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FF区低阻油气层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_1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方法与产水率分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_1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方法与产水率分级评价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 区 ;低对 比度油层 ;成 因机理 ;识别方法 ;产水率 ;分级评价
中图分类号 :TEl12.115
文献标识码 :A
Identification m ethods and water productivity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of low contrast Chang 61 oil reservoirs in Jiyuan area,Ordos Basin
Abstract:The Chang 6l reservoir in the Jiyuan area,the Ordos Basin,is of typically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 y.Its complex pore structure.high irreducible saturation and formation water salinity m ake the oi1 reserv oir with low contrast and bring great di衢 curies to logging identif ication.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low contrast Chang 6l oil reservoir was analyzed in term s of rock lithology,reserv oir properties and formation water properties,an d tw o types of genetic mechanisms are:First,the high content and complex distribution of the clay in the interstitial materia1 in the Chang 6,reserv oir resulting in complex pore structure and high irreducible saturation which 1cads to additiona1 conductivity:second.high water salinity in the Chang 6.reserv oir.These two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low contrast on logging data.and resulting in the 1ow contrast oil reservoir.Then based on the identif ied genetic mechanism s.the norm a1 resistivit y distr ibution of aDparent form ation water and the Fisher discrim ination and analysis m ethod were used to identify fluid properties and solve the problem in logging identification.And f inally a water productivit y predi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brupt change in the linear neuron Sigmoid function to calculate water productivity and conduct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hang 61 reserv oir,and the detailed classif ication and evaluation stan dar ds are proposed for fluid properties.Application to 64 wells in the H57 wel1 area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calculated a n d evaluated water productivit y results from usi ng t he standa rds proposed in this PaDer a re correla ted to t he i nif ial water productivity by a factor of0.9l7.111is proves that the mode1 precision and classified results m eet the need of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鄂尔多斯盆地长4+5段低阻油层测井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长4+5段低阻油层测井评价

式中 :中为孔 隙度 ,%;2xt为声波时 差 ,Ixm/m;DEN为密 度测
灰 绿色细砂岩 夹暗 色泥岩 。研究 区长 4+5段为主 力产层 。
井 ,g/cm 。
2四性 关 系
在 得 到 了孔 隙 度计 算 相 关 公式 后 ,可 以对 渗 透 率进 行 分
储 层“四性关 系”是 岩石物理 分析的 重点工 作 ,研 究 区长 4+ 析 ,建 立渗透率 解释模型 ,见式 3。
根据 阿尔奇 公式 ,推 导 电阻率指数 与含水 饱和 度的相 关关
进 行 研究 分析 ,分析 测井 对 储层描 述 的全 部信 息 ,才 能实 现含 系 ,见武 4。
油气层分 析评价的 目的 。 搜 集 了 区块 多 口井 的 测 井 资 料 ,测 井 系 列 包 含 MAXIS一
I=1.0235 XSw 式 4 式 中 :1为 电阻率指数 ;Sw为含水饱和 度 ,%。
层厚 度一 般在 43m ̄120m之 间 ,部 分 区域 长 4+5段 受 印支 期地 公 式计算 得到 的孔 隙度进行相 互验 证表 明 ,孔 隙度计 算误 差一
质运 动被 剥蚀 。下部 储 层为 颜色 泥岩 、碳 质泥岩 和薄 层粉 一细 般 控制在±1.5%范围 内,计算结果 基本满足 了相关技术 要求 。
5段储 层低渗 及 含油饱 和度 低 的特 点 ,使得 增加 了测 井解 释含
k=0.0069e
式 3
油 气 层的难度 。在测 井响应 上 ,无效 储层和 有效储 层测井 特征
式 中 : 为 孔 隙 度 ,% ;k为 渗 透 率 ,mD。
有 时差 异较小 ,人为解释 区分 受到 了制约 。立足 “四性 关 系”来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特征及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特征及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特征及识别
低阻油层是指在同一油水系统内,与临近水层的电阻率相比,电
阻率增大率小于2的油层。

随着资源消耗不断加剧,人们对低阻油层
的勘探开发越来越深入。

低阻油层的成因复杂,在不同区域差异较大,而且常规测井特征不明显,因此对低阻油层展开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根据盐池地区长4+5油层组的地质特征,通过对测井、录井静态
资料、试油试采动态资料以及实验分析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该地区
长4+5低阻油层成因以及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1)
低构造幅度、高束缚水饱和度、粘土矿物的影响、高地层水矿化度等是造成研究区长4+5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2)研究区长4+5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有四种,交会图版法、储层电阻增大率法、计算自然电位
法以及阵列感应测井识别法等,并结合试油资料证实了识别方法的可
行性;(3)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下限为3.75Ω·m,声波时差不低
于220μs/m,含油饱和度不低于24.97%。

并根据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长4+5低阻油层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摘要】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的地质特征、测井解释资料和岩心测试资料,评价了储层的岩性及物性;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和流动带指数三个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得出各类储层的平面分布情况。

【关键词】岩性物性综合分类评价1 区域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点地区。

有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11200亿方,超过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0%,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

截至2003年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2329亿方,资源探明程度11.09%,表明该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2 储层评价2.1 岩性特征根据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盒1段储层中石英含量在39%~85%,平均67.05%,岩屑含量在15%~58%,平均29.04%,长石含量在0%~10%,平均含量为3.87%。

盒1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占90.20%,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分别占7.84%和1.96%。

薄片资料显示,储层的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岩屑组分,偶见少量长石颗粒,长石颗粒平均含量不超过4%。

从岩石结构特征的统计上看,碎屑胶结类型有孔隙式、再生-孔隙式、接触式和薄膜-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与薄膜-孔隙式胶结所占比例很小,岩石的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粒间多以点-线式接触为主。

2.2 物性特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可得: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20~16.50%,平均值为7.61%,主要分布在2.60~11.60%之间。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0~4.14×10-3μm2,平均值为0.37×10-3μm2;主要分布在0.02~0.65×10-3μm2之间。

2.3 单因素评价单因素评价方法为,按累计频率在25%与75%位置的存储系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类。

2.3.1?存储系数评价法存储系数(hφ)是定量评价储层储集能力的常用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储层评价与开发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储层评价与开发对策
选择发育两层 以上叠合 区, 采用直井 多层合采 ; 对以单层发育 的 Ⅱ类和 Ⅲ类储层 , 采用水平 井分段压 裂进 行开采。通过 不 同的开发对策 , 有效提高 了单 井产量 , 实现致密低 渗气田的经济开发 , 目前气 田已建成天然气年 产能 2 5×1 0m 。 关键词 : 密低渗储层 ; 致 储层评价 ; 开发对策 ; 古生界 ; 上 大牛地 气 田; 鄂尔 多斯盆地
侯瑞 刘忠 云, 群
( 中国石化 华北分公司 ,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6
摘要 : 尔多斯 盆地 大牛地 气田为典型致 密低渗气 田, 有低 渗、 压、 鄂 具 低 低产 的特 点, 经济有 效开发难度 大。针 对气 田不 同 层段储层开展 了储集岩相、 岩石学 、 物性、 隙结构、 气性等特征研 究, 此基础上 划分 出 四大类 六小类储层 , 中 I类 孔 含 在 其
r s r or , i e e td v lp n t t ge a e b e d p e . i ge ly r p o u t n t r u h v ria welf s e ev i d f r n e eo me ts ae i s h v e n a o t d S n l a e r d c i h o g e t l l i s f r o c t

r i f ce ,i o o y, e r p y ia rpet p r tu t r n a a i g p t n ilo ifr n o mains slt a i s l h lg p to h sc l p o ry, o e sr cu e at

1w d b y e Ⅱa dte y e 1 , i y e1 a op o u t i . c r igt h p sa d ds iuino o e yT p n nT p 1 whl T p V h s rd ci t Ac odn tet e n i r t t h 1 e n vy o y tb o

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南部长4+5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南部长4+5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

pr od L l e I i on da t a .r r 1 l e r e s u hs s h ow t ha t t he pur po s e o f r e s e r v oi r s i s 1 o w dt i e t o t } l e I ow 1 e ( 、 t on i r r a n g( 、 u 1 ( i t l 1 t d i f f c r
(1 . S, ( “ ”. i yc 7 ”( ) i l and ( ( ? ( ’ f J ., t d.。 X i a¨ ,Sh ' e z a i  ̄ z i 71 0 01 8,( 、 , i n a; 2 Rf ( ¨ ( , ?I t r qi l u h f J /J
Re s e r v o i r i n t h e S o u t h o f Y0 u f a n g z hu a n g,O r d o s Ba s i n
I A u J i a q i n g ,Ka n g Ru i ,Ya n g C h u a n q i ,W a n g Xi a o h u i ,Ch e n S h i h a i ,W a n g We i z h o n g
效 识 别 提 供 了解 决 思 路 。 关键词 : 低 阻 油层 ; 成 因分 析 ; 测 井评 价 ; 长 4 + 5油 层
中图分类号 : TE1 2 2
文献标识码 : A
Or i g i n An a l y s i s a n d Re c o g n i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Ch a n g 4 +5 L o w— Re s i s t i v i t y
摘 要 : 针 对 研 究 区长 4 + 5油 层 电 阻 率 偏 低 、 解 释 难 度 较 大 的 问题 , 本 文 以测 井 解 释 为主 罢 技 术 手 段 , 结 合岩 心 资 料 、 分 析 化 验 数 据 及 试 油 生 产等 数 据 , 对 油 房 庄 南 部 低 阻 油 层 的 成 困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目的 储 层 由于 构 造 幅 度 低 . 油 水 分异 差 , 影 响 了油 气的 天 然 富 集程 度 , 大面 积 发育 低 含油 饱和 度 油层 ; 受 前 三 角洲 沉 积相 带 控 制 , 岩 百 力度 细 、 徽 孔 隙发 育 , 导 致 储 层 束缚 水 饱和 度 较 高 . 即 区域 构 造 和 沉 识 相 带 是 油 房庄 南 部 长 4 +5形 成 低 阻 油 层 的 主 控 因素 。 在 成 因 分析 基 础 上 , 对 常 规 测 井 响 应每 数 运 用 曲 线叠 合和 交 会 图等 手 段 , 实现 了对 低 阻油 层 的有 效 识 别 和 评 价 , 并 为 与 本 区 有娄 似地 质特 征 的 f } 己 _ 阻油 层 的 有

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综合评

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综合评

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综合评淡卫东;程启贵;牛小兵;王成玉;粱晓伟;辛宏刚【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1(033)008【摘要】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共性及差异性,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统一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进行储层综合评价.一方面评价出了有利储层发育区,为盆地长4+5-8油层组大型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评价及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不同区块长4+5-8油层组储层分类评价结果不具可对比性的局面.【总页数】6页(P48-53)【作者】淡卫东;程启贵;牛小兵;王成玉;粱晓伟;辛宏刚【作者单位】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 [J], 田甜;王海红;郑荣才;侯长冰;王昌勇2.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 [J], 蔡玥;熊琦;李勇;丁迎超;徐文杰3.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延长组长8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 [J], 张霞;林春明;陈召佑;潘峰;周健;俞昊4.低-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及对水驱油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为例 [J], 何辉;周永强;龙卫江;黎明;贺子箫;王肃;吴可可;朱玉双5.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特征及微裂缝参数的定量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为例 [J], 王瑞飞;陈明强;孙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二0一0年九月(苏州)
汇报内容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二、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分析
三、煤层气成藏条件评价
四、煤层气富集因素探讨
五、煤层气开发前景预测
六、结论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成度图
地区区块
彬长
五段式(成因地层单
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划分对比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对比剖面位置图6、延7煤厚在北部聚集,延8、延9整体煤
鄂尔多斯盆地亥1井-苏138-双6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对比图
鄂尔多斯盆地长20井-尔1井-伊7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对比图
(2)主要成煤期的沉积环境与煤层展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延9沉积相图
延安组延9煤层厚度及埋深图
延9期沉积体系与煤层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征及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分层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征及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分层依据)

目录前言第一讲盆地构造特征一区域构造单元划分二区域构造成因三构造和油气的关系四构造分析技术第二讲盆地地层特征一盆地沉积演化阶段划分二三叠系延长组地层特征三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地层特征第三讲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一油藏形成条件二油气分布规律三侏罗系早期古地貌图的编制方法第四讲油藏地质研究方法一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二地层对比与划分三常用图件的编制四地质研究报告的内容及编写方法第五讲沉积相研究方法一勘探阶段区域沉积相研究方法简介二油田开发阶段沉积相研究前言在地理上,鄂尔多斯盆地是指河套以南,长城以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可昭盟地区。

而地质学中的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则广阔,它东起吕梁山,西抵桌子山~贺兰山~六盘山一线,南起秦岭山坡,北达阴山南麓。

包括宁夏东部,甘肃陇东,内蒙古伊可昭盟、巴彦单尔盟南部、阿拉善盟东部,陕北地区,山西河东地区。

面积约37万K㎡。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总面积约25万K㎡。

)黄土高原是盆地主要地貌特征,著名的毛乌素沙漠位于盆地北部,周边山系海拔1500~3800m,平均2500m左右。

盆地内部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00~1800m左右;西北部的银川平原、北部的河套平原、南缘的关中平原,地势相对较低(前二者海拔高度1600m左右,关中平原仅300~600m)。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沿盆地周缘流过。

盆地内部发育有十几条河流,多数集中在中南部,在东南角汇入黄河,属黄河中游水系;像著名的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流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盆地内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初,1907年在地面油苗出露的陕北地区,用日本技术钻了我国大陆第一口油井。

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始于1970年。

到目前,不但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上取得了辉煌成果,而且在地质理论研究、钻采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世界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了成功经验。

第一讲盆地构造特征一、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地质学上讲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周边隆起,中部下陷,内部西低东高,不对称的地史时期的沉积盆地;并非现今的地貌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资源,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点,镇
泾油田的储层结构以及其判别标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主要在安德尔陆上古陆块被断裂复原,分布较集中,主要有20-40m厚,岩性以碳酸盐岩、砂岩浪石灰岩混合层互层及夹层为特点。

其次,长8段储层碳酸盐岩具备良好的物性及化学性特征,容许度较高,能有效地存放石油资源。

此外,砂岩浪石灰岩混合层互层及夹层也能存放大量油藏资源,表层受到水淹、岩桥和大容量交替喷出,碳酸盐岩储层多多受到钙维生素及交替侧向喷出等影响而进行了改造。

那么如何判别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呢?首先,应当保持良好的地质探勘工作,
及时有效地提取油气资源,并确定其储层结晶、构造层段性等;其次,应确定油藏的机理,结合地质特征,判断其有利性及类型;最后,根据综合密度计及致密度计等实测数据,结合储层物性分析,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开采及评价。

总之,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需要依据丰富的地质资料与实测数据,
并结合性能分析、机理研判等完成,以此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开采进行高效的把握,为科学的开发镇泾油田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低渗透气藏动储量评价方法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低渗透气藏动储量评价方法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低渗透气藏动储量评价方法优选王京舰;王一妃;李彦军;汪发文【摘要】动态地质储量是指气藏中能够渗流或是流动的那部分天然气地质储量.开展气藏动储量评价,是气田后期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长庆气田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关井压力恢复速度慢,加之气井排水采气、冬季用气高峰期提产,不能实现整体关井测压等因素,导致利用常规方法评价气井动储量存在地层压力测试点少,气井工作制度不稳定等难点.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应用气藏生产动态资料,在常规压降法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压降法、流动物质平衡方程法、压降速率评价法、产量不稳定法等气井动储量评价方法,并将这几种方法采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在同一平台中实现动储量的计算.应用上述方法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的单井动储量,并进行方法优选,为气井产量及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等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2(034)011【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低渗透气藏;气井;动储量;评价方法【作者】王京舰;王一妃;李彦军;汪发文【作者单位】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2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21;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8储量是一个气田的物质基础,动储量即动态地质储量,指气藏中能够渗流或是流动的那部分天然气的地质储量。

储量计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气井综合评价的重要成果,是气藏开发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发方案编制和调整的依据。

处在不同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气藏,所取得的资料不同,对气藏的认识程度也不相同。

因此,所采用的储量计算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准确的气藏或单井储量计算与分析,关系着对气藏的客观综合评价,关系着气井产量及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这是气田高效、科学开发的基础,是实现气田长期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

210987403_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F_区延9_储层特征及评价

210987403_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F_区延9_储层特征及评价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02·2023年第0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06-0102-03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F区延9储层特征及评价孙现瑶(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F区为靖边油田的重要产油区,而靖边油田F区的延9储层属于低渗透储层,储层特征复杂且储层特征研究并不充分,阻碍了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

结合靖边油田F区延9油层组开发现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X衍射、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内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等储层特征,最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表明F区延9油层组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和微裂隙,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中高渗储层、低渗储层和特低渗储层。

关键词:靖边油田;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储层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06.031储层是赋存油气的载体,也是控制油气富集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储层特征进行研究[1]。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法相近,包括岩石薄片粒度图像、粒度分布参数统计,利用铸体薄片确定岩石类型、结构成熟度等,利用阴极发光研究成因类型,利用X衍射研究矿物类型与含量,利用压汞曲线研究孔隙结构参数[2-4]。

鄂尔多斯盆地所含油气资源的储量相当丰富,其中侏罗系延安组是其重要的含油层系[5-6]。

针对靖边油田F区延9储层的研究比较薄弱且资料有限,暴露出的地质问题愈发明显。

本文以靖边油田F区21口井为研究对象,取延9油层组62个砂岩样品,进行薄片观察、X衍射、电镜扫描和压汞实验测试,并根据实验数据对该区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1区域质概况靖边油田位于靖边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中部,为平缓的西倾单斜,倾角小于1°,坡降为6~8m/km[7]。

低孔低渗油藏油气水层快速评价方法探析

低孔低渗油藏油气水层快速评价方法探析

低孔低渗油藏油气水层快速评价方法探析[摘要]众所周知,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开发低孔低渗油藏正逐渐成为石油地质科技人员的重点攻关项目之一。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评价低孔低渗油藏油气水层的方法,并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镇径油田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地质录井;油藏;油气水层;快速评价我国鄂尔多斯盆地镇径油田属于低孔低渗低压油藏,其具有如下主要油层特征:孔隙度小;渗透率较低;油层富含底水;电阻率普遍较低。

这些不利条件不仅使得测井工作无法进行,而且也让录井存在油气显示定级不准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完井方案确定以及测试选层。

因此,本文对如阐述了如何快速评价低孔低渗油藏油气水层的方法,以期为完井方案和测试选层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一、评价参数的确定该快速评价方法是从储集层含油丰度和物性两方面对储集层进行评价。

储集层物性的优劣在低孔低渗油气藏的油气层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准确评价油气层有必要引入部分相关测井资料,通过分析并从中筛选出如下代表物性的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电阻率。

一般而言,储集层电阻率和物性无关,镇径油田延长组电阻率很大程度上受岩性影响。

尤其是长7段、长8段油组由于储集层砂岩基质中灰质含量高,胶结致密,导致电阻率升高。

在此情次下,电阻率高说明岩性致密、渗透率低,从侧面反映了储集层物性较差。

代表含油丰度的参数有电阻率私含油饱和度,密度和岩石孔隙度息息相关,密度越小孔隙度越大,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

镇径油田油层电阻率普遍较低且受岩性影响较大,储集层电阻率受岩性影响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为更客观地评价储集层的油气特征,引入电阻率增大率来代替绝对电阻率评价油气层(电阻率增大率即为储集层电阻率与盖层电阻率的比值)。

1.1 含油丰度含油丰度GZ是储集层含油饱满程度的综合体现。

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可知,GZ与地质综合评价参数G、电阻率比值和含油饱和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GZ=G+电阻率比值×15+含油饱和度×101.2 储集层物性储集层物性W由钻时比值、孔隙度、渗透率和密度综合归纳得出。

油气成藏评价三要点

油气成藏评价三要点

油气成藏评价三要点刘文均, 林良彪, 钟怡江, 陈安清(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摘要]油气是地壳中性质相对特殊的物质。

长期以来人们用生、储、盖组合作为油气成藏评价的准则,但在生烃层存在的前提下,如何更为有效地评价储、盖条件或成藏圈闭条件呢?根据油气资源的特性,只有在非均一的地层和过渡性或准稳定的构造条件下才有利于形成油气成藏圈闭。

而过渡性的沉积或构造环境以及在多旋回构造形成的叠合盆地中,特别是在叠合盆地中由于多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界面上下,更容易形成非均一的成藏圈闭。

在成藏评价中,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其中,由油气资源特性所决定的成藏圈闭的非均一性特点是主导条件,而过渡性的沉积或构造环境以及在多旋回构造形成的叠合盆地中,特别是在叠合盆地中由于多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界面上下,更容易形成非均一的成藏圈闭,是由主导性所决定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油气成藏评价;非均一条件;过渡带;叠合盆地;不整合面Three main points of evaluati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LIU Wen-jun, LIN Liang-biao, ZHONG Yi-jiang, CHEN An-qing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Abstract: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the materials that have relative special properties in the crust. For a long time, the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 has been used as the criterion of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evaluation. However, under the premise that the hydrocarbon-generating layer exists, how to evaluate reservoir and cap conditions 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rap conditions more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only in the nonuniform strata and under the transitional or quasi-steady tectonic conditions, can the reservoir-forming trap propitiously form. nonuniform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raps can easier form in the transitional sedimentary or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 formed by multicycle structure, especially above or below the unconformity interface formed by multiple tectonic movements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these three are dependent on and influential each other. Among them, the nonuniform characteristics of a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rap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the dominant conditions, and in the transitional sedimentary or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 formed by multicycle structure, especially above or below the unconformity interface formed by multiple tectonic movements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 a nonuniform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rap is easier to form. The latter two points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determined by the leading character.Key words: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nonuniform condition; transitional zone; superimposed basin; unconformity surface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段砂岩储层评价陈蓉1, 田景春1, 王峰1, 冯强汉2, 蒙小灵2(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021)[摘要]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并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盒8储层储集性能。

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致密低阻气层成因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致密低阻气层成因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致密低阻气层成因研究郭冀宁;韩艺;陈烈;王旭;安东【期刊名称】《中国锰业》【年(卷),期】2017(035)001【摘要】低电阻率油气层(简称低阻油气层)在国内外分布十分广泛,低阻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然而对于低阻油气层成因的确定是其识别与评价的基础.针对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致密气层的低阻成因,基于铸体薄片实验资料确定导电矿物的含量,基于X衍射实验资料确定粘土矿物的类型与含量,基于岩石电阻率实验与半渗透隔板实验资料确定储层的含水量,排除了导电矿物、粘土附加导电与高不动水作用是导致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致密气层出现低阻气层的主要原因;基于双相流体的孔隙介质的渗流力学理论结合阿尔奇模型对储层感应测井响应值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测井实测值与模拟值,确定了钻井液的侵入为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致密气层出现低阻气层的主要原因,为实现研究区块或其他区块低阻气层识别与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总页数】4页(P19-22)【作者】郭冀宁;韩艺;陈烈;王旭;安东【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青海事业部,青海冷湖816300;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青海事业部,青海冷湖81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印尼B区块低阻油气层成因研究 [J], 刘双莲;李浩2.自然电位测井在低阻油气层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三叠系低阻油气层为例 [J], 赵军;王淼;闫爽;李华纬3.新疆塔北三叠系低阻油气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J], 潘和平;王家映;樊政军;马勇4.鄂尔多斯盆地马五41低阻气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研究 [J], 朱保定;屈亚龙;陈阵;赵太平;李卫兵;5.低阻气层测井识别和评价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为例 [J], 赵永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方法研究

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方法研究

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方法研究
惠卓雄;王小鄂;王俊芳
【期刊名称】《录井工程》
【年(卷),期】2004(015)004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评价低阻油气层等特殊储集层,已成为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

该文针对低阻油气层的特征,探讨了低阻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尝试性地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应用地质录井、气测、地化参数、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的方法。

用实例说明了综合解释评价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等疑难油气层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5页(P26-29,46)
【作者】惠卓雄;王小鄂;王俊芳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5
【相关文献】
1.北大港油田低阻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J], 孙超囡
2.SQ油田低阻油气层测井综合解释及评价 [J], 徐守余
3.南海西部油田低阻油气层成因及评价方法研究 [J], 罗智;杨玉卿;刘建新;李国军;曾学志
4.双台子油田低阻油气层判别方法研究 [J], 张鑫
5.基于有效介质HB电阻率模型的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J], 梁宇;黄布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后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后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后评价黄耀琴;郑千军;赵卫【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为例,对钻井工程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后评价分析.概述了长北气田钻井工程项目,对长北气田钻井工程方案设计和钻井工程实施效果两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项目后评价;通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预测结论等与项目的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对比了符合程度,进行了原因分析.评价认为,长北气田井的设计合理可行,方案设计思路正确,对钻井施工中暴露出来的技术风险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地质复杂情况和技术难点有一定认识;通过井身剖面优化、钻头优选、钻具组合优化、钻井液体系优化等技术,对钻井工程设计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钻井技术经济指标较高,工程质量能满足长北气田开发需要.%The detailed post-evaluation in drilling projects was conducted using Changbei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drilling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rilling implementation were post evalua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the project pre-feasibility study and prediction were compared with actual results. The degree of agreement was compared and the reas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Changbei Gas Field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the design conception and thought are correct; technical risks in drilling is exposed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predictability;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geology complexity an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s obtained. Through optimization of well prof ile, drillingbit,bottom hole assembly and drilling fluids, drilling design was improvedsignificantly.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 has been improved, andthe drilling quality can meet the needs of Changbei Gas Field development.【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1(039)005【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钻井工程;项目后评价;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作者】黄耀琴;郑千军;赵卫【作者单位】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总公司,陕西西安710021;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2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建设目的、决策过程、建设实施过程、最终效益和影响以及项目持续性等项目周期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层录井快速评价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层录井快速评价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油层录井快速评价方法
蒋融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7(024)004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有低渗油气藏,低孔的特点,同时都有低阻,低压的伴随出现;深入油气田勘探开发,地质专家也提高了对探区水平和采储量困难的意识,石油地质工作者对开发低孔低渗油气藏的成效作为重点研究的课题;分析低孔低渗油气藏的参数,并把各项录井数据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参考分析出地质的总体评价参数,试采原油的产能与统计的数字相吻合,产生了低孔低渗油气藏半定量的快速评价法;在引入测井的有关参变量,经过对测录井的全面讨论分析,建立起测录井的评价标准和图板,整理出一套现场半定量的快速评价方法.
【总页数】1页(P197)
【作者】蒋融
【作者单位】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分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冀东油田油层水淹程度录井评价方法研究
2.大庆油田源212区块扶、杨油层录井评价方法研究
3.肇源-裕民地区扶余油层组录井显示特征及解释评价方法
4.镇北地区录井特征及特殊油层解释评价方法
5.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水层录井评价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 而 言 , 规含 油层 电阻率 高于 含水层 , 常 在泥
率 小 于 2的油 气层 ¨ . 断 一个 储 层 是 否 为 油 气 。 判
层 的重要 依据 之一 是测井 电阻率 , 因此 , 不论 油层 电 阻率 绝对 值较低 还 是较 高 , 只要其 电 阻增大 率较 低 , 都会 给油 层 的识 别 带来 极 大 的 困难 . 阻 油 层 与 常 低 规油层 特 征不 同 , 目前 常 规 的 测井 技 术 还 不 能 有 效 地揭示 这 类 油 气层 . 阻 油 层 由 于受 岩 性 、 低 物
n ・n 八 侧 向 电阻率 8 9 ・ 该 层 试油 结 果 为 I, . 1Q m,
只 出油 不 出水 , 日产 油 3 . , 层 并 非传 统 “ 15t油 油层
低 侵 ” 反 而是高 侵 . , 油层 组 下 部含 水层 深 感 应 电阻 率 3 1 ・ R/ < . , 油层 为典型 的低 阻油 .2Q m, R, 2 0 该 气层( 2 . 图 )
1 研 究 区 概 况
1 1 地 质概 况 .
工 区位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西 缘 逆 冲 断 陷 带 北 部 ( 1, 图 ) 主要 含 油层 为长 2油层 . 区具有 岩性 圈 闭 油
性 、 油性 、 含 水性 、 人 性 、 湿 性 等诸 多 内 、 因 素 侵 润 外
的影 响 , 电阻增 大 系数 明显低 于 高阻油层 , 时甚 其 有
开展 四性关 系 研究 , 常 规测 井方 法与测 井新 技术 、 将 测井 评价新 思路 相结 合 , 合 分析 , 综 精细 评价 . F F区主要 分 布在 J Y地 区东部 , 主要 为 中低 孑 、 L 低渗 型储层 , 油饱 和度偏 低 , 测井 响应 中来 自油 含 使
气 的影 响 因子小 , 大 降低 了 电性 资 料 对 油气 的揭 大
摘 要 : 了解 决鄂 尔 多斯 盆地 北部 F 为 F区低 阻 油 气层 测 井 评 价 问题 , 对研 究 区进 行 了地 质 分析 、 低
阻油气层 测井 曲线特 征 分析. 岩 心分析 的基 础 上进行 了工 区低 阻油层 成 因机 理研 究 ; 在 最后 针对研
究 区低 阻储 层识 别 的难点提 出技 术 对策 , 立 了该 区低 阻油层判 识标 准 , 出 了多种低 阻 油层 测 井 建 提
示 能力 , 用通 常经 验建 立 的延长 组 、 安组 油水 层测 延
图 1 研 究 区所 在 位 置 示 意 图
收稿 日期 : 0 00 —7 2 1 -31 基 金 项 目 :陕西 省工 业 攻 关计 划 基 金项 目( 号 :0 9 1 编 2 0 K 0—1 ) 5
作者简 介:杨玉祥( 90 ) 男 , 士研 究生 , 16 一 , 博 主要从事低渗透油 田开 发管 理和油 田开发大学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特征 , 闭合 面积小 , 闭合 度小 , 储层 发育 , 油气 分布 广 泛. 2油 藏 中深 19 0H, 体 顶部 构造 呈 东 高西 长 7 I砂 低 的特 征 , 东部构造 最 高 为 一3 0 m, 部 构 造 最低 2 西
至等 于水层 , 因此 测井解 释时也 容易 与水层 混 淆 , 造 成勘探 过程 中漏 掉 油层 或 错 判 为水 层 和 干层 . 低 阻油层 测井 识别 与评 价一 直是 测井 分析 家和 油气
田地质 工作者 的关 注 焦 点 . 好 低 阻 油层 识 别 评 价 做
的关 键是 抓住 低阻 油 层 的微 观成 因机 理 , 对 性 地 针
识 别 的辅助 方 法. 究表 明 , 区低 阻油 层 的主要 成 因是 目的层 孔 隙结 构 复 杂及储 层 微 孔 率 高 、 研 本 地
层 水矿 化度 高、 土膜 改善 了合 油地层 的导 电路径 等. 用岩 心 物理 实验 和试 油刻度 与 测 井解释 相 黏 采 结合 的方 法 , 以有效 提 高低 阻油层 的判 识精 度. 可 关 键词 : 尔多斯 盆地 ; 阻油层 ; 因机 理 ; 识 方 法 鄂 低 成 判 中图分 类号 :E 2 . T l2 2 文献标 识 码 : A
S p.2 0 e 01
V l 2 . o _ 5 No 5
文章 编号 :6 30 4 2 1 ) 50 0 -5 17 -6 X( 0 0 0 -0 1 0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北 部 F 区低 阻油 气 层 评 价 方 法 F
杨 玉 祥
( 国石 油 大 学 石 油 工 程 学 院 , 京 12 4 ) 中 北 0 29
低 阻油气 层指 在 同一油 水系统 内油气层 与邻 近
纯 水层 的 电阻 率 之 比小 于 2 即油 气层 的 电 阻增 大 ,
井 解 释标 准与试 油 结 果存 在 明显 差 异 , 接 导 致 了 直
低 阻 油层 不 同程 度 地 漏 失. 此 , 文 将 对 F 因 本 F区低
阻油层 成 因机理 、 识方 法关 键技 术进行 研 究. 判
21 0 0年 9月
第 2 第 5期 5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un l f i n S io nv r t ( a r c n eE io ) o r a o hy uU ies y N t a S i c d i X a i u l e tn
达 一 4 , 3 0I 相对 构造 幅度 为 2 n 0m. 1 2 长 2储层 测 井 曲线 特征 .

识别
。 本 区 长 2油 层 的测 井 曲线 特 征 并 非 如 .
此 , 现 复 杂含 油 层 特 征 . F 35井 为例 , 长 2 呈 以 F- 其 储 层深 感应 电阻 率 6 3 ・ 中感 应 电阻率 6 3 . 8Q m,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