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保藏的基本方法 3

合集下载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重点

食品工艺学第二章重点

第二章食品冷冻冷藏第一节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一、低温对酶活力的影响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温度系数Q10来表示,大多数酶活性化学反应的Q10值在2-3的范围内,降低温度能够降低酶促反应的速度,延缓食品的腐败。

但是低温只能抑制酶活性而不能破坏酶活性,只要有反应介质存在,就会发生酶促反应。

一般在-18℃以下,酶活性才会受到较强的抑制。

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每种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微生物处在温度低于最低生长温度的条件下,生长受到抑制,会逐渐减少,但菌体多数并未死亡。

若处在高于最高温度条件下,菌体就会死亡。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包括低温过程和低温终点两个方面(P133)。

三、低温对其他变质因素的影响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除了微生物及酶促化学反应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氧化作用、生理作用、蒸发作用、机械损害、低温冷害等,低温下也会显著降低。

第二节食品冷藏冷藏是将食品在略高于冻结点的温度下贮藏,一般冷藏温度在-2~15℃,以4-8℃最为常用。

冷藏是最方便、最经济、对食品品质影响最小的贮藏方法。

一、食品冷却目的食品冷却是将食品温度降低到高于冻结点的预期温度,但不冻结。

(1)延长食品保藏期;(2)使有的食品(肉类)进行一部分的成熟过程;为食品加工提供适宜的温度。

二、冷却对象:(1)植物性食品:为生理储藏(有生命活动),可以储藏时间较长。

(2)短期储藏的动物性食品:储藏时间较短,一般只有7-14d三、冷却食品的温度范围:一般情况:0-15℃、冷却肉:4℃、鱼类:0℃果蔬类:品种较多,差别较大四、冷却方法1、空气冷却冷风机2、接触冷却冷水、冰块3、真空冷却 25200 Kj/Kg水,蒸发1%水分可降温5℃五、食品的冷藏条件温度一般在-2℃~3℃之间,植物性食品差别较大。

相对湿度:蔬菜90-95%水果85-90%干燥的颗粒食品≤50%,否则结块空气循环流通:及时带走热量,换进新鲜空气。

气调冷藏法:气调冷藏法是指在冷藏的基础上,利用调整环境气体来延长食品寿命和货架寿命的方法。

第二章 食品保藏的基本方法 保鲜技术课件

第二章  食品保藏的基本方法  保鲜技术课件
等有保护作用。
贮期:微生物数随贮藏期的增加而减少。
1.2.2 低温可使食品内原有的酶活性大大 降低
大多数酶的适宜活动温度为30 ~ 40℃,在0 ~ 40℃范围内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1倍,但温度每下降10℃ ,酶活性就会削弱1/2 ~ 1/3。低温对酶并不起完全的抑制作 用,酶仍能保持部分活性,因而催化作用仍在缓慢进行,如脂 肪分解酶在-20℃下仍能引起脂肪水解。因此冻制品解冻时保 持着活性的酶将重新活跃起来,加速食品变质。
冻藏: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常用温度为-12 ~ -23℃,以-18℃为最常用,又称低温冷库或冻库,适用于长 期贮藏,短的可达数日,长的可以年计,是易腐食品长期贮 藏的重要保藏方法。动物性食品常用此法。合理的冻结对食 品大小、形状、质地、色泽和风味一般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但冻制食品解冻时常出现质地、稠度、色泽以及汁液流失等 质量问题。 返回
冷库压缩机
发展历史:
自然现象—冰冻的河面上冻结的鱼 13世纪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介绍了中国利用 天然冰保藏食品的技术 1875年人工制冷技术出现 1880年以后肉类冻制品出现 1930年冻制及速冻蔬菜始销(BirdseyeTressler) 1945年冻制浓缩橙汁出现 随着耐热复合塑料薄膜袋的出现,冻制品已成为 快 餐食品的重要支柱。
降温速度:冻结前,降温越速,死亡率越快;冻结时,缓冻微
生物大量死亡(在-8 ~ -12℃ 停留时间长,且形成粒大的冰晶 体,对细胞产生机械性破坏作用及促进蛋白质变性),速冻则相 反。
结合水分及过冷状态:芽孢中结合水分高,易进入过冷状
态(低于冰点温度不结冰),避免了因结冰而受伤害,不易死亡。
介质:高水分、低PH加速死亡;糖、盐、蛋白质、胶体、脂肪

食品保藏第二章-食品的保藏原理-1PPT课件

食品保藏第二章-食品的保藏原理-1PPT课件
加热保藏是指将食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以 上,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和酶,从而延长 保存时间。
04
食品保藏技术
冷藏技术
冷藏技术是通过降低食品温度 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 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冷藏温度通常设定在0°C到 10°C之间,不同的食品需要不 同的冷藏温度和湿度条件。
冷藏技术适用于短期和中期保 存食品,如超市、餐馆和家庭 中的食品储存。
冷冻技术
冷冻技术是通过快速降低食品温度,使其低于冰点,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
冷冻过程中,食品中的水分会形成冰晶,对细胞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不会改变 食品的化学性质。
冷冻技术适用于长期保存食品,如冷冻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是通过加热杀死食品中的 微生物和酶,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物理保藏原理
物理保藏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达到延长 食品保存时间的目的,如低温、加热、 辐照、真空等。
真空保藏是指将食品包装在真空袋中, 排除空气并降低氧气含量,从而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
辐照保藏是指利用放射性射线对食品进 行照射,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延长 保存时间。
低温保藏是指将食品温度降低到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最低温度以下,从而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
根据腐败菌的类型,食品腐败可分为细菌性腐败、霉菌性腐败和酵解性 腐败。
03
食品腐败的特点
食品腐败过程中,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感官质量变差,甚至产生有毒
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变质的定义
食品变质
是指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和 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 因素的影响,食品的质量和感官 性状发生改变,从而失去食用价
保藏原理的重要性
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

食品保藏原理讲义绪论1、引言2、食品保藏的概念食品保藏原理是一门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保藏方法的原理和基本工艺,解释各种食品腐败变质现象机理并提出合理的、科学的防止措施,从而为食品的保藏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的学科。

食品贮藏的类型: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此法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活体保藏。

这类方法包括冷藏法、气调法等。

2/抑制变质因素活动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属于这类保藏方法的有:冷冻保藏、干藏、腌制、熏制、化学品保藏及改性气体包装保藏等。

3/通过发酵保藏食品。

这是一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利用发酵产物—乳酸、乙醇等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食品品质的方法,如食品发酵。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

即利用热处理、微波、辐射等方法,将食品中的腐败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或全部杀灭,并长期维持这种状况,从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

罐藏、辐射保藏及无菌包装技术等均属于此类方法。

第一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1.1生物学因素1.1.1微生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细菌: 细菌造成的变质,一般表现为食品的腐败,是由于细菌活动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恶臭或异味的结果。

霉菌:霉菌易在有氧、水分少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在富含淀粉和糖的食品中也容易滋长霉菌。

(2)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pH值: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较适宜,霉菌和酵母在弱酸的环境中适宜。

一般以pH值4.6为界限。

氧气:水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细菌要求A W>0.94,大多数酵母要求A W>0.88,大多数霉菌A W>0.75。

营养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

温度:根据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性、嗜温性和嗜热性三个类群。

1.1.2害虫和啮齿动物1.2化学因素1.2.1酶的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水分活度等的影响。

写出5种保藏食品的方法

写出5种保藏食品的方法

写出5种保藏食品的方法
1. 冷冻,冷冻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适用于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食品。

将食品放入密封袋或冷冻盒中,然后放入冰箱
冷冻室保存。

冷冻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需要注意冷冻温度和
冷冻时间,以免影响食品的质量。

2.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是一种将食品放入密封袋或容器中,然
后利用真空封口机将空气抽出,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方法。


种方法适用于肉类、奶制品、坚果等食品,可以有效防止氧化和霉
菌的生长。

3. 腌制,腌制是一种利用盐、糖、醋、香料等对食品进行处理,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

腌制可以改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适
用于蔬菜、鱼类、肉类等食品。

4. 干燥,干燥是一种将食品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达到延长食
品保质期的方法。

适用于水果、肉类、海鲜等食品。

可以通过晾晒、烘干或者使用风干机等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5. 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通过高温杀菌,将食品中的微生物灭
活,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方法。

适用于果酱、蜜饯、罐头食品等。

可以通过煮沸、烘烤或者高温灭菌等方式进行热处理。

第二章+食品的保藏技术

第二章+食品的保藏技术
第二章 食品的保藏技术
化学保藏 物理保藏 食品的包装和保藏
§2.1 化学保藏
化学保藏指在食品生产、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利 用腌制、烟熏等化学方法和化学保藏剂抑制、阻止 微生物生长,防止由于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的食 品保藏方法。
1.食品的腌渍保藏 包 2.食品的烟熏保藏 括
3.化学保藏剂保藏
一、食品的腌渍保藏
一、辐照保藏
是指利用射线辐照食品的方法以达到抑制发芽、杀 虫灭菌、调节熟度、保持食品鲜度和卫生、延长货架期 和贮存期,从而达到减少损失、长期保存食品目的的一 项技术。(具体第四章)
二、高压技术保藏
高压处理是指流体静压加工,即将被加 工食品密闭于挠性包装或无菌泵式系统,加 压到200-800MPa。通常情况下水是压力传递 的媒介。在高压条件下,可使微生物的形态 结构、生化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 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干扰甚至破坏微生物 的生理活动机能,导致微生物被杀灭。同时, 在高压条件下,蛋白质会由于疏水键和离子 键的断裂及蛋白质本身的伸展而变性,还会 产生淀粉糊化、酶失活等现象。
——肉制品加工 ——水产品加工 ——饮料和果酱加工
三、冷冻保藏 四、干燥和脱水保藏
(自学)
§2.3 食品的包装和保藏
食品包装--就是采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将食 品与外界隔离起来,并赋予一定的外观和形状, 使食品在贮运、加工或销售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 质,而且还能增加食品的商品价值。包装是食品 保藏和流通中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
1.防潮包装技术
防潮包装就是采用具有一定隔绝水蒸气能力的防湿材料对食品 进行包封,防止包装袋内食品(如干燥和脱水食品)从环境中吸收 水分,隔绝外界湿度变化对产品的影响,同时防止包装袋内的食品 (如新鲜果蔬)丧失水分,使包装内的相对湿度满足食品的要求, 以保护食品的品质。食品贮藏的理想湿度条件(或水分活性)与环 境湿度相差愈大,则对包装的阻湿性要求愈高。

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第二章食品罐藏总结

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第二章食品罐藏总结
• 美国,罐头的人均年消费90公斤,日本40公斤, 一个普通英国家庭在一周内通常吃15个罐头, 而我国每年人均不到1公斤。
国内罐头食品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国内主要食品罐头生产和出口状况
• 国内各类罐头的产量和出口量(万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总产 173.7 223.17 256.2 量
313.37 360.06
出口 100 量
160.73 178.64 205.24
出口 额
12.23亿 13.63亿
美元
美元
国内罐头工业的主要问题
• 农残 – 日本政府还对原来已经设置了残留限制标准的农药提高了限制标 准,降低了允许残留的上限。对那些没有具体规定限制数量的农 药,允许残留的上限统一为0.01PPM。 – 6月份,福建省对日本出口农产品524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 大幅下降41.98%。6月份,福建省自日本退运进口的农产品 达到64.2万美元,已经大大超过1~5月的47.8万美元退运 货值。退运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烤鳗、蔬菜和罐头类产品上。
• ⑷按罐藏容器来分: • ①金属罐头 • ②非金属罐头:玻璃罐,纸罐,复合袋
4.罐藏原理
• 一般工艺流程: • 原料→前处理→装罐→排气→封罐→杀
菌→冷却→保温→检验→贴标→装箱→ 成品
二、罐藏学的性质与任务:
• 是研究罐头生产理论和技术。 • 目的是解决食品保藏问题
三、罐藏食品的沿革
• 起源:尼古拉斯.阿伯特 Nicolas appert

铁溶出值:

合金-锡电偶值:把锡3层除去,后用钢基板阴极,合
金层做阳极.

锡晶粒度:把锡层浸入酸溶液,马口铁表面的铁少

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第二章食品罐藏

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第二章食品罐藏

• a)镀锡方法:热浸镀锡板

电镀锡板
• b)结构特点:中心层为钢基,从中心向外:为铁锡合金层, 锡层,氧化膜,油膜
• c)钢基板:提高空罐的强度和加工性能
• 含铬量: 高铬铁
• 中铬铁

低铬铁
• L型钢:杂质含量相对低,且用于耐腐蚀要求比较 高的食品
• MR型钢:杂质含量相对高,只用于一般罐头食品 的罐装
• 添加剂超标 – 添加“合成甜味剂、防腐剂”超标 ; – 二氧化硫超标 ; – 违规使用合成色素;
• 我国水果罐头出口大量采用OEM方式,量大价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缺乏自主品牌,加上行业无序竞争,原材料成本上涨,罐头产品的利 润空间非常狭小。
2-2罐藏容器
• 一.罐藏容器的基本要求
• 无毒,需要密封性好,良好的耐腐蚀性
• 辅助材料:
• 颜色:增加灌底的色彩。 常见:钛 白,氧化锌
• 增塑剂(软化剂):增加柔软性。 常见 的多元醇,酯类,棉籽油,亚麻油
• 流平剂:改善树脂的 流动性,降低模的 表面张力
3、镀铬薄板(无锡)P346 4、铝材:二片罐,冲拉罐
(二)空罐制造:P349 主要是圆罐 制造
• 1.圆形罐的成品规格
第二章 食品罐藏
2-1概述
• 一.罐藏与罐头的定义: • 1.罐藏定义:将食品放在一个密封容器里,
经过排气,密封,杀菌处理后,在正常的贮藏 温度下,使食品得到较长时间的保存. • “排气,密封,杀菌处理” 三大共性
2.罐头:用罐藏保藏的食品.
3.罐头的分类:
• ⑴按原料来分:果蔬,水产罐头 • ⑵按PH值来分:

铁溶出值:

合金-锡电偶值:把锡3层除去,后用钢基板阴极,合

第二讲: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二讲: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理化作用。一些食品含有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如某些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芳香族色素等物质,能在适宜的温度下,通过氧化或吸收水分等作用,失掉良好的味道及营养成分。
二、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
1.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保藏技术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食品保藏从狭义上讲,是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因而是与食品加工对应而存在的。但从广义上讲,保藏与加工是互相包容的。这是因为食品加工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保藏食品,而为了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必须采用合理的、科学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
三、食品加工与保藏的方法
按照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可将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划分为以下几类:
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加工与保藏方法
此法主要用于保藏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原料。任何有生命的生物体都具有天然的免疫性,以抵御外界微生物的人侵。采收后的新鲜果蔬仍然进行着生命活动,但因脱离植株,故其组织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只能向分解方向进行。因此,生命活动越旺盛,果蔬内贮存物质的分解速度就越快,组织结构也就随之迅速瓦解或解体,不易久藏。若在低温(0~10℃)下贮藏,就能抑制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力,并延缓贮存物质的分解;若保持恒湿条件,就能减少果蔬水分的蒸发,若使空气适当流迪并及时排除果蔬的呼吸产物,就可降低果蔬的成熟速度。因此,通过控制果蔬贮存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及气体组成等,就可以使果蔬的新陈代谢活动维持在最低的水平上、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它的天然免疫性,延缓腐败变质。
«食品加工技术»课教案
授课章节名称
第一章: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授课
讲次
第二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授课
班级
19食检
授课
类型
课堂讲授

第2章保藏方法 第1节低温 第2节罐头

第2章保藏方法 第1节低温 第2节罐头

制冷剂:氨、氟得昂、CO2、甲烷等,常用氨, 氨制冷量大,热导率大,流动阻力小,沸点- 33.4℃,凝固点-77.7 ℃,具强烈刺激味,易
检验。氟利昂(CFC,给臭氧层造成空洞)已禁用
。用制冷剂需要的装置是冷气机。
压缩式氨冷气机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
器。压缩机将氨压缩为高压液态,经管道输送入 冷库,在鼓风机排管内蒸发,成为气态氨时大量 吸热使冷库降温。再将低压氨气送回压缩机,加 压为液态氨。反复循环将库内热量移到库外。
有选择性,使O2与CO2在膜的两边以不同的速度穿
过,透过CO2与O2的量为1:6,自动维持氧3~4%,
碎冰冷却法:冰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且融冰时温度恒定, 适于鱼类冷却,使鱼体湿润、有光泽,不干耗。要求冰细 碎,与食品的接触面积增大,分为:
碎冰冷却 (干式冷却):在船舱底部和四周加碎冰,一层冰
一层鱼,鱼体温度降至1℃,保鲜7至10天。
水冰冷却(湿式冷却):海水预冷至1.5℃,再加鱼和冰,鱼
冰比2:1或3:1,浸泡时间不可过长,用于鱼的临时保鲜。
空气冷藏法
食品冷 藏方法 气调冷藏法
自然空气冷藏法 机械空气冷藏法 自然降氧法 快速降氧法 混合降氧法 减压降氧法
自然降氧法(MA储藏):在密闭的储藏环境
中,利用果蔬本身的耗氧能力,减少空气中 的氧,释放CO2,当气体成分达到所需范围 再人工调控,不使氧分压继续下降,对过多
的CO2可用消石灰或利用塑料薄膜和硅窗对
食品中心温度计
空气冷却法 冷水冷却法
喷淋式 浸渍式 碎冰冷却或干式冷却
食品冷 却方法
食品的冷 却和冷藏 食品冷 藏方法
碎冰冷却法 真空冷却法
水冰冷却或湿式冷却 自然空气冷藏法

食品保藏

食品保藏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食品的干藏第三章 食品的低温保藏第四章 食品的热加工与罐藏第五章 食品辐射保藏第六章 食品腌渍和烟熏保藏第七章 食品的化学保藏第一章 绪论1、食品和食物的概念。

2、食品保藏中变质的原因。

3、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 食品的干藏1、水分活度概念。

水分活度就是对介质内能参与化学反应和能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的估量,并随它在食品内部各微小范围内的环境而不同。

低水分活度能有效抑制酶活力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食品保藏。

水分活度计算公式为:a w =其中P 表示溶液的蒸汽压;P 0表示纯溶剂的蒸汽压;a w 表示水分活度。

又因a w X100=相对湿度,故a w 值在数值上和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相等。

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水分活度低,微生物生长率低。

各种微生物所需最低水分活度各不相同。

肉毒杆菌低于0.95就不能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0.86以下产生肠毒素的能力受限,若缺氧时,0.92时生长就受限,水分活度0.9时,霉菌与酵母仍能旺盛生长。

a w =0.8~0.85,所有食品还会在1~2周内迅速腐败,此时霉菌为常见菌;a w =0.65时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可贮1.5~2年;a w 低于0.6时微生物不能生长,没有水微生物不能生存。

水分活度低,微生物生长率低, a w 低于0.6时微生物不能生长水分活度对酶的影响酶为食品所固有,需要水分才能有活性,水分减少,酶的活性降低,水分降到1%以下, a w <0.3,酶的活性才完全消失。

将食品中的水分活度降到一定程度,使食品能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受微生物利用而腐败,同时能维持一定的质构不变及控制生化反应及其他反应。

干藏原理将食品中的水分活度降到一定程度,使食品能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受微生物作用而腐败,同时能维持一定的质构不变即控制生化反应及其它反应。

3、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北方空气的长年相对湿度低于70%,而南方的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

食品保藏的五种方法及其原理

食品保藏的五种方法及其原理

食品保藏的五种方法及其原理咱平日里吃的食物,可得好好保存,不然就容易坏了呀!这食品保藏可是有门道的呢!第一种方法,冷藏。

就好比大夏天咱热得不行,就想找个凉快地儿待着,食物也一样啊!把它们放在低温的环境里,那些让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就不那么活跃啦,能让食物多新鲜一阵子。

你想想,要是大热天把饭菜啥的放在外面,没一会儿就馊了,可放进冰箱里就能多保存些时间呢!第二种,冷冻。

这就更厉害了,直接把食物给冻起来,微生物基本就没法捣乱啦!就像冬天,好多虫子都不见影儿了,食物在冷冻状态下能保存好久好久呢。

有时候咱买的那些速冻食品,不就是靠冷冻来长时间保存的嘛!第三种,干燥。

哎呀呀,你看那干木耳、干香菇,为啥能放那么久?就是因为水分少呀!把食物里的水分去掉,微生物没了水就活不下去啦,食物就能长时间保存。

就像沙漠里缺水,生物就很难生存一样。

第四种,腌制。

咱平时吃的咸菜、咸鸭蛋不就是这么来的嘛!用盐或者其他的调味料把食物给腌起来,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盐就像个厉害的卫士,把那些坏家伙都给拦住了,这样食物就能保存下来啦。

第五种,真空包装。

这就好比给食物穿上了一层保护衣,把空气都隔绝在外了。

没有了空气,那些需要氧气的微生物就没法生存啦。

你看那些真空包装的食品,是不是能放挺久的呀?咱可得好好了解这些食品保藏方法呀,这样才能让咱吃到新鲜、安全的食物呢!别小看了这些方法,它们可是让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小妙招呢!咱平时买了食物,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保藏方法,不就能减少浪费,还能随时吃到好吃的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它们背后的原理可重要着呢!这样咱才能更好地和食物打交道呀,让它们乖乖地为咱的生活服务呢!。

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医学ppt
2
第一节 温度对食品变质腐败
的抑制作用
一、温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一)高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1、微生物的耐热性
• 分类:嗜热菌、中温性菌、低温性菌、嗜冷菌 • 产芽孢菌比非芽孢菌耐热 • 芽孢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医学ppt
3
2、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 微生物的种类 • 微生物的生理状态 • 培养温度 •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 初始活菌数 • 水分活度 • PH值 • 蛋白质 • 脂肪 • 盐类(取决于盐的种类和浓度) • 糖类(取决于糖的种类和浓度) • 其他因素(防腐剂、真空度等)
第二章 食品变质腐败的抑 制—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无生机原理 •假死原理 •不完全生机原理 •完全生机原理
医学ppt
1
本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 温度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水分活度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PH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电离辐射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 其他因素对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作用
医学ppt
4
3、耐热性的表示方法
◆加热时间与细菌芽孢致死率之关系
热力致死速率曲线 图2-4 D值(指数递减时间)——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死 温度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90%所需要的加 热时间。 D值越大,表示细菌死亡速率越慢,细菌的耐热性就 越强。 TRT(热力指数递减时间)——在任何热力致死条件 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原有残存活菌数的1/10n时所需 要的加热时间。 TRT值本质上与D值相同 TRT=nD
低甚至不产生毒素
医学ppt
15
三、水分活度与酶的关系
• 必须控制水分活度在最低AW 以上酶才能起催化作用。 • 当水分活度在中等偏上范围内增大时,酶活性也逐

保藏食品的方法

保藏食品的方法

保藏食品的方法:
1.降温保存:将食品摆放在冰箱或冷藏库中,适度降温可以防止细菌繁殖,延长食品
的保存期限。

2.真空包装:将食品放在密封袋中,在真空状态下保存,可以减少食品与氧气接触,
防止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干燥保存:通过除去食品中的水分,达到阻止霉菌、发酵菌和细菌生长的目的。


如,利用太阳晒干水果,达到保藏的目的。

现在,可使用各种设备,通过控制空气的温度、适度干燥食物。

4.盐腌:将食物蘸上盐,利用盐的抑菌作用,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5.灭菌:将食品经过高温高压的处理,杀死微生物,防止细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存
期限。

6.采用速冻干燥法:该过程是在低压下通过水分升华干燥冷冻食品,升华是把冰砖化
为水汽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采用速冻干燥法处理的食品损失的分量不多,但重量变得很轻,在加水后,食品又散发出天然的味道。

采用速冻干燥法有许多优点,它能保持食品的干燥,可长期保藏;保藏食品所占用的仓库面积比其他方法小,干食品容易运输和存放,并且干燥的成本和储藏所需的费用低于其他保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S,如牛乳。
D微波杀菌—能保留更多活性物质.已广泛应用,但成本高。
E欧姆杀菌—新型方法,以电流通过食品产热而杀菌,用于粒
径>25mm的颗粒食品.
返回
3.5 常见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现象及其
原因
① 胀罐 :罐头底盖呈现外凸的现象。 假胀—装量过多或罐内有空气,一般杀菌后即会出现。 氢胀—罐内酸度太高(酸性及高酸性水果罐头),内壁 腐蚀,锡、铁溶解并产 生氢气,聚积于顶隙引 起,开罐后有严重的腐蚀斑或金属味。 细菌性胀罐—杀菌不足或因罐头裂漏导致微生物的繁殖.
杀菌的方法:
A阿氏杀菌Appertization— 100℃以上加热介质中的高温杀 菌。用蒸汽或水作为介质,高压是获得高温的必要条件,
又称为“高压杀菌”。
B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100℃以下加热介质中的低温 杀菌,加热介质常用热水,最早用于牛奶消毒,现也用于
果汁及一些低酸性食品。
C超高温短时杀菌—用于热敏感食品,135~150 ℃下2-
其作用:预防排气时水蒸气落入罐内污染食品。 避免罐内表面食品受高温蒸气的损伤。 保证高温封罐,避免冷空气窜入,提高真空 度。防止受热食品膨胀和汁液外溢.
(3)排气
密封前,将罐内顶隙间的、装罐时带入的和原料组织细胞 内的空气尽可能排除,保证密封后罐头顶隙内形成部分真 空。
排气的目的: 可以阻止需氧菌及霉菌的发育生长。 避免加热杀菌时空气膨胀而使容器形成破损。 控制或减轻罐藏食品贮藏中出现的罐内壁腐蚀; 避免或减轻食品色、香、味的变化; 避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遭受破坏。
② 真空封罐排气法 即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排气封罐的方 法,用真空封罐机中进行,以肉、鱼罐头较常见。
③ 喷蒸汽封罐排气法:即在封罐时向罐头顶隙内喷射蒸 汽,将空气驱走而后密封。
(4)杀菌
杀死食品所污染的致病菌、产毒菌、腐败菌,并破坏食物中的酶。考虑到食品品质和营养 价值,罐头杀菌不要求达到“无菌”水平,允许残留有一定的微生物或芽孢(在罐内特殊 环境中,不致于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1810年Durand用金属和玻璃容器罐装食品。1823年发 明了顶盖带孔罐。1903年出现广口镀锡铁罐。易拉罐、 软罐头及冲拔罐是近代罐藏容器的快速发展成果。
1851年, Appert与Chevalier发明了高压灭菌锅。 1864年,Pasteus首次证实了啤酒及饮料洒变质的原
因—微生物(杆状细菌)
第二章 食品保藏的基本方法
一、 食品的冷、冻保藏 二、 食品的干藏 三、 食品的罐藏 四、 食品的腌渍和烟熏保藏 五、 食品的非加热杀菌保藏法 六、 食品的化学保藏 七、 食品的气调保藏法
3.1.2 发展历史
宋朝的《北山洒经》(1117年)提到瓶装洒—药密封— 煮沸—放置石灰上贮存。
1805年Appert的罐藏食品正式出现,称阿培尔技艺—密 封,沸水煮。 Appert为罐头之父。
(7)纸质罐:放干燥或液体食品。 (8)硬塑料罐:耐一定的机械强度。
返回
3.4.1 罐头食品的生产工艺
预煮、调味→装罐 预处理 → 直接装罐 → 加调味液→ 预封 、切割、捡 剔、修整等。
排气和杀菌为影响罐藏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3.1.3优缺点
➢ 优点:
①可供直接食用,其本上能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
价值,有些罐头的风味如菠萝罐头却胜于鲜食。
②便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贮存,不易破损并耐久藏,
能长年供应市场,不受季节影响,如Appert 制作的
罐头放了114年。
➢ 缺点:
①内容物常与包装容器发生作用,引起金属腐蚀,继
而造成食品污染及金属罐损坏失效。
3.4.2 影响罐藏质量的因素
(1)装罐:留4~8mm的顶隙(食品表面或液面
与罐盖的距离)。 顶隙过小—杀菌时食品膨胀,影响密封。 使罐盖变形或引起凸盖. 使铁盖腐蚀导致氢胀罐.
顶隙过大— 空气残留增多,使铁皮腐蚀,引起 食品氧化、变色、变质。 真空度较高,易产生瘪罐。
(2)预封:
排气前要先进行预封(将罐盖的盖钩卷入到罐身翻 边下面,相互钩连,且能自由回转)。
排气方法:
① 热力排气法:
a、热装罐密封法 将食品加热到70~75℃后立即趁
热装罐密封,适于液体和半液体食品如番茄汁,也可 将加热的汤汁(90℃左右),趋热加入装有食品的罐 内,立即密封,如鸡罐头。
b、加热排气法 将罐头放在用蒸汽或热水加热的排
气箱内(80~100℃),使罐中心温度达70~90℃
立即封罐。
(2)涂料罐—涂料的镀锡铁罐。加涂料[油料(亚麻仁油、 桐油、棉籽油等)、树脂、颜料、增塑剂]可避免褪色
(有色水果)、罐壁产生硫化斑、氢胀罐及穿孔等现象。 抗硫涂料(加ZnO )—高蛋白食品 抗酸涂料(环氧酚醛树脂)—高酸性食品 抗粘涂料(加入合成蜡)—淀粉食品如午餐肉 外印铁涂料(涂底漆及罩光材料)—防锈蚀、美观 及印刷广告。
②它的食味虽稍逊于新鲜食品 。
③罐藏后食品的成分会发生物理变化如凝胶化(胶体分
子凝聚)。
返回
3.2 罐藏的基本原理
经高温加热,可杀菌及使酶失活,使食 品久贮不坏,加上容器的密封性使食品 与外界隔绝,不再受到外界空气及微生 物的污染而引起腐败。
返回
3.3 罐藏容器的种类及性质
(1)镀锡铁罐:俗称马口铁罐,材料为镀锡的薄钢板。锡 具金属光泽、化学性质稳定较耐腐蚀、延展性好等特点。
(3)铝罐:材料为纯铝或铝锰、铝镁,稳定性好、质
量轻、便于开启。但虾在铝罐中易变成灰色,可加 棕榈酸降低PH值。
(4)镀铬铁罐:代替渡锡薄板。 (5)玻璃罐:化学稳定性好、透明、经济,但机械性
能差、重量大运输费用高、抗冷热变化性能差。
(6)软塑料罐:复合塑料薄膜袋,重量轻;封口开启
简便;稳定性好,不透水、气、光;传热快等。 外层:12um的聚脂薄膜,加固及耐高温作用。 中层: 9um的铝箔,可避光、防水、防透气。 内层: 70um的聚烯烃,耐热封。
②平盖酸坏: 外观正常,但开罐观察或经细菌培养后,发现 内容物已呈轻微或严重酸味。由平酸菌引起。
③ 黑变或硫臭腐败 :含硫蛋白质经细菌分解产生H2S,与 罐内壁铁反应生成黑色硫化物,导致食品发黑并呈臭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