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诗歌

古典诗歌在唐已达高峰,在宋又另辟蹊径,形成唐诗、宋诗两大范型。元明诗歌紧随其后,缺少开拓,而清诗则把中国诗歌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再次发扬光大。

清诗,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都超过元明而上追唐宋。

清代诗人不满于元诗的绮弱、明诗的复古和轻浅等弊病,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刻意创新,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使诗坛呈现繁荣景象。

清诗的基本特点:

•1、数量巨大

•徐世昌《晚晴簃(yí)诗汇》收录的诗人达6l00人

•2、流派众多

•清初有遗民诗人、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

•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清初诗歌

•按照前期诗人的生活道路及政治态度,大致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

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

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诗中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

遗民诗人诗歌的共同特点:P210

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

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表现

百姓在明清战乱中的流离之苦和故

国之痛。

诗风慷慨苍凉,激昂悲壮,表现出

回归诗骚和汉魏风骨传统的趋向。

主要诗人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屈大均、吴嘉纪等。入仕诗人:多游移于个人出处的尴尬选择中,在诗中更多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入仕诗人诗歌的共同特点:P216

常常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懊悔,显

出思想感情的内在矛盾;

艺术上能对前代诗歌兼容并蓄,创

作上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以钱谦益、吴伟业为最有声望,其

次是被称为“南施北宋”的施润章

和宋琬。

•王士禛与“神韵说”P226

“神韵说”认为作诗只取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所获得的“超妙”来构成意境,不必在篇章结构上下功夫,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其实就是要求诗歌有一种淡远的境界和含蓄隽永的语言。

这对纠正当时只从腔调上模仿唐诗而流于空泛的诗风有一定意义,但过分强调诗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形式,忽略思想内容,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在残酷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诗歌开始离开现实主义道路,向着拟古主义、形式主义方向发展。

•乾隆年间,诗坛大体沿着清初尊唐、宗宋的路子,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

与以上两个强调“道统”的诗派截然相对,还出现了继承晚明以来主情传统的“性灵派”。

沈德潜与“格调说”P319

•“格调说”强调写诗思想感情要符合封建正统观念,要写得含蓄、蕴藉、委婉;讲究格律、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完全摹拟古人。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弊病有所补救,可是它维护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

其基本倾向属于封建正统派的诗论。

•格调,即体格声调,最早的解释包括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两方面,为明代前七子、后七子和清代沈德潜所提倡。

•前后七子的格调说是为反对明初台阁体的萎弱诗风而提出的,在当时起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它的实质是提倡拟古主义,所以很快就受到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等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批评。

•沈德潜对前后七子十分推崇。他称赞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力挽颓澜”,使“诗道复归于正”。他对钱谦益贬低王世贞、李攀龙表示不满,说:“披沙大有良金在,正格终难黜两家。”

•他强调作诗者必须“学古”和“论法”,并根据“去淫滥以归雅正”的原则,在诗歌的体、格、声、调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许多规则。

•一、李梦阳、何景明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重视真情的表现;

•“真诗在民间”;

•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

•二、李攀龙、王世贞与“后七子”的复古运动

•“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

•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三、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及其影响(教P73)

•翁方纲与“肌理说”P320

•“肌理说”:所谓“肌理”,就是“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主张把思想意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要求作诗必须以学问为根底,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这样,他把诗歌创作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使诗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袁枚与“性灵说”P321

•“性灵说”提倡作诗应抒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灵感”,直抒胸臆,有真性情,辞贵自然,强调独创。

•这种文学思想对封建正统的文学观念无疑是一个冲击,体现了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它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谓“性灵”,实质上是士大夫的情致过分注意个人生活琐事和对风花雪月的咏唱,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

•清代词

•词的黄金时代是两宋,元明两代冷落萧条,入清开始中兴。具体表现是:

•1、清词数量不仅超过元明两代,而且也超过宋代,叶恭绰编选《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

•2、词学理论得到很大发展,从朱彝尊的《词综》到张惠言的《词选》、

•万树的《词律》出现了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

•3、清代的词作整理和编辑成就巨大。

清初“词的中兴”

•1、陈维崧——“阳羡词派”的领袖P222

•《迦陵词集》存词1600余首,词量之富居清代之冠。

•词作多写身世之感和感旧怀古之情;在风格上,师法辛弃疾,具有苍凉豪放的特色,但比辛词更为抑郁悲哀;师法苏轼,体现了逸怀浩气,但没有苏词的洒脱旷达。

•代表词作:《醉落魄•咏鹰》

•2、朱彝尊——浙派(一称“浙西派”)词的领袖P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