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风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合集下载

智能新风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智能新风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2013年中国联通节能技改工程〔智能新风系统〕设备投标规书第一局部技术规书一、概述1.本局部为中国联通省分公司基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招标文件的技术规。

本次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额定送风量要求为2000m3/h,要求额定送风量偏差≤±10%。

2.投标方必须对本规书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优于〞、“满足〞、“局部满足〞、“不满足〞,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指标且提供有效依据。

否如此视为无效应答。

3.投标方参加投标的设备应充分考虑基站的实际环境情况。

4.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二、主要技术要求以下规定了本工程所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

投标方必须对以下要求点对点应答,所提出的任何替代指标应不低于本技术规书的要求。

YD/T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891-89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YD/T 282-2000 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 1173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 1363.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与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局部: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429-2005 通信局站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2. 系统组成新风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它安装附件组成。

3. 技术要求新风系统在如下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室环境温度:5℃~45℃;室外环境温度:-30℃~45℃;相对湿度:≤90%;海拔高度:<2000m,超过2000m需降额使用或与用户协商。

本次采购的智能新风系统要求按直流-48V和交流220V两种供电方式报价。

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应能在DC:-40V~-57V供电围正常运行。

浙江电信通信机房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技术规范书

浙江电信通信机房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技术规范书

1概述1.1总则1.1.1本规范书为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对通信机房用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的技术要求,用于指导后续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

1.1.2本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对通信机房中、大型智能新风节能系统的最低要求。

除本技术规范书外,投标产品还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

1.1.3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保留和拥有对本文件的解释权,未经授权不得将任何信息泄漏给第三方。

1.2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YD/T 1051-201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363.3-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三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T 2423.3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 沙尘试验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6165-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T 19413-2010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中国电信[2006]331号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1.3名词和术语1.3.1通信机房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引入机房,排出机房内部热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加湿装置、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他安装附件组成。

其本身不带任何制冷元件,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实现室内风冷降温,减少通信机房的空调制冷能耗。

以下为描述方便,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简称为“新风系统”、“系统”(强调功能及性能时)或“设备”(强调工艺及硬件时)。

1.3.2标准测试工况室内温度为26~30℃,室内外温差为10 ℃,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带过滤装置,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横向智能通风技术要求》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横向智能通风技术要求》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13.120.00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团体标准T/CCOA ×××—××××横向智能通风技术要求Technology requirements for transverse intelligent ventilation(征求意见稿)20XX-╳╳-╳╳发布 20X×-╳╳-╳╳实施中国粮油学会发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及通讯 (2)5 横向智能通风硬件要求 (3)6 横向智能通风软件要求 (5)7 智能通风作业控制要求 (6)8 安全要求 (7)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粮油学会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河南未来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中心、北京粮猫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石天玉、魏雷、严晓平、李勇、兰盛斌、于素平、王远成、姜俊伊、于磊、曹阳、赵会义、苑江浩、金建德、陈渠玲、项鹏飞、郑颂。

III横向智能通风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横向智能通风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横向智能系统硬件及软件、数据与通讯、智能通风作业控制、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储粮生态区原粮储藏过程中横向智能通风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881 粮油储藏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基本要求GB/T 26882.1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1部分:通则GB/T 26882.3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3部分:软件GB/T 26882.4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4部分:信息交换接口协议GB/T 26879 粮油储藏平房仓隔热技术规范GB/T 9813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 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707.2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仓储第2部分:粮情检测分类与代码JB/T 8523 防爆通风机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新风系统智能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新风系统智能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新风系统智能控制器使用说明书一.概述新风系统智能控制器适用于对家庭及公共场合新风系统风机的智能控制,控制器分别设有手动及自动风量调节(三档)功能,时间及室内温度显示,滤网使用时间提醒。

自动控制功能可以设定每周7天,每天4时段运行状态,每个时段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新风系统启闭或风量。

新风系统智能控制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新风系统风机运转速度,实现既节能环保又能保持室内良好空气品质。

二.显示及按键符号 内容1当前星期状态2本地时间24小时制显示3自动运行模式状态显示4设置选择5风量切换6开关(设置状态时:确认)7数字减少或向后选择设置参数8数字增加或向前选择设置参数9自动运行模式:正在运行时段10手动运行模式状态显示11风量显示12环境温度显示三.技术参数输入电源 功率消耗 时段数量 输出方式 外形尺寸A C220V1w每天4时段,每周最多28时段 继电器 ≤1A86m m×86m m×14m m四.操作设置说明1.手动运行模式控制器接通电源后,液晶屏显示温度、时间、星期状态,约五秒后按开关键,液晶屏出现风量图标及手动运行模式图标,风量默认为中。

按风量切换键,可依次在高、中、低风量间进行切换,对应的风量图标的风量显示条分别为3条、2条、1条。

2.自动运行模式同时按下▽及△键,控制器进入自动运行模式,液晶屏显示自动运行模式图标。

自动运行时段设定:自动运行模式下连按两次按设置选择键,液晶屏自动运行模式图标A U T O闪烁,进入时段设定。

这时星期状态图标闪烁,按▽或△选择你要设定星期状体,按开关键确认。

星期状态确认后,自动进入这一天第1时段设定,这时液晶屏运行时段标显示1,时间的小时数字闪烁,按▽或△选择你要设定的时间,按开关键确认;小时确认后,自动进入分钟设定,这时时间的分钟数字闪烁,按▽或△选择你要设定的分钟,按开关键确认;时间设定确认后,自动进入风量设定,这时风量图标闪烁,按▽或△选择你要设定的风量(风量图标中无风量条表示关闭),按开关键确认,第一时段设定完毕,并自动进入第二时段设置。

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

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2006年度基站土建工程投标文件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08月目录1.总则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通信基站用智能通风 (1)3.2.标准空气状态 (1)3.3.额定风量 (1)3.4.通风换热量 (1)3.5.消耗功率 (2)3.6.能效比 (2)3.7.机组噪声 (2)4.设备概述 (2)4.1.概述 (2)4.2.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2)5.技术要求 (3)5.1.智能通风机组基本参数要求 (3)5.1.1.基站内环境温度要求 (3)5.1.2.智能通风机组通风换热量、送风量及室内机机外静压要求 (3)5.1.3.保持基站内正压要求 (3)5.1.4.能效比 (3)5.2.智能通风机组分项技术要求 (3)5.2.1.可靠性要求 (3)5.2.2.工艺及安全性要求 (4)5.2.3.适应环境参数 (5)5.2.4.运行噪音 (5)5.2.5.密闭性 (5)5.2.6.电气特性 (5)5.2.7.接地 (5)5.2.8.防结露与保温 (5)5.2.9.尺寸 (5)5.3.智能通风机组风机要求 (6)5.3.1.风机要求 (6)5.3.2.风口及风口尺寸要求 (6)5.4.智能通风机组过滤器要求 (6)5.4.1.过滤器性能要求 (6)5.4.2.过滤器容尘量要求 (7)5.5.智能通风机组传感器要求 (7)5.5.1.显示界面 (8)5.5.2.通讯接口 (8)5.5.3.监控功能 (8)5.5.4.告警功能 (9)5.5.5.系统控制功能 (9)5.5.6.控制要求 (11)5.5.7.控制流程 (12)6.测试方法 (14)6.1.测试的一般要求 (14)6.2.性能检测 (14)6.2.1.风量及静压检测 (14)6.2.2.输入功率检测 (14)6.2.3.能效比(EER)计算 (15)6.2.4.运行时噪音测试 (15)6.2.5.过滤器检测 (16)6.3.功能检测 (17)6.3.1.系统本地操作检测 (17)6.3.2.系统四遥功能检测方法 (18)6.3.3.主要控制逻辑检测 (18)6.3.4.故障或告警联动检测 (18)6.3.5.系统状态判断的检测 (19)6.3.6.密码权限管理的检测 (19)6.4.防雷检测 (20)6.5.断电来电后系统自启动检测 (20)1.总则为全面规范中国移动基站节能系统和设备的选型,确保系统设计、设备质量和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节能型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和项目实施效益,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规范与要求

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规范与要求

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规范与要求本文档旨在提供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规范与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正常运行和高效能。

1. 设备选择与规格要求- 选择适用于使用环境的空调及新风机组,考虑房间面积、使用人数和设备功率等因素。

- 设备的制冷和制热容量应满足房间的需求,确保在不同季节和温度条件下的舒适性。

- 确定设备的工作电压、频率和电流要求,以便提供合适的电源供应。

- 考虑设备的噪音水平,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干扰。

2. 安装要求- 安装空调及新风机组时,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操作。

- 安装设备的位置应易于维护和清洁,并确保不会阻挡通风口或其他设备。

- 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缆布线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

- 确保设备的冷凝水排放系统有效运行,避免水流进入设备内部。

3. 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洁和更换设备的过滤器,以确保空气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 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缆,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 定期检查设备的制冷剂充注量,确保制冷和制热效果的稳定。

- 保持设备周围的通风畅通,避免堆放杂物或阻挡通风口。

4.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设备时,遵循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

- 避免在高湿度或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设备,以确保其寿命和性能。

- 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以保持其高效运行。

-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以上为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规范与要求,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设备的选择、安装、维护和使用,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能,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

智能通风系统技术规范书

智能通风系统技术规范书

通信机房、数据中心及基站智能通风系统技术规范书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F u j i a n P o s t&T e l e c o m P l a n n i n g-D e s i g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C o.,L t d.2010年07月通信机房、数据中心智能及基站通风系统技术规范书1.概述本规范书适用于通信机房、数据中心及基站智能通风系统的设备选型,也可作为工程招标的依据。

本规范提出了通信机房、数据中心及基站智能通风系统的应用、性能设计和工艺技术要求,并就该系统在现网局站机房及基站的实际应用设计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规范和参考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已建、在建和即将建设通信机房、数据中心及基站智能通风系统。

本规范未规定的技术要求,参照国家、行业和中国电信集团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2.技术要求2.1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1智能通风系统(简称新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引入机房,排除机房内部热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

其本身不带任何制冷元件,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实现室内风冷降温,减少局站的能耗。

2.1.2标准测算工况室内温度为(26-30℃),室内外温差为10℃,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带过滤装置,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注:室内温度为26-30℃是YD/T 1821-2008中规定的一、二、三类通信机房的最高温度,测试时只取其中一个温度值计算显冷量。

2.1.3额定风量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新风系统吸入或排出机房的冷空气体积流量,单位为m3/h。

2.1.4额定功率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新风系统(包含其风机及系统外围控制器件)所消耗的总电功率,单位为W。

2.1.5噪声在标准测试工况下,距离新风系统(室内机、室外机)1m处,按A计权声压级测得的平均等效连续声级(Leq)。

2.1.6能效比标准测试工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系统内换热的换热量,单位W。

新风净化系统技术标准

新风净化系统技术标准

新风净化系统技术标准
净化标准:
根据国标标准,封闭区域换气次数不低于1.5次每小时,PM2.5颗粒物24小时平均浓度不高于50μg/m3;
二氧化碳24小时平均浓度不高于800ppm,
TVOC气体挥发物换气达到国家标准;
噪音控制: 机器最大噪声不高于55dB(A),出风口中速噪声不高于40dB(A),最大噪声不高于50dB(A);
富氧微正压:新风送风高于排风10-15%,形成洁净气幕,阻挡室外灰尘及有害气体污染物二次渗透到室内;
节能设计:功耗满足或国家标准值,采用全直流变频节能技术;
控制方式:智能化控制,远程集控。

本地触摸屏控制,手机APP(Android/IOS)控制,智能网络电视显示。

本地控制及手机、网络电视均可直观显示温度、湿度、PM2.5、CO2、TVOC等室内空气品质,机器运行故障代码提示,过滤效果直观显示,滤网剩余提示等直观显示。

施工设计:吊顶暗藏式安装,送回风布置合理。

额定风量:通过风管内按照的风量调节阀门,根据室内面积额定送风新风量。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 引言概述: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是指为了保证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

该标准涵盖了住宅新风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提供健康、清新的室内空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的内容。

正文内容:1. 设计要求1.1 空气质量要求: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中明确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包括PM2.5浓度、CO2浓度、甲醛浓度等指标的限制要求,以及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

1.2 空气流通要求:标准中对住宅新风系统的设计要求了室内空气的流通方式、流速、流向等,以保证空气能够有效地流通,避免死角和局部污染。

1.3 系统设计要求:标准中规定了住宅新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系统容量、管道布局、风机选型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

2. 安装要求2.1 管道安装: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中明确规定了新风管道的安装要求,包括管道材质、管道布置、接口密封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风机安装:标准中规定了风机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噪音控制等要求,以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和低噪音。

2.3 控制系统安装:标准中对住宅新风系统的控制系统安装要求了控制设备的选用、布置、接线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运行要求3.1 运行控制: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中规定了系统的运行控制要求,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风速控制等,以保证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智能化运行。

3.2 运行维护:标准中规定了住宅新风系统的运行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更换滤网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3 故障处理:标准中对住宅新风系统的故障处理要求了故障诊断、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步骤等,以保证系统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4. 维护要求4.1 清洁维护: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pdf中规定了系统的清洁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清洁风机、换气口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室内空气的清新。

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规格

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规格

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规格哎呀,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规格,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嘛!就像买个新手机,得看看配置,这新风系统也是得讲究的东西。

想想咱们的家,要是空气不流通,那叫一个闷啊,跟包子似的,呼吸都不畅快。

所以,这新风系统可不是摆设,得有点内涵。

先说说这系统得有多强大,不能光靠一股风就了事,得要能过滤空气里的各种杂质,比如灰尘、花粉,甚至是咱们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味道,别把家里弄成个异味大本营。

不然,谁家来客人了,不是因为味道而感到难为情。

这系统得运行安静,不能比小孩子还吵。

别像老牛吃嫩草一样,一点动静就传得老远。

特别是夜里,安静是金,咱家得享受夜晚的宁静啊,不能被嗡嗡声吵得睡不着觉。

噢,对了,还得省电!电费不是谁家的生辰八字都好,咱可得省着用。

新风系统要省电,不然每个月账单一来,看着数字涨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心疼啊!能省一度是一度,别小看了这点小节,省下的电钱,还能多买点好吃的。

关键还得安装简便。

不能弄得跟修飞机似的,一堆工具,折腾半天还弄个不稳定。

得像搭积木一样,轻轻松松就搞定了,谁都能快乐使用,这才叫好产品嘛。

说到规格,嘿,得精准到位。

不能差之毫厘,差了八千里。

要不然,买了个系统,一看规格不符,那心情得有多崩溃。

比如流量大小,得能应对家里不同面积,不能小了无法覆盖,大了又是浪费。

这得把握好,别让顾客挑了半天最后还是心有余悸。

还有个关键点,耐用性!不能买了用不了几年就得换新的,那可是钱包疼痛。

得稳定可靠,像老黄牛一样,日夜不停地运行,不是轻易就倒下的那种。

能用就得能用好几年,这才叫物有所值。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设计要时尚漂亮。

不能安了个系统,整个房间显得土里土气。

得外观光鲜亮丽,像是家里的一部分,融入进去,别格格不入。

毕竟,生活还得有点仪式感嘛,有了这种系统,家里立马高大上起来。

新风系统不仅仅是一种设备,它关乎到我们生活的质量。

得好用,得省心,得经济实惠,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好东西。

选购时,得多留心这些细节,才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

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新风系统及送风优化节能施工一、IDC机房环境要求根据《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行)》,机房环境规定如下:1、以通信行业标准规定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数据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环境要求为基础,确定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要求。

2、机房环境温湿度要求:AA级、A级机房温度为21-25℃,相对湿度40%-70%;B、C级机房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40%-70%,温度变化率小于5℃/h,且不结露。

3、机房洁净度要求。

机房内灰尘粒子应为非导电、非导磁及无腐蚀的粒子。

灰尘粒子浓度应满足:(1)直径大于等于0.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18000粒/升;(2)直径大于等于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300粒/升。

二、设计依据及节能诊断2.1 设计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行)》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验收规范(暂行)》 《数据中心机房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 2.2 负荷计算根据IDC 机房的负荷特点,四楼、六楼负荷为200kW ,预配置四台智能通风机组,五楼负荷为50kW ,预配置单台智能通风机组,单台机组需承担的负荷为50kW ,则新风量:14925101.0051.2503600T C 3600W Q p =⨯⨯⨯=∆=ρm 3/h故机组的设计风量为15000 m 3/h 。

三、节能改造方案3.1 改造方案考虑到本项目工程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情况,拟采用智能新风系统,结合优化送风方案,在室内外温差大于10℃时,运行本系统可停开现有机房空调,预计年节电率可达60%左右,具体方案如下:3.1.1本系统采用智能新风系统,直接利用室外新风对室内进行降温;在新风引入口加设自洁式过滤器,减少引用新风对机房带来的洁净度的威胁。

3.1.2未做精确送风的机房气流组织采取下送上回的方式,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到列间的下方,优化气流组织;安装有风管精确送风的机房,将新风系统的送风并入机房原有送风系统,统一按需送入指定位置。

智能新风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智能新风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2013年中国联通湖南节能技改工程(智能新风系统)设备投标规范书第一部分技术规范书一、概述1.本部分为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基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

本次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额定送风量要求为2000m3/h,要求额定送风量偏差≤±10%。

2.投标方必须对本规范书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优于”、“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指标且提供有效依据。

否则视为无效应答。

3.投标方参加投标的设备应充分考虑基站的实际环境情况。

4.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二、主要技术要求以下规定了本工程所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

投标方必须对以下要求点对点应答,所提出的任何替代指标应不低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规范性引用文件YD/T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891-89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YD/T 282-2000 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 1173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 1363.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429-2005 通信局站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2. 系统组成新风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它安装附件组成。

3. 技术要求3.1环境条件3.1.1适用环境条件新风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室内环境温度:5℃~45℃;室外环境温度:-30℃~45℃;相对湿度:≤90%;海拔高度:<2000m,超过2000m需降额使用或与用户协商。

3.1.2电源本次采购的智能新风系统要求按直流-48V和交流220V两种供电方式报价。

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

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

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新风设备和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以便在选择和安装这些设备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技术规格与要求2.1 新风设备- 空气净化效率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细菌等污染物,保障室内空气的质量。

空气净化效率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细菌等污染物,保障室内空气的质量。

- 换气量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足够的换气量,能够满足室内空气的新鲜度需求,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换气量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足够的换气量,能够满足室内空气的新鲜度需求,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 噪音控制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低噪音运行的能力,以保证室内的舒适性和安静环境。

噪音控制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低噪音运行的能力,以保证室内的舒适性和安静环境。

- 节能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节能特性,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能效比。

节能要求:新风设备应具备节能特性,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能效比。

2.2 空调设备- 制冷/制热效果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制冷/制热效果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 节能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节能特性,通过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控制系统等,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能效比。

节能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节能特性,通过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控制系统等,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能效比。

- 空气洁净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空气过滤功能,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尘埃、花粉和有害物质,提供清洁的室内空气。

空气洁净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空气过滤功能,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尘埃、花粉和有害物质,提供清洁的室内空气。

- 噪音控制要求:空调设备应具备低噪音运行的能力,以保证室内的舒适性和安静环境。

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

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2006年度基站土建工程投标文件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08月目录1.................................................................. 总则12............................................................... 适用范围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3.1.................................................. 通信基站用智能通风13.2....................................................... 标准空气状态13.3........................................................... 额定风量13.4......................................................... 通风换热量13.5........................................................... 消耗功率23.6............................................................. 能效比23.7........................................................... 机组噪声24............................................................... 设备概述24.1.............................................................. 概述24.2...................................................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25............................................................... 技术要求35.1............................................ 智能通风机组基本参数要求35.1.1. ............................................. 基站内环境温度要求35.1.2. ................ 智能通风机组通风换热量、送风量及室内机机外静压要求35.1.3. ............................................. 保持基站内正压要求35.1.4. ........................................................ 能效比35.2............................................ 智能通风机组分项技术要求35.2.1. .................................................... 可靠性要求35.2.1.1.智能通风机组应有较高的可靠性,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20,000小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应小于3小时;设计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

新风机技术规范

新风机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新风设备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二〇一一年七月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新风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1.总则1.1所提供产品的企业须通过ISO9001系列质量认证。

1.2所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以下相关标准。

GF 014-1995《通信机房环境条件》YD/T 1969-2009《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T 19413-2003《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T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146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2423.3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L: 砂尘试验方法》1.3所提供的产品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可靠。

每台系统应配置一套用户手册,手册中标明机组型号、冷量、生产日期、额定电机功率、额定电流、电压,电源特征等。

2.新风系统总体要求2.1新风系统主要由智能新风设备及其相关的辅助设备组成。

其硬件设备应有很高的可靠性,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20,000小时,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小于0.5小时。

2.2新风系统作为通信机房环境调节和控制的辅助设备,当系统运行故障时应能自动切离机房空调系统,从而不影响原有空调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控制功能;当系统遇火警时,应能强制关闭系统;当空调设备运行故障时,应能强制开启系统或继续正常工作。

2.3新风系统应能自动监测室内外环境温度,达到自动控制机房新风装置或空调的启停来满足机房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在确保机房设备在要求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的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用电,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2.4新风系统应能够纳入本地监控系统。

2.5新风系统的采用不应影响机房空调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应改变具有内部自动控制功能的空调设备的原有功能。

新风机技术规范

新风机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新风设备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二〇一一年七月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新风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1.总则1.1所提供产品的企业须通过ISO9001系列质量认证。

1.2所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以下相关标准。

GF 014-1995《通信机房环境条件》YD/T 1969-2009《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T 19413-2003《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T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146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2423.3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L: 砂尘试验方法》1.3所提供的产品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可靠。

每台系统应配置一套用户手册,手册中标明机组型号、冷量、生产日期、额定电机功率、额定电流、电压,电源特征等。

2.新风系统总体要求2.1新风系统主要由智能新风设备及其相关的辅助设备组成。

其硬件设备应有很高的可靠性,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20,000小时,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小于0.5小时。

2.2新风系统作为通信机房环境调节和控制的辅助设备,当系统运行故障时应能自动切离机房空调系统,从而不影响原有空调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控制功能;当系统遇火警时,应能强制关闭系统;当空调设备运行故障时,应能强制开启系统或继续正常工作。

2.3新风系统应能自动监测室内外环境温度,达到自动控制机房新风装置或空调的启停来满足机房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在确保机房设备在要求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的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用电,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2.4新风系统应能够纳入本地监控系统。

2.5新风系统的采用不应影响机房空调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应改变具有内部自动控制功能的空调设备的原有功能。

基站智能新风系统安装操作规范1.0资料

基站智能新风系统安装操作规范1.0资料

AW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交付管理中心 技术文件CS基站智能新风系统,重要注意事项在安装所有传感装置时,“ +”、“一”极一定要正确安装。

新风系统在开通时,应按照招投票时要求进行参数设置。

如出现环境特殊或运营商指定情况,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安装、电气工程请委托专业人员,自行安装可能导致触电或火灾等事故发生。

在钻孔操作错误时,可能造成使用人受伤或受到物理性损伤。

安装工程要严格按照当地运营商要求来进行。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 房内的系统安装操作。

简易流程,技术规范,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基站智能新风系统安装的顺利进行, 《基站智能新风系统产品说明书》、《进站须知》,物料准备适用范围 1200\1800风量的系统安装、调试及开通。

本规范仅适用于移动通信机需准备发下相关资料、物料及工具。

资料准备工具准备辅材主材基站智能新风系统安装在进行基站智能新风系统安装时,首先要对机房内环境进行实地勘测,找出设备合理安装位置;其次要符合运营商 提出的标准化机房建设要求,如在安装前运营商做出明确要求时,应及时与其负责人进行沟通说明基站智能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待其回复确定好位置后再进行安装。

拆包验货打开包装,将设备及备件等进行检查,是否存在设备外壳磨损或缺件等。

拆除包装后,搬动设备要轻拿轻放以免磨 损设备外壳,并保管好随机附件。

风机面板介绍 机房环境勘测基站智能新风机组采用壁挂式安装,安装时进风机组距离地面至少高于0.2米,出风机组距离地面 2.2米,进、出风机组室外正对面墙体上,不能有任何设备、线缆等阻挡风道,原则上建议进风机组安装在机房北面(阴面) ,出风机安装在机房南面邙日面)如图 1示:注:如出现环境特殊或运营商指定情况,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辅材>0.2m200mm 的圆孔。

出风机组的风口距离地面 2.2米开钻1个直径200mm的圆孔,如图2示。

开孔时应从外面往里面开,不得直接开通,应预留 2-3cm 用铁锤从里面敲通,并清理孔中的杂 物和灰尘。

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

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

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新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的技术规格与要求,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设备。

新风设备技术规格与要求
1. 温度控制:新风设备应具备温度控制功能,能够根据需求调节送风温度。

2. 风量调节:新风设备应具备可调节风量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空间的需求。

3. 运行噪音:新风设备应具备低噪音运行的特点,避免对人员造成干扰。

4. 过滤功能:新风设备应配备高效过滤器,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5. 能耗效率:新风设备应具备较高的能耗效率,以降低使用成本。

空调设备技术规格与要求
1. 制冷/制热能力:空调设备应具备相应的制冷或制热能力,
以满足不同季节的需求。

2. 温度控制:空调设备应具备精确的温度控制功能,能够保持
室内温度稳定。

3. 风速调节:空调设备应具备可调节风速的功能,以适应不同
人员的需求。

4. 运行噪音:空调设备应具备低噪音运行的特点,避免对人员
造成干扰。

5. 能耗效率:空调设备应具备较高的能耗效率,以降低使用成本。

共同要求
1. 安全性:新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2. 可靠性:新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
时间稳定运行。

3. 维护便捷性:新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应设计简单,易于维护和
清洁。

4. 使用寿命:新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以
降低更换成本。

根据以上技术规格与要求,选择合适的新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将有助于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新风与空调机组的技术规格书和要求

新风与空调机组的技术规格书和要求

新风与空调机组的技术规格书和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新风与空调机组的技术规格书和要求,以帮助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技术规格书包含了对新风与空调机组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技术规格的描述。

2. 技术规格书2.1 新风机组新风机组的技术规格如下:- 风量: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但不得低于最低新风换气量标准。

- 运行噪音: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噪音限制。

- 运行稳定性:机组运行稳定,故障率低。

- 能效比:满足国家能效标准,具备较高的能效比。

- 过滤效果:配备高效过滤器,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

2.2 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技术规格如下:- 制冷/制热能力:根据项目需求确定,能满足设计条件下的冷热负荷。

- 运行噪音: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噪音限制。

- 运行稳定性:机组运行稳定,故障率低。

- 能效比:满足国家能效标准,具备较高的能效比。

- 温度控制精度:能够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满足项目要求。

- 空气流量调节:具备调节空气流量的功能,以满足不同房间的需求。

- 除湿功能:具备除湿功能,能有效控制室内湿度。

- 过滤效果:配备高效过滤器,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

3. 要求在设计和实施新风与空调机组时,应遵守以下要求:-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机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品牌,确保机组的质量和性能可靠。

- 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工程评估,确保机组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和要求。

- 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 必要时进行性能测试和监测,以验证机组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为新风与空调机组的技术规格书和要求,供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参考使用。

在具体项目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智能化系统施工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

智能化系统施工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

智能化系统施工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简介:ZZZ2.合同工期:总合同工期60天。

具体集采工期要求以单项工程甲方通知书要求为准。

(注:开始时间具体以工作面移交后下发的开工令为准,绝对工期不变,如分批进行工期按相应面积比例计算;另涉及样板所有工作内容,现场工作面提交后无条件开展施工并10日历天内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3.投标单位:3.1需有建筑智能化至少二级资质。

其他按入围标准要求。

第二章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规范1. 一般规定本规范中使用的名词术语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标准等标准文件中所列者。

本规范与合同条款、图纸的规定和要求是一致的,应能相互解释,互为说明。

本规范与图纸、工程技术要求、合同文件、其他标准等如有矛盾、缺陷或错误之处,则以标准高者为准,视为乙方已综合考虑在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固定费率和工期中。

各分项(分部)工程均应严格按图纸的规定和要求,甲方或监理的指令进行施工,对图纸的任何变更,均应报甲方批准。

2. 工程实施的技术标准和规范2.1 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局域网标准》(IEEE802)《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建筑电气工程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G-026—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格书要求之间发生冲突时,采用其中最为严格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国联通湖南节能技改工程(智能新风系统)设备投标规范书第一部分技术规范书一、概述1.本部分为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基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

本次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额定送风量要求为2000m3/h,要求额定送风量偏差≤±10%。

2.投标方必须对本规范书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优于”、“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指标且提供有效依据。

否则视为无效应答。

3.投标方参加投标的设备应充分考虑基站的实际环境情况。

4.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二、主要技术要求以下规定了本工程所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的技术要求。

投标方必须对以下要求点对点应答,所提出的任何替代指标应不低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规范性引用文件YD/T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891-89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YD/T 282-2000 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 1173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 1363.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429-2005 通信局站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2. 系统组成新风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它安装附件组成。

3. 技术要求3.1环境条件3.1.1适用环境条件新风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室内环境温度:5℃~45℃;室外环境温度:-30℃~45℃;相对湿度:≤90%;海拔高度:<2000m,超过2000m需降额使用或与用户协商。

3.1.2电源本次采购的智能新风系统要求按直流-48V和交流220V两种供电方式报价。

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应能在DC:-40V~-57V供电范围内正常运行。

采用直流供电方式时,要求采用直流电机,不允许采用逆变方式。

采用交流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应能在AC:220V±20%,50±2HZ,供电范围内正常运行。

3.2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基本参数在标准测试工况下,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的基本参数的参考值见表1。

本次采购的基站智能新风系统额定送风量要求为2000m3/h,要求额定送风量偏差≤±10%。

表1 送风量与显冷量基本参数对照表3.3系统能效比与系统电功率:在标准测试工况下,额定送风量与所用电功耗之比:系统能效比≥8 m3/h/W,系统实际消耗电功率小于250W。

显(制)冷量与所用电功耗之比(能效比)≥20。

值)。

3.4系统可靠性要求新风系统主要由智能新风设备及其相关的辅助设备组成。

其硬件设备应有很高的可靠性,应达到平均使用时间(MTBF)不低于70,000小时;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20,000h;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小于0.5小时;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

3.5系统安全要求3.5.1设备的电气控制及操作系统应可靠接地,金属外壳及其他可触及的金属零部件至接地点电阻应不大于0.5Ω。

3.5.2新风系统的室内、外机外壳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室外部分应采用高强度钢材。

3.5.3通风系统应有较好的防水要求,系统内部不允许结露,出风口不允许带水。

3.5.4设备所采用的所有线缆应符合YD/T 1173中有关阻燃的要求。

采用的交流接触器等控制执行部件应通过相关国家认证。

3.5.5新风系统安装在室外无人值守局站时,应具有防盗措施。

3.5.6新风系统的控制板上应具备C级抗浪涌功能。

3.6系统密闭性3.6.1新风系统应具备隔离装置,防止雨水、动物等的入侵。

3.6.2新风系统停止工作时应做到室内外空气隔离,进风装置及排风装置安装后开孔处应设有风阀,并在冬季做保温处理。

3.6.3新风系统运行时室内应维持一定正压,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5Pa。

3.7系统保护与告警3.7.1新风系统产生告警时,应有明显的信号指示,可通过显示界面查询告警内容。

3.7.2新风系统温、湿度传感器故障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警,在无法有效检测环境温湿度时,应自动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控制室内环境。

3.7.3新风系统风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警,并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控制室内环境。

3.7.4过滤器堵塞超过设定值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警,并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控制室内环境。

3.7.5采用直流供电方式时,要求采用直流电机,不允许采用逆变方式。

采用直流风机的系统,在检测到局站蓄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电压点时,应能发出告警,自动关闭风机和风阀,并能在供电电压恢复后系统自动投入运行。

3.7.6系统应具备消防系统告警信号接入接口,收到消防告警信号后,系统应在30s内自动关闭风机和进出风门,并退出工作,同时根据预设流程启动或不启动机房空调设备。

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应符合消防部门和中国联通关于通信机房消防管理相关要求,不影响基站原有消防监控设施的正常告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

3.8系统噪声(声压级)在额定工作状况下,新风系统的噪声见表2。

表2 新风系统工作噪声3.9结构与外观3.9.1机组外观、设备阀门和管道的表面应保持整洁光洁、色泽均匀无明显变色,无锈蚀、油漆剥落、起皮及明显的划痕、毛刺。

3.9.2所有机件的装配牢固可靠,丝印和标贴应清晰、端正,无歪斜和错位现象;结构件无松动、塑料件无破损。

3.9.3系统硬件设备的总体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和扩充或调整的灵活性。

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震和抗震能力,设备在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3.10智能控制器3.10.1基本控制功能3.10.1.1新风系统应采用微处理控制器,具备中文操作界面,系统可选择手动、自动运行模式,选择手动运行模式后系统应在一定时间(时间可设定)内自动恢复到自动运行模式。

3.10.1.2实时监测室内及室外温度、湿度。

当室外温度低于某个设定值时,控制器开启新风系统风机引进室外新风,关闭机房空调达到节能效果。

在确保机房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室内外温湿度,控制风机、空调的切换运行。

3.10.1.3在空调无法正常运行,系统判断室内温度高于35℃(可调)并高于室外温度,且室外湿度满足新风系统启动条件时,应及时启动风机以控制室内温度。

3.10.1.4新风系统应具有有效防止新风系统与空调频繁切换的功能。

新风系统与机房空调切换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5min。

3.10.1.5新风系统应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

3.10.1.6新风系统应具有与空调联动的功能。

(1)新风系统应与基站两台原有空调联动,进行分布控制;新风系统优先工作,以保证最大可能的节能;(2)新风系统应能根据机房环境温度的变化,选择性地控制空调设备为单机工作、双机工作,或双机定时轮巡工作;(3)在新风系统不能满足室内热负荷的情况下,应发出信号启动空调;当新风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时,应发出信号停止空调运行。

(4)与原有空调机联动功能(不能采取直接对原有空调机断电方式):基站内部温度升高至原有空调机开启温度时,应能启动原有空调机;当基站内部温度下降至原有空调机关闭温度时,应能关闭原有空调机。

同时,智能通风系统作为基站环境调节和控制的辅助设备,智能通风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能自动切离并恢复基站的原有空调机的运行工况,其运行故障不能影响基站空调的正常运行数据传送,并实现远端监控,同时,要求其联动方式不能损坏原有基站空调。

(5)当基站遇火警时,应能强制关闭新风系统;(6)对空调机的控制采取红外遥控方式,不宜采用切断空调供电电源的方式。

(7)新风系统应在人员方便触碰的位置安装紧急停机按钮,该按钮动作后能立即停止新风系统的运行同时启动空调,复归后新风系统自动运行。

3.10.2显示与查询功能新风系统应具有友好的现场管理人机界面:(1)具有显示屏、键盘等人机界面,提供中文显示,能方便地进行现场查询、设置,断电后应能保存设定值和记录的信息;(2)能够以数值、文字和灯光信号等方式显示机房内外温湿度、系统运行状况、运行控制模式、累计运行小时和告警信息等,系统应可查询室内外温湿度,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与空调等的历史运行状态,系统风机、空调等的累计运行时间以及相关告警信息等;(3)能够对系统运行监测条件(如室内外温度等)、运行电压范围、运行模式、告警等参数进行方便地设置;(4)系统查询、设置应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且有密码对应管理;(5)系统可选择手动、自动运行模式;(6)系统对告警信息、操作记录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存贮功能,本地存储能力告警信息一般不小于50条。

(6)各设定值和控制逻辑条件应有明确的定义3.10.3控制与检测系统中的温度显示精度为±0.1℃,控制精度为±1℃;湿度显示精度为±1RH,控制精度为±3RH,控制可靠,告警准确。

3.10.4遥测、遥信及遥控通信接口:提供输入输出各8对干节点(常开、常闭可设置)和RS232/RS422/RS485三种通信接口,接口通信协议应符合YD/T 1363.3-2005中B.13要求。

遥测、遥信、遥控项目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遥测:室内外温度、湿度。

遥信:新风系统进、排风风机的运行状态,新风系统的工作状态,正常/故障状态。

遥控:新风系统开关机控制,能对新风系统的运行控制参数进行远程设置。

3.11风机要求3.11.1新风系统进风风机应采用高效率、低噪音、性能稳定可靠的离心风机。

采用直流供电方式时,要求采用直流电机,不允许采用逆变方式。

3.11.2新风系统的风机正常连续运转时间应大于20000h。

3.11.3新风系统的风机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0080-2001的规定,风机应具有可靠的接地,电机外壳至接地点电阻≤0.1Ω。

3.12过滤器要求(1)新风系统配置的过滤器应符合YD/T 1821-2008中规定的各类通信局站的洁净度要求。

(2)建议采用两级过滤,第一级用于阻挡昆虫;第二级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应满足所在机房的环境要求。

过滤器断面风速范围 1.5m/s~2m/s;过滤器可清洗并重复使用。

3.13传感器系统外围传感器配置及参数说明见表3表3 传感器配置与参数说明新风系统在基站内一般安装不少于4支的温度传感器,室内、室外综合温度是其各支温度的加权平均值,权值可设置,且室外、室内任何其中之一温度传感器故障,系统应能自动舍去故障温度数值不做参考,系统继续工作不受影响。

新风系统在基站内一般安装不少于1支的湿度传感器。

3.14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及送风系统要求3.14.1有防虫、防尘、防水、防盗功能,无逆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