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第二章【拜占庭与东欧社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6世纪前后,斯拉夫人处于部落联盟(原始公社制),形
成了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扎德鲁加”。
• 7-8世纪,斯拉夫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农村公社开始兴 起。 • “扎德鲁加”,建立在氏族血缘基础之上的父权制大家族 (父亲及其数代子女及其妻室儿女,共同生活、共同劳动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族长拥有很大权力), 20世纪初结束。 • 村社制度,北方称“米尔”,南方称“维尔福”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三)拜占庭封建制度的确立 • 1、9至10世纪拜占庭的困境与强盛 • (1)阿摩里亚王朝(820-867年)
• 拜占庭同阿拉伯的僵持和地中海岛屿的丧失
• (2)马其顿王朝的强盛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972年,拜占庭打败罗斯大公思维亚托斯拉夫,将
其逐出拜占庭领土和多瑙河流域。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四)拜占庭帝国的衰弱 • 穆斯林的攻势 • 意大利的商业竞争
• 对外战争和抑制土地兼并的失败而在防御上求助
于西方。
• 第四次十字军的影响
• 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奥斯 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拜占庭帝国衰弱的原因 • (1)军区制的兴衰和其政体内部的问题是主要的 、根本的因素 • 军区制的瓦解破坏了帝国的经济结构、导致帝国 经济生活的全面衰退。 • 军区制下成长起来的地方贵族势力导致帝国分裂 • 军区制的瓦解,使帝国军事力量下降 • (2)宫廷内战 • 十字军运动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1、古代斯拉夫人
• 斯拉夫人的起源(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的古罗马文献)
• (1)罗马作家大普林尼所著《自然史》37卷,曾提到在 维斯瓦河一带除斯基泰人外,还生活着维内德人。 • (2)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也把生活在古代日耳曼 人东边的居民称为维内德人。 • 维内德人就是古代的斯拉夫人
•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三、拜占庭文化
早期拜占庭帝国史(330-610)
一、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 • (一)拜占庭初期社会经
君士坦丁时代(330-518)
查士丁尼时代(518-610) 中期拜占庭帝国史(610-1056)包 括: 伊拉克略时代(610-711) 毁坏圣像运动时代(711-867) “黄金时代”(867-1056) 晚期拜占庭帝国史(1056-1453) 包括 衰弱时代(1056-1204) 尼西亚流亡时代(1204-1261) 帕列奥列格时代(1261-1453)
◎ 经济:隶农经济;农村公社;国家控制的过境贸
一、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
• 2、君士坦丁时代——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 3、帝国经济特点 • 人烟稠密、城市众多、工商业繁荣、经济文化发 达的地区 • 拜占廷的城市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和稳定 • 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并存 • 拜占廷的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相当发达 • 帝国政府的有效统治、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和灵 活的外交政策 • 皇帝对教会的严格控制和打击异端
东方风格逐渐融合基础上形成的独具一格的
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和冲突的结果。
三、拜占庭文化
• 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地位: • 政治上,保护西方,使西方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文 明 • 文化上,拜占庭文化保护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 产,并使古典文化在拜占庭的土壤结出硕果,为 此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全面展开打下坚实的文 化基础。 • 在整个中古时代,拜占庭都是东西方、欧亚经济 文化交流的桥梁。拜占廷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 接继承者,却多是保存,而非创新,只为新文明 打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第二节 俄罗斯
• 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现代,使用斯拉夫诸语言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中欧、东欧和 东南欧。 • 三大支系: • 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 人) • 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 • 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 、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 • 人种属于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 • 语言属于印欧语系
军 区 制
• 军区制改革是一场有关军事和行政制度的改革,这场改革 以解决军事问题为主、且最终实现军区的普遍建立,故称 之为军区制改革。 • (1)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军区制移植到东方各省,全部 军队分驻在三个大区,各设督军一名。使其成为以将军为 长官的地方军事行政区,以军区代替行省,地方军事长官 兼有行政管辖权,一身二任。全国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 • (2)希拉克略建立军役与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战 乱时期没收大贵族的土地和财产被分给服军役的自由农民 ,作为世袭份地。他们战时作战,平时种地,向政府缴纳 赋税,免除徭役。改革加强了军队的经济基础。
• 东欧专制主义的前身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7-9世纪,随着原始公社制的解体,斯拉夫各族开始建立 国家,最早建立的是623年,由西斯拉夫人建立的萨摩公 国。 • 部分东斯拉夫人则在公元9世纪前后建立了基辅罗斯。 • 2、基辅罗斯 • (1)基辅罗斯的起源 • 诺曼人——瓦里亚格人留里克。 • 原因:8-9世纪诺曼人与拜占庭及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贸 易: 第聂伯河与伏尔加河。 • 瓦——希商路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862年,瓦里亚格人军事首领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成为王 公,建立了罗斯公国。 • 同时,另两个军事首领阿斯科德和迪尔在基辅建国。 • 882年,奥列格沿瓦希商路南下征服基辅,并迁都,成为 基辅罗斯公国。
• (2)基辅罗斯公国的政策
• 对内:“索贡巡行” • 对外:贸易与战争并行,内部政策是其对外政策的基础之 一。
(二)查士丁尼时代
• 对内——尼卡起义
• 532年初,首都君士坦丁堡爆发尼卡起义(尼卡为起义者口号 ,希腊语意思是胜利),反对政府的贪官污吏和横征暴掠。尼 卡起义是君士坦丁堡蓝、绿两色“德莫”党人首先发难, 而后迅速扩展至各个阶层,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民众骚乱。 民众高呼尼卡,即胜利的口号,杀死贪官污吏,袭击政府 等。而后,贝利撒留率领伊苏里亚雇佣军将诱骗至大赛场 的3万起义骨干进行屠杀,最终起义失败。 • 尼卡起义之后的改革措施:禁止卖官鬻爵,惩治贪污,限制贵 族特权,实行长子继承制,撤销执政官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土地和免税权。
• 立奥三世从726年,宣布反 对圣像崇拜,掀起全社会破 坏圣像运动。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国王颁布诏令: • 禁止教会供奉圣像和 崇拜偶像, • 进而捣毁圣像 • 封闭修道院 • 没收教会土地与财 物 • 强迫修道士还俗
• 影响 • 巩固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皇权加强,教会势力受 到遏制。 • 促进国家封建化,皇权高 于教权 • 教会文化上予以打击,遏 制了5世纪开始的教会文 化迅速发展的势头,为世 俗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会
• 1014年,巴拉西斯塔战役打败保加利亚,1018年
吞并保加利亚领土。 • 2、普洛尼亚制度的实施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 普洛尼亚制度(监领地制度或恩准制)
• 1081年,科穆宁王朝(1081-1185)。该王朝代表大封建 主的利益,推行“普洛尼亚”(监领地)制度,又称“恩准 制”。 • 国家将土地授予贵族,由贵族监领;监领者以向国家提供 兵役作为条件,终身享用土地的租税,死后归还国家不得 世袭。 • “普洛尼亚”制度的实行,不仅巩固了大封建主对土地的占 有,并且加速了自由农民丧失土地和人身自由的过程。到 11世纪中叶,拜占廷的自由农民已基本上沦为农奴,拜占 廷的封建关系最后确立。
三、拜占庭文化
• 1、拜占庭文化繁荣的原因
• 拜占廷直接继承和保持了古典文化传统 • 拜占庭的位置便于接触和吸收近东文明古国的先 进文化 • 拜占廷帝国境内众多民族,都有自己独创的传统
文化,为拜占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流。
• 拜占庭教会文化与世俗文化并存
三、拜占庭文化
• 特点:
• 拜占廷文化是希腊文化传统、基督教思想和
(二)查士丁尼时代
• 1、对内——查士丁尼法典 •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 概要》、《新律》,即《罗马法大全》,这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 奠定后世西方大陆体系的基石。
(二)查士丁尼时代
• 内容:《民法大全》规定了奴隶制帝国的统治秩序,从法 律上肯定了皇帝的专制权力,把皇权视为至高无上。 • a、极力推崇君权,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 • b、把君权神圣化,提出皇帝是承天意统治人民,他不仅 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还是教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有保
济发展的特殊性
• 1、东罗马帝国 • 330年,君士坦丁迁都, 帝国重心东移 疆域:巴尔干半岛、小亚细 亚半岛、埃及、叙利亚、 巴勒斯坦及两河流域部分 地区。
一、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
◎ 人口:
• • • 一,希腊人。 二,希腊化的土著东方人,包括叙利亚人、埃 及人、亚美尼亚人、波斯人。 三,斯拉夫移民。 易与稳定的财源。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索贡巡行
• 罗斯王公强迫被征服 居民纳贡,挨家挨户 征收贡物,索取毛皮 、蜂蜜等,在春季运 到君士坦丁堡出售。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宗教基督教化
• 罗斯多神教——东正教
• 987年,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 • 意义:有了统一信仰东正教——民族团结;东正教的引进 ——促进基辅国家的集权、政府完善;封建制度的形成; 拜占庭文明传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字母文字系统 (10世纪)、独特的艺术风格。 • 《往事纪年》 • 《罗斯法典》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拜占庭与东欧社会
拜占庭帝国
俄罗斯
第三节
捷克和胡司战争
推 荐 书 目
• 1、恩格斯著,《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 2、亨利•皮郎著, 《中世纪的城市》
• 3、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
• 4、道格拉斯•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拜占庭帝国
• 一、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国家封建化 • 罗斯国家的封建化与建国同步,宗教基督教化后加速。 • 方式:强占、封赐、馈赠。
• 封建依附农民逐渐增多
• 世袭领地增多——军事采邑制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1-2世纪分布在西起奥德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 巴阡山,北到波罗的海,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
一、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
• 4-6世纪,维内德人(古代斯拉夫人)已经出现部落联盟
,且开始受到民族大迁移的影响,维内德人(古代斯拉夫 人)受到冲击,分成了三大支系;分别是西支称为维内德 人;东支称为安特人,南支称为斯拉文人,由于南支斯拉 文人与拜占庭人联系密切,所以将“斯拉文人”或“斯拉 夫人”变成各个斯拉夫民族的统称。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拜占庭封建制的发展和圣像破坏运动
1、封建制度的发展 伊苏里亚王朝(717--797年) 立奥三世(717—741年) “希腊火” 加强和完善军区制;整顿税收。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2、破坏圣像运动 • 原因:保障新兴军事贵族的 利益;教会和修院拥有大量
(二)查士丁尼时代
• 对外——征服 • 目标:恢复古罗马帝国版图。 • 方针:稳定东方,进攻西方。 • 533-534年 • 征服北非的汪达尔王国。 • 535-554年 • 进军意大利并灭亡东哥特王国。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拜占庭封建化的开始 • 1、7世纪危机 • 2、希拉克略改革 • 希拉克略王朝建立。610年,希拉克略登上 皇位,建立希拉克略王朝(610-711)
护东正教的特权。
• c、规定奴隶和隶农的无权地位,反映了奴隶制国家的本 质。
• d、还就拜占廷发达的工商业情况,以及商业、高利贷、 契约等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二)查士丁尼时代
• 意义: • a、法典在加强中央集权和保护私有财产方面,具 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意义。 • b、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 • c、从12世纪起,西欧重新恢复对罗马法的研究, 各国都以《民法大全》作为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 础。 • d、法典中对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仍为今天西方法学 家所沿用,尤其是法典的私法部分,对近代欧洲 各国资产阶级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