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划分训练理论入门复习过程
高三复习期间如何有效分配每周时间计划
高三复习期间如何有效分配每周时间计划在高三这个决定着未来的重要时刻里,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制定一个合理的每周时间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三复习期间的每周时间分配计划,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习压力。
一. 周一:复习基础知识周一是每周的开始,这一天可以用来温习并巩固基础知识。
首先,可以花一些时间复习上周所学的知识点,回顾一下重点、难点,以保持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然后,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此外,也可以预习本周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提前了解相关概念和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 周二至周四:重点攻克各科目从周二到周四,可以将重点放在攻克各科目上。
每天选择一到两个科目进行深入学习。
在这一时间段内,可以通过复习笔记、教材、习题集等资源,系统地回顾和学习课内的重点知识。
同时,需要注重理解和记忆,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等方法辅助记忆。
此外,针对每个科目的重点难点,可以与同学们相互讨论,互相帮助理解。
三. 周五:做模拟试卷周五是整个复习周期的最后一天,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安排模拟考试或者给出一份试卷。
这一天可以利用来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备考情况。
完成模拟试卷后,可以认真阅读试卷答案,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
同时,可以总结试卷中出现的易错点和不足,为下一周的复习做好调整和准备。
四. 周末:综合复习和放松周末是个休息和调整的时机,这时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复习。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到两个重点科目进行复习。
可以采用整理笔记、做习题、解析错题等方式,温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点。
此外,周末也是放松和调整身心的时候。
可以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外出活动或者与朋友聚会,保持身心的舒畅。
五. 每天晚上:复习总结和放松每天晚上,可以安排一些时间进行当天学习内容的复习总结。
可以总结当天学到的重点知识,回顾学习笔记,并做好总结性的归纳,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同时,也需要放松自己,可以进行一些休闲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或看电影等,以缓解学习的压力。
周期划分训练理论入门复习过程
周期划分训练理论入门马克·R·格鲁苏博士(美)一、前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在为众多的活动制订计划,并且发现通过制订专门的计划能够使这些活动进行得更加满意和顺利。
例如,在假日驾车旅行走亲访友需要查看交通图决定最佳路线、绕过正在建设或可能耽搁行程的路段、选择最佳停靠站(过夜旅馆、餐馆等),以及决定旅行路程和时间等。
其它常见的计划例子包括教师制订的日常授课计划和单元计划、公司制订的商务计划,以及学生为满足他们专业学习和研究需要所选择课程的学习计划。
上述的情况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了解或能够确定中间环节、达到最终目标的方式不只一个,以及人在执行计划过程中需要监控、并且能够调整许多细节。
在人们进行运动训练的努力过程中,精心计划的价值和效能已经得到广泛地认识。
当一个运动员或运动队在为全年最重要的比赛取得最佳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计划的用途和必要性就愈加明确了。
为比赛成功制订出一个计划,要比靠运气取得最佳成绩,或在最重要的比赛前或后达到最佳成绩,具有更加理想的结果。
认识到拥有一个训练计划极其重要,就必须在训练过程开始前制订计划。
对于计划训练过程的需要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直至今日在许多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田径运动各个年龄组,从青少年到奥运选手和职业运动员中,这种情况仍然存在着。
训练周期划分,是在田径运动中以取得最佳培养效果和成绩能力为目标,所进行计划过程的专门理论。
这种理论起源于苏联,由L.P.马特维也夫最早提出(1965)。
从那时以后,许多文章和书籍都对制订训练计划的价值,以及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博姆帕(1983, 1987, 1988, 1990, 1994),弗里曼(1990),奥佐林(1971)和海尔(1981, 1982)。
最近,沃霍尔尚斯基发表了一些对训练周期划分理论的批评文章(1999, 2002),而弗里曼也提出了支持训练周期划分理论的观点作为回应(1999, 2002)。
周期训练理论(可打印修改)
周期训练理论概念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并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各个时期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即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产生1 阶段性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与确立自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后,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开始朝着日趋激烈的方向发展。
运动员必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1913年,莫尔菲首先提出了延长赛前训练时间的主张,强调了比赛前应有8-10周的训练时间。
1916-1917年,芬兰学者布·阿·科托夫在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训练过程不间断性和阶段性”的思想。
他在强调莫尔菲提出“延长赛前训练”思想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运动训练的“分期化”和“分阶段化”思想。
科托夫进一步认为,赛前训练应达到14-16周时间,并认为对这更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过程,需要进行“分期”训练。
至此,按时期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并分期进行训练的思想得以确立。
2 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芬兰学者拉乌尔·毕卡拉提出全年不间断的训练并按季节分阶段进行训练的思想。
他认为,全年训练可以分为预备训练、春季训练、夏季训练和秋冬季训练四个阶段。
然而,毕卡拉的全年分期中,在长达3-4个月的秋冬季训练阶段,却是一种“冬眠式”训练,在其中最寒冷的4-6周时间是完全停止训练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全年训练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毕卡拉虽然提出了全年不间断地分期训练的思想,但实际上,这种训练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制约。
全年训练周期划分
技术50%,发球、一传、防守、扣球
战术20%,双人配合进攻、一攻再攻
第三阶段,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强化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巩固各基本动作,总结前一阶段中训练与比赛的得失。身体素质训练逐渐加量。训练时间140时
身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30%,上下肢、腹背肌、核心力量、跑跳
技术50%,发球、一传、打防、拦网、扣球
战术20%,单双人配合、防守反击
第一阶段,主要内容为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结合短距离冲刺和跳跃练习,强化技术动作标准化。训练时间180时。
身体素质占40%,杠铃下蹲、挺举、头后举、腹背肌
专项技术40%,传垫球、打防、扣球
战术20%,双人进攻配合
第二阶段,主要内容为规范防守动作,加强防守的主观能动性,使队员在防守时形成条件反射,主动找球防守。进攻要求能主动变化线路。训练时间240时。
训练时间180身体素质占40杠铃下蹲挺举头后举腹背肌专项技术40传垫球打防扣球战术20双人进攻配合第二阶段主要内容为规范防守动作加强防守的主观能动性使队员在防守时形成条件反射主动找球防守
四、全年训练周期、阶段的划分和训练内容的安排
内容:各训练周期、阶段的起止日期,主要任务,训练时数,内容比例和基本手段。可以采用表格式,也可以按周期、阶段进行分段文字叙述。
学习方法:分阶段复习法
学习方法:分阶段复习法分阶段复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复习知识,并夯实学习成果。
下面是关于分阶段复习法的详细回答。
制定复习计划: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可以根据学科的内容和考试的时间安排,将复习内容分配到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的时间可以根据复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来确定。
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
阶段一:复习基础知识。
在第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可以回顾教材、课堂笔记和参考书籍等资料,将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可以通过阅读、做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复习。
重点是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建立扎实的基础。
阶段二:拓展与深化。
在第二个阶段,我们需要拓展和深化知识。
可以进一步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学术论文等资料,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可以通过解题、练习、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是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阶段三:整合与应用。
在第三个阶段,我们需要整合和应用知识。
可以通过做综合性的题目、解决实际问题、参与项目等方式,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
重点是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阶段四:强化与巩固。
在最后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强化和巩固知识。
可以通过做模拟试题、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复习笔记、思维导图、口述等方式进行复习和总结。
重点是巩固记忆,发现和解决问题,为考试做最后的准备。
反复回顾与总结:在每个阶段的结束,我们需要进行反复回顾和总结。
可以定期回顾已学习的知识点,巩固记忆,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也可以定期总结复习的效果和方法,调整和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寻求帮助与交流: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和进行交流。
可以向老师、同学、家长等请教问题,寻求解答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参加学习小组、讨论班等学习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学习和进步。
2014考研数学四阶段时间规划复习法 2013
2014考研数学四阶段时间规划复习法数学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有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打牢知识基础,构建起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追求技巧以及方法,就像一座高楼大厦必定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因此建议同学们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安排在第一阶段,并且给予足够重视。
同时,还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才能迅速的更有效的掌握知识。
基于这个原则张老师制定了一份详尽的数学学习计划,帮助同学们能够迅速的巩固基础知识,加快数学学习的步伐,为今后数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生考试过程中先人一步,胜人一筹。
一、学习阶梯划分:1.一阶基础全面复习(3月~6月)2.二阶强化熟悉题型(7月~10月)3.三阶模考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4.四阶点睛保持状态(12月16日~考试前)二、参考书目:必备参考资料:数学考试大纲《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用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
《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
《线性代数》清华版:适合基础比较的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
历年真题.三、复习规划1、一阶基础,全面复习(3月~6月)学习目标:根据去年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
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
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
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
高三政治周循环学习方法
高三政治周循环学习方法学习政治重要的是要做好复习,那么关于〔高三政治〕周循环〔学习〔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周循环学习方法,期望大家宠爱!高三政治周循环学习方法一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学习打算〕。
依据自己总的学习进度,制定一周的目标。
依据目标计算周一到周六的学习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需完成的学习打算。
2、其次步:周一至周六按打算学习。
依据打算学习量做好每日〔时间管理〕,每日结束前确认一下打算完成度,记录学习日志;3、第三步:周日彻底完成学习打算。
把本周的学习完成状况〔总结〕一下。
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彻底解决。
一周打算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打算。
留意事项:1、不要做过度的打算,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爱好;2、要空着周日。
因特殊状况而没有完成的打算周日弥补,并休息。
3、当日未完成的打算不要拖到其次日,要果敢地跳过去。
待周日再完成。
拖到其次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乏。
关注时事政治把握时事有很多〔渠道〕,可以听新闻,看报纸或者听老师的讲解。
高三总复习阶段对政治来说是很关键的,即使你以前有什么把握得不够好的学问也可在这段时间补上。
这时尤其要留意关注时事。
可以买一本讲解时事的书,把原理先列在一个本子上,再把可以用该原理分析的时事内容,写在原理下面,复习的时候再看一下,效果很好。
到高考前则主要是看一些各地的模拟试卷,看它们对当前的〔热点〕有哪些提问方式,该如何分析,如何表述。
最终阶段做的政治问答题要准时地整理起来,依据时事内容归好类,同一个问题有几种思考角度,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要把政治学活,懂得活学活用。
高三政治的学习方法二一、把握高三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一〕预习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
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留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觉问题、D.持之以恒。
〔二〕认真上课,主动思考即认真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主动参与(主动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
6.2.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知识点
6.2.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一、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往复而表现出来的。
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
即:准备期、竞赛期、恢复期。
称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的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
二、年度训练过程所包含的大周期数,是反映年度训练过程结构特征的主要内容。
通常有单周期(包括单周期双高峰)、双周期和多周期等类型。
1、单周期: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单周期。
采用全年单周期安排的运动项目不多,但需要长达4-6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的项目或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只能在集中的几个月内参加比赛的项目采用单周期安排的较多。
2、双周期: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它包含两个准备期,两个比赛期和两个过渡期。
(图)准备期2-3个月,竞赛期1.5-2个月,恢复期半个月-1个月,总计大约5-7个月时间完成一个周期的训练过程,一年可安排两个大周期。
在现代竞技训练中,双周期安排仍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
许多项目的运动员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使总体竞技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发生明显改变,并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一系列的比赛,把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去,逐步从心理、生理,从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在系列比赛中表现出来。
3、多周期:按三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称为多周期。
实施多周期安排的基本条件是运动员能在3-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充分的表现出来,把提高了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图)三、在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上,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选择单周期的训练计划模式较为合适。
处于竞技提高阶段的运动员,选择双周期的训练计划模式较为合适。
考研培训中的复习进度如何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复习进度
考研培训中的复习进度如何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复习进度在考研培训过程中,复习进度的合理安排对于学生的备考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复习进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并确保备考过程中的压力得到适度的释放。
本文将针对考研培训中的复习进度如何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复习进度进行探讨。
一、复习进度的划分在制定复习进度计划时,首先需要将整个备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一般而言,可以将备考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强化训练阶段和冲刺备考阶段。
1. 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各科目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和巩固,重点在于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逻辑。
在这个阶段,可以按照科目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 强化训练阶段:在基础复习阶段结束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这个阶段需要针对各科目进行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的学习,并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和模拟考试,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冲刺备考阶段:这个阶段是备考的最后一段时间,主要目标是进行全科综合复习和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学生可以提前感受考试的紧张氛围和时间控制,进一步熟悉考试规则和答题技巧,提高备考的效果。
二、每个阶段的复习进度安排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目标,可以制定相应的复习进度安排。
1. 基础复习阶段:由于基础复习阶段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可以将每门课程划分为不同的章节或模块,然后按照每天或每周的学习时间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来合理分配每个章节的学习进度。
同时,要注意将复习与做题相结合,确保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强化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将每门课程的题目进行分类和整理,选择一些经典的题目进行重点训练。
可以每天或每周选择一些题目进行解答,并及时查漏补缺。
同时,也要注意时刻关注最新的考试动态和题型变化,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3. 冲刺备考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以模拟考试为主要复习方式。
重点之复习周期如何合理安排复习周期
重点之复习周期如何合理安排复习周期在学习的过程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周期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复习周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发生。
那么,如何合理地安排复习周期呢?一、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在制定复习周期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
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知识点对复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有些知识点需要反复记忆,有些知识点需要多做题来强化。
所以,在开始复习之前,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确定每个科目或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和掌握难度。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在安排复习时间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分配。
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复习周期,比如为了备考一个考试,可以将复习周期设为三个月。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将这个总的时间分配到每个学科上,要根据重难点的多少和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决定每个学科的复习时间。
在具体的学科复习时间上,可以采用短期集中、长期渗透的方式。
即在每天的学习时间里,同一科目可以集中一段时间来学习,比如连续学习1-2个小时;然后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继续学习。
这样可以避免长时间的学习疲劳,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在制定复习周期时,还需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内容和重点内容。
基础内容是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是指重要而又难以掌握的知识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确保将基础内容牢固掌握,然后再去攻克重点内容。
可以在复习周期的前半段将重点放在基础内容上,后半段再集中攻克重点知识点。
四、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制定复习周期之后,还需要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学习计划是指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包括学习科目、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等;学习目标是指期望达到的学习效果,可以是掌握某个知识点或者完成某个练习题等。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并且提高学习效果。
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也很重要。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恢复精力。
复习 最佳学习法周循环学习法
复习最佳学习法周循环学习法(一)周循环学习法:是把一周学习量提前做计划,并循环反复的学习方法。
制定周一到周六的学习计划,每天完成,万一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补充学习,以便于系统管理学习进度。
(二)为什么周循环学习方法很重要?有了目标就能更有针对性,计划落实也会更好。
高考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根据精华教育考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周单位的学习计划比每日计划或每月计划更有效果。
所以制定每周计划,不断循环的过程很重要。
(三)周循环学习法如何实践?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总的学习进度,制定一周的目标。
根据目标计算周一到周六的学习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计划学习。
根据计划学习量做好每日时间管理,每日结束前确认一下计划完成度,记录学习日志; 3、第三步:周日彻底完成学习计划。
把本周的学习完成情况总结一下。
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彻底解决。
一周计划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计划。
(四)注意事项: 1、不要做过度的计划,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要空着周日。
因特殊情况而没有完成的计划周日弥补,并休息。
3、当日未完成的计划不要拖到第二日,要果敢地跳过去。
待周日再完成。
拖到第二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惫。
口号1、今天多付出一分辛劳,明天定收获一份成功。
2、基础知识要扎实,重点知识要夯实,难点知识要务实。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到底,追求不懈;优异成绩,足可期待。
4、争分夺秒,迎接统考; 你追我赶,共同提高。
5、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考试方法在考试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先用大约一小时的时间做试题,再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解决难题,最后还剩十分钟的时间,在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疑漏的地方,再思考思考,遇到难题,要冷静的思考,若想不出来,就先放一放,先做别的,等到除了不会做的题,其余的都做好以后,再去思考原先没想出来的。
高三复习期间如何有效分配每周时间计划与评估
高三复习期间如何有效分配每周时间计划与评估在高三复习期间,时间的分配和合理的计划对于学生的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分配每周的时间计划与评估,以帮助高三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和取得优异成绩。
一、确定目标与需求分析在制定每周时间计划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
根据自己的考试时间表和重点科目,确定每周需要投入的学习时间和重点科目的分配比例。
二、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1. 制定每周总体时间计划将一周的时间分成不同的学习阶段,如周一至周三为知识复习,周四和周五为强化训练,周六和周日为提升水平。
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
2. 制定每日具体安排每天早上制定当天的学习计划,可以按科目或任务进行划分。
将重要且难度较大的科目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如早晨或下午。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疲劳导致效率下降。
3. 制定重点科目复习安排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和自身掌握情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可以将每周固定的一天或数个小时用于重点科目的集中复习,以提高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 留出时间进行错题和弱点的重点训练每周挑选一定时间进行错题和弱点的针对性训练,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并加以强化。
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合理评估时间计划1. 每周总结与反思在每周结束时进行总结,回顾一周的学习计划是否完成,自己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分析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2. 安排自我评估和模拟考试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自我评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考试或习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3. 寻求师长和同学的意见与师长和同学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他们可能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自己更好地制定时间计划和提高复习效果。
四、应对常见问题1. 良好的时间管理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奶茶间、等车的时候进行小复习或背单词,提高学习效率。
2. 合理分配学习与休息时间科学的休息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艾宾浩斯记忆法
背词法的理论基础复习的原则(这里主要讲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时间间隔20分钟1小时8小时1天2天6天31天重学节省涌读时间百分数58.2 44.2 35.8 33.7 27.8 25.4 21.1复习点的确定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个小时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X畴。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 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 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 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 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以上的8个周期被应用于笔者的背词法,作为一个大的背词的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单词的效率。
第二章背词法杨鹏是以老于的书为例的。
以第一个LIST为例。
步骤一、LIST的第一页,共有9个单词,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背一遍。
骤二、此五分钟的记忆周期已到,请不要看第二页,立即迅速的复习一遍第一页的单词。
复习的标准是“试图回忆该单词的意思”步骤三、2、3页和4、5页的内容每一页都要重复刚才的步骤二。
即每背完一页的单词,都要再复习一遍。
步骤四、等背到7、8时仍然重复步骤二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在背完该页的单词之后,请不要背9页的单词,而是重复步骤五的内容。
步骤五、由于距离背第一个单词的时间已经有了30分钟,所以立即回到第一页,迅速的把1-8的内容复习一遍。
步骤六、对于剩下的半个LIST,仍然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重复步骤五,整个LIST 共用一个小时的时间。
杨鹏建议G友选择早晨的时间来背新的单词。
到了晚上也就是在背过单词的12个小时以后,到了记忆的第三个记忆周期一定要复习今天新背过的单词。
1 2 5 15 30 60当天的单词在上述的天重复一遍!( Beta 3 Extra)●课文原文是PDF文件,请去以下网址下载Adobe Acrobat Reader V6.01 ,安装后就可阅读/soft/3076.html●运用《哀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哀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一位外国专家发现的,他发现人的遗忘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遗忘速度逐渐减慢,按照这条曲线来背诵新概念,就要求复习的间隔逐渐延长,如今天背完一课,第一天复习一次,第二天复习一次,第四天复习一次,第七天复习一次,背诵加上复习共需四十三天,具体如下:第一天:1课第二天:1,2课第三天:2,3课第四天:1,3,4课第五天:2,4,5课第六天:3,5,6课第七天:1,4,6,7课第八天:2,5,7,8课第九天:3,6,8,9课第十天:4,7,9,10课第十一天:5,8,10,11课第十二天:6,9,11,12课第十三天:7,10,12,13课第十四天:1,8,11,13,14课第十五天:2,9,12,14,15课第十六天:3,10,13,15,16课第十七天:4,11,14,16,17课第十八天:5,12,15,17,18课第十九天:6,13,16,18,19课第二十天:7,14,17,19,20课第二十一天:8,15,18,20,21课第二十二天:9,16,19,21,22课第二十三天:10,17,20,22,23课第二十四天:11,18,21,23,24课第二十五天:12,19,22,24,25课第二十六天:13,20,23,25,26课第二十七天:14,21,24,26,27课第二十八天:15,22,25,27,28课第二十九天:16,23,26,28,29课第三十天:17,24,27,29,30课第三十一天:18,25,28,30课第三十二天:19,26,29课第三十三天:20,27,30课第三十四天:21,28课第三十五天:22,29课第三十六天:23,30课第三十七天:24课第三十八天:25课第三十九天:26课第四十天:27课第四十一天:28课第四十二天:29课第四十三天:30课备注:第一天就从2月3日起,直到3月17日止,刚好被完一遍。
利用复习计划的阶段性和阶梯性以分阶段复习
利用复习计划的阶段性和阶梯性以分阶段复习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复习计划则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利用复习计划的阶段性和阶梯性,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分阶段复习。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定阶段性和阶梯性的复习计划,以及其重要性和技巧。
一. 为什么需要阶段性和阶梯性的复习计划复习是巩固和回顾已学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然而,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很容易陷入无效的重复和盲目的记忆。
因此,制定一个阶段性和阶梯性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阶段性的复习计划可以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复习一部分内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阶梯性的复习计划则是在每个阶段中逐步增加难度和深度,使复习更具挑战性和层次感。
二. 制定阶段性和阶梯性复习计划的步骤1. 确定复习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习时间周期,比如一个学期、一个月或者一个周。
2. 分阶段划分内容:将复习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复习一部分内容。
可以根据学科性质、重要程度或者知识难度来划分。
3. 设定阶段时间:为每个阶段设定一个合理的复习时间,根据复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个人时间安排来合理分配。
4. 制定阶梯式计划:在每个阶段中,逐步增加难度和深度。
可以通过增加题目难度、解答思考题、做实践性练习等方式来实现。
5. 制定具体复习方法:根据个人情况和学科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比如整理笔记、做题、讨论等。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高效学习。
6. 设定评估标准:为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可以是通过模拟考试成绩、作业成绩或者自测成绩来评估复习效果。
7. 调整和更新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复习计划。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理解情况或者老师的指导来进行调整。
三. 制定复习计划的技巧1. 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需求,合理分配每个阶段的复习时间,并留出合理的休息时间。
2. 系统整理复习资料:将复习资料整理成系统的笔记或者提纲,有助于理清思路、加深记忆和记忆的连贯性。
复习计划周期
复习计划周期为了更好地复习计划周期不要标题,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复习计划:1. 设定学习目标:在开始复习之前,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这可以是通过复习巩固知识,强化理解,提高技能等。
2.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将复习内容按照优先级和时间分配进行计划,确保每个学科或者主题都得到充分的复习时间。
同时,在计划中为自己留出一些休息时间,以便放松和恢复。
3. 组织学习材料:整理和准备所有需要的学习材料,例如课本、笔记、练习题等。
确保材料整齐有序,并且容易找到。
4. 分析和了解复习重点:审查课程大纲或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老师最有可能考察的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特别关注这些内容,加强理解和记忆。
5.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科或者主题的复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可以使用时间表、备忘录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自己记录和跟踪学习进度。
6. 制定复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这可以包括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做练习题、讨论和解答问题等。
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选择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7. 坚持复习: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方法,持续进行复习。
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复习,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复习习惯。
8. 进行自我评估: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参加模拟考试或者与同学讨论等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
9. 调整和改进学习策略: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策略。
如果发现某些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可以重新学习和复习;如果发现某些学习方法不够有效,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10. 复习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复习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检查是否达到了设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希望以上的复习计划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完成复习。
祝你取得好成绩!。
初三生物自学的复习周期安排
初三生物自学的复习周期安排初三生物的复习周期安排是每位学生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作为一位热心的复习导师,我要帮助你们规划出一个科学而高效的复习计划,确保你们在考试中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高效安排自学的复习周期。
在复习初三生物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周期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从了解知识点入手,明确哪些内容是复习的重点。
生物学科通常涵盖细胞结构、遗传学、生态系统等重要内容。
因此,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划分。
每个知识点的复习都需要专注与时间投入。
一个理想的复习周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梳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课程内容逐一整理并进行基础的复习。
可以在这阶段安排每周两到三次的复习,重点是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每次复习后,要做一定的笔记,并进行自我测试,确保对基础知识有牢固的掌握。
第二阶段是强化记忆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模拟测试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在此阶段,建议每天进行习题训练,尤其是针对薄弱环节的强化训练。
通过做题,可以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前两阶段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整合,并模拟实际考试的环境进行测试。
可以制定每天的复习计划,安排模拟考试和错题的归纳整理。
通过模拟考试,不仅能够提高考试技巧,还能增强应对考试的信心。
每个阶段的复习都需要做到细致和有针对性。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适当的休息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确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疲劳学习,这样才能在复习过程中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此外,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定期交流复习心得和解决疑难问题。
通过讨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从他人身上获取不同的解题思路。
总之,初三生物的自学复习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时间。
在知识梳理阶段,打好基础;在强化记忆阶段,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在冲刺阶段,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成果。
力量训练基础周期化#3:大周期
力量训练基础周期化#3:大周期这是力量训练基础周期化的第三期内容这个系列内容的主题是如何用周期训练的思路,规划你的力量训练本期内容的主题是大周期的训练规划内容比较长,包含较多理论、实操的部分,建议先收藏再阅读这里我和大伙重复一下“周期”这个概念周期计划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微周期,不同水平的微周期长度不同,在微周期内,你需要弄明白动作选择、训练频率、以及训练的侧重点;这个话题在第一期的内容中有详细说明;若干个微周期,组成一个中周期;在中周期之间,你需要保证,主项、辅助动作在中周期之间的“渐进超负荷”,我建议使用“相对强度”,进行训练负荷的管理,这个在第二期内容当中有讲解具体的操作;大周期,则是由若干个中周期组成,一般是2-3个中周期组成;我们这里提到的大周期,并不是以“比赛”为目的,而是以提升主项的“最大力量”为目的;大周期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几个中周期间的结构衔接、渐进负荷衔接,以及各个周期末的最大力量测试。
为提升最大力量产生新的1RM,就必须通过训练让身体逐步产生适应,形成峰值力量,最后完成最大力量的测试因此,在规划最大力量周期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对力量周期的阶段进行整合在本系列的第一期内容中,我们曾提及,力量周期涵盖7个阶段:生理适应、肌肉肥大、最大力量、转化、维持、停训、补偿其中,转化阶段针对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做法,这个阶段比较个性化,很难一概而论,本期内容不讨论;停训,顾名思义就是停止训练,图德邦帕在书中提及,“通常在比赛前5-7天停止力量训练”,目的在于让运动员产生,心理、生理的超量恢复,且停训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本期内容亦不讨论;本期内容的主题是提升“最大力量”且不涉及比赛,所以我们将针对生理适应、肌肉肥大、最大力量、维持、补偿,五个阶段进行初步的讲解。
生理适应阶段主要目标有四个:1、最重要的目的,是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基本技术层面的练习;2、刺激力量训练所需要用到的大肌群,以及稳定肌群;3、锻炼肌肉、韧带、肌腱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训练做准备;4、提高短时的运动能力,以降低训练后一阶段的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划分训练理论入门马克·R·格鲁苏博士(美)一、前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在为众多的活动制订计划,并且发现通过制订专门的计划能够使这些活动进行得更加满意和顺利。
例如,在假日驾车旅行走亲访友需要查看交通图决定最佳路线、绕过正在建设或可能耽搁行程的路段、选择最佳停靠站(过夜旅馆、餐馆等),以及决定旅行路程和时间等。
其它常见的计划例子包括教师制订的日常授课计划和单元计划、公司制订的商务计划,以及学生为满足他们专业学习和研究需要所选择课程的学习计划。
上述的情况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了解或能够确定中间环节、达到最终目标的方式不只一个,以及人在执行计划过程中需要监控、并且能够调整许多细节。
在人们进行运动训练的努力过程中,精心计划的价值和效能已经得到广泛地认识。
当一个运动员或运动队在为全年最重要的比赛取得最佳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计划的用途和必要性就愈加明确了。
为比赛成功制订出一个计划,要比靠运气取得最佳成绩,或在最重要的比赛前或后达到最佳成绩,具有更加理想的结果。
认识到拥有一个训练计划极其重要,就必须在训练过程开始前制订计划。
对于计划训练过程的需要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直至今日在许多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田径运动各个年龄组,从青少年到奥运选手和职业运动员中,这种情况仍然存在着。
训练周期划分,是在田径运动中以取得最佳培养效果和成绩能力为目标,所进行计划过程的专门理论。
这种理论起源于苏联,由L.P.马特维也夫最早提出(1965)。
从那时以后,许多文章和书籍都对制订训练计划的价值,以及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博姆帕(1983, 1987, 1988, 1990, 1994),弗里曼(1990),奥佐林(1971)和海尔(1981, 1982)。
最近,沃霍尔尚斯基发表了一些对训练周期划分理论的批评文章(1999, 2002),而弗里曼也提出了支持训练周期划分理论的观点作为回应(1999, 2002)。
训练周期划分方法运用到田径运动当中(田赛项目和径赛项目、越野跑和长跑),包括从对一次训练课到四年的全部奥运会周期,甚至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的专门计划过程。
本问将提出训练周期划分理论的概念、解释相关术语,以及在一年的训练中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典型地说,时间段与日历年并不完全一致)。
这些概念可以扩展到覆盖整个奥运会训练周期或运动员的训练生涯。
训练周期划分不难理解,但包含了许多术语和概念。
所以,可能需要重复阅读几遍本文的各个部分才能充分理解这些提出来的概念。
二、训练周期划分概述一个年度训练计划覆盖了整个一年的训练,它把一年时间分为更小的单位时段,在每个时段都有专门的名称和目的。
在术语的运用上,所代表的时间从最长到最短,包括:大周期、训练时期、训练阶段、中周期、小周期、训练课和训练单元(博姆帕1983,1990, 1994)。
当你从它们代表的时间从最长到最短读到这一系列术语时,就要注意和优化自己所采用的训练活动。
表1包含了训练周期划分过程中采用的术语,并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1 训练周期划分的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引自弗里曼1990,1996)训练周期划分术语生涯运动生涯时期年龄组中学大学公开赛健将四年周期奥运会奥运会二年周期世界锦标赛世界锦标赛训练年度全国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大周期越野跑室内田径赛室外田径赛训练时期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训练阶段一般准备专门准备前期比赛主要比赛附加比赛中周期强化恢复减量提高强度小周期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训练课周一下午周四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五下午周六上午训练单元准备活动专门练习训练课主要部分整理活动伸展练习分单元肌肉超等长收缩练习技术力量练习跑步分单元间歇练习法特莱克练习重复练习长距离跑计时跑(一)大周期一个大周期一个单独的赛季(或比赛高峰),可以是任何时间长度,直至一个完整的日历年度,这取决于赛季是如何确定的。
与每个大周期有关的是一系列训练目标,包括:● 比赛目标● 成绩目标● 身体准备目标● 心理准备目标● 技术准备目标● 战术准备目标(博姆帕1983,1990, 1994)在一个训练年度或一个运动员的比赛生涯中,每一个训练大周期的训练总目标,必须致力于达到这个训练年度或运动员比赛生涯的比赛和成绩目标。
每个赛季的大周期又可分为三个训练时期:● 准备期● 比赛期● 过渡期(博姆帕1983,1990,1994)例如,一位中学或大学长跑选手的训练年度可以分为两个大周期(赛季):越野跑大周期和田径大周期,每个大约持续半年。
越野跑大周期从七月至十一月,田径大周期从十二月到六月。
这种划分构成了完整的训练和比赛计划,在两个赛季中的当地比赛、州比赛、区域比赛和全国锦标赛上达到最佳成绩。
注意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降低室内田径比赛的重要性,而要把重点放在冬季几个月的准备期训练上(如基础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等),并且着眼于在室外赛季创造最佳成绩上。
这种方法常常被完成大学学习的运动员所采用,尤其是那些国家级和国际级水平的运动员,尽管他们的赛季可能不同。
在中学和大学训练水平上,有许多训练计划把中长跑(和其它田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赛季”分成三个大周期,如越野跑赛季(或其它秋季运动赛季)、接着是室内田径运动赛季,然后是室外田径运动赛季。
在这种计划中,期望在每一个赛季都形成一个成绩高峰。
越野跑或其它秋季运动赛季是从七月到十一月中下旬,室内田径运动赛季是从十二月(或十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室外田径运动赛季是从三月中旬到六月。
但这种方法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更加难以决定。
还有一种完整的训练计划也是可能的,但是在两个田径运动赛季中,每个训练时期(准备期和比赛期)和相应的训练阶段的长度(周数)缩短。
这种情况造成了一般性身体机能和素质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减少,对运动员的总体比赛结果带来消极影响。
在分为两个训练大周期的年度训练中(即使有三个比赛期),安排较长时间的准备期,则训练计划对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就更加有利。
无论运动员在秋季运动赛季(越野跑或其它运动)做了什么,都需要一个过渡期。
如果没有留出时间使运动员从前面赛季的疲劳中得到恢复和休息,就会造成目前或未来赛季成绩的下降。
但是,典型的室内赛季会延续十六至十八周。
对于许多运动员来说,在冬季运动(室内)赛季开始之前,秋季赛季常常是以星期六下午的锦标赛作为结束的。
显然,在训练计划中没有安排过渡期。
为室内(冬季运动)赛季制订的训练计划,需要在赛季开始时安排过渡期。
对于那些在十一月或十二月中上旬参加最后决赛的运动员,考虑到室内赛季的训练计划,过渡期的开始时间还要进一步推迟。
在运动员完成适宜和足够的过渡期(大约四周)之前,不应该开始大强度训练或比赛。
尽管这种做法减少了运动员在赛季的训练时间,但对运动员是有利的,尤其是运动员的长远利益。
同样,如果采用三个大周期的训练计划,在室内(冬季)赛季和室外(春季)赛季之间也应该安排一个过渡期。
典型地说,在美国东北地区,室外赛季是从三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十二到十四周)。
这个赛季的训练时期很短(六周准备期和四周比赛期)。
显然,在采用三个赛季系统时,如果要求运动员在较短准备期(基础较小)的情况下表现出高水平成绩,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继续进入夏季参加国家队(少年、青年或成年)比赛时情况就不妙了,这个赛季可能会缩短六至八周。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首先采用两个大周期方法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在夏季的几个月中继续比赛(当然并不一定是坏事),减少了为秋季赛季的准备时间。
这对所有项目的运动员都适用,并不局限于中长跑运动员。
通过制订训练计划,需要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以保障运动员在特定情况下创造出最佳成绩。
(二)训练时期一个大周期可以分为三个训练时期。
一个训练时期是赛季的组成部分,用来确定所执行训练计划的重点(如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
在一个大周期中,每个训练时期的训练目标在总体上必须与大周期的训练目标一致,并且在训练过程的开始阶段就被确定下来。
每一个训练时期有可以分为一个、两个或三个训练阶段。
(三)训练阶段每一个训练时期有可以分为一个、两个或三个训练阶段。
训练阶段进一步把重点放在了训练计划内容从一般到更加专门化的过渡。
在一个训练时期中,每个训练阶段的训练目标在总体上必须与训练时期的训练目标一致,并且预先就被确定下来。
1、准备期准备期是赛季中发展必要的技能和身体素质(一般性和专门性)的部分,帮助运动员准备比赛和形成竞技状态。
准备期又分为两个训练期:一般准备期和专门准备期。
一般准备期的目的和重点是发展基本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为赛季的其余部分作好准备。
专门准备期的目的和重点是开始训练和发展专项技能和形成技术风格,它是从基础性训练向比赛期的过渡。
2、比赛期比赛期分为三个时期:前比赛期、主要比赛期和附加比赛期。
前比赛期的主要任务是测验和评价运动员在准备期达到的技能和身体能力水平。
运动员在前比赛期开始参加一些次要的和早期的比赛,比赛的性质也决定了在这个阶段不必过多改变前一训练阶段的内容。
通过参加比赛,指出运动员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并且得出结论,提出为了在赛季其余时间内创造最高成绩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不应该指望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创造最高成绩或达到个人最佳成绩纪录,尽管这种情况在有些运动员身上也可能出现。
主要比赛期是参与主要常规比赛的赛季部分,在此期间训练运动量减小、运动强度增加。
训练形式朝着满足这个赛季部分竞技状态需要的方向转化(如在比赛之前轻松和减小负荷的训练日)。
附加比赛期包括赛季后期的比赛,由于它的特殊性质,许多运动员无法达到参加这种比赛的资格。
对于那些取得参赛资格和试图创造最佳成绩的运动员来说,这是赛季中最重要的部分。
训练运动量和强度进一步减小,使运动员处于充分的实力准备状态。
一些教练员喜欢把附加比赛期与主要比赛期结合在一起。
3、过渡期过渡期只有一个时期。
过渡期的目的为运动员提供从前面赛季的状态中重新恢复过来和得到信息的机会。
运动量和强度大大减小,在这个时期的早期,运动员只进行一些积极性休息活动(如轻松慢跑或游泳等非专项的运动)。
随着这个时期的推进,运动量缓慢增加,为开始下一个准备期的训练作好准备。
到准备期结束时,运动员应该处于完全健康状态,可以重新投入到正常训练计划活动之中,并且期待着下一个比赛季节的到来。
(四)中周期每一个训练时期可以分为一个或更多的中周期,而每一个中周期都应该具有一个主要目的。
例如,赛季早期的中周期可以通过采用长距离跑来打下坚实的有氧能力基础。
赛季中期的中周期可以发展运动员主项的战术和技术方面的能力。
赛季后期中周期的目标是为参加赛季的关键比赛进行必要的最后准备。
一个中周期也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的次要目标。
每个中周期的训练目标在总体上必须与训练时期的训练目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