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价值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教育是塑造一个国家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灌输教育法正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它能够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通过灌输教育法,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得到加强,对国家、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灌输教育法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往往会追求个人利益和发展。
而通过灌输教育法,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未来的接班人,应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这样一来,大学生会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国家利益,不仅关心自身的发展,还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灌输教育法能够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通过灌输教育法,大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成就和挑战,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之中,这样一来,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会更加深厚,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灌输教育法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在现代社会,很多大学生在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道路上走向了极端,他们往往忽视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只顾个人利益和成功。
通过灌输教育法,大学生能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这样一来,他们将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也不忘对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
它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8页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研究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国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和目标的变迁发展,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的制定以及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等等。
利用比较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往往能通过比较找到症结所在,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一、进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作用。
1 国家开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
因此,我们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2 时代进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它不能代替和取消政治斗争、社会革命,是配合政治斗争的重要方面,是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此,各国政府在施政时,历来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统治、治理国家的作用。
3 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在学科构建和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
二、进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1 横向比较法。
所谓横向比较,亦称区域比较法,是对同时并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同一时期不同国度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中的异同。
在比较中了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加深对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和认识。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灌输教育法是一种通过灌输知识和观念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教育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讨论灌输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生时期,他们正处于一个自我认知和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时期。
通过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追求和行为准则。
灌输教育法可以通过教材、讲座和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灌输教育法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思想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固定模式,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灌输教育法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
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是一个人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修养水平。
通过向大学生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和道德观念。
灌输教育法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参与度。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灌输教育法是指通过灌输一定的知识、观念和思想来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教育方法。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教育法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当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而灌输教育法则为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思想和良好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从当代价值的角度对灌输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首先,灌输教育法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强化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养成,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灌输教育法可以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植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通过灌输正能量的思想、精神和生活方式,引导大学生理性地看待人生,从而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忧患意识。
同时,灌输教育法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务实进取的理念,强化个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认识和责任感。
其次,灌输教育法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大学生是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方面必须更有深度和高度。
灌输教育法能够通过课程、演讲、阅读材料等方式,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法律素质。
引导大学生尊重法律,遵循法律,让大学生知道一个人离不开法律、一个国家也离不开法律。
让大学生懂得遵守法律不仅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更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借助灌输教育法,将法制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的观念、行动和人格中来,不仅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还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教育法具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大学生要拥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在思想、文化、科技、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具备优良素质和能力。
浅析比较教育法

浅析比较教育法作者:柴美越来源:《大观》2017年第03期摘要:比较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在教育实践中经常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用。
比较教育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不同事物、现象的性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正确观点和结论,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正确思想认识。
关键词:比较教育;比较鉴别;回忆对比;类比比较教育法主要分为比较鉴别法、回忆对比法和类比法,无论是过去还是大数据时代的现今,正确的运用比较教育法都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本文着重解析比较教育法的种类、具体运用及其作用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参考。
一、概述比较教育法比较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将两种事物或两种现象进行比较。
通过对其外在表象、内在是指进行对比、分析、考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识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比较对象、比较内容和比较条件,可将比较教育分为不同的具体形式;如果只是从时间先后和空间范围划分,比较教育则有纵向比教和横向比教,即“纵比”和“横比”。
“纵比”就是以时间轴为划分把比较对象的过去和现在加以对比,找出人或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得出正确结论,进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
纵比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个人、一个集体、一种思想、一种现象或某一具体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状态,从而让人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回忆过去对比现在、新旧事物对比回顾、反思总结都是纵比的表现形式。
社会、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学科发展、思想形态、行为模式都可进行纵比。
“横比”是指在同一时空内把同类人或事物或思想文化加以比较,得出正确观点和结论,最终提高思想认识。
利用横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同类事物好坏、优劣,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竞赛、评比、选拔都是横比的方式,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同一阶段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比较都是一种横比方式。
二、比较教育法的种类、具体运用及其作用(一)比较鉴别法1.比较鉴别法的定义比较鉴别法是指通过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来辨别真伪、区分正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
比较教育法

浅论比较教育法【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比较教育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以及具体运用的原则和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用以证明比较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说明恰当的运用比较教育法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比较教育法;理论依据;具体运用;现实意义一、比较教育法的涵义比较教育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事物的客观实践中,把两种不同的现象或事物的属性,特点加以分析、对比、鉴别,从而引出正确的结论,用以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采用并日益突显的一种教育方法。
关于比较教育法,《毛泽东著作选读》里也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他还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相斗争而发展的。
”【1】这其实也恰恰说明了,比较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方法之一,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也无论在哪个地域,都是一种被经常采用并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有效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比较教育法的理论依据,赋予了比较教育法科学的内涵和与时俱进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除了其理论依据,还要了解其现实基础。
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然也是如此。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它赋予比较教育法以新的时代特征。
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最核心的工作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
但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会带动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且也必然的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发展以为其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甚至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和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起着不了替代的作用。
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发展自身,必须保持一定的超越性,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使用比较教育法 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使用比较教育法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作者:冯佳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者不再拥有控制信息的“霸权”,大学生也不再只是“过滤信息”的单纯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重组,思政教育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
党和领导人多次会议提出,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因此,在当今网络的坏境下,思政教育方式,途径也需要及时创新,以消除学生的偏见与逆反心理,引领学生更阳光,积极的心态。
关键词:比较教育法;思政教育;实效性思政教育的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民众,对社会,对自我了解的重要途径。
正确确定学生们的政治方向,需要教师们有意识的进行思想上的疏导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坚定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责任心,消除学生的偏见心理和逆反心理。
比较教育法是一种具有显著效果的教育方法,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正反对比,古今对比,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系统性,对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变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媒介环境的日益强化,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带来信息“碎片化”,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多种信息相互传播,信息,在这个时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以光的速度传播着。
青年大学生是时代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也是占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的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的选择也面临着多元化。
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随着时代发展发生着变化,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追求个性解放,希望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人。
他们弘扬个性,关注个人的价值。
新时代的大学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论8-2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论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第二节比较教育法一、比较教育法的涵义比较教育法是将两种不同现象或事物的属性、特点进行比较借鉴,引出正确的结论,用以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客观事物,包括多种思想观念,总是存在矛盾或差别的。
两个事物或两种思想之间的差别对比越鲜明,矛盾揭露得越深刻,人们对事物或思想的本质认识就越清楚,解决矛盾的方法就越切合实际。
因此,对比教育的方法,更有利于人们通过比较,鉴别是非,区分优劣,检验认识的正确与错误,这是它优于其他方法的地方。
比较教育可根据对比的不同对象、内容和条件,分为不同的具体形式。
如果不看对比的具体内容,仅从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来看比较则有“纵比”和“横比”。
纵比:把过去和现在加以比较,从中找出人或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达到得出正确结论,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社会、国家、集体、个人以及事物、学科、思想形态等都可以进行纵比。
回顾、反思、总结等都要用到纵比。
回忆对比、忆苦思甜、新旧对比等就是纵比的方式。
横比:就是在同一时间把同类人员或同类事物加以比较,达到得出正确结论,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国家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学科以及思想形态之间,都可以进行横比。
竞赛、评比、选拔等都是横比的方式。
二、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1、比较鉴别法。
它是通过比较对照辨别真伪、是非以及正确与错误,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
比较鉴别法常用于思想信息的整理分类,对各种性质不同的思想、思潮异同点的分析与判别,考察各种政治理论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变化程度,预防思想的发展趋势;比较各种教育、教育方法的利弊、效果、条件等。
比较鉴别法有助于教育者从正面、反面,相异、相同,对立统一等各个角度更全面、准确、深刻地分析思想信息,掌握思想发展变化的特点和思想教育的规律。
它有利于被教育者在鲜明与强烈的比较中,辨明是非,鉴别真伪,判断正确与错误,更自觉、坚定地接受正确思想,批判错误思想。
比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比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苏振芳【专题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号】G2【复印期号】 2008 年 10 期【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 ( 京 )2008 年 6 期第 3~6 页【作者简介】苏振芳,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州350007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助比较方法,对整理思想政治教育事实材料,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新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借鉴一切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某些共同规律。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主要通过“质的比较与量的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现象比较和本质比较”、“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等比较方法来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002-5707(2008)06-0003-04比较是建立概念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理性认识的开端。
黑格尔说过:“我们不可离开别物而思考某物。
” [1] 离开了与别物的比较,就形成不了某物的概念,也就没有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了。
比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一种方法。
本文重点论述比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原则和分类。
一、比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初步整理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材料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首先要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得事实材料,然后从中概括出科学理论。
比较是初步整理思想政治教育事实材料所不可缺少的方法。
作为整理事实材料的比较法,其作用首先在于辨认事实。
从观察和实验中所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量现象和数据材料,需要借助于比较来鉴别和辨认。
其次通过比较来给事实定性和定量。
辨认事实的同时,也就是定性和定量的过程。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现象和数据的比较,可以揭示观察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性质和数量特征。
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给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观现象进行分类。
例谈初中思政课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例谈初中思政课比较教学法的应用摘要:初中思政课比较教学法主要是利用教学内容的相关联系和存在的区别,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教学案例,对初中思政课比较教学法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思政课;比较教学法;应用初中思政课是中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充分发挥比较教学法在初中思政课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初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将美和丑进行比较,并将美体现出来初中思政课教学很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通过情境再现,将一些具有美感的东西分享给每个学生,使学生能够亲身的感受到美的存在,同时把生活中对美造成影响的因素找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自身体验中真正的领悟到美和丑,然后加深学生的生活感悟,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并且不断的追求生活中的美。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分辨出生活中的美与丑,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同学们都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一一例举出来。
此时班级里的学生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我看见一些人将手中的垃圾扔在了公共场合。
还有的学生说看见有人破坏路边的标识牌等等。
当我听完学生讲他们遇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之后,我让学生们针对其中一种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总结一下这些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此时有的学生说在公共场合随手对垃圾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素质和形象,而且还会破坏公共场合环境卫生。
有的学生说破坏公共设施,很可能会埋下安全隐患。
当学生将自己的看法陈述清楚之后,我开始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并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共设施是美化城市的象征,如果被人们破坏,这种美将会消失,因此,学生要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做起,必须认真分析生活中的美和丑,应该努力学习思政课,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和观念来实现教育目标。
这种教育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中国,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灌输教育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冲突和困惑,他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有益的,以及什么是错误的、有害的。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正确判断能力和道德观念。
灌输教育法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他们应当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向大学生传递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使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并为之作出贡献。
灌输教育法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是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向大学生灌输政治知识和政治观点,帮助他们理解政治原理和分析政治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灌输教育法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向大学生灌输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的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doc111

浅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目标与内容、途径与方法、模式与机制比较以及国别比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梳理这些成果和进展,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进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30年来,学界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目标与内容、途径与方法、模式与机制比较以及国别比较研究等方面。
1.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学界存有不同的意见。
有学者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以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为主要方法,研究与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
这一观点在苏崇德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教材之中也有所反映。
也有学者认为,比较德育是以系统思维和多维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德育,揭示各个德育系统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探索德育系统化、社会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一门教育学科;比较德育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关于比较德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于不同类型德育特征及德育过程的纵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关于德育系统的综合教育合力的机制研究、关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德育比较分析研究、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体系的研究等。
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比较德育,简单说来,就是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德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点,从而揭示德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把握德育发展的趋势。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比较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体系,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借鉴、吸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以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标签:比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研究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国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和目标的变迁发展,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的制定以及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等等。
利用比较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往往能通过比较找到症结所在,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一、进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作用。
1国家开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
因此,我们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2时代进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它不能代替和取消政治斗争、社会革命,是配合政治斗争的重要方面,是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此,各国政府在施政时,历来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统治、治理国家的作用。
3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在学科构建和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灌输教育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能够在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教育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灌输教育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正在形成和发展。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正确对待人生,正确选择和维护自己的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感恩之心、奉献精神、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修养的新时代青年。
灌输教育法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中,学生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信息和观点,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政治,如何正确对待国家和民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灌输教育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使他们成为有深刻思想的现代青年。
灌输教育法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在知识爆炸和信息过载的社会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责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灌输教育法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面对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历史,如何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灌输教育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历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
比较法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而 比较法 的一 个很 大 特点 就 是具 有 发 展性 、 求 异性、 变通性 、 特性 , 独 教学 中运 用 比较法 , 比较 为 以
基 础, 步展 开 , 逐 多点 嫁 接, ‘ 比一列 表 ’ ‘ 比一 推 理 ’ ‘ 比一 分 、对 、对 、对
析 ’ ‘ 比一 探究 ’‘ 比— 综 合 ’ 等 , 以使学 生 、 对 、对 等 可 抓 住基 本知 识点 、 关联 点, 到化 繁为 简 、 难 为易 , 达 化
牢 固地 建立起 知识 点 的 内部 联 系,把一 些零 碎 的知
通过这一对比,帮助学生把带有倾向性的思想 苗 头 和道 德 隐患 消 灭 在 萌 芽状 态 中培 养 其 浩 然 正
( ) 面榜样 与反 面典 型的 比较 一 正
正 面榜样 与反 面典 型进行 比较 ,比较 中往 往将 双 方 的价 值观 、 作作 风 、 为结 果 等 拿来 对 比 , 工 行 旨
在通过鲜明 、 强烈的对 比, 使学生辨 明是非 , 鉴别真 伪, 判断正确与错误 , 自 、 更 觉 坚定地接受正确思想 ,
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区别于其他地方高等院
校 最本质 的地 方 。
3 利 于培 养 学生 的逻 辑 思 维 , 高学 生 的 专 . 有 提
业 素质 。
2 . 工作作风的比较 。 正面榜样严格执法 , 密切联
系 人 民群众 , 热情 服务 , 实事 求是 ; 面典 型滥 用 职 反 权 、 忽 职守 、 玩 服务 意 识淡 薄 , 人 民赋 予他 们 的权 把 利 当作 “ 钱树 ”“ 宝盆 ”利 用 手 中的权 力索 贿 、 摇 、聚 , 受贿 , 收取 不义之 财 , 重败 坏 了警 察 的整体 形象 。 严 3 . 行为结 果 的 比较 。如 : 长 霞 因公 殉 职 , 任 虽死 犹荣 ,令人 敬佩 ,4 多人 民群众 自发前来 悼念 ; 1万 方 亮、 谭纪 雄 因公 负 伤 , 喻为 “ 被 警察 的榜样 ”“ 义的 、正 守护神 ”而那 些反 面典 型 , 一时风 光 , 最终难 逃 ; 虽 但 法律 的制 裁 , 名狼 藉 、 生结 局悲惨 。这 正验证 了 声 人 那 句话 : 乎 每个 贪 官都有 一 个 “ 几 苦难 的童 年 , 奋斗 的青 年 , 升 的中年 , 惨 的晚年 ” 上 悲 。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作者:宝文霞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12期【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特色,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因而善于吸收他国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借鉴其它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试图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价值【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66-02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借鉴”是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核心主题。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我国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发展的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
开放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新内容及新途径。
因而善于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验,尤其是一些已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进行多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级的特殊行为,而是一项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必然不同。
因此,要想建立一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只研究某一国家或几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对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察和研究,深入分析各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力和根源,了解它之所以历久不衰的原因和实质,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吸收和借鉴他们的优点,从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学科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看,分为认识价值、反思价值、借鉴价值;从社会发展的维度看,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条件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其价值的实现可以从文化视域、实证研究和以人为本三个思路中寻找具体路径。
标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价值分类;价值实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在过去的30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时至今日,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探讨为什么要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寻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即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
一般来说,研究价值问题是研究一门学科的基础与前提,学科价值对本学科其他方面的研究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首先需要厘清两个基本概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但不是说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比较,也不是说只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领域内随便拿两个概念来比都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和相互关系,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渊源、交流、借鉴、影响等;另一个方面是通过对跨越民族、国家、时代、语言界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和关系的研究,探讨在文化多样性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本质、规律、特征。
[1]所需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比较、考据、实证、分析、抽象、概括等。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开放性、居间性、综合性的特点。
[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范围上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各门课程,正由于此,它的边界比较模糊,处于有联系的两个事物之间、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状态。
比较法在思想教育上的运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

比较法在思想教育上的运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要见成效,方法很多,比较法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思想教育比较法道德与法治教育,一是学理论,二是落实到行动上。
在学习理论上方法很多,比较法是其中一种。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法是使学生懂道德懂法规的好方法。
但在比较中还要用到其他方法,如用形象说明抽象的道理。
下面举例说明。
例:助人为乐,人人都懂,但就有人偏偏干些损人利己之事,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种讲道理的方式就叫比较法。
把赞美助人为乐与批判以人取乐放在一起,就起到了突出助人为乐的高尚性。
但从道理上进行比较印象还不算深刻,若再用实例进行比较就更深刻了。
用实例可以老师讲,可以学生讲,还可以讲后让大家讨论评判。
这是素质教育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比应试教育的注入式好。
例老师讲了一则故事:在一条公路旁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民躺在地上,面色苍白。
旁边放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少量的蔬菜和一只秤,看来是卖了菜回家的途中突发疾病。
这时从路上走来一位男士,此人西装革履,留着分头。
见了他憋了一眼,绕了一下路离得远远的走了。
这时又从路那头走来了另一个人。
此人穿着时髦,烫一头卷发,红上衣绿裙子,高跟鞋,挎了一个袖珍包。
她见了这位农民,驻足细看,面色苍白地躺在地上,许是病了。
他是在这儿躺一会儿就行呢?还是根本就是走不动了呢?帮帮他吧,怎么办?她于是小声叫着,“大伯,你怎么啦?需要帮助吗?”大伯睁开眼睛说,“我头晕,也许躺一会儿就会好了,姑娘你忙你的去吧”。
不行,也许会好,万一好不了呢?她试着扶他,但扶不动。
又问他有手机吗?他说没有,问记得儿子的手机号码吗?“不知道”。
“你家远吗?”“离这儿还有十里路。
”于是姑娘果断打了“110”.不一会儿110车子来了。
马上打了“120”,救护车来了,姑娘同行,把他接到医院抢救,回头再联系他的家人。
医生询问发现他时的情形,可那姑娘也走得无影无踪了。
讲完这个故事,老师要同学们发表看法,评一评他二人的道德水准。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

2015年12月上旬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宝文霞(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特色,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因而善于吸收他国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借鉴其它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试图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价值【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66-02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借鉴”是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核心主题。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我国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发展的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
开放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新内容及新途径。
因而善于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验,尤其是一些已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进行多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级的特殊行为,而是一项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必然不同。
因此,要想建立一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只研究某一国家或几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对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察和研究,深入分析各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力和根源,了解它之所以历久不衰的原因和实质,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吸收和借鉴他们的优点,从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比较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价值(一、比较教育法的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也不尽相同,并且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不同特点。
正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造就了形态各异的事物和千变万化的世界。
也正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矛盾和差异,使得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比较分析成为可能。
“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
”
比较教育法正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石上,基于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运用比较的方法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
比较教育法即是将两种不同现象或事物的属性、特点进行比较鉴别,得出正确的结论,用以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一种教育方法。
它可以通过两种或多种联系着的事物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帮助人们深化思想认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思想觉悟,促使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比较教育法的功能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比较教育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功能,而这些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分析认识功能。
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研判,才能形
成对客观事物的科学的总体认识。
比较教育法的分析认识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视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我们对事物、现象内涵的深层次认识。
2、比较借鉴功能。
这是比较教育方法最重要的基本功能。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比较教育法通过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分析比较,或对同一事物(现象)不同阶段的分析比较,对成功经验的学习借鉴,对失败教训的总结汲取,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水平。
3、交流比对功能。
运用比较教育方法可以将不同部门、地区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对照,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及工作开展等进行交流和借鉴,整合有效的思想信息,把握社会的新变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4、预测决策功能。
比较教育法的预测决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及早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防止错误思潮的出现,杜绝不良后果的发生。
(2)针对特定群体的思想问题,用类比的方法,从问题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时制定科学的预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比较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有助于积极掌握思想的发展变化。
当今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化日益加快,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或
大或小的影响,把握思想的新变化,适应社会的新特点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并且十分必要。
运用比较教育法可以对使人们产生某种思想观念的因素进行比照分析,把握其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深层诱因。
同时,通过思想形态的纵向对比和学科间的横向对比,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的规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2、探讨人类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它都存在并起着决定作用。
人们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思想转变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比较教育法根据参与对比的不同对象、内容、条件等,对不同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和综合研究,探讨出人们思想认识的规律,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规律,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制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学习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人们思想意识的复杂性, 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的多样性。
比较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吸收其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规律的认识,这有助于理解我国思想
政治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创新与完善。
4、促进单位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交流、合作,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比较教育方法不仅仅用于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运用于思想信息的整理分类,比较各种教育方法的利弊、实效等,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多角度深刻地、准确地分析思想信息,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交流,建立互助互动、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四、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及注意的问题
(一)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根据比较教育方法的特点,可以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分为以下三类:
1、比较鉴别法。
所谓比较鉴别即是对两类性质不同、特点差别较大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研究,使人们从比较的结果中明辨是非,鉴别真伪,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地接受正确思想,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水平的目的。
一些强烈的对比叙本说理,往往能够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强烈变化,因此比较鉴别法常在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如,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两种制度不同、性质不同、特点各异的比较,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促使人们自觉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2、回忆对比法。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
每个事物在矛
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因此,每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包含有发展了的过去、正在运动的现在和将要变化的未来。
将事物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回顾过去,对比现在,了解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汲取过去的不足和教训,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对事物的现状及其成因和对未来的影响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促进事物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3、类比法。
所谓类比即是将属性相似的不同教育对象进行比对分析,推理出不同对象的某些属性具有相似处的一种方法。
类比法可以运用同一学校内班级的评比,将处于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班级进行对照,制定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的水平的作用。
(二)应注意的问题在运用比较教育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需要注意。
1、坚持正确的比较观。
(1)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
对比不能只从事物或现象的表面或形式上进行,而应该着重从内容上、本质上进行分析。
(2)要把握比较方法的适用范围。
例如,在运用类比方法时候,一定要注意人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存在条件、所处的环境属于同类,具有相似性,才可进行比照。
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会适得其反。
(3)要准确把握比较结果的适用范围。
运用比较教育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并非是放之四海皆准,一定的研究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只对这个范围内的事物或现象起借鉴作用。
如照搬套用,就会弄巧成拙。
2、坚持真理实践标准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发展也是在实践中完成的。
因此运用对比教育方法时必须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称之为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3、坚持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全面性原则。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充分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而各个过程又都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要把事物发展过程的过程性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对事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比较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使用并日益凸显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事物的鲜明、生动、直观、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对受教育者进行触类旁通的引导, 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 成为促进其积极上进的推动力;它能使人们根据类似事物的发展变化, 来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 提高预见性;它主张用辨证的说理的方法来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全面地看问题, 使认识不断深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它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