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知识点(史上最全)

合集下载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讲解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讲解

文言句式整理归纳
四. 状语后置句
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也。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标志词“于”
学于予
标志词“以”
系颈以组 啖以利
1
桓公北征山戎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向北、向南)
名词作状语
词 类 活 用
2 3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美好的事)(不好的事) 齐桓公以霸(称霸)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名词作动词
4
形容词的意动 然孔子小之(以……为小,轻视)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以…为耻) 贵轻重(以……为贵)
5 6
富国强兵(使……富;使……强) 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
邵忽死之(为……而死)
使动用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为动用法
文言句式整理归纳
一.判断句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标志词: ……者 ……也 无标志的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3、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4、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文言句式整理归纳
二.被动句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讲解
昌乐一中 韩瑞见
常欺鲍叔 (欺负。这里是“占便宜”之意)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贫穷、困厄)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没有才能) 吾尝三战三走 (逃跑) 下令如流水之原 (流入) 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趁机;修复,恢复)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背弃) 而不勉之至王(鼓励;推行王道)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扶持)
被动句标志词: 见、于、为、所、被 徒见欺 而君幸于赵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屈平)忠而被谤 无标识的意念被动句:

管仲列传 知识点(史上最全)

管仲列传 知识点(史上最全)

颍上( yǐng )匡正(kuāng)仓廪(lǐn)不肖(xiào)商贾(gǔ)少姬(jī)鲍叔牙(bào)齐桓公(huán)二、重点字词1.鲍叔终善遇(对待)之2.一匡(纠正)天下3.分财利多自与(给)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才,没有才华)5.知我不羞(意动用法,“以……为羞”)小节而耻(以……为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6.以区区(形容小)之齐在海滨7.四维(纲纪,纲领)不张,国乃灭亡8.上服(遵循,遵守)度则六亲固9.修(施行)召公之政10.因而信(使动用法,“使……守信”)之11.而不勉(劝勉)之12.至王孔子小(意动用法,“认为……(器量)小”)之(三)解释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1.齐桓公以霸 / 鲍叔不以我为贪介词,凭借 / 动词,以为2.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故论卑而易行连词,表转折,却 / 连词,表因果,可不译3.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乃称霸哉副词,就 / 副词,只,仅4.下令如流水之原 /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动词,往,到 / 代词。

助词,的5.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介词,在 / 介词,到三、通假字四、古今异义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窘,不得志今义:贫穷4、贵轻重,慎权衡古义:耻辱和荣誉的选择今义:重量的大小5、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古义:不知羞耻今义:卑鄙6、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古义:小今义:少五、词类活用1.名作状(1)桓公北征山戎(向北)(2)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向南)(1)将顺其美(美好的事)(2)匡救其恶(不好的事)3.名作动(1)齐桓公以霸(称霸)4.意动(1)然孔子小之(以……为小,轻视)(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以……为耻)(3)贵轻重(以……为贵)5.使动(1)富国强兵(使……富;使……强)(2)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6.为动(1)邵忽死之(为……而死)六、特殊句式判断句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

1. 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3.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岂管仲之谓乎 4. 省略句
齐桓公以霸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梁启超
管仲(前723年—前645 年),名夷吾,字仲,经鲍叔 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 尊称“仲父”,辅佐齐桓公,
主观因素
1. 登上政治舞台之前:
A. 历经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后来任政相齐时能“顺
民 心”、善于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 非凡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2. 登上政治舞台之后:
A. 执政思想:有“上下相亲””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
的以民为本的施政指导思想; B. 执政才能: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将顺 其美,匡救其恶”的施政才能。
子路、子贡关于管仲问孔子——《论语· 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 未仁乎?”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死,
管仲却不去死,能说他不具备仁吗?”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又相之。” 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者吧?齐桓公杀死了公子 纠,他不能去死,还辅佐桓公。” 从子路和子贡所列举的事实来看,他们说得 有道理吗?
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
孔子的王道思想
简单地理解就是王者之道,也就是说尧、舜、禹、汤、
文、武、周公称王天下的道理。据《尚书》记载,尧、舜、禹、 汤、文、武、周公之所以能够王天下,根本原因在于有“德”,
显然“德”是王道的根本。孔子认为学习《尚书》可以“别尧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管仲列传文言知识归纳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管仲列传文言知识归纳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整理管仲列传文言知识归纳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一:重点词语整理少时常与鲍叔牙游(结交,交往)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齐桓公以(因而,因此)霸(称霸)九合(联合,会集)诸侯,一(完全)匡(扶正)天下吾始(当初)困(贫穷)时,尝与鲍叔贾(做买卖)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成材)通货(交换商货。

通,流通、交换。

)积财下(颁布,下达)令如流水之(至,往)原(宽广平坦之地)俗之所否(非,反对、讨厌),因而去(废除,革除)之。

吾始(当初)困(贫穷)时,尝与鲍叔贾(做买卖)慎权衡(衡量,比较。

权,秤锤;衡,秤杆。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诈,占便宜)鲍叔遂进管仲()举荐,推荐管仲既任政相(治理)齐,以(凭借)区区(小、少,微不足道。

)之齐在海滨,故论(主张,学说)卑(平易,浅近)而(连词,表因果)易行桓公实北(名作状)征山戎(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

),而(连词,表转折)管仲因而令燕修(遵循,实行)召公之政岂(其,表示揣测,大概)(孔子)以为周道(政治主张,政治措施)衰微语(俗话、谚语或古书中的话)曰“将顺(顺势促成)其美(形作名,美德),匡救(匡正补救)其恶(形作名,过错)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二:词类活用1、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名作状,向南) .2、桓公实北征山戎(名作状,向北) .3、齐桓公以霸(名作动,称霸) .4、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一说“治理”) .5、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 .6、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 ..7、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意动用法,以??为小,轻视) .8、贵轻重,慎权衡(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9、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使动用法,使??富,使??强) ..10、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三:特殊句式1、管仲囚焉(被拘禁,意念被动)2、管仲既用(被任用,意念被动)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4、于齐任政(介宾作状语后置)5、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与自”)管仲列传文言知识点四:难句翻译指点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管仲列传文言整理

管仲列传文言整理

管仲列传一、一词多义〔实词〕游交际,交往少时常与鲍叔游游玩二十而南游江淮?太史公序?纵,放纵游目骋怀?兰亭集序?欺欺骗童叟无欺欺负,占廉价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压倒,超过讽赋欺相如?好好?诗杜牧善鲍叔终善遇之〔友好,亲善〕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擅长,善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美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认为好〕素善留侯良〔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形容词作动词,做好〕好的,善良的尽善尽美应答之词,表同意王曰:“善!〞乃下令。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缮〞,修治,引申为揩拭:善刀而藏之事事情世异那么事异<非子`五蠹> 奉事,为某人效劳管仲事公子纠进推荐鲍叔遂进管仲前进,与退相对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子兵法军争>进献群臣进谏<战国策>同〞赆〞,赠送萧何为主吏,主进<高祖本纪>将扶,持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带着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侯列传>送以君命将之带兵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副词,将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副词,又、且将信将疑连词,和、同、与暂伴月将影易故论卑而易行容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换,换取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相管仲既任政相齐名词作动词,做丞相吕公者,好相人给人看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丞相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为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

前一“为〞,执政处理;后一“为〞,成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动,是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介,向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介,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为了不者,假设属皆为所虏介,被是诸侯由是归齐由是,因此是又在六国下矣这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因此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走跑,逃跑吾尝三战三走奔向,趋向北走琅琊仆人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去废除因而去之离开高祖欲去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距离相去四十里表行为的趋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远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伐讨伐伐功自矜功伐夸耀平伐其功知知道衣食足而知荣辱聪明失其所与,不知度法度上服度那么六亲固估计度已失期二、一词多义〔虚词〕既言未既尽,完管仲既用已经,……以后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与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给予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介词,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交好,亲附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同意,允许子非三闾大夫与同“欤〞,句末语气词以不以为言〔把〕梁以此奇籍〔因为〕齐桓公以霸〔凭借〕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固以怪之美〔同“已〞〕宫之奇以其族行〔率领〕〔换课例句〕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固〔表转折,却〕仓廪实而知礼节〔承接〕论卑而易行〔表并列〕必欲烹而翁,那么幸分我一杯羹〔你的〕因因而予之〔乘机〕善因祸而为福〔凭借〕因家沛焉〔于是〕因良遂略地〔通过〕因遗策〔沿袭,通过〕三、通假字无四、古今异义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窘,不得志今义:贫穷4、贵轻重,慎权衡古义:耻辱和荣誉的选择今义:重量的大小5、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古义:不知羞耻今义:卑劣6、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重点字词翻译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重点字词翻译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重点字词翻译管仲(1)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2)游,鲍叔牙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3)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4),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5),管仲囚焉。

鲍叔牙遂进(6)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7),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8),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9)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10)鲍叔牙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11)。

四维(12)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13)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14)。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15),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16),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17)于公室,有三归,反坫(18),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19)莱(20)之夷维(21)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22);无道,即衡命。

管仲列传(详细)

管仲列传(详细)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第二段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g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 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管鲍分金 】
人管们仲用说“管:"鲍我分当金初”比不喻得情志谊深的厚时,候相知,相曾悉经。 和鲍叔 一起管经鲍商分金,,分不财计小利节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 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 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窘,但鲍叔 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 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 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 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 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 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 父、叔兴父等
实词积累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鲍叔知其贤 3、常欺鲍叔 4、鲍叔终善遇之 5、不以为言 6、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 7、管仲囚焉
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 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
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 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 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
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 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
经过管仲的改革,齐国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军事上加强了武备,在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 生产,国力很快强盛起来。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来号召诸侯。“尊王”就是尊祟周王;“攘夷”即驱 逐夷、狄等少数民族势力。当时周天子虽已失去号令 诸侯的能力,名义上毕竟还是天下的共主和宗法上的 大宗,影呐还很大,所以齐桓公想借尊王的名义代替 周天子来号令诸侯。

管仲列传期末复习

管仲列传期末复习

《管仲列传》期末复习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穷困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4、三战三走
5、召忽死之
6、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7、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8、富国强兵
9、上服度则六亲固
10、下令如流水之原
11、俗之所欲,因而与之
12、因祸而为福
13、贵轻重
14、管仲因而信之
15、然孔子小之
16、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17、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18
(翻译全句和“之”,文言句式,)
19、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20、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22、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23、贵轻重,慎权衡。

24、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2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26、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管仲列传(马)讲义

管仲列传(马)讲义

管仲既任政相齐, 管仲做了宰相,在齐国执政,依据地处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海边的小小的齐国,流通货物(发展贸易),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使执政者
与俗同好恶。故其称
与百姓同心同德。 所以他主张说:“人们家中仓库充足了,就
曰:“仓廪实而知礼 会讲究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就会关注荣
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 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 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 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 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1-2段): 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第二部分 (第3-4段): 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第三部分 (第5段): 司马迁的赞词。
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耻,知道我不在意小节,而以功名不能显赫
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 于天下为羞耻。
母,知我者鲍子也。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问题探导
1.齐读第二段,思考该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回顾自己同鲍叔牙多年 的深交,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 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 大度和“知己”,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 真挚友情的礼赞。
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 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 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 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 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 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 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 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

管仲列传详解

管仲列传详解

司马迁的文学观
文学的社会功能
司马迁认为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 功能,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通过 文学创作来探究自然与人类社会 的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表达作者独特的见解。
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他强调文学创作必须遵循真实性 的原则,不能虚构和夸张,要真 实地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
后世对管仲的评价与争议Fra bibliotek肯定其历史地位与贡献
后世对管仲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改革家之一,对齐国及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
对其改革措施的不同解读
关于管仲的具体改革措施,后世存在不同解读和评价。有 人认为其改革过于激进,导致社会动荡;也有人认为其改 革恰到好处,推动了社会进步。
叙事与议论的结合
夹叙夹议
在叙述管仲生平事迹的同时,穿插作 者的议论和评价,既增加了文章的深
度,也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
以事明理
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阐明道理和观 点,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情感抒发
在叙事和议论中融入作者的情感和态 度,表达对管仲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06
从《管仲列传》看司马迁的历史观与文 学观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繁荣 的时期之一。儒家、道家、墨家等学 派纷纷涌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 化遗产。
诸侯争霸
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 展开激烈的争霸战争。齐桓公在管仲 的辅佐下,通过改革内政、加强军备 等措施,成功称霸诸侯。
齐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东方大国
齐国位于东方海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春秋时期,齐国逐渐 崛起为东方大国之一。
争霸战争中的主角
齐国在争霸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军事 手段,成功称霸诸侯。

管仲列传文言整理

管仲列传文言整理

管仲列传文言整理————————————————————————————————作者: ————————————————————————————————日期:管仲列传一、一词多义(实词)游交际,交往少时常与鲍叔游游玩二十而南游江淮《太史公序》纵,放纵游目骋怀《兰亭集序》欺欺骗童叟无欺欺负,占便宜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压倒,超过讽赋欺相如《张好好》诗杜牧善鲍叔终善遇之(友好,亲善)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擅长,善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美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认为好)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形容词作动词,做好)好的,善良的尽善尽美应答之词,表同意王曰:“善!”乃下令。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缮”,修治,引申为揩拭:善刀而藏之事事情世异则事异 <韩非子`五蠹> 奉事,为某人服务管仲事公子纠进推荐鲍叔遂进管仲前进,与退相对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孙子兵法军争>进献群臣进谏 <战国策>同”赆”,赠送萧何为主吏,主进 <高祖本纪>将扶,持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带领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淮阴侯列传>送以君命将之带兵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副词,将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副词,又、且将信将疑连词,和、同、与暂伴月将影易故论卑而易行容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换,换取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相管仲既任政相齐名词作动词,做丞相吕公者,好相人给人看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丞相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为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

前一“为”,执政处理;后一“为”,成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动,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介,向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介,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为了不者,若属皆为所虏介,被是诸侯由是归齐由是,因此是又在六国下矣这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因此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走跑,逃跑吾尝三战三走奔向,趋向北走琅琊仆人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去废除因而去之离开高祖欲去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距离相去四十里表行为的趋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远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伐讨伐伐秦功自矜功伐夸耀平伐其功知知道衣食足而知荣辱聪明失其所与,不知度法度上服度则六亲固估计度已失期二、一词多义(虚词)既言未既尽,完管仲既用已经,……以后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与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给予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介词,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交好,亲附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同意,允许子非三闾大夫与同“欤”,句末语气词以不以为言(把)梁以此奇籍(因为)齐桓公以霸(凭借)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固以怪之美(同“已”)宫之奇以其族行(率领)(换课内例句)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固(表转折,却)仓廪实而知礼节(承接)论卑而易行(表并列)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你的)因因而予之(乘机)善因祸而为福(凭借)因家沛焉(于是)因张良遂略韩地(通过)因遗策(沿袭,通过)三、通假字无四、古今异义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窘,不得志今义:贫穷4、贵轻重,慎权衡古义:耻辱和荣誉的选择今义:重量的大小5、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古义:不知羞耻今义:卑鄙6、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4.10《管仲列传》素材人物与文化常识素材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4.10《管仲列传》素材人物与文化常识素材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4.10 管仲列传素材
一、人物名片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进行改革,使齐国日益富强,国力大增。

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

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二、文化常识
成语中的朋友之交
人不可以没有朋友,孔子曾经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古人对朋友有许多特殊的称谓。

1.管鲍之交: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2.半面之交、一面之交:指只见过一面的人,形容相交的时间极短。

3.布衣之交:以布衣身份相交往的朋友,指贫贱之交,也可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的人的交往。

4.金兰之交、八拜之交:指异性结拜的兄弟姐妹。

5.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

6.总角之交: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

7.忘年之交:不拘年岁辈分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8.君子之交:从道义上相互支持而结成的朋友。

9.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10.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精心校对版本。

管仲列传司马迁

管仲列传司马迁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 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也
比喻君臣际遇。 (成语)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Hale Waihona Puke 1、全都表明管仲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C)
①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④以区区之齐在海滨(hǎi bīn),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 同好恶
被动句、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被动句
6、生我者父母(fùmǔ),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
7、吾幽囚受辱
被动句
8、岂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重点语句(yǔjù)翻译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
(zhūhóu),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zhízhèng),齐桓公因而称 霸,并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救普天下,这都是管仲 的智谋。
本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鲍叔牙。作者对他用
墨不多,但他宽广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品质历来为人所 称颂。正是因为他的知贤、荐贤和让贤的美德才使管仲 得以得用,从而展示其政治才能,而管鲍之交也成为千 古佳话。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课堂作业
1.下列(xiàliè)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
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有关(yǒuguān)友谊的名句
▪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 朋 。 -(宋)欧阳修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 投我以木瓜,抱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yǐwéi)

《管仲列传》逐段讲解33页PPT

《管仲列传》逐段讲解33页PPT
《管仲列传》逐段讲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管仲列传》(上课用)

《管仲列传》(上课用)

第三段疑难指点
►1.【通货积财】发展贸易,积累财富。 ►2.【与俗同好恶】使执政者与平民百姓
同心同德。 ►3.【论卑】政令平易。
第三段重点词句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富国强兵
辅佐(做宰相) 依据小小的 使动词
2.四维不张
提倡 宣扬
3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就趁机
第三段所表现的任政的最基本的 理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⑾ ,吏二缚一人诣王⑿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⒀?”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⒁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⒂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⒃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⒄ 。所以 然者何?水土异也⒅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 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 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 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 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 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23.06.2019
整体感知

1~2段
3~4段 第5段
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 友情。 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司马迁的论赞。
第一段疑难指点
►1.【管仲】名夷吾,字仲。 ►2.【鲍叔牙】名叔,字叔牙。 ►3.【游】交往 ►4.【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多次召集诸
侯会盟,完全控制天下。
第一段重点词句
1.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 不久 侍奉
2.鲍叔进管仲。
⑾〔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⑿〔吏二缚一人诣(yì)王〕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 面前来。诣,到……去。 ⒀〔缚者曷(hé)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曷,同 “何”。 ⒁〔视〕看着。 ⒂〔避席〕离开座位。这是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席, 坐具。古时候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 叫“席”。 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橘树生 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 就是枳树。枳,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⒄〔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 味道却不同。徒,只是。其,它的。 ⒅〔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 样啊。然,这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音
颍上( yǐng )匡正(kuāng)
仓廪(lǐn)不肖(xiào)
商贾(gǔ)少姬(jī)
鲍叔牙(bào)齐桓公(huán)
二、重点字词
1.鲍叔终善遇(对待)之
2.一匡(纠正)天下
3.分财利多自与(给)
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才,没有才华)
5.知我不羞(意动用法,“以……为羞”)小节而耻(以……为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6.以区区(形容小)之齐在海滨
7.四维(纲纪,纲领)不张,国乃灭亡
8.上服(遵循,遵守)度则六亲固
9.修(施行)召公之政
10.因而信(使动用法,“使……守信”)之
11.而不勉(劝勉)之
12.至王孔子小(意动用法,“认为……(器量)小”)之
(三)解释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
1.齐桓公以霸 / 鲍叔不以我为贪介词,凭借 / 动词,以为
2.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故论卑而易行连词,表转折,却 / 连词,表因果,可不译
3.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乃称霸哉副词,就 / 副词,只,仅4.下令如流水之原 /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动词,往,到 / 代词。

助词,的
5.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介词,在 / 介词,到
三、通假字
四、古今异义
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古义:不贤,没有才能
今义:品行不好
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古义:交换货物
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窘,不得志
今义:贫穷
4、贵轻重,慎权衡古义:耻辱和荣誉的选择
今义:重量的大小
5、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古义:不知羞耻
今义:卑鄙
6、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古义:小
今义:少
五、词类活用
1.名作状
(1)桓公北征山戎(向北)
(2)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向南)
2.形作名
(1)将顺其美(美好的事)
(2)匡救其恶(不好的事)
3.名作动
(1)齐桓公以霸(称霸)
4.意动
(1)然孔子小之(以……为小,轻视)
(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以……为耻)
(3)贵轻重(以……为贵)
5.使动
(1)富国强兵(使……富;使……强)
(2)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
6.为动
(1)邵忽死之(为……而死)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4、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被动句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管仲囚焉。

宾语前置句
1、岂管仲之谓乎
2、尝与鲍叔贾,分财力多自与。

状语后置句
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也。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省略句
1、不以(之)为言。

2、齐桓公以(之)霸。

3、管仲既任政相(于)齐
七、一词多义
游交际,交往少时常与鲍叔游
游玩二十而南游江淮《太史公序》
纵,放纵游目骋怀《兰亭集序》
欺欺骗童叟无欺
欺负,占便宜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压倒,超过讽赋欺相如《张好好》诗杜牧
善鲍叔终善遇之(友好,亲善)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擅长,善于)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美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认为好)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形容词作动词,做好)
好的,善良的尽善尽美
应答之词,表同意王曰:“善!”乃下令。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缮”,修治,引申为揩拭:善刀而藏之
事事情世异则事异 <韩非子`五蠹>奉事,为某人服务管仲事公子纠
进推荐鲍叔遂进管仲
前进,与退相对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孙子兵法军争>
进献群臣进谏 <战国策>
同”赆”,赠送萧何为主吏,主进 <高祖本纪>
将扶,持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带领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淮阴侯列传>
送以君命将之
带兵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副词,将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副词,又、且将信将疑
连词,和、同、与暂伴月将影
易故论卑而易行容易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换,换取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
相管仲既任政相齐名词作动词,做丞相吕公者,好相人给人看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丞相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
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
为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

前一“为”,执政处理;后一“为”,成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动,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介,向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介,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为了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介,被
是诸侯由是归齐由是,因此
是又在六国下矣这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因此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走跑,逃跑吾尝三战三走
奔向,趋向北走琅琊
仆人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去废除因而去之
离开高祖欲去
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
距离相去四十里
表行为的趋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远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伐讨伐伐秦
功自矜功伐
夸耀平伐其功
知知道衣食足而知荣辱
聪明失其所与,不知
度法度上服度则六亲固
估计度已失期
二、一词多义(虚词)
既言未既尽,完
管仲既用已经,……以后
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与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给予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介词,同,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交好,亲附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同意,允许
子非三闾大夫与同“欤”,句末语气词
以不以为言(把)
梁以此奇籍(因为)
齐桓公以霸(凭借)
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
固以怪之美(同“已”)
宫之奇以其族行(率领)(换课内例句)
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固(表转折,却)
仓廪实而知礼节(承接)
论卑而易行(表并列)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你的)
因因而予之(乘机)
善因祸而为福(凭借)
因家沛焉(于是)
因张良遂略韩地(通过)
因遗策(沿袭,通过)
八、重点句子翻译
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要点:①划线句为被动句②既:……以后③以:凭借,后面省略“之”
④一:完全⑤匡:纠正,引申为统治
翻译: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齐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全靠管仲的谋划。

2.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

要点:贾:(gǔ)经商,坐买卖
翻译:我原先不得志时,曾经同鲍叔牙一道经商,分财分利时经常自己多拿。

3.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要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我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翻译:我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4.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要点:意动用法
翻译:(鲍叔牙)知道我是不在意小节而忧虑功名不能天下显赫。

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翻译:人们家中财物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义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能使六亲团结起来。

6.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要点:之:到,去
翻译:下达的政令像水流到平原上一样,能顺民心、合民意。

7.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要点:①俗:指平民。

②所字结构
他的主张平易近人而容易实施。

人们想做的,他就趁机提倡,人们认为不好的,他就顺应着革除掉。

8. 贵轻重,慎权衡。

要点:意动用法
翻译:他十分重视荣辱的选择,慎重地选择得失利弊。

9.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10.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翻译:所以说:“知道用先给后取之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执政的法宝”
11.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翻译: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能亲密相处啊。

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这样一来统治者和百姓就能相亲相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