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火灾发生时如何及时排除烟气,保障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扑救火灾,正确合理地设计防烟、排烟设施起着重要作用。
一、防烟分区的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主要用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等设施来划分,目的在于防止烟气扩散,满足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扑救需要。
(一)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且面积不宜过大。
如果防烟分区跨越了防火分区,则形成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必须具有隔烟性能,而且要与感烟报警系统联锁,而实际上这些设备难以达到此要求。
从实际排烟效果看,防烟分区面积划分得越小则排烟效果越好。
然而,在某些建筑中常常会有大空间,往往不易实现,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防烟分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并考虑到大空间房间在发生火灾时,一般情况下烟气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整个空间,故又规定了净空大于6m的房间可不考虑划分防烟分区。
(二)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这主要是因房间着火时,烟气因受热作用而产生浮力向上升起,升到吊顶后转变方向,向水平方向扩散。
排烟口设在上部,就能及时将烟气排除,而且考虑到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能太大。
(三)当顶棚为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时,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紧贴顶棚平面即可,不必完全隔断;而当顶棚为可燃材料时,则挡烟垂壁或挡烟梁要穿过顶棚平面,并紧贴非燃烧楼板或楼顶。
二、排烟风机的设置第 2 页共 5 页为了保障排烟风机不受火灾威胁,并且便于操作维护,在设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一)应设在专用房间内,且房间应位于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上部;(二)排烟风机与排烟口之间应有联锁装置;(三)排烟风机的入口处,必须设有当烟气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装置。
三、排烟风道的设置排烟风道在设置上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排烟风道要排出温度高达280℃的烟气,因此要采用金属板、混凝土等非燃烧材料制作;(二)金属排烟道的厚度,当排烟风速小于15m/s时,一般宜为0.6~1.0mm;当排烟风速大于15m/s时,宜采用0.8~1.2mm;(三)风道内通过的风量,应按排烟系统各分支风量所有排烟口中最大排烟口的两倍计算。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一、引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为了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减少火灾烟气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
本文将讨论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设计要点1. 系统布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布局是确保烟气从火灾区域迅速排除,同时保证安全疏散通道无烟气积聚的关键。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合理确定排烟通道、送风通道和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
2. 排烟设备选择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中,排烟风机是关键设备之一。
在选择排烟风机时,应考虑其排烟风量、压力和噪音等指标。
同时,还应预留备用风机,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控制方式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应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排烟风机、排烟口和送风通道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另外,还应考虑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排烟系统。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1. 排烟通道不畅存在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排烟通道设计不合理,存在弯曲、狭窄或过长的情况,导致烟气排除不畅,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改进方案:对于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可通过优化排烟通道的设计,增加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并确保通道内的弯曲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对于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应提前进行通风系统的模拟试验,以验证排烟通道的设计合理性。
2. 排烟风机噪音过大存在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排烟风机噪音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给居住者带来困扰,并可能影响居住质量。
改进方案:在选用排烟风机时,应优先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风机。
同时,可以采用降噪措施,如加装吸音材料或安装噪音消除器等,以减少风机噪音的传播。
3. 手动操作繁琐存在的问题:目前部分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是手动操作的,需要专业人员亲自操作,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
改进方案: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并自动启动排烟设备。
在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后,排烟系统应能够自动启动,达到最佳排烟效果,并确保安全疏散通道无烟气积聚。
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施工技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高层建筑的通风防排烟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紧急情况下,高楼内部的通风防排烟设施能够帮助人们尽快疏散,降低事故的伤亡。
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层建筑的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1.设计原则在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烟气层流控制: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人群的情况,确定烟气层流的控制方式,确保烟气层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消散,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2)通风系统合理配置:通风系统的配置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通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建筑内部需要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2.设计要点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系统的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方案,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步骤和要求。
(2)材料选购: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3)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2.施工工艺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1)通风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通风设备,包括通风风机、通风管道等。
(2)烟气控制系统安装:安装烟气控制系统,包括烟气探测器、烟气排放口等。
(3)管道连接:进行通风管道的连接和密封,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系统测试:对安装完成的通风防排烟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系统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材料质量:选择质量可靠的施工材料,确保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3)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023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2023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成为一道明显的风景线,但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也相应增加。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2023年的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进行详细论述,内容分为火灾防范措施和排烟系统设计两个部分。
一、火灾防范措施1. 消防间距: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确保每隔一定楼层设置有效隔火间距,通常为每4-6层设置一个防火墙。
同时,建筑中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火灾报警系统:高层建筑应配备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和自动火灾报警装置等。
系统应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报警信号迅速传输至消防控制室,并触发相应的防火自动化设备,消防人员可根据报警情况及时处置。
3.灭火系统:高层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和消防栓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应根据建筑性质和用途进行设计和布置,确保全面覆盖。
消防栓系统应与楼梯间直通,并设有明显的标识,使用方便。
4. 疏散楼梯设计:高层建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宽敞疏散楼梯,以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
楼梯应设置消防照明和疏散标识,消防门应符合防火要求,通道两侧不得设置障碍物。
另外,高层建筑还应设置避难层,以提供额外的疏散空间。
5.防烟措施:防烟是高层建筑火灾防范的重要环节。
建筑中应设置防烟门、防烟封闭和排烟设计,确保火灾发生时疏散通道的安全。
防烟门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隔烟性能,防烟封闭应能有效堵塞烟气的蔓延。
二、排烟系统设计1.烟气排放量计算:高层建筑排烟系统的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面积,合理计算烟气排放量。
计算烟气量时应考虑火灾烟气的产生量和烟道中的风压损失等因素。
2.多层排烟设计:高层建筑的排烟系统应设计为多层独立排烟的形式,每个楼层应有相应的排烟口和风机进行排烟。
各楼层烟道之间应采用垂直连接的方式,烟道应保持通畅。
3.排烟口尺寸和位置:高层建筑每个楼层的排烟口尺寸和位置应根据防火分区、楼层面积和烟道长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民用建筑如同一座座挺拔的巨人。
然而,在这些宏伟建筑的背后,防烟排烟设计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火灾发生时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高度的增加使得烟雾和热气的扩散更加复杂,人员疏散也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科学合理的防烟排烟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防烟系统的设计。
防烟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烟雾侵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区域,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常见的防烟方式包括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自然通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常用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前室等部位。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精确计算送风量和送风压力,以确保烟雾不会进入这些区域。
同时,要合理设置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保证送风的均匀性。
自然通风系统则利用建筑的自然开口,如窗户、阳台等实现通风防烟。
在设计中,要考虑开口的面积、位置和朝向,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如风压等,以确保自然通风的效果。
接下来是排烟系统的设计。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火灾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建筑物,降低烟雾浓度,提高能见度,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时间。
机械排烟系统是高层民用建筑中常用的排烟方式之一。
其设计要点包括确定排烟量、排烟口的位置和尺寸、排烟风机的选型等。
排烟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面积、高度、火灾类型等因素。
排烟口应设置在烟雾聚集的区域,并且要与防烟分区相配合,避免烟雾的无序扩散。
自然排烟系统则是通过可开启的外窗、阳台等实现排烟。
在设计时,同样要考虑窗户的面积、开启方式和位置等因素。
在防烟排烟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系统的控制和联动。
例如,当火灾探测器报警时,防烟排烟系统应能自动启动,并且要与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电梯、疏散指示系统等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消防安全体系。
此外,风道的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风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火性能,以防止烟雾泄漏和火势蔓延。
同时,风道的布局要简洁合理,减少阻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高楼大厦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其中防、排烟设计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相较于普通建筑大大增加。
首先,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一旦发生火灾,众多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安全撤离,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其次,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等,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和烟雾的上升和扩散。
再者,消防救援难度大。
消防车的登高能力有限,难以直接对高层进行灭火和救援。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防、排烟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烟设计的目的是防止烟雾进入安全区域,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排烟设计则是将火灾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建筑物,降低烟雾浓度,减少其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防烟设计主要包括设置防烟楼梯间、前室和避难层等。
防烟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并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加压送风系统能够保证楼梯间内维持一定的正压,防止烟雾侵入。
前室,特别是消防电梯前室,也应具备良好的防烟性能。
通常会设置加压送风设施,以保证前室在火灾时处于无烟状态。
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专门为人员提供暂时避难的场所,其防烟要求更为严格,必须具备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排烟设计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方式。
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等开口进行排烟。
但自然排烟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风向、风速等,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有效排烟。
机械排烟则是通过设置排烟风机、排烟管道等设备来排出烟雾。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排烟量、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等因素。
排烟量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火灾危险性等进行计算确定。
排烟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靠近顶部的位置,以便于烟雾的排出。
在实际的防、排烟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风道的布置应尽量简洁,减少阻力和漏风。
防火阀的设置要合理,能够在火灾时及时关闭,阻止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高层民用建筑排烟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高层民用建筑排烟与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科学合理地设计机械排烟系统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十分重要,它意味着起火时,能及时排除有害烟气,以使人员安全疏散。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常发现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机械防排烟系统时,对机械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缺乏认识,对规范的理解很模糊,采用了与规范要求有较大出入的设计方法和控制方式,以致在火灾时机械排烟系统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其次,简要总结了机械排烟系统的相关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一、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位置一类高层和建筑高度超过32m二级高层建筑以下四处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内部走道可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对于有直接自然通风长度在20m~60m之间的内走道,若开窗面积大于走道面积的2%,则符合自然排烟规定不需设机械排烟,否则均应考虑设机械排烟设施。
2.面积超过100m2没有窗户的房间和地面上有固定窗户的房间,人们经常居住或有许多易燃物;面积小于100m2的房间之间和与走道之间的隔墙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应按各房间累加的面积计算。
3.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而且经常有人住在地下室,或者地下室里有很多易燃物,没有使用窗户和水井进行自然排烟。
4.没有自然排烟条件或间隙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二、排烟风机排烟量的确定当排烟系统负责排烟控制区内的排烟或净高超过6m的未划分防烟分区的房间时,排烟风机排烟量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
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中庭的排烟量应通过其体积乘以每小时换气次数来计算,当体积小于17000m3时,排烟量每小时按换气6次计算,当体积大于17000m3时,每小时按换气4次计算。
中庭排烟计算方法如下:若中庭体积为16000m3时,排烟风机排烟量应大于(16000m3×6次/h)96000m3/h;中庭体积为18000m3时,则排烟量应大于(18000m3×4次/h)72000m3/h。
高层住宅排烟系统施工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排烟系统施工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成为现代都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高层住宅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排烟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层住宅排烟系统的施工设计方案,提出一套可行且符合安全要求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烟系统设计首要原则是确保住宅内外人员的安全。
系统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灾难事件发生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2. 系统可靠性原则排烟系统应具备可靠性,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正常运行。
同时,设计方案也应考虑系统维护和检修的方便性。
3. 节能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排烟系统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系统的能效。
三、施工设计方案1. 高层住宅内部排烟系统设计(1)排烟通道设计考虑到高层住宅的结构特点和住户分布情况,应设计独立的垂直排烟通道。
排烟通道的位置和尺寸应满足相关的消防规范要求,并保证通道的顺畅连接。
(2)排烟风机选型排烟风机是排烟系统的核心设备,应选用符合要求的高效、低噪音的产品。
风机数量和布置应根据住宅楼层、户型和使用人数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在火灾时能够及时排出烟雾。
(3)排烟口布置排烟口的布置要合理,覆盖住宅内部的各个区域。
通常,在卧室、客厅、走廊等区域设置排烟口,保证烟雾能够迅速被排出。
2. 高层住宅外部排烟系统设计(1)排烟塔设计排烟塔是高层住宅外部排烟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烟雾排放到户外环境。
排烟塔应设计成美观实用且符合安全标准的建筑结构。
(2)风道设计排烟塔与室内排烟通道之间的风道设计要合理,保证排烟过程的顺畅和高效性。
同时,风道应采取隔热措施,减少能量损耗。
(3)环境影响评估在设计排烟系统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排烟过程对周围环境、居民健康和公共安全没有负面影响。
四、施工过程管理1. 材料选用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符合国家标准的排烟系统材料。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高层建筑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火灾的发生。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和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损害,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变得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结构、人员疏散、烟气排放等。
首先,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防火分区的设置,以便将火灾局限在一个区域内,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其次,人员疏散通道的设计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最后,烟气排放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烟气的产生和排放,以减少烟雾对人员的伤害和影响。
在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改进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首先,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烟雾探测技术,以提高火灾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传统的烟雾探测器可能存在误报和漏报的问题,而新型的烟雾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的组合,提高火灾检测的可靠性。
其次,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喷淋系统,以迅速灭火和降低火势。
自动喷淋系统可以根据火灾的发生自动启动,并通过喷淋水雾来控制火势,从而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破坏。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智能疏散系统,通过智能监控和导航技术,提供人员疏散的指引和帮助,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除了技术方面的改进,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人性化的因素。
例如,在疏散通道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无障碍设施,以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疏散。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避难室,以提供人员疏散时的临时避难场所。
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火灾对人员的伤害。
在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中,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和配合。
例如,防火门、防火墙等 passiv 防火措施的设置可以与防烟排烟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火灾防护体系。
此外,还需要与消防系统、电力系统等其他系统进行协调,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互相配合。
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是指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和排烟装置,确保建筑内部空气流通,避免烟雾滞留,从而保障人员的逃生安全。
以下将介绍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的施工技术。
1.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要考虑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空气流通路径,合理安排通风口和通风管道的位置和数量。
通风系统应该能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室内空气的积聚和污染。
2. 增设排烟设备: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增设排烟设备,包括排烟口、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等,以保障烟雾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建筑物内部,防止烟雾滞留对人员逃生造成威胁。
3. 细化通风防排烟流程:
对高层建筑的通风防排烟流程进行细化,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通风防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包括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加强对通风口和通风管道的清理和维护,防止堵塞影响通风效果。
4. 强化建筑材料的防烟性能: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选择具有良好防烟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防烟门、防烟窗等,提高建筑物内部的防烟能力。
要注意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选择不易燃烧的材料,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
5. 增加紧急疏散通道:
为了保障人员逃生的安全,高层建筑施工中要增加紧急疏散通道,设置紧急出口和应急照明设备,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高层住宅通风排烟施工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通风排烟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高层住宅通风排烟施工设计方案是为了保证高层住宅内部环境的安全与舒适而制定的。
本施工设计方案旨在确保高层住宅的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有效运行,以增强住户的舒适度,为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紧急处理措施。
二、施工要求1. 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通风和排烟系统的布局;2.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通风和排烟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统一编制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4.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人员安全和材料保护。
三、通风系统设计1. 入口通风根据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确定入口通风的位置和数量。
入口通风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2. 内部通风合理布置内部通风口,保证各房间的空气畅通。
在通风口设计上,应结合房间面积和使用功能,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3. 层间通风在高层住宅不同层之间设置通风与排烟通道,为室内提供通风和排烟效果。
通风与排烟通道应有良好的阻火隔离措施,确保火势无法蔓延至其他楼层。
四、排烟系统设计1. 设计排烟通道根据建筑的布局和功能需求,设计排烟通道的路径和尺寸。
排烟通道应有足够的容量,以排出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
2. 排烟口设置在每个楼层的公共区域和消防楼梯间设置排烟口,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排出烟雾和有害气体,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畅通。
3. 排烟风机选择根据建筑的高度和消防设施规模,选择适量的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并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
五、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依据施工计划和设计方案,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材料和设备。
2. 布置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 安装通风设备按照设计方案,对通风设备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的牢固和正常使用。
4. 安装排烟设备根据设计方案,在相应位置安装排烟设备,并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 联调测试对通风和排烟系统进行联调测试,确保各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和系统运行效果的良好。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高层建筑在提供更多居住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火灾风险。
其中,防火排烟设计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
防火排烟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往往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温、有毒的烟雾不仅会使人窒息,还会影响人们的视线和行动能力,增加逃生的难度。
因此,合理有效的防火排烟设计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分区原则。
将高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以限制火灾和烟雾的蔓延范围。
防火分区通常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划分,而防烟分区则通过挡烟垂壁、挡烟梁等设施来实现。
二是排烟优先原则。
在火灾发生时,应优先考虑排烟,以尽快降低烟雾浓度,提高能见度。
排烟方式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
自然排烟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等开口进行排烟,机械排烟则通过风机等设备将烟雾强制排出。
三是人员疏散安全原则。
防火排烟设计应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避免受到烟雾的危害。
疏散通道、楼梯间等部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烟雾侵入。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一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
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开窗面积和位置等因素。
窗户的开启形式应便于操作,且开启面积应满足排烟要求。
一般来说,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2 平方米。
对于长度不超过 60 米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 2%。
机械排烟系统则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等组成部分。
排烟风机应具备耐高温性能,能在280℃的环境下连续工作30 分钟以上。
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且要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烟雾泄漏。
排烟口的设置要均匀合理,与防烟分区相适应,且距离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 米。
除了排烟系统,防火分隔设施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高层住宅排烟施工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排烟施工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高层住宅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高层建筑内部空间较为封闭,排烟工作的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高层住宅内部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将提出一份详细的高层住宅排烟施工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在排烟施工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方案应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排除烟雾,保证居民的安全疏散。
2. 保护财产原则排烟施工设计应考虑保护财产的原则,防止烟雾对建筑物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
3. 环保原则排烟设备应采用低能耗、低噪音、低污染的技术,并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三、施工设计方案1. 分区设计将高层住宅划分为若干个排烟分区,每个分区配备相应的排烟设备。
每个排烟分区应具备独立的排烟管道和排烟出口,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迅速排除烟雾。
2. 排烟系统设计(1)主排烟系统主排烟系统由排烟风机、排烟管道和排烟出口组成。
排烟风机应选用高效、耐用的型号,以确保排烟量能够满足需求。
排烟管道应采用耐火材料,防止火灾蔓延,并设置合理的弯道和阻火门,以确保排烟畅通同时防止烟雾逆流。
(2)备用排烟系统为了确保排烟系统的可靠性,应设计备用排烟系统。
备用排烟系统在主排烟系统故障或维修时发挥作用,保证排烟功能的正常运行。
3. 排烟出口设计排烟出口应设置在高层住宅的顶层,以便烟雾迅速排出。
排烟出口应布置合理,数量足够,且位置远离人口密集区域,以减少烟雾对居民的影响。
4. 火灾报警系统与排烟系统的联动设计高层住宅的火灾报警系统和排烟系统应进行联动设计,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启动排烟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与排烟系统的联动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以提高排烟的效率和准确性。
5. 排烟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定期检查排烟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清理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2)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工作,以保证排烟系统的长期使用。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与补救措施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与补救措施高層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及施工直接关系着建筑使用安全性,应注意设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文章将结合某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工程案例,分析在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补救措施,以期促进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及施工水平。
标签: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0 前言在城市土地资源压力下,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楼层高、人员密集,在发生火灾时,扑救和疏散逃生难度较大。
其中,烟气扩散是影响人员逃生的主要因素,在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提高对防排烟系统的重视,确保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对烟气的有效控制。
1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工程案例某现代化商业建筑的总面积为140000m2,包含两栋21层建筑。
其中,1号楼含有4层地下室,分别作为车库、设备机房和人防层使用。
地面1到20层为商务空间,21层顶楼用于设置电梯机房、消防排烟风机和水塔等设施。
2号楼也包含4层地下室结构,其中地下1到3层为地下车库,地下4层为人防层。
地面部分的1到3层为裙房,设计标高18.8m,3到17层为标准层,标准层高为3.9m,18到20层的层高为4.5m,21层顶层的高度为6m,顶层用于设置电梯机房等设施。
在该工程中,地下室部分设置有机械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裙房部分主要采取机械排烟措施,并采用结构风道将排烟风机的烟气排放到室外。
从地下4层到顶层21层均设计有排烟口,将烟气从屋面的排烟风机排出。
此外,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间还要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将加压送风机设置在屋面。
建筑内的竖向风道采用结构风道,结构相对复杂,在详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对细节的重视,尽可能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
2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2.1 排烟效果不达标在上述工程的防排烟系统安装完毕后,对系统进行运行测试。
其中,地库、裙楼防排烟系统,以及消防电梯前室和防烟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各项测试指标均可以达到消防验收标准。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1. 简介高层建筑是指结构高度大于45米或超过3层的建筑物,由于其高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烟雾扩散速度快,对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防烟、排烟工程的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进行探讨,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设备选择等方面,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2. 设计原则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性原则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设计应考虑到火灾可能带来的烟雾对人员造成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烟雾对人员的伤害。
2.2 经济性原则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要考虑到经济性,力求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成本实现设计目标。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及材料的采购成本、维护费用等因素。
2.3 实用性原则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设计方案应易于操作、维护和管理。
同时,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维护和改造的便利性,以增加系统的可持续性。
3. 设计要点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的要点如下:3.1 防烟设备选择防烟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防烟效果和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防烟设备包括排烟风机、防烟门、防烟帘、独立排烟系统等。
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特点、设计目标和预算等因素。
3.2 防烟分区设计高层建筑防烟设计应根据建筑平面布局和消防安全标准,合理划分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应设有独立的排烟系统,并与其他分区隔离,以避免烟雾在分区间扩散。
3.3 排烟通道设计排烟通道的设计应满足排烟量和排烟速度的要求。
通道的尺寸、材料和布局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设计时还应考虑通道的疏散通道排烟需求和紧急情况下的排烟效果。
3.4 控制系统设计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的控制系统设计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应能实时监测烟雾浓度和温度,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相应的控制。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针对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现状,本文通过介绍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法及排烟量计算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提出了个人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标签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自然排烟窗;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不断涌现了高层及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这在建筑防排烟设计方面遇到了很多难题,同时也给从事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就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建筑防排烟系统类型在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中,主要涉及到有这几种类型:自然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自然排烟主要通过利用烟气流动的特性,采用开启外窗,敞开的阳台、凹廊将有毒高温烟气排出;机械排烟系统则主要是通过由挡烟垂壁(活动式或固定式)、防火阀、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机、烟气排出口以及电气控制等设备组成,是利用排烟风机把着火区域中所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防止烟气蔓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防烟部位以及电气控制设备所组成,是一种强制性的防排烟措施,电梯前室、楼梯间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防止火区以外区域烟气侵入,是保证疏散通道安全的重要措施。
2.建筑排烟工程设计现状2.1自然排烟从自然排烟效果来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外墙的上部设置并可以开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頂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有的建筑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势必减少了实际可利用排烟的窗口面积,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2.2机械排烟机械排烟口的设置高度不够,火灾时烟气温度很高,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才能有效将烟气排出。
在实际施工中,却往往出现将排烟口或排烟窗的设置过低的情况,影响烟气排放效果。
高层民用建筑排烟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高层民用建筑排烟消防安全技术措施在高层民用建筑中,排烟和消防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将烟雾排出建筑,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消防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扑救,最大程度减少火灾损失。
本文将介绍高层民用建筑中排烟和消防安全的技术措施。
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排烟系统是高层民用建筑中防止火灾蔓延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设计和安装排烟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楼层高度高层民用建筑的楼层较高,需要在排烟系统中考虑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控制烟雾的排放方向和速度。
每个楼层的排烟风口数量和面积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计算和确定。
2.烟道规划与设计为保证排烟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排烟烟道。
在烟道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标准:•烟道应采用贯通式或分段式设计,所有烟道应无死角和死角烟道,保证烟雾排放畅通。
•烟道应尽量缩短,保证排烟风机的排气压力稳定,减小系统压力损失。
•排烟风道应按照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设置,确保排放的烟雾不会影响到其他楼层的疏散。
•烟道应设置大小适当的人孔以便于维护和清理。
3.排烟风机的安装排烟风机是排烟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排烟的效果。
在选择和安装风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排烟风机应按照建筑楼高和烟道长度进行合理配置,以保证烟雾能够顺利排出建筑。
•排烟风机应具备一定的备用性,以防排烟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启用备用风机。
•排烟风机和灭火风机应分开设置,以防灭火操作影响排烟系统的运行。
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消防系统是高层民用建筑中最基本的安全装置之一,它的作用不仅是检测火灾,还包括防火隔离和灭火。
在设计和安装消防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烟雾探测器的设置烟雾探测器是消防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能够及时检测到火灾并发出警报。
在设置烟雾探测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烟雾探测器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场所、走廊、电梯和入口处等位置,保证火灾第一时间被发现。
•烟雾探测器的灵敏度应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保证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烟雾。
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为了保障高层住宅的安全,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
一、建筑材料选择在高层住宅室内施工中,选择符合防火标准的建筑材料至关重要。
优先选择非燃材料,如石膏板、矿棉板等。
同时,要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和抗烟性能,以及低挥发性。
二、隔离带设计在高层住宅中设置隔离带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措施。
隔离带的材料应为防火材料,如石膏板,其厚度要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一定的防火时间。
隔离带的设计应考虑到疏散通道、消防通道以及每个房间之间的隔离作用。
三、防火门选择与安装高层住宅室内的防火门是防火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火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防火测试,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
同时,门的安装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门框和门扇之间不存在明显缝隙,以防止烟气和火势蔓延。
四、防烟排烟系统建设除了防火措施,防烟系统在高层住宅中同样重要。
防烟排烟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风机、烟气排烟管道等。
烟雾探测器能够及时探测到火灾并发出警报,风机能够帮助排出烟气,排烟管道要布置合理,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查。
五、电气系统安全设计高层住宅室内的电气系统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设计标准。
电缆线应该选择阻燃材料,在布线过程中要保证与其他设施的间距,以免发生火灾。
此外,电气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防火标识设置在高层住宅内的各个关键位置,如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电气箱等,要设置明显的防火标识,以便于居民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和行动。
七、培训与演练除了施工方案,高层住宅的居民还需要进行防火防烟的培训与演练。
这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技巧以及识别各类火灾危险等。
定期的培训与演练可以提高居民应对火灾时的应急能力和防护意识。
以上是关于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的介绍。
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加强防火隔离、选择符合标准的防火门、建设完善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安全的电气系统、设置符合标准的防火标识以及进行培训与演练,在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方面可以取得有效的成果,保障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是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火灾蔓延的重要设备。
本文将结合消防工程施工方案,对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则在进行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 火灾情况下排烟通道的保留,确保疏散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2. 排烟量应符合建筑面积和人数的要求,确保烟气迅速排出。
3. 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火灾隔离和通道畅通。
4. 排烟系统的设计应具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
二、施工步骤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施工步骤如下:1. 预施工准备进行施工前,需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包括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人员的培训,以及施工计划的制定等。
2. 排烟通道施工排烟通道的施工是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开凿、安装排烟管道、设置防火门等工作。
3. 排烟风机安装排烟风机的安装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在安装过程中,需确保风机位置合理,接口连接牢固,并进行相应的电气连接。
4. 控制系统安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控制系统是保证烟气排出和人员疏散的重要设备。
在安装过程中,需确保控制系统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正常,功能可靠。
5. 系统调试与验收完成系统的施工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运行正常。
在调试过程中,需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确保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 施工过程需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施工中需合理安排工时和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4. 施工完成后,需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总结: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是重要的消防设备,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火灾蔓延具有重要作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遵循相关原则和规范,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民用建筑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
在这些高层建筑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出现了新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火灾问题。
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危害是产生大量烟气,从而导致人员逃生困难和消防灭火困难。
因此,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烟排烟设计的原则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水平分隔原则:建筑应划分为若干隔离的消防分区,并在每个分区内设置防烟分隔。
这样可以使烟气不向其他区域扩散,使人员逃生更加安全。
2.建筑物立面及水平通道排烟:设置立面和水平通道排烟设施,使得高层建筑内的烟气可以尽快地被排出建筑物外,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防烟区排烟:在防烟区内设置排烟设备,将大量的烟气排就近排出,并加强排烟设备的板型,来保证排出烟气的流速和流量。
4.适当的风机控制策略:在排烟系统中采用合理的风机控制策略来调整排气量,保证排气量等于火灾产生的烟气量。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方案优化技术在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对方案进行多次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益和可靠性。
优化方案应与主要设计参数、条件和规范要求相匹配,遵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并实现烟气排放控制和节能。
监测与控制技术对于防烟排烟系统的监测与控制,需要采用先进的火灾监测与控制技术,实时掌握火灾发生情况和烟气排出状况,以及对防烟排烟设备的运行和控制进行合理化管理。
正确的机电设备选型机电设备是防烟排烟系统的核心部件,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烟气排放量、繁忙程度、水平距离和型号等参数,选择适用的排烟风机、启闭器、烟控传感器和电梯防烟门等。
合理的逃生通道设计在高层建筑中,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还需要结合高层建筑逃生通道的设计。
在设计逃生通道时,需要综合考虑疏散人数、层数、疏散速度等因素,最终确定适合的逃生通道设计方案。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实现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降低人员伤亡:防烟排烟系统的存在,使得高层建筑内的烟气可以得到及时排出,从而降低人员伤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现状,本文通过介绍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法及排烟量计算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提出了个人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自然排烟窗;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不断涌现了高层及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这在建筑防排烟设计方面遇到了很多难题,同时也给从事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就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建筑防排烟系统类型
在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中,主要涉及到有这几种类型:自然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自然排烟主要通过利用烟气流动的特性,采用开启外窗,敞开的阳台、凹廊将有毒高温烟气排出;机械排烟系统则主要是通过由挡烟垂壁(活动式或固定式)、防火阀、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机、烟气排出口以及电气控制等设备组成,是利用排烟风机把着火区域中所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防止烟气蔓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防烟部位以及电气控制设备所组成,是一种强制性的防排烟措施,电梯前室、楼梯间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防止火区以外区域烟气侵入,是保证疏散通道安全的重要措施。
2.建筑排烟工程设计现状
2.1自然排烟
从自然排烟效果来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外墙的上部设置并可以开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有的建筑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势必减少了实际可利用排烟的窗口面积,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2.2机械排烟
机械排烟口的设置高度不够,火灾时烟气温度很高,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才能有效将烟气排出。
在实际施工中,却往往出现将排烟口或排烟窗的设置过低的情况,影响烟气排放效果。
在防烟分区面积较小、排烟量不大时,许多设计人员在一个防烟分区内仅设计一个排烟口。
由于单个排烟口排烟流量过大,导致出现排烟口直接将烟层下部的洁净空气而非烟气吸走的现象。
2.3机械加压送风
在《高规》中没有明确规定加压送风机风量的确定是否需要考虑风道(竖井)漏风系数。
很多设计人员陷入了误区,认为风机送风量越大越好,在设计风量时为追求大于计算值或规范规定值,就将送风机的送风量定得很大,造成前室或楼梯间的门难以开启。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有技术员将排烟系统内任一排烟防火阀
280℃的自动关闭联动排烟风机停运,造成排烟风机的过早停运。
3.排烟工程设计
3.1排烟计算方法
在高层建筑排烟设计中,涉及到关于排烟量的计算,在当前我国常用方法主要是经验指标法和火灾模型法。
3.1.1经验指标法
现行的《高规》采用的方法都是经验指标法(面积指标或换气次数指标),对于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中庭排烟系统、汽车库排烟系统等,均有明确的规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3.1.2火灾模型法
该法是当今国外普遍使用的方法,但由于各自的火灾模型不尽相同,其计算方法也有差异。
如起火地点及其空间形态、火灾热释放率、最小清晰高度等。
关于烟气质量流率的计算,根据不同的烟缕形式(如轴对称型、阳台溢出型、窗口型、墙型、角型等),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如现行《建规》规定的中庭应设排烟设施,有关条文说明中列举了某商城火灾时烟气很快升至12m 以上的流动情况,因此高层建筑对中庭采取机械排烟的高度未限制在12m。
3.2排烟设计案例分析
3.2.1设计案例
某住宅楼地上 32 层、地下 2 层,建筑高度 97m,设有防烟楼
梯间、消防电梯和普通客梯各 1 部。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设有加压送风系统,2 台风机置于楼顶的机房内,送风量分别为32000 m3/h 和 27000 m3/h。
地下层为停车库,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
为尽可能多布置车位,停车库仅设置了封闭楼梯间而未设防烟前室,楼梯间外墙为无洞口的剪力墙。
3.2.2设计依据
但由于楼梯间外墙无洞口,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第 6.2.2.1 条(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规定,设置防烟前室.
3.2.3设计方法
本工程防烟设计不能仅将地上层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送风道延长
至地下层并开设送风口,应根据《高规》规定,把地上、地下共 34 层分为两部分设计,分别设置独立的送风井和送风机,并据此调整送风机设计参数。
通过封堵分隔防止烟气扩散蔓延在建筑中首先考虑阻止烟气垂
直向上的蔓延。
烟气的水平平均流速为0.3-0.8m/s,垂直向上的扩散速度为3-4m/s,可见烟气垂直向上蔓延比水平蔓延更快。
烟气垂直方向的蔓延通道往往是各种竖向管井如电缆井、水管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管道、楼梯间。
该项目对楼梯间、电梯间可采取能自行关闭的防火防烟门;当采用玻璃幕墙为外墙时,则在内壁部位设置不燃的裙墙,或采用挡烟
垂壁等保护措施,裙墙和挡烟垂壁的高度或两者高度的和不小于0.8米,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
一般情况下,建筑防止烟气水平方向的扩散蔓延一般是通过设置防烟分区来实现,一个防烟分区不大于500m2。
防烟分区中区与区的分隔可采用挡烟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挡烟垂壁、挡烟梁(垂壁、梁的高度不小于0.5m)等方法。
4.设计及防范措施
4.1严格按照规范设计
防排烟设施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施工图审查,严格把关设计质量。
消防监督部门的建审人员在施工图审查时,应重视对防排烟设施设计的审查,应重点对自然排烟窗的设置、开窗面积,机械防排烟设施的设置部位、风机选型、送风口排烟口的设置、防烟分区等到进行审查。
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防排烟设施设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工作,各地消防部门一般对消防报警与电气、固定(自动)灭火设施专业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培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防排烟设施设计人员,从而造成了众多的火灾隐患。
4.2严格把好材料关
大多数材料如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各种管道及保温材料等均具有可燃性,燃烧时都会程度不同地产生烟,有些材料产烟量还相当大。
因此,对烟气的彻底抑制即是杜绝使用可燃物,然而这在现实
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尽量少用可燃物还是能够做到的。
非燃化抑烟主要通过选用不燃的无机材料做建筑或在材料中添加抑烟剂来实现。
5.结语
在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科学合理地设置防、排烟系统,有效的阻挡和及时排除有害烟气,从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使损失达到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张富贵.浅谈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控制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2]万利娟.浅析我国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j].华章. 2011(10)
[3]吴明.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1(04)
[4]范榕.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外建筑.2011(07)
[5]李仕龙.试析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常见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