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3 第二节 第2课时 酚

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 B 不选;
返回导航
C.
与苯酚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 1 个 CH2 原子团,则该物质与
苯酚互为同系物,故 C 选; D. 故 D 不选。
与苯酚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
返回导航
02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 苯酚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1.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①实验探究苯酚的酸性
3.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_无__色晶体,但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呈_粉__红__色。苯酚具有特 殊的气味,熔点43 ℃。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 溶解度是9.2 g,当温度高于65 ℃ 时能与水_混__溶__。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 蚀性。
返回导航
1.苯酚分子中的13个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C—O—H呈角形,C—O可自由旋转,—OH 上的氢原子 可能不在苯环所确定的平面内。 2.实验室盛装苯酚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签是什么?使用苯酚时,若不小 心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提示:应贴有毒和腐蚀性标签。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2课时 酚
[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苯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 要应用。 2.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分析和推断苯环与羟基的相互影响。能描 述和分析酚类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酚类物质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培 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返回导航
1.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1)链烃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甲苯的硝化反应产物是2,4,6-三硝基甲苯,而同样条件下的苯的硝化只 能生成硝基苯。 (2)苯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①水、醇、苯酚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性:R—OH<H—OH<C6H5—OH; ② 烷 烃 和 苯 均 不 能 使 酸 性 KMnO4 溶 液 褪 色 , 而 苯 的 同 系 物 可 使 酸 性 KMnO4溶液褪色。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原子晶体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原子晶体第2课时原子晶体1.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及其结构,掌握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2.学会运用模型法和类比法区分不同的晶体类型。
原子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学生用书P42]1.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1)构成微粒及其相互作用(2)物理性质①原子晶体中,由于各原子均以强的共价键相结合,因此一般熔点很高,硬度很大,难溶于常见溶剂,一般不导电。
②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
2.常见的原子晶体(1)物质类别子组成的12元环。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2)具有共价键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
()(3)原子晶体在固态或熔化时都不导电。
()(4)原子晶体由于硬度及熔、沸点都较高,故常温时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5)SO2与SiO2的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
()(6)1 mol 晶体硅中含 4 mol Si—Si键。
()(7)60 g SiO2晶体中含4 mol Si—O键。
()答案:(1)×(2)×(3)×(4)×(5)×(6)×(7)√2.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分子B.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C.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D.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解析:选D。
在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不存在具有固定组成的分子;由于碳的原子半径比较小,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键能很高,所以金刚石的硬度很高,故A、B、C选项正确。
但是由于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在高温下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D选项错误。
1.原子晶体的物理特性(1)熔点很高。
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要使物质熔化就要克服共价键,需要很多能量。
第三章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第二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课件

3.常见的共价晶体 (1)部分单质。
以碳为中心
金刚石、硼(B)、硅(Si)、锗(Ge) 和灰锡(Sn)等。 (2)部分非金属化合物。
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二氧化硅
(SiO2)、氮化硼(BN)、氮化硅(Si3N4)等 (3)极少数金属氧化物。
刚玉(Al2O3)等 近年来以Si3N4 为基础,用Al取代部分 Si,用O取代部分N而获得结构多样化的 陶瓷,用于制造LED发光材料。
(2)第ⅣA族相邻元素间也可形成相似结构的晶体(如SiC) (3)与第ⅣA族 相 邻 的元素间根,如BN、GaAs等也可形成与金刚石 结构相似的晶体。
金刚石
晶体硅
SiC
GaAs
(2)二氧化硅晶体
①SiO2在自然界分布: SiO2是自然界含量最高的二元氧化物,熔点1713 ℃, 有多种结构 ,最常见的是低温石英。遍布河岸的黄沙、带状的石英矿脉、 花岗石里的白色晶体以及透明的水晶都低温石英。
√ 类型。( ) × (6)SiO2是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
5.共价晶体的结构特征
(1)金刚石晶体
天然金刚石呈 现多面体外形
金刚石的结构
金刚石的晶胞
金刚石晶体的结构特点
①每个碳与相邻_4__个碳以 共__价__键__键结合, 形成__正__四__面__体__结构。键角为1__0_9_°__2_8_'.每个碳 原子都采取_s_p_3_杂__化_。 ②晶体中最小的碳环由__6_个碳组成,且_不__在__ 同一平面内;
碳原子 硅原子
(4)依据导电性判断。 分子晶体为非导体,但部分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子晶体多数为非导体,但晶体 硅、锗是半导体。 (5)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常见的共价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共价晶体化合 物有SiC、BN、AlN、Si3N4、C3N4、SiO2等;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都是分子晶体。 (6)依据物质的状态判断 一般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或液态的单质与化合物,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
高中化学选修五_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乙醛和甲醛

思考:如何将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 反应后的乙酸钠转化成乙酸?
先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稀硫酸酸化。
能否不过滤直接加稀硫酸酸化?
不能,氧化亚铜在酸性条件下会歧化为同 和铜盐。
【用途】 1.检验醛基
2.医疗上检验尿糖
以上两个反应的共同点:
★均需新配制的试剂; ★均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均可用于鉴定-CHO的存在。
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能否被氧化? ②氧化反应 a、 燃烧 b 催化氧化
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常用于制乙酸。
氧化
乙醇
还原
乙醛
氧化
乙酸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银镜反应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Ⅰ、银镜反应 ①配制银氨溶液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ml2%的AgNO3溶液, 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 溶解 AgNO3+NH3· H2O → AgOH↓+NH4NO3
★1mol -CHO ~ 2mol Cu(OH)2 ~1mol Cu2O
【注意事项】
醛基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为红色的Cu2O 沉淀,这是检验醛基的另一种方法。该实 验注意以下几点: (1)所用Cu(OH)2必须是新制的,否则,悬浊 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 影响实验效果。 (2)在制备Cu(OH)2时,应向NaOH溶液中滴 加少量硫酸铜,NaOH溶液必须明显过量。 (3)加热时须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才有 明显的红色沉淀产生。 (4)加热煮沸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将出现黑 色沉淀,原因是Cu(OH)2受热分解为CuO。
资料卡片
实验室常用稀氨水除去试管上附着的 难溶性银的化合物,如AgCl 、Ag2O、 Ag2CO3等。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高一化学组
资料卡片——硫酸铝钾 明矾晶体 [KAl(SO4)2•12H2O]
硫酸铝钾的电离: KAl(SO4)2 = K++ Al3+ + 2SO42溶液中有三种自由移动的离子,两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 明矾净水原因 KAl(SO4)2 ==K++Al3++2SO42Al3++3H2O Al(OH)3+3H
高一化学组
学与问
(1)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
化钠溶液呢?
答:因为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另外,使用氨水 过量时对产物没有影响。 (2)怎样以NaAlO2溶液为原料制取Al(OH)3? 答:向NaAlO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 NaAlO2+CO2+H2O====Al(OH)3↓+NaHCO3
)
B.Al2O3和水
D.AlCl3和氨水
高一化学组
3.Al2O3常用于制造耐火坩埚,但氧化铝坩埚不可以用于熔
融下列化合物中的 ( A.NaCl C B.NaNO3 ) C.NaOH D.MgCl2
4.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Al(OH)3 能凝聚水中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高一化学组
2、氢氧化铝 (1)制备 [实验1] 制取氢氧化铝。 AlCl3 + 3NH 3· 2O H ==== Al(OH)3 + 3NH4Cl
氢氧化铝是白色胶 状沉淀,它能凝聚水 中的悬浮物,并能吸 附色素。
Al(OH)3吸附色素
高一化学组
(2)氢氧化铝的两性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共价晶体-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

正四面体
01
共价晶体
三、典型的共价晶体结构特征
1.金刚石
⑦在金刚石晶胞中含有__8__个碳原子,若晶胞边长为a,则碳原 子的最近距离为_____。
01
共价晶体
三、典型的共价晶体结构特征
2.SiO2晶体
①在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采取_s_p_3_ 杂化,与__4__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 子与__2__个硅原子结合;在SiO2晶体中 硅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是__1_∶__2__, _没__有___单个的SiO2分子存在。
_力__越__大__,__可__知__S_iC__l4_熔__点__高__于__S_i_F_4_。
01
共价晶体
三、典型的共价晶体结构特征
1.金刚石
①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周围紧邻 的碳原子有___4__个;
②C原子均为___sp__3 __杂化;
③所有的C—C键长相等,键角相等,键 角为_1_0_9_°_2_8_′__;
(4) 晶体中存在氢键的是 B 。 共价晶体均属于非密堆积。
(5) 晶体堆积方式为密堆积的是 A 。
01
共价晶体
例2.下列晶体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C ) A.熔点:金刚石 > 碳化硅 > 晶体硅 B.沸点:NH3 > PH3 C.硬度:白磷 > 冰 > 二氧化硅 D.熔点:SiI4 > SiBr4 > SiCl4 晶体熔沸点大小的比较归纳:
正四面体
01
共价晶体
三、典型的共价晶体结构特征
1.金刚石
④晶体中最小的碳环由__6__个碳组成,且 不__在__同一平面内;最多有__4__个碳原子在 同一平面。
⑤每个C-C键可以形成__6___个六元环,每 个碳原子可形成__1_2__个六元环。 ⑥1mol金刚石中含有C-C键__1__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

又如,测定碘盐中碘含量的反应原理是: 5KI+KIO3+3H2SO4 = 3K2SO4+3I2+3H2O I2+2Na2S2O3 =2NaI+Na2S4O6 (2)指示剂的选择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或含Fe2+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含I2的溶 液时,以淀粉为指示剂。 (3)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计算,或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4)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广泛地应用于溶液浓度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定量分析。
c(HCl)V ( HCl)aq V ( NaOH)aq
。欲求c(NaOH),须先求
V[(HCl)aq],再代入公式。
(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规范。
(3)先算出耗用标准酸液的平均值:V
=
26.11 mL 26.09 mL 2
= 26.1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
再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3) V = 26.11 mL 26.09 mL
=26.10
2 mL,c(NaOH)=
0.100 0 mol / L 26.10 mL
25.00 mL
=0.104 4 mol/L
(2)0.00
26.10
26.10
三 实践活动——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实验目的 【提示】课本中的“学习用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即应用中和滴定数据绘制滴定曲 线的方法。 2.实验原理 ·滴定曲线的涵义 前面图3-2-6中的图像就是一条滴定曲线(注意其横、纵坐标轴的意义)。它描述了酸碱滴定过 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3.滴定曲线的意义 滴定曲线中滴定终点附近的pH变化情况,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在“突变范围之内”。 【注意】 (1)pH计和滴定管夹都属于实验中的主要仪器。 (2)c(HCl)和c(NaOH)都精确到4位有效数字。 (3)实验试剂中没有酸碱指示剂。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煤的干馏 苯

苯的分子式为: 苯的分子式为:C6H6
探究: 苯的结构是怎样呢? 探究: 苯的结构是怎样呢?
请根据以下问题,探究苯的结构。 请根据以下问题,探究苯的结构。 1、碳原子数为6的烷烃与烯烃分子式分别为: 、碳原子数为 的烷烃与烯烃分子式分别为 的烷烃与烯烃分子式分别为: C6H14 C6H12 2、苯的分子式为C6H6,属于哪类物质 、苯的分子式为 饱和烃、不饱和烃)? (饱和烃、不饱和烃)?
化学·必修二· 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第二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第二课时 煤的干馏 苯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煤的干馏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了解煤的干馏, 1.了解煤的干馏,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苯的分子结构 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了解苯的分子结构、 2.了解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3.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 性质—用途的关系 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 用途的关系。 3.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 性质 用途的关系。
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 苯分子中 个碳原子之 间的键完全相同,是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特殊的键。 之间的特殊的键。
C C
C=C
取代反应 Br2、HNO3
加成反应 H2
4.苯的用途: 4.苯的用途: 苯的用途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 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 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猜 想
苯分子中可能含C=C。 。 苯分子中可能含
苯的分子结构
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关于芳香族化合物 年发表的“ 凯库勒在 年发表的 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 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 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 苯的 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 边形环。 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凯库勒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原子晶体[学习目的定位] 1.知道原子晶体的概念,可以从原子晶体的构造特点理解其物理特性。
2.学会晶体熔、沸点比拟的方法。
一、原子晶体的概念、构造及其性质1.概念及组成(1)概念: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构造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
(2)构成微粒:原子晶体中的微粒是原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2.两种典型原子晶体的构造(1)金刚石的晶体构造模型如下图。
答复以下问题:①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以4个共价单键对称地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相结合,形成正四面体构造,这些正四面体向空间开展,构成彼此联结的立体网状构造。
②晶体中相邻碳碳键的夹角为109°28′,碳原子采取了sp3杂化。
③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晶体中C原子与C—C键个数之比为1∶2。
④晶体中C—C键键长很短,键能很大,故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2)二氧化硅晶体构造模型如下图。
答复以下问题:①每个硅原子都采取sp3杂化,以4个共价单键与4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结合,向空间扩展,构成空间网状构造。
②晶体中最小的环为6个硅原子、6个氧原子组成的12元环,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
3.特性由于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故原子晶体:①熔、沸点很高,②硬度大,③一般不导电,④难溶于溶剂。
4.常见的原子晶体: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C)、硼(B)、晶体硅(Si)等;某些非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硅(SiC)、氮化硼(BN)、二氧化硅(SiO2)等。
原子晶体的构造特点(1)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其互相作用力是共价键。
(2)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仅仅表示的是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关系,不是分子式。
例1以下物质的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①CO2②SiO2③晶体Si④白磷⑤氨基乙酸⑥固态He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⑥D.①②⑤⑥【考点】原子晶体【题点】原子晶体的一般性质及判断答案C解析CO2、白磷、氨基乙酸、固态He是分子晶体,其晶体由分子构成,稀有气体He由单原子分子构成;SiO2、晶体Si属于原子晶体,其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
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铝和铝合金-课件-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8 mol/L
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 SO42-等离子, 已知①该溶液的焰色反应没有黄色;②当向该溶 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H+、 Al3+ 、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二课时 铝和铝合金
1 能描述铝和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
能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铝、
2 氧化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原理。
3
能说明铝合金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
一、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二、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小(2.702g/cm³)、 质软、熔点低(660℃)、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 延展性
2Al + 3CuSO4 = Al2(SO4 )3 + 3Cu 2Al +3Cu2+ = 2Al3+ +3Cu
五、铝的用途及制备方法
2Al2O3(熔融)电=解= 4Al+3O2 ↑
铝合金
由于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所以使用最多的是铝合金。向 铝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如Cu、Mg、Si、Mn、Zn及稀土元素 等,可制成铝合金。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
3.与NaOH溶液反应
现象:
放入打磨过铝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而放入未打磨 的铝片的试管中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
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均可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结论: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写出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课件: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碳酸钠溶液可以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 (2)用 0.1 mol·L-1 盐酸滴定未知浓度 NaOH 溶液时, 锥形瓶用 NaOH 溶液润洗两次。( ) (3)用已知浓度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选择紫色石蕊试剂作指示剂。( )
问题 2:酸碱中和滴定中常见的错误操作有哪些?它们会
造成怎样的误差?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说
明:
步 骤
洗 涤
操作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 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 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V(标)
变大
变小 变大 不变
c(待)
偏高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③直接导致所测盐酸加入时被蒸馏水稀释,浓度偏小。其
余各项均可用 c 酸=c碱·V酸V碱推导:①会导致计算用的 c 碱比
实际滴定的偏大,计算结果偏大;④有一部分碱液用于填
气泡,计算用的 V 碱比实际滴定的偏大,计算结果偏大;⑤
会导致计算用的 V 碱比实际滴定的偏小,计算结果偏小。
答案:A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2022/4/152022/4/152022/4/15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152022/4/152022/4/154/1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52022/4/15April 1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第三章第二节醛(第2课时)

甲
O H-C-H
醛
1、甲醛的分子组成及结构
或
或 HCHO
2、甲醛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又叫蚁醛,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35%—40%的甲醛溶液, 叫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能力
甲
醛
3、甲醛的化学性质(与乙醛的相似)
思考: 1.甲醛被催化氧化后的产物是否为甲 酸? 2.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3.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方 程式
醛可看成醛基取代了烃中的氢原子,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应把醛写成
R-CHO
再判断烃基-R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C5H10O→C4H9CHO -C4H9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2、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和 物中,测知氢元素占质量组成的 9%,则氧元素占质量组成为
A. 6.6% C. 37% B. 16% D. 无法确定
C
3、用溴水能区分甲醛与乙烯两种无 色气体吗? 现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若要检出其中的碳碳双键,其方法 是 。
4、根据图示填空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
( 2 ) 1mol A 与 2mol H2 反 应 生 成 1moE,其反应方程式是
。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 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4)B在酸性条件下与 Br2反应得到 D,D的结构简式是 。 (5)F的结构简式是 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 。由 。
(1)碳碳双键,醛基、羧基 (2)OHC-CH=CH-COOH+2H2 HO-CH2-CH2-CH2-COOH
( 3) ( 4) ( 5)
Ni,
或酯化反应
HCHO + 4Ag(NH3)2OH
△
CO2 + 4Ag↓+3H2O + 8NH3
3.2.2海洋和陆地的变迁(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北京2024)

04 课堂练习
读“东非大裂谷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该地多地震活动
B.该地多火山活动
C.板块在这里张裂
D.板块在这里相撞
4.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C )
A.成为山脉
B.形成盆地
C.形成海洋
D.没有变化
04 课堂练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的。下图为海陆分布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
03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1日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8公里。
印尼多火山因为位于 亚欧 板 块、 印度洋 板块、 太平 洋 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 运动活跃。
印度尼西亚
03 拓展:防震措施
03 拓展学习:探秘“冰与火之国”—— 冰岛
1.“不安分”的板块是指(A)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齿、珊瑚碎片等海
洋生物遗骸,说明( C)
B
A.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 B.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
C.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 D.这里海平面变化不大
01 探究板块的挤压和拉伸
板块1
板块2
高山
01 探究板块的挤压和拉伸
板块1
板块2
海沟
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 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共价晶体课件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晶体
熔点/℃
硬度 键长/pm 键能/(kJ·mol-1)
金刚石
>3 500
10
154
348
碳化硅
2 700
9.5
184
301
晶体硅
1 410
6.5
234
226
②结构相似的共价晶体,其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
键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硬度就越大。
归纳总结 晶体熔、沸点和硬度的比较方法 (1)先判断晶体类型 对于不同类型的晶体,一般来说,共价晶体的熔、沸点、硬度都 大于分子晶体 (2)对于同一类型的晶体 ①共价晶体的熔点高低、硬度大小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原子半径越 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②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相对 分子质量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分子极性及是否存在氢键。
使共价晶体熔化,需要破坏共价键,共价键比范德华力强
4. 共价晶体的物理性质 ①共价晶体中,由于各原子均以强的共价键相结合,因此一般熔沸点 很高、硬度大,一般不导电
金刚石钻石
氮化硅(Si3N4) 航天耐高温材料
碳化硅(C)砂轮
思考讨论 金刚石、晶体硅单质、碳化硅均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它 们的熔沸点和硬度的大小关系如何判断?
②某些非金属化合物:
二氧化硅(SiO2)、金刚砂(SiC)、 氮化硅(Si3N4)、氮化硼(BN)等 ③极少数金属氧化物,如刚玉(AI2O3)
思考与交流 SiO2的熔沸点比CO2的熔、沸点高很多,为什么?
物质 熔点/℃ 沸点/℃
CO2 -56.2 SiO2 1723
-78.5 2230
干冰
Si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苯的结构和性质一、苯的分子结构(1)苯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碳碳双键。
(2)研究表明:①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②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③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这是因为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2)苯的凯库勒式为,不能认为苯分子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例1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可以分成两类不同的化学键D.苯分子中既不含有碳碳双键,也不含有碳碳单键答案 D解析苯分子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这四个原子共直线;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故选D。
例2下列物质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CH3CH==CH2B.CH2==CH2C. D.答案 A解析乙烯和苯都属于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而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故可以得出甲基中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A项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项可以看作是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环取代,推知C项中物质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思维启迪——有机物共面问题的解题规律(1)甲烷、苯、乙烯分子中的H原子如果被其他原子所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构型基本不变。
(2)当分子中出现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即饱和碳原子)时,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3)共价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共价双键不能旋转。
二、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火焰明亮伴有浓烟。
②苯很难被强氧化剂氧化,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①溴代反应: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硝化反应: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在50~60 ℃时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 3(浓)――→浓硫酸△+H 2O 。
(3)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苯的溴代反应和硝化反应的比较例3 (2017·邯郸高一检测)苯和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易与溴发生取代反应B.都易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乙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答案 D解析苯与溴易发生取代反应,而乙烯与溴易发生加成反应,A、B项错误;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项正确。
思维启迪(1)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故苯兼有烯烃的加成反应和烷烃的取代反应的特征,且比烯烃的加成反应和烷烃的取代反应困难。
(2)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燃烧除外),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
例4(2017·南平高一检测)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己烯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正戊烷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苯答案 A解析A项苯中加溴水后分层,上层为溴的苯溶液(橙红色),下层为无色水层,乙醇中加溴水不分层,苯乙烯中加溴水,溴水褪色,所以A项能成功;C项中两者都不能反应且分层,现象相同;D项中苯能溶解硝基苯。
例5(2017·鹰潭高一检测)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苯与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B.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C.加入水后分液可除去溴苯中的溴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答案 D解析苯与液溴在FeBr3作催化剂时才能反应生成溴苯,苯与浓溴水不反应,A项错误;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水浴加热时生成硝基苯,B项错误;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的溶解度小,除去溴苯中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C项错误;硝基苯难溶于水,应用分液法分离,D正确。
思维启迪除溴苯中溴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法,不用蒸馏法。
除去硝基苯中的硫酸也可采用此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加工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2)苯分子中含有6个完全相同的碳碳键()(3)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证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4)苯中含碳碳双键,所以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5)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6)苯、浓硫酸和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7)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8)用水可以鉴别苯、酒精和溴苯()答案(1)×(2)√(3)×(4)×(5)×(6)√(7)×(8)√2.(2018·湖南衡阳八中检测)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B解析在①丙烯CH2==CH—CH3和④甲苯C6H5—CH3中,—CH3是空间立体结构(与甲烷类似),这四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②氯乙烯和乙烯相同,是六原子共面结构;③苯是十二个原子共面结构。
3.(2017·合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无色液体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答案 B解析在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液溴在常温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故A项错误;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所以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后分层,苯在上层,高锰酸钾溶液在下层,下层为紫色,故B项正确;反应③为取代反应,即苯的硝化反应,故C错误;苯中没有碳碳双键存在,故D项错误。
4.(2017·兰州一中期末)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答案 D解析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故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Br2,难溶于KMnO4,故苯层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层的位置关系是苯层在上,Br2的苯溶液层与水层的位置关系是水层在下。
5.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将下列物质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填写在下表中:①由乙烯制氯乙烷②乙烷与氯气,光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由苯制取溴苯⑥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⑦由苯制取硝基苯⑧由苯制取环己烷答案 ②⑤⑦ ①③⑧6.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水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丙。
②丙既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③丁既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 丁可以和3 mol H 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1)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与溴在催化剂(FeBr 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 2==CH 2 CH ≡CH (2)解析 乙烯、乙炔能使溴水褪色,且有CH ≡CH +H 2――→催化剂△CH 2==CH 2,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故甲为CH 2==CH 2,乙为CH ≡CH ;再结合②③知丙为乙烷,丁为苯。
[对点训练]题组一 苯的分子结构1.(2017·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校级期末考试)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的分子式为C 6H 6,它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 .从苯的凯库勒式()看,78 g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 AC .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答案 D解析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到饱和,应属于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的凯库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不能由此认定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2.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用冰冷却,苯可凝成白色晶体B.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但化学性质上不同于乙烯C.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完全等价,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D.苯是一种易挥发、无毒的液态物质答案 C解析A项,苯凝固后成为无色晶体,错误;B项,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错误;D项,苯有毒,错误。
3.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B.苯能燃烧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C解析含有碳碳双键的烯烃也可以形成高度对称的平面形分子,所以A项不能说明;大多数有机物都易燃烧,B项不能说明;根据苯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苯恰好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烯烃也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不能说明;烯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具备这种性质,所以C项能说明。
题组二苯的性质4.(2017·青岛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浓硝酸②溴水③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④酸性KMnO4溶液⑤氧气A.①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 A解析①苯在浓硫酸存在时能够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②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③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④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⑤苯能够在氧气中燃烧,被氧气氧化,所以能够与苯发生反应的有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