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创新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农村空巢老人的概念,并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精神慰藉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随后,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以期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这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日益严重。
空巢老人,即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而独自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他们面临着许多养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生活照料不足: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上往往缺乏必要的照料。
他们可能面临饮食不规律、卫生条件差、疾病无人照顾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增加了他们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
精神慰藉缺失:空巢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孤独感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经济支持不足: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仍有部分空巢老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保障。
他们可能面临生活费用不足、医疗费用难以承担等问题,这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服务不足:在农村地区,针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服务相对较少。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康复、照料等服务,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养老问题时更加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与改革
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与改革一、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养老服务是一个社会重要的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创新与改革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二、传统农村养老问题传统农村养老模式主要依靠子女照顾父母,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无人照料。
这种模式导致了矛盾的产生,一方面老人无法得到足够的照料和关怀,另一方面子女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三、农村养老服务的创新为了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创新。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设施支持。
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养老服务平台,方便老人获取服务并与家人保持联系。
此外,可以积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引进专业养老机构简单的家庭照料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引进专业的养老机构是必要的。
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地区建立养老院或者养老社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同时也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养老环境。
五、发展农村养老辅助设施除了养老机构,还需要发展一系列的养老辅助设施。
例如,建设养老公寓,提供老人居住、饮食、医疗等一体化的服务。
同时,还可以开展康复设施的建设,提供康复服务,帮助老人恢复身体功能。
六、提倡养老互助与志愿服务养老互助与志愿服务是一种养老模式的创新。
可以组建养老互助组织,由老人自愿参与,互帮互助。
同时,可以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养老志愿服务中,通过提供陪伴、照料等服务来改善老人的生活。
七、关心养老人员的心理健康改革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不能仅仅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还需要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可以组织心理援助团队,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老人的精神寄托和交流。
八、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了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综述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方式
综述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或迁往城市生活,留下年迈的父母独自居住的现象。
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和推广了一系列居家养老方式。
农村空巢老人可以通过亲属支持的方式实现居家养老。
亲属支持是最常见的一种居家养老方式,通过子女或其他亲属的关心和照顾,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亲属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回家探望老人,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并给予必要的生活照料。
同时,亲属还可以帮助老人处理一些行政事务,如医疗保健、社保养老金等,以减轻老人的负担。
政府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是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在农村地区设立了养老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咨询、饮食照料等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还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健身舞蹈、手工制作等,以丰富老人的生活。
政府还鼓励社区居民建立互助养老组织,通过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农村空巢老人可以通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自己的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公司为老人提供上门照料、医疗护理、生活服务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
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享受专业的护理和关怀。
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能够让老人在家中得到照顾,同时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和尊严。
科技也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了新的方式。
智能养老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可以帮助老人提升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智能手环可以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轨迹,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紧急救助;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方便老人的居住和生活。
科技的发展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了更多的居家养老选择,同时也减轻了亲属的照料负担。
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方式多种多样,亲属支持、政府社区服务、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以及科技应用都是有效的方式。
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居家养老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还能够保持社交联系、提升生活质量。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心得体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在参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心得体会。
农村的老年人群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许多农村老人依靠微薄的养老金或子女的赡养费生活,经济状况较为拮据。
而且,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等原因,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为普遍,他们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在创新实践中,我们首先注重的是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需求都不尽相同,因此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服务模式。
比如,对于身体较为健康、行动自如的老人,我们重点提供文化娱乐、健康讲座等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对于身患疾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老人,我们则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提供上门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人的需求,我们深入农村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研。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心酸的场景。
有的老人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生活环境恶劣;有的老人因为身体不好,连基本的饮食起居都成问题。
这些场景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决心。
在服务提供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
比如,动员村里的热心村民组成志愿者队伍,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帮助和陪伴;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合作,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和义诊;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屋,改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我们也注重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老人可以方便地预约服务、咨询问题;为部分老人配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实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
然而,创新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资金的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场地租赁等,但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有限,社会资金的引入也存在一定困难。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与对策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农村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以增加收入。
这种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在改变农村地区家庭结构的同时也改变着农村家庭的功能。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使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家庭并且数量逐年上升。
与此相对的则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的支持而很不完善甚至根本缺失的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和服务。
同时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仍是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养老方式,而在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的今天,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传统养老方式无法提供保障,同时社会化的养老保障机制因极不完善而不能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严重的养老保障问题。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家庭养老,农村土地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
想方设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留在家中独居的老人不断增多,成为“空巢”老人。
其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难点。
切实关爱“空巢”老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真正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原因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日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子女养老意识越来越淡薄,产生了“重幼轻老”的社会现象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古以来都以家庭养老为主。
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新模式
特 色 服 务 品 牌 。 同 时 建 立 健 全 便 各 楼栋 建 立志愿 服 务 小组 ,组长 由
我 国 老 龄 办 2 7 发 布 的 捷 、全面 、完善 的 爱心 志愿 者社 区 楼 栋 长或 党支 部书 记担 任 。 “ 愿 0 年 0 志
《 国城 乡 老 年 人 口状 况 追 踪 调 服 务 网络 ,为空 巢老 人和 残 疾人 等 者 ”服 务 站命 名为 华盛 一社 区 “ 中 金 查 》 显 示 :2 0 年 到 2 0 年 底 , 00 06 弱势 群体 提 供 多层次 、全 方位 、更 阳光 ”志 愿者服 务 站 ,为每 名配 备
“ 巢 老 人 ” 一 般 是 指 子 女 发挥 广大 居 民特 别是 赋 闲在 家 的社 单 ,让 他 们 感 受 到 社 区 这 个 大 家 空
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 因远 离 区党 员 、楼 栋长 和居 民骨干 的带 头 庭 的温 暖 和关 爱 。
父母居住地且老伴早逝的中老年群 作 用 ,推 进 小 区 自我 管 理 、 自我 服 体。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
◆建言献策
如何构邈
势 ¨ 窒巢老人”居 养
◎ 吕晓燕 ( 北油 田公司华盛 综合服 务处 ) 华
樱
问题 已经 是 现 今 社 会 不 可 忽 视 的 募 “ 愿 者 ”并 制 订 了切 实 可 行 志
问题 了 。
一
“ 巢 家 庭 ”帮 扶 机 制 、 建 立 了 空
、
深 化 社 区 “ 愿 者 ” 服 “ 志 空巢 家庭 ”结对 子 档案 、完 善各
区 党员参 与对 辖 区2 1户 居 民进 行 动 。今 年 端午 节前 夕 ,离退 休第 十 25 了详 细 的调 查摸底 ,通过 居委 会 的 党 支部 ,组织 3 名支 委及 3 小组 长 党 对 自己分 管的4 、4 、4 、4 、4 3 4 5 6 7
农村空巢老人互济养老模式及可行性探讨
农 村 空 巢 老 人 互 济 养 老 模 式 及 可 行 性 探 讨
漆 彦 忠
摘 要: 互济养老模 式是在农村社 区组织相对 成熟的条件 下 , 以居 家养老为基 本方 式 , 用社 区力量组 利 织、 协调 、 管养老过程并进行部分社 区养老 资源的配置 , 6 监 在 O岁及 以上空 巢老人 中按照 实际 身体状 况和个 人意愿 , 安排老人进行 一对一互帮互助的一种用 以解决空 巢老人 日常 生活照料 和情 感慰 籍 两大难题 的养老 模 式。互济式养老模式是社 区养老具体形 式之 一, 完备的养老模 式必须以社 区养老为基础 , 首先解 决物质和
经济方面的 问题 , 其次介入 互济式养老 , 高老年人 养老 生活的质量 , 提 只有两者相 互配合 , 才能最终 实现和谐
农 村 和 小 康 生 活 的 目标 。
关键词 : 空巢老人 ; 家养老 ; 居 互济养老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9 2 8 C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据预计 ,0 9年我 国 6 22 5岁及 以上 老年 人 口规模 与 比 例 将 首 次 超 过 0~1 4岁少 儿人 口 。 到 本 世 纪 中 叶 , 年 老 人 口将 占我国人 口的四分之一 。同时空巢化 也将 日益 严 重, 预计到本世纪 3 4 0— 0年代 城市家庭 的空巢率将 达到 7 %左 右 , 0 同时也将有 7 %的家庭 为独 生子女组 建 的家 0 庭。 在未来 的百年 中, 老龄化和空巢家庭是我 国人 1年 2 1 病工人 、 抚恤死 亡矿工家属 。 我们 国家 目前在农村 地 区
城市社会 中的互济 会有一 定形 似之处 , 均是在 人道 主义 基础 上 , 通过 相互 帮扶 , 同面对 困难 的一 种制 度和 组 共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创新
因而造 成农村 模式。 种种迹象也表 明, 空巢问题已成为新时期人们谈论人 口、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在老人身边 亲自服侍, 养老等 问题的焦点, 而农村地 区的空巢问题更成为当下老年工 空巢老人在 生活照料上缺位。同时, 由于子女外 出打 工, 除少
作 的重 大 课 题 。
数之外, 大 多数 “ 空 巢 老 人’ ’ 还 要 承 担 起 家 庭 农 业 生 产 的 重 担 和 照顾 孙 辈生 活 的重任 。 一旦 生病 卧床 , 除 担 心 巨额 医 疗 费 的
观念和做法相对普遍 。 人们偏好以多子多福、 儿孙满堂 的大家
在 医疗保健上, 农村 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和帮助。
庭 为荣, 认 为几代 同堂、 兄弟不分 的联合家庭、 扩 大家庭是繁 据统计,目前我 国 6 0岁以上农村 空巢老人 7 0 % 以上都有慢性 荣幸福的象征。 然而, 如今家庭的日渐核心化、 空巢化, 使得空 病 , 有 的 患病 老 人 需要 到较 远 的乡 镇 卫 生 院 看 病 , 很 不 方便 。
社会 民 生
t he Pe opl e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创新
口 许典利
【 摘要】 针对当 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 生活照料和身 心健康等方面的困 难, 反思当 前我国养老模式的
实际和不足 , 文章提 出了 建立社会支持 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 , 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
在精神慰藉上, 农 村空巢老人缺乏爱和关心。由于子女不
庭 养老功能 日渐 弱化, 而政府和 社会 在农村 的养老作用仍 扮 在 身边, 加之农 村精 神文化 生活 比较单调,“ 空巢” 老人 生活 演 着配角的情况下, 多数农村 空巢老人只有 “ 生命不息, 劳作 比较寂 寞, 很容易陷入 空巢心理危机 。 不止 ” , 不存在 “ 退休 ” 一说。 青壮年子女进城务工、 经商, 所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作者姓名:张家俊作者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民政局通讯地址:赤峰市巴林左旗党政综合楼104室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3%,占全球老年人口21.4%,居世界首位。
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近突破2亿,这预示着我国已经提前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并达到了高峰期。
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各级政府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急需破解的难题。
本文从当前农村养老形势和现状出发,详细阐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特点以及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这一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如政治条件不成熟、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观念阻碍、技术支持缺乏......等等,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政府与个人三级联动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社会养老当前形势和现状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空壳”化、“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生活贫困化问题、养老隐性问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日益凸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数据统计,全区有150多万农村老年人口中约有30%是贫困、独居老人。
农村留守、空巢、独居老人逐年的增加,子女在外务工、经商尽不到赡养义务,许多老人家庭贫苦、生活条件困难、居住条件简陋、子女无暇照料、老年生活孤独、精神慰籍缺失,而此时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办养老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据有关媒体报道,很多公办养老院,却出现了“无人入住”、“无法入住”或的入住率较低的现象,调查发现:很多老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去敬老院,绝大部分是中国的养老观念在作怪,“宁可在家养老、也不愿去养老院”,人们思想里还残留着“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养老院”的传统;有的是要守祖业;有的觉得人要落地归根,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有的始终认为在敬老院受约束,没有自由;还有的五保老人不进敬老院更是有说不出的苦衷,乡镇干部透露,这些人的亲属为了得到国家每年给老人的一份五保金,借口说“你去了,外人会骂我们不管你、没良心”等,从而达到阻止老人去敬老院、养老院的目的。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作者:卢荡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1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主要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相比于农村更加现代化,薪资较高,一些年轻家庭开始举家搬到城市,然而许多老年人依然独自留在农村。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开始趋向小型化,农村的空巢老人数量呈现增长之势。
因此,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受到了挑战,模式的改革创新变得十分紧迫。
下面讲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模式中的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问题1. 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空巢老人没有固定退休金或社会养老保险,他们的经济来源大多靠自己的劳动收入。
然而,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老人的年龄偏大,劳动力较弱,他们大多种地维持生活。
然而田地的收入有太多不确定性,最多也只不过是解决粮食问题。
去城市务工的子女本也是城市的弱势群体,在城市的高消费水平和生活压力下,他们赚的钱也只是维持生计,因此用在老人身上的钱也不会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
2. 身体状况令人担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
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医疗保障较低,老人舍不得去医院看病,只是自己去药店买一些廉价的药来缓解病痛。
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往往会隐瞒自己的病情,宁愿自己默默承受病痛,也不愿意让子女担心。
子女不在身边,留守在农村是老人只能自我照料,在最需要照料的特殊时期却没有子女在身边履行照料义务。
3. 精神慰藉缺失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的多半生都在为子女而奋斗,子女的陪伴和亲情是他们最多的精神慰藉。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养老,还需要精神上的养老。
长期独自生活的老人很孤独,缺乏幸福感,心里话无处倾诉,长此以往不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老人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和亲情慰藉。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出现的原因1. 传统养老观念淡化受到社会转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庭开始趋向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开始淡化,年轻人开始趋向于与父母分开居住。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养老问题—农村老人社区互助新模式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养老问题—农村老人社区互助新模式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资源,使得农村老人的养老生活变得越发艰难。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很多农村家庭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面临养老难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养老服务资源匮乏,导致农村老人的养老难题日益突出。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他们缺少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退休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困难。
由于子女纷纷外出务工,无法照顾老人,农村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难以为继,亟需创新养老模式来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二、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的涌现面对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形势,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即农村社区互助养老。
这种模式是指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老人为主体的、社会为保障的、互助共同的养老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和相互帮助的作用,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增强自我保障意识。
这种新模式的出现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互助养老的发展。
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也积极参与到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建设中,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1. 社区化服务: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养老服务延伸到了社区层面。
通过建立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养老驿站等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娱活动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2. 自助互助: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强调老年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也鼓励老年人之间相互帮助,建立老年人互助小组或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互助互助、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互助共建的养老社区。
农村空巢老人多样化养老模式的设想
*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 1 0 - 2 0 作 者简 介 : 朱 宏( 1 9 , 8 1 一 ) , 男, 陕 西省 长武 人 , 凤县 凤 州初 级 中学 教 师 , 中教 二级 职 称
2 0 1 3 年( 下)
朱
宏
农 村空 巢 老 人 多样 化 养 老 模式 的设 想
不得穿 , 硬 是 从 牙 缝 里 挤 出 孩 子 的 学 费 和 生 活 费
经 济方 面 , 儿女外 出打工或工 作 , 空 巢 老人成 了家里 的“ 顶梁 柱” 。许 多农 村空 巢老 人只 要还有
劳动 能力 , 就还 是继续 从事 农业生 产来 养活 自己。 外 出务 工 的子 女 对 老 人 的 经 济 支 持 却 往 往 很 有
第 1 5卷( 下Fra bibliotek 西
部
论
坛
V0 l _ l 5
De c . 2 O l 3
2 0 1 3年 l 2月
Ch i n e s e W e s t T r i b u n e
农 村 空巢 老 人 多样 化 养 老 模 式 的设 想
朱 宏
( 宝 鸡 市 凤 县凤 州 初 级 中学 ,陕西 宝 鸡 7 2 1 7 0 0 )
3 3
有些 没 素质没 有尊 老爱 幼意识 的人 常常 会对 老人 进行 语音 伤 害和身 体攻击 , 而 老人 只能 默默忍 受 ,
暗 自流 泪 , 特别 是 在 遇 到重 大 疾 病 或入 室抢 劫 或
老人 可 以进行 土地整 合 。可 以实施 空巢 互助 生产
生活模 式 , 将全 乡 所 有有 劳 动 能力 的老 人耕 种 土 地进行 集 中调 配 , 居 住 房 屋集 中规 划 。在规 划 中
关爱空巢老人的金点子
关爱空巢老人的金点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他们因为子女外出打拼、工作繁忙等原因,长时间独自生活,缺乏陪伴和关怀。
为了关爱空巢老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金点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一、建立社区互助网络在社区中建立一个互助网络,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和关心。
可以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方式,让居民们了解到有空巢老人需要帮助,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例如购物、修理家电等。
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空巢老人们有机会交流和互相帮助。
二、开设老年活动中心在社区或者居民区内开设老年活动中心,提供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娱乐和休闲活动。
可以开设一些兴趣班,如书法、绘画、音乐等,让老人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健身活动,如太极、舞蹈等,让老人们保持身体健康。
三、推广家庭医生制度针对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可以推广家庭医生制度,让医生定期上门为老人们进行体检和诊疗。
家庭医生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解决老人的健康问题。
四、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关爱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中来。
可以设立一个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一些热心的人士,为老人们提供陪伴、照顾和帮助。
志愿者可以定期拜访老人,陪他们聊天、散步、看电视等,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五、建立老人关爱基金设立一个老人关爱基金,用于资助和支持空巢老人的生活、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基金可以通过社会捐赠和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用于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
同时,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确保基金的使用合理和透明。
六、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空巢老人由于长时间独居,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因此,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活动,帮助老人们减轻心理负担。
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医生为老人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让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七、推广智能家居设备为了解决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可以推广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系统等。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家庭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社会养老的范畴内显得尤为严峻。
解决这类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概述,包括“空巢”家庭的定义以及养老保障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1. 简要介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背景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一人口流动趋势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空巢老人,指的是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或定居,而独自留守在农村的老人。
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养老问题。
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关爱、推动家庭支持等措施,为农村空巢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
2. 阐述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从现实意义来看,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在农村地区中没有子女或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而导致家庭中只有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群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他们常常面临孤单、生活无足轻重、缺乏照料和支持等困境,生活质量较低,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在这样背景下,寻找一种适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是迫切需要的。
传统的养老方式往往无法完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因此互助养老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通过互助养老,可以让农村空巢老人在家庭和社区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种养老模式也可以有效减轻社会养老压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研究将就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分析,为推动互助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情况。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探讨他们在养老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依据。
2. 探讨当前已有的养老模式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互助养老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3 研究意义研究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的意义在于帮助关注和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推动互助养老模式,可以有效建立起农村空巢老人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机制,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互助养老模式也有助于减轻农村社会的养老压力,提高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研究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的意义在于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创新机制。
通过开展互助养老活动,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组织和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互助意识。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探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子女承担养老责任
这是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人的子女会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包括生活照顾和医疗照顾等。
尽管这种模式在过去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子女外出打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面临着无人承担养老责任的困难。
2. 公共养老服务
随着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开展,一些老年人开始利用公共养老服务,例如社区医疗服务、日间照顾和安老院等。
虽然公共养老服务存在一定的优势,比如解决老人生活和照顾上的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公共养老服务覆盖范围不广,老年人离散分布,很多地区缺少必要设施,且使用成本较高。
3. 社区家庭养老服务
随着家庭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使用社区家庭养老服务。
这种模式主要是让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服务,如健康监测、生活照顾和社会交往等。
与公共养老服务相比,这种模式更加人性化、便捷和接近老年人实际需求,但是服务质量和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亟需提高。
4. 在线养老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始提供在线养老服务。
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与服务提供商建立联系,获取健康
资料、参加活动、购买必要品牌等。
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方便和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但是目前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
总体上,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需要不断改进,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便捷和人性化的养老服务。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共3篇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共3篇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1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加剧,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既要兼顾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又要考虑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和精神寄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已经或者将近成为孤寡老人或空巢老人的农村老人。
他们大多数是在80-90年代出生的老人,当时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外出务工带来的人口流失,许多老人只能留在农村。
这批老人的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他们无儿无女,孤苦无依,相对于市区的老人来说,他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较为贫困。
如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善医疗健康保障,提高基本医保覆盖率。
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空巢老人并没有能够得到良好的医疗卫生保障,导致许多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覆盖面,建设完善的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卫生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有关部门可以考虑给予税收、财政和土地政策支持,降低农村医生缺口,提高大学医学生往农村就业的吸引力,推广“远程医疗”等措施。
建设老年社区。
建设老年社区是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个互相关爱、共同生活的公共场所。
如建设独立的老年公寓、乡村老年中心等,构建起公益性老年服务体系,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对于精神寄托的需求,增加他们的社交活动,使得老人们感到温馨、舒适。
在社区建设方面也可以考虑增设文化教育、娱乐等多种活动,增加社区内的档次和活力,让年迈的老人们度过快乐、健康、有价值的晚年。
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加强护理服务。
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照顾服务,为他们解决因生理等原因产生的困难,例如洗澡、脱衣服等需要照顾的问题。
同时,应该完善家庭医生的培训机制,促进其业务技能的提升,让他们成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守护者。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新模式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新模式近年来,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探索适应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为了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农村可以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这些中心可以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娱乐等多样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健身操、舞蹈、书法班等,让老年人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生活。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对于那些健康状况良好、自理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农村可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派遣专业的护理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健康咨询等服务。
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与老年人保持联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三、农村医疗资源的整合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老年人就医困难。
因此,整合农村的医疗资源是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
可以通过建设综合医疗中心,引进专业医生和设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村与城市医院的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让农村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质量,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职业学校等形式,培养养老护理员、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
同时,还可以鼓励大学生、退休人员等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志愿者支持。
五、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保障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推行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保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同时,还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六、社会力量的参与除了政府的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养老服务,提供资金、技术、人力等支持。
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创新【摘要】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而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而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社会支持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小争的事实,然而,作为老年人中一个特殊群体的空巢老人,其数量和比例的不断攀升已使得我国老年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巢问题已日渐凸显,有预言,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和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种种迹象也表明,空巢问题已成为新时期人们谈论人口、养老等问题的焦点,而农村地区的空巢问题更成为当下老年工作的重大课题。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做法相对普遍。
人们偏好以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认为几代同堂、兄弟小分的联合家庭、扩大家庭是繁荣幸福的象征。
然而,如今家庭的日渐核心化、空巢化,使得空巢老人在经济上依靠子女供养变得困难,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护理失去了依靠,精神失去了寄托、心理缺少了抚慰,使得空巢老人在各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上,农村空巢老人依然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生活水平偏低。
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靠“自己劳动所得”,“子女给予”的比重偏低,“农村低保金”和“政府资助”更是少得可怜。
在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而政府和社会在农村的养老作用仍扮演着配角的情况卜,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只有“生命不息,劳作不止”,不存在“退休”一说。
青壮年子女进城务工、经商,所挣得的钱要用来供自己的孩子读书、交房租、交水电费等,很少有多余的钱来供养老人。
因此,农村空巢老人还得靠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同时,由于老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医疗费用也是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外,“啃老”现象在农村并小是个别,很多农村地区子女的抚养、教育、求职、结婚、买房等都还需要父母的支持,这样一来这些老人的经济生活就变得更加拮据。
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村空巢老人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度明显高于其他需求。
生活照料上,缺位现象日趋增多。
生活照料缺位是指空巢老人在生活上需要照料但没得到应有的照料的现象。
家庭中的子女本是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上的主要照料者,但这些子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在老人身边亲自服侍,因而造成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上缺位。
同时,由于子女外出打工,除少数之外,大多数“空巢老大,还要承担起家庭农业生产的重担和照顾孙辈生活的重任。
一旦生病卧床,除担心巨额医疗费的来源问题外,还要担心谁来照料自己。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剧,以及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流动,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缺位的问题也将日益严重。
在医疗保健上,农村空巢老人得小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70%以上都有慢性病,有的患病老人需要到较远的乡镇卫生院看病,很小方便。
农村空巢老人一旦患病,由于生活上缺乏儿女的照顾,自己又没能力请保姆照料,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
因此,各种老年病成了很多空巢老人最大的威肋、,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有的孤身老人在家中暴病却无人救助,甚至因病死亡多时仍无人知晓,这应当引起有关组织和机构的高度重视。
在精神慰藉上,农村空巢老人缺乏爱和关心。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空巢”老人生活比较寂寞,很容易陷入空巢心理危机。
现行养老供给模式及其弊端传统的家庭养老供给模式。
家庭养老实际上是老年人在自我养老的基础上,将老年风险向其他家庭成员分散的养老模式山,它建立在传统孝道伦理观念上,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其养老功能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和排他性。
在这种模式中,老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由家庭成员来提供,它小但可大大减轻政府的压力,且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小,同时在情感精神方面的作用也是其他任何养老模式所小能替代的。
但是,这一模式下老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自身的素质和富裕程度。
尽管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及法律法规对养老责任都有约束,然而,新形势下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大量青壮年外出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家庭养老压力又小得小使家庭养老在品质上大打折扣,这也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参差小齐。
特别要说的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型(少数是“4-2-2"型),即一对夫妻要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或2个子女。
这种清况下,单纯地靠家庭养老模式来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显得很苍白无力。
但在经济社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农村地区,它仍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问内农村养老的主力,其重要性小可忽视。
社区养老供给模式。
又称集体养老,指农村基层社区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来满足社区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方式。
社区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问的一种过渡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老人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有助于提高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化解家庭养老的风险;老年人.起生活容易找到彼此问的共同语言,减轻心理负担。
然而这种模式在农村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小仅养老对象、受众面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针对无经济来源、无固定赡养人、无自我生活能力等“三无老人”和鳄寡残疾人员),而且养老物资和服务也十分依赖于当地的经济水平;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对养老院、“五保”、“低保”等有偏见和排斥感,认为“那会让自己脸上无光”,并且这种养老方式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操作落实上也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社会养老供给模式。
指在某一较大区域范围内依靠全体社会成员或某些经济实体的力量实现养老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养老模式的高级形式,其具有明显的优越通过制度安排来保障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解决性其养老的后顾之忧,有较强的制度性和较广的受众面;将当下相对空闲的资金用于自己或者他人未来养老的保险支出,不但可降低家庭的养老风险,也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在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依然比较牢固,因而通过养老保险还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贯彻执行。
然而,这种模式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是有一定的推行难度的。
首先是经济因素的制约,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老年人所占比重大,且地区经济发展很小平衡,这样的条件卜,单纯的社会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使政府背负巨大的财政压力:其次是思想观念作祟,“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依然广泛、牢固,这样就使得养老保险多少被人们信任。
个人自养供给模式。
指个人在劳动就业期内将一部分现期收人作为老年经济生活保障储蓄起来,以满足老年生活需求的养老方式,包括进入老年后,经过自身努力获得经济报酬的行为,在农村地区以后者居多。
农村老年人拥有土地、林院、农具等基本生产资料,通过自主劳动获取生存资料,自力更生,小但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负担,也通过劳作来维持自己的身体机能、发挥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尽管当前我国不少农村空巢老人以这种方式养老,但多是“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个人自养供给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储蓄或良好的身体条件,然而在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多由于经济收入小稳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状况小理想等因素,使得具备条件的人少之又少;其次,自我供给模式的维持也存在先天的暂时性,随着老人年岁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自我供给、自我照料迟早会被他人供给、他人照料取代。
因此,受个人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权宜模式来缓解家庭成员压力尚可,若是作为老人养老的主力模式或长久模式则难以实现,也小适合。
社会支持网养老的提出社会支持网源于西方社会学研究,是网络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922年,齐美尔在《群体联系的网络》中第一次使用了“网络”概念,后来Manuel Barrera J R等又从广义的角度把社会支持分为物质帮助、行为支持、亲密互动、指导、反馈和正面的社会互动等六种形式。
参照国外研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可得出以下结论,即社会支持网注重对网内成员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支持;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领域,这一课题还很新,有诸多的可能性值得研究和探讨。
因此,本文沿社会支持网以往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框架,参照老年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尝试运用“社会支持网”的养老模式来缓解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试图探讨得出一个适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空巢老人养老模式。
笔者看来,个体的“社会支持网”小仅包括经济、生活上互动频次高且相对固定的家庭血亲关系,也包括他的邻居、朋友和同事以及他所在的社区和组织,而在农村,人们的社会支持网以血亲关系为主,血亲以外的支持网多小被人看重,正如费孝通所讲的“差序格局”下,人们之问的交往意愿和信任程度主要看血缘的亲疏关系。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的缺失,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可以看作是个体社会支持网中某一环节缺失的结果,而家庭、社区、社会以及老人自身,对重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都有着小可推卸的责仟。
养老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和路径探索完善和规范政府、社区的正式支持。
正式支持来源于政府、社区及其他正式组织,是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一种制度}介入,在农村地区,这种支持却出现了相对匾乏的状态。
但近年我国社会政策的各项改革都较多地收缩了国家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而过多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
这样的政策调整是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实情的。
虽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已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没能完全发育到能够独立承担社会事务的阶段,这种情况下,国家与政府过早地淡出社会服务领域就造成了正式支持的小足,势必造成农村老人应有的社会福利得小到满足。
因此,政府和社区的正式支持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从而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五保”、“低保”、社区照顾、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规范各项制度指标的操作和落实,加强监督和舆论反馈,使国家有限的财力真正用到需要的老人养老上。
培育和丰富非正式支持。
非正式支持的主要来源被认为是家庭成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支持的提供呈现出萎缩趋势。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农村家庭结构逐趋小型化,使得农村的独生子女未来的养老压力倍增;此外,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及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流动更使得原有的养老支持日渐减少。
虽然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流动可能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窘境,但由于长期的聚少离多而导致的“空巢家庭”增加及“代际关系”的分化,使得农村家庭的养老支持力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