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4)引导层动画_太阳地球月亮模拟运动

合集下载

案例20: 制作月亮、地球、太阳转动示意动画 - 副本 - 副本

案例20:  制作月亮、地球、太阳转动示意动画 - 副本 - 副本
8.选定“月亮绕地球”图层的第1帧,用“选择工具”将“月亮绕地球”元件移至引导线的起点处;选定“月亮绕地球”图层的第60帧,用“选择工具”将“月亮绕地球”元件移至引导线的终点处。
9.选择“控制”一“测试影片”菜单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Enter).可见效果。
IO.选择“文件”-——“保存”菜单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 +S),保存源文示意动画
课型
新授课(理实一体)
课时
2课时
导学目标
熟练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嵌套。
重点
引导层动画的嵌套
难点
引导层动画的嵌套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演示法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时间
一、效果展示
学生观看效果图,分析动画的制作技巧与新增知识点。
二、新课讲授
1.启动Flash CS5程序,在“新建”选项卡中选择“Flash文件(ActionScript3.O)”,新建一个空白Flash文件,设置舞台背景颜色为“#99 FFFF”并将其保存,命名为“月亮、地球和太阳转动示意动画。
1、观看动画效果,讨论制作要点。
2、详细的观看教师演示制作过程,提出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3、学生自由练习,完成动画制作。
4、巩固
提高
5、作品展示:
10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5分钟
5分钟
2.创建一个新元件。选择“插入”_“新建元件”菜单命令,弹出“创建新元件”对话框,设置“名称”为“月亮”,“类型”为“影片剪辑”,单击“确定’’按钮。使用“椭圆”.工具,将“笔触颜色”设置为无色,填充颜色设置为“#999999”,宽为70,高为700在舞台中按下Shift键的同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向右下角绘制一个正圆形,对齐舞台

flsh动画绘制天体运行

flsh动画绘制天体运行

天体运行本例主要是利用引导层动画,模拟地球、太阳和月亮自转和公转的过程,进一步让大家熟悉元件的创建和引导层动画的使用方法。

操作步骤:步骤1、选择“文件/新建/Flash文档”,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影片尺寸为“400×300像素”,背景色为黑色。

步骤2、选择“插入/新建元件”,或按Ctrl+F8,打开“创建新元件”对话框。

在对话框输入“星星”,类型为“图形”。

步骤3、在元件舞台上用椭圆形工具绘制一个无轮廓线的细椭圆,填充为放射性渐变,颜色为淡黄色和白色。

使用选择工具将它选中,选择窗口菜单“变形”,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将旋转的角度设置为45度,并按“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

如图10-41所示,完成星星的绘制。

图10-41 用“变形”工具进行星星的绘制步骤4、新建一个元件2,类型为“影片剪辑”,刚才绘制的“星星”图形元件拖入编辑区,为了让图形元件中心点位于工作区的中央位置,打开“对齐”面板,按下“相对于舞台”按钮,然后单击“水平中央”和“垂直中央”。

如图10-42所示。

图10-42 “对齐”面板步骤5、在“元件2”的时间轴上第10帧、第20帧分别设置关键帧,然后在第10帧将星星使用工具缩小或者放大,如图10-43所示:图10-43 制作“元件2”剪辑元件步骤6、星星闪耀的剪辑动画完成后,返回场景1,将“元件2”剪辑元件复制多个分布在背景上,并且尽量使它们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效果如图10-44,并将图层1重新命名为“星光”。

图10-44 “星光”背景下面要绘制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图形元件—————*—————*—————*———————步骤7、新建一个“太阳”的图形元件,进入元件编辑区,将图层取名为“太阳”,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无轮廓线的圆形,填充设置为“放射渐变”,颜色分别为红色和橙色,效果如图10-45所示。

图10-45 太阳的渐变填充设置步骤8、再新建图层2,放在“太阳”图层的下端,并将“太阳”图层锁定。

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教案)-2021-2022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教案)-2021-2022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学情分析】学生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都是老师演示操作,学生看一遍之后照葫芦画瓢的传统被动学习模式,在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一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如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的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的提高。

今天这节课,就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学会“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导入位图2、学会编辑图层3、学会制作引导线动画4、学会“使用任意变形工具”5、学会改变对象的透明度——过程与方法:1、复习、情景导入出示课堂任务2、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或者微课自主探究学习3、教师针对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来尝试完成今天的课堂练习难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之后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准备】图片素材微课学习视频【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导入1、师生问好。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补间动画,还记得是怎么做的吗?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来完成一下自我挑战。

请2名学生来进行操作2、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直线)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都做的是直线运动,还有的一部分做的是曲线运动,就像这个小球运动的轨迹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4、教师直接播放小球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新授5、其实像这样曲线运动的动画它也是补间动画的一种,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我用鼠标给它绘制出来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同学们可以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做。

(3分钟的时间)6、你们能做出来吗?反馈学生遇到的问题。

下面老师给你们帮助,就是通过微课进行自学。

地球的运动动画演示(含小题)ppt课件

地球的运动动画演示(含小题)ppt课件

地球的公转
1、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2、 公转的方向?
3、 公转周期?
4、 公转的地理意义?
5、公转示意图
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的中午,为什 么太阳升得不一样高?所产生的 物体影子也不一样长呢?
思考: 1.同一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房屋内影子的长 度不同呢?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年中房屋内影子 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 昼夜更替。
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 周期:一天 方向:自西向东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产生时差
一、地球的自转
地轴
西
东 逆时针
地轴 24 昼夜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特征 (1)概念: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的现象。 (2)特征:①地球围绕地轴转动;②旋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演示地球自转
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 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观察讨论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 太 体,假定它是静止的, 阳 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 光 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 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 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 象呢?
地球的运动 ppt动画演示 (含小题)
教学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五带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东升西落视觉图

第四课 绕地球转动的月亮——引导层动画

第四课 绕地球转动的月亮——引导层动画
(4)测试效果,讲述
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分析
老师示范
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示范
教师适当辅导
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学生操作
协作学习
老师、小组长辅导
评述与总结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课题名称
第四课绕地球转动的月亮——引导层画
课时数
1
教学
目标
理解引导层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利用引导层创建动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引导层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引导层的创建方法;
2、掌握利用引导层创建动画的方法;
3、灵活运用本课知识制作类似的动画;
教学过程实施
内容
方法
一、导入
激趣导入(略)
二、讲授新课;学生练习;
1、制作“绕地球转动的月亮”引导层动画
(1)创建文件,设置文件属性;
(2)选择引导层绘制大椭圆形;
(3)创建“地球”和“月亮”,插入关键帧;
(4)调整“月亮”沿着椭圆形路径运动;
(5)测试效果,并保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制作“飘落的树叶”引导层动画
(1)创建文档,并建立背景和树叶两个图层;
(2)导入“树叶”元件放置在起始端和结束端;
(3)在“补间”选择“动作”,并选中“调整到路径”;
(4)测试效果,并保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在“飘落的树叶”动画中添加多片下落的树叶
(1)建立图层,绘制树叶飘落的曲线路径;
(2)在“补间”选择“动作”,并选中“调整到路径”;
(3)同样制作其他树叶;

地球的运动Flash动画演示PPT课件

地球的运动Flash动画演示PPT课件

内容
自转
绕转中心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方向 周期
从赤道上空看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 S 顺时针 从北极上空看 N 逆时针
约24小时(1天)
产生现象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
17
小结:公转规律
内容
公转
绕转中心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产生现象
一年
四季变化(昼夜长短) 五带的形成
.
18
.
1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现象?
.
2
引言: 地球上白昼的范围有多大?
半个地球。 因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
3
地球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
辨别: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
5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方向:自西向东 ①侧看:自左向右
②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方向
③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方向
.
6
早 晨






黄昏
.
太 阳 平 行 光 线
7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
N 逆时针方向
S
顺时针方向
.
8
地球的公转
是谁提出了“日心说”?
哥白尼
节气 (日期)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地月系的制作──引导线动画》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地月系的制作──引导线动画》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地月系的制作──引导线动画)教学设计(教材)湖北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初中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引导层的含义,掌握引导层的根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采纳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采纳简单适宜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放开性思维及制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地养成。

(课时)1课时(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策略)重点:引导图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作用。

难点:运用引导图层,解决椭圆路径中的起始点,制作“影片剪辑〞符号。

探求Flash8引导线动画相关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

处理策略:在设计中利用任务驱动法,注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过渡到任务的提出。

然后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商量,探讨已知和未知的解决任务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教师从旁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提出解决任务的各种可能方法──明确思路。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感性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做理性的知识梳理,从而检查结果,总结经验。

(学生分析)在学生心理方面: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从兴趣出发,最终仍旧归结到兴趣。

在设计时激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进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激起间接兴趣为展开的学习过程提供持久动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前阶段对Flash 8动画的关键动画、符号绘制、运动动画、变形动画、图层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

本节引导层的使用是新授内容。

所以在设计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任务。

从而到达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Flash 8动画制作初步中第4课引导线的动画。

教学Flash8动画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

PPT高级动画制作教:月亮地球太阳运动模型

PPT高级动画制作教:月亮地球太阳运动模型
PPT高级动画制作教程 太阳地球月亮运动模型社旗县教Fra bibliotek进修学校 张晓全
教程
• 1、用绘图工具绘制两个正圆,大的填充为 蓝色,当做地球,小的填充为黄色,当做 月亮,复制月亮,调整位置,使其在地球 亮色对称,把其中一个黄球改变为无色, 全选三个球,执行“组合-组合”命令,制 作动画“强调-陀螺旋”动画,不勾选“平 稳开始”、“平稳结束”。
• 2、对组合过的三球做自定义动画“动作路 径-圆形扩展”命令,调整成较大的椭圆形 动作路径。 • 3、在路径中心画一个较大的正圆,填充为 红色,做太阳。 • 5、点缀一些星星做“忽明忽暗”动画。 • 6、把背景色改为黑色,以加强效果。

实验三--(4)引导层动画_太阳地球月亮模拟运动35页PPT

实验三--(4)引导层动画_太阳地球月亮模拟运动35页PPT

第4章 引导线的应用实例
目标技能
✓掌握利用引导图层建立引导线动画 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 ✓进一步深化对FLASH软件的认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本章目录
4.1引导线应用实例1 4.2引导线应用实例2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实验三--(4)引导层动画_太阳 地球月亮模拟运动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1 基本概念介绍
(2).创建运动引导层 1).单击层面板中的插入图层按钮二次,新建2个新图层,。
2).右击图层2,弹出快捷菜单,选“添加引导层”, 。 3).这样,就为所选图层(图层2)添加了一个运动引导层,。
4).建立引导层时。必须先指定哪个图层被引导(本例中为图层2)。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第一单元第四课绕地球转动的月亮

第一单元第四课绕地球转动的月亮
第一单元
FLASH动画制作(二)
• Flash MX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二维动画制作 软件。我们可以用它来制作动画、电子贺 卡、小游戏、网页等作品。它充分运用运 动、声音、交互以及时间等多媒体来满足 多种多样的动画制作要求。我们可以通过 添加图片、声音、视频和特殊效果来制作 精美的Flash动画。本单元主要学习Flash的 基础知识和简单动画。
• 二、制作“飘落的树叶”引导层动画 • 下面以制作一个“飘落的树叶”引导层动 画为例,介绍与制作复杂的引导层动画有 关的操作。
效果图
二、制作“飘落的树叶”引导层动画 1、新建一个Flash文档,图层1改名为“背景”,导入一张风 景图片作为动画的背景,在“背景”图层的第40帧处插入帧, 使“背景”图层第1帧里的内容可以显示到第40帧。 2、新建一个名为“树叶”的图层,在“树叶”图层上建立运 动引导层,在引导层第40帧处插入帧,使引导层第1帧里的 内容可以显示到第40帧。选中“树叶”引导层,利用“铅笔 工具”绘制树叶飘落的路径曲线。选中“树叶”图层的第1帧, 导入绘制的“树叶”元件,放置在树叶飘落路径曲线的起始端。 3、在“树叶”图层的第40帧处插入关键帧,移动“树叶” 元件到曲线路径的结束端。 4、选中“树叶”图层第1帧,打开帧“属性”面板,在“补 间”中选择“动作”,并选中“调整到路径”复选框。 5、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或按回车键,测试效果,就可以 看到树叶随风飘落的动画效果。
效果图1
绕地球转动的月亮
• 一、制作“绕地球转动的月亮”引导层动画 • 1、新建一个文件,设置文档属性:“帧频”为8,“尺寸”为500×4 00,“背景”为黑色。把系统自动创建的图层更名为“月亮”,然后单击 “时间轴”面板下端的“添加运动引导层”按钮,在“月亮”图层上建立 运动引导层。再新建一个名为“地球”的图层。 • 2、选择引导层,使用“椭圆工具”在舞台上绘制一个大椭圆,然后点击 该图层名称右边的“方框”图标,让该图层以轮廓显示。此时椭圆的填充 部分将不会显示。创建“月亮”元件,选择“月亮”图层第1帧,从库中 将“月亮”元件拖拽到舞台上,放在椭圆线上。 • 3、创建“地球”元件。选中“地球”图层,从库中将“地球”元件拖拽 到舞台上,调整其大小,并将“地球”实体拖动到椭圆中间。在引导层和 “地球”图层的第20帧处插入帧,使引导层和“地球”图层的第1帧里 的内容可以显示到第20帧。在“月亮”图层的第5帧处插入关键帧,沿 椭圆线移动“月亮”到四分之一椭圆线的位置上;在第10帧处插入关键帧, 沿椭圆线移动“月亮”到四分之二椭圆线的位置上;在第15帧处插入关键 帧,沿椭圆线移动“月亮”到四分之三椭圆线的位置上;最后复制第1帧 到第20帧,也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圈。 • 4、创建动画。分别在“月亮”图层的第1、5、10、15帧,打开帧 的“属性”面板,在“补间”中选择“动作”,并选中“调整到路径”复 选框。 • 5、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或按回车键,测试效果,就可以看到月亮

三维动画辅助教学,更深入了解地球卫星与月球|六年级科学教案

三维动画辅助教学,更深入了解地球卫星与月球|六年级科学教案

三维动画辅助教学,是一种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新型技术,它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出生动、逼真的三维动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本文将以“更深入了解地球卫星与月球”为例,探讨三维动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三维动画——走进太空的窗口随着人们对太空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对地球卫星与月球的探索也越来越广泛。

而相对于书本、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三维动画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入了解太空科学。

三维动画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太空科学知识,比如:地球、月球的组成,地球卫星与月球间的距离,地球自传、公转速度等等。

通过逼真的场景呈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

同时,三维动画还具有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控制界面,改变场景、调整视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并且,三维动画还能够应用于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这种方式不但安全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实验成本。

二、教学实践——三维动画辅助教学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三维动画辅助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渐走进学生的课堂。

在六年级科学教案中,我们会发现三维动画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我们以“更深入了解地球卫星与月球”为例,介绍三维动画辅助教学的具体实践。

1. 三维动画的展示三维动画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制出真实场景,并将其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可以观赏。

在“更深入了解地球卫星与月球”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三维动画展示地球、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各自运动轨迹、自转、公转速度、轨道倾角、引力等。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三维动画具有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控制界面,改变场景、调整视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可以自主调节角度,观察地球、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学生可以跟随着三维动画的运动轨迹来理解地球、月球转动的速度。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三维动画的控制台上,添加一些小游戏,可以更好的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 三维动画的集成除了纯粹的三维动画观看,还可以将三维动画嵌入到课件或教材之中,这样就能更好的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卫星与月球。

模拟月相的实验报告

模拟月相的实验报告

模拟月相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变化,观察月球的不同月相,并探索其形成的原因。

实验器材- 太阳模型- 地球模型- 月球模型- 光源- 室内实验室实验步骤1. 将太阳模型放置在实验室中央的一个固定位置,并确保它处于稳定状态。

2. 将地球模型放置在离太阳模型较远的位置,确保地球的轨道为一个椭圆。

3. 将月球模型放置在地球的附近,并确保月球的轨道是一个绕地球旋转的椭圆。

4. 打开光源,将光线投射到太阳模型上,模拟太阳的光照。

5. 通过调整地球和月球模型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观察月球的不同月相。

6. 记录月球的位置和角度,并结合实际天文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月球的不同月相,并记录了每个月相的出现时间和形状。

以下是部分实验结果的总结:1. 新月(New Moon):当月球模型完全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的背面被太阳照亮,此时我们无法看到月球。

2. 上弦月(First Quarter):当月球模型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侧时,看到的月球半边为光亮,且月球出现在正午至傍晚的半天时间内。

3. 满月(Full Moon):当月球模型与地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时,看到的月球整个都被太阳照亮,此时我们能够看到整个月球的光亮面。

4. 下弦月(Last Quarter):当月球模型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另一侧时,看到的月球半边为光亮,且月球出现在午夜至清晨的半天时间内。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月球的月相变化是由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引起的。

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和下弦月;当地球在月球的一侧时,我们看到的是上弦月和满月。

2. 月亮的光亮面积和形状取决于太阳光照射到月球的位置和角度。

当太阳正对月球的光照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当太阳从侧面照射时,我们看到的是上弦月或下弦月。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月亮不同月相的形成原因。

太阳、月球、地球模型

太阳、月球、地球模型

实验六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现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模型。

2、创建一个球体动画,实现自由落体运动。

二、实验内容:1、通过不断修改旋转角度参数来实现天地运动;2、创建一个球体动画,使其在窗口内做自由落体,并在撞击到地面后弹回原来的高度三、实验步骤:1、相关算法及原理描述:动画的实现是通过不断修改旋转变换的角度参数来实现的。

在实现动画时,需要创建一个循环,在每次调用显示回调函数之前改变角度参数的值,使地球和月球看起来像绕着原子旋转。

为了不断地调用显示回调函数,需要利用GLUT库中的函数:void TimerFunc(unsigned int msecs, (*func) (int value), int value);指定一个定时器回调函数,即经过msecs毫秒后由GLUT调用指定的函数,并将value值传递给它。

被定时器调用的函数原型为:void TimerFunction(int value);但是,这个函数与其他的回调函数不一样,该函数只能调用一次。

为了实现连续的动画,必须在定时器函数中再次设置定时器回调函数。

为了使动画效果更好,需要使用双缓存技术,以及深度测试函数。

深度测试即当地球或月球运动到太阳的背面时,由于地球和月球是后绘制的,所以无法被太阳挡住,解决办法是启用深度测试。

深度测试是一种移除被挡住表面的有效技术,它的过程是:绘制一个像素时,会给它分配一个值(称为z值),这个值表示它与观察者的距离。

然后,如果需要在同一位置上绘制另一个像素,将比较新像素和已经保存在该位置的像素的z值。

如果新像素的z值小,即它离观察者更近因而在原来那个像素的前面,原来的像素就会被新像素挡住。

这一操作在内部由深度缓冲区完成。

为了启用深度测试,只要调用函数:glEnable(GL_DEPTH_TEST);打开深度测试功能。

要使用深度测试,必须在创建窗口时指定其具有深度缓冲区,代码为:glutInitDisplayMode(GLUT_DOUBLE | GLUT_RGB | GLUT_DEPTH); 并且,为了使深度缓冲区正常完成深度测试功能,在每次渲染场景时,必须使用函数: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 GL_DEPTH_BUFFER_BIT);消除深度缓冲区。

教案引导层动画-月亮绕地球的制作

教案引导层动画-月亮绕地球的制作

课题:flash动画制作课型:上机
教学目标:课时:1课时了解动画制作中引导层动画的制作
重点难点:
引导线的应用
教学过程:
1)选择菜单File->New,创建一个新电影。

2)选择菜单Modify->Movie,弹出电影属性对话框,将其中的Width(即工作区宽度)设置成350px,Height(即工作区高度)设置成80px,Background(即背景色)设置成白色,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

3)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过程
(1)、引导层动画的原理
利用引导层可以使得动画对象按照自定义的路径来移动变化(2)、引导层动画制作过程
①利用flash导入功能导入月亮地球的图片
②在图层1的第一帧处将月亮的图片放置到场景中
③选择月亮的这个图层,为这个图层添加一个引导层(右键单击这个图层,选择添加引导层),在引导层里绘制一个弧线,作为月亮的运行轨迹,并注意,在弧线的适当位置进行“截流”,删除一小部分线段,对于flash来说,运行轨迹必须具备起点和终点,如果是封闭图形,那引导层也就失去了作用,如下图所示
④在月亮运行轨迹的引导层上方再添加一层图层,绘制一个地球(从人的视角来看,月亮运行到后方应该会被地球所遮盖,所以月亮的图层应该在地球的下方)
⑤选择月亮的那个图层的第一帧,利用吸铁石工具将月亮移动到弧线的左边顶点处,注意中心点重合,接下来在30帧处插入关键帧,将月亮移动到弧线的右边顶点处,注意中心点重合,然后选择第一帧,在下面属性选项的补间动画里选择“动画”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⑥按ctrl+回车测试影片播放
课堂小结
本堂课主要介绍了在flash中利用引导层来制作动画
课后作业
掌握利用引导层制作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动画制作。

实验十四---遮罩层引导层动画——地球转动案例PPT课件

实验十四---遮罩层引导层动画——地球转动案例PPT课件
1在将位图导入到flash之前应该先用位图编辑软件对准备导入的位图迚行编辑因为如果导入的位图比较大即使在flash中迚行裁剪或缩放使图片缩小最终也丌会缩小文件存储容量
实验十四-----遮罩层、引导层应 用
——地球转动案例
2021/3/12
数字媒体技术系
1
实验目的
(1)添加引导层和设置引导线。 (2)设置遮罩层,并理解遮罩层的作用。
引导层与下面的普通动画层相关联,一个普通动 画层只能对应一个引导层,而一个引导层可以对 应多个普通动画层,动画输出后,引导层不显示。
编辑运动对象的时候,为了不随意改变路径,通 常将引导层锁定。
2021/3/12
数字媒体技术系
4
知识讲授
2.Flash对位图的处理技巧 Flash中不可避免需要导入位图做背景或前景对象,
本案例还可以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效果上有所 改进,制作近大远小的动画效果。
该案例还可扩展为展示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 运动规律,甚至扩展为展示太阳系九大恒星的运 动规律。
2021/3/12
数字媒体技术系
9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0
(3)在Flash中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使用各种绘图工具, 参照位图临摹出与位图完全相同的图形,这样做的优势不 仅在于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还方便于对图片进行任意分 割,做成动态效果。常用于提取企业标志,绘制矢量人物 等。
2021/3/12
数字媒体技术系
6
实验步骤-----案例设计制作
1.遮罩层动画设置——制作地球自转效果
2021/3/12
数字媒体技术系
2
实验任务布置
制作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动画。要求运用引导 线模拟星球的运行动画;利用遮罩层的原理 制作带有图案的地球。20源自1/3/12数字媒体技术系

[VIP专享]简单模拟太阳、月亮、地球运动

[VIP专享]简单模拟太阳、月亮、地球运动

简单模拟太阳、地球、月亮运动一、地球元件的制作使用绘制工具和混色器创建一个名为“地球”的电影剪辑元件,目标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地球元件效果制作方法及步骤如下。

1. 新建元件打开Flash,新建一个文档,在“命令”菜单中使用“插入”|“新建元件”创建一个名为“地球”,类型为“图形”的元件。

2.创建流程下面先设计好边线的颜色和填充色后,再画圆。

(1)首先选择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在工具栏颜色区域设置椭圆的边界颜色为“无色”,如图2所示。

(2)填充色在混色器面板中,选择类型为“线性”,在面板中就会反映出这种填充模式的配置。

在这里还能够调整渐变的颜色,如图3所示。

提示:在面板中只要在渐变色条单击一下鼠标,就会增加一个小滑块。

调整这些小滑块的颜色,就能改变填充色。

图2 颜色区设置图3 混色器设置(3)设置好颜色填充后,选择椭圆工具,在工作区中画圆(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画圆)。

提示:允许根据你的喜好来设置颜色值,元件的大小也能在属性面板中调整。

二、光芒元件的制作使用绘制工具和混色器,并利用任意变形工具生成一个名为“光芒”的图形元件,目标效果如图4所示。

制作方法及步骤如。

图4 光芒元件效果1.新建元件在“命令”菜单中使用“插入”|“新建元件”创建一个名为“光芒”,类型为“图形”的元件。

2.创建流程(1)用矩形工具,设置为“无边框”,填充选“线形”;增加一个色码,左色码为深红黄,中色码为红黄,右色码为淡黄,并把右色码的透明度改为30%左右;在舞台画一个矩形,改变大小为130×3,把这个矩形拖至x、y值为(100,0)的位置,先用黑箭头工具在场景空白处点一下,再用任意变形工具将这个矩形的中心点拖至舞台注册点正下方1cm处,如图55所示。

图 5 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后效果图(2)通过菜单“窗口”|“变形”(Ctrl+T)调出变形面板,旋转10度,应用并变形数次形成一个圆周,用黑箭头工具选中第1帧,单击菜单“修改”|“组合”,光芒元件制作完成,如图4所示。

Flash 入门教程24:太阳月亮地球运动模型

Flash 入门教程24:太阳月亮地球运动模型

• 1、启动flash,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影片 剪辑”命令。 • 2、右键单击图层1,执行添加传统运动引 导层命令。
• 3、点击图层1第1帧,在舞台中心画一个蓝 色的圆,无边框,比作地球。 • 点击图层2的第1帧,用椭圆工具画一个椭 圆(红色,无填充)。用橡皮擦工具在椭 圆上擦一个缺口。
• 4、新建图层3,点击第1帧,画一个白色的 圆,相当于月亮。 • 用选择工具拖动“月亮”,使其中心的小 圆圈正好和下方缺口的线相吸附。 • 在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用选择工具拖动 “月亮”,使其中心的小圆圈正好和下方 缺口的线相吸附。 • 把图层3拖动到最下方。
• 手动测试影片剪辑元件,看是否符合要求。
• 5、回到场景: • 按制作影片剪辑的方法制作引导线动画, 只是这次在引导线上运动的是已经制作好 的影片剪辑元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手动测试结果:
• 自动测试(ctrl+enter):
flash入门教程24太阳地球月亮运动模型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1先制作一个月球绕着地球转动的影片剪辑元件
Flash 入门教程24 太阳地球月亮运动模型
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全
• 步骤: • 1、先制作一个月球绕着地球转动的影片剪 辑元件。(用引导层动画制作) • 2、在场景里制作一个以上述元件为对象的 绕太阳运动的引导层动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第4章 引导线的应用实例
目标技能
掌握利用引导图层建立引导线动画 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 进一步深化对FLASH软件的认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本章目录
4.1引导线应用实例1
(1).基本概念 引导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 动路径(引导线),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 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它包括运动引导 层和普通引导层。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1 基本概念介绍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2图层和引导层的链接
(2).取消与普通层的链接
方法1:鼠标右击被引导层(上例中为图层2),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里选 择“属性”项目,在弹出的“图层属性”对话框里将图层的“类型”更 改为“一般” 。
方法2:拖动被引导层到普通层的下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5应用实例1————运动的小球
制作步骤:
(7).选择工具栏中的【选择】工具,选中舞台中的小球,单击菜单栏 中的【修改】→【转换为元件】命令,或者按键盘上的【F8】键,在弹 出的“转换为元件”对话框中,将元件命名为“小球”,【类型】设置 为图形。 (8).绘制引导线。单击运动引导层第一帧,选择工具栏中的【铅笔】 工具,设置为【平滑】模式。在舞台上任意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引导 线)。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2.2 “地球”的制作
制作步骤如下:
在上一步点击“确定”以后,就进入了这个电影剪辑的编辑舞台。为了 编辑上的方便,首先我们将编辑舞台的视图放大至“200%”。然后开始制 作元件中的“地球”。 1).选择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在【混色器】面板中做如下设置 (如【混色器】面板未打开,可通过选择【窗口】→【混色器】命令打 开此窗口)。【笔触颜色】设置为“无”,【填充样式】设置为“线 性”,增加一个色码,左、中、右色码分别为“#E6E9FF、#419DFA、 #11076D”(颜色值可通过键盘输入得到)。2).设置完毕后,将“图层 1”改名为“地球”。选中“地球”层的第1帧,用【椭圆】工具,在舞台 中绘制一个正圆(可借助键盘上的【Shift】键绘制),大小设置为 “65*65”。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2.3 “月球”运动轨迹的制作
制作步骤如下:
1).单击时间轴窗口左下角的“插入图层”按钮,新增一个图层,将新 增图层命名为“轨迹”。 2).选择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在【属性】面板中做如下设置: 【笔触颜色】设置为黄色(#FFFF00),【填充颜色】设置为无填充, 【笔触高度】设置为1。其他保持不变。 3).在“轨迹”图层第1帧画一个椭圆,改大小为95*45象素,利用【对 齐】面板,将图象对齐到舞台的中心。
(2).创建运动引导层 1).单击层面板中的插入图层按钮二次,新建2个新图层,。
2).右击图层2,弹出快捷菜单,选“添加引导层”, 。 3).这样,就为所选图层(图层2)添加了一个运动引导层,。
4).建立引导层时。必须先指定哪个图层被引导(本例中为图层2)。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2.4元件中“月球”的制作
制作步骤如下:
1).单击时间轴窗口左下角的“插入图层”按钮,新增一个图层,将新 增图层命名为“月球”。 2).选择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在【混色器】面板中做如下设置。 【笔触颜色】设置为“无”,【填充样式】设置为“放射状”,增加一 个色码,左色码设置为“#E7FCFE”,中间的色码设置为“#C0E9FA”,右色 码设置为“#FFFFFF”,并将右色码的Alpha值设置为0。 3).设置完毕后,选中“月球”层的第1帧,用【椭圆】工具,在舞台 中的空白处绘制一个正圆(可借助键盘上的【Shift】键绘制),大小设 置为“20*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2.2 “地球”的制作
制作步骤如下:
2).设置完毕后,将“图层1”改名为“地球”。选中“地球”层的第1 帧,用【椭圆】工具,在舞台中绘制一个正圆(可借助键盘上的【Shift】 键绘制),大小设置为“65*65”。 3).调整图象至舞台中心。选中绘制的“地球”,按快捷键【Ctrl】+ 【K】,打开【对齐】面板,在面板中单击【相对于舞台】下的按钮,使 其处于激活状态,再分别单击【水平居中对齐】和【垂直居中对齐】按 钮,将图象对齐到舞台的中心。 4).选中“地球”层的第10帧,按【F6】插入关键帧,完成“地球”的 制作。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5应用实例1————运动的小球
制作步骤:
(9).移动小球至引导线的开始点。选择工具栏中的【选择】工具,在 【选项】工具栏中单击磁铁图标,开启“贴紧至对象”功能。选择“小 球”层的第一帧,将小球移动至引导线的开始点,。(在移动过程中可 以看到小球元件的中间多了一个圆点,而且这个圆点总是自动吸附到引 导线上,这是Flash中一个特殊的辅助功能——贴紧至对象。在创建按路 径运动的运动动画时一定要确保此功能是打开的,否则对象将不会按照 预定的路径运动)。 (10).插入关键帧。同时选中“小球”层和“引导”层的第40帧(可 借助键盘上的【Ctrl】键连续选择),按【F6】插入关键帧。此时的时 间轴如(11).移动小球至引导线的结束点。利用【选择】工具,选择 “小球”层的第40帧,将小球移动至引导线的结束点。
4.1.1 基本概念介绍
(3).创建普通引导层 1).选择上例中的图层3,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引导 层” 。
2).此时,图层3就由一般层变为普通引导层。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1 基本概念介绍
(4).普通引导层与运动引导层的转化 1).普通引导层转化为运动引导层
4.1.2图层和引导层的链接 4.1.3 取消运动引导层 4.1.4 创建运动路径 4.1.5 应用实例1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1 基本概念介绍
引导层和遮罩层都常用于创建高级动画,遮罩层用于聚光灯和转变之类 的动画。而引导层则用于辅助绘图和创建对象的运动路径。
4.1.3取消运动引导层
方法1)右击,弹出快捷菜单,将“引导层”前的“√”去掉。
方法2)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属性,弹出【图层属性】对话框,将 【类型】由引导层改为一般。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4创建运动路径
引导层只是建立了两个层之间的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引导层设置好后, 还要在引导层上画引导线,这样电脑才能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制作出丰富 多彩的动画。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5应用实例1————运动的小球
制作步骤: (5).选中“小球”层的第一帧,然后选择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 做如下设置:【笔触颜色】设置为“无” ,【填充色】设置如下图。
(6).设置完毕后,在舞台中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利用【椭圆】 工具绘制一个大小适中的正圆。并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4.2引导线应用实例2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 本章重点:进一步深化对flash的认识 。
• 本章难点:掌握利用引导图层建立引导线动画的基本方
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 。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引导线应用实例1
本章内容介绍
4.1.1 基本概念介绍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۰电子商务专业
4.1.5应用实例1————运动的小球
制作步骤:
(12).创建运动补间动画。选择“小球”层的第1~40帧中的任意一帧, 在“帧”属性面板上的【补间】下拉列表中选择【动画】选项,设置其 为【补间动画】。
(13).创建运动补间动画。选择“小球”层的第1~40帧中的任意一帧, 在“帧”属性面板上的【补间】下拉列表中选择【动画】选项,设置其 为【补间动画】。 (14).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S】保 存影片。 (15).选择【控制】→【测试影片】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 【Enter】测试影片。
(2).设置文档属性。选择【修改】→【文档】命令,或按快捷键 【Ctrl】+【J】,弹出“文档属性”对话框,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 “引导线动画”,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其他保 持不变。
(3).新建电影剪辑元件。选择【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者按 键盘上的【Ctrl】+【F8】键,在弹出的“创建新元件”对话框中,将元 件命名为“地球月亮”,【类型】设置为“电影剪辑”。
我们可以用直线工具、铅笔工具和圆形工具等画线工具来画引导线。也 就是说,应该根据所画引导线的形状来使用画线工具,如果是画直线, 则用直线工具,画曲线则用铅笔工具,画圆形或椭圆形的线条则用画圆 工具。 绘制的引导线必须是开放的路径,即必须有两个端点:开始点和结束点。 如果要制作沿环型运动的动画,可以先绘制环型路径,再用橡皮擦工具 在环型路径上擦出一个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