞。

原材料的采购是供应链的重要起点。

企业需要找到可靠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性。

这一环节的任何问题,如原材料短缺、质量不合格或供应商的延误,都可能影响到后续的生产流程。

同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共同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生产环节是供应链的核心部分。

在这里,企业需要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同时要保证生产的效率、质量和成本控制。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使企业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例如,采用精益生产的理念,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物流和运输环节在供应链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产品需要及时、安全、高效地从生产地运输到销售地,这就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海运或空运)以及优化仓储设施。

如果物流环节出现问题,比如货物延误、损坏或丢失,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销售和分销环节直接与消费者接触。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实体店、电商平台等)、制定营销策略以及管理库存。

有效的销售和分销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

供应链实训用书

供应链实训用书

供应链实训用书第一章:认识供应链一、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配送过程。

二、供应链的重要性1. 提高效率:通过优化供应链,可以减少物料、信息和资金流动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升质量:供应链管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增强竞争力: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赢得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的基本组成1. 供应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

2. 制造商:将原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

3. 分销商: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4. 顾客: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组织。

第二章: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一、需求计划1. 分析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2. 根据销售计划预测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量。

二、采购管理1. 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 确保及时采购所需的物料,并控制采购成本。

三、生产管理1. 确保生产线平稳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 管理生产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四、仓储与物流1. 合理规划仓库布局,提高仓储效率。

2. 管理物流运输,确保产品安全、快速地送达目的地。

五、库存管理1. 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

2. 优化库存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

第三章: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供需不平衡1. 挖掘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2.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供应与需求的匹配。

二、信息不对称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环节的信息共享。

2. 使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供应链各环节的运行情况。

三、风险管理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潜在风险。

2. 多元化供应商和分销渠道,降低单一供应链的风险。

四、成本控制1. 优化供应链网络,减少运输和仓储成本。

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章:供应链实践案例一、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1. 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2.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内容安排 :
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的运营:获取战略匹配 供应链总体计划 供应链中的供给和需求规划 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 获取供应链规模经济的手段:循环库存 解决供应链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手段:安全库存 供应链中的运输管理 供应链中的网络设计 供应链的协调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的决策阶段 供应链流程及分析方法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安徽大学 徐 鑫
E-mail: xuxin@
教材与参 考 书 :
1.森尼尔.乔普瑞(Sunil Chopra),彼得.梅因德尔 (Peter Meindl)著,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 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2.詹姆斯.C.约翰逊,唐纳德.F.伍德等,现代物流学,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 3. Ronald H.Ballou 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 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0。 4.马士华,林勇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
补充库存环节 生产环节 获取环节
推动流程
制造商
获取环节
供应商
案例2: 戴尔供应链的推动/拉动流 程:
拉 顾客定购和生 产环节 动 流 程
顾客订购和生产环节
顾客
顾客订单 到达
获取环节
制造商(戴尔) 戴尔
获取环节
推 动 流 程
供应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从原材料到最终
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有效的物资运输 和存储,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和有效的相关信息所作的计 划、操作和控制。(本身就是一种经营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① “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②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 伴,与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③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 ④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⑤供应链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 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 ⑦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案例讨论

案例见书第6页 问题:美国与印度零售业中供应链结构有 何不同?
1.3 供应链决策的重要性
例子说明(书6—7页)

正面:沃尔玛、7-11 、戴尔 反面:Webvan公司 、 Kozmo公司
小结:供应链决策要点

供应链的设计、计划和运作对公司的成败
有重要作用,要保持竞争优势,供应链就

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 列要求:
⑴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⑵物流功能健全; ⑶完善的信息网络; ⑷辐射范围大; ⑸少品种、大批量; ⑹存储、吞吐能力强: 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 logistics(TPL)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 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20世纪60年 代中期
20世纪60年 代以前
• MRP、MRPII、 JIT、LP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 的市场竞争特点
①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②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③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④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⑤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
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 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首先 在美国的一些企业其后是国际上很多企 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是 “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兴起,即利用企 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 只从事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 务委托或外包给合作企业。
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er)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 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b) 配送功能健全; c) 完善的信息网络; d) 辐射范围小; e) 多品种、小批量; f) 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

知识点补充


物流与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以及演化 供应链研究前沿
一、供应链与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物流( 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 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 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两者的联系

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流 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的成为 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供应链管理的起源。
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顾客的期望
1.4 供应链的决策阶段
一、供应链战略或设计
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经 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来确定, 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 现在用途很广,一般战略“泛指重大的、 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公司做出的战略性决策的内容



生产地点 生产能力 仓储设施 在不同地点生产或储存的产品 沿不同线路的运输方式 使用信息系统的类型 例子:百事可乐2009年决策
1 2 1 1 2 3 1 2 3 2
. . .
. . .
n
1 2
n
. . . n
1 2
. . .
. . . n
顾 客 / 最 终 用 户
. . .
n
n
1.2、供应链的目标


每一条供应链的目标都是使整体价值最 大化。 一条供应链所创造的价值,就是最终产 品对于顾客的价值与供应链为满足顾客 的需求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 拉动式系统 • 来 自最终用户的固 定 需求量 • 生 产能 力与需 求匹 配 • 固 定的生 产协 作单 位 • 柔性的制 造系统 • 相 似产 品范 围很小 • 经济生 产批 量很小 • 供 应 商 提 前 期很短
精细生 产 · 消 除浪 费
· 库 存和在制 品占 用 最小 · 成本在供 应链上透 明 · 多技 能员 工 · 减 少工 件排 队 · 调 整转 换时 间很短 · 多品 种小批 量生 产 · 每一 个阶 段连 续改 进

供应链运作



把订单分配给仓储或生产部门 规定订单完成的时间 确定仓库的库存清单 按运输方式分配订单 规定送货车辆的运输日程 制订补充订单
小结:决策阶段要点:

依据决策应用时间范围不用,供应链决策
可以分为供应链设计、计划和运作决策。
设计决策限制或者保证了计划的实现,计
划对于有效的运作也起限制或者保证的作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它包括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 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供应链管理要求传统上分离的职能物料汇报 到一个负责的经理人员协调整个物流过程, 并且还要求与横贯整个流程各个层次上的供 应商形成伙伴关系。SCM是这样一个概念: 它的主要目标是以系统的观点,对多个职能 和多层供应商进行整合和管理外购、业务流 程和物料控制。
⑶为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寻求的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①纵向一体化,即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 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是一种所 有关系。 ②关注企业内部资源,在生产计划与控制领域引入一系 列先进管理思想。
• 经济生产批量、安 全库存、订货点
· 快速反应
· 供 应 具 有 柔性 · 顾 客化定 制生 产 · 与最终需 求同 步生 产 · 受控的供 应链过 程 · 合 作伙 伴间的能 力是 集 成的 · 全 面应 用电 子 商 务 · 并 行的产 品开 发
四、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料管理和控制有着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 链管理涵盖整个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 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⑵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 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 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认为它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 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⑶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 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 ⑷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 达到高水平有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有效用户响应与快速响应的区别
有效用户响应
起源 美国食品业
快速响应
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
主要 观点
不断降低供应链的 成本,通过企业间 的密切合作而给用 户更大的利益与更 有效的响应。 侧重点 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减少从原 材料到最终销售的运 行时间与库存数量, 以提高对于用户的快 速响应。
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 销售的时间
两者的区别

一般来说,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 企业之间的流动,是企业之间的价值流 过程,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供 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涉 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 物流增值过程。
配送(Distribution)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 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 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 点的物流活动。
3.供应链的建模技术

信息系统模型 经济运行模型 功能结构模型
4.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研究


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 制问题 供应链系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供应链企业间的激励机制
5.供应链绩效评价

满意度评价
•量化指标
•资源指标
•输出指标
•柔性指标
1.5 供应链流程观点
首先,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人类 生产活动和整个经济活动的客观存在。
图1-1 供应链结构示意图
供应商 制造商 仓储和配送中心 客户
物流
信息流
2、供应链概念的发展

早期观点:供应链是制造 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
• 供应链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 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 注意供应链企业的外部环境,供应链是 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 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 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
• 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 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 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核心企业 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
3、供应链的结构
顾客 零售商 批发商或分销商 制造商 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



图1-2 供应链系统的分层结构
第 3~n 层 的 供 应 商
六、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
1.关于供应链的定义

Steven认为供应链或供应链管理不管其 有什么样的解释,都是围绕三个主题展 开:一是有效的采购与分销;二是合作 伙伴的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合作者间的 运作集成。
2.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策略性研究
ຫໍສະໝຸດ 准时采购(just in time) 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 有效用户响应(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 IT技术应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延迟技术(postponement technology)
延迟技术

延迟技术是为了响应用户需求、提高产品设计 与制造的柔性而实施的一种策略。延迟技术最 早用于市场营销,后来逐渐用于物流管理。其 根本思想是把产品最终定型的位置与时间尽可 能地靠近用户,以便定制化生产产品。为此,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标准、模块化方法进 行设计制造,当运送到分销中心后,再由分销 中心根据用户对产品款式、外观、包装等方面 的要求进行定位。如此可以大地满足用户对产 品多样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高供应链的市 场响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