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妇产科紧急情况中最常见的一种。

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1.2 分类: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

1.3 原发性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子宫破裂、胎盘残留、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二、产后出血的危害和风险评估2.1 危害: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贫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2.2 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孕妇的产后出血风险,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抢救措施。

2.3 评估指标包括孕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等。

三、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的制定3.1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包括妇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输血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等的紧密合作。

3.2 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包括快速识别产后出血、紧急通知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等。

3.3 提前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如输血设备、止血药物、手术器械等。

四、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具体措施4.1 快速控制出血源:通过子宫按摩、药物催缩子宫、手动剥离胎盘等方式控制出血源。

4.2 及时输血: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等血液制品。

4.3 考虑手术干预:对于无法控制的产后出血,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五、产后出血应急抢救后的监测和护理5.1 监测: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尿量、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的监测。

5.2 护理: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

5.3 定期复查: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定期复查,确保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阴道流血,通常在产后的24小时内发生。

它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和提供适当的护理对于保护产妇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一、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医疗救援:产后出血属于紧急情况,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的及时干预和治疗。

家属或陪同人员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并请求医疗救援。

2. 维持产妇的体位: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家属或陪同人员应帮助产妇保持平躺位,并将她的腿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出血量。

3. 压迫子宫:家属或陪同人员可以通过手掌或拳头轻轻按压产妇的下腹部,帮助减少子宫出血。

压迫子宫的手法应当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4. 使用冰袋:将冰袋放置在产妇的腹部,可以有助于收缩子宫血管,减少出血量。

冰袋应用毛巾包裹后再敷在腹部,以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冻伤。

5. 避免过度活动:产妇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出血情况。

家属或陪同人员应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保持产妇的情绪稳定。

二、护理措施1. 观察和记录:在产后出血急救后,医务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

包括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 提供补液和输血:如果产妇失血过多,医务人员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输血或静脉补液。

输血和补液可以帮助恢复产妇的血容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 给予药物治疗:医务人员可能会给产妇使用药物来帮助止血和收缩子宫。

例如,使用催产素药物可以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4.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医务人员应给予产妇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她们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她们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和后续治疗。

5. 教育和指导:医务人员应向产妇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包括如何正确处理产后出血的情况,如何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以及在家中如何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康复。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伴随血压下降的情况。

它是妇产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以确保产妇的安全。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 紧急呼叫医护人员:产妇或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所在位置。

2. 做好产妇的急救准备:确保产妇平躺在平坦的床上,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紧身衣物,保持温暖。

家属可以帮助产妇保持镇静,避免过度紧张。

3. 停止出血的措施:如果出血源可见,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如果出血源不明确,可以使用平整的纱布或毛巾进行整体性的压迫,同时提高产妇的下肢高度,以减少出血。

4. 给予输液: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产妇输注生理盐水或液体,以补充失血过多导致的低血容量状态。

5. 保持产妇的体位:产妇应保持平躺位,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出血。

如果产妇出现晕厥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将她的头部抬高。

6. 监测生命体征:家属可以使用血压计和体温计等设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7. 安抚产妇情绪: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产妇的恐慌和焦虑,家属应通过安抚和陪伴来缓解她们的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1. 保持产妇的休息:产后出血后,产妇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减少出血的风险。

2. 监测出血量:护理人员应定期记录产妇的出血量,观察其颜色和质地。

如出血量明显增加或出血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3. 提供适当的营养:产妇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护理人员应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产后出血可能对产妇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5. 定期进行产妇的身体检查: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产妇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妇女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

它是妇产科急诊的常见病症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1.1 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毫升(自然分娩)或超过1000毫升(剖宫产)的情况。

1.2 产后出血的分类:根据出血原因,产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

1.3 原发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产褥期子宫感染、子宫破裂等。

此类出血通常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发生。

继发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残留、子宫颈裂伤、子宫动脉破裂等。

此类出血通常在产后24小时后发生。

二、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原则2.1 快速判断: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第一原则是快速判断出血原因和程度。

通过观察产妇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出血原因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2 及时止血: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

如子宫收缩不良可通过催产素和负压引产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如子宫内膜残留可通过宫腔刮宫清除残留物等方法止血。

2.3 补充血容量:产妇失血后,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

可以通过输血、输液等方式补充体液和红细胞,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三、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具体措施3.1 原发性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3.1.1 促进子宫收缩:通过催产素注射、负压引产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1.2 清除子宫内膜残留:对于子宫内膜残留引起的出血,可通过宫腔刮宫等方法清除残留物,以止血。

3.1.3 控制出血源:对于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应及时进行手术修复,控制出血源。

四、继发性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4.1 停止子宫颈裂伤出血:对于子宫颈裂伤引起的出血,可通过缝合或结扎止血。

产后出血急救知识普及

产后出血急救知识普及

急救中的注意 事项
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避免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措施。
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过度的止血药物,以 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沟通,与患 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
产后出血的常 见并发症
产后出血的常见并发症
贫血: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机体贫血。 感染:由于子宫切口等原因,易导致感 染。
原因: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 括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撕 裂、胎盘残留、子宫破裂等。
产后出血急救 的步骤
产后出血急救的步骤
第一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确保 氧气供应。 第二步:迅速检查子宫及其附属器官, 排除胎盘残留等问题。
产后出血急救的步骤
第三步:垫高患者双下肢,提 高腿部静脉回流,减少出血。 第四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产后出血的家 庭护理
产后出血的家庭护理
定期复查:产后妇女应定期到医院进行 产后复查,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保持良好的营养:产后妇女应注意补充 营养,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免疫力。
产后出血的家庭护理
避免过度劳累:产后妇女应避 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
总结
总结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及时采 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常见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严重的产后出血 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产后出血的紧 急处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
给予输血: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及时 给予输血,纠正贫血。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催缩子宫,促进止 血。
产后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子宫破 裂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产后出血急救 知识普及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简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简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产后出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制定并实施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产后出血的应急抢救预案。

正文内容:1. 早期识别与预防1.1 掌握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原发性产后出血、继发性产后出血和隐性产后出血等,以便能够准确识别并及时应对。

1.2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快速止血措施2.1 基础止血措施:在产后出血发生时,首先应采取基础止血措施,如进行子宫按摩、使用冷敷等措施,以减少出血量。

2.2 药物止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可使用药物进行止血,如使用升压药物、输注凝血因子等,以促进血液凝固和止血。

2.3 外科干预:若基础止血措施和药物止血无效,需要进行外科干预,如行子宫切除术、输血等。

3. 心理支持与安抚3.1 提供情绪支持:在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下,产妇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医务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安抚产妇的情绪。

3.2 阐述治疗方案:向产妇和家属详细解释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案,让他们了解当前的治疗进展和预期效果,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3.3 提供心理咨询:对于产妇和家属的心理创伤,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并缓解心理压力。

4. 团队合作与沟通4.1 建立多学科团队:医疗机构应建立产后出血应急抢救的多学科团队,包括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输血科医生等,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进行。

4.2 加强沟通与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交流产妇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以便做出正确的抢救决策。

4.3 进行模拟演练:定期进行产后出血抢救的模拟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抢救能力和协作水平。

5. 术后护理与康复5.1 术后密切观察:产妇在产后出血抢救后,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观察血压、脉搏、出血情况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或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的情况,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对产后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一、护理应急预案:1.制定产后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流程,明确责任人员和处理流程,并保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沟通宣传,以确保所有涉及护理人员都能熟悉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

3.设置抢救车和急诊通道:提前准备好抢救车和急诊通道,保持其通畅,确保迅速转运产妇并优先接受治疗。

4.备齐急救药物和设备:准备好抢救车上常用的急救药物和护理设备,如输液泵、心电监护仪、氧气等,以便能迅速对产妇进行静脉输液、监测生命体征等。

5.培训医务人员:通过系统的护理培训及模拟操作,使相关医务人员了解预防和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护理措施:1.观察产妇情况: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与产科医生沟通:将产妇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医生,包括出血量、血压、心率等信息,以便医生能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3.建立静脉通道:如果产妇需要输液或急救,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给予药物和液体治疗。

4.止血措施:根据产妇的出血原因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点、输注凝血因子等。

5.保持清洁环境:保持产妇的周围环境清洁,预防感染,以便保障产妇的恢复。

6.情绪支持:产妇可能因为大出血而产生恐惧和焦虑,护士应及时给予情绪支持和安慰,保持良好的沟通。

7.转运产妇:如果产妇的病情需要进行转运,护士应做好产妇的转运前准备工作,确保其安全。

8.安全保护:在处理产后大出血时,护士要确保自己的安全,戴好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总结: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要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大量阴道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抢救的流程。

1. 快速评估,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快速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确定出血的严重程度。

2. 紧急处理,在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停止出血源、维持循环、输血等措施。

停止出血源的方法包括子宫按摩、宫颈夹紧、宫颈缝合等,以尽快止血。

3. 输血输液,对于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需要及时输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输血输液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及时有效地补充失血量。

4. 监测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手术处理,对于无法通过药物和其他措施控制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包括子宫动脉 ligation、子宫切除术等,以彻底止血。

6. 术后护理,产后出血抢救结束后,产妇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避免感染等,以确保产妇的康复和健康。

总之,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产妇的病情,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产妇本人及其家属也应了解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产后出血抢救流程的了解,提高对产后出血的处理能力,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产后出血的应急总结引领总结

产后出血的应急总结引领总结

产后出血的应急总结引领总结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子宫内膜剥脱引起的阴道大出血。

这是妇产科急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早期识别与预防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产妇在分娩后,应该保持警惕,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阴道大出血,或者出血量超过产后应有的范围;产后出血时间持续延长,超过30分钟;产后出血伴随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产后出血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觉。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医务人员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等,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二、紧急处理措施当发生产后出血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阻止出血并保护产妇的生命。

首先,要及时呼叫急救车或将产妇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

在急救车赶到或到达医院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以下紧急处理措施:1. 控制出血部位:可以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或者用纱布、干净的布料等进行包扎,以阻止出血。

同时,要让产妇保持平卧位,避免过度活动。

2. 输液补充:可以给产妇静脉输液,补充体液,维持血压稳定,以防止产妇因大量出血而出现休克的情况。

3. 给予输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输血治疗,以补充失血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4. 药物治疗:医生可以根据产妇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催缩子宫的药物、止血药物等。

5. 心理支持:紧急处理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等情绪,家属和医务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稳定产妇的情绪。

三、后续处理和预防产后出血得到控制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和预防。

医生会进一步检查产妇的子宫情况,确保子宫已经收缩良好。

同时,医生还会给产妇进行阴道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原因。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的再次发生,产妇和家属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 产后护理:产妇在产后需要休息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妇女产后出现的血量多或持续时间长的情况。

在产后出血紧急情
况下,做好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1. 及时发现
产妇应该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如果出现异常出血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2. 停止出血
采取紧急措施,阻止出血。

包括:
•圈扎子宫颈:将纱条或棉绳绕在子宫颈部位,紧紧扎住。

•压迫降低子宫内压:将手掌放在产妇下腹部,用力压迫。

•补液:及时给予输液,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

•实施紧急剖宫产:若疏忽有泄漏,对症治疗。

3. 及时送医
如果采取了上述措施出血无法止住,产妇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4. 预防再次出血
在处理完急救措施之后,需要加强护理,及时清理生殖道,预防再次出血。

5. 避免紧张情绪
产妇在出血的情况下,会比平时更加紧张,这时应该保持平静,以免加重病情。

以上是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该保持好心情,注意身体健康,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同时,在产后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产后检查,并要求医生给出恰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损伤导致的大量出血。

它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进行专业的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医疗救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家属或陪护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前来处理。

2. 帮助产妇平躺:将产妇平躺在床上,以减少血液回流至下肢,有助于控制出血。

3. 检查出血情况:轻轻抬起产妇的下身,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记录出血的颜色、量和性质(鲜红色、暗红色、混杂血块等)。

4. 压迫子宫:用双手掌根部位放在产妇腹部中央,用力向下按压,帮助子宫收缩。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及子宫。

5. 给予氧气:为产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6. 输注液体:在医疗救援人员到达前,可以给产妇输注适量的液体,维持体液平衡。

7.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8. 配合医疗救援:在医疗救援人员到达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二、护理措施1. 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密切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记录出血的颜色、量和性质。

如发现出血过多或持续不止,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 监测生命体征: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维持产妇的体液平衡: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液体输注,维持产妇的体液平衡。

4. 保持产妇的舒适:保持产妇的卧位舒适,及时更换湿润的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

5. 提供心理支持: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6. 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按照医护人员的嘱咐,配合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7. 定期复查:产妇出院后,应定期复查,了解其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8. 提供产后护理教育:向产妇和家属提供产后护理知识,包括个人卫生、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帮助产妇顺利恢复。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产后出血的紧急护理措施介绍:
(1)发现阴道大量流血,取头低足高位,密切观察血压、脉搏。

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

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我们`搜集整理。

(2)及时吸氧补液。

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3)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等。

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按摩子宫底,轻轻挤出积留血块,注射宫缩剂。

(4)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5)在转院途中可在宫腔内填纱布,起止血作用,迅速转院处理。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浮现的大量出血,是娩出胎儿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严重时可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应急抢救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一、早期识别和预防1.1 定期产后检查:产妇在分娩后应定期接受产后检查,包括血压、脉搏、体温、阴道流血情况等的监测。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1.2 产妇宣教:医生应向产妇提供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正常和异常出血的区别,如何自我观察和判断出血情况等。

1.3 产妇体位调整:产后出血的预防也包括产妇体位的调整,如产后应保持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压迫大血管的风险。

二、早期干预和处理2.1 快速反应:一旦发现产妇出血异常,医生和护士应即将做出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2 寻觅出血源:通过观察和检查,确定出血源的位置,如子宫、会阴或者产褥伤口等。

2.3 使用药物: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医生可使用药物控制出血,如输注催产素、输血制剂等。

三、手术干预3.1 子宫按摩:对于子宫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可以通过手动按摩子宫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2 子宫切除术:在严重出血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紧急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止血救治产妇。

3.3 会阴修补:对于会阴撕裂或者产褥伤口出血,医生可以进行会阴修补手术,以止血。

四、输血和液体复苏4.1 输血:对于严重出血导致贫血的产妇,可以进行输血治疗,补充失血量。

4.2 血浆代用品:在出血过程中,由于大量失血,产妇的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可以使用血浆代用品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4.3 液体复苏:在出血过程中,产妇往往会失去大量液体,为了维持血容量,应及时进行液体复苏。

五、术后护理和随访5.1 密切观察:产妇在出血后需要密切观察,包括血压、脉搏、体温、阴道流血情况等的监测,以及尿量和恶露情况的观察。

5.2 歇息和营养:产妇应得到足够的歇息和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康复。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临床表现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急诊的常见情况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和诊断。

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内膜剥离不全或者产后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产妇在分娩后应该接受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产后出血的症状,如阴道大量出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就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其次,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首先要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的首要任务。

同时,要保持产妇的体位,可以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减轻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的压力,有利于减轻产妇的心脏负担。

在处理的过程中,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注输液,纠正产妇的休克状态。

接着,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积极进行药物干预。

在抢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妇科止血药物,如妇科止血针、妇科止血片等,来帮助止血。

同时,也可以使用催产素或者贴敷催产素贴片,来促进子宫的收缩,帮助止血。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频率,以免造成药物过量或者药物中毒的情况。

最后,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在抢救的过程中,如果药物干预无效,产妇仍然持续大量出血,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干预,如宫腔内分娩残留物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手术干预可以帮助彻底止血,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总之,对于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及时发现和诊断,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积极进行药物干预,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避免产后出血所带来的危害。

希望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为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标题: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引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妇女分娩后浮现大量阴道出血。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急诊中最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1 即将呼叫医疗救援产妇浮现大量阴道出血时,家属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情况的严重性,以便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1.2 保持产妇的体位产妇出血时,应保持她平卧位,抬高下肢,以减少血液回流至心脏的压力,从而减轻出血的程度。

1.3 赋予氧气急救过程中,应赋予产妇纯氧吸入,以提高氧合能力,维持组织的正常代谢,减少出血的风险。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2.1 监测血压和心率产后出血时,应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 做好血液凝固功能检查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是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应及时进行血液凝固功能检查,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措施。

2.3 赋予输血和输液产妇出血过多时,可能需要进行输血和输液,以补充失血的容量,维持循环稳定。

三、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3.1 子宫按摩产后出血时,可通过子宫按摩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3.2 子宫切除术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控制出血源。

3.3 血管栓塞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产后子宫动脉出血,可考虑进行血管栓塞术,通过阻塞出血的血管来止血。

四、产后出血的恢复护理4.1 观察和记录产后出血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阴道出血情况,并及时记录,以便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后续护理。

4.2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产妇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身体和心理打击,护理人员应赋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匡助她们渡过难关。

4.3 定期随访产后出血后,应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结论: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妇产科急危重症,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对于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剥脱不全,导致大量血液从阴道流出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的急救与护理对于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症状,属于产后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继发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后出血。

二、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医护人员:产妇及家属应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并告知产妇出血的情况和症状。

2. 维持产妇体位:将产妇平卧于床上,抬高下肢,保持骨盆位置较高,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3. 催产素注射:催产素是一种能够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

医护人员应迅速给予产妇催产素注射。

4. 快速输液:通过静脉输液给予产妇大量液体,以维持血容量,防止产后休克的发生。

5. 挤压子宫:医护人员应用手掌轻轻按压产妇的下腹部,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6. 寻找出血原因:医护人员应迅速检查产妇的生殖道,寻找出血的原因,如子宫创口撕裂、子宫内膜剥脱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 输血:如果产妇失血过多,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产妇输血,以补充失血的血液。

三、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观察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和颜色,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 保持产妇休息:产妇出血后往往身体虚弱,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保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4. 维持子宫收缩:护理人员应定期按摩产妇的下腹部,帮助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

5. 饮食护理:产妇应适当进食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补充体力和营养,促进恢复。

6. 定期复查:产妇出血后应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以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或出血速度超过每分钟50毫升的情况。

它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可威胁到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产妇出现明显的大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同时,通知医院,以便他们做好接诊准备。

2. 让产妇保持平卧位:平卧位有助于减少出血,同时可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条件。

3. 按压子宫:产妇出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的。

护士或医生应该用手按压产妇的下腹部,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快速输液:产妇出血过多时,很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

因此,应迅速给予输液,以恢复体液平衡,维持循环功能。

5. 输血:如果产妇失血过多,造成贫血严重,可以考虑给予输血,补充红细胞和血浆。

6. 使用药物: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缩宫药物如催产素,促使子宫收缩。

此外,还可以使用止血药物如卡巴群酮,帮助停止出血。

7. 手术干预:如果以上措施无效,产妇仍然持续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1. 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呼吸:这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监测产妇的阴道出血量:通过记录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保持产妇的清洁和舒适:及时更换产妇的卫生巾,保持外阴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给予产妇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有助于促进康复。

4. 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支持:产妇出血过多,容易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铁的食物。

5.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产妇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护士应给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康复信心。

6. 定期复查和随访:产后出血的护理不仅仅是在急救时的处理,还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大量出血。

这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产后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和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医疗救援:在发现产后出血时,应立即呼叫医疗救援,以便专业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处理。

2. 妥善处理患者: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应将患者平躺在床上,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位置,以促进血液回流。

3. 压迫止血: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物品,用力压迫子宫区域,帮助止血。

同时,可以使用冷敷物品,如冰袋,敷在患者的腹部,以收缩子宫血管,减少出血量。

4. 给予输液:在急救过程中,可以给患者静脉输液,以补充失血造成的体液丢失,维持患者的血容量。

5. 使用药物: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以帮助止血。

常用的药物包括催缩子宫的药物、止血药物等。

6. 手术干预:在严重的产后出血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这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决策和操作。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1. 监测生命体征:在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 保持患者安静:产后出血后,患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减少出血风险。

3. 观察出血量和血液性质: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出血量和血液性质,如颜色、凝固程度等。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

4.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产后出血会造成患者体内的营养丢失,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等。

5.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积极面对困难。

6. 定期复查和随访:产后出血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监测恢复情况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和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大量阴道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1. 立即呼叫专业医护人员产后出血属于紧急情况,应立即呼叫专业医护人员。

同时,也要通知家属或亲友,以便他们提供协助和支持。

2. 维持患者体位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将患者平躺,抬高双腿,以减少出血量。

同时,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和恐慌。

3. 压迫子宫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不良,导致无法有效止血。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动按压子宫来帮助止血。

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戴好手套,用手掌紧贴患者的下腹部,用力按压子宫,直至子宫收缩并停止出血。

4. 输液补充在急救过程中,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患者补充液体,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输液的种类和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

5. 使用药物止血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可以使用药物来帮助止血。

常用的药物包括催产素、酚磺乙胺等。

但是,使用药物止血需要谨慎,应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剂量。

6. 准备手术如果以上急救措施无法有效止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1. 监测血压和心率产后出血会导致患者的血容量减少,血压和心率可能出现异常变化。

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护人员。

2. 观察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颜色和出血性质等。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粘膜湿润度和四肢温度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

3. 维持子宫收缩为了防止产后出血的再次发生,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维持子宫收缩。

可以通过按摩下腹部、教导患者正确的排尿姿势和频率等方式来促进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如下:
1. 及时拨打120:如果遇到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把产妇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2. 保持侧卧姿势:产妇在生产后需要平躺休息,但如果发生产后出血,需要立即侧卧,将臀部太高,这样可以减少子宫压迫,减缓出血速度。

3. 用温热的盐水清洗伤口:产后出血的一种常见原因是子宫内膜或胎盘组织残留,这些组织可能会导致感染和产后出血。

因此,在急救时,可以用温热的盐水清洗伤口,有助于去除组织残留,减少感染风险。

4. 按摩子宫: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按摩子宫的方法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具体方法是把手掌放在产妇的腹部,轻轻按摩,直到子宫收缩。

5. 注射催产素: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注入产妇体内,以加速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6. 输血:如果产妇的出血量过大,可能需要输血来补充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浆。

以上是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如果遇到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采取这些措施,并及时把产妇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概念]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产妇在分娩24 小时后到 6 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

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 天,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

由于妊娠子宫血运丰富,胎盘剥离创面大,血窦开放,产后出血一但发生,血流量可高达300-800 ml/ 分。

往往来势凶猛,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

因此,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

这种抢救最生动和最真实的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病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

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常见因素有:(1) 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类型有:(1)胎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胎盘未剥离而过早牵拉脐带或刺激子宫,使胎盘部分自宫壁剥离。

由于部分胎盘尚未剥离,影响宫缩,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出血不止。

(2) 胎盘剥离后滞留: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因素影响,胎盘从宫壁全部剥离后未能排出而潴留在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

(3)胎盘嵌顿:由于使用宫缩剂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己全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影响宫缩引起出血。

(4)胎盘粘连: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为胎盘粘连。

全部粘连时无出血,部分粘连时因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以及胎盘滞留影响宫缩易引起出血。

子宫内膜炎症或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是胎盘粘连的常见原因。

(5)胎盘植入: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为胎盘植入,临床少见。

根据植入面积大小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前者因胎盘未剥离不出血,后者往往发生大量出血。

(6)胎盘和(或)胎膜残留: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常因过早牵拉脐带、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

3.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弯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

过早行会阴后-斜切开术也可引起失血过多4.凝血功能障碍较少见。

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两类情况。

前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

后者常因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失血量的估计]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困难。

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生率可能更高。

1:称重法: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 =失血量2:容积法:是用专用产后出血接血器皿收集血液后用量杯测量血量3: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cm?0cm=10ml 即每1cm2 为1ml 计算失血量4 :根据失血性休克程度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休克指数=0.5为血容量正常休克指数=1失血量10%-30% (500 —1500ml )休克指数=1.5失血量30%-50%量(1500 —2500ml) 休克指数=2.0 失血量50%-70% ( 2500—3500ml )[临床表现及诊断]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继发失血性休克、贫血及易于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随不同病因而异。

诊断时注意有数种病因并存引起产后出血的可能,明确病因以利及时处理。

1 .子宫收缩乏力常为分娩过程中宫缩乏力的延续。

由于宫缩乏力,患者常发生产程延长、胎盘剥离延缓、阴道流血过多等,出血多为间歇性阴道流血,血色暗红,有血凝块,宫缩差时出血量增多,宫缩改善时出血量减少。

有时阴道流血量不多,但按压宫底有大量血液或血块自阴道涌出。

若出血量多,出血速度快,产妇可迅速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头晕心慌、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检查宫底较高,子宫松软如袋状,甚至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按摩推压宫底将积血压出。

根据分娩前已有宫缩乏力表现及上述症状与体征,不难作出诊断。

但应注意目测估计阴道失血量远少于实际失血量,因此应作好收集血工作以准确测量失血量,还应警惕存在隐性产后出血和宫缩乏力、产道裂伤,或胎盘因素同为产后出血原因的可能。

2.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前阴道多量流血时首先考虑为胎盘因素所致。

胎盘部分粘连或部分植入时,胎盘未粘连或植入部分可发生剥离而出血不止;胎盘剥离不全或剥离后滞留宫腔,常表现为胎盘娩出前阴道流血量多伴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嵌顿时在子宫下段可发现狭窄环。

根据胎盘尚未娩出,或徒手剥离胎盘时胎盘与宫壁粘连面积大小、剥离难易程度以及通过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容易作出诊断。

但应注意与软产道裂伤性出血鉴别。

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在胎盘娩出、宫缩改善后常立即停止。

3.软产道裂伤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持续不断,血色鲜红能自凝。

出血量与裂伤程度以及是否累及血管相关。

裂伤较深或波及血管时,出血较多。

检查子宫收缩良好,仔细检查软产道可明确裂伤及出血部位。

宫颈裂伤多发生在两侧,也可呈花瓣状,严重者延及子宫下段。

阴道裂伤多发生在侧壁、后壁和会阴部,多呈不规则裂伤。

会阴裂伤分度:1度系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

U度系指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累及阴道后壁粘膜,甚至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裂伤多不规则,使原解剖结构不易辨认,出血较多。

川度系肛门外括约肌己断裂W度指撕裂累及直肠阴道壁、直肠壁及黏膜,直肠肠腔暴露,为最严重的裂伤,但出血量不一定多。

4.凝血功能障碍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胎盘剥离或软产道有裂伤时,由于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不同部位的出血,最多见为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血液不凝,不易止血。

根据病史、出血特点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抢救程序]抢救原则为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

1.胎盘因素出血的处理(1) 若胎盘已剥离未排出,膀胱过度膨胀应导尿排空膀胱,用手按摩使子宫收缩,另一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2)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伴阴道流血,应人工徒手剥离胎盘。

(3)胎盘植入的处理: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宫壁关系紧密,界线不清,难以剥离,牵拉脐带,子宫壁与胎盘一起内陷,可能为胎盘植入,应立即停止剥离,考虑行子宫切除术,若出血不多,需保留子宫者,可保守治疗,目前用甲氨蝶岭治疗,效果甚佳。

(4) 残留胎盘胎膜组织徒手取出困难时,可用大号刮匙清除。

(5)胎盘嵌顿在子宫狭窄环以上者,可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待子宫狭窄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盘。

2.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处理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3.软产道裂伤出血的处理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地止血。

(1) 宫颈裂伤:疑为宫颈裂伤时应在消毒下暴露宫颈,用两把卵圆钳并排钳夹宫颈前唇并向阴道口方向牵拉,顺时针方向逐步移动卵圆钳,直视下观察宫颈情况,若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可不予缝合并不作宫颈裂伤诊断,若裂伤深且出血多需用肠线或化学合成可吸收缝线缝合。

缝时第一针应从裂口顶端稍上方开始,最后一针应距宫颈外侧端0.5cm 处止,以减少日后发生官颈口狭窄的可能性。

若裂伤累及子宫下段经阴道难以修补时,可开腹行裂伤修补术。

(2) 阴道裂伤:缝合时应注意缝至裂伤底部,避免遗留死腔,更要避免缝线穿过直肠,缝合要达到组织对合好及止血的效果。

(3) 会阴裂伤:按解剖部位缝合肌层及粘膜下层,最后缝合阴道粘膜及会阴皮肤。

4.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处理如患者所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为妊娠禁忌证,在妊娠早期,应在内科医师协助下,尽早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

于妊娠中、晚期发现者,应积极治疗,争取去除病因,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对分娩期已有出血的产妇除积极止血外,还应注意对病因治疗,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等,如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尽力抢救。

预防产后出血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或早孕时终止妊娠;2.分娩期(1)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保证产妇的休息。

(2) 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对高危妊娠产妇建立静脉通道;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术;按照分娩机转接生;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

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4) 正确估计出血量,胎儿娩出后,立即将集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可简便准确地了解出血量,为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时准确统计出血量做好准备。

3.产后期:(1)产后 2 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

每30 分钟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

(2) 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

(3) 协助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

(4)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畅,并做好产妇的保暖。

[ 急救护理]1 紧急护理(1)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

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

(2)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3)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等。

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4)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5)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