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植物学讲义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一、细胞学说:时间:1838—1839 提出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中心含义:一切生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意义:将整个生物界统一起来。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上的每个细胞都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能力即细胞的全能性.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影响植物细胞形状和大小的因素:遗传因素(位置、功能)和环境因素。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原生质体概念:由原生质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的总称,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形态概念)。
原生质:构成生物细胞的一切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物质概念)。
1 细胞膜(原生质膜)(1)亚显微结构单位膜:在电镜下由3 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
组成: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2)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特点:具有选择透性(4)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接受和传递遗传信息;参与细胞识别;抗病菌;胞饮等2 细胞核(1)数量、形状、位置与细胞种类、活动等有关. (2)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有核孔,作用-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换。
核仁:折光强的小球体,作用-合成与贮存RNA的场所。
核质:透明胶状物,由染色质和核液组成.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2种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3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2 部分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微结构(微器官)。
叶绿体质体(植物体特有的) 有色体白色体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结构(幻灯片18)-双层膜、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的柱状单位)、基质片层和基质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纺锤体开始形成。
中期: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纺锤体完全形成时期。
后期:后期是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由赤道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
末期:为形成二子核和胞质分裂的时期。染色体分解,核仁、核膜出现,赤道板上堆积的纺锤丝,称为成膜体。
第六章叶
名词解释
运动细胞(泡状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位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扇形排列,与叶片的卷曲和张开有关。
海绵组织:双子叶植物叶中,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胞间隙发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栅栏组织:在双子叶植物的叶肉中,靠近上表皮,通常由1-2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细胞的长径与表皮垂直,较整齐如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总24页)
第一章细胞
名词解释
原生质体: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使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分别由不同蛋白质以不同方式装配成直径不同的纤维,相互连接形成具有柔韧性和刚性的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称作细胞骨架。
纹孔:细胞在生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不加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简答与论述
比较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导管——由许多管状的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1分)。成熟导管分子的端壁溶解形成穿孔(1分)。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次生木质化增厚,呈现出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各种花纹(1分)。
筛管——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1分)。 筛管分子的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端壁特化为筛板(1分),其上分布有成群的筛孔。
大一植物学知识点总结PPT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02
学会了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制作及保存方法。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03
深入理解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多细胞 有机体、自养生物、无运动能力 等。
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结构
熟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等。
植物组织类型
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如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等。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生长阶段
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阶段,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熟植株等。
土壤保护
通过根系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基础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维持生态 系统稳定。
不同生境下植物适应策略分析
干旱环境
盐碱环境
发展深根系、厚角质层、落叶等适应策略 。
通过离子排斥、离子区域化等机制适应高 盐碱度。
寒冷环境
水生环境
采用小株型、针叶、地下芽等适应策略。
发展浮叶、气生根、漂浮等适应策略。
营养元素吸收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转运机制
吸收的营养元素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转运至植物地上部分,供其生长发育所需。
营养缺乏症状识别及防治
营养缺乏症状识别
通过观察植物叶片颜色、形态和生长 状况等,可以判断其是否缺乏某种营 养元素。
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营养元素缺乏症状,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防治,如增施有机肥、调 整土壤酸碱度等。
杂交育种
通过有性杂交,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聚合 在一起,育成新品种。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它对于我们了解自然界、保护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植物学重点知识的总结。
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细胞是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屏障。
细胞质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提供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等。
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可使植物生长和发育。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保护组织如表皮,能防止水分散失和病原体侵入。
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分别运输水分和养分。
机械组织如纤维和厚壁细胞,提供支持。
二、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
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系类型有直根系和须根系。
茎支持着植物的身体,运输物质,并可能储存养分。
茎的形态多样,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等。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形态和结构适应着不同的环境。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并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果实保护和传播种子,种子则包含了植物新个体发育所需的胚和营养物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提供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至关重要。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反,呼吸作用是植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 6CO₂+ 6H₂O +能量;无氧呼吸则产生酒精或乳酸。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培训资料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 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大一植物学学科知识点总结
大一植物学学科知识点总结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命过程和演化等相关知识的学科。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正是接触和学习植物学的起点。
下面将对大一植物学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植物分类学1.植物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植物命名:拉丁文学名法、国际植物学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原则:形态分类、细胞分类、进化分类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与分类系统- 种:生物学上的基本单位- 属、目、科、纲、门:系统发育关系的分类单位- 分类系统:三域分类系统、五界分类系统、七界分类系统二、植物的形态结构1.植物的细胞结构与组织器官- 植物细胞:细胞壁、质膜、质网、细胞器- 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2.植物的生殖结构与生殖方式- 雌蕊:花柱、柱头、子房- 雄蕊:花药、花粉-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三、植物的生长发育1.植物的生长方式- 主茎生长:走茎生长、短节生长、长节生长- 侧枝生长:分枝、花序、腋芽- 组织生长:原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2.植物的生活史- 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 无性生殖生活史、有性生殖生活史四、植物的生理过程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2.植物的水分运输与吸收- 植物体的水分结构:细胞膜、细胞壁、木质部- 水分运输机制:根压力理论、蒸腾拉力理论五、植物的适应与生态1.植物的适应与种群分布- 植物的适应机制:生理适应、形态适应、生态适应- 植物的种群分布:地理分布、群落分布、垂直分布2.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光周期效应、光强效应-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生长速度、生殖机能- 水分对植物的影响:蒸腾作用、渗透调节以上就是大一植物学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植物的起源、结构、生命过程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植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植物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190P)ppt课件
双子叶植物纲
包括木兰科、毛茛科、 蔷薇科等多个科属。代 表物种有木兰、牡丹、
月季等。
单子叶植物纲
包括禾本科、百合科、 兰科等多个科属。代表 物种有水稻、百合、兰
花等。
裸子植物门
包括松科、杉科等多个 科属。代表物种有松树
、杉树等。
蕨类植物门
包括水龙骨科、桫椤科 等多个科属。代表物种
有水龙骨、桫椤等。
03
族药等。
食用植物
部分植物可作为食材使用,提 供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风
味。
工业原料
植物纤维、油脂、色素等可作 为工业原料,用于纺织、化工
等领域。
生态修复
利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如治 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等
。
THANKS
感谢观看
两类。
茎
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无机盐和 有机养料,同时也有支持植物体 生长的作用。根据生长方式可分 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和匍
匐茎四类。
叶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质。叶片形态多样,可分 为单叶和复叶两类。叶脉则起到 支撑叶片和输导水分、养分的作
用。
花、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
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花的类型多样,可 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研究范围
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等多个 分支领域
植物分类与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
根据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等特征 进行分类,包括种、属、科、目、纲 、门等级别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每种植物都有一个属 名和种名,属名首字母大写,种名小 写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大一下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下植物学知识点总结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大一下的植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植物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下面是对大一下植物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几大类。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属于低等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而是由叶状体、茎状体和根状体组成。
它们依赖于水和水分悬浮的营养成分进行生长和繁殖。
2.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孢子繁殖,也可以通过根茎繁殖。
3.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其种子裸露在雌蕊的内部。
裸子植物大多数是乔木状植物,如松树和杉树等。
4.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级的植物,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
被子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与功能高度多样化。
二、植物的组织与器官植物体是由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的。
了解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至关重要。
1. 根系:根是植物地下部分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地面。
根的主要部分包括根尖、根毛和根系。
2. 茎: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器官,连接根和叶。
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植物体,同时也负责物质的输送。
茎的不同部分包括茎尖、节间和叶腋等。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叶的形态和结构有很大的多样性,包括叶片、叶柄和叶脉等。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种子的形成与萌发:种子是植物生殖的一种形式,由胚胎、种皮和种质组成。
种子的形成需要授粉和受精过程,而种子的萌发则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植物学 基础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基本特征1. 细胞结构: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由细胞壁、叶绿体和大中央液泡组成的。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构成,具有保护细胞、支撑植物体和传递物质等功能。
2. 生物分类:植物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分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几个门类。
被子植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植物类群,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植物物种,包括了我们日常所见的树木和草本植物。
3. 生活史和染色体:植物的生活史是指植物在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开花授粉、结实和播种等阶段的一系列过程。
植物的染色体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结构,负责携带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二、植物的形态特征1. 植物器官:植物体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不同的器官。
根是植物的营养吸收器官,茎负责支持和传导物质,而叶负责光合作用和蒸腾等功能。
2. 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植物的形态特征反映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植物的内部构造:植物的内部构造主要由维管束、细胞组织和分泌物等构成。
维管束是植物的主要生长和传导组织,分为导管和木质部,其功能是传导水分、养分和激素等物质。
三、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1. 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包括植物营养生长、细胞分化和花果生长等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光照、水分、温度和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和能量的来源。
3. 植物生态适应:植物生态适应是指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适应能力。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等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
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1. 遗传变异:植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遗传变异,导致植物的后代具有不同的性状和表现形态。
遗传变异是植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2. 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植物学 全套讲义 精品课教案(两份全套讲义)
植物学讲义(两份)植物学讲义(一)如何认识《植物学》?1.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形态、结构的规律性、个体发育的规律性以及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它揭示的是自然的奥妙。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将会使你懂得许多植物学的知识,并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好植物学知识会让你科学地解答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1)俗话说树怕剥皮猪怕壮,为什么?(2)连理枝是如何形成的?(3)路灯下的树或枝条容易冻坏或冻死,为什么?(4)嫁接是如何成活的?(5)果树环割、环剥会提早结果,为什么?(6)病原菌如何侵入植物体内?(7)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被如何呼风唤雨?……2.植物学是艺术植物世界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无不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宏观方面,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处处展示着植物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无名的小草等等,让人赏心悦目。
微观方面,从植物细小的形态到显微构造;从微形态到超微构造;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精妙绝伦。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植物世界是美丽的,微观世界更奇妙。
植物所创造的艺术美,是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所无法创造的。
植物的美绪论植物学(Botany):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植物多样性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植物的多样性1.植物总数:50余万种。
2.分布范围:极其广大。
热带、温带、寒带至南北两极;平原、丘陵至高山;海洋、湖泊、沼泽至陆地。
3.细胞组成:单细胞、群体、多细胞。
4.演化趋势: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5.植物的功能:绿色植物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呈现绿色一大类植物。
光合作用。
非绿色植物:不具叶绿素的一大类植物。
矿化作用。
二、植物界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植物学基础知识
❖ 3、呼吸根:
落羽杉
❖ 4、寄生根:有些寄生植物如槲寄生、 菟丝子等植物,它们的叶片退化,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借助茎上形成的不 定根,常称胃吸器,伸入寄主体内吸收 水分和营养物质。
叶序的类型: 1、互生:在茎上每一节只生有一个叶片叫互生叶序。 2、对生:茎的每一节上有两片叶相互对生。 3、轮生:茎的每一节上着生3个或3个以上的叶,排成 轮状。 4、簇生: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短枝上,成簇而生。
❖(一)叶形
对生-女贞
轮生-夹竹桃
互生-榆树
簇生
5、叶脉
叶脉 ——在叶片中形成的维管束称为叶脉
攀援根的顶端扁平
❖ 2、攀援根:
❖ 常见植物:常春藤、 凌霄、络石、爬山 虎等藤本植物的细 长茎上能长出一些 短的不定根,这些 根的顶端扁平,有 的成为吸盘,易固 着小石头或树干表 面,具攀援功能。
❖ 2、攀援根 ❖ 帮助植物进行
攀援。
凌霄
❖ 2、攀援根 ❖ 帮助植物进行
攀援。
爬山虎
常春藤
❖ 3、呼吸根:
❖ 3、叶刺:
❖ 叶的一部或全部变为 刺,如小檗、仙人掌。 叶刺发生在枝条的下 方,如发生在枝条茎 部两侧则为托叶刺, 如刺槐。
❖ 4、叶卷须:
❖ 叶的一部分变为能攀缘它物的须状物。叶卷 须的来源依植物而异,。如豌豆、巢菜的叶卷 须由复叶顶端部分小叶变成。
巢菜
豌豆
❖ 5、叶状柄 :
❖ 像金合欢,幼苗时 长的叶为羽状复叶 而后叶柄变扁,小 叶片逐渐退化,只 剩下叶片状的叶柄 代替叶的功能。称 叶状柄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78植物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茶花(直立茎)
丝瓜(攀援茎) 牵 牛 花 ( 缠 绕 茎 ) 25
3、对茎的认识
通过右图认识茎的外部形态及作用。 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二个节之间的部分。 芽:在茎的顶端和叶腋具有 芽。
26
二、 茎的分枝方式
茎的分枝一般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二叉分枝
1、单轴分枝(总状分枝)
主干的顶芽活动 始终占优势,产生明 显、通直的主轴(主 干),各级侧枝依次 变细, 主干明显 。 如裸子植物和很多乔 木类被子植物:松柏、 杉木、杨树类等。
在园林上,合轴 分枝方式使树冠自然 展开,通过整枝、摘 心等措施,人为调控 枝系的空间分布和配 比,以达到促进次级 侧枝生长,使冠形丰 满、匀称、多花、美 化株形的目的,大多 数种子植物都是合轴 分枝,如桃、苹果等。
苹果树
29
30
3、二叉分枝与假二叉分枝:
二叉分枝: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顶芽下两 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二叉状的分枝,这种分枝方 式是最原始的类型。裸蕨类绝大多数是二叉分枝式,但种 子植物却很少具有这种分枝方式
绪论:植物学基础知识
❖讲解重点:
❖一、根的形态特征 ❖二、茎的形态特征 ❖三、叶的形态特征 ❖四、花的形态特征 ❖五、果实的形态特征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
❖第一节 根的形态3源自主根侧根不定根
行道树一般使用单
轴分枝、树体高大、
主干明显的乔木树种。
27
2、合轴分枝:
主茎顶芽 生长活动形成 一段主轴后即 停止生长或形 成花芽,由下 侧的一个腋芽 代替主芽继续 生长,植物的 主轴是由主茎 和相继接替的 各级侧枝共同 组成。
植物学基础知识课件
02
加强植物资源保护和生 态恢复工作,保护生态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04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9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染 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 胞,遗传物质减半。
9
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功能
分生组织
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 组织,位于植物生长 点,如根尖、茎尖等 。
基本组织
构成植物体的基本部 分,包括薄壁组织、 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等。
保护组织
覆盖在植物体表面, 具有保护作用,如表 皮和周皮。
2024/1/26
12
茎的结构与功能
2024/1/26
茎的基本结构
01
节、节间、叶痕、芽
茎的主要功能
02
支持植物体、输导水分和养分、进行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
茎的类型
03
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
13
叶的结构与功能
1 2
叶的基本结构
叶片、叶柄、托叶
叶的主要功能
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和分泌作用
被子植物
种子被果皮包被,形成果实,是植物 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
05
04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如松树、柏 树等。
2024/1/26
19
05 植物生理生态
2024/1/26
20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2024/1/26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 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执法力度,打 击非法采挖和贸易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2.植物界植物学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裸子植物' 维管束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J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丿抱子植物f褐藻\红藻蓝藻非维管束植等植物绿藻黄藻金藻藻类植物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①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②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②3 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② 4 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② 5 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O合成作用(光合作用):6CO2+6H2OfC6H12O6+6O2 (三大宇宙作用)②1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②2 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②3 补充大气中的氧。
③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f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 植物与环境②1 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②2 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0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③美化环境。
05 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 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 1.细胞概念细胞(cell)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01 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02 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03 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04 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
原生质中还含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01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 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②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③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3•原生质的物理性质:原生质失去水分为凝胶,吸收水分则为溶胶。
4•原生质与原生质体:当原生质分化形成细胞质和细胞核时,即形成了原生质体。
三.植物的细胞的形状,大小和基本结构。
□形状:1.等径多面体2•棱柱体3•圆筒形4.纺锤形5.砖形6.星形7.圆球形□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质膜)、细胞核、胞基质、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圆球体、液泡、核糖体、细胞骨架、微丝、中间纤维等。
原生质体细分类:e细胞膜:生活在细胞原生质外表,都有一层膜包围,称为细胞膜或质膜。
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内外界的物种交换,具有“选择透性”。
细胞膜=质膜二单位膜=生物膜;单层、双层…..e细胞质(胞基质)及其细胞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可分为胞基质和细胞器。
胞基质是包围细胞器的细胞质部分。
CD质体: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幼期未分化成熟的,成为前质体。
分化成熟的质体可根据其颜色和功能不同,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主要类型;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叶绿体:△外被(内膜、外膜):选择性△基质:酶、淀粉粒、质体小球、DNA、RNA (具有遗传半自主性)、核糖体;△类囊体:(叠成基粒):光合作用白色体:无色质体,颗粒结构,双膜包绕;3个类型:造粉体,造蛋白体、造油体有色体:红、黄、橙色质体,含类胡萝卜素,双膜结构,形状多样②线粒体: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细胞器;氧化过程的主要场所;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结构:外膜、内膜(嵴、基粒、DNA、核糖体)、基质③核糖核蛋白体:生活的细胞中都存在核糖核蛋白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非膜结构。
⑷内质网:细胞内最丰富的膜系统。
由膜围成的扁平的囊、槽、池或管,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系统。
粗面内质网(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光面内质网(合成与运输类脂和糖)。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一叠由平滑的单位膜围成的囊组成。
高尔基体是动态结构,有形成面和成熟面,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液泡是由单层膜包被构成的细胞器。
液泡的膜称为液泡膜,里面的液汁称为细胞液。
幼期细胞,液泡很小,但随着细胞生长,液泡长大。
小液泡逐渐合并为大液泡,位于细胞中央。
液泡的功能为:渗透调节、贮藏和消化。
©溶酶体: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的细胞器。
©圆球体:膜包被的圆球状小体。
其膜可能是半单位膜结构(只有暗带)。
储藏、分解和合成脂肪的一个场所。
©微体:微体也是由单层膜包围的,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与光合和呼吸有关。
1©0细胞骨架:微丝:细丝状体,蛋白,使细胞运动与收缩;微管:普遍存在细胞中,由两种结构不同的球状蛋白--微管蛋白组成;支撑作用;中间丝(中间纤维):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的细胞骨架成分。
◎细胞核:细胞核为生活细胞中最显著的结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 ,几乎都存在于核内,为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形态:各种细胞内都有细胞核,其形态多种多样。
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随细胞周期的改变而变化,可分为分裂期和间期。
间期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
DNA ,组蛋白,RNA ,非组蛋白的蛋白质。
◎4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物质构成的,对细胞起着保护作用。
包括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细胞壁上还有纹孔和胞间连丝。
©1 胞间层(中层):相邻两个细胞间所共有的一层薄膜。
©2 初生壁:初生璧是细胞增长体积时所形成的壁层,由相邻细胞分别在胞间层两面沉积壁物质而成。
©3 次生壁:次生壁是在细胞停止增大体积后,在初生璧内表面增厚的壁层。
©4 纹孔:细胞壁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地增厚。
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种未增厚的区域成为纹孔。
相邻两个细胞壁上的纹孔常成对发生,纹孔对中间的胞间层和两侧的初生壁,合称纹孔膜。
由次生壁围成的纹孔腔穴,叫做纹孔腔。
△1 单纹孔:简单,纹孔口和底同大,纹孔腔为上下等径,圆筒形。
△2 具缘纹孔:在纹孔腔周围向细胞内延伸。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
相邻细胞一般有胞间连丝相连,使整个植物体连成统一整体,传递物质和信息。
◎6 细胞壁的特有些细胞由于在植物体中担负的功能不同,原生质常分泌一些性质不同的物质,增加到细胞壁中,或存在于细胞壁的外表面,使细胞壁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
常见特化有:木化、角化、栓化、矿化、胶化。
三、植物细胞的后含物1.储藏营养物质◎1 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遍的贮藏物质。
贮藏的淀粉常呈颗粒状,称为淀粉粒。
◎2 脂肪:植物细胞中,油和脂肪或多或少都存在,但通常是存在油料植物种子或果实中.◎3 蛋白质:贮藏蛋白质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禾本科植物籽粒糊粉层中,存在糊粉粒。
蓖麻、油桐的胚乳糊粉粒内,除无定形蛋白质外,还含有蛋白质拟晶体和非蛋白质的球状体。
2.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酶、植物激素、抗生素和植物杀菌素等。
3.晶体: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
四.植物细胞的增殖:植物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它是一种最普遍的分裂方式。
包括间,前,中,后,末期)后期赤道板上堆积的纺锤丝,称为成膜体。
2•植物胞质分裂的机制不同于动物,后期或末期两极处微管消失,中间微管保留,并数量增加,形成桶状的成膜体。
来自于高尔基体的囊泡沿微管转运到成膜体中间,融合形成细胞板。
囊泡内的物质沉积为初生壁和中胶层,囊泡膜形成新的质膜,由于两侧质膜来源于共同的囊泡,因而膜间有许多连通的管道,形成胞间连丝。
源源不断运送来的囊泡向细胞板融合,使细胞板扩展,形成完整的细胞壁,将子细胞一分为二。
3•无丝分裂:指间期核不经任何有丝分裂时期,直接地分裂,形成差不多的两个子细胞。
可分为许多类型,如:横溢、出芽等。
4•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密切相关,它发生在被子植物花粉母细胞开始形成花粉粒和胚囊母细胞开始形成胚囊的时候。
特点:第一次分裂一一减数分裂I(1)前期I①细线期:染色体呈细丝状,逐渐缩短变粗。
②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一一联会,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称四价体。
③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
④双线期: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交叉更明显。
⑤终变期:染色体缩至最短,核仁、核膜消失。
第二次分裂一一减数分裂H相当于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四分体)意义:O由于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使同源染色体能准确地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保证了子细胞能得到一半的染色体,O 2在以后发生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本的水平,从而确保了遗传的稳定性;03同时,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交叉和片段互换,从而使同源染色体上父母本的基因发生重组,增加了变异的机会,使植物的后代有更强的生命力。
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高等植物的植物体是由多细胞组成的。
多细胞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其体内分化出许多生理功能不同、形态结构相应发生变化的细胞组合,这些细胞组合之间有机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各种器官。
这些形态结构相似,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称为组织。
2.植物组织的分类:O分生组织:位于植物的生长部位,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
根据分布位置分类:①顶端分生组织②侧生分生组织③居间分生组织根据分生组织的来源分类:③ 1 原分生组织:直接由胚细胞发育而来,具有持久分裂能力。
③2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细胞衍生而来,边分裂、边分化。
③3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细胞脱分化转变而来。
②成熟组织(非分生组织):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生长、分化后,逐渐丧失分裂能力,形成各种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称为成熟组织:③保护组织(表皮,周皮),0 b基本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贮水组织),③ c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Q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筛管,筛胞),0 e分泌组织(分泌结构),①维管束O保护组织:保护组织覆盖于植物体的外表,由一至几层细胞组成,主要有防止水分过分蒸发,抵抗病虫害的侵袭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