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202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02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制定202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各类文章,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各类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撰写各类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6. 培养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1. 阅读与鉴赏:包括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散文鉴赏等,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写作与交流:包括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说明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4. 中华文化:包括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等,培养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语法与修辞:包括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 课外阅读与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参加各类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内容。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5. 开展课外阅读和语文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6. 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校本课程详细教案语文
初中校本课程详细教案语文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观念,减少资源浪费。
三、课程内容:1. 环保知识普及:介绍环保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2. 废旧物品分类:讲解废旧物品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废旧物品。
3. 手工制作技巧:教授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4. 环保手工制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创作出具有环保主题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手工制作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总结: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环保手工制作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废旧物品、剪刀、胶水、颜料等手工制作工具。
3. 课件:环保知识PPT、作品展示图片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动手能力。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制作技巧和环保主题的体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环保主题的作品。
2.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作品。
4. 定期组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手工制作水平。
5. 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环保知识和手工制作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详情)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详情)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际能力,养成自学语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掌握3500个左右汉字,能读能写,会用汉语拼音,能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2.能流畅地运用中标汉语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性理解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速度、效率,善于默读和复述,有较为广泛的阅读兴趣,读得懂报刊杂志及文艺作品。
3.综合运用现代语文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总之,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际能力,以及自学语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课本内容、课外读物、现代技术手段等,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活动,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并运用语言知识:单元整体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需要掌握单元内的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等,并通过实践应用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单元整体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主旨、细节、语言特点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和总结,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语言表达、逻辑思考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写作练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4.培养文化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文学流派、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讨论、研究等方式,逐步提高文化素养。
5.培养批判性思维: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包括对信息的判断、分析、评估等方面。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总体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技能和文学欣赏等方面。
其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汉字、词汇、语法等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技能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的培养;文学欣赏则通过学习和研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课程要求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要求- 掌握常见汉字的基本笔画顺序和写法;- 熟练掌握常见词汇的读音、词义和用法;- 理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并能正确运用于表达。
2. 语言文字运用技能要求- 阅读理解:能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关键细节;- 写作表达: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运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句式;- 口语表达:能用规范的语音、语调和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文学欣赏要求- 熟悉并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理解作家的情感和思想。
四、课程评价初中语文课程评价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应用水平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程度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评价形式包括平时考查、阶段性测验和终期考试等,以客观、全面、激励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五、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例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创设情境和场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组织文学欣赏读书会、写作交流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思维空间。
六、教材选择初中语文教材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均衡选用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以实现对学生全面而人性的培养。
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实施第一阶段:导入与激发兴趣1.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分享。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建立起积极的学习心态。
第二阶段:知识与技能的培养1.教学内容:进行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
3.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理解性、应用性、创新性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第三阶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1.教学内容: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感受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3.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公民意识等方面得到提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常识、写作技能和阅读能力等。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字、词语、句子的基本用法和语法知识,理解词义、句意和篇章结构。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思维习惯。
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书面语和口语的基本表达技巧,能够准确、流畅地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审美意识。
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情境进行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的写作。
6.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要求学生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文字知识。
包括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词语的理解和应用,句子的结构和变化,修辞和修辞方法等。
2. 文学常识。
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例如古代文学名著、现代文学作品的简介和作者的生平等。
3. 写作技能。
包括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写作的结构和组织,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等。
4. 阅读能力。
包括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提取信息、推理判断和鉴赏分析等。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实施机制,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一、导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进行的更新。
本文档对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语文研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语文研究,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语文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语文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丰富他们的人生情感。
三、内容本课程标准按照学科培养目标,将初中语文学科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修辞与表达:研究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
2. 阅读与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惯和理解能力。
3. 写作与创作:练各种文体的写作和创作。
4. 语言运用与积累:掌握语言规范和词汇运用。
5. 文化传承与拓展: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拓展视野。
四、教学要求1.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鼓励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如小组合作、游戏互动、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 强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读书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自主研究能力。
5. 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学业水平。
五、总结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计划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计划一、课程目标1、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语文能力,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1、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孟子》《红楼梦》《简·爱》等,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和赏析。
通过阅读讨论、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写作拓展(1)创意写作: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小说、童话等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实用写作:开展书信、演讲稿、倡议书等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训练(1)演讲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口语情境模拟:设置各种生活场景,如采访、求职、商务谈判等,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练习。
4、传统文化探究(1)诗词格律与创作:介绍诗词的格律知识,鼓励学生尝试诗词创作。
(2)汉字文化:探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增进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5、影视文学鉴赏选取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如《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采用讲授的方式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阅读作品、写作话题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3)实践法: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文化探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语文能力。
2、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拓展性教材,如《语文素养读本》《经典常谈》等。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如在线课程、文学网站、电子图书馆等,丰富教学资源。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2.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典诗词鉴赏1. 《登高》杜甫2. 《江雪》柳宗元3. 《枫桥夜泊》张继第二单元:现代美文阅读1. 《荷塘月色》朱自清2. 《草原》老舍3. 《背影》朱自清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色。
2.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美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和心得。
四、教学步骤1. 诗词鉴赏:介绍诗词的背景和作者,逐句解析诗词的意义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 美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美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和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文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美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古典诗词文本:《登高》、《江雪》、《枫桥夜泊》等原文及注释版。
2. 现代美文文本:《荷塘月色》、《草原》、《背影》等原文及注释版。
3. 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简介、诗词创作背景等。
4. 教学多媒体辅助材料:如PPT、视频、音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5分钟。
第一单元:古典诗词鉴赏(2周)第二单元:现代美文阅读(2周)八、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开展美文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3. 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课程总结与反思1. 期末对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
2.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3. 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鼓励他们在语文道路上继续前行。
十、课程延伸建议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优秀诗词和美文,扩大知识面。
初中语文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独立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二、教学内容。
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
2. 修辞与修辞手法。
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
3. 古诗文鉴赏。
包括古诗词和古文的鉴赏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现代文学作品。
包括现代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5. 写作训练。
包括作文、议论文、日记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互动。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任务驱动。
通过布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实践教学。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
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日常作业进行评价,包括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
3. 项目评价。
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报告等项目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课本。
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多媒体课件。
制作符合课程特点的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图书资料。
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供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
4. 实验设备。
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支持实践教学的开展。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理解文学作品、掌握语言运用技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和核心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内容1. 语言文字运用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知识,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技巧,了解使用规范的语言交际。
培养学生朗读、写作、口头表达和听力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阅读与理解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课文、诗歌、小说、散文等。
通过阅读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 文学作品鉴赏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如作者、题材、语言特点等。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4. 写作表达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传统文化素养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名著、古代文化等。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6. 学科综合能力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能力,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
三、评价标准初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日常表现和考试评价两部分。
日常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
考试评价包括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等能力的考察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运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阅读等。
初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
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以下简称“本标准”)。
二、课程理念(一)全面发展本标准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包括听、说、读、写、思、用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
(二)尊重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三)实践取向本标准强调语文研究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研究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四)文化传承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学生在语文研究中,了解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哲学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初中阶段的语文研究,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具备良好的语文运用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二)具体目标1. 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终身研究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一)阅读与鉴赏1. 古诗文阅读: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鉴赏文学手法。
2. 现代文阅读:阅读各类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结构,体会作者观点。
3. 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了解世界文学的基本风貌,阅读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鉴赏文学手法。
(二)写作与表达1. 写作: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感悟和体验,撰写各类文章。
2. 口语表达: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能够流利、准确、有感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教学目标如下: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注重开发现代社会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4.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5.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6.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
7.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健全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8.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9.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0.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1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3.语文教育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14.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思想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等。
词汇语文初中教学目标设计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掌握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如字、词、语法、修辞等。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较长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培养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开学起点的初中语文课程
开学起点的初中语文课程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重要起点。
通过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以下是初中语文课程的一些建议和目标:课程目标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以下方面:1.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各种类型的文本并获取有效信息。
3. 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课程内容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语言知识:学习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知识,为语言表达提供基础。
2.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4. 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演讲、辩论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5. 文学欣赏:学习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习策略为了实现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以下是一些学习策略的建议:1. 多读多练:学生应该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多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2.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语言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3. 多参与口头表达:学生应积极参与口头表达的机会,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应该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起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是指根据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对初中语文课程进行规范化的标准。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初中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
2. 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3.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理解语言文字的作用和功能,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语感。
4. 教学思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问题导入、情景引导、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综合评价:从知识、技能、过程和情感等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初中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一、教育目标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1. 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理解他人的意思。
2. 培养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进行合作。
3. 发展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 培养审美情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欣赏艺术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情操。
二、课程内容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几个主要领域:1. 语言文字:研究和运用汉字、词语、句子和篇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本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 写作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思路、语言组织和文体表达,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听说技巧、口语交际策略和演讲表达。
5. 文化传承:通过研究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评价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原则,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
结论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者应根据标准要求,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新课标笔记
初中语文新课标笔记初中语文新课标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初中语文课程性质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等方面。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2. 培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言能力;3.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4. 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识字与写字:掌握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学会规范书写汉字。
2. 阅读:阅读各类文本,包括文学作品、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理解文本的主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 写作:根据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写作文意明确、语言流畅、内容具体的文章,并能够进行修改和润色。
4. 口语交际:能够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在口语交际中注意语言美和仪态美,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和辩论。
5. 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程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语文课程,教师需要采取以下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4.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课程介绍初中语文
课程介绍初中语文初中语文课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以下是对初中语文课程的介绍:1. 课程目标: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以及文学鉴赏、文化传承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素养。
同时,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课程内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等。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涉及文学作品、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
写作包括作文、翻译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包括演讲、辩论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文学社团、朗诵比赛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课程评价:初中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考试、作品评价、口头表达评价等。
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
作品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作文、翻译等作品的质量。
口头表达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包括演讲、辩论等表现。
4. 课程特色: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等特点。
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
工具性是指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审美性是指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优秀文化成果。
总之,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精神,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初中语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介绍初中语文课程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本课程大纲旨在指导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阅读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语言表达技能- 词语与词语搭配的训练- 句子与句子搭配的训练- 短文与短文搭配的训练2. 阅读理解技巧- 文章细节理解- 文章主旨理解- 文章结构理解- 文章推理理解3. 语文知识与技能- 词汇积累与拓展- 句型结构与运用- 作文写作与批改4. 中国古代文学-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的欣赏与解析 - 古文阅读与鉴赏5. 中国现代文学- 当代作家作品的欣赏与解析- 当代散文阅读与鉴赏四、学习评价与考核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表现,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和考核手段:1. 日常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等方面的表现。
2. 小测验与段考:通过定期的小测验和段考,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读书笔记等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4. 期末考试:对全年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是在新课标指导下形成的既继承传统工具又具有革命性的教材,它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下册都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这样的背景中,正所谓“生活无处不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本年级教材的编写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单元以内容相同或者相近为依据,每个单元都包括“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部分。
如七年级上册按人与自然为主题,共设六个单元:①关爱生命②体味人生③感悟自然④探索科学⑤诠释亲情⑥想象世界.。
七年级下册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主题为成长、祖国、名人、文化艺术、探险、动物六个单元。
上下册每一单元围绕各自主题,运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古诗文、小说等进行诠释,这些主题及统摄下的文章不仅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触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学段请读课文29课,自读课文31课,(其中包含现代诗歌阅读9课,古诗词曲5首,古文阅读9课。
),每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三者相互关联,互为影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既与本单元讲授内容有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可以立即将在阅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方法用在综合训练上,又做到及时的学以致用。
另外,教材后面还附有名著导读共4篇,课外诗词共20首,及《硬笔书法》、《写好硬笔书法行楷字》、《临摹·欣赏颜体法》和《汉语词类表》。
七年级(上)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2.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4.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5.中考名著必读:《安徒生童话》《鲁宾逊漂流记》写作1.会多角度观察生活,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搜集素材。
2.写记叙性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做到文从字顺,能够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3.根据生活需要,学写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
4.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次,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1.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进行文明得体地交流。
2.学会耐心专注地听,理解对方的意思。
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相互交流,讨论。
七年级(下)识字与写字1.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阅读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中考名著必读:《童年》《西游记》《朝花夕拾》写作1.观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3.能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4.根据生活需要,学写应用文“书信类(书信、感谢信、邀请信等)”“申请书”。
5.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次,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1.能够清晰、流畅地讲述自己的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2.复述,转述,完整准确,语言流畅,突出要点。
综合性学习1.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共分上、下两册,每册书的编排结构相同,共分四块。
第一块为阅读板块,也是核心板块,共设六个单元,30篇文章。
其中四个单元是现代文阅读,20篇文章;两个单元是古诗文阅读,,10篇文章。
第二块是课外古诗词背诵,每册10首,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背诵默写。
第三块是名著导读,上册书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本必读书目。
下册是《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两本必读书目。
第四块是附录,是选修内容,包括书法欣赏,句子成分,标点符号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是“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人生志向”、“山水景物”等。
八年级下册语文六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生轨迹”、“自然万物”、“生态环境”、“民风民俗”、“人生志向”、“游记”等。
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
八年级语文教材共60篇课文,其中33篇精读课文,27篇自读课文,其中现代文40篇,古诗文20篇,课外20首必背古诗词,5本必读名著。
八年级(上)识字与写字1.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3.临摹名家书法。
阅读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2.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3.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5.中考名著必读:《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作1.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的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能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3.根据生活需要,学写应用文“通知”、“启事”。
4.作文每学期不少于7次,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1.敢于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综合性学习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3.能就共同关注的热点的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
八年级(下)识字与写字1.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能正确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欣赏名家书法。
阅读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应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诵读诗文,注重积累,感悟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中考必读:《水浒》写作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表达力求有创意。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根据生活需要,学写应用文“借条”、“倡议书”。
4.作文每学期不少于7次,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1.在表达时,能够注意表达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2.在倾听时,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综合性学习1.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2.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九年级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方式构成,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教学。
材料阅读部分共设六个单元:“大自然的颂歌”(诗歌);“思想风采”(演讲、书信);“少年随想”(小说);“求知”(议论文);“古典名著”(古白话);“古代杰出人物”(史传文学)。
讲读13课,自读12课。
其中现代诗歌4课,古诗词1课(5首),文言文4课。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前面内容相互关联,互为影响。
课外10首古诗词承接《词五首》,词曲居多,便于学生掌握理解。
名著导读共三篇:《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另外,教材后面附有“怎样读诗”、“谈谈小说”、“复习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九年级下册围绕着引导初中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在实践中丰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这个中心目标,以六大专题组织阅读单元:“土地情思”(诗歌);“人物画廊”(小说);“生命思索”(散文);“戏里人生”(戏剧);“百家争鸣”(诸子散文);“先人哲思”(史传文学)。
讲读14课,自读10课。
其中现代诗歌4课,古诗词1课(2首),文言文7课。
课外有10首古诗词背诵,以诗为主。
名著导读有两篇:《格列佛游记》、《简爱》。
附录为“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九年级(上)识字与写字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阅读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