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bea8fae2f60ddccdb38a04c.png)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与湖心亭看雪相似的文言文
![与湖心亭看雪相似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36cf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8.png)
与湖心亭看雪相似的文言文
与《湖心亭看雪》相似的文言文有《西湖游记二则》中的《西湖总记——明圣二湖》,作者是袁宏道。
以下是《西湖总记——明圣二湖》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翻译: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光。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此外,《西湖游记二则》中的《晚游六桥待月记》也与《湖心亭看雪》有相似之处,都写出了作者闲适恬静的心境。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a701e0c22590103029d5d.png)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篇一:文言文阅读板块第一讲教辅精选文言文阅读板块第一讲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
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下面将初中常见的12个虚词举例如下:之⒈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⒉助词⑴。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⑵。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⑶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⑷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⑸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⒊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为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西湖游记二则练教学反思鲁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西湖游记二则练教学反思鲁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f8cdad0c0975f46526d3e13c.png)
西湖游记两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十二课是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
这篇文言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篇比较有特色的游记文章,体现了袁宏道的“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
文中的景物描写极有特色,作者侧重整体描述,不局限于一枝一叶的表达。
对重点景物,如月的描写,也是点到即止,留丰富之想象给读者。
那么如何将作者的这一特色介绍给学生,并能够使学生有所感悟,应该是分析文章时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状,我将这节课设计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熟读。
我对学生所提的要求是熟读成诵,一定要读到每个句子不加字不减字不改字,就像是自己口中本来就应该这么说却不感到别扭,是自己心中所有的程度。
只有这样,语言才会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理解也就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成诵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通过反复的诵读,大部分学生已经比较流畅了,几个脑子比较快的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背诵的任务。
接着,我又示范了有感情的朗读。
对于语言,尤其是我们的古汉语,朗读是较高层次的赏析。
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感情朗读是他们的弱项。
老师要做朗读的高手,用自己的读带着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
当然,短短的一节课达不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坚持和指导。
剩下的时间自然的交给了文章的翻译。
我一直认为:学习文言文应该用文言的思维去学习,对于要将文言的语句翻译成现代的汉语,其语法规则和系统均有不小的差别。
对学生来说,其实是增加了一项程序。
就像学习英语一样,正常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用英语的思维来学习英语,而不应该将英语思维转换成汉语思维来学习.所以学习语言,学习的氛围和学习的环境很重要,语言思维也很重要。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以及写作手法进行鉴赏分析了。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揣摩感悟,体会作者情感——比较鉴赏景物描写—-发挥想象,改写练笔。
这几个环节围绕本文的重点-—景物描写来设计,环节比较简单,内容有所侧重,重点比较突出。
西湖游记二则--北师大版
![西湖游记二则--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7c168ae009581b6bd9eb99.png)
西湖游记二则1
![西湖游记二则1](https://img.taocdn.com/s3/m/60a8a9255901020207409c76.png)
原文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 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桌小入 舟入湖。山色如蛾, 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 目酣神醉,此时欲 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 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 四日 也。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 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 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 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 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 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 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 哉!
解释词语
1、突兀 2、 棹小舟 3、山色如娥,花光如颊 4、波纹如绫 5、目酣神醉 6、欲下一语 7、东阿王 8、始此 9、为春为月 10、夕岚 11、为寒所勒 12、石篑数为余言 13、急往观之 14、竟不忍去湖上 15、红烟绿雾 16、歌吹 17、粉汗 18、罗纨之盛 19、艳冶 20、湖光染翠 21、夕舂未下 22、设色 23受用
山是青黑色,如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如少女的面 颊,微风吹来,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样柔软。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喜欢?
(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平 湖 秋 月
三 潭 印 月
双 峰 插 云
曲院风荷
花 港 观 鱼
南屏晚钟
袁宏道《西湖》教案
![袁宏道《西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bc50e19e8b8f67d1cb966.png)
袁宏道《西湖》教案一、导入新课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之美又以西湖为最,有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的文章,仔细品味西湖的美。
二、简介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扦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三、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并用多媒体设备打出生字词,学生在书中画记。
①突兀:高耸的样子。
②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③勒:抑制。
④相次:一个接一个地。
次:按顺序排列。
⑤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
⑥数:屡次。
⑦去:离开。
⑧弥漫:满,遍。
⑨歌吹:唱歌奏乐。
这里是说歌妓很多。
吹,管乐器的演奏。
⑩罗纨:精细的织品。
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
⑩艳冶:美丽,妖艳。
⑩染翠:变成绿色。
⑩岚:山气。
⑩设色:用颜色描画。
⑩夕舂:夕阳。
⑩尤:更。
⑩目酣:形容非常爱看。
酣,喝足了酒。
⑩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意思是一切景物。
2.学生自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试着翻译。
3.教师答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安排打开多媒体,展示画片。
1.学生根据画面了解作者游踪。
“西湖一”:武林门一保叔塔一昭庆寺一西湖“西湖二”:断桥—苏堤(全在湖上)指名学生在文中找出写景部分与画面一致的语句,并齐读这些语句。
这一过程可灵活安排,主要使学生对西湖有更形象的认识。
五、作业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游记二则2
![西湖游记二则2](https://img.taocdn.com/s3/m/b69e5318b7360b4c2e3f6476.png)
西湖最盛之景 春景
粉绿 汗烟 侧 正 罗红 面 面 纨雾
奇观:梅花与杏桃 铺垫 相次开发
月景
山花 容态 水柳 意情
朝烟
对偶 拟人
夕岚
山湖 岚光 设染 色翠 之之 妙工
高 雅 的 志 趣
写景抒怀
小结
作者是用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他笔下的西湖 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鲜活的生命 力和灵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通过对西湖春天的自然风光、动人景象的 传神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满心喜爱和深切感受。
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感受 活的审美情趣,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 会 感 受
学 会 发 现
课文分析: 西湖一
心飞湖上
即棹小舟入湖
游踪
对西湖向往已久 迫不及待的心情 满 始 排比 拟人 西湖全貌 怀 游 喜 西 悦 湖 作者的神态 西湖如女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所见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所感
第一自然段里描写的西湖最盛之景是什么? 写梅花有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哪几句话描写春景?主要写什么? 第三自然段写晨昏月景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些? 为什么? 品味最后一句话的表达作用。
《西湖游记》翻译
![《西湖游记》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d95b968f01dc281e53af083.png)
《西湖游记》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石篑多次跟我说!”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山岚设色之妙。
但杭州人游湖,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绿柳如烟、申这三个时辰。
”余时为桃花所恋,花光如颊,竟然想不出来:“傅金吾园中梅,使人如饮醇酒,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未,山水的容颜和情意。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花和柳的情态,张功甫家故物也,尤为奇观。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为夕岚,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今年春雪很大,多得像堤边的春草、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如同美女的秀眉。
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桃红似雾,梅花为寒所勒。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花态柳情。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温风如酒,限于午,就已心醉神迷、未,年轻的女子们香汗淋漓,更是难得的景观,波纹如绫,罗纨之盛,皆在朝日始出,弥漫二十多里,为春为月,安可为俗士道哉。
山是青黑色的,才一举头,弥漫二十余里,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
午间进入昭庆寺。
一日之盛,夕舂未下,艳冶极矣。
午刻入昭庆,绿烟红雾、申三时,茶毕,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则已心飞湖上也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游记二则袁宏道西湖一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西湖游记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简介_袁宏道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袁宏道简介_袁宏道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d2a0b6b4daa58da1114a8e.png)
袁宏道简介_袁宏道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
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代表作品:《叙陈正甫会心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
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
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
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
品愈卑,故所求愈下。
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
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
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
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虎丘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高中素材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
![高中素材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9dcb4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6.png)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功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九年级语文《西湖游记二则》课件
![九年级语文《西湖游记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4e3498e53a580216fcfe68.png)
重点句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 纹如绫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 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 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 微波荡漾,如同轻软的绫罗一般起 伏。
读味
思考: 1、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渴望 见到西湖的急切心情? 2、哪几句是描写西湖全景的? 哪几句是写作者初见西湖时 的心情的?
赏析美句
山色如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
娥: 这里指眉上的 彩“黛”(青 黑色)
山 色 如 娥
宋 王观《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花光如颊
唐 崔护《题都护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温风如酒
宋 林升《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波 纹 如 绫
西湖游记二则
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袁宏道:
字中郎,号任公,湖广公安人, 明代文学家。他与其兄宗道、 弟 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 表人物,当时并称“公安三袁”。他 主张文学创作要“ 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 ” 。
宋 宋祁《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才一举头,已 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 描写不得,大 约如东阿王梦 中初遇洛神时 也。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 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 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体迅飞凫, 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 尘。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 容婀娜,令我忘看看大家能不能用手中 的笔描写出西湖的美景来?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教学教材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475c6ae941ea76e58fa04e7.png)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西湖游记》翻译
![《西湖游记》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7118b2c227916888486d7fb.png)
《西湖游记》翻译石篑多次跟我说!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山岚设色之妙。
但杭州人游湖,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绿柳如烟、申这三个时辰。
余时为桃花所恋,花光如颊,竟然想不出来:傅金吾园中梅,使人如饮醇酒,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未,山水的容颜和情意。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花和柳的情态,张功甫家故物也,尤为奇观,。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为夕岚,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今年春雪很大,多得像堤边的春草、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如同美女的秀眉。
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桃红似雾,梅花为寒所勒。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花态柳情。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温风如酒,限于午,就已心醉神迷、未,年轻的女子们香汗淋漓,更是难得的景观,波纹如绫,罗纨之盛,皆在朝日始出,弥漫二十多里,为春为月,安可为俗士道哉。
山是青黑色的,才一举头,弥漫二十余里,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
午间进入昭庆寺。
一日之盛,夕舂未下,艳冶极矣。
午刻入昭庆,绿烟红雾、申三时,茶毕,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则已心飞湖上也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游记二则袁宏道西湖一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西湖游记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西湖游记二则--北师大版
![西湖游记二则--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e873e9f90f76c661371a52.png)
突兀(w ù) o) 棹(zhà
颊(jiá)
苏堤(d ī) 艳冶(yě)
丁酉( yǒu )
n) 朝烟(zhāo) 夕岚(lá n) 罗纨(wá 夕舂(chōng)
花光如颊
波 纹 如 绫
山 色 如 娥
温风如酒
西湖一
山色如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
心飞湖上
目一 酣语 神不 醉得
月景尤不可言
上海上门推拿 / 上海上门推拿
阿哥。有咯小阿哥,妹妹在这王府里也算是有咯根基,姐姐真是太高兴咯!”“姐姐光替妹妹高兴有啥啊用?您也得赶快努力抓紧呀。”“瞧 妹妹说的,有妹妹得爷宠,姐姐就知足咯。再说咯,姐姐怎么能够趁妹妹身子不方便的时候,把爷抢走呢?”“姐姐!”惜月虽然知道耿姐姐 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可是,她实在是想不到,韵音姐姐对她竟是这么的好!这壹番话,将惜月感动得热泪不停地往下流淌,却是把韵音吓坏 咯:“妹妹,妹妹,你哭啥啊呀,千万别哭咯,小心哭坏咯身子,你可是不能哭坏咯爷的小阿哥啊!”“姐姐,这府里,只有姐姐,是最真心 实意地对妹妹好!您真是比惜月的亲姐姐还要好!”“姐姐不对你好,还能对谁好?姐姐自己家里也没有壹各妹妹,这天上平白无故地掉下来 壹各妹妹,姐姐当然最心疼你咯!快别哭咯,小心爷看到咯,又得心疼咯。”在韵音大半天的努力劝说下,惜月才算是勉强止住咯眼泪,她也 就更加坚定咯当初的想法。“姐姐,这王府里,你不争,别人就会争,没有人会同情你,可怜你。妹妹现在也服侍不咯爷,假如你现在不帮妹 妹壹把,将来妹妹连爷的面都见不到咯!”以后的日子里,王爷总是隔三差五地来探望惜月,而他每次到来,总能看到韵音的身影,不是忙着 精心照顾养胎中的惜月,就是替惜月精心照顾来到这里小坐的他。有咯韵音的陪伴和照顾,他对惜月就更加放心咯,即使有事情不能过来的时 候,他也不会有很深的内疚感,毕竟,将惜月交付给韵音,他非常踏实。每次离开,都是韵音替惜月送他,虽然名义上是她送爷回书院,但实 际上,每壹次都是他送韵音到咯院子,谁让韵音的院子先到呢。虽然再也没有发生两人相撞的事件,但他历来都是执意不再让韵音往前送他: “天又黑又冷,你赶快进院子吧。你能照顾好惜月,爷已经很感激咯。”“爷这么说,真是折杀妾身咯。照顾好惜月妹妹,本就是妾身份内的 事情,怎么还能让爷感激呢?”“爷当然要感激,你们两各人是,是这府里真心的好姐妹,爷很欣慰。”第壹卷 第169章 同情这壹天是九月 初九,重阳节。壹大清早,福晋和淑清、弘时阿哥三各人进宫向德妃娘娘贺寿祝福,王爷下咯早朝之后,也到咯永和宫。壹番客套之后,王爷 以衙门里有事情为由率先告辞,女眷们呆咯些时候,也没有等到十三、十四福晋她们,只好也告辞回府。今年宫中没有举行宫宴,考虑到大家 难得有机会聚在园子里过重阳节,福晋头壹天晚上就跟王爷商量着自家人壹起用各晚膳,也不算宴席,只是吃各饭而已。王爷自然是点头同意 咯雅思琦的提议。临到晚膳要开席咯,王爷突然差壹各小太监回园子送咯口信,爷有幕僚间的应酬,晚上不回来用膳咯。壹屋子人原本都眼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eb3bca0ec5da50e2524d7f7b.png)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 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 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 雕细刻其山水面讨论西湖二的问题
作者认为西湖最盛是什么季节与时辰? 西湖是人间仙境,春夏秋冬、阴晴朝夕皆 各有其美,但作者却别具慧眼,情有独钟。所 以开篇便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朝烟 、夕岚为一日之盛。 为何西湖之春月为最盛,朝烟、夕岚为一 日之盛呢?
原文: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恋: 迷住;
译文:我这时被桃花迷住,竟然不忍心离
开湖上;
原文: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勒:
抑制;
译文: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 气抑制;
原文: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
十余里;
绿烟红雾: 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译文: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如烟, 红桃如雾,弥漫二十多里。
译文:山色像眉上的彩“黛”(山是青
黑色),桃花艳丽像少女的面颊, 温暖的春风如饮醇酒,微波荡漾 像绫罗细软平滑;
原文: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目酣: 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
刚一抬头,已经不知不觉如痴 译文:
如醉;
原文: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下一语:用一个词语;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见书中注解; 这时想要用一个词语来描写 译文:
止: 只。
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 申三个时间。
原文: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
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 浓媚。 美妙。 始:才。 工:精妙。 妙: 译文: 其实,湖水成为绿色的精妙,
山气用颜色描画的美妙,都出 现在旭日初升、太阳还未落山 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 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西湖有赏文言文
![西湖有赏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91e6e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43.png)
西湖有赏文言文1.张岱散文《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南游记-游西湖记》孙嘉淦登万松岭(在杭州城外)而望西湖,一片空明,千峰紫翠,楼台烟雨,绮丽清幽。
向观图画,恐西湖不如画,今乃知画不足以尽西湖也。
过松岭,渡长桥,至南屏。
南屏之山,怪石攒列,作六桥以通舟,植梅柳于其上,所谓“苏堤春晓”。
堤西有园亭,引湖水为沼以畜鱼,所谓“花港观鱼”也。
堤东有洲,旁有三塔,影入湖中,所谓“三潭印月”也。
潭北有亭翼然水面者,湖心亭也。
下有古寺,所谓“南屏晚钟”也。
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树间,茶棚竹下。
路西有坊,题曰“飞来峰”。
过坊而西,乃见奇峰特峙,流水环周,洞在山腹,桥当洞口,度桥入洞,岩壑空幻,石骨玲珑,乳泉滴沥,积而成池。
洞顶怪石,如古树倒垂,云霞横出,孔空贯串,八达四通,或巨或细,或暗或明。
出洞西行,溪边岩下,石皆奇秀,卓立林间者,往往与松竹争长。
山侧有放生池,池上有冷泉亭。
高峰插天,修篁(竹的通称)蔽日,流泉清池,环亭左右。
盛夏正午,冷落深秋北曰雷峰,有塔高而色紫,所谓“雷峰夕照”也。
西曰苏堤,从南抵北,亭北突起而韶秀者,孤山也。
山有紫垣者,行宫(乾隆南游时所建造的行馆)也。
其东直抵杭城者,白堤也。
苏堤纵而白堤横,孤山介两堤之间焉。
其西有岳武穆庙,庙西有坟。
坟南亭台,临湖结构,朱栏碧槛,与绿水红莲相掩映,所谓“曲院风荷”也,又四围幽壑深林,不类人境,惧其为虎豹之窟穴,因返。
复至飞来峰下,寻前所见村落而歇焉。
天风南来,微闻鼓乐之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顺
学
读懂
习 目
读味
标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
棹
颊
丁酉
朝烟
夕岚
苏堤
罗纨
艳冶
夕舂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w ù) 棹(zhào ) 颊(jiá) 丁酉( yǒu ) 朝烟(zhāo) 夕岚(lán) 苏堤(d ī) 罗纨(wán) 艳冶(yě) 夕舂(chōng)
原文: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游记二则
袁宏道
袁宏道:
明代文学家。他与其兄宗道、 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 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 主张文学创作要“ 独抒性灵,不 拘格套 ” 。
勒 (lè)抑制
夕舂
(chong)夕阳
突兀 (wù)高耸的样子 艳冶
(yě)美丽、妖艳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山是青黑色,如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如少女的面 颊,微风吹来,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样柔软。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
译文
从武林门往西走,远远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 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 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红艳艳的, 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 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 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 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 见到洛河女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 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原文: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
译文:刚一抬头,已经不知不觉如痴 如醉;
原文: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下一语:用一个词语;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见书中注解;
译文:这时想要用一个词语来描写
(这里的景色)不能(想出 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 见到洛神时一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段译文
•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 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物种,赶紧前往观看 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 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 声和器乐声,如阵阵春风,年轻的妇女,混 合脂粉的汗水,如道道细雨。衣著华丽的富 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 美丽妖艳到极点。
第三段译文
• 但杭州人游湖,仅限于午、未、申这三个 时辰。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的精巧,雾 气笼罩的山峦的奇妙,都出现在旭日初升、 夕阳还未落山的时候,(那时)才把西湖 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下西湖的景 色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 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有一种趣 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 么能讲给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听呢?
原文: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
十四日。 始此:从这一次开始;
译文: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时间 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词:
棹 (zhào)划船
酣 (han)喝酒尽兴 颊 (jiá)这里指桃花艳如少女的颜面。
朝烟 (zhao)早晨烟雾迷蒙。
夕岚 (lán)傍晚的山光.
译文:中午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
船进入西湖;
原文: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
娥: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颊: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
译文:山色像眉上的彩“黛”(山是青
黑色),桃花艳丽像少女的面颊, 温暖的春风如饮醇酒,微波荡漾 像绫罗细软平滑;
思考探究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 什么喜欢?(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第一段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 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 笼罩的傍晚。今年春雪特别大,梅花被寒 气所抑制,跟杏花、桃花相互依次开放, 更是奇特的景观。
这几句描写都有典据,你能说出来吗?
宋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课文分析: 西湖一
心飞湖上
游踪
即棹小舟入湖
对西湖向往已久 迫不及待的心情
满始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所见 排比 拟人 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西 湖 全 貌
怀游 喜西 悦湖
西湖最盛, 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 为朝烟 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 梅花为寒所勒,
梅与杏桃相次开放, 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 “傅金吾园中梅,张 功甫家故物也,急往 观之。”余时为桃花 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 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 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则已心飞湖上也。
西:往西走;向西;名词活用为动词; 突兀:高耸的样子; 则已心飞湖上: 心则已飞湖上:心就已经飞
到西湖上面;
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看见保叔塔高 耸在层峦山崖之中,心就已经飞 到西湖上面;
原文: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
湖; 午刻:中午时分,午间; 棹:船桨;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思考探究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 什么喜欢?(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找出文中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前两句 用女子来比喻西湖的娇艳;后两句分别从嗅觉和视觉,写 出了令人心醉神迷,陶醉其中的西湖美景,一连四个比喻 组成排比,生动描绘春天西湖妩媚动人的风光,把西湖描 绘得生动而清新。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所感 作者的神态 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西湖如美女
棹:名词作动词用, 划船
从武林门而西, 望保叔塔突兀层 崖中,则心飞湖 上也。午刻入昭 庆,茶毕,即棹 小舟入湖。
娥:
这里指眉上的
彩“黛”(青
山
黑色)
色
如
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 纹 如 绫
才一举头,已 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 描写不得,大 约如东阿王梦 中初遇洛神时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