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徽派建筑为例浅议乡土建筑与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徽派建筑为例浅议乡土建筑与气候
乡土建筑是民间自发设计建造的传统风土建筑,它代表了世世代代的本土居民对自然亲近而敬畏的态度,蕴含着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经验,沉淀了丰厚的本土文化和乡土精神。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化中,在一代代居民的生活里和一代代建造者的手中,本土的建筑逐步被人们优化结构,改善材料,融入具有乡土特色的审美,甚至寄托信仰,从最初的庇护所发展成为能够合理有效应对环境,具有明确地域性的成熟的乡土建筑,并成为地域性文化的代言者。
在众多影响建筑形态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气候。在原始时期,当人们开始建造“遮风雨,避寒暑”的庇护所时,气候就成为了决定建筑材料、形式、结构等一系列要素的重要依据。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形成适宜的微气候,是建筑最原始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建筑针对气候而生。从古至今,人们拥有了改造地形、水文、植被的能力,但却没有能力改变气候。在建造没有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没有十分有效的人工照明的传统乡土建筑时,气候便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
由于气候的时空特征,即长时间尺度统计的稳定性和地理空间变化的地域性,与乡土建筑世代传承和具有明确地域性的特点相吻合,因而可以说气候的时空特征与乡土建筑稳定而独特的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乡土建筑的形态受到各方面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最稳定的因素就是气候。无论是雨量、阳光、温度和湿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都不会变化,或是只有微小的改变。因此乡土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滚雪球式的经验积累,不断根据先前传承的建筑形式进行优化,找到最适宜的形式,有足够的时间一步步成熟。也正是因为这种稳定性,乡土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会有较大的形式上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生长的系统。
由于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洋流等因素影响,气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温度、光照、降雨量等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相互组合,形成千百种不同的气候特征。不同地区的乡土建筑在适应不同特点的气候时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结构、布局和细部。
下面以徽派建筑为例,从温度、光照、降雨量三个方面浅议气候的时空特征对乡土建筑形态的影响。
一、温度
徽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平均日温在10℃以上的为236天,暖季长且无严寒。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徽派建筑主要以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为目的进行建造。堂屋、厨房等建筑基本都为开敞形式,利于通风。房屋进深大,并有高耸的外墙,使得室内空间和院落常年处在阴凉中。再加上院落和天井使得室内外空间相连,利于空气对流。而屋顶的灰色青瓦在冬天可以吸收阳光的热量,并辐射到房间内部以保温。
天井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空间元素,也是最好的空间组织结构。天气炎热时,走进徽派建筑内部却能感觉到特别的凉爽,那是因为天井具有“拔风效应”,即和天井相连的热空气随温度升高而上升,从而离开天井的空间,同时地面冷空气因密度大而下沉。天井与院落结合使得南北向的空气流动,促进了自然通风。
与徽派建筑的天井空间相似的是北京四合院的院落空间。一些学者认为,徽派建筑的四合院形制是南迁的北方人因习惯或怀念故土而带入徽州地区,由于人数众多而成为风俗。但二者因为气候的地域性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北京气候相对寒冷,冬天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保温,因而院落较宽敞,院墙较矮,使得院落和室内能够获得尽量多的阳光。
二、光照
徽州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阳光的入射角有一定范围。早上入射角较倾斜,而正午时分接近垂直。由于徽派建筑一般由高墙围绕,且院落较深,因此厅堂前后的天井便成为了重要的采光方式。天井使得入射角较小的光线能够进入院落,经过白色墙壁的反射进入屋内,达到柔和而有效的照明效果。而天井下的院落空间更是给家人提供了一个明亮宽敞的场所用于聊天、晒太阳、晒衣服等室外活动。
同样具有天井的是永定客家土楼。不同的是,客家土楼的天井面积庞大。因为永定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日照时间相对较短,采光非常重要。由于面积庞大,中午时太阳可以照到天井内的每一个角落,使楼内光照充足。
三、降雨量
年降雨量在1536.2毫米,全年降水天数154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为了具有最好的排水效果,徽派建筑一般采用双坡屋顶或局部单坡屋顶的结构形式,且出檐较深,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屋顶一般用粘土烧制的小青瓦铺盖,保护内部的木结构。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白墙黑瓦,如果落在屋檐上的雨水顺墙流下,长此以往会在白色的墙面留下痕迹。徽派建筑墙上设置的瓦檐便是为了将瓦上的雨水引导到离墙面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再落下,以保护墙面。
天井四围的建筑均设置坡屋面,有的家庭结合天井空间挖掘水井,雨季来临时,天井便成为收集雨水的区域。而雨水通过天井四围的水沟流入地下,也使雨季时的排水较为方便。
可以与之相比的是河南陕县的地坑院。这是一种在平坦的土地上下挖成地坑,再在地坑的四壁上挖窑洞的建筑类型。由于豫西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俗称“十年九旱”,降雨量少,几乎没有大暴雨。即使遇到洪涝,雨水也可以沿着平塬三面的沟壑排出,不会殃及天井院落,因此这种建筑形式才得以实现。
气候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和空间上的地域性影响了乡土建筑,乡土建筑长久传承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形式又反应了气候。乡土建筑一方面与大气候相互融合,一方面在内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微型的气候。利用与改造,正是乡土建筑应对气候的策略的精髓所在,也是所谓“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