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课件(最新)(内容详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径大于2cm称巨大溃疡
医学精制
21
医学精制
22
形态: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直径< 2.5cm,深度<1.0cm,累及黏膜肌层,少数可 深及肌层甚至浆膜层,边缘整齐,规则,底部 平整,干净或有灰白色渗出物
医学精制
23
医学精制
24
修复愈合,一般需4~8周 溃疡发展损伤血管→上消化道出血 穿孔,若穿孔后壁与胰、肝、横结肠粘连称为穿透性溃疡 幽门狭窄→幽门梗阻 恶变(1%以下)
胃酸起决定性的作用
降解蛋白质分子
医学精制
16
DU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壁细胞总数增多 2. 壁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强 3. 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抑制机制发生缺陷
遗传、H.Pylori感染 4. 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
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医学精制
17
PU有家族史: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 “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40%
医学精制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 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H.Pylori (不同毒力菌株)、宿主(遗传状况)、环境因
素三者参与PU的发生
医学精制
6
溃疡病的发病机制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溃疡的黏 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医学精制
4
DU:GU
2-3:1
DU男:女
3:1-10:1
GU男略多于女
GU发病年龄较DU晚10年
PU近10余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DU明显
七、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 盐,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
饮食因素:黏膜损伤,胃酸分泌增多 病毒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医学精制
20
部位:DU 95%在球部,少数发生于球后部(球后溃 疡);GU 85%发生于胃窦小弯、胃角
同一部位有2个以上的溃疡称多发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称复合性溃疡
医学精制
7
幽门螺杆Hp菌(H. pylori,):
PU 病 人 Hp 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DU90%,GU70-80% 根除 Hp 后溃疡年复发率明显下降(70%→5%)
医学精制
8
医学精制
9
致PU发生的几种假说: 1、 H.Pylori -胃泌素-胃酸学说
H.Pylori →胃泌素↑→胃酸↑ 根治H.Pylori →胃泌素、胃酸恢复正常
现“遗传因素”受到挑战,“家族史”可能为HP感 染的“家庭聚集”现象
医学精制
18
DU患者胃排空快 →十二指肠酸的负荷加大→黏膜 损伤
GU患者胃排空延缓→胃窦张力↑→G细胞分泌促胃 液素↑→胃酸分泌↑
同时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损伤胃黏膜,加重HP 感染
医学精制
19
紧张、忧伤、焦虑、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影响胃酸分泌、 胃肠运动、黏膜血流调控引起溃疡
(50%~80%)无痛与NSAID的镇痛有关
医学精制
13
有溃疡易感因素的人(高酸分泌、溃疡病史、H. pylori 感染等)
年龄 Arains多变量分析, 每增加1岁,并发症增加 4%。 >75岁属最高危人群
医学精制
14
剂量、疗程、品种
aspirin 75mg/d 增至1 200mg/d 相对危险度增加
攻击 因子
防御 因子
胃酸及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 NSAID 应激
氧自由基 机械性损伤 烟、酒
…………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黏膜血流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PG) 生长因子(EGF、TGF、FGF) 胃肠激素(SS、bombesin、
neurotensin…) 抗氧化系统
GU—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DU—上腹正中或偏右
医学精制
27
疼痛的节律性: 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
(多为空腹痛、可伴有夜间疼痛) GU:进食→疼痛→缓解
(多为餐后痛,一小时左右发作)
2.3
6.4
疗程 < 1个月溃疡并发症危险性增加 8 倍
1~3个月
3.3倍
> 3个月
1.9倍
联合用药 两种以上危险性增加
与 类固醇激素、抗凝剂合用危险度明显增加
医学精制
15
PU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 在“HP时代”仍未改变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H+
胃蛋白酶
pH>4,失活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医学精制
1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药物
3.了解本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医学精制
2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医学精制
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 肠的慢性溃疡
医学精制
25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慢性过程(数年至数十年) 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有季节性 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医学精制
26
Leabharlann Baidu
疼痛原因:
溃疡与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胃酸的痛阈降低 局部肌张力的增高或痉挛 胃酸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
疼痛性质:
饥饿样不适感、钝痛、胀痛、灼痛(烧心)或剧痛 疼痛部位:
2、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3、H.Pylori致十二指肠黏膜碳酸氢盐减少
医学精制
10
1. 粘附作用: H.Pylori具有黏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使细 胞绒毛断裂
2. 蛋白酶作用: H.Pylori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破坏黏 液屏障结构
3. 尿素酶作用: H.Pylori具有尿素酶活性,分解尿素为NH3, 损伤上皮细胞,保护细菌生长
4. 毒素作用: H.Pylori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 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5. H.Pylori菌体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医学精制
11
直接损伤胃黏膜
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黏膜的 保护作用
医学精制
12
Gastric ulcer多于Duodenal ulcer 溃疡较大、多发,多见于胃体大弯侧和胃窦部 常为无痛性,多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
医学精制
21
医学精制
22
形态: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直径< 2.5cm,深度<1.0cm,累及黏膜肌层,少数可 深及肌层甚至浆膜层,边缘整齐,规则,底部 平整,干净或有灰白色渗出物
医学精制
23
医学精制
24
修复愈合,一般需4~8周 溃疡发展损伤血管→上消化道出血 穿孔,若穿孔后壁与胰、肝、横结肠粘连称为穿透性溃疡 幽门狭窄→幽门梗阻 恶变(1%以下)
胃酸起决定性的作用
降解蛋白质分子
医学精制
16
DU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壁细胞总数增多 2. 壁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强 3. 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抑制机制发生缺陷
遗传、H.Pylori感染 4. 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
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医学精制
17
PU有家族史: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 “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40%
医学精制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 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H.Pylori (不同毒力菌株)、宿主(遗传状况)、环境因
素三者参与PU的发生
医学精制
6
溃疡病的发病机制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溃疡的黏 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医学精制
4
DU:GU
2-3:1
DU男:女
3:1-10:1
GU男略多于女
GU发病年龄较DU晚10年
PU近10余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DU明显
七、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 盐,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
饮食因素:黏膜损伤,胃酸分泌增多 病毒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医学精制
20
部位:DU 95%在球部,少数发生于球后部(球后溃 疡);GU 85%发生于胃窦小弯、胃角
同一部位有2个以上的溃疡称多发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称复合性溃疡
医学精制
7
幽门螺杆Hp菌(H. pylori,):
PU 病 人 Hp 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DU90%,GU70-80% 根除 Hp 后溃疡年复发率明显下降(70%→5%)
医学精制
8
医学精制
9
致PU发生的几种假说: 1、 H.Pylori -胃泌素-胃酸学说
H.Pylori →胃泌素↑→胃酸↑ 根治H.Pylori →胃泌素、胃酸恢复正常
现“遗传因素”受到挑战,“家族史”可能为HP感 染的“家庭聚集”现象
医学精制
18
DU患者胃排空快 →十二指肠酸的负荷加大→黏膜 损伤
GU患者胃排空延缓→胃窦张力↑→G细胞分泌促胃 液素↑→胃酸分泌↑
同时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损伤胃黏膜,加重HP 感染
医学精制
19
紧张、忧伤、焦虑、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影响胃酸分泌、 胃肠运动、黏膜血流调控引起溃疡
(50%~80%)无痛与NSAID的镇痛有关
医学精制
13
有溃疡易感因素的人(高酸分泌、溃疡病史、H. pylori 感染等)
年龄 Arains多变量分析, 每增加1岁,并发症增加 4%。 >75岁属最高危人群
医学精制
14
剂量、疗程、品种
aspirin 75mg/d 增至1 200mg/d 相对危险度增加
攻击 因子
防御 因子
胃酸及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 NSAID 应激
氧自由基 机械性损伤 烟、酒
…………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黏膜血流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PG) 生长因子(EGF、TGF、FGF) 胃肠激素(SS、bombesin、
neurotensin…) 抗氧化系统
GU—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DU—上腹正中或偏右
医学精制
27
疼痛的节律性: 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
(多为空腹痛、可伴有夜间疼痛) GU:进食→疼痛→缓解
(多为餐后痛,一小时左右发作)
2.3
6.4
疗程 < 1个月溃疡并发症危险性增加 8 倍
1~3个月
3.3倍
> 3个月
1.9倍
联合用药 两种以上危险性增加
与 类固醇激素、抗凝剂合用危险度明显增加
医学精制
15
PU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 在“HP时代”仍未改变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H+
胃蛋白酶
pH>4,失活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医学精制
1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药物
3.了解本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医学精制
2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医学精制
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 肠的慢性溃疡
医学精制
25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慢性过程(数年至数十年) 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有季节性 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医学精制
26
Leabharlann Baidu
疼痛原因:
溃疡与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胃酸的痛阈降低 局部肌张力的增高或痉挛 胃酸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
疼痛性质:
饥饿样不适感、钝痛、胀痛、灼痛(烧心)或剧痛 疼痛部位:
2、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3、H.Pylori致十二指肠黏膜碳酸氢盐减少
医学精制
10
1. 粘附作用: H.Pylori具有黏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使细 胞绒毛断裂
2. 蛋白酶作用: H.Pylori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破坏黏 液屏障结构
3. 尿素酶作用: H.Pylori具有尿素酶活性,分解尿素为NH3, 损伤上皮细胞,保护细菌生长
4. 毒素作用: H.Pylori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 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5. H.Pylori菌体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医学精制
11
直接损伤胃黏膜
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黏膜的 保护作用
医学精制
12
Gastric ulcer多于Duodenal ulcer 溃疡较大、多发,多见于胃体大弯侧和胃窦部 常为无痛性,多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