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2008级渗流理论现象复习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4431525658164019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4431525658164019](https://img.taocdn.com/s3/m/c640f9cb6bec0975f465e264.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27、可压缩流体在弹性介质中油水两相的连续性方程的一般形式。
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9950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d.png)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生产时的拟稳态是指。
2、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几种方式。
3、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
4、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5、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6、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内容有。
7、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主要因素是。
8、达西定律是渗流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和成正比关系,与成反比关系。
9、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为:。
10、折算半径是指:。
11、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把构成油气层的固体结构称为。
12、流体在油气层中的流动称为。
13、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14、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包括两部分。
15、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16、油气两相渗流的产量与成正比关系。
17、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的影响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不变。
18、渗流速度v是指,流体质点的真实平均速度u是指,两者的关系为。
19、等值渗流阻力法是根据原理建立的,主要解决问题。
20、绘制渗流场图的原则是。
二、简述题1、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并说明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2、简述油井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及能解决的问题。
3、绘图说明非活塞式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4、镜像反映法的作用是什么?在复杂边界油藏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试绘制Horner曲线,并说明利用它来求原始地层压力的方法。
6、绘图说明非活塞试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7、叠加原理是解决多井问题的基本原理,说明其实质及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什么条件?8、如何确定一维水驱油在油井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及前缘含水饱和度?9、简述井间干扰现象及势的叠加原理?10、简述油井的不完善类型及其引起产量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
11、简述水压弹性驱动条件下,油井定产量生产时的压力传播规律。
12、写出柯西黎曼条件,并简述利用该条件求势函数(流函数)的方法。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a7f0ece2f0066f43322bb.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油层物理考研真题
![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油层物理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ae8f1c650e52ea551898f5.png)
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油层物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2分*10)1、岩石粒度组成:组成岩石的不同大小颗粒的百分数含量。
2、岩石孔隙度: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3、束缚水饱和度:又称原始含水饱和度,是指油藏投入开发以前储层岩石空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
4、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底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降时,单位体积岩石中流体体积的变化量。
5、露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开始从气体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所对应的地层压力。
6、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在特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单位脱气原油能够溶解的天然气体积。
7、润湿滞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运动延缓而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
8、“赫恩斯阶跃”现象:9、油相相对渗透率:油相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10、原油采收率:原油的采出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的百分数。
二判断题(2分*10)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4、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6、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7、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的润湿性大多数是亲水的。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细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底层剖面。
(×)三问答题(3分*10)1、简述实验室测定岩石孔隙度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答:运用直接发测量岩石的外表体积Vb ,再用饱和煤油测量孔隙体积Vp ,借由这两个数据测定岩石孔隙度。
数据处理方法。
012/)(/ρϑW W Vb Vp -== 其中:W2为饱和煤油后的岩样质量,W1为岩样干重,0ρ为煤油的密度。
石油工程渗流力学课本课后答案复习题.
![石油工程渗流力学课本课后答案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c11439482fb4daa58d4bb0.png)
第一章1.有四口油井测压资料间表1。
表 题1的压力梯度数据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0.8,原始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 ,试分析在哪个井附近形成低压区。
解:将4口井的压力折算成折算压力进行比较111m m zm H g p p ∆+=ρ=9.0×106+0.8×103×9.8×(950-940)=9.08MPa222m m zm H g p p ∆+=ρ=9.0×106+0.8×103×9.8×(950-870)=9.48MPa333m m zm H g p p ∆+=ρ=9.0×106+0.8×103×9.8×(950-850)=9.58MPa444m m zm H g p p ∆+=ρ=9.0×106+0.8×103×9.8×(950-880)=9.45MPa由数值上可以看出在第一口井处容易形成低压区。
2.某油田有一口位于含油区的探井,实测油层中部的原始地层压力为8.822×106Pa ,油层中部海拔为-1000m 。
位于含水区有一口探井,实测地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11.47×106 Pa ,地层中部海拔-1300m 。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为0.85,地层水的相对密度为1。
求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
解:由于未开采之前,油层中的油没有流动,所以两口探井的折算压力应相等,设h 为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则:()10008.91085.010822.8361111-⨯⨯⨯+⨯=∆+=h H g p p m m zm ρ ()13008.91011047.11362222-⨯⨯⨯+⨯=∆+=h H g p p m m zm ρ 由21zm zm p p =可得:=h -1198.64m 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为-1198.64 m3.某油田在开发初期钻了五口探井,实测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资料见表2。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d373d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b.png)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617df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5.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f1dde55ef7ba0d4a733b69.png)
Q 4 Kh
P ws ( t ) Pi
ln t
p
t
t
Horner 公式
第七章 一、概念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
•非活塞式驱油: •水驱油前缘:驱替相水与被驱替相油首次接触面。 •非活塞式驱油含水饱和度变化关系。
S 1.0
1.0-Sor
Swf Swi X0 Xf(t) Xe
•原始溶解气油比:
•生产气油比: 二、油气两相渗流特征 三、油气两相生产特征
第九章
•弹性储容比? •窜流系数?
双重介质渗流理论
•双重介质油藏的基本特征 ?
•双重介质油藏渗流特征 ?
二、计算
Pw f ( t ) Pi Q 4 K h ln 2 .2 5 t rw
2
•不稳定叠加原理
Pi PM
j 1
n
Q j Ei 4 K h
2 rj 4 t j
4 K h ln
j 1
面位置。
P zs PM Z M
B h rAB WOC
判断流动方向
P zsA P zsB
确定界面位置:
P zsA P zsB
A
第二章 概念
油气层渗流基本规律及渗流数学模型
•线性渗流及特征:q~p或v~dp/dr成线性关系或流态呈层流。 •完整的数学模型包括几部分: (1)连续方程: (2)初始条件: (3)内外边界条件:
n
Q j
2 .2 5 t j rj
2
•变产量
PM
( q j q j 1 ) 4 k h
E i[
r
2
西南石油大学901油层物理2008年(回忆版部分含答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西南石油大学901油层物理2008年(回忆版部分含答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1b089cb0242a8956bece4d5.png)
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油层物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2分*10)
四、岩石粒度组成:组成岩石的不同大小颗粒的百分数含量。
五、岩石孔隙度: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六、束缚水饱和度:又称原始含水饱和度,是指油藏投入开发以前储层岩石空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
七、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底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降时,单位体积岩石中流体体积的变化量。
八、露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开始从气体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所对应的地层压力。
九、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在特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单位脱气原油能够溶解的天然气体积。
十、润湿滞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运动延缓而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
十一、“赫恩斯阶跃”现象:
十二、油相相对渗透率:油相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十三、原油采收率:原油的采出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的百分数。
二判断题(2分*10)
27.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
28.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
29.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
30.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
31.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
32.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
33.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
34.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
渗流复习1
![渗流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a93128d7b9f3f90f76c61b36.png)
二、计算
Qµ 2 .2 5η t Pw f ( t ) = Pi − ln 4π K h rw2
•不稳定叠加原理 不稳定叠加原理
rj2 Qjµ Pi − PM = ∑ ± − Ei − 4η t 4π Kh j =1 j
n
n Qjµ 2.25η t j ln = ∑ ± j =1 4π Kh rj2
' fW ( S wf )
φ⋅ A
∫ q( t )dt
0
t
•求油井无水采油量及见水时间
∑Q
T =
NW
φ⋅ A⋅( X e − X0 ) = ∫ q( t )dt = ' 0 f W ( S wf )
T
∫
T
0
q ( t ) dt q
=
φ ⋅ A ⋅(X e − X 0)
qf ( S wf )
' W
•井排见水后,含水率计算 井排见水后,
•双重介质油藏的基本特征 ?
•双重介质油藏渗流特征 ?
Swf Swi X0 Xf(t) Xe X
二、计算
•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分布 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分布 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
' fW ( SW ) t X − X0 = ∫0q( t )dt φ⋅ A
给定Sw → fw′(Sw) → 对应的 X •两相区前缘位置: 两相区前缘位置: 两相区前缘位置
X f − X0 =
∆ PM = Pe − PM =
∑ ∆P
i =1
n
i
=
∑
i =1
n
Qi µ Re ± ln 2π Kh Ri
•汇源反映与汇点反映的计算 汇源反映与汇点反映的计算 •等值渗流阻力法 等值渗流阻力法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87081426571633772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87081426571633772](https://img.taocdn.com/s3/m/661bf6b0c77da26925c5b0e9.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期末复习题——渗流力学
![期末复习题——渗流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014dfb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9.png)
期末复习题——渗流力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55分,每题5分)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写出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表达式。
20、写出稳定试井的概念。
确定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9、简述引起水驱油非活塞式驱替的原因是哪些,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4、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
或者单相液体定压边界、油井定压时地层压力波传播示意图?25、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本题共10分)w ow ct oow K K gSin x P V K f ?+?-+=01)(11μμαρμ另外请考虑其它三种情况:(1)毛管力和重力都不考虑、(2)不考虑重力,只考虑毛管力、(3)考虑重力,不考虑毛管力。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a7f0ece2f0066f43322bb.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精选全文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f079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充题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P12.在同一油藏构造的油气层中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
3.根据主要依靠哪一种(驱动能量)来驱油而区分油藏的不同驱动方法。
P64.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称作(渗流)或(渗滤)。
5.流体在孔道中的流动速度称为(流体的真实速度),如假设液流通过整个地层横断面积而流动,此时液流的平均速度称为(流体的渗流速度)。
P86.当产量与压差关系用指数式表示Q=c(Δp/Δc)n时,若n=1,说明渗流服从(达西线性渗流)定律,n在1~1/2之间,说明渗流服从(非线性渗流)定律。
P127.渗流力学中把由等压线和流线构成的网格图叫做(渗流场图或水动力场图)。
P548.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压降漏斗)。
P369.产量与实际不完善井相同的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油井的折算半径)。
10.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值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此点造成的压降值的(代数和)。
P4711.当生产井位于直线供给边界附近时,对这种半无限大地层可用反映法演化成无限大地层,即以直线供给边界为镜面,在另一侧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个假象的(注入井),当生产井位于断层附近时,以直线断层为镜面,反映出一个假想的(生产井)。
12.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渗流时(流量)与(生产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渗流阻力)成反比关系。
13.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定压边界)与(不渗透边界)对渗流场的影响,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性质)不变。
14.溶解气驱油田中一般采用(均匀几何)井网,原因是(驱油能量为均匀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的弹性能)。
15.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在理论上与关井时间t的对数成(直线)关系。
P11016.在直线断层附近一口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会出现两个直线段,两直线段有(第二直线段斜率为第一直线斜率的2倍)关系。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83625ff01dc281e53af06c.png)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充题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P12.在同一油藏构造的油气层中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
3.根据主要依靠哪一种(驱动能量)来驱油而区分油藏的不同驱动方法。
P64.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称作(渗流)或(渗滤)。
5.流体在孔道中的流动速度称为(流体的真实速度),如假设液流通过整个地层横断面积而流动,此时液流的平均速度称为(流体的渗流速度)。
P86.当产量与压差关系用指数式表示Q=c(Δp/Δc)n时,若n=1,说明渗流服从(达西线性渗流)定律,n在1~1/2之间,说明渗流服从(非线性渗流)定律。
P127.渗流力学中把由等压线和流线构成的网格图叫做(渗流场图或水动力场图)。
P548.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压降漏斗)。
P369.产量与实际不完善井相同的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油井的折算半径)。
10.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值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此点造成的压降值的(代数和)。
P4711.当生产井位于直线供给边界附近时,对这种半无限大地层可用反映法演化成无限大地层,即以直线供给边界为镜面,在另一侧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个假象的(注入井),当生产井位于断层附近时,以直线断层为镜面,反映出一个假想的(生产井)。
12.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渗流时(流量)与(生产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渗流阻力)成反比关系。
13.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定压边界)与(不渗透边界)对渗流场的影响,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性质)不变。
14.溶解气驱油田中一般采用(均匀几何)井网,原因是(驱油能量为均匀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的弹性能)。
15.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在理论上与关井时间t的对数成(直线)关系。
P11016.在直线断层附近一口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会出现两个直线段,两直线段有(第二直线段斜率为第一直线斜率的2倍)关系。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2b0b2552ea551810a68765.png)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充题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P12.在同一油藏构造的油气层中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
3.根据主要依靠哪一种(驱动能量)来驱油而区分油藏的不同驱动方法。
P64.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称作(渗流)或(渗滤)。
5.流体在孔道中的流动速度称为(流体的真实速度),如假设液流通过整个地层横断面积而流动,此时液流的平均速度称为(流体的渗流速度)。
P86.当产量与压差关系用指数式表示Q=c(Δp/Δc)n时,若n=1,说明渗流服从(达西线性渗流)定律,n在1~1/2之间,说明渗流服从(非线性渗流)定律。
P127.渗流力学中把由等压线和流线构成的网格图叫做(渗流场图或水动力场图)。
P548.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压降漏斗)。
P369.产量与实际不完善井相同的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油井的折算半径)。
10.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值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此点造成的压降值的(代数和)。
P4711.当生产井位于直线供给边界附近时,对这种半无限大地层可用反映法演化成无限大地层,即以直线供给边界为镜面,在另一侧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个假象的(注入井),当生产井位于断层附近时,以直线断层为镜面,反映出一个假想的(生产井)。
12.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渗流时(流量)与(生产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渗流阻力)成反比关系。
13.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定压边界)与(不渗透边界)对渗流场的影响,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性质)不变。
14.溶解气驱油田中一般采用(均匀几何)井网,原因是(驱油能量为均匀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的弹性能)。
15.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在理论上与关井时间t的对数成(直线)关系。
P11016.在直线断层附近一口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会出现两个直线段,两直线段有(第二直线段斜率为第一直线斜率的2倍)关系。
西南石油大学2023年级渗流理论现象复习
![西南石油大学2023年级渗流理论现象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7cd9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6.png)
= 自然能量〔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2〕溶解于原油中的自然气膨胀能 〔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 〔4〕气顶气的膨胀能〔5〕重力能人工能量 〔1〕注水 〔2〕注气(1) 为什么渗流速度增大达西定律就遭到破坏?(2) 怎样推断渗流是听从达西定律还是不听从达西定律?(3) 达西定律破坏之后渗流将遵守什么规律? dpv C ( ) ndL (1) 当 n =1 时,为线性渗流运动方程,只有粘滞阻力起作用;(2) 当 1/2<n <1 时,称为渗流过渡区,随着n 的减小,惯性阻力的作用明显起来,粘滞阻力所占比例渐渐削减;(3) 当 n =1/2 时,称为渗流平方区,渗流阻力以惯性阻力为主,此后,惯性阻力的增加与压差成固定的比例关系。
SI 渗流力学单位• 长度:[L ]=m ; 面积:[A ]=m 2压力:[P ]=MPa 粘度:[?]=mPa.s• 时间:[t ]=ks 流量:[q ]=m 3/ks 令 C t =C ?+ C ?,综合压缩系数 。
物理意义:单位岩石孔隙体积在降低单位压力时,由于孔隙收缩和液体膨胀总共排挤出来的液体体积,可以看成常数。
水压驱动方式:边水强大,水区与油区联通性好,因而采出多少原油,边水就供给油区多少水量,地层能量的耗损能得到准时补充,渗流可视为单相液体稳定渗流。
流线与等压线组成的图形称为水动力学场图平面径向流压力消耗的特点:压力主要消耗在井底四周,这是由于越靠近井底,渗流面积越小,渗流阻力越大。
r = r e - S we wr we <r w ,S >0,数值越大,表示污染越严峻。
不完善井 r we = r w ,S =0,井未受污染。
完善井 r we > r w , S <0,确定值越大,表示增产效果越好。
超完善井多井干扰的物理现象 在同一油层内,假设有多口井同时生产,则其中任一口井工作制度 的转变〔如井投产、关井或更换油嘴等〕,都会引起其四周井井底压力及产量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井间干扰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能量(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 (2)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 (4)气顶气的膨胀能 (5)重力能人工能量 (1)注水 (2)注气(1)为什么渗流速度增大达西定律就遭到破坏?(2)怎样判断渗流是服从达西定律还是不服从达西定律?(3)达西定律破坏之后渗流将遵守什么规律?(1)当n =1时,为线性渗流运动方程,只有粘滞阻力起作用;(2)当1/2<n <1时,称为渗流过渡区,随着n 的减小,惯性阻力的作用明显起来,粘滞阻力所占比例逐渐减少;(3)当n =1/2时,称为渗流平方区,渗流阻力以惯性阻力为主,此后,惯性阻力的增加与压差成固定的比例关系。
SI 渗流力学单位• 长度:[L ]=m ; 面积:[A ]=m 2 压力:[P ]=MPa 粘度:[?]=mPa.s• 时间:[t ]=ks 流量:[q ]=m 3/ks令 C t =C ?+ C ?,综合压缩系数 。
物理意义:单位岩石孔隙体积在降低单位压力时,由于孔隙收缩和液体膨胀总共排挤出来的液体体积,可以看成常数。
水压驱动方式:边水强大,水区与油区联通性好,因而采出多少原油,边水就供给油区多少水量,地层能量的耗损能得到及时补充,渗流可视为单相液体稳定渗流。
流线与等压线组成的图形称为水动力学场图平面径向流压力消耗的特点:压力主要消耗在井底附近,这是因为越靠近井底,渗流面积越小,渗流阻力越大。
r we <r w ,S >0,数值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
不完善井 r we = r w ,S =0,井未受污染。
完善井 r we > r w , S <0,绝对值越大,表示增产效果越好。
超完善井多井干扰的物理现象 在同一油层内,若有多口井同时生产,则其中任一口井工作制度的改变(如新井投产、关井或更换油嘴等),都会引起其周围井井底压力及产量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井间干扰现象。
井间干扰现象表现为地层中压力的重新分布。
点汇——渗流平面上(或渗流空间中)的一点,周围流体质点向该点会聚,并在此点被吸收。
点源——渗流平面上(或渗流空间中)的一点,流体质点沿径向由此点向四周发射(流出), 势有以下特点:(1)势?是一个标量,某点的势等于该点上的压力乘该点的K/?(流度)值。
其大小标志着压力的大小,仍具有压力的含义。
(2)势和压力一样都是位置坐标的函数,称为势函数。
(3)势的内容比压力更丰富,包括p 、K 、?。
(4)势是渗流能量与渗流阻力的比值,包含了决定流动的能量P ,决定渗流阻力的K 和μ。
(5)势函数引入有利于书写和数学表达。
边界效应:各类边界(开启的供给源或封闭断层等)对井附近渗流场所产生的影响 一源一汇的水动力学场具有以下特点:等压线是圆心在x 轴上移动的一族圆 流线是圆心在y 轴上移动的一族圆 y 轴线是等压线 x 轴是流线 整个水动力学场关于y 轴对称整个水动力学场关于 x 轴对称()n dp v C dL =S we w r r e -=渗流速度分布的特点:(1)对所有流线而言,愈靠近x轴,r1r2的积愈小,因而渗流速度愈大。
在x轴上,r1r2乘积最小,渗流速度最大,x轴称为主流线。
(2)在同一条流线上,在注入井井壁流速最大,然后逐渐变小,在r1=r2处(y轴)流速最小,越过y轴后,流速又逐渐增大,在生产井井壁处流速又达最大值。
(3)流速分布是关于y轴对称的。
以等产量异号像的作用代替直线供给边缘的作用的解题方法称为汇源反映法。
原则:反映前后水动力学场完全一样使用汇源反映方法时,必须满足反映前后水动力学场不变的原则。
使反映前后直线供给边缘、井壁始终是等压线。
(1)圆形供给边缘的井产量比直线供给边缘的井产量更高,对实际供给边缘来说,其井产量将介于二者之间。
(2)由于将圆形供给边缘简化为直线供给边缘而引起的产量计算误差,一般不超过10%,可见边缘形状对井产量的影响不大。
但这一结论不能推广到求地层压力分布,因为两种情况下等压线的分布是截然不同的。
以等强度、对称、同号镜像的作用代替断层作用的解题方法,称为汇点反映法。
弹性驱动方式:在油田开采初期,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主要就是依靠原油和岩石的弹性能量开采的开采方式。
压降漏斗:压力降落与空间位置、时间的一条关系曲线(因其类似于一个漏斗状而得名)。
弹性驱动的特点:(1)由于流体及岩层具有弹性,因而井底压力变化在地层中的传播是非瞬时完成的。
(2)地层中任意一点上的压力、流速将随时间而变化(3)地层压力的下降,将引起流体和岩石颗粒膨胀,孔隙度下降,从而迫使一部分流体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从孔隙中排除流入井底。
弹性能的释放过程。
在弹性开采期,地层内压力波的传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压力波传播到边界之前的阶段,又称为不稳定早期。
第二阶段:压力波传到边界之后的阶段,又称为不稳定晚期。
井以定井底压力生产时地层压力传播及变化规律第一阶段:压力波传到地层内任意一点M时,在M点以内的地层释放弹性能,而在M点以外则没有流动,压力曲线在M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其特点是压降漏斗不断扩大,除井点外各点均加深。
由于压降区域不断增加,渗流阻力也逐渐增大,在保持井底压力恒定情况下,相应地井的产量会下降。
第二阶段:压降曲线传到边界以后开始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这时边界外的液体开始向地层内不断补充,在相当长时间后,从边界外部流入的液量等于井内排出的液量,此后渗流过程就趋于稳定,压力分布曲线和稳定渗流时的对数曲线一致。
封闭弹性驱动井以定产量投产时地层压力传播及变化规律第一阶段:压力波传到地层内任意一点M时,在M点以内的地层释放弹性能,而在M点以外则没有流动,压力曲线在M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其特点是压降漏斗不断扩大,除井点外各点均加深。
由于压降区域不断增加,渗流阻力也逐渐增大,在保持井产量恒定情况下,相应地井底的压力会下降。
第二阶段:由于边界是封闭的,无外来能量供给,故压力传到B0后,边界B0处的压力就要不断下降,在开始时边界上压力下降的幅度比井壁及地层各点要小些,即B0B1<A0A1,B1B2<A1A2;…,随着时间的增加,从井壁到边界各点压降幅度逐渐趋于一致。
即当井的产量不变,渗流阻力不变(释放能量的区域已固定)时,地层内弹性能量的释放也相对稳定下来,这种状态称为“拟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地层中任意一点压降速度为常数,直到地层内各点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弹性开采阶段结束。
拟稳定状态对于油井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之后,将进入溶解气驱阶段,弹性驱动的渗流规律就被破坏。
弹性驱动第二相的两种情况:(1)当地层边界上有液源供给时,弹性驱动第一相将由不稳定渗流逐渐转变为稳定流。
(2)当地层边界上没有液源供给时,情况转为复杂。
井以定井底压力投产时地层压力传播及变化规律第一阶段:压力波传到地层内任意一点M时,在M点以内的地层释放弹性能,而在M点以外则没有流动,压力曲线在M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其特点是压降漏斗不断扩大,除井点外各点均加深。
由于压降区域不断增加,渗流阻力也逐渐增大,在保持井底压力恒定情况下,相应地井的产量会下降。
第二阶段:压力波传到边界后的第二阶段,由于边界封闭,无外来能量补充,边界B处的压力逐渐下降。
水驱油是一个活塞式的推进过程,即油水接触面始终垂直于流线,并均匀地向井排推进,水渗入油区后将孔隙中可以流动的原油全部驱替干净,含水区和含油区是截然分开的。
非活塞式水驱油由于油水存在粘度差异、毛细管现象、油水密度差异以及油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水渗入到油区后,不可能把全部的原油驱替出来,即会出现一个油水两相同时混合流动的两相渗流区,这种驱油方式称为非活塞式水驱油。
在两相区以外,由于没有压差,因而没有流动发生。
第一阶段:当两相区扩大到封闭边界之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两相区外缘到达封闭边界,封闭边界压力开始下降,全油藏处于两相渗流状态的阶段。
物理本质:当地层压力下降时,原来溶解在原油中的气体逸出并发生弹性膨胀,迫使油气流入井底。
溶解气驱方式下,驱油能量是均匀分布于全油藏的。
溶解气驱的生产特征(1)第一阶段:地层压力刚低于饱和压力,分离出的自由气量很少,呈单个的气泡状态分散在地层内,气体未形成连续的流动相,故自由气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驱油,生产气油比缓慢下降。
(2)第二阶段:随地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分离出的自由气量较多,逐渐形成连续的气流,因此油气同时流动,但气体的粘度远比油的粘度小,故气体流动很快,油流得很慢,此阶段的油气比急剧上升,驱油效率较低。
(3)第三阶段:生产气油比迅速下降,此时已进入开采后期,油藏中的气量很少,能量已接近枯竭。
弹性储容比描述裂缝网络与基质孔隙两个系统的弹性储容能力的相对大小,定义为裂缝网络的弹性储存能力与油藏总的弹性储存能力之比。
裂缝窜流的能力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渗流过程中,具有粒间孔隙的基质岩块与裂缝之间存在着流体质量的交换。
它反映基岩中流体向。
窜流方程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岩石体积中基质岩块与裂缝之间的流体质量交换,它描述基岩向裂缝拟稳态窜流的流量大小。
根据上式可绘制定产量投产井的井底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看出,流体在双重介质油藏中的渗流存在早期阶段、过渡阶段、晚期阶段。
I为早期段(裂缝流动段),描述流体在裂缝系统中的流动,液体的产出主要来自裂缝网络,基质岩块尚未向裂缝网络供液。
在这一阶段,时间较小,可近似为:Ⅱ为过渡段(窜流段),描述的是基质岩块系统向裂缝供液的早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基质岩块的供液,裂缝中的压力相对稳定,它的出现以及持续时间由特征参数λ和ω决定。
Ⅲ为晚期段(总系统流动段),描述的是当生产时间较长时,基质岩块系统向裂缝的供液达到稳定,基质岩块系统的压力与裂缝系统的压力同步下降。
这时井底压力的变化与渗透率等于裂缝渗透率的等效均质油藏相同,所反应的是整个系统即基质岩块系统和裂缝网络系统的总特性。
l越小,过渡段台阶越高,过渡段出现时间越晚。
从l的定义分析,当a,rw一定时,越小,Km与Kf的差异越大,即基质孔隙渗透率越小,渗流阻力越大。
因此,在基质岩块与裂缝网络之间需要较大的压差才能发生窜流,在开井生产的过程中,裂缝中的压力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基质向裂缝窜流所需要的压差。
所以l越小,过渡段的台阶越高,过渡段出现的时间越晚;反之,l越大,过渡段的台阶越低,过渡段出现的时间越早。
无限大油藏的恢复解I为早期段(裂缝流动段),反映的是关井初期裂缝系统内的压力恢复情况。
当井在开井生产时,由于渗透性的差异导致裂缝及基质岩块两系统内压力存在差异,则在关井压力恢复时,离井远处的流体首先由高渗透性的裂缝流向井底,井底附近裂缝系统内压力首先恢复。
Ⅱ为过渡段(窜流段),描述的是裂缝中的流体向基质孔隙补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